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能给诗人带来什么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4
诗词对个人的影响
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个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诗词可以陶冶情操,提升个人的审美情趣。
通过欣赏优秀的诗词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美好意境和情感表达,从而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操,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其次,诗词能够启迪智慧,丰富个人的情感世界。
优秀的诗词作品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生活智慧,通过阅读、吟诵和体味,可以拓展个人的心灵空间,激发智慧的火花,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自我。
此外,诗词还能够激发创造力,促进个人的思维发展。
在欣赏和创作诗词的过程中,个人会不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出色的修辞和写作技巧,从而对个人的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产生积极影响。
再者,诗词亦能塑造品格,提升人的道德修养。
许多经典诗词作品通过对人生、情感和伦理的思考,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使其具备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品德。
因此,诗词对个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可以提升审美情操、启迪智慧,还可以激发创造力,塑造品格,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古诗词的好处.doc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日常
生活中,学习古诗词可以给人带来很多好处,如下:
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古诗词是经过历代文人艺术加工和提炼的语言,具有深刻的内涵,精湛的艺术技巧和
优美的语言形式。
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掌握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
能力和文字写作水平,使自己的语言更加生动、准确、流畅。
二、培养文学审美情趣。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学的经典之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文化智慧和审
美标准。
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开阔自己的文学视野,领略文学的美妙,培养自己的文学
审美情趣,强化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
三、启迪智慧,增长见识。
古诗词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代表,蕴含着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潮和文化风貌。
通过
学习古诗词,可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见识,丰富自己的人文知识储备,启迪自己的智慧。
四、促进心灵健康,减轻情感压力。
古诗词通过其美丽的意境和深邃的内涵,可以给人以精神上的安慰和解压。
对于现代
人压力大、情感困惑的问题,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减轻情感压力,提升自己的情感素质,促进心灵健康和内心的平静。
总之,古诗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
表达能力,促进心灵健康,减轻情感压力,更能够启迪智慧,增长见识,培养文学审美情趣,丰富我们的人文知识储备,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无穷的色彩和魅力。
诗歌可以对一个人产生怎样的改变诗歌可以对一个人产生怎样的改变作为一个同样有着写诗经历的人,我深知诗歌可以对一个人产生怎样的改变。
诗歌可以让一个人脱离出生活的实际,变得超凡脱俗,也可以让一个人变得离奇愤怒,活在血贲张之中。
还有人,试图用诗歌捍卫和解救自己,甚至去解救他人。
也有人通过诗歌塑造出一个崭新的自我,一片唯我独尊的疆域—一诗歌,成为了他的一座城池。
在所有的这些可能中,诗歌都在逐渐沦为被人使用的工具,成为解决问题的出口。
诗歌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后一根孤独的刺,但很多写诗的人还在加剧着它的孤独。
诗歌生存在诗人之外。
诗人居住在词语丰盛的地方,通常情况下,与诗歌相隔着一条彼此误解的道路。
你可以认为这是我对诗人与诗歌的离间。
但有什么关系?诗人就应该与诗歌进行一场惨烈的战斗,而不是惺惺相惜地和平相处。
诗歌不应该是诗人拿来顾影自怜的镜子,而应该是可以灼伤自己的烈火——焚毁生活的假象,触及灵魂的弓弦。
那么,诗歌就应该是生活的一个流光溢彩的疤痕,不应让它愈合,而是要让它成为能够承载自我泅渡的缺口。
我说这些,也许与张牧笛本人毫无关系。
她不止一次地说过,她写诗,纯粹是出于内心的需要,与他人无关,甚至与诗歌本身所被人赋予的意义也没有关系。
但这并不妨碍—个粗暴的阅读者(就是我)对她和她的诗歌进行个人化的揣测和评论。
在她的诗中,生活是被揉碎的阳光,琐碎而又泛着斑斓的色彩,私人化的'描述中,展现出的是生活绵软的质地和坚硬的内核,其象征性已经探出了诗歌原本涵盖的现实区域,指向更为丰富的空间。
