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生物遗传学经典题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5
高考生物2024遗传与进化历年题目全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细胞分裂的特点?A. 遗传物质的复制B. 有丝分裂C. 同时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 有丝分裂前期不同期数目不同2. 以下哪个是遗传的基本单位?A. 染色体B. 基因C. 细胞D. 有丝分裂3. 遗传的基本规律是什么?A. 孟德尔遗传法则B. 子代整体基因组变化C. 随机性D. 变异性4. DNA分子的结构中含有哪几种碱基?A. A、T、C、GB. A、T、C、PC. A、T、G、PD. A、Z、C、G5. 经常参与细胞分裂的是细胞的哪种器官?A. 核膜B. 核C. 线粒体D. 核仁6. 现代细胞分裂学最早确定的是细胞分裂的某个过程是怎样进行的?A. 有丝分裂B. 减数分裂C. 同时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 有丝分裂前期不同期数目不同7. 遗传信息的用途不包括什么?A. 遗传学研究B. 判定亲子关系C. 确定物种进化的程度D. 增强人类智力8. 哪个法则是在染色体动态过程中排斥、受精并育苗后都能得到保持的?A. 孟德尔第一法则B. 孟德尔第二法则C. 孟德尔第三法则D. 孟德尔第四法则9. 染色体是由DNA和什么组成的?A. 细胞质B. 蛋白质C. 核酸D. 水分10. 细胞分裂的功能是什么?A. 维持生物体的稳定性B. 增加DNA链长度C. 更新遗传信息D. 生成新的基因二、填空题1. 母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都是(1)细胞,(2)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与(3)细胞相同,染色体的形态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了(4)和(5)等变化。
2. 首次发现核与质官(细胞内的独立细胞器官)之间的染色体运动的是(6) 。
3. 遗传物质是指生物的染色体上存在的(7) ,它是规定生物遗传基础的一个分子。
4. 适当选用下表中的字母填空:% | A | T | G | C------------- |A | | | |T | | | |G | | | |C | | | |A上连接的是(8) ,T上连接的是(9) ,G上连接的是(10) ,C上连接的是(11) 。
(2015.10)31。
(7分)某雌雄异株植物的紫花与白花(设基因为A,a)、宽叶与窄叶(设基因为B,b)是两对相对性状。
将紫花宽叶雌株与白花窄叶雄株杂交,F1无论雌雄全部为紫花宽叶,F1雌、雄植株相互杂交后得到的F2如图所示。
请回答:(1)宽叶与窄叶这对相对性状中,是显性性状。
A,a和B,b这两对基因位于对染色体上。
(2)只考虑花色,F1全为紫花,F2出现图中不同表现型的现象称为.(3) F2中紫花宽叶雄株的基因型为,其中杂合子占。
(4)欲测定F2中白花宽叶雌株的基因型,可将其与基因型为的雄株测交,若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白花宽叶雌株为杂合子。
(2016.4)31. (7分)果蝇的长翅(B)与短翅(b)、红眼(R)与白眼(r)是两对相对性状。
亲代雌果蝇与雄果蝇杂交,F1表现型及数量如下表:请回答:(1)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定律,基因B与b互为基因。
(2)F1长翅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种,其中杂合子占。
长翅红眼雌果蝇细胞中最多有个染色体组。
(3)现有1只长翅白眼果蝇与1只长翅红眼果蝇杂交,子代雌果蝇中长翅白眼占3/8,则子代雌果蝇中出现长翅白眼的概率为 .(4)为验证长翅红眼雄果蝇(BbX B Y)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进行了杂交实验,其遗传图解如下,请写出另一亲本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2016。
10)31. (7分)果蝇的灰身、黑身由等位基因(B、b)控制,等位基因(R、r)会影响雌、雄黑身果蝇体色的深度,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黑身雌果蝇与灰身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表现型及数量如下表.第31题表果蝇灰身黑身深黑身雌果蝇(只) 雄果蝇(只)1511484926—28请回答:(1)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显性性状为.R、r基因中使黑身果蝇的体色加深的是。
(2)亲代灰身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F2灰身雌果蝇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
高考生物遗传学专题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属于正常染色体的有:A. 男性性染色体B. 载体染色体C. 自由染色体D. 病变染色体答案: A2.下列基因型中,能够通过杂交可以获得不同表型比例的是:A. AA×AAB. AA×aaC. AA×AaD. Aa×Aa答案: D3.某基因有两个等位基因B和b,B为黑毛色基因,表现为黑色,b 为棕毛色基因,表现为棕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b为纯合子B. Bb为杂合子C. 由Bb和bb所组成的后代都为黑色D. 两个B基因一定为同源染色体上的答案: B4.下列哪个生物学现象与性连锁遗传有关?A. 染色体重组B. 染色体交叉C. 染色体变异D. 染色体断裂答案: B5.一般认为,发生遗传突变的最重要途径是:A. 自然选择B. 基因频率的突变C. 外因诱导D. 突变基因的扩散答案: C二、填空题1.在遗传学中,对遗传信息进行分析的基本单位是______。
答案:基因2.在遗传学中,指导个体发育、决定个体性状的物质是______。
答案: DNA3.染色体是由______和DNA分子构成的。
答案:蛋白质4.性染色体的遗传方式是______遗传。
答案:非典型性别5.父母所具有基因型的不同组合,将产生不同的______。
答案:子代基因型三、简答题1.什么是基因突变?请举例说明。
