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冶炼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9
有色金属冶炼专业
有色金属冶炼专业是一门关于冶炼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专业。
以下是该专业的一些基本信息和知识点:
1. 有色金属:有色金属是指除了铁、锰、铬、钨、钛以外的其他金属和合金。
这些金属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通讯、建筑、汽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2. 冶炼原理:有色金属的冶炼原理主要包括还原、氧化、硫化、氯化等。
其中,还原是指通过加氢或控制燃烧来使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或合金;氧化是指通过氧化剂如硫酸、硝酸等将金属或合金氧化,生成相应的氧化物;硫化是指将金属或合金与硫反应,生成相应的硫化物;氯化是指将金属或合金与氯气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
3. 冶炼方法:有色金属的冶炼方法包括火法冶炼和湿法冶炼。
火法冶炼是指将原料在高温下进行熔炼或烧结,再经过还原、氧化等步骤,最终得到金属或合金。
湿法冶炼是指将原料与化学溶剂反应,经过提取、分离、提纯等步骤,得到高纯度的金属或合金。
4. 应用领域: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通讯、建筑汽车等领域。
例如,铜及其合金用于制造电线、电子元件、船舶等;铝及其合金用于制造飞机、建筑结构等;镁及其合金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等。
5. 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有色金属冶炼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将更加注重环保、节能和资源循环利用,如发展绿色冶炼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排放等方面。
有色金属冶炼专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交叉的领域,需要掌握丰富的化学、物理和工程知识。
有色金属行业冶炼技术创新方案第1章有色金属冶炼技术概述 (4)1.1 有色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历程 (4)1.2 有色金属冶炼技术分类及特点 (4)1.3 有色金属冶炼技术发展趋势 (4)第2章冶炼过程优化与控制 (5)2.1 冶炼过程参数优化 (5)2.1.1 参数优化的重要性 (5)2.1.2 参数优化方法 (5)2.1.3 参数优化应用实例 (5)2.2 冶炼过程自动控制技术 (5)2.2.1 自动控制技术概述 (5)2.2.2 控制策略与算法 (6)2.2.3 自动控制技术应用实例 (6)2.3 冶炼过程仿真与模拟 (6)2.3.1 仿真与模拟的意义 (6)2.3.2 仿真与模拟方法 (6)2.3.3 仿真与模拟应用实例 (6)第3章熔炼技术创新 (6)3.1 直接熔炼技术 (6)3.1.1 概述 (6)3.1.2 技术创新点 (6)3.2 闪速熔炼技术 (6)3.2.1 概述 (7)3.2.2 技术创新点 (7)3.3 富氧熔炼技术 (7)3.3.1 概述 (7)3.3.2 技术创新点 (7)3.4 熔池熔炼技术 (7)3.4.1 概述 (7)3.4.2 技术创新点 (7)第4章精炼技术改进 (7)4.1 火法精炼技术 (7)4.1.1 优化熔炼工艺 (7)4.1.2 提高金属回收率 (8)4.2 湿法精炼技术 (8)4.2.1 优化浸出过程 (8)4.2.2 提高金属回收率 (8)4.3 熔盐精炼技术 (8)4.3.1 熔盐体系优化 (8)4.3.2 提高金属回收率 (8)4.4 精炼过程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 (9)4.4.2 提高资源利用率 (9)第5章有色金属回收与利用 (9)5.1 废旧有色金属回收技术 (9)5.1.1 物理回收技术 (9)5.1.2 化学回收技术 (9)5.1.3 生物回收技术 (9)5.2 有色金属再生利用技术 (9)5.2.1 直接再生利用 (9)5.2.2 间接再生利用 (9)5.2.3 再生资源深加工 (10)5.3 回收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10)5.3.1 污染防治措施 (10)5.3.2 资源综合利用 (10)5.3.3 环保法规与政策 (10)5.3.4 环保意识培养 (10)第6章新型冶炼设备研发 (10)6.1 冶炼设备设计原理 (10)6.2 高效节能冶炼设备 (10)6.3 智能化冶炼设备 (11)6.4 设备维护与故障诊断 (11)第7章冶炼过程节能减排 (11)7.1 冶炼过程节能技术 (11)7.1.1 高效燃烧技术 (11)7.1.2 余热回收技术 (11)7.1.3 蓄热式加热技术 (11)7.1.4 优化冶炼工艺 (12)7.2 二氧化硫排放控制技术 (12)7.2.1 干法脱硫技术 (12)7.2.2 湿法脱硫技术 (12)7.2.3 烟气脱硫集成技术 (12)7.3 粉尘与废气处理技术 (12)7.3.1 袋式除尘技术 (12)7.3.2 电除尘技术 (12)7.3.3 湿式除尘技术 (12)7.4 废水处理与循环利用 (12)7.4.1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 (12)7.4.2 生物处理技术 (12)7.4.3 废水回用技术 (13)第8章冶炼过程自动化与智能化 (13)8.1 自动化控制系统 (13)8.1.1 概述 (13)8.1.2 控制策略 (13)8.1.3 硬件配置 (13)8.2 智能监测与诊断技术 (13)8.2.1 概述 (13)8.2.2 参数监测 (13)8.2.3 故障诊断 (13)8.3 数据分析与优化 (14)8.3.1 概述 (14)8.3.2 数据预处理 (14)8.3.3 数据分析 (14)8.3.4 优化算法 (14)8.4 冶炼过程智能制造 (14)8.4.1 概述 (14)8.4.2 数字化工厂 (14)8.4.3 网络化协同 (14)8.4.4 智能决策 (14)第9章有色金属冶炼新技术摸索 (14)9.1 等离子体冶炼技术 (14)9.1.1 概述 (14)9.1.2 技术原理 (15)9.1.3 技术优势 (15)9.2 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沉积技术 (15)9.2.1 概述 (15)9.2.2 技术原理 (15)9.2.3 技术优势 (15)9.3 生物冶金技术 (15)9.3.1 概述 (15)9.3.2 技术原理 (15)9.3.3 技术优势 (16)9.4 新型环保冶炼技术 (16)9.4.1 概述 (16)9.4.2 技术原理 (16)9.4.3 技术优势 (16)第10章冶炼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16)10.1 冶炼技术创新策略 (16)10.1.1 高效节能冶炼技术研发 (16)10.1.2 环保型冶炼技术摸索 (16)10.1.3 智能化冶炼技术发展 (16)10.2 冶炼产业技术升级路径 (16)10.2.1 技术改造与升级 (17)10.2.2 创新技术应用与推广 (17)10.2.3 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17)10.3 冶炼产业协同发展 (17)10.3.1 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17)10.3.2 产业协同发展机制 (17)10.4 冶炼产业政策与标准建议 (17)10.4.1 政策支持 (17)10.4.2 技术标准制定 (17)10.4.3 环保与安全监管 (17)第1章有色金属冶炼技术概述1.1 有色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历程有色金属冶炼技术可追溯至古代文明时期,当时的铜、锡、铅等金属的冶炼技术仅为初级阶段。
有色金属冶炼主要工艺设备及用途摘要:在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各种工艺设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现了从原始矿石到高纯度金属产品的转化。
这些设备的使用和优化,直接关系到冶炼效率、产品质量和资源利用等方面。
本文主要分析有色金属冶炼主要工艺设备及用途。
关键词:有色金属;冶炼工艺设备;用途引言有色金属冶炼是将各种矿石、废料或合金中的有色金属(如铜、铝、锌、镍、铅等)提取和精炼,以获得高纯度的金属产品的过程。
在有色金属冶炼中,涉及多个工艺步骤和设备,每个步骤都有不同的目的和功能。
1、有色金属冶炼的概念有色金属冶炼是指将非铁金属矿石、废料或合金等原料进行化学和物理处理,从中提取和精炼出各种有色金属的工艺过程。
与黑色金属冶炼不同,有色金属冶炼主要涉及铜、铅、锌、镍、铝、锡、钨、铬、钴等非铁金属。
有色金属冶炼的目的是获得高纯度的金属材料,以满足各种工业和商品需求。
通过矿石选矿或废料回收等方式,将含有目标金属的原料分离出来。
对提炼得到的金属原料进行进一步处理,去除杂质和其他有害元素,以获得高纯度的金属。
将纯金属与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物质相结合,制备出特定性能和用途的合金。
对精制的金属进行热处理、机械加工、表面处理等工艺,使其符合特定的使用要求。
有色金属冶炼是一种复杂的工艺过程,涉及多种物理、化学和冶金技术。
2、有色金属冶炼工艺概述2.1铜冶炼工艺铜冶炼工艺是将铜矿石等原料进行化学和物理处理,从中提取和精炼出纯度较高的铜金属。
从铜矿石中提取铜含量较高的矿石。
常见的提炼方法包括浮选、浸出和冶金熔炼等。
将铜矿石经过破碎、磨矿等处理后与气泡接触,利用铜矿石与气泡的亲水性和疏水性差异,使铜矿石浮出水面,从而实现铜的提取。
将矿石堆放在堆场上,通过喷淋硫酸等浸出剂进行浸出。
然后将含铜溶液进行萃取、电解等工艺,从中得到纯铜产物。
将矿石经过破碎和熔炼等处理步骤,将矿石中的铜熔融成为熔体,并对熔体进行洗净、转炉精炼等工艺,从中分离出纯铜。
通过火法熔炼或盐湖电解法对粗铜进行进一步纯化,去除杂质和其他有害元素,获得高纯度的电解铜。
有色金属指的是除了铁、钢之外的所有其它的金属,主要包括铜、铝、镍、锌、锡等金属。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是指利用有色金属矿石进行提炼和加工的产业。
该行业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对于现代工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将对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发展历程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起源于人类对金属利用的需求。
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铜进行冶炼和加工,随着时代的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技术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和发展。
而近代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进入了工业化生产阶段,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品品种不断丰富,市场需求逐渐扩大,产业规模逐步壮大。
二、主要产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主要产品包括铜、铝、镍、锌、锡等多种金属材料。
