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股指期货交易实例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6
股指期货风险案例与分析案例1:美国87股灾(1)股灾与股票指数期货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各类投资活动十分活跃,证券市场进入了繁荣阶段。
股票指数在20世纪50年代大幅度上升,1966年达到了一个高峰,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接近1000点。
此后一段时间,股价一直处于波动状态。
1974年由于发生了石油危机,美国物价暴涨,通货膨胀严重。
当时又发生了“水门事件”,政治危机与经济危机的双重打击使美国股票暴跌。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从1973年1月的最高点1016点下跌到1974年底的557点,纽约股票交易所市值下跌了40%。
80年代初期,股票价格开始回升,1982年10月21日达到1036点,突破了近十年前的高点,11月3日达到1065点,创战后最高记录。
从此股票指数持续五年上涨,到1986年12月达到1896点,比1982年上升了78%。
进入1987年,股票涨势更猛。
8月份道琼斯工业指数达到2722点。
与此同时,美国的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也在惊人地增长。
1985年,相隔71年后美国再度成为净债务国,负债1075亿美元,成为世界头号债务国。
1986年对外债务进一步增加。
这一切对不断升温的股市带来了阴影。
1985年秋后不久,七国财长在华盛顿聚会。
贝克财长再次敦促工业国的伙伴在削减美国贸易赤字上助一臂之力,但日本、当时的西德等国家未予支持。
华尔街已经在这些因素下开始大幅波动。
10月14日,美国政府公布了8月份商品贸易赤字为157亿美元,高出金融界估计15亿美元。
外汇市场上美元被纷纷抛售。
同一天,道琼斯指数下跌了95点,10月16日再跌108点。
10月18日早晨,贝克财长在美国电视节目中宣布:如果联邦德国不降低利率,美国将考虑让美元继续下跌。
各种坏消息的接踵而至,在人们心理上笼罩了一层阴影。
10月19日,华尔街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股票崩溃。
早晨9点10分,开盘钟声响后,道琼斯指数在屏幕上一开始显示就已经下跌了67点,卖出指令像排浪一样涌来。
期货投机交易案例期货市场投机交易是指利用期货交易所价格的波动预测未来销售菜种产品能够盈利而从事期货合约买入或卖出的行为。
期货投机交易及其风险监管制度是期货法规制的重点内容。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期货投机交易案例,欢迎大家前来观看!期货投机交易案例篇1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住友公司出了一个震惊投资界的人物,他就是有色金属交易部首席交易员滨中泰男,他以铜期货交易闻名于世,人送绰号“百分五先生”,意思是他可以控制铜期货市场上百分之五的头寸。
1994~1996年,滨中泰男主演了一场史诗般的经典战役,过程之戏剧、结局之惨烈,令亲历者刻骨铭心。
1987年初滨中泰男开始在伦敦期货市场建立多铜头寸,当时伦敦铜价为1300美元每吨。
到1988年中,铜价涨至2500美元。
滨中为公司赚得丰厚的利润,这时,一切都很美好。
盛誉之下,滨中有些飘飘然,他把投机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幸运之神再一次眷顾了他,1993年底到1995年初,伦敦铜价从1650美元飙升至3075美元,滨中一跃成为铜期货的投机之神。
滨中春风得意,忘乎所以。
他不知道的是,国际游资已经如鲨鱼一般围了过来,虎视眈眈地盯着这个鲜肥的猎物。
这其中包括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罗宾逊老虎基金,加拿大金属贸易商HerbertBlack,美国基金DeanWitter以及欧洲一些大型金属贸易商。
他们开始跟滨中对赌,在伦敦期货市场建立了相应的空铜头寸。
双方几次交锋,不分上下。
然而伦敦铜价的异常波动引起了监管者的注意。
1996年初,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和伦敦金属交易所先后宣布将对期货市场的投机行为进行调查。
