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育种学实验一
- 格式:pdf
- 大小:1.74 MB
- 文档页数:11
01级动科牧本1-5班动物遗传育种之家畜育种学教学计划(40学时)绪论:第一章:家畜的起源,驯化及品种第二章:家畜主要性状的遗传及生产性能测定第三章:选择原理第四章:个体遗传评定──选择指数,BLUP第五章:个体选配第六章:家畜品系与品种的培育第七章:杂优利用第八章:育种规划第九章:遗传资源保存及利用第十章: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绪论一、现代人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如何学好每门必修课程:(含态度、观念、方法)1、现代科学发展需要“T”字型人才(T-tgpe characters are need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A、现代生命科学朝着微观与宏观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发展,其特点是“微观更微”、“宏观更宏”。
B、个人知识结构:两种类型及“T”型或“机型”。
二、中国现代农业直面世界之出路──“三农”问题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1、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目前我国农村一产业(种养业)占24.4%;二产业(乡镇工业)占62.9%;三产业(服务务工)占12.7%调整方向;加大农业中二、三产业及农村城市化及小城镇建设。
2、调整农、林、牧、渔业结构。
目前畜牧业占农业产值34.5%发展饲料农业(饲粮与食粮分流),退耕还林(草),品种及品质,畜产加工业,劳动密集产业,食品工业等……(农村产业工人)3、农业工人龙头企业市场营销(对外)模式是农村产业化的必由之路。
4、农业产业化总体布局:西部大开发、中部大发展、东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例:澳大利亚种植业模式定距土壤抽样分析测定20余种指标农场主土壤测定中心种植研究中心作10套种植方案筛选4套方案国家气象研究中心国家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种多少(行业协会)种籽公司施肥公司除草公司收割公司贮销公司(达不到效国家或行业协会补贴)三、畜牧业在农业产业化中的地位及作用1、传统品种优势品种退化及品种改良2、传统食品优势食品加工工艺落后3、劳动资源优势生产效益低下(与生产规模),饲料工业及动物保健工业落后(畜牧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表明某国经济发展的程度)四、动物育种工作在畜牧业中的地位AB的目的就是从遗传上改进种畜的品质,增加良种数量,从而提高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不断增加经济效益。
猪桂中花猪外形特征:体型大小中等,各部发育匀称。
头较小,额梢狭,面较长直,眼亮有神,耳中等大而略长,两耳向上向前伸。
背微凹,臀稍倾斜,腹不拖地。
四肢强健有力,体长大于胸围。
毛色为黑白花。
头、耳、臀及尾巴为黑色,腹部、四肢及肩部为白色,背腰部有大小位置不定的黑斑。
额前有白色流星,多延至鼻端。
分大黑花和小黑花两种,大黑花体型较大,小黑花体型较小。
生产性能:体型大小中等,各部发育匀称。
头较小,额梢狭,面较长直,眼亮有神,耳中等大而略长,两耳向上向前伸。
背微凹,臀稍倾斜,腹不拖地。
四肢强健有力,体长大于胸围。
毛色为黑白花。
头、耳、臀及尾巴为黑色,腹部、四肢及肩部为白色,背腰部有大小位置不定的黑斑。
额前有白色流星,多延至鼻端。
分大黑花和小黑花两种,大黑花体型较大,小黑花体型较小。
经济类型:肉用巴马香猪外形特征:体型:小、矮、短、圆、肥。
头轻小,嘴细长,多数猪的额平而无皱纹,有的个体眼角上缘有两条平行浅纹,耳小而薄。
颈短粗。
背腰稍凹。
胸宽圆。
腹下垂,多触地。
前肢直,后肢卧系,四肢细。
头至颈部前1/2或1/3处及臀部为黑色,脸正中有白斑或白线伸至鼻端。
部分猪只在背腰间有大小不等的黑斑。
黑色交界处有黑底白毛灰色带,被毛纤细柔软,尾长过飞节。
尾端毛呈鱼尾状。
生产性能:巴马香猪极耐粗饲,适应性和抗病能力强;性成熟为99—127天(公猪最早16天便有个别分泌性腺素并能产生精子,一般为26—50日龄),母猪性成熟体重14—21千克;成年体重35—45千克。
8—10千克仔猪屠宰率为61%,后腿比28.47%,胴体瘦肉率59.36%,眼肌面积5.74cm2。
经产母猪年产两胎,平均每胎11.5头,断奶育成率95%以上。
经济类型:肉用。
约克夏猪(外)Yorkshire:属瘦肉型品种,原产于英国北部约克夏郡。
按体型分为大约克猪、中约克猪和小约克猪三大类型,又分别成为大白猪、中白猪和小白猪。
目前的大约克猪体格大,背腰微弓,四肢较高,皮毛全白,少数额角皮上有小暗斑。
实习三系谱的编制一、实习目的1.掌握几种个体系谱的编制方法。
2.熟悉群体系谱的编制方法。
二、内容与方法(一)竖式系谱(直式系谱)竖式系谱各祖先血统关系的模式:子代竖式系谱,就是按子代在上,亲代在下,公畜在右,母畜在左的格式,按此填写。
系谱中的生产成绩,可按Ⅰ—305—4556—3.6的方法来缩写,意即第一胎、305天产乳4556㎏、乳脂率为3.6﹪。
同样,对体尺指标也可按136—151—182—19的方法来缩写,意即为体高136㎝、体长151㎝、胸围182㎝、管围19㎝。
(二)横式系谱(括号式系谱)它是按子代在左,亲代在右,公畜在上,母畜在下的格式来填写。
横式正中可划一横虚线,表示上半部分为父系祖先,下半部分为母系祖先。
横式系谱各祖先血统关系的模式:祖父的父亲祖父祖父的母亲父祖母的母亲祖母祖母的父亲子代外祖父的父亲外祖父外祖父的母亲母外祖母的父亲外祖母外祖母的母亲现将1号金华母猪的两种系谱示例如下:竖式系谱:横式系谱:2211 25 221 3513 2221 3637(三)结构式系谱(系谱结构图)结构式系谱比较简单,无需注明各项内容,只需能表明系谱中的亲缘关系即可。
其编制原则如下;1.公畜用方块“□”表示,母畜用“○”表示。
2.绘图前,先将出现次数多的共同祖先找出,放在一个适中的位置上,以免线条过多交叉。
3.为使制图清晰,可将同一代的祖先放在一个水平上。
有的共同祖先在几个世代中重复出现,则可将它放在最早出现的那一代位置上。
4.同一头家畜,不论在系谱中出现多少次,只能占据一个位置,出现多少次即用多少根线条来连接。
