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习题课-凸轮
- 格式:doc
- 大小:702.50 KB
- 文档页数:16
《机械原理》凸轮习题1.凸轮机构中的压力角是和所夹的锐角。
2.凸轮机构中,使凸轮与从动件保持接触的方法有和两种。
3.在推程过程中,对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加以限制的原因是。
4.在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凸轮的理论廓线与实际廓线间的关系是。
5.盘形凸轮的基圆半径是上距凸轮转动中心的最小向径。
6.当初步设计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发现有自锁现象时,可采用、、等办法来解决。
7.在设计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中,若出现时,会发生从动件运动失真现象。
此时,可采用方法避免从动件的运动失真。
8.凸轮基圆半径的选择,需考虑到、,以及凸轮的实际廓线是否出现变尖和失真等因素。
9.凸轮机构中的从动件速度随凸轮转角变化的线图如图所示。
在凸轮转角处存在刚性冲击,在处,存在柔性冲击。
10.在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进行合理的偏置,是为了同时减小推程压力角和回程压力角。
- - - - - - - - - - - - - - - - - - - ()11.当凸轮机构的压力角的最大值超过许用值时,就必然出现自琐现象。
- - - ()12.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基圆半径和压力角应在凸轮的实际廓线上来度量。
()13.为实现从动件的某种运动规律而设计一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凸轮机构。
当该凸轮制造完后,若改为直动滚子从动件代替原来的直动尖顶从动件,仍能实现原来的运动规律。
-- ( )14.在凸轮理论廓线一定的条件下,从动件上的滚子半径越大,则凸轮机构的压力角越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A)永远等于0 ;(B)等于常(C)随凸轮转角而变化。
16.在图示的凸轮机构中,画出凸轮从图示位置转过60︒时从动件的位置及从动件的位移s。
17.在图示凸轮机构中,画出凸轮从图示位置转过90︒时凸轮机构的压力角α。
机械原理凸轮机构习题与答案(五篇材料)第一篇:机械原理凸轮机构习题与答案解:曲柄的存在的必要条件是1)最短杆与追长杆的杆长之和应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的长度之和;2)连架杆与机架必有最短杆1).杆件1为曲柄2).在各杆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选取c杆做为机架就可以实现双摇杆机构试以作图法设计一偏置尖底推杆盘形凸轮的轮廓曲线。
已知凸轮以等角速度顺时针回转,正偏距e=10,基园半径r0=30mm.推杆运动规律为:凸轮转角δ=0~150时,推杆00.凸轮转角δ=180~300时推杆等速上升16mm;.凸轮转角δ=150~180时推杆远休;等加速回程16mm;.凸轮转角δ=300~360时推杆近休。
解:解题步骤1)首先绘制位移S与转角δ的关系曲线S-δ曲线。
2)根据S-δ曲线、凸轮基园半径和正偏距,绘制凸轮的轮廓曲线。
000000凸轮仅用了0度,90度,150度,180度,300度几个点绘制轮廓曲线,同学们绘制时英多用些点(一般取12个点,再勾画轮廓曲线)第二篇:机械原理_凸轮机构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凸轮机构设计(一)目录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题目及原始数据 (2)(二)、推杆运动规律及凸轮廓线方程 (3)(三)、(四)、(五)、(六)、(七)、(八)、计算程序方框图..........................5 计算源程序..............................6 程序计算结果及分析......................10 凸轮机构图..............................15 心得体会................................16 