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功能材料-(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188.50 KB
- 文档页数:22
《新型功能材料》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80132065课程英文名称:The New Functional Material课程总学时:16 讲课:16 实验:0 上机:0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介绍新型功能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制备和应用,着重论述反映当代功能材料科学发展的主要前沿领域。
着重研究新型功能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及其微观组织结构之间的转变规律,掌握新型材料的力学性能与这些规律改进新型功能材料的性能,发展材料科学的基础应用型课程。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了解新型功能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制备和应用,掌握几种前沿领域的新型功能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制备和应用等。
了解新型功能材料的光、电、磁、声、热、化学特性和生物特性;了解新型功能材料在当代通信、电子、能源、计算技术、航天航空等各个领域中的广泛用途;了解超导材料、磁性材料、贮氢材料、半导体材料、光学材料、精细功能陶瓷材料、功能转换材料、功能薄膜材料、纳米材料、智能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制备和应用及发展动向。
为开发、应用新型功能材料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解题思路的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培养学生提高利用标准、规范及手册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讲课要联系实际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方式。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必须在完成先修课程之后进行。
本课程主要的先修课程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材料学、力学、金属材料及电子学)等。
本课程将为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等方面的专业课、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本课程在教学进程中根据情况安排一定量的课堂练习和习题,具体学时数和时间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进程决定。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深圳大学材料学院主讲:李均钦材料现代分析方法主要参考书:1. 周玉主编,材料分析方法,哈工大出版社2007年版。
2. 黄新民、解挺编,材料分析测试方法,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3. 王富耻主编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 梁敬魁编,粉末衍射法测定晶体结构,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绪论能源人类文明的三大支柱{{信息材料结构材料功能材料材料:用以制造有用构件、器件或其它物品的物质结构材料: 耐高温、耐高压、高强度材料等功能材料: 磁性材料、半导体材料、超导体材料化学成分材料的性能主要取决于{结构组织形态为了了解所获材料的化学组成、物相组成、结构、组织形态及各种研究技术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需要采用相应的分析表征方法。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是一门技术性实验方法性的课程。
绪论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的含义:广义:技术路线、实验技术、数据分析狭义:测试组成和结构的仪器方法如: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显微分析表面分析热分析光谱分析(光谱和色谱-高分子方向单独开)绪论化学成分材料的性能主要取决于{结构组织形态本课程主要介绍研究材料化学组成、物相组成、结构、组织形态的现代分析方法。
本课程的内容主要有:1、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X-ray diffraction)主要用于物相分析和晶体结构的测定。
它所获取的所有信息都基于材料的结构。
绪论本课程的内容主要有:1、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X-ray diffraction)主要用于物相分析和晶体结构的测定。
它所获取的所有信息都基于材料的结构。
