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笔记及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及典型题)详解(译介论)【圣才出品】

  • 格式:pdf
  • 大小:787.15 KB
  • 文档页数:3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章译介论

7.1 复习笔记

一、译介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学科内涵

(一)译介学的基本定义及内涵发展

1.定义

译介学是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为比较视域而展开的异质文学翻译互动研究。

2.学理基础:“国别文学”与国际文学交流的存在

3.主要研究内容

(1)译家译作与国别文学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2)译作对输入国文学及其文学史的影响

(3)国别或国际翻译活动、翻译思潮及其对总体文学的影响。

(4)20世纪80年代中叶以来,将翻译作为世界文学及文化发展的主要建构力量进行研究。

4.内涵发展

译介学顾名思义兼有“媒介(中介)”和“翻译”两层意思:

(1)作为“媒介(中介)”的译介学起源于法国学派。

(2)文学的交流“翻译是最重要的途径”,译介学自然要将翻译作为“比较文学所要研究的主要对象”。

5.译介学研究的主要特点

(1)十分关注译介学的学科属性,注意译介学研究与比较文学的内涵衔接;

(2)十分关注文学交流中属于译入语文化的文学系统;

(3)注意研究文学交流的全过程。

6.根据苏珊·巴斯奈特的观点,西方当代译介学研究迄今经历过的三个发展阶段

(1)20世纪70年代末由以色列学者佐哈依据结构主义理论所创立的“分层系统”理论阶段;

(2)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学者提奥·赫曼斯初具后结构主义理论品质的“译者隐喻语言映射”理论阶段;

(3)20世纪80年代中叶以后结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所创立的“文学调控”理论阶段

①翻译与民族文化及民族文学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

②如何评价翻译之为文化和文学的主要建构力量?

③从文学史的角度考察,大规模的翻译活动与文学文本经典化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内在联系?

④关于译作的文化与文学整合功能,译者心中的“印象”如何?该“印象”又如何以隐喻的方式得以曲折地表达?

⑤翻译文学在民族文学史中的地位如何界定?

⑥如何考察文学史特定发展阶段中翻译活动的运行模式?

⑦能否将翻译看作是一种重要的文学策略?

⑧在民族文学系统内部考察译作能否揭示特定文学系统其文学接受的演变模式?

7.经过近20年的渐次发展,译介学已初具现代学术形态

即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这门学科已演变成为从文化层面对翻译作为一种跨语际交流实践所进行的跨文化研究。它诞生于近20年全球文化交融共铸的大文化背景,随着研究的深入,这门学科正对比较文学学科的深度推进起着重要作用。

8.当今译介学研究的“文化转向”促使这门学科完成了当代译介学研究的多重开放(1)把译介学研究视域向人类普遍问题开放;

(2)把翻译作为一种鲜活的文化活动向与日俱新的世界多元文化格局开放;

(3)把翻译问题向广义的政治抑或思想文化领域开放;

(4)把自我向他者开放。

9.当代译介学研究的特点

(1)以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

(2)强调理论渗透;

(3)注重跨学科整合;

(4)原来微观的语言结构分析已逐渐让位于宏观的文化整合阐释。

(二)译介学基本概念及其学科内涵

1.“等值”和“功能”

20世纪以来译介学十分关注译本或译者行为的自主性,因此其基本概念为“等值”和“功能”,整个翻译史便围绕这两个概念与译本或译者行为自主性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交替展

开。

(1)“等值”这个概念的定义多变,一般理解为“准确”、“合宜”、“精当”、“忠实”、“应和”等,主要指译文与原文之间的联系方式。

(2)“功能”这个概念强调译本与译入语及其文化的联系方式,主要指译本释放各种效果的潜能,这些效果开始于信息的交流,继之于译文在译入语文化中相应效果的产生,而且要求这些效果应与原文在本族文化中所产生的效果大致近似。

2.“语言工具观”和“语言阐释观”

就译介学的理论出发点而言,其早期的关注重点主要在语言的各种用法之上,可大体归入“语言工具观”和“语言阐释观”这两个范畴。

(1)语言工具观将语言看作交际工具,可表达思想和意义,语言阐释观将语言看作阐释工具,可以建构思想和意义。

(2)语言工具观所表达的思想来自语言本身,语言阐释观则以意义建构现实,并且根据不断变化的文化与社会语境打上现实的烙印。

(3)基于“语言工具观”形成的译介学理论要求客观传达信息,努力建构文本类型;基于“语言阐释观”形成的译介学理论要求阐释文本的创造性价值,尽力描写译入语中所打上的原文烙印,而阐释的基础则是译本的社会功能及效果。

3.从主题演进的角度看,20世纪译介学的发展主要围绕以下概念进行

(1)30年代以前,重视“文化建构”,植根于德国文论和哲学传统,旁及浪漫主义、阐释学和存在主义现象学,认为语言具有文化建构作用,可以再现思想与现实,因而译文即是一种阐释,能够重构原文文本,进而实现其渐次转型。

(2)40至50年代,关注“可译/不可译”问题。

(3)60至70年代,“等值”成为核心概念,其理论出发点是承认语言与文化中存在“共核成分”,因而尤为关注译文分析工具及其评价标准问题。

(4)针对“等值”概念提出了两种对立的翻译策略

①旨在创造“语用等值”,以译文能为读者很快接受为理论追求,其特点是根据译入语语言及文化所熟悉的价值标准来传译原文,尽量掩饰“翻译味”;

②意在“形式等值”,以接近原文语言和文化特征为目标,让译文尽量与原文语言和文化价值吻合,使译文像译文,不乏“翻译味”。

(5)80年代,译介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①理论兴趣:跨文化交际问题,尤为关注“译本的相对自主性”这个核心概念。

②80年代的译介学研究主要围绕以下概念而透溢出相应的学科内涵

a.1989年,译者“目的论”得以提出,认为译文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该译本是否可以身临其境,与译本读者“心心相印”。

b.由于受80年代后结构主义思潮的影响,“可译/不可译”的问题再次复活,“等值”概念也再次引起学者的注意,只是研究角度有了变化,文化、历史、伦理及政治因素也相继拓宽了“等值”的理论纬度。

c.80年代,翻译还受到后殖民主义思潮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人类学、地缘文化研究、文学理论及文学批评领域。

(6)90年代的主要特点是理论翻新,方法林立,学术范式开始文化转型

①“历史研究”是90年代最重要的学术进展,其基本观点是将翻译看作权力行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