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104.00 KB
- 文档页数:4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一、准备工作1.检查仪器:确保分光光度计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是否有损坏或故障。
2.准备试剂:根据实验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试剂溶液或样品。
二、进样1.打开仪器:打开分光光度计电源,并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启动和预热。
2.选择光程:根据样品的吸收强度选择适当的光程,一般来说,如果样品浓度较高,可选择较短的光程,反之则选择较长的光程。
3.选择波长:根据实验需要选择适当的波长。
一般情况下,可根据物质的吸收峰选择最大吸收光的波长。
4.进样:将试剂溶液或待测样品倒入透明的样品池中,注意不要溢出或弄脏边缘。
三、调零1.调节零位:根据仪器说明书调节零位,通常为调整样品池为空极或将样品池填满纯溶剂。
确保读数为零或接近零。
2.稳定仪器:根据仪器要求等待一段时间,使仪器系统稳定。
四、测量样品1.设置参比:根据需要选择一个参考物质,可以是纯溶剂或者与待测样品相似的物质,通过与参考物质的比较,可以减少溶液浑浊、杂质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读取数据:进行光度值的测量。
读取数据的方法有两种:直接读取和保存数据。
直接读取:先置于比色池中参比物,调节至零位,再将样液置入比色池中,测量吸收度,读取显示屏上的数值。
保存数据:通过设置保存模式,将测量数据保存到仪器的内存中,后期可以通过导出功能将数据导出到计算机或者其他设备中进行分析和处理。
五、数据处理1.曲线绘制:若需要进一步分析和比较各组数据,可以根据测得的吸光度数据绘制吸光度-浓度曲线。
2.数据分析:根据实验需要进行吸光度数据的定量或定性分析,例如计算样品的浓度、比较各组数据等。
3.定量测定:根据标准曲线或者已知吸光度和浓度的关系,计算样品的浓度。
六、使用注意事项1.操作规范:按照仪器操作说明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
2.避免污染:保持样品池的清洁,避免样品残留对后续测量的影响。
3.避免干扰:仪器放置在稳定的平台上,避免机械振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4.选择适当的波长:根据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质选择适当的波长进行测量。
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的基本步骤分光光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溶液中化合物浓度的仪器,它基于吸光度的原理进行测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基本步骤。
一、准备工作1.打开分光光度计电源,保证仪器正常工作。
2.确保分光光度计所在的工作台位于水平状态,以避免测量误差。
3.检查检测室,确保其中没有异物。
如有异物,应及时清除。
二、仪器校准1.将光度计调到“校准”模式,并选择所需的波长,一般为所测化合物的最大吸光峰。
2.将空白试剂(只含溶剂)或去离子水倒入比色皿中,将该比色皿放入纳克型反射比色皿架中。
3.按下“校准”按钮,待光度计读数稳定后,将该读数设为零点。
4.拿出空白试剂,将化合物溶液倒入比色皿中,将该比色皿放入纳克型反射比色皿架中。
5.按下“读数”按钮,待光度计读数稳定后,记录下该读数。
三、测量样品1.将所需样品溶液倒入比色皿中,将该比色皿放入纳克型反射比色皿架中。
2.选择所需的波长,一般为所测化合物的最大吸光峰。
3.按下“读数”按钮,待光度计读数稳定后,记录下该读数。
四、数据处理1.将校准时的读数减去空白试剂时的读数,即得到化合物溶液的吸光度。
2.使用比色皿中的溶液浓度和吸光度的标准曲线,可以根据比例关系计算出溶液中化合物的浓度。
五、仪器关机1.保存实验数据并断开与计算机的连接。
2.关闭分光光度计电源,将相关仪器部件归位。
分光光度计使用的基本步骤如上所述,下面将进一步详细介绍几个需要注意的事项。
1.校准时应选择空白试剂或去离子水,以保证零点读数的准确性。
2.在更换波长时,应注意待测溶液的最大吸光峰,并选择相应的波长。
3.比色皿应清洁干燥,以避免污染溶液和产生读数误差。
4.比色皿应在光度计指定位置放置,以免影响读数准确性。
5. 要根据实验需要确定内格宽度,一般范围为1nm至5nm。
6.在读数时要等待读数稳定后再记录,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7.使用分光光度计时,应避免与其他电子设备或光源的干扰,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721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一、开机预热仪器在使用前应预热30分钟。
二、波长调整转动波长旋钮,并观察波长显示窗,调整至需要的测试波长。
注意事项:转动测试波长调100%T/0A后,以稳定5分钟后进行测试为好(符合行业标准及质监局检定规程要求).三、设置测试模式按动“功能键”,便可切换测试模式.相应的测试模式循环如下:*开机默认的测试方式为吸光度方式四、结果打印(721型无此功能)在得到测试结果后按动“打印”键便可打印结果(需外接标准串行打印机)。