绪论本课程的内容主要有:2、透射电子显微镜(TEM)(transition electron microscope)电子束透过薄膜样品,用于观察样品的形态,通过电子衍射测定材料的结构,从而确定材料的物相。
分辨率:0.34nm● 加速电压:75kV-200kV;放大倍数:25万倍● 能谱仪:EDAX -9100;扫描附件:S7010 透射电镜绪论本课程的内容主要有:3)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束在样品表面扫描,用于观察样品的形貌(具有立体感);通过电子束激发样品的特征X射线获取样品的成分信息。
2016年《功能材料》总复习绪论1. 新材料指“在近阶段将达到实用化的高功能材料”,一般认为可以包括:晶须材料、非晶材料、超塑性材料、形状记忆材料、功能陶瓷、功能有机材料、超导材料、碳纤维、能量转换材料等。
2. 功能材料指那些具有优良的电学、磁学、光学、热学、声学、力学、化学、生物医学功能,特殊的物理、化学、生物学效应,能完成功能相互转化,主要用来制造各种功能元器件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高科技领域的高新技术材料。
(磁性、电子、信息、光学、敏感、能源)3. 与结构材料相比,功能材料有以下主要特征:1)功能材料的功能对应于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微观物体的运动,是最本质的特征。
2)功能材料的聚集态和形态非常多样化,除晶态外,还有气态、液态、液晶态、非晶态、混合态和等离子态。
除三维材料外,还有二维、一维和零维材料。
3)结构材料常以材料形式为最终产品,而功能材料有相当一部分是以元件形式为最终产品,即材料-元件一体化。
4)功能材料是多学科交叉的知识密集型产物。
5)功能材料的制备技术不同于结构材料用的传统技术,而是采用许多先进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如急冷、超净、超微、超纯、薄膜化、集成化、微型化、智能化以及精细控制和检测技术。
4. 功能材料按其功能的显示过程可分为:1)一次功能材料:当向材料输入的能量和从材料输出的能量属于同一种形式时,材料起到能量传输部件的作用。
材料的这种功能称为一次功能。
以一次功能为使用目的的材料又称为载体材料。
2)二次功能材料:当向材料输入的能量和从材料输出的能量属于不同形式时,材料起能量的转换部件作用,材料的这种功能称为二次功能或高次功能。
有人认为这种材料才是真正的功能材料。
5. 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1)溶胶-凝胶法(Sol--Gel法,简称SG法)2)快淬快凝技术:通过快淬快凝工艺可以得到在常规条件下的亚稳相。
亚稳相可以是材料的使用状态,也可能是为了得到好性能的中间状态。
实际上可以把亚稳状态的材料看作是平衡态来使用。
材料学院00350032 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2学分32学时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随科技发展,材料科学已经成为现代科技和生活中必备的一门知识,涉及到科研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本课程将为所有感兴趣的大学生普及材料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介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四个基本要素(材料的成分与组织结构、性能、工艺及使用条件下的性能)。
从不同材料所具有的共性规律角度阐述以上四方面的基本知识,并着重说明他们彼此之间的本质联系及综合运用的方法。
这些知识对于人们认识和使用材料是十分必要的。
00350042 环境材料学2学分32学时Ecomaterials环境材料是材料学科中的一个重要门类。
环境材料学主要研究在材料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如何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建立定量的评价材料环境负担性的生态循环评估方法(LCA);将环境负荷作为一个考核材料的新指标,用于指导开发具有环境意识的绿色材料和产品;把资源效率、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学科知识融入材料科学,保护自然,造福人类。
通过本课程学习,理解环境材料的基本内涵,特别是材料与环境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基本知识;了解研制和开发环境兼容性材料的基本方法及设计原则;学习如何评价材料的环境负担性的LCA方法;并对环境材料的类别和发展有所掌握。
00350052 国内外新材料的奇妙应用2学分32学时Innovations of New Materials材料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新材料技术是现代各项其他高新技术的先驱,新材料是划分时代的标志。
材料科学技术,是最基础的物质科学。
“天生我才必有用”!材料的科学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科学思维的重要源泉。
本课程以全校理工经管各专业学生为对象,以普及材料科学的基础知识为使命,讲述材料的主要类型及其在高新技术上的应用。
本课程以陶瓷材料,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为主线,具体讲述高强度材料、半导体功能材料、智能材料、生物材料、新能源材料等,讲述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科学观点、设计思想、评价方法和关键制造技术,介绍古今中外新材料的巧妙应用,及其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