参考书. (16)(一)、题目及原始数据试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完成偏置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设计,凸轮以1rad/s的角速度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要求:(1)、推程运动规律为等加速等减速运动,回程运动规律为五次多项式运动规律;(2)、打印出原始数据;(3)、打印出理论轮廓和实际轮廓的坐标值;(4)、打印出推程和回程的最大压力角,以及出现最大压力角时凸轮的相应转角;(5)、打印出凸轮实际轮廓曲线的最小曲率半径,以及相应的凸轮转角;(6)、打印出凸轮运动的位移;(7)、打印最后所确定的凸轮的基圆半径。
宁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基础部《机械原理》课程第三章机构的运动分析习题答案1. 在图示的凸轮机构中,已知各构件尺寸,长度比例尺μl ,凸轮1的角速度ω1,逆时针方向转动,试确定:(1)全部瞬心的数目(要写出计算公式);(2)全部瞬心的位置(标注在图上);(3)从动杆2的速度υ2的表达式。
解:分332)13(32)1N (N (1)K ----=-⨯=-=(2)瞬心位置如图----3分 (3)l 13121P122P P V V μω•==----3分2.在图示的四杆机构中,已知各构件尺寸,长度比例尺为μl ,构件1的角速度为ω1,逆时针方向转动,试确定:(1)全部瞬心的数目(要写出计算公式);(2)全部瞬心的位置(标注在图上);(3)从动杆3的角速度ω3的表达式。
解:分332)13(32)1N (N (1)K ----=-⨯=-=(2)瞬心位置如图----4分(3)2241424124l24144l 24122P P P P P P P P ωωμωμω==----3分3. 试求下图机构中的所有速度瞬心。
1234ω1P 12 P 24P 13P 14P 34P 23P 23 ∝P 23P 124. 画出下图所示机构的指定速度瞬心。
(1)画出图(a )中的全部瞬心;(2)画出图(b)中的瞬心2426,P P5.在下图的四杆机构中,己知65,90,125,AB CD AD BC l mm l mm l l mm ==== 顺时针方向转动,试用瞬心法求: (1)当15oϕ=,点C 的速度C v(2) 当15o ϕ=时,构件BC(即BC 线上或其延长线上)速度最小的一点E 的位置及其速度值; (3)当0C v =时角ϕ的值。
110/,rad s ω=6. 已知下图所示机构各构件的尺寸,并知原动件1以速度'1v 匀速运动,试确定: (1)在图示位置时机构全部瞬心的位置;(2)构件2的角速度2ω、角加速度2α及其上C 点的速度C v 和加速度C a (写出表达式。
大作业(二)凸轮机构设计题号:6班级:姓名:学号:同组者:成绩:完成时间:目录一凸轮机构题目要求 (1)二摆杆的运动规律及凸轮轮廓线方程 (2)三计算程序 (3)四运算结果及凸轮机构图 (9)4.1 第一组(A组)机构图及计算结果 (9)4.2 第二组(B组)机构图及计算结果 (14)4.3 第三组(C组)机构图及计算结果 (19)五心得体会 (24)第一组(A组) (24)第二组(B组) (24)第三组(C组) (24)六参考资料 (25)附录程序框图 (26)一凸轮机构题目要求(摆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题目要求:试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完成下列偏置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或摆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设计,已知数据如下各表所示。
凸轮沿逆时针方向作匀速转动。
表一摆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已知参数题号初选的基圆半径R0/mm机架长度Loa/mm摆杆长度Lab/mm滚子半径Rr/mm推杆摆角φ许用压力角许用最小曲率半径[ρamin][α1] [α2]A 15 60 55 10 24°35°70°0.3RrB 20 70 65 14 26°40°70°0.3RrC 22 72 68 18 28°45°65°0.35Rr 要求:1)凸轮理论轮廓和实际轮廓的坐标值2)推程和回程的最大压力角,及凸轮对应的转角3)凸轮实际轮廓曲线的最小曲率4)半径及相应凸轮转角5)基圆半径6)绘制凸轮理论廓线和实际廓线7)计算点数:N:72~120推杆运动规律:1)推程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2)回程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运动二摆杆的运动规律及凸轮轮廓线方程1)推程:1,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2,轮廓线方程:A:等加速推程段设定推程加速段边界条件为:在始点处δ=0,s=0,v=0。