比如,她在诗中提到,阳光是柔和的锋芒,却将世界一分为二。
我们和世界一起,走向自我的对立。
是苦难的阴影催生我们的成长,还是柔和的阳光来治疗内心的创痛?这已经不是—缕阳光所带来的简单的诗意,而是诗人试图刺透生活的表象,去探究隐匿其中的更为深刻的象征。
我之所以提到她的这首诗,是因为我觉得诗歌就如同她诗中的阳光,也具有将人一分为二的能量。
关于诗歌的好处
诗歌是一种优美的语言艺术形式,它可以给人们带来许多好处,包括:
1. 帮助人们放松心情:诗歌的语言形式和意境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一种美好、宁静的氛围,有助于缓解紧张和压力,放松心情。
2. 提高人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诗歌的语言形式和韵律要求人们用更精准、更有节奏感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诗歌的语言形式和意境可以让人们感受到美的存在,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4. 增强人们的情感体验:诗歌的语言形式和意境可以让人们更深刻地感受到情感的存在,增强人们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5. 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诗歌的语言形式和韵律可以让人们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人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诗歌是一种优美的语言艺术形式,它可以带给人们许多好处,包括放松心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审美能力、增强情感体验和提高思维能力等。
学诗歌的意义
学诗歌的意义
诗歌在人类文化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是文学的灵魂,是人类情感的表达。
学习诗歌不仅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能力,更可以激发人类内在的文艺情感,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 活跃文化生活
学习诗歌能够帮助人类更好地理解历史、传统和文化,进一步加深文化交流和沟通。
同时,诗歌也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让人们在艺术的熏陶下获得更多的美感和享受。
2.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诗歌是一种语言表达的训练,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传达自己的意思,还可以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别人的意思,有助于沟通和交流。
3. 培养审美能力
学习诗歌可以让人类更好地理解艺术的内涵和外在形式,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以更好地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
这不仅可以增强个体的艺术鉴赏能力,还可以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化中的艺术形式。
4. 增强文艺情感
通过学习诗歌,可以让人类进一步体验到文艺的情感和内涵,增强自
己的文艺情感。
这不仅可以让个体更好地体验生活,还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文化距离,增进相互的友谊和了解。
5. 培养人文关怀
学习诗歌可以让人类更加关注人文和社区,了解社会和人群的情感,从而更好地体现人道主义精神。
在各种社会和文化环境中,人文关怀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理念,也是促进团结和友谊的一种良好方式。
总之,学习诗歌不仅可以增强个体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更可以激发个体的文艺情感和人文关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加强对诗歌的学习和欣赏,从而更好地体验生活,提升个体内在的情感和文化素质。
以我与诗歌我是小诗人写写你对诗歌的理解与喜爱世界因每一个人而不同。
诗歌因每一个写诗的人而不同。
诗歌离不读诗歌的人很远,离写诗的人和热爱诗歌的人很近。
但不管是否写诗或读诗,人们都向往诗意地栖居。
诗歌不能或者难以带来物质财富,世界上,以诗为生的人很少很少。
上世纪,诗人们自己就喊出过“饿死诗人”的口号。
诗人穷困潦倒的不在少数。
因热爱诗歌而误了现实前程的人,也不在少数。
因此,诗歌是无用的。
如果说,诗歌能给诗人带来名的话,那也是虚名。
清醒的诗人,应该看清这点,不可因名狷狂。
如果狷狂,那就是还没有修炼到家。
诗是人类心灵的一个皈依。
诗歌是人生精神和情感的向往。
诗歌是精神向度、认知向度、情感向度的一种载体和体现。
诗人,以诗歌与自己的认知、思想、情感对话。
诗歌不能改变世界,但诗歌可以改变自己,可以改变心灵,可以改变姿态。
诗人,用诗歌观照自己,提炼自己,升华自己。
因此,诗歌是有用的。
诗意,潜藏在每个人的心里。
读诗的人,因诗歌而诗意受到激发,得到认知、思想、情感的升华,因此而感觉到了人生的美好。
因此,诗歌是有用的。
诗歌的有用,就在于它的无用之用。
(二)诗歌是一种语言艺术。
诗歌是诗人通过语言创新来凝固、体现、传达人生独特体验、感悟、感情、认知、思想的一种方式。
诗歌是能够点醒和击中读者心灵G点的最精炼的意象化文字和语言。
诗歌作为语言艺术,与其它种类的语言艺术一样,也离不开写什么,怎么写这两个基本出发点。
写什么,体现诗人面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心灵视野有多辽阔。
怎么写,体现诗人认识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技巧有多纯熟和独特。
写什么,就是题材。
怎么写,就是技巧。