五、光源切换(适用于752、754、755B型)因为仪器在紫外区和可见区使用不同的光源,所以需要波动光源切换杆来手动的切换光源.建议的光源切换波长为340nm,即200nm-339nm适应氘灯,340nm—1000nm使用卤素灯。
注意事项:如果光源选择不正确,或光源切换杆不到位,将直接影响仪器的稳定性。
特殊测试要求除外。
六、比色皿配对性仪器所附的比色皿是经过配对测试的,未经配对处理的比色皿将影响样品的测试精度.适应比色皿一套两只,供紫外光谱区使用,置入样品架时,两只石英比色皿上标记Q或箭头方向要一致。
玻璃比色皿一套四只,供可见光谱区使用.石英比色皿和玻璃比色皿不能混用,更不能和其他不经配对的比色皿混用.用手拿比色皿应握比色皿的磨砂表面,不应该接触比色皿的头光面,即透光面上不能有手印或溶液痕迹,待测溶液中不能有气泡、悬浮物,否则也将影响样品的测试精度。
比色皿在使用完毕后应立即清洗干净。
七、调T零(0%T)1。
在T模式时,将遮光体置入样品架(如图七所示),合上样品室盖,并拉动样品架拉杆使其进入光路。
然后按动“调0%T"键,显示器上显示“00。
0"或“—00.0”,便完成调T零,完成调T零后,取出遮光体。
注意事项:1。
测试模式应在透射比(T)模式;2。
如果未置入遮光体合上样品室盖,并使其进入光路便无法完成调T零;3。
调T零时不要打开样品室盖、推拉样品架;4。
1 仪器的使用1.1 将设备平稳地安置在一个通风,无阳光直射,干净整洁的房间内,空压机与设备保持一定的距离,最好分室而放。
1.2 打开箱盖,搁置好漏斗架,将集雾器上的硅胶管分别和对应的漏斗接好。
1.3 连接设备及空压机的电源。
打开仪器电源开关,面板低水位指示灯亮,在底部加蒸馏水至面板左边低水位指示灯灭为止。
1.4 安装喷雾系统,样品架,并将样品放置于样品架上。
1.5 在密封槽内加入适量蒸馏水,盖上箱盖。
在空气饱和器内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水位高度以液面计上部4/5为准。
1.6 从盐水加入口加入配置好的浓度为5%的盐溶液。
1.7 检查各种管道的连接状况,将排雾管用软管引出使盐雾排出室外或下水道。
1.8 打开运转开关,按标准设定好试验温度及饱和器温度值,设定好试验时间。
1.9 将空压机的出气口与设备第一级调压阀连接,打开空压机电源充气。
打开连续开关,调节压力到规定范围:进气压力0.4~0.5mPa之间;喷雾压力0.07~0.17mPa之间。
(一般情况下无需调节)连续喷雾即开始运行。
.如需“间隙”喷雾时,关闭连续开关,打开间隙开关,分别设定好喷雾时间值、停喷时间值,间隙喷雾即开始运行。
1.10 试验结束设备自动停止,应先切断设备和空压机电源,待取出样品后,将饱和器、箱体及盐水箱中的水全部排掉,并用清洁的水将整个箱体冲洗干净。
1.11 仪器使用开始前和结束后,操作人员应对仪器的状态进行检查,并认真填写使用记录。
2 仪器的维护和保养2.1保持设备外观整洁,干净。
2.2试验完毕后清洗试验室内部,并将加热水槽内水排放使箱内清洁,尽量使试验箱处于干燥环境中。
2.3定期更换饱和器内存水。
若长久不做试验,打开饱和器将水放光。
2.4定期对空气压缩机加润滑油,并定期检查空气调节阀功能。
2.5长期未使用情况下重新开机做试验,应先对全部电气系统进行检查。
2.6控制面板上的的电器元件,如发生故障需要调换,应在厂家的指导下进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的基本步骤一、仪器准备1. 确保可见分光光度计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检查电源是否正常连接,并确保仪器内部的光源和检测器没有损坏。
2. 清洁仪器的光路系统,包括光源、单色器、样品室和检测器,以确保准确的测量结果。
3. 使用标准溶液校准仪器,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样品处理1. 准备待测样品,并确保样品溶解彻底,避免出现悬浮物或沉淀物影响测量结果。
2. 如果样品浓度过高,可以适当稀释以在可见光范围内进行测量。
3. 样品应尽量避免与外界光源接触,以防止光散射和吸收的影响。
三、测量操作1. 打开仪器电源,并等待一段时间,使仪器达到稳定状态。
2. 将样品放入样品室中,确保样品室的盖子牢固关闭,避免外界光线的干扰。
3. 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进行测量,通常可见光范围为380-780nm。
4. 设置所需的光谱扫描参数,如扫描速度、积分时间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5. 点击开始测量按钮,仪器将自动进行光谱扫描,并显示测量结果。
四、数据分析1. 分析测量结果,观察样品的吸光度和透过率,根据需要可以绘制吸光度-波长曲线或透过率-波长曲线。
2. 根据吸光度的变化确定样品的浓度或反应程度。
3. 如果需要测量多个样品或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依次更换样品并重复上述测量步骤。
五、注意事项1. 避免将样品直接接触到仪器的光路系统,以防止污染和损坏。
2. 在测量前,应先校准仪器,使用标准溶液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注意选择合适的光源和滤光片,以获得所需的波长范围和光强度。
4. 仪器操作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和摔落。
