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输电线路导线弧垂及限距测量作业指导书宣贯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66 MB
- 文档页数:24
输电线路测量方法的学习一.弧垂测量弧垂的观测方法很多,一般常用观测方法有4种:异长法、等长法(平行四边形法)、角度法和平视法。
在弧垂观测之前,应参阅输电线路平断面地形、地物及弧垂等的概况,结合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弧垂观测方法,并按降温法及计入初伸长的导线弧垂曲线等技术资料,计算出相应的观测数据,然后进行弧垂观测。
这里我主要跟大家探讨异常法和角度法在弧垂观测中的理论计算和现场的实际应用。
(1)异长法(不等长法)。
异长法示意图如图(1—1)所示。
观测时,根据弧垂f值选定a、b后,分别放垂板使AA0 =a,BB0 =b,收紧架空线使之与视线A0B0相切,这时的弧垂即为设计要求的弧垂。
a、b与弧垂f的关系为a b f+=(1)2式中a、b-分别为档距两端杆塔装弧垂板位置与架空线悬点的高差值,m。
异长法观测弧垂示意图(1-1)异长法适用于观测有高差的杆塔,但弧垂最低点不低于两杆塔基部连线的情况。
(2) 角度法。
角度法测定、控制架空线的水平应力和最大弧垂,实质上是异长法。
当在山区及沟壑地段施工时,采用等长法、异长法无法观测弧垂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角度法进行弧垂观测。
按仪器设置的不同,角度法可分为档端角度法和档外、档内角度法。
1) 档端角度法。
如图1-2所示,A 、B 为悬点,A ′为A 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a 为仪器中心至导地线挂点A 的垂直距离,f 为观测气温下计算出的档距中点弧垂,θ为仪器视线与导线相切的垂直角(即观测角),α为在A ′点瞄准B 点时的垂直角,l 为档距,h 为高差。
具体观测方法如下:a . 由线路纵断面图和杆塔组装图中查出a 、h 的值,并到现场复测核实。
b . 经纬仪置于档端悬挂点A 垂直下方A ′点,调整观测角θ瞄准并使其视线与架空线最低点相切。
由图1-2可知ltan α-ltan θ+a (2)因为 tan α= ()a h l ±, tan θ=tan α-b l故观测角θ为θ (3) 验收线路时计算弧垂f ,即214f = (4)其中仪器距低悬点较近时,h 取“+”,否则取“-档端角度法观测弧垂示意图(1-2)2)由于有些线路是同塔双回,用档端法观测导地线很困难,因此我们采用档外法。
弛度观测档的选择原则:1.1紧线段在5档及以下时靠近中间选择一档;1.2紧线段在6~12档时靠近两端各选择一档; 1.3紧线段在12档以上时靠近两端及中间各选择一档1.4弛度观测档的选择尽可能做到:档距大,相邻两杆塔的高差小,导线排列方式尽量一致,紧临耐张杆塔的两侧不宜选为观测档。
1.5 选择弛度观测档时,若地形特殊应适当增加观测档数目。
一、输电线路弧垂测量1、测量方法:(1)异长法――运行线路的弧垂测量常用此法。
见图1-4。
图1-4 异长法观测弧垂示意图方法:自观测档的架空线悬挂点A处选一合适点使视线与导线相切,分别量取此点及视线在另一杆塔上的交点与导线两悬挂点的垂直距离,得AA0=a和BB0=b。
然后由公式=得观测档弧垂f。
a b f2其适用于观测档内两杆塔不等高,且弧垂最低点不低于两杆塔根部连线的情况。
(2)角度法:――用经纬仪测。
原理:异长法。
适用:用异长法无法测量的山区、沟壑地段。
方法:按仪器设置的不同分为:档端角度法、档外角度法、平视法和档侧角度法。
①档端角度法――经纬仪仪镜中心置于一侧杆塔下方。
见图1-5图1-5 档端角度法()()222014b=arctan(tan )b (2)014h f a a ltg hlf a h f a a ltg θθαθ≠=+-±-=-==+-高差时:或按下式计算:高差时:式中 a -仪器中心至点A 的垂直距离; f -为观测气温下计算出的档距中点弧垂,m ; θ-仪器视线与导线相切的垂直角,即观测角; l -为被测档档距,m ; h -两杆塔的高差,m 。
②档外角度法――经纬仪仪镜中心置于一侧杆塔外侧。
如图1-6。
图1-6 档外角度法()()()()211211014014h f a l tg a l l tg hh f a l tg a l l tg θθθθ≠=-+-+±==-+-+高差时:高差时:式中 l 1-仪器距一侧杆塔的水平距离,m 。
2013年示范工程样板点施工作业指导书弧垂控制目录1 适用范围 (2)2 编写依据 (2)3 作业流程 (2)4 施工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 (2)5 施工准备 (3)6 作业方法 (3)7 工艺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5)8 成品工艺要求 (6)9 成品展示 (6)1.适用范围本节适用于11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张力架线施工作业2. 编写依据表2-1 编写依据图3-1弧垂控制作业流程图4.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6.1 施工准备6.1.1 技术资料: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安全措施、施工方案。
