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化学方程式书写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1
浙教版初二科学化学方程式大全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6CO2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这个方程式是描述植物和其他光合生物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其中,光能被用来驱动这个反应过程,产生的氧气则被释放到空气中。
这个方程式是生物学和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程式,需要认真掌握。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 2MgO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 Fe3O4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 2CuO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 2Al2O35.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 → 2H2O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 2P2O5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 → SO2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 CO2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 2CO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 2CO211.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 K2MnO4 + MnO2 + O2↑12.加热氯酸钾:2KClO3 → 2KCl + 3O2↑1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2H2O2 → 2H2O + O2↑14.电解水:2H2O通电→ 2H2↑ + O2↑15.二氧化碳可溶于水:H2O + CO2 → H2CO316.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 Cu + H2O17.木炭还原氧化铜:C + 2CuO高温→ 2Cu + CO2↑18.焦炭还原氧化铁:3C + 2Fe2O3高温→ 4Fe + 3CO2↑19.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 CuO → Cu + CO220.氧化碳的可燃性:2CO + O2 → 2CO221.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22.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23.二氧化碳可溶于水:H2O + CO2 → H2CO324.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高温→ CaO + CO2↑25.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Ca(OH)2 + CO2 → CaCO3↓ + H2O(检验CO2的方法)26.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其中,光能被用来驱动这个反应过程,产生的氧气则被释放到空气中。
浙教版科学八下化学反应式及现象汇总
本文档汇总了浙教版科学八下化学课程中涉及的一些常见反应
式和现象。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内容总结:
一、化学反应式
1. 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结合生成氧化物的反应。
例如:2Na + Cl2 → 2NaCl。
2. 还原反应:还原反应是指氧化物还原成元素的反应。
例如:
2HgO → 2Hg + O2。
3.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在一定比例下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例如:HCl + NaOH → NaCl + H2O。
二、化学现象
1. 腐蚀现象:当金属接触到氧气和水时,会发生腐蚀。
例如:
铁生锈。
2. 发酵现象:在适当的条件下,有机物可以被微生物分解,产
生气体和其他物质。
例如:面团发酵产生二氧化碳。
3. 酸碱指示剂变色现象:酸和碱的溶液中加入酸碱指示剂,可以观察到颜色的变化,从而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例如:酸性溶液中加入酚酞指示剂会变红。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反应式和现象,详细的内容需要参考教材和课堂研究。
希望本文档对您的研究有所帮助。
> 注意:本文档为参考资料,具体的反应式和现象请以教材为准。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叶绿体光 八下化学方程式及现象汇总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 2 点燃 2MgO 发出耀眼的强光、生成白色固体。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 点燃Fe 3O 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 2 △ 2CuO 紫红色固体加热后变成黑色固体。
(条件特殊)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 2 点燃 2Al 2O 3发出耀眼的光、生成白色固体。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 2 + O 2 点燃 2H 2O 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能使白色的CuSO 4粉末变蓝的液体。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 2 点燃 2P 2O 5 剧烈燃烧、有大量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 2 点燃 SO 2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 2 点燃 CO 2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 点燃 2CO 生成气体使人中毒。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 2 点燃 2CO 2 蓝色火焰、放热、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 4 + 2O 2 点燃 CO 22O252 点燃2CO 22小结:碳氢化合物燃烧一般生成CO 2 2二、生成氧气的几个分解反应:14. 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 (MnO 2作催化剂):2H 2O 2 MnO 2H 2O+O 2↑ 生成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制取O 2:3 MnO 2KCl + 3O 2↑16.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O 2:2KMnO 4 △ K 2MnO 4 + MnO 2217.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 2O 通电 2H 2↑+ O 2↑三、与二氧化碳有关的几个反应:18.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 2 + H 2O = H 2CO 3 生成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化学反应方程总结化学反应方程是描述化学反应发生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通过化学反应方程,我们可以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化学变化。
下面是八年级科学下册中化学反应方程的总结:1. 化学式的写法- 元素符号:根据元素的英文名称的首字母大写,例如氧元素的符号为O。
- 数字下标:表示该元素在分子或离子中的原子个数,例如H2O表示水分子,其中H的个数为2。
- 分子间用"+"号表示化合,例如H2 + O2表示氢气与氧气发生反应。
- 分子内用"-"号表示连接,例如H2O表示氢氧化合物的水分子。
2. 化学反应方程的平衡化学反应方程需要保持质量和电荷守恒的原则,其中涉及到的原子种类和个数要相等。