答: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传递过程中发生的意外改变,包括有利的和不利的变异。
例如,白化病是由于黑色素合成基因突变导致的,使动物体内黑素形成过程中涉及的某种酶不能正常合成,最终导致动物出现白色毛发的现象。
2.纯合子和杂合子有何区别?答:纯合子是指一个体内所有染色体对上的基因型都相同;而杂合子是指一个体内相同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型不同。
3.简述性连锁的原理和特点。
答:性连锁是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方式。
它的特点是跟随父系遗传,母系不参与遗传。
这是因为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只有在合子形成过程中才会重组,而在性染色体上位于同一条上的基因基本不重组,因此会出现父系遗传的现象。
遗传学经典题第一题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为棕色。
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选择亲本①与________(填序号)杂交。
(2)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杂交时应选择的两亲本为________(填序号)。
将杂交所得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预期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________(填序号)作亲本进行杂交,在F2中筛选抗病性状的方法是________。
(4)若③和④杂交所得F1自交,则F1所结种子中胚乳为糯性的基因型为________,种子中非糯性与糯性的比例为________。
(5)在遗传学实验中,玉米是较好的实验材料,请说明理由: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题Ⅰ. 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棕色。
现提供以下4种纯合亲本:(1)若采用花粉形状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可选择亲本甲与亲本杂交。
(2)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杂交时选择的亲本是。
将杂交所得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统计花粉粒的数目,预期花粉粒的类型有、比例为。
第14讲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1.下列关于研究材料、方法及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发现了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B.摩尔根等人以果蝇为研究材料,通过统计后代雌雄个体眼色性状分离比,认同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C.赫尔希与蔡斯以噬菌体和细菌为研究材料,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区分蛋白质与DN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沃森和克里克以DNA大分子为研究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破译了全部密码子答案 D 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发现了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摩尔根等人以果蝇为研究材料,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正确;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沃森和克里克采用物理模型法,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D错误。
2.下列人体细胞中,含有Y染色体的是( )A.精原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C.卵细胞D.次级卵母细胞答案 A 雄性个体具有精原细胞,其染色体组成与体细胞相同,含有Y染色体,A 正确。
3.蜜蜂种群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组成,图中显示了蜜蜂的性别决定过程,据图判断,蜜蜂的性别取决于( )A.XY性染色体B.ZW性染色体C.性染色体数目D.染色体数目答案 D 根据图示,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成雄蜂,受精卵可发育成蜂王或者工蜂,故蜜蜂的性别取决于染色体数目。
4.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
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
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
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1的亲本基因型是( )杂交1 ♂甲×乙♀雌雄均为褐色眼杂交2 ♀甲×乙♂雄性为褐色眼、雌性为红色眼A.甲为AAbb,乙为aaBBB.甲为aaZ B Z B,乙为AAZ b WC.甲为AAZ b Z b,乙为aaZ B WD.甲为AAZ b W,乙为aaZ B Z B答案 B 根据杂交1和杂交2的结果可推知,这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中必定有一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另一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题干可判断,A、D错误;若杂交1的亲本基因型为C中的AAZ b Z b和aaZ B W,则其子代雌雄个体的眼色表现不同,与题中杂交1子代的结果不相符,C错误,故B正确。
