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配餐 计算法
- 格式:ppt
- 大小:3.21 MB
- 文档页数:34
班级:班姓名:学号:食品营养学一天用餐计算一、基本计算{身高163cm;体重52kg;轻体力劳动}1.标准体重=163-105=58kg2.体质指数=52÷= 属于正常体重3.总能量=52×30=1560kcal4.三大产能营养素:碳水化合物(60%):1560×60%÷4=234g蛋白质(15%):1560×15%÷4=脂肪(25%):1560×25%÷9=5.三餐供能比例碳水化合物(g)蛋白质(g)脂肪(g)早餐(35%)午餐(40%)晚餐(25%)二、早餐计算1.碳水化合物:m(大米粥)=÷%=2.蛋白质:m(大米粥蛋白质)=×%=m(剩余蛋白质)=剩余蛋白质由60%鸡蛋和40%面包组成。
m(鸡蛋)=60%×÷%=m(小麦粉)=40%×÷%=3.脂肪:m(粥脂肪)=×%=m(鸡蛋脂肪)=×%=m(小麦粉脂肪)=×%=三、m(油脂)=午餐计算1.碳水化合物:m(粳米)=×100÷=2.蛋白质:m(粳米中所含蛋白质)=×%=m(剩余蛋白质)=动物类食品蛋白质:豆类食品蛋白质=2:1 m(动物类食品蛋白质)=×2/3=m(猪小排)=÷×100=m(豆类食品蛋白质)=(豆腐)=÷×100=3.蔬菜水果:苹果100g番茄50g白菜120g4.脂肪m(动物类食品脂肪)=×%=m(豆类脂肪)=×%=m(粳米脂肪)=×%=m(油脂)=晚餐计算1.碳水化合物:m(面粉)=5 %=2.蛋白质:m(面粉蛋白质)=×%=m(剩余蛋白质)=剩余蛋白质由60%虾和40%瘦猪肉组成。
m(虾)=60%×%=m(瘦猪肉)=40%×%=m(面粉脂肪)=×%=m(虾脂肪)=×%=m(瘦猪肉脂肪)=×%=四、m(油脂)=一日菜单。
第一部分营养食谱得制定方法-—计算法练习2:计算40岁,身高172厘米。
体重68千克,从事中等体力活动男子得一日需要能量。
方法:计算标准体重;计算体质指数确定肥胖程度;计算能量需要量。
二、计算宏量营养素全日应提供得能量能量得主要来源为蛋白质、脂肪与碳水化合物,为了维持人体健康,这三种能量营养素占总能量比例应当适宜,一般蛋白质占10%。
15%,脂肪占20%。
30%,碳水化合物占55%~65%,具体可根据本地生活水平,调整上述三类能量营养素占总能量得比例,由此可求得三种能量营养素得一日能量供给量。
练习3:如已知某人每日能量需要量为11、29MJ(2700kcal),若三种产能营养素占总能量得比例取中等值分别为蛋白质占15%、脂肪占25%、碳水化合物占60%,则三种能量营养素各应提供得能量如下:蛋白质11。
29MJ(2700kcal)×15%=1、6935MJ(405kcal)脂肪11.29MJ(2700kcal)×25%=2.8225MJ(675kcal)碳水化合物11.29MJ(2700kcal)×60%=6.774MJ(1620kcal)三、计算三种能量营养素每日需要数量知道了三种产能营养素得能量供给量,还需将其折算为需要量,即具体得质量,这就是确定食物品种与数量得重要依据、由于食物中得产能营养素不可能全部被消化吸收,且消化率也各不相同,消化吸收后,在以内也不一定完全彻底被氧化分解产生能量。
因此,食物中产能营养素产生能量得多少按如下关系换算:即1g碳水化合物产生能量为16。
7kJ(4.0kcal),l g脂肪产生能量为37、6kJ(9、0kcal),lg蛋白质产生能量为16。
7kJ(4。
0kcal)、根据三大产能营养素得能量供给量及其能量折算系数,可求出全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得需要量。
如根据上一步得计算结果,可算出三种能量营养素需要量如下:蛋白质1。
6935MJ÷16、7kJ/g=101g(405kcal÷4kcal/g=101g)脂肪2.8225MJ÷37。
食品营养与检测营养配餐计算法主食实验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日益提高,食品营养与检测成为了重要的研究领域。
其中,营养配餐计算法对于合理搭配食物、满足人体营养需求具有关键作用。
而主食作为我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营养配餐的计算更是不容忽视。
本次实验旨在深入探究食品营养与检测中营养配餐计算法在主食选择和搭配方面的应用。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营养配餐计算法的基本原理。
它是基于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结合食物中所含营养素的含量,通过一系列的数学计算,来确定每餐所需食物的种类和数量。