《功能材料》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中/英文):功能材料/ Functional Materials2、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3、周学时/学分:4/24、授课对象:应用化学二、课程简介功能材料是一大类具有特殊电、磁、光、声、热、力、化学以及生物功能的新型材料,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同时对改造某些传统产业,如农业、化工、建材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重点介绍当今各种功能材料的研究发展状况,以及相关结构与性能和应用情况。
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注:必须明确要达到的知识、能力要求)使学生了解功能材料在材料科学中的地位以及功能材料的特点,掌握典型的功能材料的基本原理、材料类型以及主要用途;使学生既有坚实的功能材料物理基础,又有一定的实用材料的基本性能和应用知识。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典型功能材料,如能源材料、信息功能材料、梯度功能材料、功能合金和智能材料等研发现状及其应用有一定的了解,掌握各种功能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基本关系。
要求学生能够在识记的基础上,较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全面正确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且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
以学生为中心,在不断扩充奠定学生材料知识基础上,使之具备相关文献查阅、获取和分析评述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分别以自我和群组的方式不断学习,主动关心认识周围世界的材料,喜欢材料的世界,有为创造、改良和完善材料而努力的意愿,从而形成一段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四、教学进度表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1、考核方式:资料查阅、专题分组讨论报告、开卷考、总结报告、闭卷考2、成绩评定办法:平时作业及课程参与、资料查阅及分组讨论、期中考核、课程小结报告、期末考核成绩分别为15%、10%、20%、15%、40%.六、正文第一章绪论(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本章主要是简要介绍功能材料的发展、分类,以及新型功能材料的研究进展。
讨论分析六大类新型功能材料的发展现状和功能材料的分类。
绪论单元测试1.一氧化二氢又叫“氢氧基酸”,是一种有害物质。
A:对B:错答案:B2.杜邦公司曾将“美好生活源于化学”作为其营销理念。
A:错B:对答案:B3.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和原子水平上呈现自然之美的科学,化学帮助我们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
A:错B:对答案:B4.“一氧化二氢”这个名词并不是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发布的水的学名。
A:对B:错答案:A5.学好化学基础知识,提高化学素养才能进行批判性思考和理性判断。
A:错B:对答案:B第一章测试1.砷化镓属于()半导体A: 非本征B: 本征C: 单质D: 化合物答案:D2.可以制成太阳能电池的材料是()A: 锗B: 硅C: 氮D: 碳答案:B3.下列磁性材料中是硬磁性材料的是()A: 铷铁硼合金B: 镍铁合金C: 钴D: 铁答案:A4.用于信息传输的材料是()A: 光导纤维B: 陶瓷C: 半导体D: 硅答案:A5.信息功能能材料按功能分为( )A: 信息处理材料B: 信息存储材料C: 信息传输材料D: 信息探测材料答案:ABCD6.磁记录材料按形态分为()A: 颗粒状材料B: 金属材料C: 非金属材料D: 连续薄膜状材料答案:AD7.信息的流通和传递不需依附于载体()A:错B:对答案:A8.软磁材料是指磁性材料质地很软()A:错B:对答案:A9.半导体材料对杂质敏感性不是很强()A:对B:错答案:B10.低损耗的光导纤维是光线通信的关键材料()A:对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兔尾巴在碱性水的浸泡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A: 还原反应B: 氧化反应C: 皂化反应D: 缩合反应答案:C2.适用儿童学习、写字的软硬适中的铅笔标号是()A: HBB: 6HC: 6BD: 2B答案:A3.有纸中之王,纸寿千年”之称的纸是()A: 灞桥纸B: 宣纸C: 热敏纸D: 压敏纸答案:B4.目前超市购物小票用的是()纸A: 热敏纸B: 印蓝纸C: 普通打印纸D: 压敏纸答案:A5.文房四宝是指()A: 纸B: 砚C: 墨D:笔答案:ABCD6.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中心科学,文艺是社会科学的璀璨明珠,二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A:错B:对答案:A7.