消息传出,市场风声鹤唳,滨中的对手们借势反扑,铜价应声而跌,一个月内就下跌了1000美元。
6月24日,住友宣布解雇滨中泰男,市场立刻出现了恐慌性抛盘。
据传住友在此次风波中的损失高达40亿美元。
然而这还不算完,英美机构投资者认为滨中的投机行为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损害,纷纷要求向住友公司索赔。
期货交易成功案例期货市场是商品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关于期货成功案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期货成功案例篇1:客户陶女士,性格谨慎稳重,思想开放,容易接受新事物。
陶女士很看好期货交易的获利模式,但没有足够专业的技术能力,又没时间盯盘。
在公司技术人员介绍逃离交易原理和程序后,陶女士愉快地接受了布油08-美油07的跨期套利交易。
20xx年6月6日下班前,陶女士下了两个套利指令:一个是1.10卖出,止损10个点,止盈30个点;一个是0.78买入,止损10个点,止盈30个点。
6日下班后,卖出指令在17:45触发,于7日凌晨2时止盈平仓,获利300美金。
买入指令在7日凌晨4:45触发,于7日晚上11:45分止盈平仓,获利300美金。
套利交易特点:1、价格区间相对固定,价格波动幅度较小;2、交易获利机会容易掌控;3、自动交易轻松获利,无需盯盘,安安心心睡大觉;4、积少成多,每天妥妥赚一分,月月稳稳赚十分。
期货成功案例篇2:有序放开资本项目管理,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20xx年5月国家出台了境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进行期货套期保值的外汇管理规定。
迄今为止,已有三批共计26家国有企业获准境外期货交易资格。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简称铜陵有色)是其中之一,也是目前安徽省从事境外期货业务的唯一企业。
套期保值成效显著20xx年,铜陵有色境外期货交易量为14.3万吨,交易额为40275万美元,亏损147.9万美元。
这是因为20xx年境外铜期货价格不断走高,创近二十年新高,最高达到3170美元/吨。
针对铜价市场情况,企业在境外进行了卖期保值操作,由于在保值平仓时,期铜价格上涨,导致期货亏损,而在现货市场上获得超出套期保值利润640万美元,最终现货销售盈利弥补了期货市场的亏损。
通过期货操作,企业规避了市场价格风险,锁定了原料成本,实现了预期利润。
20xx年,企业利润大幅增长,总额达5.5亿元,较上年增加5.3亿元。
股指期货套利案例【篇一:股指期货套利案例】2008 年以来,沪深股市大幅下挫,上证综指从5261 点跌至昨日的3626 点,跌幅达31%,沪深两市总市值也大幅缩水。
缺乏做空机制使沪深股票市场的投资者“望熊兴叹”,与其面对下跌的股市大海捞针般地找寻“黑马”,不如静下心来了解一下交易机制更加灵活的股指,因为未来将要上市的股指期货将为我们打开另外一扇“财富之门”。
之所以选择200 万资金来分析股指期货套利策略,一方面是因为依目前的指数点位看,200 万是进行股指期货期现套利最基本的资金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向更多的中小投资者展示如何利用股指期货上市初期市场中可能存在的大量套利机会获取几乎无风险的收益。
在比较成熟的市场,期现套利往往是大资金利用程序化交易实现的,中小资金由于交易成本较高等原因,能够捕捉到的套利机会相对大资金而言要少很多。
然而在股指期货上市之初,机构的程序化套利交易系统尚不完善,市场效率通常偏低。
在股指期货推出到机构投资者能够成熟运作套利交易期间,是中小投资者通过期现套利获取利润的大好时机。
我国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沪深300 股指期货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积极进行,投资者应做好把握即将到来的投资良机的准备。
一、套利的含义及种类套利是指期货市场参与者利用不同月份、不同市场、不同商品之间的不合理差价,同时买入和卖出两张不同合约以从中获取利润的交易行为。
股指期货套利分为期现套利、跨期套利、跨品种套利和跨市场套利四种,其中以期现套利和跨期套利最为常见。
二、利用etf 与股指期货进行期现套利期现套利的基本原理是当股指期货价格高于套利上界时,套利者可卖出期货,同时按指数构成比例买进相应数量的成分股,在期货到期日结算则可获取套利利润,此种套利行为也称为正向套利。