现仍以金华1号母猪为例,给出结构式系谱如下:○1 代数应有祖先实有祖先13○□11 Ⅰ 2 221○○25 Ⅱ 4 237○□36 □21 ○35 Ⅲ8 4(四)箭头式系谱箭头式系谱是专供作评定亲缘程度时使用的一种格式,凡与此无关的个体都可不必写出。
现仍以金华1号母猪为例,给出箭头系谱如下:(五)畜群系谱(交叉式系谱)前几种系谱都是为每一个个体而单独编制的,畜群系谱则是为整个畜群而统一编制的。
实验一公母畜生殖器官观察材料和方法(一)材料1.各种公母畜生殖器官浸制标本及挂图(或投影)。
2.方盘、解剖刀、剪刀、镊子、金属探针、投影仪。
(二)方法用投影与标本观察相结合;比较各种家畜生殖器官的异同。
实验二公畜睾丸、母畜卵巢组织学及精子发生、卵泡发育过程的观察材料和方法(一)材料、仪器1.公畜睾丸、母畜卵巢组织切片;公畜睾丸、母畜卵巢组织学及精子发生、卵泡发育过程的切片或幻灯片、多媒体投影仪或胶片投影仪。
2.显微镜、幻灯机或投影仪。
(二)方法教师先结合投影或挂图进行讲解,使学生对公畜睾丸、母畜卵巢组织学结构及精子发生、卵泡发育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
然后再用显微镜进行睾丸、卵巢组织切片的观察。
实验三精液品质的肉眼检查及理化因素对精液品质的影响材料和仪器1.精液:牛、猪或兔等任一种动物的精液。
2.药品器械:显微镜、显微镜保温箱(或显微镜恒温台)、载玻片、盖玻片、瓷盘、温度计、滴管、擦镜纸、纱布、试管、3%和0.9%氯化钠溶液、2%煤酚皂溶液、1/1000新洁而灭溶液、76%酒精、5%伊红、1%苯胺黑。
3.精子密度的投影图表。
实验四精子密度计数检查及精子生理特性的测定精子呼吸强度的测定(一)材料和设备1.新鲜的牛或羊精液(其它家畜也可)。
2.器材:毛细玻璃管、载玻片、小烧杯、水浴锅、试管、试管架、滴管、血细胞计数器、染色缸、染色架、玻片镊。
3.试剂:美兰溶液:取美兰100mg,溶解于100ml的1%NaCl溶液中,然后置于容量瓶内保存三天,再用1%NaCl溶液稀释10倍。
实验五精子顶体完整性检测材料和仪器设备(一)药品:氯化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中性福尔马林、姬姆萨染料、甘油、碳酸镁、甲醇、蒸馏水。
仪器:100ml容量瓶、研钵、恒温箱、天平、棕色瓶、量筒、注射器、载玻片、计数器、染色缸、染色架、玻璃平皿、血细胞计数器、显微镜、镊子、pH试纸、玻璃棒。
精液:新鲜精液或冷冻精业实验六家畜精液的冷冻二、材料和仪器牛和猪的精液样品、液氮罐、铝饭盒、烧杯、试管、冰箱、水浴箱、低温温度计、显微镜、盖玻片、载玻片等。
家畜育种学绪论R.Bakewell育种学之父,将种畜后裔的性能记录下来,作用到选种的工作中。
Fisher ,Haldane ,Wright创建了数量遗传学理论,基本点就是微效多基因理论。
Lush将数量遗传学理论与育种实践结合,建立现代家畜育种理论体系。
Henderson更精确的线性模型理论在育种中应用。
第一章家畜的起源,驯化与品种家畜是野生动物经人类的逐渐驯化和长期饲养而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有密切关系。
家畜祖先牛的祖先原牛马的祖先古代野马驴的祖先非洲野驴猪的祖先野猪绵羊的祖先亚洲摩弗伦羊山羊野生角骨羊鸡的祖先红色野鸡鸭的祖先绿头野鸭鹅的祖先鸿雁驯养与驯化的区别与联系驯养:捕获野生动物,在幼龄时进行调教和训练,使其顺从和驯服:不能正常繁殖后代,尚未失去野性:驯化: 经过人类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饲养、选择和育种,动物体型发生巨大变化,完全失去野性,生活习性发生根本,经济性能较高,成为人类的生活必须品和生产资料的家养动物。
品种与品系的概念与条件品种:具有一定经济价值,主要性状遗传性能比较一致,能适应一定的自然环境以及饲养条件,生产符合人类需求的产品:肉、蛋、毛满足条件①来源相同②性状及适应性相似③遗传性稳定④一定的结构(在基本特征相同下,可以分为若干各具特点的类群)⑤足够数量⑥被政府或品种协会承认品系:属于品种的内部结构,来源于同一头卓越的系祖,且有与系祖类似的体质和生产力的种用高产畜群。
按改良程度品种分类原始品种(驯化以后未经过严格的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品种,有很强的适应自然的能力)培育品种(有很强的育种目标,在育种理论指导下,经过系统的人工选择而育成的品种)毛色基因有几个系列?有什么用途?哺乳动物主要有六个系列毛色用途鉴别个体品种间接判断生产性能对于毛用,绒用的家畜是主要的经济性状鸡的羽色和羽速在生产上的用途?鉴别个体品种鉴别个体性别第四章生产性能测定生产性能测定确定家畜个体在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性状上表型值的育种措施。
家畜繁殖学实验指导《家畜繁殖学》实验实习指导娜仁花李英张家新余凤玲内蒙古农业大学自编教材第一部分实验指导实验一公畜母畜生殖器官观察一、目的要求认识各种公畜母畜生殖器官的位置、形态、大小及解剖结构特点,为更好地应用繁殖技术奠定解剖学基础。
二、材料和方法(一)材料牛、羊、猪生殖器官各4套(二)器械大搪瓷盘,解剖刀,剪刀,镊子,金属探针三、内容和步骤(一)公畜生殖器官的观察公畜生殖器官包括:睾丸(及阴囊和精索)、附睾、输精管、尿生殖道、副性腺及阴茎。
1(睾丸家畜睾丸成对,分别位于阴囊的两个腔内,其形状均为长卵圆形。
一侧有附睾附着,叫附睾缘,另一侧为游离缘。
随畜种不同大小有差别。
牛、羊、猪的睾丸相对比较大,以羊的睾丸为最大。
马(驴)阴囊位于两股之间的腹股沟区,睾丸长轴与地面平行,附睾位于睾丸的背外缘,附睾头在前、尾在后。
牛、羊阴囊较马阴囊稍靠前,位于前腹股沟区,睾丸长轴与地面垂直,附睾位于睾丸的后侧,附睾头在上尾在下。
猪的阴囊位于股部之后,睾丸长轴倾斜,前低后高,附睾位于睾丸的前上缘,附睾头在前下方尾在后上方。
2(附睾位于睾丸的附着缘,分头、体、尾三部分。
头膨大,由睾丸输出管相连结,睾丸输出管汇合成一条较粗而长的附睾管盘曲成附睾体和附睾尾,最后过渡为输精管。
3(精索、输精管输精管由附睾管延续而来,而后进入由睾丸系膜、血管、淋巴管、神经、睾内体提肌共同组成的精索(成锐三角形)。
沿腹股沟管进入腹腔,此后即和精索内的其它部分分开,单独向后上方进入骨盆腔至膀胱背面,两侧输精管都进入尿生殖皱襞内,在此处输精管变粗,形成输精管壶腹。
马(尤其是驴)的输精管壶腹发达;猪的输精管壶腹不明显;牛、羊的输精管壶腹比较明显,粗细介于马和猪之间。
输精管壶腹部的实质为分支管状腺体组织,有分泌物排出。
4(副性腺(1)精囊腺成对位于膀胱颈背面的两旁,输精管末端的两侧。
与同侧的输精管形成射精管共同开口于尿生殖起始部的精阜上。
马的精囊腺呈梨形囊状,向后缩小成输出管。
实习三系谱的编制一、实习目的1.掌握几种个体系谱的编制方法。
2.熟悉群体系谱的编制方法。