减数分裂与遗传的染色体学说▏2016-2020年浙江高考生物真题分类(解析版)1.(2020.7浙江卷21)若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4)的基因型为DdEe,其1个精原细胞(DNA被32P全部标记)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分裂过程中形成的其中1个细胞如图所示,图中细胞有2条染色体DNA含有32P。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形成图中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B.该精原细胞至多形成4种基因型的4个精细胞C.图中细胞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D.该精原细胞形成图中细胞的过程中至少经历了两次胞质分裂【答案】B【解析】已知该二倍体高等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为4,分析图示细胞可知,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两两分别移向两极,移向同一极的两条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因此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A、图示细胞中,分别移向两极的由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的基因分别为d和D,且除该基因外染色体形态无其他差异,可推测形成该细胞的过程发生了基因突变,A正确;B、该精原细胞至多形成3种基因型的4个精细胞,B错误;C、由分析可知,图中细胞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C正确;D、由于图中细胞只有2条染色体DNA含有32P,说明该精原细胞至少经过2次DNA复制,则至少经历了一次有丝分裂的胞质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胞质分裂,才形成图示细胞,D正确。
2.(2020.1浙江卷19)二倍体高等雄性动物某细胞的部分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如下,图中①、②表示染色体,a、b、c、d表示染色单体。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一个DNA分子复制后形成的两个DNA分子,可存在于a与b中,但不存在于c与d中B.在减数分裂中期Ⅰ,同源染色体①与②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C.在减数分裂后期,2条X染色体会同时存在于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D.若a与c出现在该细胞产生的一个精子中,则b与d可出现在同时产生的另一精子中【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可知,此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形成四分体,①、②为同源染色体,a、b为姐妹染色单体,c、d为非姐妹染色单体。
遗传学经典题第一题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为棕色。
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选择亲本①与________(填序号)杂交。
(2)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杂交时应选择的两亲本为________(填序号)。
将杂交所得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预期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________(填序号)作亲本进行杂交,在F2中筛选抗病性状的方法是________。
(4)若③和④杂交所得F1自交,则F1所结种子中胚乳为糯性的基因型为________,种子中非糯性与糯性的比例为________。
(5)在遗传学实验中,玉米是较好的实验材料,请说明理由: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题Ⅰ. 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棕色。
现提供以下4种纯合亲本:(1)若采用花粉形状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可选择亲本甲与亲本杂交。
(2)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杂交时选择的亲本是。
将杂交所得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统计花粉粒的数目,预期花粉粒的类型有、比例为。
浙江高考选考生物第28、31题汇编一一遗传规律(2014.07)31.下图甲、乙分别是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其中 的染色体,果蝇的红眼(D)和白眼(d)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D d 仅位于X 染色体上。
请回答下列问题:(1) 据图判断,果蝇为 _____ 倍体生物,其每个染色体组含有 条染色体,其中属于常染色体的是 __________ (用图中的染色体 标号作答)(2) 若只考虑基因 D d 的遗传,图中雌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 型是 _________ ,雄果蝇产生的含 Y 染色体的配子所占的比例 为 ___________ 。
(3) 果蝇的灰身(B)与黑身(b)是另一对相对性状,且基因 B 、b 位于n 号染色体上。
现将纯合灰身红眼雌果蝇与黑身白眼雄果蝇杂交得到F 1,选择F 1中的雌果蝇与黑身白眼雄果蝇杂交得到 F 2。
① 若同时考虑体色与眼色的遗传,则它们遵循 ___________ 定律。
② F 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 , F 2中雌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5.01)31.某种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其花色有白色、红色和紫色,控制花色的基因与花色的关 系如下图所示。