反之,在股指期货价格低于套利下界时,买入期货,抛空相应数量比例的成分股,亦称之为反向套利。
对于一般的投资者而言,由于股票市场缺乏做空机制,反向套利难以实现,但对于基金等机构客户,由于其原本就持有相当数量的权重股,反向套利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尤其在融资融券推出后,机构投资者能够更加游刃自如地实现反向套利。
股指期货交易案例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最重要的是资⾦管理和风险控制。
尤其是对于缺乏保证⾦杠杆交易经验的投资者⽽⾔,最易犯很可能致命的错误包括:满仓交易与亏损加仓,以下试举两则交易案例加以说明(为简单起见,均不考虑佣⾦和其他交易费⽤)。
交易案例之⼀:切忌满仓交易某甲的期货账户初始保证⾦为200万元。
2009年11⽉26⽇她在4000指数点位开仓买⼊11张IF1006合约。
每张IF1006合约需保证⾦:4000×300×15%=18万元,11张合约保证⾦为:18×11=198万元。
某甲开仓⽐例是:198/200=99.9%。
随后沪深300指数下跌,11⽉27⽇IF1006合约最低跌⾄3750.2点。
某甲账户亏损额:(4000-3750.2)×300×11=82.434万元,亏损⽐例达到相当可观的41.217%!此时账户余额为:200-82.434=117.566万元,仅够持有7⼿合约的保证⾦,早已不够维持最初开仓的11⼿多头持仓,此时要么追加保证⾦要么⾃⼰主动减仓,否则将被期货公司强⾏平仓,若是减仓或被强平,即便此后⾏情向上反弹也已经⽆法从中获利了。
相反,如果最初这位投资者只开仓买⼊5张IF1006合约,则总共需要保证⾦为:18×5=90万元,相应开仓⽐例是:90/200=45%。
IF1006合约最低跌⾄3750.2点时,账户亏损⾦额为:(4000-3750.2)×300×5=37.47万元,账户余额为:200-37.47=162.53万元,依然⾜以维持5张IF1006合约的多头持仓,⽽⽆需追加保证⾦,此后⾏情向上反弹也还可以凭多头持仓获利。
交易案例之⼆:切忌亏损加仓某⼄的期货账户初始保证⾦为100万元。
2009年12⽉28⽇他在4050指数点位开仓卖出⼀⼿IF1006合约。
结果IF1006合约指数继续震荡上⾏,2010年1⽉11⽇时最⾼涨到4495点。
股指期货交易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了解股指期货的操作,我们通过实例加以说明。
因为套期保值交易较投机更为复杂,所以我们均采用套期保值的例子。
案例1)某人欲买A股票100手和B股票200手,每股股价分别为10元和20元,但他现金要一个月后才能到位,为防届时股价上升,他决定进行恒生指数期货交易为投资成本保值。
当时恒生指数9500点,恒指每点代表50港元,问该投资者应当如何操作?分析在进行期货的套期保值操作时,交易者一般遵循下列三步:1、确定买卖方向,即做期货多头还是空头,这点我们将在下列实例中给大家总结。
2、确定买卖合约份数。
因为期货合约的交易单位都有交易所统一规定,是标准化的,因此我们需要对保值的现货计算需要多少份合约进行保值。
第三步、分别对现货和期货的盈亏进行计算,得出保值结果。
现在我们就来分析上面一题。
投资者想买股票,但是现在手上又没有现金,因此他要预防的是股价上涨的风险。
那么为了避免这个风险,我们在期货市场就要建立多头仓位。
因为请大家想一下,如果未来股价真的上涨的话,那么同样的现金买到的股票数必然减少,但是随着股价的上涨,股票指数也就上升,股指期货价格也随之上扬,现在买入期货合约,到时以更高价格卖出对冲,就能达到套期保值目的。
接着,我们要考虑合约数量,因为当时恒生指数9500点,恒指每点代表50港元,因此一份恒指期货合约就是50*9500=47.5万港元。
交易者现在要保值的对象为欲买股票的总金额,为(10*100*100)+(20*100*200)=50万港元,那么用一份恒指期货进行保值。
第三步,我们需要计算盈亏,大家可以通过列表的方式得到结论,列表的方法很直观,也很清晰。
左边代表现货市场操作,右边代表期货市场操作,最后一行代表各自盈亏。
这道题结果为总盈利1万港元。
案例2)某人持有总市值约60万港元的10种股票,他担心市场利率上升,又不愿马上出售股票,于是以恒指期货对自己手持现货保值,当日恒指8000点,每份恒指期货合约价格400000港元,通过数据得知,这10种股票的贝塔值分别为:1.03、1.26、1.08、0.96、0.98、1.30、1.41、1.15、1.20、0.80,每种股票的比重分别为11%、10 %、10%、9%、8%、12%、13%、7%、11%、9%,现要对该组合进行价格下跌的保值,应如何操作该合约?三个月后,该组合市价为54.5万港元,恒指为7400点。