为了达到平衡,可以通过调整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来使得反应方程平衡。
例如,2H2 + O2 → 2H2O表示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
方程中的系数保证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相等。
3. 化学反应的分类化学反应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合成反应:两个或多个物质合成成一个新物质。
例如2Mg +O2 → 2MgO表示镁与氧气合成成氧化镁。
- 分解反应:一个物质分解成两个或多个新物质。
例如2H2O→ 2H2 + O2表示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 取代反应:反应物中的一个元素被另一个元素取代。
例如Cu + 2AgNO3 → Cu(NO3)2 + 2Ag表示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
- 双替反应:两种离子交换位置,生成两个新的离子或分子。
例如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表示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
4.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过程中会 Begain或释放能量。
- 合成反应和取代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会释放能量。
- 分解反应和双替反应通常是吸热反应,需要吸收能量。
化学反应方程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过程和变化。
希望上述总结能对你理解八年级科学下册化学反应方程有所帮助。
浙教版科学八下化学方程式及现象汇总在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的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许多重要的化学方程式,这些方程式及其所产生的现象是理解化学变化的关键。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详细梳理一下。
一、氧气的制取1、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2H₂O₂\(\stackrel{MnO_{2}}{=\!=\!=}\) 2H₂O + O₂↑现象:产生大量气泡,木条复燃。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2KMnO₄\(\stackrel{\triangle}{=\!=\!=}\) K₂MnO₄+ MnO₂+ O₂↑现象:固体由紫红色变为黑色,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木条复燃。
3、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2KClO₃\(\stackrel{MnO_{2},\triangle}{=\!=\!=}\) 2KCl + 3O₂↑现象:产生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CaCO₃+ 2HCl == CaCl₂+ H₂O + CO₂↑现象:产生大量气泡,固体逐渐减少。
三、碳及其化合物的相关反应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化学方程式:C + O₂\(\stackrel{点燃}{=\!=\!=}\) CO₂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化学方程式:2C + O₂\(\stackrel{点燃}{=\!=\!=}\) 2CO现象:产生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3、一氧化碳燃烧化学方程式:2CO +O₂\(\stackrel{点燃}{=\!=\!=}\) 2CO₂现象:产生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4、二氧化碳与碳反应化学方程式:CO₂+ C \(\stackrel{高温}{=\!=\!=}\) 2CO现象:黑色固体逐渐减少。
5、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CO₂+ H₂O == H₂CO₃现象:无明显现象。
6、碳酸分解化学方程式:H₂CO₃\(\stackrel{}{=\!=\!=}\)H₂O + CO₂↑现象:有气泡产生。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以及计算➢ 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实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变;原子的种类和数量都没有改变,原子间只是进行重新组合,因此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理解: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 ⎪⎪⎪⎩⎪⎪⎪⎨⎧⎪⎩⎪⎨⎧⎩⎨⎧原子质量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种类不变微观元素种类不变量不变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质宏观)五个不变(1 ⎩⎨⎧种类一定改变微观:构成物质的分子变宏观:物质种类一定改)两个一定改变(2的数目可能改变)一个可能改变:分子(34、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求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2)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3)判断是否全部反应【例1】煤油中含有噻吩,噻吩(用X 表示)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X+6O 24CO 2+SO 2+2H 2O ,则噻吩X 的化学式为( C )A .C 4H 4S 2B .C 2H 6SC .C 4H 4SD .C 6H 6S【例2】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表:物质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 6.414.0 3.2 1.0反应一段时间后的质量/g10.07.2x 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C)A.a和b是反应物B.x=3.2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d一定是催化剂【例3】某有机物6.0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17.6g二氧化碳和10.8g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B)A.一定只含有碳元素B.一定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例4】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有重大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掌握好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1)在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①原子数目①原子的种类①分子数目①分子的种类①元素的种类①物质的总质量①物质的种类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2)①某物质R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从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变化情况的角度分析可知:物质R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元素.①某物质R共4.6g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从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变化情况的角度分析可知:物质R中一定含有元素.(3)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依据测得的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物质X Y Z W反应前质量/g103900反应后质量/g 3.23a 3.2表中a=,在反应中Y这种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剂.