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小故事大全
- 格式:docx
- 大小:40.43 KB
- 文档页数:5
精选民间故事大全
民间故事是民俗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以口述的形式世代相传,并随着民俗文化的发展而发展。
经典的民间故事有很多,以下是精选的民间故事。
1.药王孙思邈救龙的故事:孙思邈是唐代的一位名医,他在路上遇到有人想打死一条小青蛇,于是他救了青蛇并放生。
后来,青蛇化为白衣少年,前来感谢孙思邈,并带他到庄园与父母相见。
2.扁担岛的故事:位于崆峒岛和芝罘岛之间的扁担岛上,每年七夕之夜,牛郎都用一条扁担,挑着一双儿女,来到天河畔与织女相会。
这种真挚的爱情感动了太白金星,于是太白金星帮助牛郎和孩子们进入天宫与织女团圆。
3.明朝崇祯年间一富家子弟侥幸中了头名状元,他返乡省亲时,遇到一位美胜天仙的女子。
他向女子搭讪,女子却不理他。
状元心生一计,向女子的母亲讨水喝,趁机询问女子的婚配情况。
4.董昭之救蚂蚁的故事:董昭之乘船过钱塘江时,发现江中漂着一截三尺长的芦苇,上面有一只蚂蚁。
他让船靠近芦苇,想把蚂蚁拾上船来,但同船的人反对。
于是他用绳子将芦苇拴在船舷上,拖着蚂蚁靠了岸。
蚂蚁死里逃生,
后来蚂蚁王托梦感谢董昭之,并承诺会在他有需要时给予帮助。
这些民间故事充满神奇的幻想,它们把原始劳动者的愿望和世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蒙上一层奇异的色彩。
这些故事代代相传,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导语】中国民间传说是中国民间⼝头叙事⽂学。
由与历史事件、历史⼈物及地⽅风物有关的故事组成。
下⾯是整理分享的经典的中国民间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1.经典的中国民间故事 很早以前,龙⼭脚下住着⼗⼏户⼈家。
有⼀家姓尤的⽼⼈叫尤伯,他特别喜欢下棋。
他有两个⼥⼉和⼀个⼉⼦,⼉⼦叫尤云,还没有成家。
⼀家⼈勤勤恳恳,⽇⼦过得还算不错。
这⼀年的夏天,尤伯到⼭上修理树⽊。
因天⽓炎热、⼲了不⼤⼀会,就满⾝⼤汗,⼜渴⼜累⼜饿,就想到西南⾯那棵⼤槐树歇会⼉。
到了树下,看见两位⽩发⽼头在那⾥下棋,旁边放着⼀把茶壶和两只菜碗,便⾛向前去看了起来。
因他在家也经常和别⼈下棋,棋路很熟,不由地和两位⽼⼈攀谈起来,有时还指指点点。
两位⽩发⽼⼈对他也挺热⼼,还让尤伯喝了⼀碗茶。
尤伯碗茶下肚,只觉得⼀股清⾹从肚⼦⾥往上升,什么热了,累了,饿了,浑⾝那个轻松⾃在劲就别提啦。
不⼀会⼉,就叭在两个⽼头下棋的⽯台前,迷迷糊糊地感觉到,⼭边的云⼉忽⼉⿊忽⼉⽩,忽⼉浓,忽⼉谈;⼭下地⾥,忽⼉黄,忽⼉绿。
等他⼀觉,两位⽼头棋还没下完。
越看越有些溪跷,最后棋也看不懂了。
⼀想明天⼉⼦尤云要到济宁府去,便和两个⽼⼈打了个招呼,匆匆忙忙下⼭去了。
尤伯刚⾛到⼭脚下,便觉的路越⾛越不对劲,和原先的不⼀个样⼦。
地⾥⼈他⼀个也不认识,也没⼀个⼈认识他。
根据⾃⼰的印象,找到⾃⼰的村⼦,可村⼦⽐昨天⼤多了,⼈⽐昨天多多了。
满村⼦找⾃⼰的家,从南头找到北头,从西头找到东头,也没找到。
这时,⼀位发须雪⽩的⽼头⾛了过来,他忙向⽼⼈打了个招呼,问了⽼汉的姓名、年龄,为什么在这⾥住。
那⽼汉告诉他:他姓尤,祖祖辈辈地住在这个庄上,今天已九⼗三岁了。