5. 定期清洁仪器的光路系统,以保持仪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六、常见问题解答1. 为什么在测量前需要校准仪器?校准仪器可以消除仪器本身的误差,并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为什么在测量样品前需要稀释?样品浓度过高会使光通过样品时发生较大的吸收,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3. 为什么样品需要避免与外界光源接触?外界光源会干扰测量结果,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1 仪器的使用1.1 依次打开打印机、计算机、主机电源。
1.2 打开测试程序,仪器开始初始化,如果自检各项都“OK”则初始化成功,预热30分钟。
如不成功对照未自检通过项进行排查,如自己无法解决报仪器设备管理员处理。
1.3 在样品池放上黑挡块,点击暗电流校正按钮进行暗电流校正。
1.4 清洗比色皿备用。
在一侧透光面做好标记。
1.5 光谱扫描:点击光谱扫描按钮,进入光谱扫描对话框。
设置波长范围[从长波到短波]、测光方式、扫描速度、采样间隔、记录范围等参数。
将参比池和样品池中放入参比溶液,合上样品仓门,点击基线校正按钮进行基线校正。
在样品池的比色皿中依次更换测试样品溶液,合上仓门,点击测试按钮“RUN”进行扫描,扫描完成后,可检出图谱的峰、谷波长值及吸光度Abs值。
1.6 光度测量:设置波长数、相应波长值[从长波到短波]、测光方式、重复次数等参数。
将参比池和样品池中放入参比溶液,合上样品仓门,点击“ZERO”按钮进行零点校正。
在样品池的比色皿中放入样品溶液,合上仓门,点击测试按钮“RUN”即可测出样品的吸光度Abs值。
1.7 定量测量:设置测量模式、测量波长、参考项输入[标准样品个数][对应的标样浓度][是否插入零点][选择曲线方式]等参数。
将参比池和样品池中放入参比溶液,合上样品仓门,点击“ZERO”按钮进行零点校正。
在样品池的比色皿中依次放入测量标准溶液,点击测试吸光度值,仪器自动绘制工作曲线,确认线性大于0.9999。
在样品池的比色皿中依次放入样品溶液,点击测试样品吸光度值,计算样品浓度。
1.8 测试完毕退出操作系统,依次关掉主机、计算机、打印机。
1.9仪器使用开始前和结束后,操作人员应对仪器的状态进行检查,并认真填写使用记录。
2 仪器的维护和保养2.1 仪器应安装在清洁,干燥,无尘,无腐蚀性气体,较暗的平稳工作台上。
2.2 比色皿每次更换液体,应用蒸馏水洗净,用专用擦镜纸擦拭避免损坏透光面。
测试完成将其清洗干净倒置晾干,存放于比色皿的盒子里。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方法学时:2学时一、实验原理利用可见光等测定物质的吸收光谱,利用此光谱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物质结构分析的方法,称为分光光度法,使用的仪器是分光光度计。
分光光度计灵敏度高,测定速度快,应用范围广,是生物化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手段之一。
可见光光谱:光是电磁波,可用波长“λ”表示,电磁波谱是由不同性质的连续波长的光谱所组成,对于生物化学来说,最重要的波长区域是可见光和紫外光。
光的波长是二个相邻的波峰之间的距离。
λ=C/V 其中,λ-波长;C-光速;V-频率;单位时间要通过一个定点的波数。
可见吸收光谱是由于分子中的某些基团吸收了可见辐射光后,发生了电子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吸收光谱。
它是带状光谱,反映了分子中某些基团的信息。
可以用标准光图谱再结合其它手段进行定性分析。
根据朗伯-比尔(Lambert- Beer)定律:A=εbc,(A为吸光度,ε为摩尔吸光系数,b为液池厚度,c为溶液浓度)可以对溶液进行定量分析。
ε越大,吸收光的能力越强,相应的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灵敏度就越高。
ε值越大,说明电子跃迁的几率越大,通常ε=10~105:一般认为ε>104为强吸收;ε=103~104为较强吸收;ε<102为弱吸收,此时分光光度法不灵敏。
通常使用分光光度计可检测出的最小吸收度A=0.001,所以b=1cm,ε=105时,可检测的溶液最小浓度是C=10-8mol/L。
二、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参数和组成与构造1. 722S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参数波长范围:340-1000nm波长精度:±2nm(360-600nm)表面刻度:(T)0-100%(A)0-22. 组成与结构各种型号的分光光度计不论是何种型式,基本上都是由五部分组成:(1)光源;(2)单色器(包括产生平行光和把光引向检测器的光学系统);(3)样品室;(4)接受检测放大系统;(5)显示或记录器。
三、实验试剂NaCl : 1mol/lL 、5mol/L;NaOH: 1mol/lL 、10mol/L ;其他溶液。
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的基本步骤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药学等领域的定量分析和质量控制中。
下面将介绍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的基本步骤。
一、准备工作1. 检查光度计的电源是否接通,仪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清洁光度计的样品室和光学系统,确保无灰尘和杂质。