诗歌写得好不好,或者说诗歌的高下,也从这两个基本出发点上体现出来。
一首好的诗歌,就是诗人把握和挖掘题材的新奇意蕴,从一个新的视角,精准地运用文字和语言技艺,再现了自己的独特体验、情感、认知、思想,实现了自己感、情、知、思与文字语言的高度契合。
一首诗,体验是否独特,情感是否真切,认知是否深刻,思想是否高峻,语言是否鲜活,就基本决定了这首诗的高下。
学习诗词的意义学习诗词是一种深刻的文化体验,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字的组合,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思想的传递。
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通过学习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首先,学习诗词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
诗词是一种优美的语言艺术,它通过精炼的文字和丰富的意境,展现出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欣赏和学习诗词,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提高对美的敏感度,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
其次,学习诗词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
诗词是诗人用心灵的火花点燃的,它蕴含着诗人的情感和感悟,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
通过学习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体会到诗词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从而提升自己的情感修养,培养内心的柔软和坚韧。
再者,学习诗词可以拓展我们的思维空间。
诗词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语言形式,它通过意象的运用和语言的变换,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学习诗词,我们可以开阔自己的思维空间,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最后,学习诗词可以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诗词是一种高度精炼的语言形式,它要求诗人用最简练的文字表达最深刻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学习诗词,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自己的文字功底和修辞技巧,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总之,学习诗词是一种深刻的文化体验,它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陶冶我们的情操,拓展我们的思维空间,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到诗词的魅力和力量,从而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让我们一起走进诗词的世界,感受其中的美好和深邃,让诗词成为我们心灵的滋养和灵魂的寄托。
古代诗人写诗的原因1.表达情感:诗歌是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
古代诗人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
他们可以通过诗歌来抒发内心的喜悦、悲痛、失望或愤怒等情感,并通过诗歌的艺术化表达给予读者共鸣。
2.传递思想:古代诗人常常通过诗歌来传递自己的思想观点,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人生哲理的看法。
他们有时候会以诗歌的形式来探讨宇宙的奥秘、人生的意义、道德伦理等重大话题,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3.赞美美好事物:古代诗人写诗也是为了赞美美好事物,如山水、花草、美人等等。
他们通过描绘景物、形容人物的方式来赞美自然的壮丽和人的美好品质,以增强人们对美的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
4.记录历史:古代诗歌也是一种历史记录的形式。
许多古代诗人通过诗歌来记录自己所经历的历史事件和时代变迁,记录下了那个时代的人文风貌、社会风俗、政治纷争等等。
他们的诗歌成为了后人了解历史的重要资料。
5.安慰自己和他人:古代诗人有时候写诗是为了安慰自己和他人。
在困境中,诗歌可以成为诗人寻求安慰和抒发苦难的一种方式。
通过诗歌的表达,诗人既可以自我慰藉,也可以给他人带来慰藉和勇气。
6.追求永恒和艺术:古代诗人写诗也是为了追求永恒和艺术。
他们通过诗歌的创作可以超越现实的限制,进入一个更加纯粹、理想化的艺术境界,并追求其诗歌作品在时间中的流传和赞赏。
总而言之,古代诗人写诗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表达情感、传递思想、赞美美好事物、记录历史等等。
他们通过诗歌的形式以自身的思想、情感和创造力,将自己与读者之间建立起一种精神上的共鸣和联结。
诗歌作为一种卓越的艺术形式,不仅丰富了文化遗产,也深刻地影响着读者的思想和情感体验。
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有许多诗人通过他们的作品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华。
在古代文化中,诗歌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不仅是娱乐的表现形式,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那么,在古代文化中,诗歌的作用是什么呢?