这些金属材料在建筑、交通运输、电力、电子、机械制造等行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铝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有色金属之一,其轻质、耐腐蚀、导热等特点使其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等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
三、行业现状目前,全球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正在经历着快速的发展。
在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有色金属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科技进步和生产技术的提升,使得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四、发展趋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也面临着许多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对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推动行业向着清洁、高效的方向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材料、新工艺的涌现将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全球经济格局的不断调整,也将会对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行业将需要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加强国际合作,开拓新的市场。
五、面临的问题然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2024年有色金属冶炼及黄金冶炼安全技术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及黄金冶炼行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冶炼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和风险,如爆炸、火灾、有毒气体泄漏等。
因此,在2024年,有色金属冶炼及黄金冶炼安全技术将得到更加重视和推广,以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生产的稳定。
一、有色金属冶炼安全技术1. 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2024年,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将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规章,明确责任和权限,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2. 安全监测与预警体系的建立针对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将建立全面的安全监测与预警体系。
通过安全监测设备的安装和数据的实时采集,及时掌握生产现场的安全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能够及时进行预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能源消耗与废气排放的控制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是重要的安全问题。
2024年将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加强能源消耗的监测与评估,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优化冶炼工艺,减少废气排放量,提高资源利用率。
4. 危险品的安全储存与管理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常常涉及到危险品的使用和储存。
为了确保危险品的安全性,2024年将加强对危险品的管理,建立相应的储存设施,并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以防止发生火灾、爆炸等意外事故。
二、黄金冶炼安全技术1. 矿石开采的安全技术黄金冶炼的起点是矿石的开采工作,因此,在2024年,矿山开采过程的安全技术将得到更加重视。
将加强矿山开采设备的安全性能监测,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2. 选矿过程的安全控制在2024年,黄金冶炼企业将加大对选矿过程的安全控制力度。
通过建立安全监测和检测系统,监测选矿过程中的有害气体释放和粉尘排放,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3. 冶炼过程的安全管理黄金冶炼过程中,经常涉及到高温、高压和有毒化学物品等危险环境。
有色金属冶炼工艺流程1. 介绍有色金属冶炼工艺是将含有有色金属矿石、废料或合金的原料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提炼、分离、精炼等过程,最终得到高纯度的有色金属产品的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有色金属冶炼的工艺流程。
2. 原料处理原料处理是有色金属冶炼的第一步,主要包括矿石破碎、研磨、分类等操作:2.1 矿石破碎矿石是指含有有色金属矿物的石头,通常需要经过破碎操作将其变成较小的颗粒,以便后续的处理操作。
2.2 矿石研磨将破碎后的矿石进行研磨,使其粒度更加细小,增加表面积,有利于后续的浸出和分离过程。
2.3 矿石分类根据矿石中的有色金属矿物的性质和含量,对研磨后的矿石进行分级分类,以便后续的选矿操作。