二、设置参数1. 打开光度计软件,选择所需的波长范围。
2. 调节光源强度,使其适合样品的吸光度范围。
3. 选择合适的滤光片或光栅,以获得所需的波长。
三、校零与调零1. 进行校零操作,即将空白试剂或溶剂放入样品室中,校正仪器读数为零。
2. 若仪器支持自动调零功能,则可直接进行自动调零,否则需手动调整零点。
四、样品处理1. 准备待测样品,将其转移至光度计的样品室中。
2. 注意避免样品外部的杂质进入样品室,以免干扰测量结果。
五、测量操作1. 点击光度计软件中的“开始测量”按钮,开始记录样品的吸光度数据。
2. 确保样品室的盖子关闭,以防止外部光线的干扰。
3. 等待一段时间,直到测量结果稳定后,记录下吸光度数值。
六、数据处理1. 将测得的吸光度值与已知标准曲线或参考值进行比对,得出样品的浓度或含量。
2. 若需要进行多个波长的测量,重复以上步骤,记录各个波长下的吸光度数据。
3. 可使用光度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如绘制标准曲线、计算浓度等。
七、清洁与保养1. 使用完毕后,关闭光度计电源,清洁样品室和光学系统。
2. 定期检查仪器的光源和滤光片/光栅是否需要更换,保证仪器性能稳定。
3. 注意避免样品溢出或污染仪器,避免对仪器造成损坏。
八、记录与报告1. 将测得的数据记录下来,包括样品的吸光度数值和相关的实验条件。
2. 根据实验要求,编写实验报告或记录,详细描述实验过程和结果。
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的基本步骤包括准备工作、设置参数、校零与调零、样品处理、测量操作、数据处理、清洁与保养以及记录与报告。
正确的操作步骤和仪器的维护保养对于获得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至关重要。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主体内容:1.使用仪器前,使用者应该首先了解本仪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以及各个操作旋钮之功能。
在未接通电源前,应该对仪器的安全性进行检查,电源线接线应牢固。
通地要良好,各个调节旋钮的起始位置应该正确,然后再接通电源开关。
仪器在使用前先检查一下,放大器暗盒的硅胶干燥筒(在仪器的左侧),如受潮变色,应更换干燥的蓝色硅胶或者倒出原硅胶,烘干后再用。
2.将灵敏度旋钮调置“ 1档”(放大倍率最小)。
3.开启电源,指示灯亮,选择开关置于“ T,”波长调至测试用波长。
仪器预热20 分钟。
4.打开试样室盖(光门自动关闭),调节“ 0旋”钮,使数字显示为“ 00.0,盖上试样室盖,将比色皿架置与蒸馏水校正位置,使光电管受光,调节透过率“ 100%旋”钮,使数字显示为“ 100.0。
”5.如果显示不到“ 100.0,”则可适当增加微电流放大器的倍率档数,但尽可能置低倍率档使用,这样仪器将有更高的稳定性。
但改变倍率后必须按(4)重新校正“0和”“ 100%。
”6.预热后,按(4)连续几次调整“ 0和”“100%,”仪器即可进行测定工作。
7.吸光度 A 的测量按(4)调整仪器的“ 00.0和”“100%,”将选择开关置于“A,”调节吸光度调零旋钮,使得数字显示为“.000,”然后将被测样品移入光路,显示值即为被测样品的吸光度值。
8.浓度 C 的测量:选择开关由“A旋”置“C,”将已标定浓度的样品放入光路,调节浓度旋钮,使得数字显示为标定值,将被测样品放入光路,即可读出被测样品的浓度值。
9.如果大幅度改变测试波长时,在调整“ 0和”“ 100%后”稍等片刻,(因光能量变化急剧,光电管受光后响应缓慢,需一段光响应平衡时间),当稳定后,重新调整“0和”“100%”即可工作。
10.每台仪器所配套的比色皿,不能与其它仪器上的比色皿单个调换。
11.本仪器数字表后盖,有信号输出0~1000MV,插座1脚为正,2脚为负接地线。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一、前言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仪器,用于测量物质溶液中的吸收光谱。
本文将详细介绍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包括仪器的准备、样品制备、测量步骤及数据处理等方面。
二、仪器准备1.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工作:打开电源开关,检查显示屏是否正常显示。
如果显示屏无法正常显示,请检查电源插头和电源线是否连接正确。
2.调整光路:打开仪器盖子,调整光路使其垂直。
然后关闭盖子并锁上。
3.选择合适的波长: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波长。
通常情况下,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可以选择400-700nm范围内的任意波长进行测量。
三、样品制备1.制备标准溶液:根据实验需要制备标准溶液,并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上进行测量以确定其吸收峰位置和强度。
2.稀释样品:将待测样品稀释至适当浓度,以避免过高吸收导致数据失真。
3.填充样品池:将稀释后的样品倒入样品池中,注意不要溢出。
四、测量步骤1.调整基线:选择空白溶液进行基线校正。
将空白溶液倒入样品池中,点击“baseline”按钮进行基线校正。
然后将样品放入样品池中。
2.测量吸光度:点击“measure”按钮进行吸光度测量。
记录下吸收峰位置和强度。
3.重复测量:如果需要多次测量同一样品,请先用纯水冲洗样品池,并重新进行基线校正。