尤伯⼜问⽼汉:尤云到什么地⽅去了?那⽼汉告诉他:尤云是他的⽼爷的⽼爷。
⽼汉吃惊的反问尤伯:“您怎么知道我家⽼爷?”尤伯也没有回答,就上⼭去了。
他要找两位下棋的⽼⼈问⼀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尤伯到了⼭上,找遍了整个⼭,也没有找到那两个下棋的⽼⼈和那棵参⼤的⼤槐树,他越想越觉得悲伤:妻⼦没有了,⼉⼦也不在了,世间的⼈,没有他⼀个近⼈,也没有他⼀个认识的⼈,⾝不由⼰地趴在原先下棋的地⽅⼤哭起来。
30个有名的民间故事1.《牛郎织女》:主要讲述了织女下凡洗澡,牛郎拿走她的衣服,让她无法返回天界,两人结婚生子的故事。
后来王母娘娘知道后,把牛郎和织女分隔在银河两边,只能每年七月七日相见。
2.《孟姜女哭长城》:主要讲述了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
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
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
3.《梁山伯与祝英台》:主要讲述了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在书院与梁山伯结拜成兄弟。
同窗共读三年,感情深厚。
但祝英台一直隐瞒身份,直到临别前梁山伯才知晓。
后来祝英台被许配给马文才,因不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梁山伯相爱而不能在一起。
最终双双投坟化蝶,其他梁山伯的坟墓都显示出坟墓,唯独梁山伯的坟墓丝毫不反应。
4.《白蛇传》:主要讲述了修炼千年的白蛇与青蛇来到人间,遇到以卖文为生的许仙。
白蛇施展法力,帮助许仙致富。
许仙得知她是妖怪后惊慌失措,小青杀死了许仙。
白蛇被压在雷峰塔下,最后获得法海帮助脱险。
5.《金鸡》:主要讲述的是一位农夫得到一只金鸡的帮助,通过智慧和努力成为富人的故事。
6.《田螺姑娘》:主要讲述了一个贫穷的农夫在田里捡到一只田螺,把它带回家养在水缸里。
每次做饭时农夫都会发现饭已经做好了。
原来田螺是田螺姑娘变的,她帮助农夫干家务活,两人最终相爱结婚。
7.《猎人海力布》:主要讲述了一个叫做海力布的猎人,因为救了龙王的女儿而获得了一个神奇的宝物——只要他把它含在嘴里,就能够听懂各种动物的语言。
然而如果他说出了这个秘密,就会变成石头。
海力布用这个宝物保护了村民很多年,但最终为了救大家而牺牲了自己。
8.《九色鹿》:这是一个讲述九色鹿和其周围动物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宣扬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
9.《鲁班造锯》:讲述了木匠祖师鲁班在伐木时受到小草启发,发明了锯的故事。
以下是民间故事精选100篇:1. 《牛郎织女》:讲述了牛郎和织女相爱却被天帝阻挠的故事,最后他们化身为星星在银河上相会。
2. 《孔融让梨》:讲述了孔融为了表示尊敬,将自己喜欢的梨都让给了别人的故事,体现了孝道和礼貌。
3. 《愚公移山》:讲述了愚公为了给子孙留下一片平地,坚持不懈地移山的故事,表达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4. 《白蛇传》:讲述了白蛇和许仙的爱情故事,揭示了爱情的力量和善恶的辩证关系。
5. 《打虎英雄赵云》:讲述了赵云勇猛善战,救人于危难之中的故事,展现了英雄的气概。