3. 选矿过程选矿是将矿石中的有用矿物与无用矿物分离的过程,主要包括浮选、重选等操作:浮选是一种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提高有色金属矿物与水的亲和力,使其浮于水面,从而实现分离的方法。
在浮选过程中,通常使用各种药剂和气泡来提高矿物的浮选性能。
3.2 重选重选是通过调整矿石的比重,使有色金属矿物与无用矿物分离的方法。
常用的重选方法包括重介质分离、离心分离等。
3.3 磁选磁选是利用矿石中的有色金属矿物和非磁性无用矿物之间的磁性差异,通过磁力将它们分离的过程。
3.4 选矿厂选矿厂是进行选矿过程的场所,通过设备和工艺进行矿石的浮选、重选、磁选等操作,将有用矿物与无用矿物分离。
4. 提取与精炼过程提取与精炼是将选矿过程得到的含有有色金属矿物的原料进一步提炼、分离的过程,主要包括浸出、电解、熔炼等操作:4.1 浸出浸出是将选矿厂得到的原料放入浸出槽中,通过溶剂的浸出作用,将有色金属矿物溶解出来。
4.2 电解电解是利用电解质溶液中的电流通过阴阳极的反应,将有色金属矿物转化为金属的过程。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金属如铜、镍等。
熔炼是将原料进行高温加热,使其熔化,然后根据不同的熔点,将有色金属与无色金属分离。
常见的熔炼方法包括火法熔炼、电炉熔炼等。
有色金属冶炼主要工艺设备及用途摘要:当今社会和经济高速发展,伴随着城市化的加速,金属制品的需求也随之增长。
有色金属的冶炼方式有多种,常见的冶炼方式有火法冶金、湿法冶金、电化学冶金等,它们的冶炼方式主要是根据不同的矿石和金属的性质而定。
从有色金属冶炼的主要技术路线出发,对其主要生产设备和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期从根本上提高其生产效率。
关键词:有色金属;冶炼工艺;用途1.有色金属冶炼的常用工艺1.1.沉淀池工艺沉淀池工艺是有色金属冶炼工艺流程里最主要的冶炼方法之一,经过多年的实际生产应用,该法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了认证。
沉淀池工艺的冶炼流程可以简单描述为:用水对冶炼炉渣进行充分冲刷之后,过滤的渣水沿着铺设的管道槽中流出并引入到建造好的沉淀池里进行沉淀,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渣水内的固体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沉至沉淀池底部,达到固液分离的效果。
在沉淀过程当中,用来冲洗冶炼炉渣的水不需要每次都更换,可以用之前用过的水循环重复利用,只要后续严格把握金属品质,那么水的循环使用并不会对有色金属的冶炼产生不利影响,反而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沉淀池工艺由于应用历史长,且表现出的各个环节都极为稳定完善,使用到的机械少可以避免机械故障影响沉淀效果,所以在技术手段飞快发展的今天依然在沿用。
但缺点也较多,比如经济成本较高、工艺步骤复杂、需要较大的占地面积等。
1.2.INBA工艺INBA工艺的诞生来自PW公司与比利时公司的共同研发,该工艺在冶炼有色金属方面有着极高的性价比,是非常具有使用价值的一种冶炼工艺。
INBA工艺是在有色金属的整个冶炼过程中,高温熔炼过后的冶炼残渣沿着管槽进行快速的流动,与沉淀池法工艺不同的是INBA工艺需要使用高压水枪对残渣进行冲洗,这可以使残渣不断出现颗粒化现象,利用高温萃取技术进一步形成颗粒物体,而渣水在与这些颗粒物体的不断混合下,使得冶炼炉中的压力升高,作用力增强,通过对整体过程的严格把控,采取冷却、破碎的方式来使得混合物变得更均匀,保证分布特点的平稳,实现完整性和整体性。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定义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是指利用有色金属矿石和废料,通过冶炼、精炼等工艺,生产出各种有色金属产品的工业部门。
有色金属包括铜、铝、铅、锌、镍、锡等金属,这些金属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此外,有色金属压延加工是指将有色金属锭、板材等原材料,通过压延设备进行加工成各种规格、形状的金属材料的过程。
本文将分析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发展现状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是我国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有色金属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促进了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快速发展。
据统计,我国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总产值已经超过了数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具体而言,铝产业是有色金属工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我国铝产量居世界第一。
在铜、铅、锌等有色金属方面,我国的产能也逐渐增加,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
此外,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还在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存在的问题尽管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但也面临着不少问题。
首先是资源短缺和生产成本的上升,有色金属矿石的开采难度加大,导致了原材料的供应不足,从而推高了生产成本。