二、内容及方法(一)竖式系谱(直式系谱)竖式系谱各祖先血统关系的模式:子代竖式系谱,就是按子代在上,亲代在下,公畜在右,母畜在左的格式,按此填写。
系谱中的生产成绩,可按Ⅰ—305—4556—3.6的方法来缩写,意即第一胎、305天产乳4556㎏、乳脂率为3.6﹪。
同样,对体尺指标也可按136—151—182—19的方法来缩写,意即为体高136㎝、体长151㎝、胸围182㎝、管围19㎝。
(二)横式系谱(括号式系谱)它是按子代在左,亲代在右,公畜在上,母畜在下的格式来填写。
横式正中可划一横虚线,表示上半部分为父系祖先,下半部分为母系祖先。
横式系谱各祖先血统关系的模式:祖父的父亲祖父祖父的母亲父祖母的母亲祖母祖母的父亲子代外祖父的父亲外祖父外祖父的母亲母外祖母的父亲外祖母外祖母的母亲现将1号金华母猪的两种系谱示例如下:竖式系谱:横式系谱:2211 25 221 3513 2221 3637(三)结构式系谱(系谱结构图)结构式系谱比较简单,无需注明各项内容,只需能表明系谱中的亲缘关系即可。
其编制原则如下;1.公畜用方块“□”表示,母畜用“○”表示。
2.绘图前,先将出现次数多的共同祖先找出,放在一个适中的位置上,以免线条过多交叉。
3.为使制图清晰,可将同一代的祖先放在一个水平上。
有的共同祖先在几个世代中重复出现,则可将它放在最早出现的那一代位置上。
4.同一头家畜,不论在系谱中出现多少次,只能占据一个位置,出现多少次即用多少根线条来连接。
现仍以金华1号母猪为例,给出结构式系谱如下:○1 代数应有祖先实有祖先13○□11 Ⅰ 2 221○○25 Ⅱ 4 237○□36 □21 ○35 Ⅲ8 4(四)箭头式系谱箭头式系谱是专供作评定亲缘程度时使用的一种格式,凡及此无关的个体都可不必写出。
现仍以金华1号母猪为例,给出箭头系谱如下:(五)畜群系谱(交叉式系谱)前几种系谱都是为每一个个体而单独编制的,畜群系谱则是为整个畜群而统一编制的。
《家畜育种学教案》第一章:家畜育种学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家畜育种学的定义、意义和基本原理掌握家畜育种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理解家畜育种学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1.2 教学内容家畜育种学的定义和意义家畜育种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家畜育种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家畜育种学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家畜育种学的定义、意义和基本原理讨论法:探讨家畜育种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案例分析法:分析家畜育种学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家畜育种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家畜育种学发展历程和现状的认识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家畜育种学应用领域和重要性的理解第二章:家畜遗传学基础2.1 教学目标了解家畜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家畜遗传学的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理解家畜遗传学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2.2 教学内容家畜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家畜遗传学的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家畜遗传学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家畜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实验法:观察家畜遗传现象和验证遗传规律案例分析法:分析家畜遗传学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家畜遗传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家畜遗传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家畜遗传学在家畜育种中应用的理解第三章:家畜育种方法3.1 教学目标掌握家畜育种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了解家畜育种的不同策略和选择方式理解家畜育种方法的适用情况和效果评估3.2 教学内容家畜育种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家畜育种的不同策略和选择方式家畜育种方法的适用情况和效果评估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家畜育种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案例分析法:分析不同家畜育种策略和选择方式的适用情况实践操作法:进行家畜育种方法的实践操作和效果评估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家畜育种基本方法和步骤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不同家畜育种策略和选择方式的认识实践操作报告:评估学生对家畜育种方法的实践操作和效果评估的能力第四章:家畜育种计划与设计4.1 教学目标能够设计和实施家畜育种计划理解家畜育种计划的重要性和步骤掌握家畜育种计划的评价和优化方法4.2 教学内容家畜育种计划的重要性和步骤家畜育种计划的设计方法和原则家畜育种计划的评价和优化方法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家畜育种计划的重要性和步骤案例分析法:分析家畜育种计划的设计方法和原则实践操作法:进行家畜育种计划的评价和优化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家畜育种计划重要性和步骤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家畜育种计划设计方法和原则的认识实践操作报告:评估学生对家畜育种计划评价和优化的能力第五章:家畜育种案例分析5.1 