对于主食而言,我们主要关注其提供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等营养素。
在实验中,我们选取了常见的几种主食进行分析,包括大米、小麦面粉、玉米、红薯等。
以大米为例,每 100 克大米中约含有 77 克碳水化合物、7 克蛋白质和 06 克膳食纤维。
而小麦面粉每 100 克则含有约73 克碳水化合物、11 克蛋白质和 2 克膳食纤维。
通过对比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初步了解不同主食在营养成分上的差异。
接下来,我们设定了一个目标营养需求,假设是为一位成年女性制定一天的主食营养配餐。
根据相关营养标准,成年女性每天所需的碳水化合物约为 130 克,蛋白质约为 55 克,膳食纤维约为 25 克。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我们首先考虑以大米为主食。
如果一天中主食摄入总量为 300 克,那么大米所提供的碳水化合物约为 231 克(300×77%),蛋白质约为 21 克(300×7%),膳食纤维约为 18 克(300×06%)。
显然,单纯依靠大米无法满足全部营养需求,尤其是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严重不足。
于是,我们调整配餐方案,将一部分大米替换为红薯。
假设在 300 克主食中,有 150 克大米和 150 克红薯。
此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约为 1995 克(150×77% + 150×201%),蛋白质约为 24 克(150×7% + 150×16%),膳食纤维约为 114 克(150×06% + 150×3%)。
食品营养与检测营养配餐计算法主食实验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饮食的关注不再仅仅局限于满足口腹之欲,更多的是追求营养均衡与健康。
食品营养与检测作为保障我们饮食质量的重要领域,其中的营养配餐计算法对于合理规划饮食具有关键意义。
而主食作为我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营养配餐中的计算和选择更是至关重要。
本次实验旨在深入探究食品营养与检测中的营养配餐计算法在主食选择和搭配上的应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营养配餐计算法。
简单来说,这是一种通过对食物中所含营养成分的分析和计算,来制定符合个体营养需求的饮食方案的方法。
它需要考虑到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的摄入量,并根据不同人群的年龄、性别、身体活动水平等因素进行调整。
在主食的选择上,我们常见的有谷类(如大米、小麦、玉米等)、薯类(如红薯、土豆等)和豆类(如红豆、绿豆等)。
这些主食所含的营养成分各有特点。
谷类通常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但同时也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薯类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 C 等;豆类则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同时也富含膳食纤维和多种矿物质。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营养配餐计算法在主食中的应用,我们进行了一个实验。
实验选取了不同年龄段、性别和身体活动水平的志愿者,分为若干小组。
首先,对每个志愿者进行了身体状况和营养需求的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为每个小组制定了不同的营养配餐方案,其中主食的种类和摄入量都经过了精心计算。
以一个成年女性轻体力劳动者为例,根据营养学家的建议,每天所需的能量约为 1800 千卡。
在主食的选择上,我们可以安排 200 克左右的大米或面粉。
如果想要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可以用一部分薯类或豆类来替代部分谷类。
比如,可以选择 100 克大米、50 克红薯和 50 克红豆作为一天的主食。
在计算主食的营养成分时,我们需要参考食物营养成分表。