在终点处。
整理得:(注意:δ的变化范围为0~δ0/2。
机械原理复习题凸轮机构及其设计I.填空题1凸轮机构中的压力角是凸轮与从动件接触点处的正压力方向和从动件上力作用点处的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
2凸轮机构中,使凸轮与从动件保持接触的方法有力封闭法和几何封闭法(形封闭法)两种。
3在回程过程中,对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加以限制的原因是为减小从动件产生过大的加速度引起的冲击。
4在推程过程中,对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加以限制的原因是提高机械效率、改善受力情况。
5在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凸轮的理论廓线与实际廓线间的关系是法向距离为滚子半径的等距曲线6凸轮机构中,从动件根据其端部结构型式,一般有尖顶从动件、滚子从动件、平底从动件等三种型式。
7设计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时,滚子中心的轨迹称为凸轮的理论廓线;与滚子相包络的凸轮廓线称为实际廓线。
8盘形凸轮的基圆半径是理论轮廓曲线上距凸轮转动中心的最小向径。
9根据图示的ϕϕ-22dd s运动线图,可判断从动件的推程运动是__(1)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2)从动件的回程运动是简谐运动规律。
10从动件作等速运动的凸轮机构中,其位移线图是斜直线,速度线图是平行于凸轮转角坐标轴的直线。
11当初步设计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发现有自锁现象时,可采用增大基圆半径、采用偏置从动件、在满足工作要求的前提下,选择不同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等办法来解决。
12在设计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中,若出现滚子半径大于理论廓线上的最小曲率半径时,会发生从动件运动失真现象。
此时,可采用加大凸轮基圆半径或减小滚子半径方法避免从动件的运动失真。
13用图解法设计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时,在由理论轮廓曲线求实际轮廓曲线的过程中,若实际轮廓曲线出现尖点或交叉现象,则与滚子半径的选择有关。
14在设计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时,选择滚子半径的条件是滚子半径小于凸轮理论轮廓曲线上的最小曲率半径。
15在偏置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当凸轮逆时针方向转动时,为减小机构压力角,应使从动件导路位置偏置于凸轮回转中心的右侧。
第三章凸轮机构典型例题例 1 在图示的对心移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凸轮的实际廓线为一圆,其圆心在A点,半径R=40mm,凸轮转动方向如图所示,l OA=25mm,滚子半径r t=10mm,试问:(1)凸轮的理论廓线为何种曲线?(2)凸轮的基圆半径r b=?(3)从动件的升距h=?解:选取适当的比例尺作机构图如图(b)所示(1)理论廓线η为半径为R+r t =40+10=50mm的圆。
(2)凸轮的基圆半径r b凸轮理论廓线的最小向径称为凸轮的基圆半径,如图所示线段OC即为理论廓线η的最小向径,也就是凸轮的基圆半径r b。
由图(b)可知r b=l AC-l AO =(R+r t)-l AO=(40+10)-25=25mm(3)从动件的升距h从动件上升的最大距离h称为从动件的升距,它等于理论廓线η的最大与最小向径之差。
因此,h=(l AO+R+r t)-r b=25+40+10-25=50mm例 2 如图(a)所示为凸轮机构推杆的速度曲线,它由四段直线组成。
要求:画出推杆的位移线图和加速度线图;判断那几个位置有冲击存在,是刚性冲击还是柔性冲击;在图示的F位置。