酸性墨水在不同溶剂中呈现的颜色是相同的()A:错B:对答案:A8.市面上卖的消退字迹的产品是不能是使字消失的()A:对B:错答案:B9.砚石的化学组成是相同的()A:错B:对答案:A第三章测试1.一般来说,化学味觉分为哪些基本味觉A: 甜B: 苦C: 咸D: 酸答案:ABCD2.味觉与食物中的化学成分一般没有必然的联系()A:错B:对答案:A3.酸味的产生直接原因是()A: 氢离子B: 氢键C: 酸根D: 氢气答案:A4.下列酸性物质中是强酸的是()A: 苹果酸B: 柠檬酸C: 草酸D: 盐酸答案:D5.味觉比较舒适的区域,大部分的人都可以接受这个酸味的pH值范围内是()A: pH=1.2-2.2B: pH<1.1C: pH=2.2-3.1D: pH=3.2-4.5答案:D6.我们一般认为甜味是糖所特有的味道,由于氨基酸本身不是糖,所以氨基酸不具有甜味A:错B:对答案:A7.涩味我们一般认为它是一种让人感觉不适的味觉,所以我们在处理食材时,我们要将所有的涩味都消除掉A:对B:错答案:B8.下列甜味物质按照甜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甜蜜素>葡萄糖>糖精>果糖A:错B:对答案:A9.咸味的程度的决定性因素是()A: 阴离子B: 阳离子C: 氢键D: 离子键答案:A10.甜味的产生直接原因是()A: 酸根B: 氢键C: 氢气D: 氢离子答案:B第四章测试1.调味品的添加先后顺序,对食物的色、香、味都不会产生影响()A:对B:错答案:B2.人们所说的做菜的火候,通常就是指加热温度()A:错B:对答案:B3.制作红烧肉时一般都离不开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化反应()A:对B:错答案:A4.在炮制中药的过程也会发生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化反应()A:对B:错答案:A5.美拉德反应能产生人们所需要的香味和色泽,所以我们在食物加工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美拉德反应,不需要对其进行抑制()A:对B:错答案:B6.煮饺子的时候,中间添加凉水的目的是为了抑制淀粉糊化反应()A:错B:对答案:B7.在烹制菜肴时经常采用勾芡,是制作的菜包汁均匀,烹调中的勾芡是利用淀粉的糊化作用()A:对B:错答案:A8.人们在熬稀饭的时候,有时会加入少量的小苏打来使稀饭变得更加粘稠()A:对B:错答案:A9.在煮面时,面条下锅前先在水里加少量的食盐,可以防止面条粘成一团()A:对B:错答案:A10.在烧煮豆类食物时不宜先加食盐()A:错B:对答案:B第五章测试1.下列能源中成为新能源的是A: 生物质能B: 风能C: 太阳能D: 水能答案:ABC2.天然气的热值更高A:天然气燃烧无结碳B:天然气的热值更高C:天然气燃烧无爆震D:天然气燃烧完全答案:ACD3.太阳的能量来源是太阳内部的A: 核裂变B: 氢气燃烧C: 核衰变D: 核聚变答案:D4.核聚变能优于核裂变能的最主要原因在于A: 聚变没有放射性B: 聚变可以人工控制C: 聚变容易实现D: 聚变成本更低答案:A5.功是能量利用的高级形式,而热是能量利用的低级形式A:对B:错答案:A第六章测试1.下列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有( )A: 氯化镁B: 三氯氰胺C: 苯甲酸D: BHA答案:B2.以下哪种食品添加剂被禁止使用( )A: 山梨酸钾B: 二氧化硫C: 苯甲酸钠D: 甲醛答案:D3.人体需要各种氨基酸,由于( )在谷物中含量比较低,因此就有了这种面包的出现。
一、绪论功能材料的性能本质:外界因素(如外力、温度梯度、外加电场磁场、光照等)作用于某一物体,引起原子、分子或离子及电子的微观运动,在宏观上表现为感应物理量,感应物理量与作用物理量呈一定的关系。
材料的不同性能都是由其内部结构来决定的,从材料的内部结构来料加工看,可分为四个层次:原子结构——结合键——原子排列方式——显微组织材料研究的四要素:性质、结构与成分、合成与加工、使用性能一次功能:当向材料输入的能量和从材料输出的能量属于同一种形式时,材料起到能量传输部件的作用,称这种功能为一次功能。
以一次功能为使用目的的材料又被称为载体材料。
二次功能:当向材料输入的能量和从材料输出的能量属于不同形式时,材料起能量的转换作用,称这种功能为二次功能或高次功能。
(功能转换材料)材料设计可以从电子、光子出发.也可从原子、原子集团出发,可以从微观、显微到宏观。
金属功能材料的功能设计主要有两个方面:(1)寻找具有特定功能的金属材料;(2)利用各种金属材料的特性,制备符合使用要求的合金。
无机非金属功能材料的主要代表是功能玻璃和功能陶瓷。
无机非金属功能材料的功能设计:(1)根据功能的要求设计配方;(2)根据功能的要求设计合适的加工工艺。
功能高分子材料功能设计:(1)通过分子设计合成新功能;(2)通过特殊加工赋予材料以功能特性;(3)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具有不同功能或性能的材料复合获得新功能;(4)通过对材料进行各种表面处理以获得新功能。
生物医用材料:作为生物体部分功能或形态修复的材料。
能源材料:正在发展,可能支撑新能源体系的建立,满足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所要求的一类材料。
(新能源材料、节能材料、贮能材料)智能材料:能够感知环境变化并通过自我判断得出结论并执行相应指令的材料。
(形状记忆合金、压电材料、电(磁)致伸缩材料、光纤和电流变体、磁流变体)功能材料的现状:1)单功能材料,如:导电材料、介电材料、铁电材料、磁性材料、磁信息材料、发热材料、热控材料、光学材料、激光材料、红外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