答:(1)A;(2)①碳、硫、氢;氧;①碳、氢、氧;(3)93.6;催化剂.【变式训练】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X Y Z Q反应前质量/g410121反应后质量/g01215待测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Q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D)A.反应后Q的质量为10gB.反应中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1:1C.反应后生成15gZD.该反应方程式中X与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2.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O24.8g,同时只生成CO24.4g和水2.7g,则该化合物中(C)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C.含碳、氢、氧三种元素D.无法确定3.西班牙瑞奥汀河是一条酸河,经调查发现是由于上游河床含有的物质R在水中氧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所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R+2H2O+7O2═2H2SO4+2FeSO4则R的化学式是(D)A.FeS B.Fe2S3C.FeO D.FeS24.化学变化是化学学科最具特色的内容,而质量守恒定律是认识化学变化的一个基本规律,对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CO22、木炭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点燃2CO3、硫在氧气中燃烧:S+O2点燃SO24、镁在氧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5、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6、磷在氧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7、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8、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9、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H2O=H2CO3二、分解反应10、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2KClO3====2KCl +3O2↑11、加热高锰酸钾:2KMnO4ΔK2MnO4+MnO2+O2↑12、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2H2O2====2 H2O+O2↑13、电解水:2H2O通电2H2↑+O2↑14、碳酸不稳定分解:H2COΔCO2↑+H2O15、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取CO2):CaCO3高温CaO+CO2↑16、硫酸铜晶体受热失去结晶水:CuSO4·5H2OΔCuSO4+5H2O三、复分解反应17、大理石(石灰石)和稀盐酸(实验室制取CO2):CaCO3+2HCl=CaCl2+H2O+CO2↑18、碳酸钠和盐酸(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四、其他19、二氧化碳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20、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2NaOH + CO2=Na2CO3+H2O2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4+2O点燃CO2+2H2O22、光合作用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淀粉)+氧气光合作用化学方程式:6CO2+6H2O=====C6H12O6+6O223、呼吸作用文字表达式: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化学方程式:C6H12O6+6O2=====6CO2+6H2O1、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2、木炭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3、硫在氧气中燃烧:4、镁在氧气中燃烧:5、铁在氧气中燃烧:6、磷在氧气中燃烧:7、氢气在氧气中燃烧:8、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9、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二、分解反应10、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11、加热高锰酸钾:12、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13、电解水:14、碳酸不稳定分解:15、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取CO2):16、硫酸铜晶体受热失去结晶水:三、复分解反应17、大理石(石灰石)和稀盐酸(实验室制取CO2):18、碳酸钠和盐酸(灭火器原理):四、其他19、二氧化碳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0、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2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22、光合作用文字表达式:光合作用化学方程式:23、呼吸作用文字表达式:呼吸作用化学方程式:。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化学方程式总结化学方程式为C + O2 → CO2.这是一种化合反应,木炭和氧气在充分燃烧的情况下结合,生成二氧化碳。
2、木炭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C + O2 →2CO。
这也是一种化合反应,但是木炭和氧气没有充分燃烧,生成了一氧化碳。
3、硫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S + O2 → SO2.这是一种化合反应,硫和氧气在燃烧的情况下结合,生成二氧化硫。
4、镁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Mg + O2 → 2MgO。
这是一种化合反应,镁和氧气在燃烧的情况下结合,生成氧化镁。
5、铁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3Fe + 2O2 → Fe3O4.这是一种化合反应,铁和氧气在燃烧的情况下结合,生成三氧化二铁。
6、磷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4P + 5O2 → 2P2O5.这是一种化合反应,磷和氧气在燃烧的情况下结合,生成五氧化二磷。
7、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H2 + O2 → 2H2O。
这是一种化合反应,氢气和氧气在燃烧的情况下结合,生成水。
8、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CO + O2 →2CO2.这是一种化合反应,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燃烧的情况下结合,生成二氧化碳。
9、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 + H2O →H2CO3.这是一种化合反应,二氧化碳和水在反应的情况下结合,生成碳酸。
二、分解反应10、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 + 3O2↑。
这是一种分解反应,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在共热的情况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氯化钾。
11、加热高锰酸钾: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这也是一种分解反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情况下分解,生成氧气、二氧化锰和钾亚锰酸盐。
12、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 + O2↑。
这是一种分解反应,过氧化氢在分解的情况下生成氧气和水。
13、电解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 → 2H2↑ + 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