现选取白色、红色和紫色三个纯合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一:红花X 白花, F 1全为红花,F 2表现为3红花:1白花;实验二:紫花X 白花,F 1全为紫花,F 2表现为9紫花:3红花:4白花。
请回答:(1) 基因A 和基因B 通过控制 _________ 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花色。
这一过程体现了基因具有表达 的功能,该功能是通过转录和翻译来实现的。
(2) 在杂交实验过程中,应在母本花粉未成熟时,除去全部雄蕊,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 ,去雄后,为 防止外来花粉授粉,应进行 ___________ 处理。
遗传定律与分子基础、变异的综合1.(2018·浙江押题卷1)目前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将抗棉铃虫基因导入棉花植株,得到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
现将棉铃虫基因导入后获得若干转基因植株(P代),从中选择抗虫的单株P1、P2、P3,分别自交获得F1,F1的性状表现及比例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表格可知,P2中抗棉铃虫基因导入两条染色体B.将抗棉铃虫基因导入受体细胞,需要用氯化钙处理,增大棉花细胞细胞壁的通透性C.P1的后代自由交配得到子二代,抗棉铃虫基因的基因频率为50%D.从表格可知,目的基因能1次或多次插入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任一部位答案 C解析分析表格可知,P1中抗棉铃虫基因导入一条染色体上,P2的抗棉铃虫基因至少导入一对同源染色体上,P3的抗棉铃虫基因导入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A错误;棉铃虫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应该用农杆菌转化法,氯化钙处理的是农杆菌的细胞壁(氯化钙不应用于植物细胞壁的通透性改变),B错误;P1中抗棉铃虫基因的频率是50%,在自交得到的子一代及子二代自由交配过程中,没有出现淘汰,因此,基因频率不变,C正确;目的基因能1次或多次插入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并非任何部位,D错误。
2.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
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
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
据此可推测:雄果蝇中()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答案 C解析由题干可知,子一代雌∶雄=2∶1,说明部分雄性受精卵因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致死,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B错误;由于亲本表现型不同,后代雌性又有两种表现型,故亲本基因型为X G X g、X g Y,子代基因型为X G X g、X g X g、X g Y、X G Y,说明雄蝇中G基因纯合致死,C正确,D错误。
高考生物遗传学练习题及答案遗传学是生物学中重要的一个分支,研究了生物个体内遗传物质的传递和变异规律。
在高考中,遗传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下面是一些高考生物遗传学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题目一:染色体的结构1. 请简要描述染色体的结构。
答案: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是细胞内基因的携带者。
染色体的结构包括着丝粒、染色单体、染色体臂等部分。
2. 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结构有何不同?答案: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是由两条相同的染色单体组成,称为姐妹染色单体。
而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有一条染色单体。
题目二:孟德尔遗传定律1. 孟德尔是如何研究遗传定律的?简要介绍他的实验过程。
答案:孟德尔通过对豌豆杂交实验的观察,研究了性状的遗传规律。
他选取了一些有明显差异的性状进行杂交,观察和统计了后代的各种表现形式,得出了一系列遗传定律。
2. 请简要描述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答案: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包括了显性和隐性、分离和再组合以及自由组合三个定律。
其中,显性和隐性定律说明了显性性状会表现在后代的外观上,而隐性性状则需要两个隐性基因的存在才能表现出来。
分离和再组合定律说明了遗传物质在有性繁殖中的分离和重新组合。
自由组合定律则说明了不同性状之间的遗传独立。
题目三:基因突变1. 请简要描述基因突变的定义和分类。
答案: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发生的突然而持久的改变。
基因突变可以分类为基因点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两类。
基因点突变是指单个碱基或少量碱基的改变,包括了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和读框突变等。
染色体结构变异指染色体上大片基因或染色体断裂、连接等结构的改变。
2. 基因突变有哪些引起因素?答案:基因突变的引起因素包括了物理因素(如辐射和化学物质)、生物因素(如病毒感染)以及自然突变等。
题目四:基因工程1. 请简要介绍基因工程的定义和应用。
答案:基因工程是指通过对DNA的操作和改变,使得生物体具有特定的基因组成和表现形式。
专题13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挖命题【考情探究】分析解读本专题主要包括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特点、人类遗传病类型与优生措施等知识。