首先,诗歌是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
在中国古代,由于社会环境以及文化程度的限制,人们通常不善于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在诗歌中,人们可以用更为优美的语言,更为艺术化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许多古代诗人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了爱国情怀、思乡之情、感人于万物之中的深情等各种情感,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其次,诗歌是智慧的结晶。
在古代,诗歌的创作需要非常高的文化素养和才能,因此,许多诗人的作品中都流露出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智慧之光。
在中国古代,诗歌被视为文人墨客的精神寄托,不仅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工具,更是一种凝聚智慧的形式,由文化积淀衍生而来,寓教于乐,给人以启迪。
最后,诗歌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从先秦诸子到近现代的诗人,古代诗歌文化不断地传承和发展,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的传统文化虽经过千年风雨,但仍然得以保存,就是因为诗歌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古代,诗歌不仅是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更是文化传承、智慧结晶以及情感表达的载体。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诗歌在中华文化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逐渐重视和热爱中华文化的瑰宝,那些古人留给我们的千古佳句和意蕴深长的诗词,也在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真、善、美的境界。
诗词在我生活中的作用
在我生活中,诗词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带给我许多的感悟和启示。
我喜欢读诗,也喜欢写诗,因为诗歌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诗词让我更加敏感和细腻。
读诗能够让我更加深入地感受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感动。
诗歌中的语言和形象,常常能够让我感受到一种独特的美感和情感。
这种美感和情感,能够让我更加敏感和细腻,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和感受。
诗词让我更加有思考和创造力。
读诗能够让我更好地理解和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也能够启发我对生活的创造性思考和表达。
写诗则是一种更加深入的创造性思考和表达。
在写诗的过程中,我常常需要思考诗歌的内涵和形式,也需要运用自己的想象和表达能力,来创造出独特的诗歌形象和情感。
诗词让我更加热爱生活和文化。
诗歌是一种文化的载体,能够让我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读诗能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也能够让我更好地感受到现代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写诗则是一种更加深入的文化体验和表达。