其次是环境污染问题,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另外,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还存在着技术装备水平不高、产品结构单一、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影响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需要共同努力,加大技术研发和环保投入,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三、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在当前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首先是产业升级,未来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将朝着产品高端化、工艺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有色金属冶炼工艺流程有色金属是指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不易被磁化的金属。
有色金属冶炼是将含有有色金属矿石的原料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处理,提取出有色金属的工艺过程。
下面将介绍有色金属冶炼的工艺流程。
1. 矿石选矿有色金属矿石主要包括氧化物、硫化物和混合矿石等。
在冶炼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矿石进行选矿,即根据矿石的成分和性质,选择合适的矿石作为冶炼原料。
选矿的目的是提高矿石的品位,减少杂质含量,为后续的冶炼工艺提供优质的原料。
2. 矿石破碎经过选矿后的矿石需要经过破碎工艺,将其破碎成适合冶炼的颗粒度。
通常采用破碎机、颚式破碎机等设备进行破碎操作,将矿石破碎成一定粒度的颗粒。
3. 矿石磨矿破碎后的矿石需要进行磨矿处理,以提高矿石的细度和表面积,为后续的浸出、浮选等工艺提供条件。
磨矿通常采用球磨机、磨矿机等设备进行,将矿石磨成一定的细度。
4. 浸出浸出是将破碎、磨矿后的矿石浸入浸出剂中,通过化学反应将有色金属溶解到浸出液中。
浸出剂通常为酸性或碱性溶液,根据有色金属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浸出剂。
浸出工艺是提取有色金属的重要步骤。
5. 固液分离经过浸出后,得到含有有色金属的浸出液,需要进行固液分离,将有色金属从浸出液中分离出来。
通常采用沉淀、过滤、离心等方法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含有有色金属的固体物料。
6. 萃取通过萃取工艺,将固液分离得到的含有有色金属的固体物料进一步提纯。
萃取是利用有机溶剂对有色金属进行提取和分离的过程,通过不同的相溶性将有色金属从固体物料中提取出来。
7. 电积电积是将经过萃取得到的有色金属溶液,通过电解沉积的方法将有色金属沉积在阴极上,得到纯净的有色金属。
电积是有色金属冶炼中常用的提纯方法,可获得高纯度的有色金属产品。
8. 精炼经过电积得到的有色金属还需要进行精炼,以进一步提高其纯度和品质。
精炼通常采用火法、电解等方法进行,将有色金属冶炼成符合要求的产品。
以上就是有色金属冶炼的工艺流程,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处理,可以将含有有色金属的矿石提取出来,并生产出优质的有色金属产品。
有色金属冶炼专业有色金属冶炼专业是指以有色金属矿石为原料,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冶金过程,提取出有色金属的专业领域。
有色金属包括铜、铝、锌、铅、镍、锡、钨等。
这些金属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有色金属冶炼专业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矿石学、冶金学、冶炼工艺学、冶炼设备与自动化、冶炼原理与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深入了解有色金属矿石的性质、成份和分布规律,学习有色金属冶炼的基本工艺和流程,了解冶炼设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有色金属冶炼的原理与技术。
有色金属冶炼专业的学习过程是比较复杂和繁重的。
首先,学生需要学习矿石学,了解不同种类的有色金属矿石的特点和成分,以及它们在地壳中的分布情况。
其次,学生需要学习冶金学,了解有色金属冶炼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物理冶金、化学冶金和冶炼工艺学等方面的知识。
再次,学生需要学习冶炼工艺学,了解有色金属冶炼的基本工艺和流程,包括矿石的选矿、炼矿和精炼等过程。
最后,学生需要学习冶炼设备与自动化,了解冶炼设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以及自动化技术在冶炼过程中的应用。
有色金属冶炼专业的学习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有色金属冶炼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可以从事有色金属冶炼企事业单位的技术研究、生产管理、工艺设计和设备维修等工作。
同时,有色金属冶炼专业的学习也为学生继续深造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供了基础。
有色金属冶炼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有色金属冶炼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有色金属冶炼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有色金属冶炼企事业单位、矿山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单位就业。