股指期货交易常见的32个风险案例1、期货交易的风险,您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吗?小张打算今年年底要结婚,正在筹办婚事。
一日他听说朋友说“炒期货能一夜暴富”,便拿着筹办婚事的钱急急忙到期货公司开交易。
期货公司提交给的文件他看都不看就签了字,期货公司工作人员向他提示期货交易风险他听也听不进去,给他讲解期货交易知识他不愿意听,他就觉得自己一定能赚到大钱,结果不到三个月就将自己用于结婚的钱输个净光。
风险提示:期货交易中一夜致富的故事不少,不少人就是听了这种故事后进入期货市场的;期货交易之中把本钱都赔光的事例也有很多,但当事人往往不愿意讲出来。
这中间,很多人因为对市场风险认识不足而遭遇重创,倾家荡产;也有很多人只是纸上富贵一时,转眼又回归赤字;甚至还有很多人只听说了“期货”二字就盲目入市,结果犯了低级错误而损失惨重。
因此,在决定是否进入股指期货市场之前,投资者需要了解清楚股指期货交易的风险究竟有多大,自己是否有这个承受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风险究竟有多大呢?我们不妨看一下《期货交易风险说明书》,按照规定,交易者在开设期货交易账户之前,都必须签名确认已经阅读过《期货交易风险说明书》。
说明书开头就会提到:“进行期货交易风险相当大,可能发生巨额损失,损失的总额可能超过您存放在期货经纪公司的全部初始保证金及追加保证金”因此,投资者必须认真考虑自己的经济能力是否适合进行股指期货交易。
2、委托他人交易必须慎重小李在某机关上班,平时对股指期货有一定研究,但由于工作较忙,没时间看盘做交易。
一日,一位自称是“期货专家”,又是小李同学的朋友叫王某的对他说:“我搞股指期货好多年了,很有经验,你把你的股指期货账户交给我操作,保证你赚钱!”小李听了王某的话后,心动了,心想:“反正自己没时间看盘做交易,期货公司又不接受全权委托,干脆把股指期货账户交给王某代理操作得了”。
于是,小李将自己的股指期货交易账户号和密码告诉了王某,由王某代为操作。
股指期货交易风险管理及案例分析从金融市场发展历程来看,股指期货是应股票市场的避险需求而发展起来的。
但作为以规避和锁定标的产品的风险为目的的一类金融衍生产品,其自身风险巨大。
在股指期货诞生仅仅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其在全球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
然而当我们看到股指期货发挥其避险功效的同时,不应该忽略它曾经也充当过“坏孩子”的一面。
报告中我们将解析国内外与股指期货相关的重大风险管理案例,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股指期货具有双刃刀的性质-假如使用恰当,股指期货可以充分发挥其避险、套利的能力,反之也可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
市场风险案例:1987美国股灾中的程序交易与投资组合保险1987年10月19日,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道.琼斯工业指数在几个小时之内暴跌了22.62%,为1929年10月大危机崩盘时的2倍。
以计算机交易平台为条件的股指期货程序交易和信用经济条件下的投资组合保险等保值、避险策略在不经意中给已经到达了崩盘临界点的市场雪上加霜,由此引发了市场信心的崩溃导致了此次股市大灾难的发生。
经营风险案例:1995年巴林银行倒闭案1995年2月27日,有着223年历史、在全球范围内管理着270多亿英镑资产的英国巴林银行(Barings Brothers Co.)宣告破产。
从风险管理角度考察,巴林银行是在股指期货交易中经营风险管理的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才会导致交易人员的错误被不断放大并最终影响到企业整体的安危。
债券期货风险案例:“327”国债期货事件1995年2月23日,一直坚持做多的空方为维护自己利益,在交易结束前最后8分钟,利用上海证券交易所计算机交易系统的不完善,采用严重违规手法大量透支十几亿元保证金交易,使“327”合约暴跌,并使当日开仓的多头全线爆仓。
事件后,我国期货市场的风控机制得到了完善。
宏观经济风险案例:1998年香港金融保卫战1997年下半年,索罗斯在对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和地区发展了连番阻击后,开始有计划地向香港股市及期市发动冲击,恒指曾一度暴跌。
