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物流第四章
- 格式:ppt
- 大小:330.50 KB
- 文档页数:24
《国际物流》应考要点第一章导论(重点:基础概念)一、物流的概念:2001年,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
物流是相互依赖的一些活动所组成的一个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包装、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称为物流的七大功能要素。
二、供应链的概念:是某些商品或服务的设计、开发以及传递给最终用户而进行的一系列有序的活动(计算机集成管理下的物流)。
三、现代企业物流:与企业经营活动有关的内外部物流。
四、国际物流的概念:是组织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和制成品在国与国之间进行流动和转移的活动。
五、国际物流的总目标: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保质、保量、适时的将货物从某国的供给方运至另一国的需求方,使国际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益最大。
第二章国际物流管理要素(重点:运输方式的特征和选择,多式联运)一、运输方式的选择1、各种运输方式的特征、适用性(1)公路运输;(2)铁路运输;(3)水路运输;(4)航空运输。
2、运输决策(1)运输线路的选择:选择最具成本效益的运输路线(the most cost-effective route)。
是首先决定的问题,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影响到运输方式的选择。
(2)运输方式的选择:选择最具成本效益的运输方式(the most cost-effective mode)。
影响因素有:速度;可靠性;成本(综合总成本);运营因素(客户、产品、公司、环境);运输方式的特点。
(3)运输服务商的选择:货代公司。
(4)运输计划的编制(5)运输能力的配备二、海洋运输1、特点及适用性(1)运量大;(2)投资小,运费低;(3)适应性强;(4)运输速度慢;(5)风险较大;(6)可达性差。
适于运量大、距离远、对时间没有要求的大宗货物。
2、海运工具- 船舶(1)干货船:集装箱船、散货船、杂货船、滚装船。
第四章国际租船业务甲(租船人)、乙(船东)经协议达成程租船合同,合同规定利用A轮将7万吨小麦由B港运往C港。
A轮到达C港时却发现在该港区的入口处有一座大桥,由于该轮的吊杆过高无法通过该桥,进而无法进入该港卸货。
最后,虽然借助驳船将小麦卸在C港,但双方对驳船费用的负担问题产生争议。
请问:你认为该由谁来承担这笔费用,为什么?解析要点:学生应指出本案例主要涉及安全港问题。
因为港口为租船合同中的列明港口,除非额外说明,一般由船东负责港口的安全,因此本案所产生的额外驳船费用应该由船东承担。
第五章国际航空运输某进出口公司A依照贸易合同将货物分别交由B(海运公司)、C(空运公司)运往目的地,并分别取得B、C于6月20日签发的凭指示B/L和MAWB。
6月25日,在议付银行审理单证的同时,海运、空运的所有货物在到达目的港后被进口商D设法提走,随后D以货物不符合同品质要求为由拒绝支付货款。
A 得知消息后,以B、C擅自将货物交付他人,对自己造成损失为理由,向B、C提出索赔。
请问A的索赔理由是否成立?B、C是否应对由此给A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解析要点:学生应该指出该案例反映了海运提单与航空运单的不同之处。
海运提单是提货凭证,因此海运公司在没有见到正本提单(案例中说明银行在正在审理单证,说明单证在议付行处)情况下交付货物是不应该的,需要赔偿正本提单持有人因此而遭受的损失。
而航空运单则不同,不是提货凭证,因此空运公司根据运单上收货人的名字可以将货物直接交付收货人。
因此,只有货交收货人,空运公司就没有责任。
第六章国际陆运与多式联运2005年,国内多家新闻媒体报道了来自美国慈善机构的捐赠物品被发现是“医疗垃圾”的事件。
这些“捐赠垃圾” 包括心脏手术包、医用套服、医用手套、敷料、纱布、胶带、垃圾桶、导管及套件、缝合线、轮椅等,其中绝大部分已过期。
甚至有1998年就过期的医用管。
部分医疗器械是重复使用的二手货,不少一次性注射器裸放在集装箱内,注射器内物质不明,且已变质,试剂、消毒膏及液体均已外流。
国际物流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国际物流部的管理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增强部门内部协调和沟通,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国际物流部是公司内部负责国际物流业务的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公司的进出口业务以及跨境电商业务。
第三条国际物流部的工作原则是高效、规范、诚信、务实,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确保业务安全和信息安全。
第四条国际物流部的工作任务是为公司提供优质的进出口物流服务,确保货物的快速、安全、准确地运输,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
第五条国际物流部的组织架构包括部门领导、专业团队和助理人员,各级岗位职责清晰,相互配合,实现高效工作协同。
第六条国际物流部的人员配备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和业务发展。
第七条国际物流部应建立健全信息化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和业务处理速度,规范操作流程,确保数据安全和机密性。
第八条国际物流部应不断开拓市场,拓展业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和竞争力,实现业务稳健增长和持续发展。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九条国际物流部设置部门领导,直接负责部门工作,领导团队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决策和指导部门工作。
第十条部门领导应具备专业的物流知识和管理经验,善于团队管理和协调合作,有效领导下属员工完成工作任务。
第十一条部门领导应定期召开部门会议,及时传达公司重要决策和业务动态,听取员工意见和建议,促进部门内部交流和沟通。
第十二条部门领导应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明确任务分工和责任考核,指导员工开展工作,促使工作目标的实现。
第十三条国际物流部应根据业务需求设置专业团队,包括进口团队、出口团队、跨境电商团队等,各团队相互配合,协同工作。
第十四条专业团队负责具体业务操作,按照公司规定的流程和标准开展工作,确保业务流程的顺畅和高效运转。
第十五条专业团队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和学习,提升岗位技能和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团队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第十六条国际物流部应配备助理人员,协助部门领导和专业团队处理业务事务,提高工作效率和协助处理突发事务。
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国际物流》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辅修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物流管理发展现状、物流特征、物流系统、配送以及物流管理、IT物流的关系、物流今后发展趋势等,并要求学生在掌握物流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具有初步解决企业物流配送网络优化和物流管理的方案设计。
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本课程的对进出口单证、报关和堆场等模块处理加强学生对国际物流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满足各职业岗位能力所需要的知识基础,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先导课程为《经济学》《管理学》《电子商务》《物流学概论》,为后面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国际物流业务、国际货物运输方式、国际物流的空间格局、国际贸易口岸、国际物流信息系统、非贸易国际物流、国际物流网络系统、国际物流中心与仓储包装、国际物流发展展望。
(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物流的基本知识,培养国际物流运作的能力和进行企业国际物流动作的战略选择。