6. 《小兔与蜜蜂》:讲述了小兔和蜜蜂之间友谊的故事,传递了友爱互助的价值观。
7. 《雷锋的故事》:讲述了雷锋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激励人们关爱他人、奉献社会。
8. 《画皮》:讲述了一个女妖精用美貌诱惑男人并吸取他们的阳气的故事,警示人们不要被表面的美色迷惑。
9. 《三只小猪》:讲述了三只小猪用不同的材料建造房屋,最终只有用砖头建造的房子能够抵挡大灰狼的故事,强调了智慧和勤劳的重要性。
10. 《老鼠娶亲》:讲述了老鼠为了给儿子找个好归宿,找来了猫、蛇和狗假装自己的亲戚的故事,以幽默的方式告诫人们不要欺骗他人。
11. 《拔苗助长》:讲述了一个农夫为了让稻谷长得更快,竟然拔苗助长的故事,告诫人们不可急功近利。
12. 《聪明的一休》:讲述了聪明机智的一休和各种奇妙的故事,展示了智慧的力量。
13. 《愚公移山》:讲述了愚公为了给子孙留下一片平地,坚持不懈地移山的故事,表达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14. 《白蛇传》:讲述了白蛇和许仙的爱情故事,揭示了爱情的力量和善恶的辩证关系。
15. 《刘海戏金蟾》:讲述了刘海用聪明才智打败了贪婪的金蟾的故事,告诫人们不要被贪婪冲昏头脑。
16. 《小龙女》:讲述了小龙女与杨过之间纠缠复杂的爱情故事,以及她追求自由和正义的精神。
17. 《画蛇添足》:讲述了一个自以为聪明的人在画蛇时却多余地给蛇加上了脚的故事,警示人们不要过于自信而导致错误。
民间小故事故事大全【故事一】鹤雀同林从前,在一个深山里,有一只孤独的鹤和一只活泼的雀。
雀儿喜欢飞来飞去,而鹤儿则喜欢在水边静静地等待食物的到来。
一天,雀儿突然意识到自己年幼无知,需要更多的知识和智慧。
于是,雀儿决定向鹤儿学习。
鹤儿虽然有点困惑,但还是愿意教授雀儿一些生活的经验。
渐渐地,雀儿学会了耐心等待食物的到来,学会了安静地休息,学会了更加高雅的舞蹈。
而鹤儿也从雀儿那里学到了快乐和无忧无虑的心态。
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不同的物种,也可以相互学习和启发。
通过分享,我们可以拓宽视野,提升自己的智慧。
【故事二】稻草人的真爱在一个农田中,有一个孤独的稻草人。
他时刻都在保护田地中的庄稼,但却没有伙伴和朋友。
一天,一只小麻雀飞到了稻草人的肩膀上,开始和稻草人交谈。
他们分享着彼此的故事,互相安慰和鼓励。
渐渐地,他们之间萌发了感情。
小麻雀陪伴着稻草人,不再孤独。
而稻草人也用自己的温暖和真诚感动了小麻雀。
尽管他们注定没有未来,但他们的相遇和感情却让彼此的生命变得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故事三】勤俭节约的土豆在一个贫穷的小村庄里,有一个小男孩叫小明,他非常喜欢吃土豆。
然而,土豆在小村庄里非常昂贵,他只能偶尔尝一口。
小明决定自己种土豆,于是他将剩下的土豆种在了花坛里。
他每天都仔细地照料,耐心地等待着土豆的生长。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土豆终于长大了。
小明非常开心,他立刻将土豆做成了自己喜欢的炖菜。
小明学到了勤俭和节约的重要性,也明白了付出努力后的收获是多么美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故事四】聪明的小猪在一片广阔的农田中,有三只小猪兄弟。