选考考查的频率较高,考查主要集中在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特点、优生措施和伴性遗传分析等方面,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
复习时注意归纳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特点、类型和实例,能运用伴性遗传的特点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遗传系谱图的分析训练。
【真题典例】破考点考点一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考点集训】考向1 染色体组型和性染色体1.(2019届浙江十校10月联考,10,2分)下图为某一遗传病患者体细胞内全部染色体的图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该图像为染色体组,诊断其患唐氏综合征B.该图像为染色体组,诊断其患特纳氏综合征C.该图像为染色体组型,诊断其患唐氏综合征D.该图像为染色体组型,诊断其患特纳氏综合征答案D2.(2014浙江1月学考,11,2分)正常女性体细胞内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A.XOB.XYYC.XYD.XX答案D考向2 伴性遗传(2016浙江1月选考,39,10分)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B、b)控制,其中一对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
基因A是色素产生所必需的,基因B使眼色呈紫色,基因b使眼色呈红色,不能产生色素的个体眼色呈白色。
现有两个纯系果蝇杂交,结果如下:P 红眼(♀) ×白眼(♂)↓F1紫眼(♀) 红眼(♂)F1(♀) ×F1(♂)↓F2紫眼红眼白眼3 ∶ 3 ∶ 2请回答:(1)等位基因A、a位于(填“同源”或“非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根本区别是。
(2)果蝇眼色的遗传遵循定律,其中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是。
(3)亲代红眼果蝇(♀)的基因型为,F1雄果蝇能产生种配子。
(4)F2中红眼果蝇共有种基因型,其中与亲代红眼果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
(5)从F2中选取某雄果蝇与任意眼色的雌果蝇杂交,其后代雌果蝇均为紫眼。
该雄果蝇的基因型为,此基因型的个体占F2个体数的比例为。
专题07 遗传的分子基础一、单选题1.(2024·全国高考真题)在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中,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体内分别出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
某同学依据上述试验,结合现有生物学学问所做的下列推想中,不合理的是()A.与R型菌相比,S型菌的毒性可能与荚膜多糖有关B.S型菌的DNA能够进入R型菌细胞指导蛋白质的合成C.加热杀死S型菌使其蛋白质功能丢失而DNA功能可能不受影响D.将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与R型菌混合,可以得到S型菌【答案】D【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试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试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试验证明S 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没有证明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而艾弗里体外转化试验,将各种物质分开,单独探讨它们在遗传中的作用,并用到了生物试验中的减法原理,最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与R型菌相比,S型菌具有荚膜多糖,S型菌有毒,故可推想S型菌的毒性可能与荚膜多糖有关,A正确;B、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细胞后使R型菌具有了S型菌的性状,可知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细胞后指导蛋白质的合成,B正确;C、加热杀死的S型菌不会使小白鼠死亡,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蛋白质功能丢失,而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可以使R型菌发生转化,可知其DNA功能不受影响,C正确;D、将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DNA被水解为小分子物质,故与R型菌混合,不能得到S型菌,D错误。
故选D。
2.(2024·河北高考真题)关于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部生物基因表达过程中用到的RNA和蛋白质均由DNA编码B.DNA双链解开,RNA聚合酶起始转录、移动到终止密码子时停止转录C.翻译过程中,核酸之间的相互识别保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精确性D.多肽链的合成过程中,tRNA读取mRNA上全部碱基序列信息【答案】C【分析】翻译过程以氨基酸为原料,以转录过程产生的mRNA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产生多肽链。
遗传学经典题第一题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为棕色。
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选择亲本①与________(填序号)杂交。
(2)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杂交时应选择的两亲本为________(填序号)。
将杂交所得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预期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________(填序号)作亲本进行杂交,在F2中筛选抗病性状的方法是________。
