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配电系统工作原理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低压配电系统原理低压配电系统是指电压在1000V及以下的配电系统,用于将高压输电线路传输的电能进行分支、分配和供电。
其主要原理有以下几点:1. 供电变压器:低压配电系统的起始点是供电变压器。
高压输电线路的电能经过变电站的变电设备,通过变压器将电压降低到1000V以下。
变压器负责将电能从高压侧引入低压侧,以满足配电系统的供电需求。
2. 配电装置:在供电变压器后,低压配电系统通过配电装置将电能进一步分支和分配。
配电装置包括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等设备,用于控制和保护电路。
断路器负责断开或接通电路,以避免过载或短路等故障,保护配电设备的稳定运行。
3. 线路布置:低压配电系统中的线路布置是根据用电设备的需求进行规划的。
线路主要分为进线、支路和出线等部分。
进线将电能从供电变压器引入配电系统,支路则将电能分配到各个用电设备,出线则是将电能从用电设备带出。
线路布置需要考虑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因素。
4. 用电设备:低压配电系统的终点是用电设备。
用电设备包括照明设备、动力设备、空调设备等,用于满足各种日常生活和生产需求。
用电设备通过低压配电系统得到所需的电能供应,并将电能转化为光、热、动力等形式进行使用。
5. 地线和保护措施: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地线和保护措施是确保系统安全和人身安全的重要措施。
地线用于将电路的非工作导体与地面连接,以排除漏电和接地故障的危险。
在低压配电系统中,还需要设置过流保护器、漏电保护器、接地保护等设备,以保障电路的正常运行和人身安全。
综上所述,低压配电系统的原理是通过供电变压器、配电装置、线路布置、用电设备、地线和保护措施等组成的。
通过这些设施和措施,将高压输电线路传输的电能分配给各个用电设备,实现电力供应和用电需求的协调。
同时,低压配电系统还需要考虑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因素,以确保系统的可靠运行和人身安全。
高压低压配电柜的工作原理是什么高压低压配电柜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设备之一,用于控制、保护和配电电力。
它由高压室和低压室组成,其中高压室主要用于接受来自电源的高压电力,并通过变压器将其降压至低压室供应给终端设备。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压低压配电柜的工作原理。
一、高压室工作原理高压室是高压低压配电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接受来自电源的高压电力,通过变压器将其降压至低压室。
高压室的工作原理如下:1. 高压开关: 高压低压配电柜中配备了高压开关,用于控制高压电流的通断。
高压开关具有高压互锁、内部保护等功能,能够确保高压电力的安全供应。
2. 变压器: 高压低压配电柜中的变压器是将高压电力降压至低压的关键设备。
变压器通过变压器油或干型绝缘材料将高压绕组与低压绕组隔离,并通过电磁感应将高压侧的电压降低至低压侧。
3. 保护装置: 高压室还配备了各种保护装置,如避雷器、过电压保护器等,用于监测和保护高压室中的电力系统。
这些保护装置能够及时检测到异常电压或电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二、低压室工作原理低压室是高压低压配电柜中接收由高压室降压后的电力并进行配电的部分,其工作原理如下:1. 低压开关: 低压室中配备了多个低压开关,用于对接收到的低压电力进行控制和分配。
低压开关可以实现对不同低压设备的独立控制,具有过载、短路和漏电保护功能。
2. 输电线路: 低压室通过不同的输电线路将电力分配给终端设备。
输电线路通常由导线、电缆等材质构成,其截面积和长度的选择要根据终端设备的功率需求和距离进行合理匹配。
3. 保护装置: 低压室也配备了各种保护装置,如过载保护器、短路保护器等,用于保护低压室中的电力系统和终端设备。
这些保护装置能够及时检测到电流异常和短路情况,并切断电力供应,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三、高压低压配电柜的工作流程高压低压配电柜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接收高压电力: 高压室通过高压开关接收来自电源的高压电力。
低压配电系统原理图
低压配电系统是现代化建筑中常见的电力供应系统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将变压器供电的高压电能转化为适合建筑用电的低压电能,并将其分配给各个终端设备。
低压配电系统的原理图如下所示:
____________
| | _______
| | | |
主变压器——| 高压侧 |——导线———————| 入户箱 | | | | |