凸轮与推杆之间有无惯性力作用,有无冲击存在。
解:由图(a)所示推杆的速度线图可知在OA段内,因推杆的速度v=0,故此段为推杆的近休止,推杆的位移及加速度均为零,即s=0,a=0,如图(b)(c)所示。
在AD段内,因v>0,故为推杆的推程段。
且在AB段内,因速度线图为上升的斜直线,故推杆先等加速上升,位移线图为抛物线运动曲线,而加速度线图为正的水平直线段;在BC线段内,速度线图为水平直线段,故推杆继续等速上升,位移线图为上升的斜直线,而加速度线图为与δ轴重合的线段;在CD 段内,因速度线图为下降的斜直线,故推杆继续等减速上升,位移线图为抛物线运动曲线,而加速度线图为负的水平直线段。
做出推杆的推程段的位移及加速度线图,如图(b)(c)所示。
第4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一、思考题思4-1 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的理论轮廓曲线与实际轮廓曲线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两者是否相似?答:(1)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理论轮廓曲线与实际轮廓曲线在法向方向上相差滚子的半径。
(2)两者相似,但并不时时相似。
思4-2 已知一滚子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因滚子损坏,现更换了一个外径与原滚子不同的新滚子。
试问更换滚子后从动件运动规律和最大摆角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答:(1)更换滚子后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发生变化,最大摆角不变。
(2)原因如下:更换滚子后凸轮的理论轮廓曲线发生变化,所以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发生变化,而最大摆角由凸轮决定,所以最大摆角不变。
思4-3 何为凸轮机构的压力角?为什么要规定许用压力角?回程许用压力角为什么可大一些?凸轮机构的压力角与凸轮的压力角有何区别?答:(1)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是指接触点的法线方向与从动件上作用点的速度方向之间所夹的锐角。
(2)当压力角增大到接近极限压力角时,即使尚未发生自锁,驱动力也会急剧增大,导致轮廓严重磨损、效率迅速降低,因此要规定许用压力角。
(3)从动件的回程不是由凸轮驱动的,不会发生自锁,因此回程压力角可取大一些。
(4)凸轮机构的压力角与从动件有关,随着从动件的变化,凸轮机构的压力角也会发生变化,而凸轮压力角是指凸轮本身的压力角,不会随着从动件的变化而变化。
思4-4 在图思4-1中尖底直动从动件圆盘凸轮机构中,凸轮作逆时针转动,试从减小推程压力角方面考虑从动件导路相对于凸轮回转中心的偏置方向是否合理。
又若将凸轮转向改为顺时针,从动件运动规律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思4-1答:(1)图中为正偏置,有利于减小推程压力角,偏置方向合理。
(2)若凸轮转向改为顺时针,从动件运动规律发生变化。
原因如下:改变凸轮的转向,其推程廓线段和回程廓线段互换,由于有偏置,这两个轮廓线段是不同的。
思4-5 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轮廓曲线为何一定要外凸?而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理论轮廓曲线却允许内凹,且在内凹段一定不会出现运动失真?答:(1)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轮廓曲线必须外凸,这样平底才能与轮廓上各点接触,以保证从动件完全实现预期的运动规律,如果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内凹会发生运动失真。
机械原理大作业二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设计题目:凸轮机构设计题号:18院系:机电工程学院班级:*******设计者:********学号:***********指导教师:赵永强唐德威设计时间:2015年6月哈尔滨工业大学一、设计题目(18题)设计如图1所示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其原始参数见表1。