股指期货案例股指期货是指以股指作为标的物的衍生工具,通过买卖股指期货合约来获取利润的投资方式。
股指期货市场的交易活跃,风险较大,但也给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下面以沪深300股指期货为例,介绍一个股指期货案例。
近期,A股市场火热,大盘指数不断攀升,投资者对于股指期货的追捧也越来越高。
小明是一位股民,他在关注了股指期货市场的动态后,决定尝试投资股指期货,以期获取更高的收益。
小明在某大型券商开通了期货账户,并进行了相关操作的培训。
他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市场分析,以及对于基本面和技术面的综合分析,判断沪深300指数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上涨。
根据自己的判断,小明决定买入一手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
他在交易时选择了适当的杠杆比例,以提高收益,但也增加了交易风险。
同时,为了有效控制风险,小明设定了合理的止盈和止损点位。
交易开始后,沪深300指数果然按照小明的预期继续上涨。
他利用自己掌握的市场技术分析工具,灵活调整止盈和止损点位,逐步锁定利润,并适时减仓。
然而,市场的风云变幻让人难以预测。
在交易过程中,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国际环境的不稳定因素,股指期货市场出现了剧烈波动,小明的预测出现了偏差。
面对市场的变化,小明及时调整了自己的策略,重新评估了市场的走势。
他认为市场的震荡是短期的,而且指数已经出现过多次回调后再度上行的情况,因此他决定继续持仓,等待市场回暖。
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逐渐走到了小明预期的方向上。
他没有盲目跟风,而是坚守自己的交易计划,冷静地进行交易。
最终,小明成功地在较低点买入,并在逐步回升的行情中顺利获利出局。
通过这次交易,小明学到了许多经验和教训。
他意识到股指期货市场极具风险性,需要具备坚定的心理和深厚的市场分析能力。
他还明白了交易的规则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对市场进行全面、准确的研究的必要性。
总之,股指期货市场的投资风险较大,但利润也较高。
在进行股指期货交易时,投资者需要进行充分的市场分析和风险把控,遵循交易纪律,合理设置止盈和止损点位,同时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市场震荡中保持冷静和理性,才能获得稳定的回报。
什么是股指期货所谓股指期货,就是以某种股票指数为基础资产的标准化的期货合约。
买卖双方交易的是一定时期后的股票指数价格水平。
在合约到期后,股指期货通过现金结算差价的方式来进行交割。
股指期货交易与股票交易相比,有很多明显的区别:(1)股指期货合约有到期日,不能无限期持有。
股票买入后正常情况下可以一直持有,但股指期货合约有确定的到期日。
因此交易股指期货必须注意合约到期日,以决定是提前平仓了结持仓,还是等待合约到期进行现金交割。
(2)股指期货交易采用保证金制度,即在进行股值期货交易时,投资者不需支付合约价值的全额资金,只需支付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履约保证;而目前我国股票交易则需要支付股票价值的全部金额。
由于股指期货是保证金交易,亏损额甚至可能超过投资本金,这一点和股票交易也不同。
(3)在交易方向上,股指期货交易可以卖空,既可以先买后卖,也可以先卖后买,因而股指期货交易是双向交易。
而部分国家的股票市场没有卖空机制,股票只能先买后卖,不允许卖空,此时股票交易是单向交易。
(4)在结算方式上,股指期货交易采用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交易所当日要对交易保证金进行结算,如果账户保证金不足,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补足,否则可能会被强行平仓;而股票交易采取全额交易,并不需要投资者追加资金,并且买入股票后在卖出以前,账面盈亏都是不结算的。
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合约表股指期货合约主要包括哪些要素?股指期货合约是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标准化协议,是股指期货交易的对象。