| | | |———配电箱
|____________| |_______|
在此原理图中,主变压器(变压器供电的高压侧)通过导线与低压配电系统的高压侧连接。
高压侧的入户箱将高压电能转化为低压电能,并通过导线将其传输到各个配电箱。
配电箱是低压配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低压电能分配给不同的终端设备。
配电箱内部设有多条回路,每条回路连接到不同的终端设备。
配电箱内还设有保护装置,如漏电保护器、断路器等,以确保电能供应的安全和稳定。
通过这样的低压配电系统,建筑中的各个终端设备可以得到稳定可靠的电能供应。
同时,低压配电系统还可以根据建筑的实际需要进行灵活的布局和调整,以满足不同用电设备的要求。
TN系统分类1 工程供电的基本方式根据IEC规定的各种保护方式、术语概念,低压配电系统按接地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即TT、TN和IT系统,分述如下。
(1)TT方式供电系统TT方式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也称TT系统。
第一个符号T表示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是指电力系统中各设备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所谓中性点,是指Y型连接的三相电,中间三相相连的一端),一般而言,由于电力系统中变压器的接地方式决定了系统的接地方式,所以一般也将电力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方式理解为对应的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有多种方式,但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凡是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电弧不能自行熄灭,需要断路器来遮断单相接地故障者,归为大电流接地方式;凡是单相接地故障时电弧能够自行熄灭者,属于小电流接地系统。
在大电流接地系统中,又分为中心点有效接地方式;中性点全接地方式;此外还有中性点经低电抗接地方式、中性点经中电阻接地方式、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方式;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又分为中性点谐振(即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中性点经高电阻接地方式等。
)第二个符号T表示负载设备外露不与带电体相接的金属导电部分与大地直接联接,而与系统如何接地无关。
在TT系统中负载的所有接地均称为保护接地。
这种供电系统的特点如下。
1)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相线碰壳或设备绝缘损坏而漏电)时,由于有接地保护,可以大大减少触电的危险性。
但是,低压断路器(自动开关)不一定能跳闸,造成漏电设备的外壳对地电压高于安全电压,属于危险电压。
2)当漏电电流比较小时,即使有熔断器也不一定能熔断,所以还需要漏电保护器作保护,困此TT系统难以推广。
3)TT系统接地装置耗用钢材多,而且难以回收、费工时、费料。
现在有的建筑单位是采用TT系统,施工单位借用其电源作临时用电时,应用一条专用保护线,以减少需接地装置钢材用量。
低压配电系统工作原理低压配电系统是指电力系统中的一种电压等级,一般指220V/380V的交流电或110V/220V的直流电。
低压配电系统是将高压输电线路传输到用户终端时经过的最后一个环节,主要负责将高压变成适合家庭、商业和工业使用的低压电能。
一、低压配电系统组成1. 供电侧:供应高压交流或直流电能的变压器。
2. 配电侧:由配电柜、断路器、保险丝等组成。
3. 用电侧:用于连接到各种用电设备上。
二、低压配电系统工作原理1. 变压器变压器是低压配电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主要通过磁场感应原理将高压交流或直流转换为适合用户使用的低压交流或直流。
在实际应用中,变压器通常采用铁心线圈结构,通过绕制不同匝数的线圈来实现不同输出功率和输出电压。
2. 配电柜配电柜是低压配电系统中最常见的设备之一。
它主要负责将来自变压器输出的低压电能分配到各个用电设备上。
配电柜一般由主开关、分支开关、断路器、保险丝等组成。
主开关用于控制整个系统的通断,分支开关用于控制各个分支线路的通断,断路器和保险丝则用于保护系统和设备的安全。
3. 用电设备低压配电系统最终将电能传输到各种家庭、商业和工业用电设备上。
这些设备包括灯具、空调、电视机、冰箱等。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设备通常需要通过插头或者接线板来与低压配电系统连接。
三、低压配电系统特点1. 安全性高低压配电系统采用较低的工作电压,因此相对比较安全。