它们分别建造了三座房子:一座是用稻草搭成的,一座是用木头搭成的,还有一座是用砖头搭成的。
一天,一只大灰狼来到了小猪们的房子前。
大灰狼先吹倒了用稻草搭成的房子,接着又吹倒了用木头搭成的房子。
最后,大灰狼来到了用砖头搭成的房子前,他使出全力吹,但房子仍然坚不可摧。
简短的民间故事大全
1.小乌鸦和小乌龟
从前有一只小乌鸦,它喜欢欺负小动物,尤其是小乌龟。
一天,小乌鸦又找到小乌龟,想要嘲笑他一番。
小乌鸦说:“小乌龟,你为什么走的这么慢呀!”小乌龟沉默了片刻,然后回答道:“因为我不用担心飞得太高,摔得太疼。
”小乌鸦听了以后感到非常羡慕,从此以后再也不去欺负小乌龟了。
2.勤俭的蚂蚁和懒惰的蝗虫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非常勤俭的蚂蚁。
它一直忙于为自己存储食物,为将来的冬天做准备。
与此同时,有一只懒惰的蝗虫整天无所事事,只知道欢乐地歌唱跳舞。
冬天来了,蚂蚁安心地度过了寒冷的日子,而蝗虫却无法找到食物,忍饥挨饿。
蝗虫后悔莫及,明白了勤俭之道。
从此以后,它也开始努力工作,为将来做好准备。
3.公鸡和大米
有一天,公鸡在农田里发现了一粒大米,很高兴地大声宣布:“好消息,好消息!我找到了一颗巨大的珍珠!”所有的动物都聚集过来,看到只是一粒普通的大米后大笑起来。
公鸡感到非常难过和尴尬,但它仍然坚持说:“比起金银珠宝,这个对我来说更有价值,因为它能给我带来食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同的人对于事物的价值可以有不同的看法。
4.蝴蝶的影子
有一只美丽的蝴蝶,它对它自己的影子感到非常满意。
一天,蝴蝶看到一个比它更大、更亮的影子,它感到非常沮丧和不满足。
于是,蝴蝶尝试通过不断飞来飞去,变得更大更亮。
然而,它只是不断地消耗自己的精力,最终无法保持原来的美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本质和独特之处,不要盲目追求别人的影子。
短篇民间故事大全(通用10篇)中国民间故事短篇篇一从前,有一个商人养了一只聪明伶俐的鹦鹉,无论到哪里,他都会把它带在身边。
有一次,他去京城做生意,身上的盘缠被小偷偷了。
京城离家很远,他当时又累又饿,心里十分焦急。
这时,鹦鹉对他说:“先生,你不如把我卖掉,只要你把我送到王府附近,我们表演一个节目,就一定可以卖个好价钱。
”商人说:“我怎么舍得卖掉你呢?”鹦鹉说:“现在最重要的是渡过眼前的难关啊!”见商人还是不答应,鹦鹉又说:“你拿到钱就赶紧离开,到城东二十里处的那棵大树下等我就行了。
”在鹦鹉的劝说下,商人来到王爷府附近,和鹦鹉进行了对话、游戏等表演。
他们的精彩表演很快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观看。
不一会儿,消息就传到王爷那里。
王爷很喜欢鹦鹉,就派人将商人和鹦鹉请进了王府。
王爷问商人:“听说你有一只多才多艺的鹦鹉?把它卖给我吧。
”商人犹豫着,不肯卖。
王爷就问鹦鹉:“你愿不愿意住在我这里?”鹦鹉说:“愿意!”鹦鹉又接着说,“只给他十两银子就够了,不要多给。
”这一下,王爷更高兴,马上叫人拿出十两银子给商人,并将他赶出王府。
王爷得到一只聪明伶俐的鹦鹉,高兴极了,就站在鸟笼前逗它说话,聪明的鹦鹉也总讲一些恭维王爷的话。
王爷很高兴,叫人好吃好喝伺候着。
鹦鹉吃饱了,叫道:“王爷,我想洗澡。
”王爷立即命人用金盆盛来水,又把它从笼里放出来。