一般而言,股指期货合约中主要包括下列要素:一、合约标的。
即股指期货合约的基础资产,比如沪深300指数期货的合约标的即为沪深300股票价格指数。
二、合约价值。
合约价值等于股指期货合约市场价格的指数点与合约乘数的乘积。
三、报价单位及最小变动价位。
股指期货合约的报价单位为指数点,最小变动价位为该指数点的最小变化刻度。
四、合约月份。
指股指期货合约到期交割的月份。
五、交易时间。
指股指期货合约在交易所交易的时间。
股指期货交易案例投资者张三凭直觉股市春节之后将暴涨,李四则看空后市。
于是张三在主力合约IF1003报价3333点时(股指期货报价就是将期望的指数点位,看成买卖的报价),买进一张合约,李四则卖出同样的合同。
在3月到期的一个月之内的任何一个交易日,这张合约的价格就像股价一样会上下波动,如果涨到了3350点,张三就获利(3350点-3333点)*300元/点,等于5100元(手续费忽略)。
张三只要支付3333*300*12%等于119988元的保证金,而不是99.99万元全额资金。
收益率为4.25%。
当然,李四判断失误,如果不止损等到3350点买入平仓,那就损失5100元。
不过,由于T+0交易机制,何时买入李四自便。
通常情况下,当李四发觉苗头不对,可能早已撤退了。
所以,期货交易及时止损很重要。
王五看跌节后市场,卖出一张IF1003合约,赵六则买入同样的合同,价位依然都是3333点。
在3月到期的一个月之内,这张股指期货合约跌到了3300点,王五获利(3333-3300)*300,等于9900元。
王五同样支付了卖出保证金3333*300*12%等于119988元。
收益率是8.25%。
赵六则判断失误,如果一直等到3300点才卖出平仓,则损失9900元。
不过,像赵六这样的极端例子是很少的,投机者应该坚决避免不肯及时止损的思维。
见,均不考虑佣金和其他交易费用)。
融资交易案例投资者小李信用账户中有现金50万元作为保证金,经分析判断后,选定证券A进行融资买入,假设证券A的折算率为0.7,融资保证金比例为50%。
小李先使用自有资金以10元/股的价格买入了5万股,这时小李信用账户中的自有资金余额为0,然后小李用融资买入的方式买入证券A,此时小李可融资买入的最大金额为70万元(50×0.7÷50%=70万元),如果买入价格仍为10元/股,则小李可融资买入的最大数量为7万股。
至此小李与证券公司建立了债权债务关系,其融资负债为融资买入证券A的金额70万元,资产为12万股证券A的市值。
股指期货交易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了解股指期货的操作,我们通过实例加以说明。
因为套期保值交易较投机更为复杂,所以我们均采用套期保值的例子。
案例1)某人欲买A股票100手和B股票200手,每股股价分别为10元和20元,但他现金要一个月后才能到位,为防届时股价上升,他决定进行恒生指数期货交易为投资成本保值。
当时恒生指数9500点,恒指每点代表50港元,问该投资者应当如何操作?分析在进行期货的套期保值操作时,交易者一般遵循下列三步:1、确定买卖方向,即做期货多头还是空头,这点我们将在下列实例中给大家总结。
2、确定买卖合约份数。
因为期货合约的交易单位都有交易所统一规定,是标准化的,因此我们需要对保值的现货计算需要多少份合约进行保值。
第三步、分别对现货和期货的盈亏进行计算,得出保值结果。
现在我们就来分析上面一题。
投资者想买股票,但是现在手上又没有现金,因此他要预防的是股价上涨的风险。
那么为了避免这个风险,我们在期货市场就要建立多头仓位。
因为请大家想一下,如果未来股价真的上涨的话,那么同样的现金买到的股票数必然减少,但是随着股价的上涨,股票指数也就上升,股指期货价格也随之上扬,现在买入期货合约,到时以更高价格卖出对冲,就能达到套期保值目的。
接着,我们要考虑合约数量,因为当时恒生指数9500点,恒指每点代表50港元,因此一份恒指期货合约就是50*9500=47.5万港元。
交易者现在要保值的对象为欲买股票的总金额,为(10*100*100)+(20*100*200)=50万港元,那么用一份恒指期货进行保值。
第三步,我们需要计算盈亏,大家可以通过列表的方式得到结论,列表的方法很直观,也很清晰。
左边代表现货市场操作,右边代表期货市场操作,最后一行代表各自盈亏。
这道题结果为总盈利1万港元。