同时,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也会考虑到各种安全因素,如防腐蚀、防火等。
2. 维护成本低相比高压输变电线路,低压配电系统维护成本相对较低。
由于其所使用的设备和材料价格较为便宜,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也不需要太多技术人员进行维护。
3. 灵活性强低压配电系统的灵活性较高,可以根据不同用户需求进行设计和调整。
同时,其也可以通过添加或减少设备等方式来实现扩容和缩容。
四、低压配电系统应用领域1. 家庭用电低压配电系统是家庭用电的主要来源之一。
它可以将来自高压输变电线路传输的电能转换为适合家庭使用的低压交流或直流。
低压配电系统保护控制装置的功能与原理低压配电系统保护控制装置是一种重要的电气设备,用于保护和控制低压配电系统。
它的主要功能是监测低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温度等参数,并根据设定的保护参数实施保护措施,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1. 保护功能:低压配电系统保护控制装置的主要保护功能包括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和地故障保护等。
- 过载保护: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额定值时,保护控制装置会及时采取断开电路的措施,避免电线、电缆等设备因过大的电流而损坏或发生事故。
- 短路保护:在电路发生短路时,保护控制装置能够迅速切断电源,防止短路电流造成系统故障和设备损坏。
- 地故障保护:当电路发生接地故障时,保护控制装置会检测到异常电流,并迅速切断电源,防止电流通过接地故障造成电器设备的损坏。
2. 控制功能:除了保护功能外,低压配电系统保护控制装置还具备一定的控制功能。
- 开关控制:保护控制装置可以通过控制开关来实现电路的开关操作,比如对电动机进行启动、停止和反转等操作。
- 微机控制:现代化的低压配电系统保护控制装置通常采用微机控制技术,可以实现智能化的控制功能,包括远程监控、数据采集和故障分析等。
3. 原理:低压配电系统保护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传感器对电路中的电流、电压、温度等参数进行监测和采集,再经过电路分析和处理,确定是否需要采取保护措施。
- 传感器:保护控制装置通常配备各种传感器,如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等,用于实时监测电路中的参数。
- 信号处理:保护控制装置会对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判别信号是否超过设定值、判断故障类型等。
- 保护动作:当保护控制装置判定存在过载、短路或地故障等情况时,会通过触发器或开关等装置实现相应的保护动作,例如切断电源或降低电流等。
为了满足不同的应用要求,低压配电系统保护控制装置通常具备可调节的参数设置功能。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不同的保护参数,以实现对电气设备的有效保护。
高低压配电一、交流高压配电系统较大的通信局、长途通信枢扭大楼为保证高质量的稳定市电,以及供电规范要求(超过600KVA变压器),一般都由市电高压电网供电。
为保证供电的可靠性,通常都从两个不同的变电站引入两路高压,其运行方式为用一、备一,并且不实行与供电局建立调度关系的调度管理,同时要求两路电源开关(或母联开关)之间加装机戒连锁或电气连锁装置,以避免误操作或误并列。
为控制两路高压电源,常用成套高压开关柜,开关柜的一次线路可根据进出线方案、电路容量、变压器台数和保护方式先用若干一次线路方案的高压开关柜组成高压供电系统。
目前大多数较大的通信局、长途通信枢扭大楼多选用单母线用断路器分段的方式供电,其系统图1-2-1如下:图1-2-1 10kv高压系统图来自两个不同供电局变电站的两路高压经户外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高压断路器接到高压母线,然后经隔离开关、计量柜、测量及避雷器柜、出线柜接到降压变压器。
1、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要求和电压标准我国发电厂的发电机组输出额定电压为3.15~20kV。
为了减少线路能耗、压降,经发电厂中的升压变电所升压至35~500kV,再由高压输电线传送到受电区域变电所,降压至6~10kV,经高压配电线送到用户配电变电所降压至380V 低压,供用电设备使用。
对于用电设备来说,它的额定电压规定与同级电力网线路额定电压相等。
发电机的额定电压比电网电压高5%是考虑到负荷电流导致在线路上产生压降损失。
变压器在与发电机直接相联时(通常为升压变压器),它的一次线圈额定电压应与发电机额定电压相同。
即高于同级线路额定电压的5%;不与发电机直接相联时,即相当于线路上的用户设备时(通常为降压变压器),其一次线圈的额定电压应与线路的额定电压相等。
变压器二次线圈的额定电压是指变压器一次侧加入额定电压,而二次侧开路的电压即空载电压,而在满载时二次线圈内有约5%的电压降。