在写诗的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借鉴文化的精髓和传统,也需要创造出独特的文化表达和体验。
诗词在我生活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让我更加敏感和细腻,更加有思考和创造力,也让我更加热爱生活和文化。
诗歌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能够带给人们深刻的感悟和启示,也能够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在未来的生活中,我将继续读诗、写诗,让诗词成为我的人生伴侣和精神寄托。
写诗,能给诗人带来什么?齐凤池一,写诗,能给诗人带来什么?俄罗斯诗人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因写了一首《斯大林警句》的诗,在海参威集中营被秘密处决。
他在诗中写到:《斯大林警句》:我们的生命再也不能感觉到脚下的大地/十步之外你们就难以听到我们的声息/但无论何时都会有人在议论/克里姆林宫的山里人/他的手指是十只肥厚的虫子/他的话犹如标准的砝码/可笑的大蟑螂趴在上嘴唇/长统靴锃亮/身边围着一群细脖子的头头脑脑/他戏弄着这些不人不鬼的家伙们的歌功颂德/有的吹口哨/有的学猫叫/还有人假哭/惟有他指指戳戳/一个人在那儿咆哮/他伪造的一道道“法令”就像马蹄铁/嵌入腹股沟/嵌入前额、太阳穴和眼睛/处决这个词在他的舌头上浆果般滚动/他想紧抱住它犹如抱住家乡的老朋友。
(诗人晴朗李寒译)曼德尔施塔姆为斯大林画的肖像,被人告了密,使诗人惨遭杀身之祸.意象派诗人庞德,因抨击罗斯福总统,被关押在比萨监狱,在艾略特,弗洛斯特,海明威等诗人作家的呼吁下,才被营救获释。
中国著名诗人王昌耀一生坎坷,身患绝症后无钱医治坠楼身亡。
年轻的大师海子卧轨他乡。
一个个大师远离我们而去,他们一生为人类留下咀嚼下尽的文学佳作。
而写诗又给他们带来了什么?诗人的天性总是和诗人自己做对,他们不知道选择了诗歌就意味着选择了孤独和寂寞。
我知道,不论哪个朝代,诗人的命运都不会掌握在诗人手里。
诗人的命运,一部分掌握在权势手中,一部分掌握在读者的心里。
诗人始终生存在布满鲜花和掌声的陷阱旁边,稍有不慎就会落入美丽的陷阱里。
诗人无法调和这种杂乱有序的生存环境,在他们生存环境里,也许他们在说第一句话时,就犯下了表达方式的错误。
他们说不清,也解释不清,是言语的修辞格出现了病变,还是形容词的华丽伤害了一些丑陋的贬义词?我在警告那些随地吐痰的人时说,请不要将身体内的分泌物,用器官排泄在地上。
这也许无意伤害了那些爱向人吐口水的君子。
我认为,在市场环境下,诗人要想生活的滋润些,首先要放下笔,掐死诗的灵魂。
其次要放弃操守,毁灭纯真的童心,再次,要学会谄眉。
与权势同流合污。
我听说,如今诗刊举办的“青春诗会”要花几万块钱才能参加。
是真是假我不清楚,但是,唐山有个不会写诗的真的参加“青春诗会”。
至于他花了多少钱,给某个编辑多少钱就无人知晓了。
这绝对是诗歌的耻辱,他绝对不代表唐山诗人。
我记得当年,诗人张学梦没花一分钱,就邀请参加了青春诗会。
现在,是诗人出了毛病,还是诗歌出了问题。
我真不好说。
还是那句话,诗,能给世人带来什么?如今,诗人已不是才华风度潇洒倜傥吸引女人的标榜,诗歌早已成了文化货架上无人问津的最昂贵的奢侈品。
如果我们还把诗人和诗歌当作今天的一种时尚,那是对诗人的一种致命的伤害。
被经济大潮淹没的诗人,要保持睡眠中的清醒,要暗藏好沉淀凝缩的激情。
人们知道一首诗的诞生要比一个人的诞生更痛苦。
因为,一首诗是用两种东西凝成的,一种是泪水,一种是血液。
泪水是人性情感的自然流露,而血液总是奔涌在离伤口最近的地方。
每一首诗都是诗人的灵与肉。
用利刃划开诗中的每一行,每一个字,诗人的心都会流血,诗人的心都会疼痛。
诗人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的伤害后,还保持天性的童心,这才是真正的诗人。
我认为,诗人,就是当今世界仅存的最后一批拥有童心的人。