同时,有色金属冶炼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参与到国家重点项目的研究和开发中,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做出贡献。
有色金属冶炼专业是一门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的专业。
通过对有色金属冶炼的学习和研究,可以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提供有力支持。
有色金属冶炼专业的毕业生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将在有色金属行业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邹振楚认为,中国铝型材工业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即1952-1979年的奠基发展阶段,1980-1991年的调整发展阶段,1992年至今的高速发展阶段。
1952年国家批准建设101厂并于1956年投产,中国建立了自己的铝型材工业,有8台水压机,主要生产航空型材,经过几年的摸索和攻关。
生产了技术难度高的直升机旋翼和飞机变断面型材,同时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至今仍有不少人员活跃在全国各个挤压厂。
以后,国家又建设了112厂(现为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113厂(现为西北铝加工厂),他们先后于1970年和1969年投产,中国铝型材工业实力增强,布局更趋合理。
1974年起中国更加关注国外先进的铝型材工业,从日本引进油压机,1975年和1976年又先后对日本、英国和法国进行考察。
这个时期中国铝型材工业的特点是:企业是国有的,产品是军用的,工厂是综合性的,挤压机是水压的。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一直快速发展,由于建筑市场需求的拉动,一批国营铝型材企业相继投产,如北京铝材厂、天津铝合金厂、广东有色金属加工厂、成都铝材厂、营口铝材厂等。
一批合资和外资企业获准在中国办厂,加深圳华加日铝业有限公司、台山市金桥铝型材有限公司、深圳西林铝型材厂等。
一批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如广东兴发铝型材厂有限公司等。
这些企业主要装备和工艺都是引进的,因而使中国铝型材工业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提高了一大步。
1989年,鉴于我国铝锭资源紧缺,国家限制铝门窗的消费,铝型材工业进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为以后的高速发展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1991年到2002年,铝型材产量连续11年以24.2%的速度增长.2002年达到176万吨,居世界产量的第一位。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大批民营企业陆续建成投产,他们当中有广东坚美铝型材有限公司、南海亚洲铝厂有限公司、广东凤铝铝业有限公司、龙口市南山铝材总厂、长沙经阁(集团)实业有限公司等。
他们同80年代建成的广东兴发创新股份有限公司、台山市金桥铝型材厂有限公司等,是中国铝型材工业走向世界的主力军和领军企业。
现在我国有650家左右的铝型材企业.2500台挤压机、600余条表面处理生产线,可以生产20000多种规格300多种颜色的型材,满足最严格的标准要求。
中国铝型材产量逐年递增,2002年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
2001年我国原铝锭产量已超过俄罗斯和美国,成为世界原铝锭生产第一大国。
1997年至2001年的年均增速达12%,比其他原铝生产大国高得多(见表1)。
表1 世界五大原铝生产国产量单位:万吨───────────────────────────────────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1997-2001年均递增(%)───────────────────────────────────美国 360.3 371.1 375.8 366.8 263.7 270.5 -7.0俄罗斯 290.6 300.6 313.8 342.4 330.2 334.7 3.2中国 217.9 246.3 261.8 282.7 342.7 451.1 556.3 12.0加拿大 232.7 237.4 238.3 237.4 258.3 270.9 2.6澳大利亚 149.4 161.6 170.2 176.4 178.5 183.6 4.6───────────────────────────────────2002年中国铝锭进口53万吨,出口75万吨,净出口22万吨。
这种可喜的变化,为我国铝型材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中国的铝加工业也同步高速发展,1991年至2000年的铝材产量年均增长率为17.6%,远高于其他国家的增速(见表2)。
2001年、2002年和2003年的铝材产量分别为234.1万吨、298.8万吨和363.0万吨。
