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节选) 语文优质课
- 格式:ppt
- 大小:5.24 MB
- 文档页数:24
高中语文华东师大版高二下册第一单元《三瓦尔登湖(节选)》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语境分析句子,让学生领会语句的深刻含义。
2、让学生体会并学习作者善于观察和细腻描写自然景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并品位关键语句,使学生感受美。
2、通过多媒体演示,使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与体会。
3、通过讨论与思考,使学生懂得珍惜身边的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感受自然之美,使得学生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珍惜之情。
2、让学生体悟并学习作者对宁静恬淡生活的追求,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学情分析
我们学校对于“校园绿色教育与育人策略”进行了思考,意识到绿色校园所具有的功能是课堂教学所替代不了的,这种隐性的育人功能是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的。
这是本堂教学的一个背景,让我们的学生亲身去感受体悟大自然的美好,从而热爱我们的绿色家园。
3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体会本文善于观察和细腻描写的语言特色。
难点:让学生理解作者如何在工业化时代、人性被压抑扭曲的社会中,依然追求宁静、恬淡的生活态度。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罗丹名言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昨天,我们跟随梭罗来到了瓦尔登湖畔,沉醉其中。
今天,我们将通过频度同学们找到的语句去认识瓦尔登湖那内外兼备的美。
2【活动】感受外在美。
《瓦尔登湖》教学设计《瓦尔登湖》是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写景抒情散文单元属略读课文。
该文选自美国作家梭罗的同名文集。
在本单元已经学习过两篇散文,学生对散文的写作方式等有一定的理解,本文是对散文的进一步教学,重在景色描写,较易理解。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本文善于观察和细腻描写的语言特色。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图片和文字欣赏,感受大自然赐予的美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本文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珍惜和对宁静恬淡生活的追求。
【教学重点】本文善于观察和细腻描写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作者的生活态度。
PPT课件和纸质版教学设计一、作者及作品1.作者:亨利•梭罗(1817-18620),美国杂文家,诗人,自然主义者,改革家和哲学家,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在担任数年中学校长后,毅然决定以作诗和论述自然为终生事业。
在19世纪美国文化巨匠中,堪称一位“异人”。
他和爱默生、富勒都是“简朴生活”的宗师,他们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
这种思想不仅深深地影响了美国文化,也为整个世界带来了清新长风。
梭罗从哈佛大学毕业后,本来前程似锦,但他避开闹市,住到爱默生家中。
在担任数年中学校长后,毅然决定以作诗和论述自然为终生事业。
梭罗受超经验主义领袖爱默生影响很深。
1845年,28岁的梭罗撇开金钱的羁绊,在爱默生的林地中的瓦尔登湖畔自建一个小木屋,自耕自食两年有余。
专业从事写作。
本书即是他对两年林中生活所见所思所悟的记录。
十年后,《瓦尔登湖》出版,但它不仅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相反还遭到批评和讥讽。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这本书的影响却越来越大,终而成为美国文学中的一本独特的、卓越的名著。
2.作品:创作与翻译1845年,28岁的梭罗撇开金钱的羁绊,来到瓦尔登湖畔。
至1847年间,他独自一人幽居在自筑木屋中,渔猎、耕耘、沉思、写作,由此产生了意义深远的《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最早由我国著名翻译家徐迟于1949年译成中文出版。
简介《瓦尔登湖》是一部寂寞、恬静、智慧的书,充满了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理解,表现出一个先觉者的超人智慧。
《瓦尔登湖》分层教学教案一、教学设想:本课重在景色描写,较易理解。
故在介绍作者、布置生字词以后,将全课内容设计为一套阅读练习题,由学生自读课文后独立完成,最后再由教师评讲,再阅读有关评价文章。
这样作,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题能力。
二、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珍惜和对宁静恬淡生活的追求。
2、学习本文善于观察和细腻描写的语言特色。
3、探讨本文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大自然、生活和现代文明的看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 本文善于观察和细腻描写的语言特色。
2、难点:作者的生活态度。
四、教学时数: 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作者及作品梭罗(1817——1862)美国浪漫主义时期散文家,文豪爱默生、霍桑等的朋友,超验主义(强调直觉作用,对纯朴的农村生活、丰富深邃的大自然、荒芜人烟的旷野丛林一往情深)的中心人物之一。
梭罗生性独立高洁,一生憎恶强暴不公,同情贫苦大众。
他与孤僻结伴,常常是一个人。
1845-1847年隐居山林,1854出版了《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是一部寂寞、恬静、智慧的书,充满了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理解,表现出一个先觉者的超人智慧。
梭罗在大学毕业后所写的第一篇日记中写道:“如果要孤独,我必须要逃避现在——我自己当心。
在罗马皇帝的明镜大殿里我怎么能独特得起来呢?我宁可找一个阁楼。
在那里是蜘蛛也不受干扰的,更不用打扫地板了,也用不到一堆堆地堆放柴火。
”这样一种寻求孤独、在孤独中思索的观念贯穿了梭罗的一生。
梭罗1862年因患肺病病逝,终年仅44岁,《瓦尔登湖》是他的第二本书。
二、生字词:深邃(suì)终年不涸(hé)俯瞰(kàn)蜿蜒(wānyán)曲折寒光熠熠(yì)糅(róu)进晶莹清澈(chè)一泓(hóng)湖水凿(záo)水菖(chāng)蒲璀(cuǐ)璨(càn)三、集体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