教学目标能够分析家畜育种案例并进行评价理解不同家畜育种案例的特点和难点掌握家畜育种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5.2 教学内容家畜育种案例的特点和难点家畜育种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不同家畜育种案例的评价和启示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家畜育种案例的特点和难点案例分析法:分析不同家畜育种案例并进行评价讨论法:讨论家畜育种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家畜育种案例特点和难点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第六章:家畜繁殖育种6.1 教学目标掌握家畜繁殖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繁殖育种对家畜生产的重要性理解繁殖育种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估6.2 教学内容家畜繁殖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繁殖育种对家畜生产的重要性繁殖育种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估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家畜繁殖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繁殖育种对家畜生产的影响实践操作法:进行繁殖育种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估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家畜繁殖育种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繁殖育种对家畜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实践操作报告:评估学生对繁殖育种在家畜育种中应用和效果评估的能力第七章:家畜肉质育种7.1 教学目标掌握家畜肉质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肉质育种对家畜产业的重要性理解肉质育种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估7.2 教学内容家畜肉质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肉质育种对家畜产业的重要性肉质育种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估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家畜肉质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肉质育种对家畜产业的影响实践操作法:进行肉质育种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估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家畜肉质育种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肉质育种对家畜产业重要性的认识实践操作报告:评估学生对肉质育种在家畜育种中应用和效果评估的能力第八章:家畜生长育种8.1 教学目标掌握家畜生长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生长育种对家畜生产的重要性理解生长育种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估8.2 教学内容家畜生长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生长育种对家畜生产的重要性生长育种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估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家畜生长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生长育种对家畜生产的影响实践操作法:进行生长育种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估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家畜生长育种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生长育种对家畜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实践操作报告:评估学生对生长育种在家畜育种中应用和效果评估的能力第九章:家畜抗病育种9.1 教学目标掌握家畜抗病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抗病育种对家畜生产的重要性理解抗病育种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估9.2 教学内容家畜抗病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抗病育种对家畜生产的重要性抗病育种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估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家畜抗病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抗病育种对家畜生产的影响实践操作法:进行抗病育种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估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家畜抗病育种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抗病育种对家畜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实践操作报告:评估学生对抗病育种在家畜育种中应用和效果评估的能力第十章:家畜育种新技术与应用10.1 