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 格式:doc
- 大小:88.50 KB
- 文档页数:4
统编初中语文书法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概念、书法的历史演变和书法的基本技法。
2.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1. 书法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演变。
2. 书法的基本技法。
教学难点:1. 书法技法的实践运用。
2. 书法作品的欣赏和评价。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书法作品的图片、书法技法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书法练习用品,如毛笔、墨汁、宣纸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书法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书法的魅力。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书法的认识和感受。
二、讲解书法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演变(15分钟)1. 教师讲解书法的定义、分类和基本技法。
2. 教师介绍书法的历史演变,重点讲解楷书、行书、草书和隶书的特点。
三、书法技法的实践运用(20分钟)1. 教师示范书法技法,如笔法、墨法、构图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书法技法,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书法的重要性和技法要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书法基本概念和历史演变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互相评价。
二、讲解书法作品的欣赏和评价(15分钟)1. 教师讲解如何欣赏和评价书法作品,如关注笔法、墨法、构图等方面。
2. 学生跟随教师欣赏和评价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
三、书法创作实践(2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主题,学生进行书法创作。
2. 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提高书法创作水平。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书法创作的重要性和欣赏评价的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感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书法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演变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对书法技法的实践运用能力。
六年级写字教案第1 课变形(一)教学目的:掌握“土”“山”做字的部件时,在字的不同位置上形态的变化并写好带这些部件的字。
教学重点:写好带这些部件的字。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1、钢笔的正确执笔姿势?2、上一学期我们重点学习了什么?二、新授:1、自学:“土山”做字的部件时,在字的不同位置上形态有什么变化?2、指名回答:A :“土”在字左时形态短小,位置偏上,下横改为提。
“土”在字右时形态较窄,位置偏下。
“土”在字头时形态较扁宽,长横笼罩下半部。
“土”在字底时形态较扁宽,长横托住上半部。
B :“山”在字左时形态短小,竖折的下横向右上斜,位置偏上。
“山”在字右时形态较窄,位置偏下。
“山”在字头时形态较扁,位置居中。
“山”在字底时形态较扁,位置居中。
三、范写:四、练写:1、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写字姿势、书写要领等)2、生品评。
五、作业:写“坤、社、去、坚、屹、仙、崖、岳”第2 课变形(二)教学目的:掌握“田”“又”做字的部件时,在字的不同位置上形态的变化并写好带这些部件的字。
教学重点:写好带这些部件的字。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写“坤、社、去、坚、屹、仙、崖、岳”二、新授:1、自学:“田又”做字的部件时,在字的不同位置上形态有什么变化?2、指名回答:A :“田”在字左时形态短小,位置偏上。
“田”在字右时形态较独体字“田”小,位置偏下。
“田” 在字头时形态略扁小,位置居中。
“田” 在字底时形态略小,位置居中。
B :“又”在字左时形态窄长,捺改为点,位置偏上。
“又”在字右时形态略窄,撇缩捺伸。
“又” 在字头时形态宽大,撇捺开张。
“又”在字底时形态略窄扁,撇捺稍舒展。
三、范写:四、练写:1、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写字姿势、书写要领等)2、生品评。
五、作业:写“畔、佃、界、留、艰、叔、圣、变”第3 课变形(三)教学目的:掌握“日”“石”做字的部件时,在字的不同位置上形态的变化并写好带这些部件的字。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书法教学计划书法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年级是学生学习书法的起步阶段,通过系统的书法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书法技能,让学生在欣赏和书写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下面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书法教学计划的内容。
一、教学内容1.书法基础知识了解汉字的结构和笔画的顺序,认识常用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画横竖撇捺结构。