因此。
如果变压器二次侧供电线路较长,则变压器二次侧线圈的额定电压一方面要考虑补偿变压器内部5%的阻抗电压降,另一方面还要考虑线路上的压降损失需高于线路额定电压5%。
低压配电系统原理
低压配电系统是指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用来将高压输电系统传输的电能分配到各个用户或终端设备上。
其原理主要包括电能的变压、分配、保护和控制。
低压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
1. 变压:电能从高压输电系统进入低压配电系统后,需要经过变压器进行降压。
变压器将高电压转换为适合用户使用的低电压,例如通常的220V交流电。
这样可以确保电能在输配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分配:经过变压处理后,电能将被分配到各个用户或终端设备上。
在低压配电系统中,通常采用配电柜、开关柜、配电箱等设备来进行电能分配。
这些设备会将电能分配到各个支路或回路上,确保各个用户或设备能够正常获得所需的电能。
3. 保护:为了确保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在系统中进行相应的保护措施。
常见的保护设备包括保险丝、断路器、熔断器等,它们能够及时切断电路,避免过载、短路等故障对系统和设备造成损坏。
4. 控制:低压配电系统还包括相应的控制装置,用来实现对电能的控制和调节。
例如,可以通过控制开关或调节变压器的输出电压来实现对电能的切换、调整以及负荷的平衡。
综上所述,低压配电系统基于电能的变压、分配、保护和控制原理,确保电能从高压输电系统到用户或终端设备的有效传输
和使用。
这一系统在电力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各个用户提供了可靠、安全、稳定的电能供应。
低压配电系统工作原理
电源变压器是低压配电系统的源头,它将高压电能变成低压电能,并
将电能输送到低压配电线路,充满满足用电客户的用电需求。
电源变压器
可以是乾式变压器或油浸式变压器,具体选择取决于电源的类型、用电量
以及对变压器效率的要求等。
低压配电柜是用于将电源变压器的输出电能分配到各个低压电力消费
系统的设备,它由两个部分组成,由负责将高压电能变成低压电能的变压
器和进行低压配电的空气开关组成。
一般情况下,低压配电柜应安装在内
表房中,以确保安全。
低压配电线路也称为联络线路,是由低压配电柜输出的电能经由电缆,管道和电线路到用户地点。
在配电线路的布设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防腐
技术,以确保线路的安全使用。
配电设备是将配电线路输出的低压电能转换为各种电能形式,以满足
用电客户的用电需求。
它可以是接触器,开关,隔离开关,电动机组,电
磁接触器,断路器等。
低压配电柜原理
低压配电柜是一种用于供电系统的设备,具有安全可靠、分段控制等特点。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电能输入:低压配电柜通过电缆或导线将电能从主电源输入到配电柜中。
电能输入时,需要考虑电压等级、电流大小和频率等参数,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电缆或导线。
2.电能切换:低压配电柜可以通过开关、保险丝等装置对电能进行切换。
当需要切换电源时,可以打开柜门或者使用遥控器进行远程操作,将电源从当前线路切换到其他线路,以实现对电能的灵活控制。
3.电能分配:低压配电柜可以将输入的电能分配到不同的电路中供电。
通过设备内部的断路器、隔离开关等装置,可以将电能分配给各个下游设备,实现对电能的分段供应。
4.电能保护:低压配电柜还具有电能保护功能,可以对供电系统进行监测和保护。
例如,当电流超过额定值时,配电柜可以通过断路器等装置自动切断电路,以防止电器设备的过载或短路。
5.电能监测:低压配电柜可以对供电系统的参数进行监测。
通过电能计量表、电流表等装置,可以实时监测电能消耗情况,并对用电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以实现对电网的优化管理。
总之,低压配电柜通过电能输入、切换、分配、保护和监测等
功能,实现了对供电系统的灵活控制和安全保护,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和居民领域。
低压配电系统工作原理
低压配电系统是现代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电能的输送和分配,将高压电能经过变压器降压至适用于用户的电压范围,然后再分配给各个用户。
下面将详细介绍低压配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首先,低压配电系统由电源、配电变压器、配电主线、分支线和用户终端等组成。
电源是低压配电系统的起始点,它可以是电厂、变电站或其他电力供应设备。
电源将高压直流或交流电经过变压器降压至适用于低压配电系统的电压范围。
在交流供电系统中,通常采用三相四线制,即三个相线(R、S、T)和一个零线(N)。