鹦鹉洗完澡后,一边梳理羽毛,一边和王爷说话,王爷笑得合不拢嘴。
不一会儿,羽毛干了,鹦鹉突然展翅飞走了,只剩下王爷瞪大眼睛望着天空,叹息不已。
只要运用智慧,没有什么困难可以难倒我们。
短篇民间故事:李时珍篇二有一天,有一个病人,高烧不出汗,头痛得厉害,请李时珍去诊断。
李时珍赶到他家,茶不喝,水不饮,就坐在病人床沿上切脉看病。
他诊断病人患的是伤风病,首先应该发汗,于是他就叫病人在药抓回来之前先煎些生姜水喝,然后裹紧被子睡一觉,出出汗,病就会减轻。
李时珍开好处方准备走了,病人问他:伤风病能不能吃鱼?李时珍一抬头看见病人家里挂着一条乌鳢鱼,就笑着说:用生姜煮乌鳢鱼吃无妨,只要发了汗就行。
经典的民间小故事大全
1.《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
在寒冷的夜晚点燃火柴取暖,最终因寒冷和饥饿而死去。
这个故事
强调了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同情。
2.《三只小猪》,故事讲述了三只小猪建造房子的经历,其中
两只为了快速建造而选择了简单的材料,被大灰狼吹倒;而第三只
小猪用砖头建造的房子经受住了大灰狼的袭击。
这个故事告诫人们
要脚踏实地,不要图快而不安全。
3.《灰姑娘》,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被继母和姐妹欺凌的女孩,在仙女的帮助下参加舞会并与王子相遇的故事。
这个故事强调了善
良和美德会得到回报的道理。
4.《卖河水的女孩》,故事讲述了一个女孩每天都要挑水卖,
但她总是能把河水卖给最需要的人。
这个故事强调了善良和乐于助
人的品质。
5.《孔雀东南飞》,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孔雀因为自己美丽的
羽毛而骄傲自大,最终失去了自由。
这个故事告诫人们不要因为自
己的外表或能力而自负。
以上是一些经典的民间小故事,它们在不同的文化中都有不同的版本,但都传达着智慧和道德观念,对于人们的生活和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故事会民间故事大全(精选10篇)1.故事会民间故事篇一宋朝时候,契丹发来二十万辽兵犯境,边关吃紧。
那工夫六郎杨延昭正在遂城。
遂城,就是现在徐水县城西二十里的遂城村。
它北临瀑河,隔河就是一道古长城。
遂城城小,兵力不足,守城军只有三千人。
辽兵来得很快,然间兵临城下,将城围住,并且一连几天数次攻城,一次比一次攻得猛烈。
可是遂城的守军和老百姓好象与平常一样没有任何不安。
六郎感到奇怪,他问老百姓:“辽兵这么攻城,你们不害怕吗?”老百姓回答:“有杨将军在此镇守,辽兵是攻不破的!”杨六郎一听老百姓对自己是这样的信任,更感到责任的重大。
于是他把全城的青壮年召集起来,发给他们刀枪剑戟,动员他们配合军队一起上阵护城。
军队和老百姓个个摩拳擦掌,誓死与遂城共存亡。
这时候正是十月,天气突然变冷。
六郎杨延昭见此情景,急中生智,忙令军民汲水灌城。
晚上,往城墙上浇一遍水,马上就结成一层冰,浇了一夜水,结了一夜冰。
到第二天早晨,嗬,那高大的城墙白闪闪亮晶晶成了一道冰的长城,又坚又滑,不可攀登。
辽兵冲到城下,前来登城,一蹬一出溜,一扒一打滑,有的好不容易爬到半截腰,一出溜又摔下去了。
伏在城上的宋军趁机滚木雷石万箭齐发,杀死杀伤辽兵不计其数。
辽兵数日攻城不下,只好下令退兵。
杨六郎趁机,将城门大开,亲率大军冲杀出,只杀得辽兵丢盔掉甲狼狈而逃。