图1 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表1 原始参数凸轮推杆运动规律(1)推程运动规律方程(正弦加速度):位移方程s=h[φΦ0−12πsin(2πΦ0φ)], 0≤φ≤Φ0速度方程v=hωΦ0[1-cos(2πΦ0φ), 0≤φ≤Φ0加速度方程a=2πhω12Φ02sin(2πΦ0),0≤φ≤Φ0(2)回程运动规律方程(等加等减速):位移方程{s=h−2hΦ0′2(φ−Φ0−Φs)2,Φ0+Φs≤φ≤Φ0+Φs+Φ0′2s=2hΦ0′2(Φ0+Φs+Φ0′−φ)2,Φ0+Φs+Φ0′2<φ≤Φ0+Φs+Φ0′速度方程{v=−4hω1Φ0′2(φ−Φ0−Φs),Φ0+Φs≤φ≤Φ0+Φs+Φ0′2v=−4hω1Φ0′2(Φ0+Φs+Φ0′−φ),Φ0+Φs+Φ0′2<φ≤Φ0+Φs+Φ0′加速度方程{a=−4hω1Φ0′2,Φ0+Φs≤φ≤Φ0+Φs+Φ0′a=4hω1Φ0′2,Φ0+Φs+Φ0′2<φ≤Φ0+Φs+Φ0′式中,Φ0——推程运动角;Φs——远休止角;Φ0′——回程运动角。
二、建立凸轮轮廓设计计算数学模型1、建立坐标系图2 建立坐标系2、按许用压力角[α]确定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根据从动件运动规律可以作出从动件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线图。
以从动件的位移s 为纵坐标(相当于从动件导路),以类速度dsdφ为横坐标。
给定一系列的凸轮转角φ,则根据已知的运动规律,可求得相应的s 和ds dφ的值,从而作出ds/d φ-s 曲线。
其中ds dφ=dsdt d φdt=v ω,ω为凸轮转动角速度,取ω=1rad/s,则ds dφ=v 。
第三章凸轮机构一、思考题1.凸轮机构按凸轮形状分几种?2.凸轮机构按从动件高副元素形状分几种?3.凸轮机构运动学设计参数有哪些?4.画出凸轮机构压力角。
5.等速运动规律、等加等减速运动规律、余弦加速运动规律、正弦加速(摆线)运动规律各有什么特点?6.什么是刚性冲击、柔性冲击?7.移动从动件盘状凸轮机构基本尺寸有哪些?8.移动从动件盘状凸轮机构的偏距方向如何选择?为什么?9.移动从动件盘状凸轮机构r b的选取原则是什么?10.摆动从动件盘状凸轮机构基本尺寸有哪些?11.摆动从动件盘状凸轮机构压力角与基本尺寸的关系是什么?12.基园半径在哪个轮廓线上度量?13.熟练掌握讲课中的“重要例题”(不要求画αmax)14.若ρmin过小,采取什么处理措施?15.平底宽度如何确定?二、习题1 在图上标出推程运动角Φ、远休止角Φs、回程运动角Φ'、近休止角Φ's、最大位移h、基圆半径r b、图示位置位移s、压力角α。
2 试以作图法设计一偏置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
已知凸轮以等角速度顺时针回转,偏距e=10mm且偏于凸轮轴O的左侧,基圆半径r b=30mm ,滚子半径r r=10mm。
推杆运动规律:ϕ=0︒ ~150︒时推杆等速上升h=16mm,ϕ=150︒ ~180︒推杆远休止,ϕ=180︒ ~300︒时推杆等加速等减速返回,ϕ=300︒ ~360︒时推杆近休止。
3 在图上标出理论廓线η、基圆半径r b、最大位移h、推程运动角Φ、远休止角Φs、回程运动角Φ'、近休止角Φ's、图示位置位移s及压力角α和转过15︒时的位移s、压力角α,并判断偏距e的偏向是否正确。
4 设计一摆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已知L OA=60 mm;r b=25 mm;L AB=50 mm;r r=8 mm。
凸轮逆时针等速转动,要求当凸轮转过180︒时推杆以等速上摆25︒;转过其余角度时推杆以等加速等减速摆回原位。
第9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9.1 复习笔记一、凸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1.凸轮机构的应用(1)相关概念①凸轮a.定义凸轮是指一个具有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构件;b.运动形式凸轮通常为主动件作等速转动,也有作往复摆动或移动的。
②推杆被凸轮直接推动的构件称为推杆,常为从动件。
③反凸轮机构凸轮为从动件而以推杆为主动件的机构称为反凸轮机构。
(2)凸轮机构的特点①优点a.适当地设计出凸轮的轮廓曲线,就能使推杆得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b.响应快速,机构简单紧凑。