(4)若③和④杂交所得F1自交,则F1所结种子中胚乳为糯性的基因型为________,种子中非糯性与糯性的比例为________。
(5)在遗传学实验中,玉米是较好的实验材料,请说明理由: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题Ⅰ. 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棕色。
现提供以下4种纯合亲本:(1)若采用花粉形状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可选择亲本甲与亲本杂交。
(2)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杂交时选择的亲本是。
将杂交所得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统计花粉粒的数目,预期花粉粒的类型有、比例为。
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浙科版高频考点专题练:染色体与遗传一、单选题1.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如图所示,甲病由等位基因A/a控制,乙病由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Ⅱ5不携带致病基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C.Ⅲ6带有来自Ⅰ2的甲病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3D.若Ⅱ4和Ⅱ5再生一个孩子不会患甲病2.马蛔虫的精子和卵细胞中都只有2条染色体,雌虫的部分细分裂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1细胞为初级细胞,分裂可能产生图2细胞B.图2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同源染色体数目均为图1细胞的一半C.图2细胞来源于图1细胞、但图2细胞的基因组成与图1细胞的不相同D.图1和图2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数均为1:2:23.某隐性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有d、d'两种形式。
如图表示该病某家族系谱图及成员携带致病基因的情况,Ⅱ1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
不考虑新的变异,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Ⅱ1的染色体变异由Ⅰ₁的减数分裂Ⅰ异常导致C.若Ⅰ1与Ⅰ2再生育,儿子患病的概率为1/2D.Ⅱ2与正常女性婚配,子女患病的概率是1/44.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良好材料,在遗传规律的发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摩尔根用一只白眼雄果蝇与一只红眼雌果蝇交配,所得F1全为红眼,F1雌雄交配所得F2中只有雄果蝇中出现了白眼。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F1雄果蝇产生的精子中均不含X染色体B.果蝇作为遗传学材料的优点有易饲养、繁殖快等C.F2中出现白眼果蝇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D.果蝇白眼的遗传和性别相关联,F2中红眼∶白眼=2∶15.某对夫妇有两个孩子,其中一个是收养的(和他们不存在遗传学关系)。
如图是该家庭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Ⅱ-1是收养的,则含隐性基因的个体会患病B.若Ⅱ-1是收养的,则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若Ⅱ-2是收养的,则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D.若Ⅱ-2是收养的,则不含显性基因的个体患病6.正常雌性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会随机有一条失活,高度浓缩形成巴氏小体,且该细胞的所有后代均是同一条染色体处于失活状态,而正常雄性则无巴氏小体的存在。
专题02 遗传遗传大题出现在浙江生物选考的第28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往往涉及伴性遗传,致死,自由交配,概率计算,遗传图解等。
1.某昆虫的紫眼(A)对红眼(a)为显性、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已知A与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与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某基因型纯合会导致受精卵不能发育而致死(缺乏相应的等位基因也认为是纯合)。
现有1只白眼雌性昆虫和1只红眼雄性昆虫杂交,所得F,的表型及所占比例如下表所示。
紫眼红眼白眼雌昆虫1/31/3O雄昆虫0O1/3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昆虫的眼色遗传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雌性昆虫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F,雄性昆虫中只有白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验证某只雄性昆虫是否为纯合子,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将其与双隐性纯合雌性昆虫进行测交实验。
(2)若让F1中全部的雌雄昆虫随机交配,所得F₂昆虫中,紫眼:红眼:白眼=_______________;F2昆虫中杂合紫眼雄性昆虫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3)用遗传图解表示F,中的红眼昆虫与白眼昆虫杂交产生子代雌性昆虫的过程。