五、数据处理1.计算吸收率:根据实验需要,将吸光度转化为吸收率。
通常情况下,可以使用比色法或标准曲线法计算吸收率。
2.绘制图谱:使用Excel等软件绘制出吸收率随波长变化的曲线图谱,并分析其特征和趋势。
3.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对物质的性质和结构进行分析和判断。
六、注意事项1.操作前请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并按照要求正确操作仪器。
2.避免触碰仪器光路部分,以免影响测量精度。
3.样品池需要经常清洗,以避免污染影响测量结果。
4.避免阳光直射和灰尘进入仪器内部,以免影响仪器正常工作。
5.操作结束后,请及时关闭电源并将仪器归位。
七、结语本文详细介绍了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包括仪器准备、样品制备、测量步骤及数据处理等方面。
V-5600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V-5600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程序,正确使用仪器,保证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2 适用范围适用于V-5600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操作。
3 职责3.1 操作人员按照本规程操作仪器,并做使用登记;3.2 保管人员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保养;3.3 科室负责人负责仪器的全面管理工作。
4 技术参数4.1 波长范围:190~1100nm;4.2 光谱带宽:2nm;4.3 光学系统:单光束;4.4 光度范围:0~200%T;-0.3~3A;0~9999C。
5 操作程序5.1 测透过率或吸光度插上电源,打开仪器,仪器进入自检状态。
自检结束后进入预热状态,系统默认预热时间是15min。
预热结束后,自动进入主操作界面。
通过按上下键调至“光度测量”模式,按“ENTER”键,即进入光度测量主界面。
按“GOTOλ”键,用数字键盘输入所需波长值,按“ENTER”键确认,系统自动返回上一级界面(若输入波长有误,可按“CLEAR”键清除当前数据,重新输入)。
按“SET”键进入测量模式选择界面,用上下左右健选择“透过率”模式,按“ENTER”键确认,按“ESC”键返回光度测量主界面,显示模式即为选定的模式。
然后将空白样品或参比溶液放入光路中,关上样品室盖按“ZERO”键调零。
将待测样品放入光路中,关上样品室盖,按“START”键,即可在当前测试波长下对样品进行吸光度或透过率的测定,多个样品的测量值即依次显示;5.2 建立标准曲线插上电源,打开仪器,预热20分钟,仪器自动跳到操作主界面。
通过按上下键调至“定量测量”模式,按“ENTER”键,即进入定量测量主界面,在此界面选择“标准曲线法”,按“ENTER”键进入标准曲线法主界面。
在标准曲线主界面选择“新建曲线”,按“ENTER”键,进入标准样品个数设定界面。
按“GOTOλ”键,用数字键盘输入波长值,按“ENTER”键确认后系统自动返回样品个数设定界面。
1.开机操作2.设定工作波长2.1.利用预设的工作波长移动至需要的工作波长2.2.自定义工作波长3.测量样品的透射比或吸光度3.1.仪器开机、自检、预热3.2.设定工作波长3.3.将空白和样品分别放入样品室比色皿架内3.4.选择显示模式:3.5.返回光度测量界面,按<ENTER>键进入测量结果显示界面,将空白拉入光路中并按<ZERO>键校空白4. 利用浓度因子测量样品的浓度4.1.仪器开机、自检、预热4.2.设定工作波长4.3.将空白和样品分别放入样品室比色皿架内4.4.输入浓度因子在系统设定界面下,按<▲>键和<▼>键将光标移动到【浓度因子】选项,按<ENTER>键即进入浓度因子设定界面。
按<▲>键和<▼>键将光标移动到【输入浓度因子】选项,按<ENTER>键进入浓度因子界面,按<▲>键和<▼>键输入浓度因子(范围0-9999),输入完成后按<ENTER>键即返回上一界面。
4.5.返回光度测量界面,按<ENTER>键进入测量结果显示界面,将空白拉入光路中并按<ZERO>键校空白4.6..在测量结果显示界面下,将样品拉入光路中,再次按<ENTER>键在当前工作波长下对样品进行透射比或吸光度的量测注:持续按下<▲>键和<▼>键可以连续加减波长0.1nm,按键按下时间超过2秒,连续加减波长1nm,可以有效加快设定速度752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操作规范在光度测量界面下,按<▲>键和<▼>键进入设定工作波长界面,按<▲>键和<▼>键选择预设的工作波长,按<ENTER>键确认,仪器自动移动至该波长处。
此时按<RETURN>键返回光度测量界面在光度测量界面下,按<GOTO入>键可以进入波长设定界面, 在界面的底部提示信息处用<▲>键和<▼>键输入波长,输入完成<ENTER>键确认并返回光度测量界面,<▲>键设定波长加0.1nm,<▼>键设定波长减0.1nm在光度测量界面下。
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步骤一、仪器准备在进行可见分光光度计实验之前,首先需要对仪器进行准备工作。
1. 清洁仪器表面:使用干净的柔软布或纸巾轻轻擦拭仪器表面,确保没有灰尘或污渍。
2. 接通电源:将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电源线插入电源插座,并确保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3. 打开仪器:按下仪器的电源开关,待仪器启动完成后,进入待机状态。