6.1.2 人员组织:技术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安全质量负责人和技能人员。
6.1.3 机具的准备:按施工要求准备机具并对其性能及状态进行检查和维护。
6.2弧垂观测6.2.1 驰度误差的控制范围:①由驰度观测方法引起的驰度偏差率应小于或等于±1%。
②因一个耐张段分成几个紧线段紧线而引起的驰度偏差率应控制在±0.7%以内。
驰度计算时,应进行理论判别,若误差超出此控制范围,应根据紧线段的代表档距和紧线时的气温对驰度进行修正。
③有连续倾斜原理计算紧线段内各档在滑车中的应力与设计要求应力的偏差率,此最大偏差率应不超过±1.5%,如最大偏差率超过±1.5%,则需调整驰度观测值,移印安装直线线夹。
6.2.2 驰度观测档的选择原则:①驰度观测档的数量:②尽量选择档距较大、高差较小的线档作为观测档。
③重要的跨越档尽可能被选为观测档。
④观测档两端的塔型最好相同,并尽量避开转角塔。
⑤宜选对邻近线档监测范围较大的塔位作为观测档。
⑥连续倾斜档的高处和低处、较高悬点的前后两侧设观测档6.2.3 弧垂观测方法一般采用等长法、异长法、角度法或平视法等。
在条件许可时,应优先选用等长法,常用的档端角度法如图6-9 所示。
档端角度法计算公式如下:式中:l-观测档档距,米;h-观测档两悬挂点高差,米;当仪器在低侧时,h 为正;当仪器在高侧时,h 为负。
四、输电线路更换导线作业指导书1 目的规范输电线路更换导线的作业方法,提高施工质量,保证更换导线的施工安全。
2 适用范围适用于运管公司所属各单位各类电压等级输电线路更换导线施工作业.3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引用而构成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文。
本书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电力安全工作规程》《110 一500kv 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电力建设施工机具设计基本要求》《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工术语架空线路》4 支持性文件《架空送电线路施工手册》《电力线路工程技术标准规程应用手册》《供电企业技术标准实用全书》《高压送电线路架线施工技术措施》《架空线路施工检修现场规程》5 技术术语5.1 张力放线使用张力机,使导线在展放中承受一定的张力,在空中牵引.5。
2 耐张段输电线路中两相邻耐张杆塔之间所包含的线路段。
5.3 弧垂导线两悬点连线上的任意一点到架空导线间的垂直距离称该点弧垂.通常所说的弧垂是指与导线两悬点连线平行的架空导线切线间的垂直距离.5。
4 画印紧线时在满足弧垂要求后,在导线表面上挂点处的相应位置所作的印记。
将导线通过夹具及钢绳与地面锚桩或地锚连接,使用紧线器把张力转移到细绳和地锚上的一种作业方法。
5.6 跨越架跨越施工时在交叉跨越的地方所搭设的具有一定高度脚手架。
6 安全措施6.1 对于需停电的作业6。
1。
1 按电业工作规程规定正确填写和签发工作票.6.1。
2 按电业工作规程规定及时送交办理工作票。
6.1.3 按电业工作规程规定及时送交办理工作许可手续。
6。
1。
4 当线路停电后,应认真验明确无电压,并在工作地段两端挂设接地线后方可登杆作业.6.2 放、紧线和撤线作业时应严防抽伤6。
2。
1 放、紧线工作,应制定安全技术组织措施计划,并经局有关部门和总工程师批准。
、架空线路弧垂的测量架空线路的各种限距及导线弧垂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但在运行过程中,所要求的限距可能受到破坏,其原因有下列几点:(1)在线路下面或其附近新建或改建的建筑物,如道路、电信线路或低压线路等。
(2)由于修理工作移动了杆塔或改变了杆塔的尺寸,以及改变了绝缘子串的长度。
(3)杆塔歪斜,导线松了而未调整或导线经过长时运行而拉长了。
(4)由于相邻两挡内荷重不均匀,导线在悬垂线夹内滑动。
由于上述原因,所以在运行中必须经常观察各种限距的情况,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在巡视线路时,以“眼力”来检查所有限距,同时应注意可能使限距发生变更的原因,如果怀疑某些限距不合乎规定时,必须进行测量。
对于耐张、转角、换位等杆塔过引线方面的导线限距,一般均在停电的线路上直接登杆测量;对于导线弧垂,导线跨越和导线交叉地方与各种建筑物之间的限距,一般均不停电,而在距高压线路的危险距离以外,采用经纬仪来测量。
(一)弧垂的判断及测量判断弧垂是否合乎要求,首先应记录测量时的温度和弧垂,求出该耐张段间的规律挡距。
当不考虑架空线路挂点高差影响时,计算为:(4—3)式中l1~ln——耐张段间的各个挡距,m。
每个耐张段的值,已载于线路的设计中。
当所测量的耐张段中,无一挡距等于时,在任意挡距z中,导线的弧垂应为:(4~4)式中f——所求挡距l中导线的弧垂;f0——相当于挡距时的弧垂(可从设计给出的弧垂安装曲线表中查出)。