(三)素质目标全面、系统地掌握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运用会计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教学项目(二)实习实训项目四、教学评价1、考核项目: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应用。
2、考核方式:考查。
3、成绩评定:考试课程总评成绩(100%)=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60%)。
其中,平时成绩(40%):出情率,课堂表现,学生遵守纪律以及上课积极参与活动情况。
期末考试(60%):理论知识测试。
五、建议使用的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国际物流》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8220123课程名称:国际物流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Logistics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48学时学分:3学分适用对象:2018级物流管理_佛山校区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管理学、物流学导论、供应链管理、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二、课程简介国际物流是一门综合课程,涉及物流管理专业很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知识点,知识面比较广。
不仅仅包括国际物流的基本概念、整体管理流程以及方案的设计。
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出现在国际物流中,比如逆向物流管理、保税物流和国际物流金融、国际物流方案的设计等。
这些特征加大了教学的难度,如何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成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is a comprehensive course and has a wide range of knowledge, which involves lots of knowledge points of logistics specialized basic courses and specialized courses,which includes the basic concepts of international logistics,the process of system management and the project design.The meanwhile,the new theory and methods have appear with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development,such as reverse logistics,bonded logistics,international logistics finance and the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project design and so on.These characteristics increase the teaching difficulty.It’s the key and difficult point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promote the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从企业全球化物流运作的观念出发,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国际物流的整体管理流程,提升国际物流各环节的运作能力及整体国际物流方案的运作能力。
国际物流课程教案第一章:国际物流概述1.1 课程介绍解释国际物流的定义和重要性概述国际物流的基本流程和环节1.2 国际物流的定义和重要性讨论国际物流的定义和范围探讨国际物流在现代全球化经济中的重要性1.3 国际物流的基本流程和环节描述货物的运输、仓储、清关、配送等基本流程解释各个环节的作用和相互关系第二章:国际运输方式2.1 海运介绍海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探讨海运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2.2 空运介绍空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探讨空运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2.3 其他运输方式介绍铁路、公路、内河等运输方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探讨这些运输方式在国际物流中的应用和限制第三章:国际物流单证3.1 基本单证介绍国际物流中常用的基本单证,如发票、装箱单、提单等解释各个单证的作用和填写要求3.2 信用证介绍信用证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解释信用证的条款和操作流程3.3 电子单证探讨电子单证的定义和应用介绍电子单证的使用方法和优势第四章:国际物流定价和成本4.1 定价方式解释国际物流中常见的定价方式,如固定价格、变动价格等探讨定价方式对物流成本的影响4.2 物流成本计算介绍国际物流成本的构成和计算方法分析物流成本对企业和供应链的影响4.3 成本控制和优化探讨物流成本控制和优化的策略和方法分析如何降低物流成本并提高物流效率第五章:国际物流风险与管理5.1 物流风险概述讨论物流风险的定义和分类解释物流风险对供应链的影响5.2 物流风险管理介绍物流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探讨如何识别、评估和控制物流风险5.3 物流保险介绍物流保险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解释物流保险的条款和理赔流程第六章:供应链管理6.1 供应链管理概述解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概述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6.2 供应链策略与流程探讨供应链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描述供应链流程的优化和协调6.3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管理介绍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和评价的方法分析合作伙伴关系对供应链性能的影响第七章:国际物流信息系统7.1 国际物流信息系统概述解释国际物流信息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概述物流信息系统的关键功能和技术7.2 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探讨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流程描述物流信息系统的实施方法和注意事项7.3 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介绍物流领域常用的信息技术,如EDI、GPS、RFID等分析信息技术对国际物流效率的提升作用第八章:物流合同与争议解决8.1 国际物流合同概述解释物流合同的定义和重要性概述物流合同的基本条款和内容8.2 物流合同的签订与履行探讨物流合同的签订流程和注意事项描述物流合同的履行和监控方法8.3 物流争议解决介绍物流争议解决的常见方法和途径分析不同争议解决方式的特点和适用场景第九章:环境保护与绿色物流9.1 环境保护与国际物流讨论环境保护对国际物流的影响和挑战概述物流行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和义务9.2 绿色物流策略与实践探讨绿色物流的基本原则和策略描述绿色物流在包装、运输、仓储等方面的实践方法9.3 环保法规与标准介绍国际物流领域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分析遵守环保法规和标准对企业的意义和影响第十章:未来趋势与创新10.1 全球化与供应链重组探讨全球化对国际物流的影响和挑战分析供应链重组的趋势和策略10.2 创新技术在国际物流中的应用介绍物联网、大数据、等创新技术在国际物流领域的应用分析这些技术对国际物流效率和成本的影响10.3 未来国际物流的发展方向探讨国际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机遇分析企业如何应对未来国际物流的挑战和变化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国际物流的定义和重要性:理解国际物流在全球化经济中的核心作用,以及它对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