二、样品准备在进行光度测量之前,需要准备好待测样品。
1. 样品选择: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待测样品。
可以是溶液、固体或气体等。
2. 样品处理:根据需要,对样品进行必要的处理。
如溶解固体样品、稀释液体样品等。
3. 样品装入:将处理好的样品装入光度计样品池中。
注意避免样品溢出或污染仪器。
三、光度测量进行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以下步骤。
1. 基线校准:将空白溶液或纯溶剂装入样品池中,点击仪器上的“基线校准”按钮,使仪器进行基线校准。
校准完成后,仪器应显示为零光强。
2. 波长选择:根据待测样品的吸光特性,选择适当的测量波长。
在仪器上选择对应的波长,并确保波长选择器与所选波长一致。
3. 光程调节:根据样品的浓度和要求的测量范围,调节光程。
通常情况下,选择1cm的光程即可。
4. 测量操作:将样品池插入光度计中,点击仪器上的“开始测量”按钮,仪器将开始测量样品的吸光度。
等待一段时间后,仪器将显示出测量结果。
5. 数据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包括吸光度值和所选的测量波长。
四、数据处理在完成测量后,可以对测得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
1. 吸光度计算:利用测得的吸光度值,可以计算样品的吸光度。
根据实验需要,可以进行吸光度的转换、累加或计算其他相关参数。
2. 结果分析:根据测得的吸光度值和实验目的,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
可以比较不同样品之间的吸光度差异,或者将测得的吸光度与标准曲线进行比对。
3. 记录和报告:将测得的数据记录下来,并撰写实验报告。
报告中应包括实验目的、样品信息、测量条件、测量结果和数据处理方法等内容。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方法1.准备工作-将光度计放置在干净通风的实验室台面上。
-进行电源接线,确保光度计有稳定的电源供应。
-打开光度计电源开关,待仪器启动完毕。
2.选择合适的光源-光度计一般配备有白炽灯和钨丝灯两种光源,根据实验需要选择适当的光源。
-选择白炽灯时应先预热,一般预热时间为10-15分钟。
3.设置光度计参数-打开光度计的控制软件或操作面板,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和光程。
- 波长范围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可见光范围一般为380-780nm。
- 光程是光通过的路径长度,可根据样品的吸光度确定,一般使用1cm或10mm光程。
4.校正零点-将光度计的选择器旋转至"光程"位置,放入一个没有吸光性的试管或杯,调节零点,使得读数指针指向刻度零位。
-确保零点校正时无样品与光度计接触。
5.测定样品-取一个干净的玻璃或石英试管或杯,加入待测溶液,并将其放置在光路中间。
-将选择器旋转至波长设置位置,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波长。
-调节光程到所需的光程。
6.调整参考值-对于溶液吸光度测定,可以选择纯溶剂或无吸光的溶液作为空白参考。
-将选择器旋转至"参比检测"位置,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参考溶液。
-调节参考值,使其与初始设定值相等,以保证准确性。
7.测量吸光度-将选择器旋转至"吸光度检测"位置,观察示波器或显示屏上的读数,记录吸光度数值。
-如果需要多次测量,可以重复上述步骤。
8.结束操作-关闭光度计的电源开关。
-清理光度计的工作台面和配件,并妥善存放。
-保存测量数据和仪器使用记录。
总结: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方法包括准备工作、选择光源、设置光度计参数、校正零点、测定样品、调整参考值、测量吸光度和结束操作。
正确操作光度计可以获得准确的吸光度数据,为实验结果的分析提供基础。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操作流程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操作流程,供读者参考。
一、仪器准备1. 将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放置在水平平稳的工作台上,确保仪器稳定。
2. 打开功率开关,等待仪器预热。
预热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具体根据仪器型号而定。
3. 检查光源是否正常,观察灯泡是否亮起,确保光源工作正常。
二、样品准备1. 准备待测样品,确保样品已充分溶解或均匀悬浮。
可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稀释或浓缩处理。
2. 倒取一定量的样品溶液到透明的石英比色皿或玻璃比色皿中。
注意避免外界光线的干扰,可以在暗房或避光条件下操作。
三、样品测量1. 打开仪器光源开关,使光源工作,确保光源处于稳定状态。
2. 调节样品室盖板,将比色皿放入样品室中,注意对准光路。
3. 调节起动仪器的仪器操作面板,选择合适的波长进行测量。
4. 点击“测量”按钮,仪器开始读取样品的光强数据。
5. 等待测量结束,记录仪器显示的吸光度数值。