②缺点a.凸轮廓线与推杆之间为点、线接触,易磨损;b.凸轮制造较困难。
(3)凸轮机构的应用发展①提出了许多适于在高速条件下采用的推杆运动规律以及一些新型凸轮机构;②凸轮机构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反求设计已获得普遍地应用,提高了设计和加工的速度及质量。
2.凸轮机构的分类(1)按凸轮的形状分①盘形凸轮a.具有变化向径的盘形构件绕固定轴线回转;b.作往复直线移动的盘形凸轮,称为移动凸轮。
②圆柱凸轮a.在圆柱面上开有曲线凹槽,或是在圆柱端面上作出曲线轮廓的构件;b.是一种空间凸轮机构,可认为是将移动凸轮卷于圆柱体上形成的。
(2)按推杆的形状分①尖顶推杆a.构造最简单,易磨损;b.只适用于作用力不大和速度较低的场合。
②滚子推杆a.磨损较小,可用来传递较大的动力;b.滚子常采用特制结构的球轴承或滚子轴承。
③平底推杆a.凸轮与平底的接触面间易形成油膜,润滑较好;b.常用于高速传动中。
(3)按推杆的运动形式分①作往复直线运动的直动推杆若轴线通过凸轮的回转轴心,则称为对心直动推杆,否则称为偏置直动推杆。
②作往复摆动的摆动推杆(4)根据凸轮与推杆保持接触的方法不同分①力封闭凸轮机构利用推杆的重力、弹簧力来使推杆与凸轮保持接触;②几何封闭的凸轮机构利用凸轮或推杆的特殊几何结构使凸轮与推杆保持接触。
二、推杆的运动规律1.研究推杆运动的意义(1)根据工作要求选定合适的凸轮机构的形式、推杆的运动规律和有关的基本尺寸;(2)根据选定的推杆运动规律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3)推杆运动的选择,关系到凸轮机构的工作质量。
第3 章 凸轮设计思考题1 凸轮机构按凸轮的形状分为哪几种?2 凸轮机构按凸轮的运动形式分为哪几种?3 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有哪几种?它们各有什么特点?4 当要求凸轮机构从动件的运动没有冲击时,可选择那些常用运动规律?5 何为凸轮机构的偏距圆?6 何为凸轮的理论轮廓?何为凸轮的实际轮廓?两者有何联系与区别?7理论轮廓相同而实际轮廓不同的两个对心移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其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是否相同?8在移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若凸轮实际轮廓保持不变,而增大或减小滚子半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是否发生变化?9 何为凸轮机构的压力角?为减小推程压力角,可采取哪些措施?10 在移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设计中,采用偏置从动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偏置方向应如何选取?11 在移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设计中,采用偏置从动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偏置方向应如何选取?12 在滚子型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设计中,可能会出现运动失真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哪些?怎么避免?习题1 在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从动件动程h =50mm ,其运动规律为:凸轮回转°=Φ120,从动件推程为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凸轮回转°=Φ90s ,从动件远休止;凸轮继续回转°=Φ′120,从动件回程为简谐运动规律;凸轮继续回转,从动件近休止。
写出从动件各阶段的位移方程式,并画出其完整的位移线图。
2 习题图 1为一尖顶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从动件的部分运动线图。
试根据s 、v 和a 之间的对应关系定性地补全该运动曲线,并指出该凸轮机构工作时,何处有刚性冲击?何处有柔性冲击?习题图 13 在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已知从动件动程h =50mm ,凸轮推程运动角°=Φ90。