这一仗,生擒辽兵上千,马匹近万,还获得了大批武器。
杨六郎因为这次战,被宋真宗加官进级,由保州(今河北保定)缘边都巡检使调升莫州(今河北任邱县鄚州)刺史。
契丹犯边,一路烧杀抢掠,人民深受其苦。
六郎杨延昭先后率兵打退辽兵一百多次进攻,使边关一度安宁,因而深受人民的爱戴。
杨六郎五十七岁那年,病故于鄚州。
皇帝派专使陪同六郎的长子杨文广(戏剧中写杨延昭的儿子叫宗保,宗保的儿子叫文广)前来护送灵枢回他的原籍太原。
郑州人民顷城出动,跪围着灵车失声恸哭,要求将六郎葬在鄚州,以其在天之灵,警戒边防。
杨文广和皇帝的专使感到众情难却,便让马童驰报佘太君裁定。
中国民间故事大全〔优秀6篇〕中国民间故事在线阅读篇一五月五挂艾篙很久很久以前,住在天上的一位神仙来到了人间,要看看人们日子过得如何。
神仙把自己打扮成一个过路的人,怀里揣着水、火和电三个神力无边的神瓶走进河边的一个小村子,来到一对年轻夫妇的家里。
他推开大门,见这家的男人已经喝醉了,正歪在床上打着呼噜,女的正坐在炕上喝着香茶。
旁边,狗食槽子里装着大块大块的熟肉。
他家的小孩那么坐在用最好的白面烙成的大面饼上玩耍着。
神仙走上前去,鞠了一个躬,对那个女人说:“你的面容胜过天上的月亮,心肠像滋润万物的雨露。
请送给饥饿的行人一点食物,好充一充饥腹,继续赶路。
〞那女人发出一阵冷笑,说出一番尖刻的话语来:“狗吃了我的食物会替我看门,鸡吃了我的东西会给我下蛋。
你吃了我的粮食对我有何用,远点躲着吧,我不愿意看见你肮脏的脸。
〞说完,那女人便让她家的大狗向神仙扑去。
神仙气坏了,决定给这个既吝啬又狠毒的女人点颜色看看。
于是他用手轻轻朝那条大狗一点,那刚要扑来的狗便被定在墙上了。
那女人看见自己家的狗被定在那里,心中十分纳闷,也十分惊恐。
接着,她又看到墙壁上显出四行白字来:“五月初五,天火呼呼,大火过后,此村焦土。
〞那女人吓得魂儿都没了,她心中暗想,这会是个什么人呢?墙上的字是什么意思呢?她想回身去问一问,但等她转过身来,那人早已不见了。
村里有人看到一个衣衫滥褛的过路人来到了她家,但却没有见他出来,便赶来问是怎么回事。
那个女人无奈,便把在她家里发生的事告诉了村里人。
于是,这事便在村里传开了,大家都埋怨那个女人太不懂情理,他们都非常害怕。
刚到四月末五月初,全村人都纷纷收拾好东西准备四处逃命。
五月五日那天的一大早,神仙又装扮成一个过路人来了。
他怀里仍揣着水、火和电三个神瓶。
他准备将瓶子里的神火倒出来将这个村子烧掉。
这时,神仙看到有一位老太太和一大一小两个孩子正要过河去。
只见老太太背着大孩子,领着那个小孩,过河时非常艰难。
神仙觉得奇怪,她为什么背着大的而领着小的呢?便迎着老太太喊道:“身背大孩领小孩,几时才能到对岸?假设想快些过河去,应背小孩领大孩。
民间小故事大全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中国走过了五千年的历史长河,留下了不少有趣的民间故事。
下面就是本人给大家整理的民间小故事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民间小故事篇1:妙讽汪精卫
汪精卫是人尽皆知的卖国贼。
1940年3月,在抗日的危急关头,汪精卫卖国保身,投靠日寇,成立了南京伪国民政府,自任代主席兼行政院长。
自此,汪精卫成了中国头号大汉奸,人民对他深恶痛绝。
这时,有一位被称为“灵谷老人”的老者作了一副对联,“祝贺”汪精卫荣任主席:
昔日盖世之德,
今朝罕见之材。
从字面上看,这对联似乎在吹捧汪精卫,但依循汉语中谐音双关的方法来解读,“盖世”者,“该死”也;“罕见”者,“汉奸”也!