以大米为例,每 100 克大米约含有 77 克碳水化合物、7 克蛋白质和 08 克脂肪。
营养食谱的制定方法(一)计算法1.确定用餐对象全日能量供给量(1)求出标准体重(kg) 女性正常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0]±10%男性正常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10%(2)成人根据体质指数(BMI),判断其属于正常、肥胖还是消瘦。
公式为:体质指数(kg/m2)=实际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评价标准:≤18.5为体重不足;18.5~23.9 正常体重;≥24 超重≥28 肥胖(3)了解就餐对象体力活动及其胖瘦情况,根据成人日能量供给量表确定能量供给量。
公式为:全日能量供给量(kcal)=标准体重(kg)×单位标准体重能量需要量(kcal/kg)成年人每日能量供给量(kcal/g标准体重)2.计算宏量营养素全日应提供的能量三大生热营养素的需要量分别以蛋白质占热能供给的10-15%,脂肪占热能供给的20-30%,碳水化合物占热能供给的55-65%(1)根据蛋白质、脂肪、糖类分别占总热量的比例,计算出每日需蛋白质、脂肪、糖类所产生的热量。
(2)根据蛋白质、脂肪、糖类每克所产生的生理有效热,计算蛋白质、脂肪、糖类的每日需要量。
3、计算三种能量营养素每餐需要量知道了三种能量营养素全日需要量后,就可以根据三餐的能量分配比例计算出三大能量营养素的每餐需要量。
一般三餐能量的适宜分配比例为:早餐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
4、主副食品种和数量的确定已知三种能量营养素的需要量,根据食物成分表,就可以确定主食和副食的品种和数量了。
(1)主食品种、数量的确定:由于粮谷类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因此主食的品种、数量主要根据各类主食原料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确定。
(2)副食品种、数量的确定:根据三种产能营养素的需要量,首先确定了主食的品种和数量,接下来就需要考虑蛋白质的食物来源了。
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动植物性食物中,除了谷类食物能提供的蛋白质,各类动物性食物和豆制品是优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营养配餐一日三餐计算公式好嘞,以下是为您创作的文章:咱每天都得吃饭,这一日三餐怎么搭配才能既吃得饱又吃得好,还营养均衡呢?这里面可有大学问,今天就来跟您唠唠营养配餐一日三餐的计算公式。
先说说早餐,这可是一天的开始,得像给汽车加油一样,加足马力!咱就拿我家孩子上学的那天早上来说吧。
早上我把他从被窝里拽出来,他还迷迷糊糊的。
我心里就想,得给他弄顿营养丰富的早餐,让他清醒清醒,有精力应对一天的学习。
我给他准备了一杯牛奶,这牛奶富含蛋白质和钙,那蛋白质的摄入量差不多就是他体重(咱假设孩子体重 30 千克)乘以 0.8 克,那就是24 克左右。
一杯 250 毫升的牛奶,差不多能提供 7.5 克的蛋白质。
然后是主食,我给他烤了两片全麦面包,这全麦面包富含膳食纤维,能提供持久的能量。
每 100 克全麦面包大概有 8 克蛋白质,两片差不多 50 克,那就是 4 克蛋白质。
还得有点水果,我切了个橙子,橙子富含维生素C,能增强免疫力。
一个中等大小的橙子,差不多能提供 50 毫克的维生素 C。
这一顿早餐下来,蛋白质有了,碳水化合物有了,维生素也有了,孩子吃得美滋滋的,开开心心去上学了。
再来说说午餐,午餐可得顶饱又有营养。
有一次我去朋友家做客,她给我们准备的午餐那叫一个丰盛。
她先做了个红烧排骨,排骨里有蛋白质和脂肪。
一般来说,午餐的蛋白质摄入量可以是体重乘以 1.2 克,如果是 50 千克的成年人,那就需要 60 克蛋白质,这一盘排骨差不多能提供 30 克蛋白质。
然后是一份清炒时蔬,各种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像西兰花、胡萝卜、青菜这些,一盘下来能提供不少维生素和矿物质呢。
主食她煮了糙米饭,糙米比白米营养更丰富,富含 B 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一碗糙米饭能提供大约 20 克碳水化合物。
这顿午餐吃得大家心满意足,下午干活都特有劲儿。
晚餐相对来说可以清淡点,但营养也不能少。
有一回我下班晚了,回到家又累又饿。