现货市场期货市场欲买A股100手,每股10元,B股200手,每股20元,因此预期总成本为:(10*100*100)+(20*100*200)=50万港元买入一份恒指期货,当时恒生指数为9500点,因此一份恒指期货价格为:9500 * 50 = 47.5万港元一个月后,买入A股100手,每股12元,B股200手,每股21元,总成本为:(12*100*100)+(21*100*200)=54万港元一个月后,卖出一份恒指期货,当时恒生指数为10500点,因此一份恒指期货价格为:10500 * 50 =52.5万港元现货亏损:54-50=4万港元期货盈利:52.5-47.5=5万港元案例2)某人持有总市值约60万港元的10种股票,他担心市场利率上升,又不愿马上出售股票,于是以恒指期货对自己手持现货保值,当日恒指8000点,每份恒指期货合约价格400000港元,通过数据得知,这10种股票的贝塔值分别为:1.03、1.26、1.08、0.96、0.98、1.30、1.41、1.15、1.20、0.80,每种股票的比重分别为11%、10 %、10%、9%、8%、12%、13%、7%、11%、9%,现要对该组合进行价格下跌的保值,应如何操作该合约?三个月后,该组合市价为54.5万港元,恒指为7400点。
投资者对冲后总盈亏多少?分析我们仍然用三步法来解题。
首先确定做多还是看空。
因为此人手中持有股票,他要防范的是指数下跌的风险,那么就要在期货市场做空。
因为市场指数一旦下跌,那么他持有的股票市值就会下降,但是与此同时,他卖出的期货合约价格也受到指数下跌的影响而下降,那么此人通过再买入相同数量的股指期货对冲平仓,就可达到高卖低买的目的,在期货市场上就能得到收益。
第二步,我们要确定买卖合约份数。
因为这道题目已知条件中标明了每只个股的贝塔系数,因此我们需要计算整个证券组合的贝塔系数。
把每只股票的贝塔系数乘以他们各自在组合中占的权重,然后全部加总,得到整个组合贝塔值为1.1359。
这个数据表明,该交易者手中持有的证券组合价格变动幅度要高于整个市场指数的变动。
指数变动1%,证券组合将变动1.1359%,因此,在保值组合中,我们要考虑这部分的作用。
当时证券总市值为60万港元,每份合约价格40万港元,因此如果单纯考虑股票指数的话,需要1.5份期货合约。
但是不要忘记,手中的证券组合的价格变动要大于股票指数,贝塔系数有一个放大作用,因此在得出证券组合总市值与每份合约价格之比后,还要乘以整个组合的贝塔系数,得份。
因为期货合约是标准化合约,最小交易单位是一张,因此最终确定的合约份数四舍五入,为2份。
最后,我们就将这个交易过程列表计算,得到盈亏结果。
现货市场期货市场某人持有60万港元的10种股票,但是不愿出售,该股票组合贝塔系数为1.1359卖出2份恒指期货,当时恒生指数8000点,因此每份合约50 * 8000=40万港元,2份合约80万港元3个月后,股市下跌,该人持有的股票市值缩水为54.5万港元买入2份恒指期货,当时恒生指数7400点,因此每份合约50 * 7400=37万港元,2份合约74万港元现货损失54.5-60=5.5万港元期货赢利80-74=6万港元最终结果为盈利5千港元。
总结以上两道例题分别是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的多头和空头操作实例。
那么,什么时候应该做多,什么情况下应该看空?第一道题目,某人是想购买股票,但苦于没有现金,因此他要防范的是股价上升的风险,所以他在期货市场上就要先买后卖,避免股指上升对现货造成的损失。
我们可以归纳为,若股指上升对现货不利,那么在期货市场应该做多头。
第二题,某人手中有股票,但又不想抛掉,他可能预计股价还会继续攀升,但是又不得不以防股价下跌的万一。
因此在期货市场上先卖后买,避免股指下降对现货造成的损失。
我们可以归纳为,若股指下降对现货不利,那么在期货市场应该做空头。
看空套期保值的情况还发生在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的时候。
发行股票是股份公司筹集资本的主要渠道。
公司一般以一定的价格发行一定数量的股票,但是若整个股票市场下跌,那么公司发行同样多的股票,只能筹到较少的资本,因为股价也下降了。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就会采用看空股指期货的交易策略来防止股指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
案例3)某年5月3日,A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25美元。
于是,该公司决定于一周后以这一价格增发20万股股票,以筹措500万美元的资本,用于扩充生产规模。
然而,若一周后股市下跌,则该公司发行同样多的股票,只能筹到较少的资本。
因此,该公司决定用同年6月份到期的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作套期保值。
已知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合约价值为标普500指数乘以500美元。