求当凸轮转速min /60r n =时,从动件分别作等速、等加速等减速、余弦加速度和正弦加速度四种常用运动规律的最大速度max v 、最大加速度max a 及所对应的凸轮转角。
五、(12分)图示为一偏心圆盘凸轮机构,凸轮的回转方向如图所示。
要求:
(1)说明该机构的详细名称;
(2)在图上画出凸轮的基圆,并标明图示位置的凸轮机构压力角和从动件2的位移;
(3)在图上标出从动件的行程h及该机构的最小压力角的位置。
五、总分12分。
(1)2 分;(2)6 分;(3)4 分
(1) 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2) r0,α,s如图所示。
(3) h及αmin发生位置如图示。
五、(10分)试在图示凸轮机构中,
(1)标出从动件与凸轮从接触点C到接触点D时,该凸轮转过的转角ϕ;
(2)标出从动件与凸轮在D点接触的压力角α;
(3)标出在D点接触时的从动件的位移s。
五、总分10分。
(1)4 分;(2)3 分;(3)3 分
(1)ϕ如图示。
(2)α如图示。
(3) s如图示。
-
5、图示为一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试在图上:
(1)画出并标明基圆r0;
(2)作出并标明凸轮按ω方向转过60︒后,从动件与凸轮廓线接触处的压力角α;
(3)作出并标明滚子从图示位置反转到B处与凸轮接触时,对应的凸轮转角ϕ。
1.在图示的凸轮机构中,画出凸轮从图示位置转过60 时从动件的位置及从动件的位
移s。
1.总分5分。
(1)3 分;(2)2 分
(1) 找出转过60 的位置。
(2) 标出位移s。
1.
四、(10分)在图示凸轮机构中,已知:20==BO AO mm , 60 =∠AOB ,且A B (
为圆弧;CO =DO =40mm ,
60=∠COD ,CD (为圆弧;滚子半径r r =10mm ,从动件的推程和回
程运动规律均为等速运动规律。
(1)求凸轮的基圆半径;
(2)画出从动件的位移线图。
四、总分10分。
(1)2分;(2)8分
(1) r0=AO+r r=20+10=30 mm
(2) s-ϕ线图如图示。
五、(10分)在图示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请指出:
(1 )图示位置时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
(2 )图示位置从动件的位移。
(3 )图示位置时凸轮的转角。
(4 )图示位置时从动件与凸轮的瞬心。
五、总分10分。
(1) 0 (2) B1B3(3) (4) P0
φ
r=20mm,凸轮五、(10分)图示凸轮机构,偏距e=10mm,基圆半径
以等角速ω逆时针转动,从动件推程按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运动,图中B点是在加速运动段终了时从动件滚子中心所处的位置,已知推程运动角︒
Φ90,试画出凸轮推程时的理论廓线(除从动件在最低、=
最高和图示位置这三个点之外,可不必精确作图),并在图上标出从动件的行程h。
五、(总分10分) (1)6分(2)4 分
(1) 等加速运动段终了时,从动件上升行程h的一半,凸轮则转过推程运动角的一半(即45 )。
用反转法求出B0、B1点,过B0,B、B1 三点即可作出凸轮推程段的理论廓线。
(2)从动件的行程h见图中所示。
四、(10分)一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偏心圆凸轮机构,O 为凸轮几何中心,O 1为凸轮转动中 心,直线AC ⊥BD ,O 1O =0.5OA ,圆 盘 半 径 R=60 mm 。
(1)根据图a 及上述条件确定基圆半径r 0、行程h ,C 点压力角C α和D 点接触时的位移D h 、压力角D α。
(2)若偏心圆凸轮几何尺寸不变,仅将从动件由尖顶改为滚子,见图b ,滚子半径10r =r mm 。
试问上述参数 0r 、h 、C α和D h 、D α有否改变?如认为没有改变需明确回答;如有改变也需明确回答。
a) b)
四、(10分)
(1)(5分) 1)3010==A O r mm ; 2)6011=-=A O C O h mm ;3) 0 =C α
4)h OO OD O A D =+-=12213708. mm ; 5) 57.26)(arctg 1==OD
O O D α (2) (5分) 1)40r 10=+=r A O r mm ; 2)h =60mm (不变); 3) 0=C α(不变)
4)16.36)(02r 21=-++=r r R O O h D mm ; 5) 20.23)(arctg 1==OD O O D 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