教学目标掌握家畜育种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新技术对家畜育种的重要性理解新技术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估10.2 教学内容家畜育种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新技术对家畜育种的重要性新技术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估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家畜育种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新技术对家畜育种的影响实践操作法:进行新技术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估10.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家畜育种新技术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家畜育种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家畜育种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学习后续章节的基础,也是家畜育种的核心。
一、实训目的本次家畜繁殖实训旨在通过实地操作和理论学习,提高我对家畜繁殖技术的掌握程度,培养我实际操作的能力,了解家畜繁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训时间及地点实训时间:2023年3月15日至3月30日实训地点:XX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实验基地三、实训内容1. 睾丸下降与H-Y抗原的观察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睾丸下降的生理过程,并观察了雄性家畜的睾丸下降情况。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H-Y抗原在家畜性腺分化中的作用。
2. 排卵窝的观察与识别通过观察马属动物卵巢的排卵窝,我们学会了如何识别发育成熟的卵泡,为后续的人工授精等操作提供了依据。
3. GnRH的垂体外作用与适配年龄我们了解了GnRH的垂体外作用及其在家畜繁殖中的应用,同时掌握了适配年龄的判断标准。
4. 母畜诱发发情与同期发情在实训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利用外源性生殖激素使母畜出现正常发情,以及如何实现同期发情。
5. 超数排卵的操作与观察我们学习了如何使母畜在一次发情中超常规地发育更多的卵泡,增加排卵数。
6. 精液质量鉴定与人工输精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精液质量鉴定的方法,掌握了人工输精的操作要领。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我们首先对家畜繁殖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了深入学习,为实训操作打下了基础。
2. 实地观察:在实验基地,我们实地观察了家畜的繁殖过程,包括睾丸下降、排卵窝的识别等。
3. 实际操作: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人工输精、精液质量鉴定等实际操作。
4. 总结与交流:实训结束后,我们进行了总结与交流,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经验。
五、实训收获1. 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掌握了家畜繁殖技术的实际操作方法,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2. 深化了理论知识: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对家畜繁殖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3.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在实训过程中,我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4. 了解了行业现状: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对家畜繁殖行业的发展现状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实验一畜禽部位识别与体尺测量一、实验目的(1) 通过部位识别,掌握家畜体表各部位的名称、起止范围、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为体尺测量、外形鉴定和体型的线性评定打下基础。
(2) 通过体尺测量,要求能准确掌握各体尺的起止点和测量方法。
二、实验内容(1) 部位识别,包括头、颈、鬐甲、背、腰、尻、胸、腹、乳房、四肢、蹄等主要的体表部位。
(2) 体尺测量,包括长度、宽度、深度角度和围度等主要体尺的测量。
(3) 注意事项,实验人员及实验动物的安全,以及保证和提高实验结果准确性应注意的事项。