5月3日,标普指数为458点,一周后,5月10日,标普指数为443,A公司股票也跌落到每股24.25美元。
请问操作策略和盈亏情况。
分析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首先公司发股票,要防止的是股市下跌的风险,因此做空头套期保值。
其次,5月3日的标普指数为458,因此每份合约价值为458 * 500 =279000美元。
而要保值的对象为想要筹措的500万美元资金,因此将500万除以27.9万得到约22的数值,也就是说买卖22份期货合约。
最后,列表计算盈亏。
现货市场期货市场5月3日,A公司计划于一周后发行股票20万股,每股25美元,计划收入500万美元。
5月3日,卖出22张6月份到期的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当时标普500指数为458,因此合约总值为:458 * 500 * 22 = 503.8万美元5月10日,A公司发行股票20万股,每股24.25美元,实际筹资485万美元5月10日,买入22张6月份到期的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当时标普500指数为443,合约总值为: 443 * 500 * 22 = 487.5万美元现货损失:485-500=-15万美元期货盈利:503.8-487.3=16.5万美元因此最后的套期保值结果是净收入1.5万美元。
案例4)某机构投资者想持有一证券组合,其贝塔系数为1.2,但是现金要到一个月后才能得到。
3月10日时,日经225指数为36000,该证券组合的总值为50亿日元。
为避免股市上升带来的影响,该投资者决定用日经225指数期货套期保值。
已知:日经225指数期货每份合约价值为日经225指数乘以1000日元,4月10日,证券组合价值上升5%,达到52.5亿日元。
日经225指数38000。
请问操作策略及盈亏。
分析我们先确定做多还是做空。
因为此机构投资者想持有证券组合,而现金又要在一个月之后得到,因此,他要避免的是股指上升带来的不利风险,所以在期货市场做多。
第二步,因为保值对象,该证券组合总值50亿日元,每份日经225指数期货合约价值 36500 *1000 =3650万日元,另外该组合贝塔值为1.2,合约份数= [5000000000/(36500 * 1000)]* 1.2 =164 张。
所以需要的合约份数为164张。
最后,计算盈亏。
现货市场期货市场3月10日,投资者想买一证券组合,该证券组合价值50亿日元,贝塔系数为1.2。
3月10日,买入164张日经225指数期货合约,当时日经225指数为36500,合约总值为:36500 * 1000 *164=59.9亿日元4月10日,投资者买入该证券组合,价值为52.5亿日元。
4月10日,卖出164张日经225指数期货合约,当时日经225指数为38000,合约总值为:38000 * 1000 * 164 =62.32亿日元现货损失:50-52.5=-2.5亿日元期货盈利62.32 -59.9 =2.42亿日元最后结果净亏损0.58亿日元,虽然亏损,但比起单纯现货市场上的2.5亿日元亏损而言,要缩水很多,如果期货市场合约再多买一份,可能就会反败为盈。
但是,这在当时买入期货的时候是无法预料的,因为期货数每多一份,如果未来走势向有利于现货的方向发展,那么期货的损失也就会多一份,现货的赢利也就会被抹去一份。
所以,期货合约份数的决定还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不可无限制扩大。
总结上面我们通过实例了解了股指期货的操作及买卖决策。
在同学们熟练掌握期货合约的基本操作套路和套期保值、对冲的技巧后,还可进一步进行跨月份、跨市场、跨交易品种的交叉操作,以达到最大限度地释放风险和增加利润的双重目的。
总之,股指期货是证券市场的衍生产品,它与股票现货市场密切相关,唇齿相依,又是股市的风向标。
真正了解了期货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期货实际上并非必定风险巨大,如果能够以套期保值的思路操作,那么期货反而能够控制风险。
现在很多专家和学者都纷纷呼吁尽快推出股指期货,他们的初衷正是为了使股市的风险降低,使投资者的收益能够得到保证。
相信对期货已有初步感觉的同学应该能够体会到这点。
但是目前我们市场的条件还不成熟,股票市场上只有正向操作,也就是只可做多,不可做空,这也就限制了期货交易的方向,而且因为327国债期货的教训,我们现在如何设计期货的交易机制,避免过度投机,如何控制风险,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