1941年的除夕,汪精卫见过他的日本上司,驱车回到
寓所。
辞旧迎新之际,他一时兴起,想效仿明太祖朱元璋写对联,以示与民同乐。
在妻子陈璧君的提醒下,汪精卫想出了两句仁义之词,当即提笔在红纸上写下:
立民族民权民生之宏愿,
开为党为国为公之大业。
汪精卫一撂笔,他手下的人均赞不绝口,有人忙将对联贴到大门口。
那天夜里,汪精卫特意赏酒给家中仆人、警卫,一干人不知不觉都多喝了几杯,看门的警卫靠在门边打起了盹。
这时,一个以卖字为生的前清老秀才从门口经过,见了大门上的对联,怒不可遏。
老秀才把对联细看几遍,取出笔墨,在红纸上
挥了几笔……
第二天一早,汪精卫还没起床,就听下人来报,说是大门口挤满了人,都在议论那副对联。
汪精卫慢悠悠地下床来到阳台,见大门口果然人头攒动,便喜笑颜开,以为百姓是赞赏他的文采。
不想,警卫一脸慌张上前报告……汪精卫一听大惊失色。
原来,春联已被改动,其中的“民”字都多了个三点
水,“为”字都加了个单人旁,经此一改变为:
立泯族泯权泯生之宏愿,
开伪党伪国伪公之大业。
汪精卫羞愧难当,急忙命人撕下对联。
据说,从此以后,汪精卫再也不敢写春联了。
民间小故事篇2:妙联救人
清代的周渔璜,是贵州青岩人,非常有学问,是当时人们公认的才子。
有一年,在春暖花开时节,周渔璜到十佛寺游玩,晚上就住在寺里。
睡下不久,他忽然听到隔壁房间传来微弱的说话声,仔细一听,原来是有人在反反复复诵读一句上联:“万瓦千砖百匠造成十佛寺。
”
周渔璜来了兴趣,便起身去问寺里的僧人:“隔壁住的是什么人?”
僧人答道:“是一位姓黄的书生,前几天来本寺游览时想出了这样一句上联,但却百思不得下联,几天过去了,他废寝忘食,苦思冥想,如今已是生命垂危!”
周渔璜问:“难道就没有人能帮助他对出下联吗?”
僧人答道:“这个上联中有四个数字:万、千、百、十,并且这四个数字是10倍递减,要对出下联难度很大,有好多人试过,但是目前还没有人能对得出。
”
从僧人那里回来后,周渔璜想了很久,也没能想出下联。
第二天,周渔璜带着遗憾的心情乘船离开十佛寺,途中经过一座桥,桥上刻着“八仙桥”三个字,此情此景,让他心中豁然开朗,便吩咐船家快快掉转船头,返回十佛寺。
寺中的黄书生虽已几日卧床不起,却仍在有气无力、断断续续地念叨着那句上联:“万瓦——千砖——百匠造成——十佛寺。
”
周渔璜站在门外大声而有韵地应对:“一船二浆四人摇过八仙桥。
”
黄书生一听,顿时眼前一亮,精神大振,惊叹道:“妙联!此下联中也有四个数字:一、二、四、八,按二倍递增,妙!真是太妙了!”
黄书生“心病”消除,身体复元后与周渔璜结伴而行,共游美景!