答案(1)遵循、Aa X B X b、aa X B X b(基因型为)aa X b Y的(雄性)昆虫致死(2)5:3:5 2/13(3)(遗传图解如下)红眼雌昆虫白眼雄昆虫P aa X B X b X Aa X b Y配子a X B a X b A X b a X b AY aYF1Aa X B X b aa X B X b Aa X b X b aa X b X b紫眼雌昆虫红眼雌昆虫白眼雌昆虫致死比例 1 : 1 : 1【评分标准:亲本基因型和表型1分;子代基因型和表型1分;配子和符号1分,含Y的雄配子不做要求,从P或从F1,开始均可得分;子代表型比例1分。
孟德尔定律、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一、选择题1.(2019·高考海南卷改编)以豌豆为材料进行杂交实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豌豆是自花传粉且闭花授粉的二倍体植物B.进行豌豆杂交时,母本植株需要人工去雄C.杂合子中的等位基因均在形成配子时分离D.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均能够自由组合解析:选D。
豌豆是自花传粉且闭花授粉的二倍体植物,自然状态下是纯种,A正确;因豌豆雌雄同花,在进行豌豆杂交时,母本植株需要人工去雄,并进行套袋处理,B正确;杂合子中的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正确;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能够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D错误。
2.金鱼草花色遗传中,纯合红花(CC)与纯合白花亲本(cc)杂交,F1代均为粉红色花(Cc),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红花亲本和粉红色花亲本杂交,后代均表现为红花B.粉红色花亲本自交,后代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约占1/2C.金鱼草花色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D.粉红色花与白色花亲本杂交,会产生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子代答案:B3.近年来自闭症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该病症与遗传物质的改变有关。
基于下列病因假设的相关推断,不合理的是( )A错误;若多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会遗传给后代,B正确;若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致病基因,则男性X染色体上只要有致病基因就患病,女性的两条X染色体上都携带致病基因才患病,因此男性患者数量大于女性患者数量,C正确;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或倒位,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基因的数目可能不发生改变,D正确。
4.科学家利用小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①黄鼠×黑鼠→黄2 378∶黑2 398;②黄鼠×黄鼠→黄2 396∶黑1 235。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能判断小鼠皮毛黄色是隐性性状B.实验②中黄鼠很可能是杂合子C.实验②中亲本小鼠均不是纯合子D.纯合的黄色小鼠可能在胚胎期死亡解析:选A。
遗传学经典题
第一题
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为棕色。
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
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选择亲本①与________(填序号)杂交。
(2)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杂交时应选择的两亲本为________(填序号)。
将杂交所得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预期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________(填序号)作亲本进行杂交,在F2中筛选抗病性状的方法是________。
(4)若③和④杂交所得F1自交,则F1所结种子中胚乳为糯性的基因型为________,种子中非糯性与糯性的比例为________。
(5)在遗传学实验中,玉米是较好的实验材料,请说明理由: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题
Ⅰ. 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棕色。
现提供以下4种纯合亲本:
(1)若采用花粉形状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可选择亲本甲与亲本杂交。
(2)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杂交时选择的亲本是。
将杂交所得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统计花粉粒的数目,预期花粉粒的类型
有、比例为。
(3)利用提供的亲本进行杂交,F2能出现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植物的亲本组合有,其中F2表现型为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植物比例最高的亲本组合是,在该组合产生的F2表现型为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的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Ⅱ.带有完全隐性致死基因的一头杂合子公牛和32头母牛交配,每一母牛生3头小牛。
其中12头母牛生有死胎小牛(一头或多于一头),所以这些母牛必定是致死基因携带者。
在这群体中还可能有头携带者母牛尚未鉴定出来。
Ⅲ.将黑毛豚鼠和白毛豚鼠杂交,所有F1个体都是黑毛。
用F1中的雌性个体与纯隐性的个体交配(回交),产生的个体的表现型比例如下:3白:1黑。
若F1雌雄个体交配,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第三题