三、体型外貌描述被毛颜色:全白、全黑、全褐、头黑、头褐、体花、其他被毛长短:长、中、短肤色:白、黑、粉、红、其他描述前提体况要求:正常饲养管理水平的成年羊;姿势要求:平坦处站稳观察描述方法(1)左侧1.5~2.0米处观察:依次从前到后;四肢及蹄站立姿势;(2)正前方1.5~2.0米处观察:前胸发育;前肢站立姿势(3)后方1.5~2.0米处观察:躯臀部发育;两后肢丰满度;站立姿势;–公畜:检查睾丸发育;–母畜:检查乳房及乳头发育、有无副乳头;体型特征体质是否结实、结构是否匀称、体格大小头部特征:头大小及形状:大、中、小;额:额宽、额平、狭窄、隆起;角大小:粗壮、纤细、无角;角颜色:角形状:大螺旋形角、小螺旋形角、小角、姜角、弓形角、镰刀形角、对旋角、直立角、倒八字角;鼻部特征:鼻梁隆起、平直、凹陷;耳型特征:大、小、直立、下垂;颈部特征粗、细、长、短;有无肉垂;有无皱褶;体躯特征体型:方形、长方形胸部:宽深、狭窄肋部:开张、狭窄背部:背直、背平、背凹尻部:正常、尻斜四肢特征粗、细、长、短蹄质:白色、黑色、黄色、坚硬、不坚硬尾部特征尾巴的形状:取决于绵羊尾椎沉积脂肪的能力;尾巴的长短:取决于其是否超过飞节;短脂尾:尾短,尾长不过飞节,脂肪沉积明显;长脂尾:尾长过飞节,脂肪沉积明显;短瘦尾:尾短尖,长不过飞节,脂肪沉积不明显;长瘦尾:尾长过飞节,脂肪沉积不明显;脂臀尾:尾短,脂肪沉积于尾根部;四、体尺测量体高:由鬐甲最高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实验一、人工授精器械的认识与假阴道的安装一、目的和要求1.熟悉人工授精所用的采精和输精器械,了解其用途及使用方法。
2.练习安装假阴道。
二、材料和仪器设备(一)采精器材牛羊猪马的采精用假阴道,牛羊电刺激采精棒,猪手握法采精用的橡胶手套(二)输精器材牛羊猪马输精器,阴道开张器,额灯和手电筒(三)辅助器材高压灭菌器,酒精灯,长柄钳,镊子,玻璃棒,棒状温度计(四)药品灭菌凡士林,75%和95%酒精棉球,滑石粉,来苏儿,洗衣粉三、方法和步骤先由老师讲解人工授精器材的构造、各部分名称和用途,并作假阴道安装的示范。
然后学生分组观察并作假阴道的安装练习。
(一)人工授精器材的认识1.假阴道为长筒状,由外壳、内胎和集精杯(管)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其粗细和长短因畜种而异,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设计形式也不尽相同。
(1)外壳牛、羊和猪的假阴道外壳一般为硬橡胶或塑料制成的圆筒,中部装有可吹气、注水和排水的开关。
猪用假阴道则在此处连接一个可向假阴道内打气的双链球,以调节压力。
马的假阴道的外壳由镀锌铁皮或金属制成,分头、颈和体三部分。
筒体的中部装有把柄,其侧面有吹气和注水、排水孔,并有封闭塞或橡胶带。
(2)内胎由优质橡胶制成的胶筒,目前有些国家将其内胎面制成粗糙面,以增强采精时对阴茎的刺激,利于采精。
(3)集精杯(管)牛、羊用双层的棕色集精杯(苏式)或有刻度的离心管(美式)。
马用黑色橡皮杯(苏式)。
猪用棕色有刻度的广口瓶。
当用手握法对公猪进行采精时,只需备一只乳胶手套和收集精液的容器即可。
集精杯(管)可借橡皮圈直接固定于假阴道的一端或借橡胶漏斗与假阴道连接。
2.输精器苏式牛、羊输精器为一长颈玻璃注射器。
目前常用的为金属或塑料制成的输精管,其后连接一个橡皮球。
冷冻细管精液输精则使用金属制成的输精枪。
对牛羊等家畜的输精需借助阴道开张器和额灯或手电筒照明进行。
开张器的种类和大小因畜种而异。
(二)假阴道的准备1.假阴道外壳及内胎的检查(1)检查假阴道外壳两端是否光滑,外壳有否裂隙或开焊之处(特别是马用外壳)。
《家畜育种学教案》word版第一章:家畜育种学概述1.1 课程简介了解家畜育种学的定义、目的和意义掌握家畜育种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2 教学目标理解家畜育种学的概念及其在家畜生产中的重要性熟悉家畜育种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遗传学基础、选择育种、杂交育种、群体改良和育种程序等学会应用家畜育种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1.3 教学内容定义与分类:家畜育种学的基本概念、家畜的种类与特点遗传学基础:遗传物质、遗传变异、遗传规律、遗传参数估计选择育种:选择的原则、选择强度、选择反应、多性状选择杂交育种:杂交原理、杂交组合、杂种优势与杂种劣势群体改良:群体改良的原理与方法、遗传评估与选择育种程序:世代交替育种、连续改良育种、育种计划与目标1.4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家畜育种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育种方法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育种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家畜育种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1.5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家畜育种学基本概念的理解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案例分析,巩固所学知识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家畜育种学的掌握程度第二章:遗传学基础2.1 课程简介了解遗传学在家畜育种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家畜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2 教学目标理解遗传物质、遗传变异和遗传规律学会应用遗传学知识进行家畜遗传评估和选择2.3 教学内容遗传物质:染色体、DNA、基因与性状的关系遗传变异:突变、重组、基因流与基因漂变遗传规律: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连锁与交换规律遗传参数估计:遗传力、遗传相关、选择响应估计2.4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实验演示:观察染色体、基因突变等实验现象,加深对遗传学知识的理解小组讨论:分析实际案例,应用遗传学知识进行遗传评估和选择2.5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遗传学基本概念的理解课后作业:布置相关实验报告,巩固所学知识期中考试:评估学生对遗传学的掌握程度第三章:选择育种3.1 课程简介了解选择育种在家畜育种中的重要性掌握选择育种的原理和方法3.2 教学目标理解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包括选择强度、选择反应和多性状选择学会应用选择育种方法进行家畜品种改良3.3 