民间小故事篇3:“面前人”妙对寇宰相
寇准是北宋有名的宰相。
一天,他跟几个大官儿聊天儿,写了个上联让他们来对:水底日为天上日。
是说水里的太阳,不过是天上的太阳照出来的影。
这几个大官听了,谁也对不上来。
赶巧,杨大年这会儿进来,要跟寇宰相谈公事。
寇准跟杨大年谈完了公事,就把刚才的上联跟他说了。
杨大年盯着寇准的两眼,稍微一琢磨,马上对了一句:眼中人是面前人。
寇准说的是日影,杨大年就对了个人影。
我往你眼前一站,你眼珠里准能照出我的人影,这就叫“眼中人是面前人”。
同学们要不信,你就盯住别人的眼珠试试看!
民间小故事篇4:纪晓岚联对塾师
纪晓岚年幼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称得上是天资聪颖。
这天,塾师向所教的几个学生出联,要他们应对。
塾师是山东兖州人,祖籍在曲阜,为了炫耀家乡的人杰地灵,借以标榜自己的出身和学识,塾师出的上联是:齐鲁出圣人。
语句虽通俗易懂,可真要对出恰当的下联,莫说是几个未成年的孩子,就是有功名的秀才,怕是也要费一番脑筋的。
见到学生们大眼瞪小眼,张口结舌,无以为对,塾师不觉有些自鸣得意。
这时,纪晓岚开口对出了下联:燕赵多烈士。
塾师听过纪晓岚的对句,不由一惊,这孩子答对得如此高超,这可是万万没有料到的啊。
塾师思索了片刻,又出句了:孔子孟子曾子。
语音刚落,更让塾师大为惊异的是,那小小年岁的纪晓岚似乎接口就来了下句:夸父相父昀父。
夸父,是远古神话中的英雄人物,民间有夸父追日的优美传说;相父,是指三国时蜀汉的丞相诸葛亮,纪晓岚把自己的父亲同神话中的英雄和历史上的贤相相提并论,其胸怀抱负更不待言了!塾师不禁由衷地发出感叹:“谁云孺子不可教?”
“我请先生动戒尺。
”
听到纪晓岚这句对答,塾师被他这种要求师长对自己严加管教的态度感染了,他对眼前的学生们夸赞说:“纪子虽幼,志却超群!老夫预言,其前程无可限量,日后必成大器也。
”在这里,塾师将小小的纪晓岚称为“纪子”,足见其对纪晓岚的肃然敬重之情。
民间小故事篇5:苏轼对联故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文学家。
他少年得志,不免有些飘飘然。
曾书一联贴于门上: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正当他洋洋得意时,被路经此地的某翁难住,顿时满面通红,羞愧万分,忙施礼认错,并立即将原联上下句前各加两字变作: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轼在杭州做了三年知府,政绩显著,奉旨回京供职。
恰逢辽邦所派使臣出句要宋人答对,上联是:三光日月星;此
联看似简单,实不易对。
出句的数字恰与后面的事物相符,而对句所选数字对应事物都会多于三或少于三。
还是苏轼有办法,巧妙对上:四诗风雅颂。
该对联妙在“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因为《诗经》中有“大雅”、“小雅”,合称为“雅”。
加之“国风”、“颂诗”共四部分,故《诗经》亦称“四诗”。
对句妙语天成,辽使佩服至极。
苏氏兄妹对联故事
苏轼与小妹、黄庭坚一日赏画,见上面题联有趣:轻风细柳,淡月梅花。
看是四字联,中间却空一字,小妹建
议为中间加字作“腰”,成为五言联句。
苏轼文思最快,立即响应,填字使之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黄庭坚接对: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小妹则填:轻风扶细柳,淡月失
梅花。
纵观三人对联,小妹最妙:“扶”字不仅写出风的轻柔和柳的纤弱,而且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态,因而更形象生动;“失”字也较“隐”字贴切,既强调了月光的皎,又兼顾
梅花的洁,突出了两者融为一色的景象,更加吻合贴切。
点击欣赏更多有趣民间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