表2 1991-2000年世界主要铝材生产国产量单位:万吨───────────────────────────────────国别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美国 519.3 551.6 640.1 652.5 700.3 693.5日本 256.5 245.2 236.9 257.9 264.2 270.7中国 50.5 65.7 77.3 85.5 174.2 162.0德国 131.9 137.0 128.4 140.7 149.7 148.3意大利 78.5 82.6 80.4 88.6 92.4 87.3法国 72.6 73.2 67.3 73.7 74.0 68.7──────────────────────────────────────────────────────────────────────国别 1997 1998 1999 2000 年均增长(%)───────────────────────────────────美国 734.6 673.1 274.4 706.6 3.5日本 278.6 254.8 257.2 266.9 0.4中国 176.1 147.2 176.6 217.2 17.6德国 180.9 181.7 186.4 201.0 4.8意大利 93.6 95.9 100.8 105.8 3.4法国 74.1 75.0 77.4 75.8 0.5───────────────────────────────────中国铝加工材产量分品种而言,增速最高的是箔材,其次是型材(见表3)。
表3 中国铝材各品种的产量单位:万吨───────────────────────────────────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总量 50.0 65.7 77.3 85.5 174.2 162.0其中:板带 19.9 20.3 19.2 17.6 33.9 35.7箔 1.5 2.0 2.2 2.7 9.1 13.4型 16.4 19.3 22.7 25.3 91.4 82.8管 1.3 1.1 1.15 1.10 4.0 2.9──────────────────────────────────────────────────────────────────────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年均递增(%)───────────────────────────────────总量 176.1 147.1 176.6 217.1 234.1 298.8 363.0 17.6其中:板带 43.0 26.8 29.5 34.2 52.2 60.9 10.4箔 14.5 15.7 12.2 17.5 25.0 28.0 30.5型 89.0 38.7 46.2 57.7 106.7 176.0 24.3管 3.0 1.5 1.4 1.3 1.8 4.4 8.0───────────────────────────────────表4 我国近年来铝型材的进出口量单位:万吨───────────────────────────────────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进口量 9.4 6.3 7.8 6.6出口量 6.4 6.9 10.3 15.5净出口量 -3.0 0.6 2.5 8.9───────────────────────────────────第三,2001年中国已成为铝型材净出口国,2002年铝型材产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
目前我国仍是铝加工材总量的净进口国,特别是高精板带进口量居高不下。
但铝型材是例外,进入21世纪后,铝型材净出口量连年大幅递增。
2001年净出口6000吨,2002年达2.5万吨,2003年达8.9万吨。
2002年比2001年增长300%,2003年比2002年增长260%。
这是我国铝型材工业大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铝型材生产总体装备水平和实力达到当代国际水平我国铝型材生产总体装备水平和实力已完全达到当代国际水平。
作为型材生产的主体设备,2001年“西南铝”的8000吨水压机改成油压机,可挤压外接圆500mm、最长达26.5m的型材;同年山东丛林集团投产了我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万吨双动油压机,它是世界同类设备中最大的,标志我国挤压机设计制造能力已达到世界水平,它可挤压外接圆600mm,最长达60m的型材。
此外,丛林集团还从日本宇部兴产公司引进了一台8000吨单动油压机,吉林麦达斯按德国西马克公司的图纸由国内制造的一台7500吨油压机,天津柯鲁斯集团从意大利引进的一台5500吨油压机,尤其是2002年西北铝加工厂从德国引进的具有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4500吨反向挤压机,填补了国内空白。
另外,辽阳“忠旺”在建12500吨的油压机生产线,广东“兴发”、广东“凤铝”、台山“金桥”、长沙“经阁”等公司都有建设大吨位挤压机的安排。
这将大大扩大这些企业的规模,加强中国铝型材出口的能力和竞争力。
铝型材表面处理曾经制约了我国铝型材的应用和出口能力。
但通过引进和消化,中国已能生产300多种颜色的铝型材,拥有世界上铝型材表面处理的各种技术。
中国的铝型材表面处理生产线发展很快,据不完全统计,到2002年底已有609条,其中进口或关键部份引进的175条(详见表5)。
表5 中国现有表面处理生产线───────────────────────────────────阳极氧化粉末喷涂电泳涂漆氟碳喷涂木纹处理其他合计───────────────────────────────────总条数 379 88 91 22 13 16 609其中进口 59 58 31 12 10 5 175───────────────────────────────────这些表面处理生产线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广东“坚美”2000年从日本引进的产能3万吨的亚洲最大的立式电泳线,浙江“栋梁”从意大利引进的彩色电泳线,广西“南南”引进的卧式喷涂的“粉中粉”技术,广东“兴发”2002年从意大利引进的立式氟碳及高速换色的彩色粉末喷涂线,广东“凤铝”引进的产能4万吨的电泳线,广东“银鹰”引进的立式二次喷涂“粉中粉”技术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进一步提高了中国铝型材生产的品种多样性及出口竞争力。
2000年实施的铝合金建筑型材国家标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一批企业组建了自己的产品和技术研发中心并拥有多项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