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发送资源平台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5
大禹治水教案《大禹治水》教案(7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的7篇《大禹治水》教案是由作者精心整理的大禹治水教案范文模板,欢迎阅读参考。
《大禹治水》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2、知道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如入”的原因,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3、注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想像大禹一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会是怎样感人的情景。
4、识字11个,写字11个。
积累运用。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读文,展开联想,体会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搜集大禹的资料。
教时:两课时。
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板书:16 大禹治水。
2、学生简介大禹。
请学生在课文中是怎么介绍大禹的?读一读。
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3、请学生对课题质疑。
(大禹为什么要治水?大禹是怎样治水的?)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看这些问题在那些自然段告诉我们了?(1、3、4自然段)2、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词认读。
(纠正字音。
)三、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1)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3)“四处逃荒”是什么意思?3、指导朗读。
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
四、过渡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
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
我们就一起来看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五、细读课文三、四、五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出示自读要求:(1)用喜欢的方法读,找出大禹治水时表示动作的词语,结合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大禹治水与父亲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2)根据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一段。
大禹治水小古文翻译及注释拼音1. 引言治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而大禹治水作为我国古代治水的重要事件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
本文将通过对大禹治水的小古文翻译和注释拼音的方式,探讨大禹治水的背景、过程和成就,以及它对中国古代治水文化的影响。
2. 大禹治水的背景大禹治水是指中国古代传说中大禹带领人民治理洪水的故事。
根据《山海经》、《史记》等古代文献记载,洪水泛滥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天灾、地质灾害和人为因素等。
3. 大禹治水的过程根据传说,大禹治水分为九州之分。
九州即中国古代的九个行政区域,包括冀州、兖州、青州、徐州、荆州、扬州、豫州、凉州和幽州。
每一州都有不同的治理方法和策略。
3.1 冀州大禹在治理冀州时,采取了修筑堤坝、开凿运河的方法,以防止洪水泛滥。
他还组织人民开展水文测量和疏导河流,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3.2 兖州在治理兖州时,大禹提倡节约用水,遏制了当地的滥用水资源现象。
他还修筑了灌溉渠系,为农民提供良好的灌溉条件。
3.3 青州在治理青州的过程中,大禹注重保护水源和水土,提倡生态环保。
他还加强了水利设施的建设,增强了地方的抗洪能力。
3.4 徐州大禹在治理徐州时,重视引江水入黄河,以增加水资源供应。
他还修筑了堤坝,防止黄河泛滥,并简化了河流的流程,提高了水位控制的能力。
4. 大禹治水的成就大禹治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仅避免了洪水灾害的发生,还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和居住环境。
这个故事也成为后世治水的典范,对中国古代治水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1 治水技术的进步大禹治水推动了水利工程的发展和进步。
他的治水方法和策略为后世的治水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促进了治水技术的创新。
4.2 水利管理的完善大禹在治水过程中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水利管理制度,包括水文测量、水资源调控和抗洪救灾等。
这些制度为后世的治水工作奠定了基础,对中国的水利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3 治水精神的传承大禹治水的故事不仅让人们了解到治水的重要性,还传承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治水精神。
《大禹治水》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背景、过程和结果。
2. 学生能够掌握大禹治水的主要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分析大禹治水的故事。
2. 学生能够运用思维导图、故事演讲等方式,表达对大禹治水的理解和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领悟大禹治水故事中体现的民族精神,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2. 学生能够理解大禹治水故事中蕴含的勤劳、智慧、勇敢、担当等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大禹治水的故事内容及其表现的民族精神。
2. 大禹治水故事中蕴含的勤劳、智慧、勇敢、担当等品质。
教学难点:1. 大禹治水故事中涉及的地理、历史背景的理解。
2. 大禹治水故事中体现的价值观的深入领会。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大禹治水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情节,回答相关问题。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大禹治水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事件意义,总结大禹治水的成果。
4. 思维导图: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梳理大禹治水的故事脉络,展示大禹治水的历程。
5. 故事演讲:学生选取大禹治水故事中的一个片段,进行角色扮演,进行故事演讲。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大禹治水故事的理解程度。
2. 思维导图:评价学生对大禹治水故事脉络的梳理情况。
3. 故事演讲: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对大禹治水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家庭阅读:阅读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相关资料,了解大禹治水的历史背景。
3. 探究活动:调查身边的水利工程,了解水利工程对人民生活的重要性。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动画等多种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教学:采用问题驱动、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2)
乔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够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大禹顾大家、弃小家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他的智慧、勇敢、坚强。
3、教学生字:制、被。
认识新偏旁衣字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大雨治水的经过。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5、大禹治水
齐读课题
2、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学过的词语,考考大家都记住了没有?先自己练习一下。
(出示词语:洪水淹没冲倒无家可归
大禹决心带领千辛万苦
百姓感激安定伟大英雄)
3、指名读一行一行读,你也能读好吗?(读词指导)
第一行:多大的洪水呀!多猛的洪水呀!多可怕的洪水呀!它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
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洪水的凶猛和老百姓生活的不幸吗?
你能把这行词语读好吗?
第二行:当你下决心要做一件事的时候,一定表现得非常坚定,那我们再请一位小朋友来坚定地读一读!
第三行:当我们看到凶猛的洪水被人们所制服时,我们一定会很高兴、很激
动。
谁再来试一试!
二、学习第二小节
出示第一行词语,师叙述洪水的危害,再引出,看到这些,禹是这么想?怎么做的呢?