教学内容选择育种原理:选择的基础、选择强度与选择反应选择育种方法:个体选择、亲子选择和群体选择多性状选择:多性状选择的方法和应用育种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应用选择育种方法进行品种改良3.4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选择育种方法的理解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选择育种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3.5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选择育种基本概念的理解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案例分析,巩固所学知识期中考试:评估学生对选择育种的掌握程度第四章:杂交育种了解杂交育种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掌握杂交育种的原理和方法4.2 教学目标理解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包括杂交原理、杂交组合和杂种优势学会应用杂交育种方法进行家畜品种改良4.3 教学内容杂交育种原理:杂交原理、杂种优势与杂种劣势杂交育种方法:杂交组合的选择、杂交育种程序的设计杂种优势利用:杂种优势的类型与利用方法育种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应用杂交育种方法进行品种改良4.4 教学方法第四章(续)4.4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杂交育种方法的理解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杂交育种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4.5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杂交育种基本概念的理解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案例分析,巩固所学知识期中考试:评估学生对杂交育种的掌握程度第五章:群体改良了解群体改良在家畜育种中的作用掌握群体改良的原理与方法5.2 教学目标理解群体改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学会应用群体改良方法进行家畜品种改良5.3 教学内容群体改良原理:群体均值改良、基因频率改变群体改良方法:线性模型、混合模型、贝叶斯方法遗传评估与选择:预测个体性能、选择指数、BLUP方法育种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应用群体改良方法进行品种改良5.4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群体改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群体改良方法的理解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群体改良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5.5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群体改良基本概念的理解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案例分析,巩固所学知识期中考试:评估学生对群体改良的掌握程度第六章:育种数据的收集与分析6.1 课程简介了解育种数据在家畜育种中的重要性掌握育种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方法6.2 教学目标学会进行育种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掌握育种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6.3 教学内容数据收集:性能记录、体型测量、繁殖记录数据整理: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归一化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假设检验、相关分析案例分析:分析实际育种数据,应用统计分析方法6.4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育种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方法实验演示:演示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加深对数据分析方法的理解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数据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6.5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育种数据收集与分析基本概念的理解课后作业:布置相关实验报告,巩固所学知识期中考试:评估学生对育种数据处理的掌握程度第七章:分子育种学7.1 课程简介了解分子育种学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掌握分子育种学的原理与方法7.2 教学目标理解分子育种学的基本原理学会应用分子育种学方法进行家畜品种改良7.3 教学内容分子育种学原理:遗传图谱、QTL定位、基因表达分子育种学方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转录组分析育种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应用分子育种学方法进行品种改良7.4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分子育种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实验演示:演示分子育种实验技术,加深对分子育种方法的理解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子育种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7.5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分子育种学基本概念的理解课后作业:布置相关实验报告,巩固所学知识期中考试:评估学生对分子育种学的掌握程度第八章:家畜育种计划的制定与实施8.1 