我就简单给自己做了个虾仁蔬菜粥。
食品营养与检测营养配餐计算法主食实验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日益提高,食品营养与检测成为了保障我们饮食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手段。
而营养配餐计算法作为其中的关键环节,对于合理规划饮食结构、满足人体营养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重点探讨主食部分的营养配餐计算法。
主食,作为我们日常饮食中的主要能量来源,其选择和搭配对于整体营养均衡至关重要。
常见的主食包括谷类(如大米、小麦、玉米等)、薯类(如红薯、马铃薯等)以及豆类(如红豆、绿豆等)。
不同的主食在营养成分上存在差异,因此在进行营养配餐时需要综合考虑。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人体对于主食所提供的营养成分的需求。
碳水化合物是主食的主要供能成分,但并非越多越好。
根据不同人群的年龄、性别、身体活动水平等因素,其需求量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所需的碳水化合物约占总能量摄入的 50% 65%。
此外,主食还应提供一定量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
为了准确计算营养配餐中的主食摄入量,我们需要了解各种主食的营养成分含量。
以大米为例,每 100 克大米约含有 77 克碳水化合物、7 克左右的蛋白质。
而红薯则富含膳食纤维,每 100 克红薯约含有 20克左右的碳水化合物和 1 克左右的蛋白质。
通过查阅相关的营养成分表,我们可以获取更详细和准确的数据。
在实际的营养配餐计算中,我们以一个成年男性为例,假设他每天需要 2500 千卡的能量,且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例为 60%。
那么他每天所需的碳水化合物量约为375 克。
如果他选择以大米和红薯作为主食,假设大米和红薯的比例为 3:1,我们可以计算出他分别需要摄入多少大米和红薯。
先计算大米提供的碳水化合物量:375 × 75% = 28125 克。
由于每100 克大米约含有 77 克碳水化合物,所以他需要摄入的大米量约为28125 ÷ 77 × 100 ≈ 365 克。
再计算红薯提供的碳水化合物量:375 × 25% = 9375 克。
配餐中营养素的计算方法(1)高脂肪含量的食物:包括动物的脂肪和提炼油、内脏以及橄榄油和棕油。
这些油含脂肪均较高,每100克含脂肪达50克以上。
(2)中等脂肪含量食物:如猪的五花肉、羊、鸡、鸭的肉,每100克含脂肪20~30克。
(3)低脂肪含量的食物:如鱼类,黄鱼、白鱼、黄鳝、鲫鱼、带鱼等鱼类和各种虾类,每100克含脂肪10克以下。
(4)含有少量脂肪的食物:如大米、玉米等粮食类,水果蔬菜等。
高脂血症患者进食量与体力活动是影响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
食物提供人体能量,体力活动消耗能量。
如果进食量过大而活动量不足,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积存即体重增加,久之发胖;相反若食量不足,劳动或运动量过大,可由于能量不足引起消瘦,造成劳动能力下降。
所以人们需要保持食量与能量消耗之间的平衡。
要根据每个人的劳动性质,选择相应的标准。
计算出每天的总热量,分配于三餐。
根据食物所含热量值,自由配餐。
(5)极轻度劳动:以坐着为主的工作,如办公室工作,组装或修理收音机、钟表等。
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能量104.5~125.4千焦(25~30千卡),每日的蛋白质总量70克。
(6)轻度劳动:以站着或少量走动为主的工作,如店员售货,化学实验操作,教员讲课打字等。
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能量125.4~146.3千焦(30~35千卡),每日的蛋白质总量80克。
(7)中度劳动:以轻度活动为主的工作,如学生的日常活动,机动车驾驶、电工安装、金工切削等。
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能量146.3~167.2千焦(35~40千卡),每日的蛋白质总量90克。
(8)重度劳动:以较重的活动为主的工作,如非机械化的农业劳动、炼钢、舞蹈、体育运动等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能量167.2~209.8千焦(40~50千卡),每日的蛋白质总量100克。