诗歌,是诗人呈献给成人的天真童话。
诗人,是为了引领日渐迷茫的人们回到早已失落的童年和精神的家园。
诗人的语言是深刻的,但诗人能正确把握言语的走向。
诗人是每个时代使用语言最出色的人。
布罗斯基说:“一个处在对语言的这种依赖状态的人,我认为,就是称之为诗人。
”奥登也说:“诗人就是语言赖以生存的人。
”诗人是通过语言进入诗歌的,最后又通过语言离开诗歌。
诗人韩东说:“诗到语言为止。
”每个时代都有它独特的语言流行方式,诗人在不断翻新人类说话的方式,洗刷人类陈旧的舌头。
于坚的口语诗的溪流,已经由若干分支汇成口语诗的河流。
口语诗的河床深处潜藏着诗学元素的各种贝类,卵石和蔓延的藻类连同大面积赤潮。
但我们很明显地可以看到,口语诗的功能是巨大的,它清除了伪抒情和传统的陈词滥调抑或情感的无节制浪费。
口语诗的创造力决定了于坚派的前途和命运。
海德格尔说:“向死而生,向诗而生。
”因此,我们不能凭着诗歌语言的直白,表面修辞的贫血来判断一个诗人的健康状态和一个诗人的水平高低。
今天的诗歌写作,诗歌已不重要,写什么也不重要,关键是怎么写,诗歌呈现了什么。
诗歌在写到一定程度时,诗人更不重要,检验诗人综合实力的标准更重要。
宋人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古人早已定论盖棺。
有人说,灵感对于诗人的创作起着决定性作用。
我感觉,光靠灵感和激情是不够的。
诗的产生需要酝酿,沉淀,凝缩和内省。
作为一个诗人必须打破靠灵感写作的神话。
诗不是泛滥无形的结果。
诗歌需要诗人的心智和技艺的经营。
诗人要学会节制或控制突如其来的激情,让写作的速度缓慢下来,让激情沉淀后发酵质变成醇酽的佳酿,诗歌才能获得更宽广的时空,和更强大的穿透力。
诗,能给诗人带来什么?用布罗斯基的话说:“写诗的人写诗,并不是因为他指望死后的荣光,虽然他也时常希冀一首诗能比他活得更长,哪怕稍长一些。
”我非常欣赏诗人的这句话。
二,诗人的命运俄罗斯女诗人茨维塔耶娃的命运,在全世界诗人中算是最惨的了。
她的丈夫是白军的一名高级军官,十月革命胜利后,她的丈夫流亡到国外。
几年后,他悄悄地回到国内与家人团聚,结果,逮捕后被枪决了。
诗人的女儿也被流放到了西伯利亚,唯一的儿子在二战中也为国捐躯了。
诗人帕斯杰尔纳克在诗中这样写到:“她把头伸进绳套,如同把头埋进枕头下面。
”她永远的睡去了。
他究竟算不算诗人,他不敢肯定。
但在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他干了近三十年的写诗勾当。
他写了近千首诗,发表了近百万字的作品。
国内的《诗刊》、《星星》、《诗林》等诗歌大刊物露过多次脸。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的刊物也发许多诗歌随笔。
分行的文字浩浩荡荡挤进多种文本。
各种荣誉证书排得整整齐齐伫立在书柜里,红得很清冷。
至今,他也弄不清他算不算个诗人。
他曾经直率地说过一句伤人自尊的话,有的人写了一辈子诗也算不上诗人,尽管他出了几本诗集也算不上诗人。
他只能算是一个将文字分行排列比较熟练的人。
而真正的诗人,也许一生只写几首,甚至就发表了一首,他也是个响当当的诗人。
比如唐代的张若虚,他的《春江花月夜》载入了中国文学史,朗朗上口几代人。
其实,他写诗三十多年了,他并不指望今后有多么荣光,活的有多么风流倜傥,他只希望我的诗能让人记住几行,他希望我的诗歌能活得比他更长。
尽管如此,他仍然不敢说我就是个诗人,但他的命运却和写诗有关。
在三十年的工作中,他从事过多种专业。
他下过乡,打过铁,教过书,当过油漆工,干过美工,当过秘书,做过记者,还在路边卖过西瓜,他先后调动过十几次工作,下岗的绶带他光荣地佩戴过三次。
在下岗寒冷的日子里,他靠诗歌的火苗取暖;他用笔尖上的炉火温暖着精神的家园;他用诗歌微弱的光芒,照亮了血液深处和透明的良心。
在幼儿园时,他用血液的颜料为孩子们描绘出一幅幅天真的童话乐园;在酒厂时,他用智慧酝酿出一份酒香味浓的醉人的厂报;在报社时,他把脚印发表在了燕赵大地的每个角落;在路边卖西瓜时,他称出了良心换来了一把把干净的钱。
一路风雨,一路艰辛,坎坎坷坷走过了大半生。