四、质控与校准1. 定期进行仪器质控和校准。
根据需要,可以使用标准溶液或外部参考物质进行校准,确保仪器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根据仪器操作手册进行质控操作,例如零点校准、波长校准等。
记录校准结果并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1. 将实验得到的吸光度数据记录下来,可以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
2. 可根据需要进行数据加工,例如计算样品浓度、绘制吸光度曲线等。
3. 结合实验目的和需求,进行数据分析和结论总结。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在测量前确保比色皿无污垢,可以使用无色纸巾轻轻擦拭。
2. 避免样品外界光源的干扰,尽量在避光条件下操作。
3. 每次测量前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工作,确保光源、波长选择等配置正确。
4. 注意样品溶液的透明度,避免浊度过高影响测量结果。
5. 定期进行仪器的清洁与维护,保持仪器的正常工作。
以上是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操作流程,希望对读者在实验中的应用有所帮助。
型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见的实验仪器,用于测量溶液中化合物的吸光度。
其操作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打开光度计的电源开关,待设备启动完成后保持静止。
2.调节光源强度:根据测量需要选择合适的光源强度。
一般情况下,较浓缩溶液可以使用较高的光源强度,而浓度较低的溶液则可以使用较低的光源强度。
3.置空白试剂:在进行溶液吸光度测量之前,需要先进行一个空白试剂的测量。
取一只干净的比色皿并加入与待测溶液相同的溶剂,在UV光下进行测量,以获得基准吸光度值。
如测量可见光区域的吸光度,则使用可见光源进行测量。
4.调整波长:根据所需测量的化合物吸收峰波长,选择合适的波长。
一般情况下,溶液中最大吸光度对应的波长是最佳选择。
可以通过旋转光栅或平行移动读数头来调整波长。
5.使用清洁试剂:在测量前,确保清洁试剂溶液没有吸收特征,即在所选波长下吸光度接近于零。
这可以通过对清洁试剂进行空白试验来确定。
6.加入试液:将测量溶液加入比色皿,注意避免任何污染。
确保溶液在比色皿中均匀分布,以获得准确的读数。
同时确保比色皿不会干燥或损坏,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7.开始测量:在添加试剂后,立即放置比色皿于光度计读数台上。
按下“测量”或相应的按钮启动测量程序。
待读数稳定后,记录吸光度值。
除了上述基本操作步骤外,还可以通过校正和质控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质控可以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并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行测量。
校正可以通过测量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并与已知浓度建立标准曲线来实现。
在测量完成后,应该关闭电源,清洁仪器并储存于合适的环境。
如果使用了高浓度物质,需要彻底清洗比色皿和读数台,避免污染影响下次实验。
总之,使用可见分光光度计需要注意调节光源强度、置空白试剂、调整波长、使用清洁试剂、加入试液、开始测量等操作步骤。
同时还可通过校正和质控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正确操作可见分光光度计有助于获得可靠的测量结果。
1目的建立TU-1900/1810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标准操作规程。
2范围适用TU-1900/1810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使用。
3责任QC人员对实施本规程负责。
4内容4.1仪器的使用4.1.1.首先应确认样品室中无挡光物,打开打印机电源,打开主机电源,然后打开计算机电源计算机启动,在【开始】菜单下选择【程序】->【UVWin5紫外软件5.1.0】->【UVWin5紫外软件V5.1.0】即可启动TU-1900/1810控制程序,进入光度计自检过程,自检无误后进入主工作程序。
仪器必须经过15~30分钟的预热稳定时间,然后再开始测量。
4.1.2.光度测量单击工具条的按钮(或选择菜单【应用】->【光度测量】项)可打开光度测量窗口。
设定参数:测量前,首先需要设定测量操作的参数和条件。
单击按钮(或选择【测量】菜单【参数设置】项,或按【F4】键)弹出光度测量参数设置对话框。
测量:设定完测量参数后,单击命令条【校零】按钮对空白样品进行校正。
单击【开始】按钮对待测样品进行测量。
保存打印:测量结束后可选择菜单【文件】->【保存】功能保存检测的图谱数据。
单击工具条按钮或选择菜单【文件】->【打印】功能即可打印测量结果,选择菜单【文件】->【页面设置】功能可设置四种打印输出格式,选择菜单【文件】->【打印机设置】功能可选择系统所配置的相应打印机及设置横向或纵向打印。
4.1.3.光谱扫描单击工具条的按钮(或选择菜单【应用】->【光谱测量】项)可打开光谱扫描窗口。
设定参数:测量前,首先需要设定测量操作的参数和条件。