例如:某一线路耐张段,此区段分为:173、180m和230m三个挡距,其规律挡距=200m。
因为三相挡距无一与相等,所以任意挡距间的弧垂应按式(4—4)进行换算。
设观测挡的挡距为180m,测量时的温度为200C,根据安装表查出=200m时的f0=4.05m,由式(4—4)可得挡距l=180m时的弧垂为:f=(180/200)f0=0.81 f0 =0.81*4.05=3.28m如实际测得的弧垂小于上列数值,则导线的张力过紧,应适当将导线放松;如大于上列数值,则导线过松,应将导线收紧;如实测的弧垂与安装表求之弧垂相差在±5%以内,则不必调整。
弧垂的观测方法1、 等长法(平行四边形法)2、 异长法3 、角度法4 、平视法4.1等长法观测弧垂① 等长法又称平行四边形法,是最常用的观测弧垂方法。
选用等长法观测弧垂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h < 20 % L22a b f h f h ≤-≤-式中:h---观测档导线悬挂点间的高差,单位 m ;L---观测档档距,单位 m ;ƒ---观测档档距的中点弧垂,单位 m ;ha---测站端导线悬挂点至基础面的距离,单位 m ;hb---视点端导线悬挂点至基础面的距离,单位 m 。
测量距离ƒ时,可用公式(4--2)或(4--4) 求出ƒ值,使a=b=ƒ。
观测弧垂时,使两弧垂板上平面的连线与架空线最低点相切,即达到设计要求。
⑴ 观测档架空线悬挂点高差 h < 10 % L 时20(/)db db f f L L f ==⑵ 观测档架空线悬挂点高差 h ≥ 10 % L 时2222(/)(/cos )(/)1(1/2)(/)1(1/2)(/)db db db db f L L d f L L h L f h L Φ=Φ⎡⎤=+⎣⎦⎡⎤=+⎣⎦③ 弧垂调整因紧线的过程较长,而由于气温变化引起弧垂变化,为使测定的弧垂及时调整到变化后的要求弧垂值,可只移任一侧弧垂板进行弧垂调整。
一般习惯用的调整方法是:当气温上升时, (Δƒ/ƒ)≤16.36 %当气温下降时, (Δƒ/ƒ)≤12.31 %可只调整一侧的弧垂板,其调整值为2Δƒ,如超过以上范围时,按变化后的弧垂值同时调整两侧弧垂板。
弧垂板调整量的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当气温上升时,4(1m a p f ∆=+ 4--12当气温下降时,4(1n a p f ∆=+ 4—13式中:P —弧垂变量Δƒ的比值。
P = Δƒ/ƒ4.2 异常法观测弧垂当观测档内两杆高度不等,而弧垂最低点不低于两杆基部连线时,可采用异常法观测弧垂。
异常法就是观测档两端弧垂板绑扎位置不等高进行弧垂观测,如下图所示。
架空输电线路角度法观测弧垂技术手册目录一、内容概述 (2)1.1 目的和背景 (3)1.2 适用范围及对象 (3)二、基本知识与原理 (4)2.1 架空输电线路概述 (5)2.2 角度法观测弧垂的基本原理 (6)2.3 弧垂的定义与重要性 (7)三、观测准备与设备 (8)3.1 观测前的准备工作 (9)3.2 观测设备介绍及要求 (10)3.3 数据采集与处理设备 (10)四、角度法观测弧垂技术操作流程 (12)4.1 选定观测点 (12)4.2 设定观测仪器与参数 (13)4.3 进行角度观测与记录 (15)4.4 数据处理与分析 (16)五、观测中的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处理 (17)5.1 天气条件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19)5.2 观测点的选择原则与技巧 (20)5.3 设备使用注意事项 (22)5.4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23)六、弧垂计算与评估 (24)6.1 弧垂计算原理与方法 (26)6.2 评估标准与指标 (27)6.3 弧垂的修正与调整建议 (28)七、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 (30)7.1 实例介绍与分析 (31)7.2 实践应用中的经验与教训总结 (32)7.3 案例中的技术创新点介绍与应用前景展望 (33)八、培训与考核 (34)8.1 培训内容与形式 (35)8.2 考核标准与方法 (36)九、总结与展望 (38)9.1 工作总结 (39)9.2 技术发展展望 (40)一、内容概述架空输电线路角度法观测弧垂技术手册旨在为电力系统工程师提供一套系统、实用且高效的角度法观测弧垂的技术指导。
弧垂是架空输电线路工程中一个关键参数,它直接关系到线路的安全运行、线路走廊的占地以及输电线路的景观效果。
准确、快速地测量和掌握弧垂成为线路设计和运营过程中的重要任务。
本手册首先介绍了弧垂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影响因素,帮助读者建立对弧垂的基本认识。
详细阐述了角度法观测弧垂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包括观测前的准备工作、角度测量方法、数据记录与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