降压后的电能经过配电变压器进入到低压配电主线。
配电变压器主要起到降压和绝缘隔离的作用,确保电能安全可靠地输送。
配电主线是低压配电系统的骨干部分,它将电能分配给不同的使用者。
配电主线通常采用铜或铝导线,以确保电能传输的效率和稳定性。
在配电主线上,还设置有分支线。
分支线将电能从配电主线引向用户终端。
分支线的数量和长度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用电量来确定。
用户终端是低压配电系统的最后一环,它将电能供应给用户的
终端设备。
用户终端可以是家庭、商业建筑、工业设施等。
用户终端一般配备相应的保护措施,如短路保护器、过流保护器和漏电保护器等,以确保电能使用的安全性。
总的来说,低压配电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源、配电变压器、配电主线、分支线和用户终端等组成,将高压电能降压并分配给各个用户。
它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用户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电能供应。
低压配电系统工作原理低压配电系统是现代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负责将从电源或发电厂输送过来的电能分配到各个用电设备或终端用户之间。
它的工作原理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电力输送、保护控制以及负荷管理等。
在本文中,我将深入探讨低压配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分享一些我的观点和理解。
一、电力输送低压配电系统的首要任务是将电能从电源输送到需要用电的地方。
在电力系统中,电能会经过高压输电线路和变电所进行步步降压,最终通过低压配电系统输送到用户。
这种逐级降压能够减少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耗,并且使电能能够以安全且可靠的方式到达用户。
低压配电系统通常由主配电线路、分配电线路和终端设备组成。
主配电线路负责将电能从变电所或电源输送到各个分配电线路上,而分配电线路则将电能分配到不同的终端用户或设备上。
二、保护控制低压配电系统中的保护控制是确保系统运行安全和可靠的关键环节。
它包括对电路的保护、故障检测和故障处理等方面。
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常见的保护控制设备包括断路器、熔断器、接地保护装置等。
这些设备可以在发生电路短路、过载或接地故障等情况时,及时切断电路以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为了实现对低压配电系统的保护控制,通常会采用监控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系统。
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电流、电压和功率等参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监测到的异常情况,自动切换电源、启动备用设备或执行相应的保护动作,以维护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三、负荷管理低压配电系统还需要有效管理和调度电力负荷,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最优效益。
负荷管理可以通过合理安排用电时间、优化电力分配和控制负荷峰值等方式来实现。
在低压配电系统中,负荷管理通常需要根据不同用户或设备的需求,制定合理的用电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通过对用电负荷的监测和分析,可以有效掌握用户的用电行为和需求,为供电侧提供参考,以实现供需平衡和资源优化。
我的观点和理解低压配电系统作为现代电力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工作原理的高效和可靠性对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和安全至关重要。
详解低压配电系统中漏电、短路、零线断线原理及故障分析一、漏电漏电,是指外壳为金属的用电器,工作时不允许外壳带电,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绝缘损坏使其外壳带电进而对人形成接触电压的现象。
漏电是介于正常和短路之间的一种故障,可以说漏电就是短路的前奏,及时排除这类故障是防止短路的有效措施。
检测漏电的最好方法就是用电笔接触带电体,如果氖泡亮一下立刻就熄灭,证明带电体带的就是静电,如果长亮定是漏电无疑。
漏电产生的原因:(1)有些用电器采用的电路板自身有问题(电路板低压电路没和220V的交流电隔离,本身就带有市电),采用开关电源的电器多属这一种情况。
如有些老式彩电,人一摸到天线就会有手麻的感觉,这就是天线和电路板相连产生的漏电。