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课文第二小节,指名回答问题。
请你再仔细读读课文的第二小节,说说你从哪些词语能体会出大禹治水很不容易?
{预设1生:千山万水,他走了许多的路。
鞋子磨破了。
师1:他爬的山多吗?他过的河多吗?这就叫“千山万水”。
谁来读。
师2:真辛苦!多远的路呀!大禹每座山都要爬,每条河都要过,这就叫——读:走遍了——(千山万水)生读。
师3:多不容易呀,可是只有走遍了千山万水,才能看清复杂的水流和地形啊!师:你还从哪个词体会到大禹治水的不容易的?
预设2生:千辛万苦从这个词你看出了什么?
师:在治理洪水过程中,大禹吃了很多很多的苦,他到底吃了哪些苦呢?【学生想象说话,教师相机点评】
师1:大禹吃的苦多吗?指导“千辛万苦”
师2:是啊!大禹把这些苦都尝尽了!能把他的这种艰辛读出来吗?(自由读、指名读“吃尽了千辛万苦”)
师3:大禹吃这样的苦,受这样的罪,是一天吗?两天吗?是啊,整整十三年啊,漫长的十三年,他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的治水,大禹是多么的辛劳啊!他——吃尽了千辛万苦。
师:你们能体会到大禹的苦,你们真是一个读书的高手!
出示:你会填吗?千()万()千()万()千()万()
【教师小结:这些词语都表示很多】
预设3 生:九座大山九条大河特别的多
师:他仅仅就挖通了九条大河吗?劈开了九座大山吗?师:这个“九”并不是真的只有九条大河,九座大山,可能有更多的河,更多的山,这么浩大的工程,要花多大力气啊!多不容易呀!【你能把这句话多好吗?相机让发言的学生读好书】再读读,还有哪个词也说明治水的不容易?
预设4生:挖通劈开
师:同学们,这么多大山,这么多大河,是挖掘机挖吗?是啊,古时候可没有挖掘机,这大河、大山都是靠禹带领老百姓用双手一点一点挖出来啊!多么艰苦啊!(再读第二句)
预设5 生:仔细地察看
治理洪水多不容易啊,光能吃苦远远不行,相传尧在位时,派禹的父亲鲧治理洪水,鲧花了9年时间治水,都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他用了堵的方法,造堤
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闹得更凶了,老百姓的日子更苦了。
身为儿子的大禹,受命于危难之际,如果,这次方法又不当会出现什么情况?
大禹肩头的胆子是多么地沉呀!所以他要“仔细地察看”。
(练读)}
交流:禹先干了什么?后干了什么?
课件出示::走遍、查看
挖河、劈山
引水入河
(提示背诵)
师:大禹做的做的这些事能不能把顺序颠倒呢?(先、再、最后)师小结:治水如此艰难,难道他就不觉得苦吗?因为他一心想着——(治好洪水,让老百姓早点过上好日子),只要一想到老百姓,再苦再累,他也是——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此时此刻,你觉得大禹是个什么样的人?(大禹的勇敢顽强、一心为民、聪明才智)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一小节。
(出示课件)
三、学习课文第三小节
1.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通过你们的朗读,我们仿佛看到了聪明、坚强、
勇敢的大禹和老百姓们一起治水的场景。
就在禹治水的年代,还流传着一个动
人的故事。
故事的名字叫“三过家门而不入”指名读并相机板书:三过家门
而不入
2.师:课文的第三小节就写了这个动人的故事,请同学们自由朗读。
你读明
4白了什么?(禹……)
3.再读,又发现了什么?出示填空,(引导学生体会禹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
)4.师:禹在外治水十三年,十三年,四千七百多个日日夜夜,他一次也没回
家看一看。
平时,如果父母离家一个月,你心里怎样?在外的父母又会怎么做呢?指名说.【相机指导学生读好这一小节】
5.【出示挂图】看课文中图再读第四小节:你们看此时的大禹正从自己的家门
口经过,妻子正抱着儿子,他的儿子仿佛在说什么呢?指名说
6.师:大禹是不是铁石心肠、太无情了呢?(不是的)他心里又是怎样想的呢?指名说。
7、是的,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家,更没有哪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大禹
他一心想着——是受苦的老百姓,一心想着——治水,他不能耽搁一分钟,他只有将深深的父爱埋藏到心底,多么伟大的人啊!带着你的感受齐读这一小节。
四、学习课文第四小节
1.过渡: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多感人啊!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此时老百姓的心情怎样?指名说
2、师:他们又是怎样感激禹的呢?学生自由朗读第四小节
指名读。
师:洪水终于被制服了,老百姓们终于过上了好日子,这全归功于大禹。
齐读第四小节
3、师:读到这里,你想对大禹说些什么呢?(大禹,我想对您说……)指名说
4、大禹治水是发生在四千多年以前的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而且还会一代一代的流传下去,这就是——代代相传!此时此刻,让我们带着对他的无比感激之情,齐读最后一小节。
5、小朋友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大禹。
永远记住这个代代相传的故事----大禹治水。
五、教学生字
1、“被”字偏旁是“衣字旁”,注意与“示字旁”的区分。
左窄右宽。
运用换偏旁等方法识记。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2、“制”字,组词记住它,制服、制度、制作、制造。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3、写字过程注意习惯的培养。
六、课后作业
师:小朋友,今天回家把《大禹治水》这个动人的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或者好朋友听吧。
附:板书:
15、大禹治水
(伟大英雄)
吃尽了千辛万苦
治理洪水走遍了千山万水制服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