(9)极重度劳动:以极重的活动为主的工作,如非机械化的装卸、伐木、采矿、挖路等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能量209.0千焦(50千卡)以上,每日的蛋白质总量110克以上。
食品营养与检测营养配餐计算法副食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对食品安全的重视,食品营养与检测以及营养配餐计算法成为了热门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食品营养与检测的重要性,介绍常用的营养配餐计算法,并讨论副食在营养配餐中的角色。
一、食品营养与检测的重要性食品是人体生活所必需的营养来源,而食品的营养价值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通过检测来评估其质量与安全性十分重要。
1.了解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有助于合理搭配饮食。
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了解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人们合理搭配饮食,达到均衡摄入各种所需营养的目的。
例如,知道某种食物富含维生素C,就可以在日常饮食中增加对维生素C的摄入,以增强免疫力。
2.食品营养与检测有助于预防营养不良和相关疾病。
通过检测食品的营养成分,可以评估食物中某种营养素的缺乏情况,以便针对性地调整饮食,预防和改善营养不良相关的疾病。
例如,缺乏维生素D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症,通过检测食品中的维生素D含量,可以选择摄入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预防该疾病的发生。
3.了解食品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食品不仅要满足人体所需的营养,还需要具备安全性和可靠性。
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通过食品营养与检测可以评估食品的安全性,确保人们食用的食品是无害的。
二、常用的营养配餐计算法营养配餐计算法是指根据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来合理配餐的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营养配餐计算法。
1.推荐营养摄入量(RNI)。
推荐营养摄入量是指不同年龄和生理状态的人群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通过参考推荐营养摄入量,可以合理搭配饮食,保证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摄入。
2.膳食指南。
膳食指南是国家针对不同人群制定的一套科学的膳食建议。
通过遵循膳食指南,人们可以选择到适当的食物,并合理搭配,实现均衡的膳食摄入。
3.饮食记录法。
饮食记录法是通过记录每天所摄入的食物种类、数量和时间来评估饮食质量的方法。
通过饮食记录,可以根据所希望达到的营养目标,计算和调整每餐中各种食物的比例和数量。
营养学食谱分配计算公式
营养学食谱分配计算公式如下:
1.能量=理想体重(千克)×每千克理想体重每天需要能量(千卡/
千克理想体重/天)。
其中,理想体重(千克)=身高-105,每千克理想体重每天需要的能量可以根据大多数轻体力劳动者的体质指数(BMI)来计算。
BMI=体重(kg)/身高(m)2。
BMI<18.5为消瘦,BMI在18.5~23.9为正常,BMI在24~27.9为超重,BMI≥28为肥胖。
消瘦者应为35千卡/千克/天,正常者应为30千卡/千克/天,超重、肥胖者应为20~25千卡/千克/天。
2.蛋白质:按每千克体重1g供给(70.2×1=70.2g)。
根据食物交换
分法:优质蛋白的份数=35/7=5份,能量:5×90=450kcal。
3.油脂:4份,能量360kcal。
4.剩余能量:总能量-蛋白质能量-油脂能量。
5.淀粉:剩余能量数÷能量系数。
通过以上公式可以计算出一日三餐的食物分配及搭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