③若III 8和III9婚配,子女中只患丙或丁一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___;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___________。
下面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若II-7为纯合体,据图回答:
(1)甲病是致病基因位于___染色体上的___性遗传病。
乙病是致病基因位于___染色体上___性遗传病。
(2)II—6的基因型是_________,II—8的基因型是_____。
(3)假设III—10与III—9结婚,生出只有一种病的女孩的概率是_____。
第七题
下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
若Ⅱ-7为纯合体,请据图回答:
(1)甲病是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性遗传病;乙病是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的
________性遗传病。
(2)Ⅱ-5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Ⅲ-8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Ⅲ-10是纯合体的概率是________。
(4)假设Ⅲ-10与Ⅲ-9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
(5)该系谱图中,属于Ⅱ-4的旁系血亲有________,直系亲属有__________。
第八题
下图是某家族的系谱图,在这个家族中有两种遗传病甲(基因为A、a)和乙(基因为B、b),乙病患者的性染色体与男性相同,体内有睾丸,外貌与正常女性一样,但均表现不育。
家族中7号个体无甲致病基因,1号个体无乙病致病基因。
请根据图谱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乙病的遗传方式
为。
(2)4号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为:,5号个体的基因
为:。
(3)11号和12号个体结婚,生下一个患甲病孩子的概率为:,患甲病但不患乙病的孩子的概率为:。
(4)如果只考虑乙病,请用遗传图解,以6和7号个体为例,解释在这个家族中女人特别多的现象。
第九题
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图(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
现已查明II—3不携带致病基因。
据图回答:
(1)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乙病是_______性遗传病。
(2)写出下列个体的基因型:III—9______,III—12__________。
(3)若III—9和III—12婚配,子女中只患甲或乙一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__;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_________。
(4)若III—9和一个正常男性婚配,如果你是医生,根据他们家族病史,你会建议他们生一个_____(男/女)孩。
(5)若乙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6%,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约为___________。
第十题
下图为某家族患甲病和乙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染色体_______性遗传。
(2)若Ⅱ1和Ⅱ6两者的家庭均无乙病病史,则Ⅲ4的基因型是_______。
若Ⅲ1与Ⅲ4。
结婚,子女中患病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
(3)若乙病是白化病,对Ⅱ1、Ⅱ2、Ⅲ1和Ⅲ2进行乙病的基因检测,将各自含有白化或正常基因的相关DNA片段(数字代表长度)通过纸层析法分离,结果如图。
则长度为________单位的DNA片段含有白化病基因。
个体d是系谱图中__________个体。
若Ⅲ1与Ⅲ4结婚(Ⅱ6家庭无白化病史),生一个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男孩的概率是____。
遗传学经典题答案
第一题
(1)②和④
(2)②和④蓝色长形∶蓝色圆形∶棕色长形∶棕色圆形=1∶1∶1∶1
(3)①和④病原体感染法
(4)aaatttddd 3∶1
(5)玉米雌雄同株异花,去雄操作简便;生长期较短,繁殖速度较快;具有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产生的后代较多,统计更准确(回答两点即可)
第二题
Ⅰ(1)乙或丙(1分)
(2)甲和丙、乙和丁(1分)(答对一组即可得分,有错答不得分)
圆形蓝色、圆形棕色、长形蓝色、长形棕色(2分,缺一不得分)
1∶1∶1∶1 (1分)
(3)甲和乙、甲和丙、乙和丙(2分,答对一组得1分,答对2组及以上者得2分,有错答不得分); 乙和丙(1分); 1/9(1分).
Ⅱ9(1分)
Ⅲ9黑:7白(1分)
第三题
(1)甲、乙、丙、丁
(2)表兄妹亲缘关系很近,婚配后隐性致病基因在子代中纯合的机会大大增加
(3)①X 常②或③3/8 1/16
第四题
(1)
(2)
(3)
(4)
(5)
第五题
(1)随机抽样
(2)常 X
(3)
(4)①aaX B X B或aaX B X b②1/8③基因突变④III-3、III-4
(5)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第六题
(1)常显;常隐
(2)aaBB或aaBb AaBb
(3)1/12
第七题
(1)常隐常显
(2)雌灰身直毛雄灰身直毛
(3)aaBB aaBb
(4)2/3 5/12
(5)Ⅱ-5、Ⅱ-6、Ⅲ-8、Ⅲ-9 Ⅰ-1、Ⅰ-2
第八题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X隐性遗传 (每空2分)
(2) AAX b Y AaX b Y aaX B Y(每空2分)
(3) 1/12 7/96 (每空2分)
(4)(3分)
第九题
(1)常隐(2)aaX B X B或aaX B X b AAX B Y或AaX B Y (3)5/8 1/12 (4)女(5)%
第十题
(1)常显
(2)AAX B Y或AaX B Y 17/24
(3) Ⅲ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