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时培训教材文稿演示
- 格式:ppt
- 大小:859.00 KB
- 文档页数:58
标准工时管理培训讲义标准工时管理培训讲义一、导言大家好,我是XXX公司的培训师XXX。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标准工时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及实施步骤。
标准工时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生产管理方法,通过制定合理的工作标准,帮助企业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控制。
希望通过本次培训,使大家对标准工时管理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在实际工作中。
二、概念与原则1. 概念标准工时是指完成一项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时间,它包括直接工时和间接工时的总和。
标准工时管理就是建立并实施合理的工作标准,对工作过程进行时间和动作的测定、分析和改善,以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控制成本的目的。
2. 原则(1)科学性原则:标准工时要科学合理,必须准确反映工作内容、劳动强度和工作环境等因素。
(2)合理性原则:标准工时要符合实际生产情况,并能发挥员工的最大潜力,不能过高或过低。
(3)可靠性原则:标准工时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便于操作员掌握和使用。
(4)公平性原则:标准工时要公平合理,不能过分追求效益而对员工造成过度疲劳或压力。
三、标准工时管理步骤1. 测定工作内容合理的工作标准首先要明确工作内容,包括具体的工作任务、工作环境、工作方法等。
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相关信息,综合分析明确工作内容。
2. 测定工作时间根据测定工作内容,确定完成每项工作所需的时间。
可以借鉴历史数据、现场观察、实际操作等方法,精确测算工作所需时间。
3. 制定标准工时依据测定的工作时间,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应当考虑到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环境、工作任务等因素,同时也要确保生产效率和质量。
4. 引入标准工时将制定好的标准工时引入到实际工作中,让员工按照标准工时进行工作,并监控工时的使用情况。
同时,也要进行追踪调整,不断完善和优化标准工时。
5. 培训员工培训是标准工时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向员工普及标准工时的概念、原则和操作方法,提高员工对标准工时的认识和运用能力,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标准工时的执行。
标准工时培训讲义标准工时培训讲义一、概述标准工时是一种衡量工作时效的方法,通过设定合理的工作时间来评估员工的工作效率。
标准工时的引入可以帮助企业全面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生产流程,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本次培训将重点介绍标准工时的概念、原理和实施步骤,帮助员工掌握标准工时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巧。
二、标准工时的定义和意义1. 标准工时的定义:标准工时是指在不超过正常工作强度和保证生产质量的前提下,按照合理的工作方法和工作速度,完成一个标准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2. 标准工时的意义:- 评估员工的工作效率,帮助企业确定合理的工作时间;- 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增强生产线的稳定性,减少资源浪费;- 为企业的奖惩制度提供依据;- 为企业提供参考,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
三、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1. 标准工时计算公式:标准工时 = 标准工作量 / 标准工作效率其中,标准工作量指的是完成一个标准工作任务所需的工作量;标准工作效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量的能力。
2. 标准工作量的确定:- 调研比较法:通过调研其他企业类似工作任务所需的时间,综合考虑因素,确定标准工作量。
- 样本分析法:选择一部分典型样本进行时间观察和数据分析,得出标准工作量。
- 经验估算法:根据过往的经验和实际情况,估算出标准工作量。
3. 标准工作效率的确定:- 工作速度法:根据实际工作任务完成的时间和标准工作量,计算出工作速度。
- 经验估算法:根据过往的经验和实际情况,估算出标准工作效率。
四、标准工时的实施步骤1. 了解企业现状:- 收集和整理各个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 分析各个工作岗位的工作特点和工作流程。
2. 设定标准工作任务:- 综合考虑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确定标准工作任务; - 区分常见和特殊工作任务,分别制定标准工作任务。
3. 观察和记录时间数据:- 选择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时间观察和记录,统计得出样本的平均工作时间;- 根据样本数据进行推算,确定标准工作量。
GT108标准工时之服装工序分科二00七年四月一、裁床票号表的制作1、<裁床票号表>简介2、裁片的名称3、工序票号 (附各论件部门工序票号表)4、车间工序编号及裁片捆扎5、裁片捆扎原理6、不同部件的书写顺序7、裁片打编号8、裁片检查9、黏朴工序10、裁床划片二、车间工序分科表1、详细了解制单内容2、了解办衣3、工序分科表的语言表达方式4、分科术语5、组件及装嵌工序划分标准6、划分工序的依据7、工序分科表运作流程8、工序分科表的更改三、尾部工序分科表 (钮门部、烫部、包装部)四、工序数据库a、建立工序数据库的目的b、数据库内容c、数据库的建立方式d、资料的运用总论工序分科表(分科表),是运用文字对整件服装制作流程中各项工作的一种细致描述,也即是实际生产的制作标准。
表中的每道工序,都是由几个或一系列的制作单位(操作动作)的组合。
在企业化流水生产方式中,工序分科表已是实际生产必不可少的工具。
工序分科表(分科表)的主要作用1) 确定标准做法2) 确定标准时间3) 界定工序流程4) 实际工作分配5) 生产流程编排6) 生产成本预算服装制作方法有较多的可变性,如同一部位的制作可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或运用不同的机械及辅件;同一制作方法又可有不同的工序组合;相同的方法及组合也可有不同的操作顺序变化;另因布料特性的不同,乃至一些人为的操作习惯以及客户的不同要求等,任何一项因素的变易,都会导致工序内容及时间的变化。
工厂内因由多人从事于工序分析,随时都易出现一些制作方法或语言表达上的不统一,因此确立工序分析、工序流程、语言表达等各项标准尤为重要。
在近几年不断的变革中,工序分析已不再局限于车间生产,其范围已包括从裁床到包装的所有生产部门。
本书将逐项详细讲解各工序分科表的制作方法,既可作为一本工序分析的培训资料,也是工序分析的制作标准。
本书尚需作不断的修改及完善,欢迎广大同事提出批评及改进意见。
一、<裁床票号表>的制作1、 <裁床票号表>简介裁床是一个综合性的前段生产部门,主要工作有查唛架、拉布、裁剪、打编号、捆扎、黏朴、裁片检查、刀床切割、划片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