课程简介了解家畜育种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的重要性掌握家畜育种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方法8.2 教学目标学会制定家畜育种计划学会实施家畜育种计划8.3 教学内容育种目标:确定育种目标和参数,包括生长速度、繁殖性能等育种计划:设计育种程序,选择育种方法和策略实施与管理:实施育种计划,监控进展,调整策略8.4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家畜育种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方法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育种计划制定的理解重点解析重点解析1. 遗传学基础:理解遗传物质、遗传变异和遗传规律是进行家畜育种的关键。
动物育种学实验指导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适于动物科学专业)蔡欣编著实验一家畜外貌部位识别与体尺测量一、实验目的通过部位识别,要求认真掌握家畜体表各部位的名称、起止范围、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为以后的体尺测量和外形鉴定打好基础。
通过体尺测量,要求准确掌握各体尺的起止点和测量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二、内容与方法1.部位识别外形鉴定的重要部位有:头、颈、髻甲、背、腰、尻、胸、腹、乳房、四肢、蹄等。
(1)头部以角根或耳根的后侧到下颚后缘的联线与颈部为界。
包括以下部位(眼、耳、鼻、口、颊等)。
W1.额:以额骨为基础,上自两角根或两耳根联线,下至两眼内角联线。
W2.鼻镜:为一光滑湿润无毛的部位,分布在鼻孔周围,为牛等所特有;猪的称为鼻喙(吻)。
W3.下颚:以下颚骨为基础。
W4.脸(颜面):上至两眼联线,下至鼻镜,两侧与颊相连,其中央为明显突起的鼻梁。
W5.颐:指位于马下唇下前方的圆形隆起部位。
(2)颈部以髻甲前缘到肩端的联线与前躯分界,主要部位包括(颈静脉沟、颈侧、喉、项等)。
W6.颈脊:是颈上缘的隆起肥厚部分,为公牛的第二性征之一。
W7.垂皮:为牛颈下缘的游离皮肤,借以增加散热面积。
细毛羊在此部位有发达的纵皱折。
(3)前躯以前肢诸骨为基础,以肩胛骨后缘到肘端的联线与中躯分界,主要部位包括:W8.前胸:为向前突出于两前肢间的胸部。
W9.髻甲:是界于颈背之间的隆起部位。
它以脊椎的中间几个棘突为基础,两侧与肩胛骨上缘相连。
W10.肩:以肩胛骨为基础,在体躯的两侧。
W11.上膊:以上膊骨为基础,位于肩端之下后方。
W12.前膊:以桡骨和尺骨为基础,是界于肘和腕之间的体表部位。
W13.腕:是腕关节的体表部位。
W14.管:是以大掌骨为基础的体表部位。
(4)中躯以腰角前缘到膝关节的联线与后躯分界,主要部位包括:W15.背:以最后6-8个脊椎为基础,是指从髻甲到腰部的体表部位,两侧与肋相连。
“背线”则指由髻甲至尾根的全长。
家畜育种学实习指导动科专业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二00四年十二月目录实验一家畜家禽品种类型识别(演示类) (3)实验二家畜部位的识别(验证类) (5)实验三家畜的体尺测量(验证类) (7)实验四系谱的编制(验证类) (9)实验五亲缘关系的评定(验证类) (16)实验六应用BLUP法估计个体育种值(验证类) (23)实验七动物育种专题报告(综合/设计型) (32)实验一家畜家禽品种类型识别(演示类)一、目的熟悉品种的分类,不同品种的特点,以及不同类型品种生产性能的表现,同时进一步巩固课堂所讲授的知识。
二、方法通过不同畜禽品种的幻灯片观察各品种特征。
利用标准的动物模型,进一步识别典型品种的特征。
三、内容A.根据培育的程度分:1.原始品种:是在农业技术水平较低,长期缺乏有意识的选种选配工作,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饲养管理繁育技术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形成的品种。
例如:哈萨克马、哈萨克牛,产自天山北麓、阿尔泰山南麓的广大地区,该品种由于长期受自然选择的结果,在外形上,个体较小,体质粗壮结实,皮厚、毛粗、适应性强,遗传稳定,生产力低。
在我国原始品种中还有,西藏羊、蒙古马、蒙古羊等。
2.育成品种:它受自然的影响较小,是在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具有高度的全面的饲管水平,进行了人工的选种选配所培育成的。
它具有专门化的生产及高度的生产力和育种价值。
育成品种的多少,标志着一个国家畜牧业的生产水平与生产技术的高低。
如奥尔洛夫马,产于苏联莫斯科附近,荷兰牛产于荷兰,新疆羊、中国黑白花奶牛、来航鸡、长白猪、北京鸭、金华猪、海福特牛等。
3.过渡品种:它具有育成品种和原始品种两个类型的特征,个体与个体间差异较大,在条件较好的地区,个体较大,生长发育快,而在条件较差的地区,个体较小,生产力低,生长发育较慢。
如关中驴在陕南个体较大,在陕北的个体就小。
属于这个品种的还有如狼山鸡、伊犁马、湖羊。
B.根据生产力的性质来分:1.生产力专门化的品种:(1)乳用牛:如荷兰牛、中国黑白花奶牛等(2)肉用牛:如海福特牛、短角牛等(3)役用牛:如南阳牛、秦川牛、延边牛等(4)重挽马:如俄罗斯、阿尔登等(5)乘用马:如纯血马、阿哈砌金马等(6)毛用羊:如美利奴、阿斯卡尼、波列华斯等(7)羔皮用羊:如库车羊、卡拉库尔羊等(8)乳用羊:如萨能羊、成都黄羊等(9)蛋用鸡:如白莱航鸡(10)肉用鸡:如白洛克、九斤黄、婆罗门等2.具有综合生产力的品种:(1)牛:乳肉兼用种,如三河牛、阿拉塔乌、柯斯特罗母牛等肉役兼用种,如鲁西黄牛(2)羊:毛肉兼用种,如新疆羊、高加索羊(3)马:乘挽兼用种,如伊犁马、三河马、乌青马等(4)猪:肉脂兼用种,如哈尔滨白猪、苏联大白猪等(5)家禽:肉蛋兼用品种,如澳洲黑、芦花鸡等四、作业1.家畜分类有几种方法?各有何特点?2.品种是如何形成的?3、列出三个你家乡所拥有或你较熟悉的国内外畜禽品种的外形特征、生产性能、经济类型及主要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