博尔赫斯说:“对于一个诗人来说,他所经历的一切都是诗,他就是为诗而存在的。
”经过几次跌倒爬起再站立,他终于像一个不太顺手的工具,被人重新使用。
总结三十年坎坷的经历,他悟出了诗人命运坎坷的根源所在。
他曾经对朋友说过,是写诗害了他,又是写诗救了他。
假如他不写诗,也许不会招来这么多不幸;假如他不会写诗,也许不会再有人接纳他。
这就是矛盾的双重性。
不管受几次磨难,他始终坚信自己的信条,如果仅仅受到一次打击,就不再写诗,他将失去他生存的价值和拥有的位置;他宁愿让人们永远把我忘记,也不愿人们忽视了他的诗歌。
在第一次下岗时,他扮演了一个汉子的形象。
他把三分之一希望奉献给了两位女同事。
他没有指望她俩如何如何感激他,他只是不愿看到两位刚为人母的女人在他面前哭鼻子抹泪。
第二次下岗是莫名其妙的。
他在家休息了一年,但心里始终隐隐作痛。
他利用这段疼痛的日子,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的作品,在国家级和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后,引起了社会反响,被人们称为重金属。
因此,他又得到了领导的重视。
艾略特说过:“如果你不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你将会毁灭;如果你仅仅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你也将会毁灭。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在浪漫与抒情之间,他精心建构自己的诗歌宫殿。
《宁静的山村》、《音乐天堂》、《知青岁月》、《我记忆的汶川》、《农历情怀》等组诗,在一些大刊物上纷纷亮相,再次产生反响。
创作有了收获,而工作的责任田又出现了旱情和蝗虫。
他第三次披上了下岗的绶带。
这次的佩戴是深刻的,是终生难忘的。
在上司面前,他学会了低头。
他认为,暂时的低头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存。
今后的抬头是为了更高的生存。
其实,在上司面前,无论是低头还是抬头,都是为了生存。
在生存和死亡两难之间,来自最基本欲求和精神欲求都得不到满足时,愤怒向雪崩一样随时都会发生。
经历三次下岗的洗礼,他用纯洁的思考向企业文化理念的倡导者说句心里话,一个和谐文明进步的企业,文化工作的管理者,如果不注重一个诗人的社会功能是危险的;如过分注重诗人的社会功能也是危险的。
企业虽然不是诗歌的制造工厂,但企业应该制造出象诗一样精美的产品。
他还想说,如果一个几十万人的大企业,连一个诗人也没有,他敢说这个企业肯定有问题;如果这个企业养着很多诗人,他更要说,这个企业的领导者大脑里更有问题。
当企业文化工作的管理者在把握不好诗人的脉搏时,请提前向缪斯女神发个信息,请求指教。
在诗人的群体里,他虽然是个弱者,但他还算是幸运的。
比起茨维塔耶娃,布罗茨基,庞德等大师们的命运,他只算是遇上一个因视力偏瘫而分不清良莠的郎中,被误诊为精神小疾的另类罢了。
诗人布罗茨基被俄罗斯作家协会驱除出国,女诗人阿赫玛托娃写信给美国作家协会,请求他们的帮助。
美国作家协会不但给予了布罗茨基精神上的帮助,而且在物质上也给予了很大的援助。
1987年,布罗茨基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了世界级的大师。
诗人的命运是不幸的,也是万幸的。
一切不幸不应怪罪诗人,也更不该怪罪诗歌。
究竟怪谁,历史自有公论。
三,诗人的归宿整理揣摩(本名揣玉东,今年因车祸去世)的诗歌作品,我发现了一首与生命归宿有关的诗歌。
这首诗每行每字都包含了一个男人对家庭的眷恋和儿子对母亲的孝心——你的头发白得像雪,你的血压高,我却低得不成样子,咱们娘俩匀匀,就都健康了。
作为一个儿子他没有别的本事,他每天上班,下班,在三个地方穿梭,一个是自己的家,一个是母亲那里,一个是单位。
现实生活中的揣摩确实很累,他每月三班倒。
有一次,上夜班他睡着了,被公司领导逮住罚了二百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