单击按钮(或选择【测量】菜单【参数设置】项,或按【F4】键)弹出光度测量参数设置对话框。
基线校正:测量样品前应对空白样品进行基线校正以消除比色皿误差。
单击命令条的【基线】按钮,可进行基线校正,基线校正的波长范围为扫描参数设定的波长范围, 校正数据保存在当前内存中。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方法
学时:2学时
一、实验原理
利用可见光等测定物质的吸收光谱,利用此光谱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物质结构分析的方法,称为分光光度法,使用的仪器是分光光度计。
分光光度计灵敏度高,测定速度快,应用范围广,是生物化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手段之一。
可见光光谱:光是电磁波,可用波长“λ”表示,电磁波谱是由不同性质的连续波长的光谱所组成,对于生物化学来说,最重要的波长区域是可见光和紫外光。
光的波长是二个相邻的波峰之间的距离。
λ=C/V 其中,λ-波长;C-光速;V-频率;单位时间要通过一个定点的波数。
可见吸收光谱是由于分子中的某些基团吸收了可见辐射光后,发生了电子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吸收光谱。
它是带状光谱,反映了分子中某些基团的信息。
可以用标准光图谱再结合其它手段进行定性分析。
根据朗伯-比尔(Lambert- Beer)定律:A=εbc,(A为吸光度,ε为摩尔吸光系数,b为液池厚度,c为溶液浓度)可以对溶液进行定量分析。
ε越大,吸收光的能力越强,相应的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灵敏度就越高。
ε值越大,说明电子跃迁的几率越大,通常ε=10~105:一般认为ε>104为强吸收;ε=103~104为较强吸收;ε<102为弱吸收,此时分光光度法不灵敏。
通常使用分光光度计可检测出的最小吸收度A=0.001,所以b=1cm,ε=105时,可检测的溶液最小浓度是C=10-8mol/L。
二、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参数和组成与构造
1. 722S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参数
波长范围:340-1000nm
波长精度:±2nm(360-600nm)
表面刻度:(T)0-100%(A)0-2
2. 组成与结构
各种型号的分光光度计不论是何种型式,基本上都是由五部分组成:(1)
光源;(2)单色器(包括产生平行光和把光引向检测器的光学系统);(3)样品室;(4)接受检测放大系统;(5)显示或记录器。
三、实验试剂
NaCl : 1mol/lL 、5mol/L ;NaOH: 1mol/lL 、10mol/L ;其他溶液。
四、实验步骤
1. 将波长调至550nm ,打开样品池盖;
2. 开启电源开关,预热20 min ;
测定透明材料的透射比 测定透明溶液的吸光度
预热
设定波长 设置空白
置标尺为“吸光度” 调0%τ
置入样品
读出数据
光源
单色器
样品室
检测放大系统
显示器
预热
设定波长
设置空白
置标尺为“透射比”
调100%τ
置入样品
读出数据
用标准曲线法对物质定量
取已知含量的标准样品
按样品各自的分析规定制备样品溶液及背景溶液
设波长,置空白,条;调零,置“吸光度”,读出样品吸光度
重复上述读出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
绘制已知含量及读得吸光度绘制坐标图并画出最佳曲线
读未知样品的吸光度,在曲线表上找出对应的浓度
直接使用浓度直读功能
直接使用浓度因子功能
五、注意事项:
1、仪器在运行中禁止将样品池盖长时间盖上,以防光电管疲劳;
2、使用时必须把比色皿外面的液体用滤纸吸干,方可放入样品池架内;
3 、仪器使用完后,必须关闭电源,并将比色皿用高纯水冲洗干净,将外部的水用滤纸吸干后放入样品池架内待用。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1. 已知溶液的吸光度和透射比的测定(波长为:550nm)
溶液名程浓度透射比吸光度
NaCl 1mol/lL
5mol/L
2. 绘制NaOH的标准曲线(浓度梯度:10mol/lL,5mol/lL,1mol/lL,0.1mol/lL,
0.01mol/lL)
七、说明
NaCl:
分子量:58.44
性质:密度2.165g/ml;熔点801 °C;沸点1461 °C;水溶性360 g/L (20°C)。
纯净的氯化钠晶体是无色透明的立方晶体,由于杂质的存在使一般情况下的氯化钠为白色立方晶体或细小的晶体粉末,密度为 2.165(25/4℃),熔点801℃,沸点1442℃,味咸,PH值呈中性,易融于水和甘油,难融于乙醇。
常温下,100克水中溶解36克氯化钠固体。
NaOH:
固体溶于水放热;又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是常见的、重要的碱,英文名称sodiun hydroxide(别名Caustic soda)。
化学式:NaOH
分子量:40.01。
密度2.130克/厘米3,熔点318.4℃,沸点1390℃。
纯的无水氢氧化钠为白色半透明,结晶状固体。
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解时能放出大量的热。
它的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溶液呈强碱性,具备碱的一切通性。
常温下,100克水中溶解53克氢氧化钠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