不过这些电对人没多大危险,因为电路板和市电间有一个阻值很大的电阻,产生的电流很小。
(2)即便是用电器的电路板本身没问题,但由于某些元件漏电(尤其是电容)或是由于电路板受潮、灰尘太多,也会出现漏电的现象,如有一些电器外壳一开始不带电,但用了一段时间后又带电了,多属这种情况。
1.漏电故障的危害漏电发生的前提是电气设备外壳是金属而其作用只限于封闭与美观等,工作时不参与导电。
而灯具类电气设备其外壳一般为玻璃、塑料、透明陶瓷等材料,所以不会发生漏电现象。
故可能发生漏电的设备是外壳为金属且工作时不可带电的一类电气设备。
危害的对象则是当该类设备发生漏电时接触设备的人,而且故障不排除,发展下去就会演变为短路,造成相关一系列危害。
3.漏电保护接线漏电保护的空气开关一定要将火线和零线同时接入,不可接PE线。
防范措施如果出现外壳带电,摸到有明显的刺痛感,这种情况就有可能属于漏电了,可以用我们前面介绍的办法进行检测。
遇到这种情况应该从防范漏电入手。
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三种方法,供大家参考:①最简单的做法就是交换火线和零线的位置(如将两相插头转180度后再插入插座),这种方法一般很有效。
因为有些用电器必须遵循“左零右火”的原则,插反后就会出现外壳漏电的现象。
低压配电系统工作原理
低压配电系统是指供电至建筑物、工业厂房等低压用电设备的系统。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供电源:低压配电系统的供电源一般为变电站,将高压电能通过变压器降压至低压水平。
供电源的选用应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需求和供电负荷来确定。
2. 三相供电:低压配电系统采用三相供电。
在三相供电中,电流会分为三个交流电相位,相位之间具有120度的相位差。
三相供电可以提供更稳定和均衡的电能分配。
3. 主配电室:低压配电系统的主配电室是负责将供电能量按照不同线路分配到各个用电设备的地方。
主配电室一般会设置主开关、熔断器、断路器等设备,用于控制和保护电路。
4. 分支线路:主配电室中的供电能量经过主开关等设备后,会被分配到各个分支线路。
分支线路会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需求将电能进一步分配到具体的用电设备中。
5. 保护装置:低压配电系统中还会设置各种保护装置,用于保护电路和用电设备的安全。
例如,过载保护装置可以在电流超过额定负荷时自动切断电路,防止设备损坏或火灾风险。
6. 接地系统:低压配电系统还需要设置接地系统,用于保护人身安全。
接地系统可以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地面相连接,以确保设备的漏电流能够及时通过接地线路排除。
通过以上工作原理,低压配电系统可以提供安全稳定的电能供应,并将电能按需分配到各个用电设备中。
这样可以确保用电设备正常运行,同时也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护措施。
低压配电系统工作原理
低压配电系统由配电变电所(通常是将电网的输电电压降为配电电压)、高压配电线路(即1千伏以上电压)、配电变压器、低压配电线路(1千伏以下电压)以及相应的控制保护设备组成。
低压断路器:低压断路器又称自动开关,它是一种既有手动开关作用,又能自动进行失压、欠压、过载、和短路保护的电器。
它可用来分配电能,不频繁地启动异步电动机,对电源线路及电动机等实行保护,当它们发生严重的过载或者短路及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其功能相当于熔断器式开关与过欠热继电器等的组合。
而且在分断故障电流后一般不需要变更零部件,一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1) 断路器附件
(2) 微型断路器:微型断路器,简称MCB,是建筑电气终端配电装置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终端保护电器
(3) 塑壳断路器:塑壳断路器能够自动切断电流在电流超过跳脱设定后。
塑壳指的是用塑料绝缘体来作为装置的外壳,用来隔离导体之间以及接地金属部分。
塑壳断路器通常含有热磁跳脱单元,而大型号的塑壳断路器会配备固态跳脱传感器。
(4) 框架断路器
(5) 智能型万能断路器
智能配电:
(1) 低压无功补偿成套装置
(2) 复合开关
(3) 操作手柄
(4) 无功补偿控制器
低压配电开关:
(1) 负荷开关:负荷开关,顾名思义就是能切断负荷电流的开关,要区别于高压断路器,负荷开关没有灭弧能力,不能开断故障电流,只能开断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的负荷电流,负荷开关由此而得名
(2) 隔离开关:隔离开关是高压开关电器中使用最多的一种电器,它本身的工作原理及结构比较简单,但是由于使用量大,工作可靠性要求高,对变电所、电厂的设计、建立和安全运行的影响均较大。
刀闸的主要特点是无灭弧能力,只能在没有负荷电流的情况下分、合电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