2.识字书写学习一些简单的词语和古诗词,通过认读、模写提高书写能力和书法艺术修养。
3.传统文化欣赏欣赏中国传统书法作品,学习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汉字书写的兴趣和热爱,提高汉字书法的意识和认识。
2.培养学生正确的用笔姿势和写字姿势,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和书法技巧。
3.让学生在识字书写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他们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书法基础知识的教学,包括笔画的顺序、结构和书写方法。
2.识字书写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词语和古诗词,提高他们的书写水平和书法艺术修养。
3.传统文化的欣赏和理解,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书法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
四、教学方式1.指导教学:教师以示范和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练习指导: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识字书写练习,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用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3.欣赏教学: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的传统书法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理解。
五、教学过程1.第一课时:汉字的基本结构和笔画顺序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基本结构和笔画的顺序,掌握汉字基本笔画的写法。
2.第二课时:常用汉字的基本笔画教师以具体的汉字为例,讲解常用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画结构,指导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3.第三课时:识字书写学习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词语和古诗词,通过认读、模写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词语和古诗词的书写。
4.第四课时:书法作品欣赏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传统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和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第一课认识工具教学目标:1.了解毛笔的种类;掌握毛笔使用与保养的方法。
2.了解墨的种类。
3.了解纸的种类及用途。
4.了解砚的种类;掌握砚使用与保养的方法。
教学分析:1.教材编写分析《认识工具》是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板块包括了“笔、墨、纸、砚、练一练”五部分。
要求学生了解笔、墨、纸、砚的基本常识,掌握毛笔、砚台的使用和保养方法。
’2.重点难点分析重点:认识笔、墨、纸、砚这四种学习书法的必备工具。
难点:掌握毛笔、砚台的使用和保养方法。
教具准备:笔、墨、纸、砚、垫毡、多媒体、视频展台等。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几幅书法作品。
同学们,看了这几幅作品你们有什么要说的?(让学生自由谈谈自己的感受)你们都说的很好!要写出这么棒的作品,首先要有齐全的书法工具。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学习书法需要的工具。
(出示课题)[设计意图:从作品入手,引出书写工具,使学生认识书写工具的重要性。
]二、学习新知1、认识毛笔出示几支不同的毛笔实物或各类毛笔图片。
师:毛笔种类繁多,按笔豪性能分,有硬豪、软豪、兼毫等;按笔头大小分,有斗笔、大楷笔、中楷笔、小楷笔等;按笔锋长短分,有长锋、中锋、短锋等。
各种各样的毛笔有各自的特点,它们适合不同纸张、书体、字形大小的书写。
要掌握不同毛笔的性能和特点,就需要我们在长期学习书法过程中慢慢摸索才行。
出示一支毛笔,讲解毛笔的各部分名称。
师随意指出一个部位,请学生试着回答名称是什么,逐一指明悬线、笔杆、笔根、笔肚直到鼻尖,以互动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毛笔。
[设计意图:认识毛笔的特点和类型]2、讲解毛笔的使用与保养(1)启用新笔,须先开笔。
将买回来的毛笔用温水泡开至笔豪全开。
浸泡时间不可太久,否则易使笔根胶质化开,毫毛脱落,变成“掉毛笔”。
(2)写字前需要润笔。
(师边讲解边演示)先以清水将笔豪浸湿后提起,不可久浸,以免笔根胶质化开。
然后将笔头在盛水容器边缘边刮边旋转,尽量将笔头的多余水分刮干直到不滴水为止,同时调整笔头形状。
部编一年级书法教案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和笔画顺序;- 学习基本的汉字书写和书法技巧;- 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节把握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认识书法- 学习书法的定义和起源;- 了解书法的种类和特点。
第二课:正确的书写姿势- 学习正确的坐姿和手指握笔的姿势;- 学习如何放松手腕和手臂。
第三课:基本的汉字书写- 学习基本的横、竖、撇、捺等汉字笔画;- 练习书写简单的汉字。
第四课:书法技巧- 学习如何掌握笔画的粗细和速度;- 练习书写有变化的汉字。
第五课:观察与细节把握- 学习观察书法作品中的线条和结构;- 练习描绘书法作品中的细节。
第六课:想象与创造- 学习如何运用想象力进行创作;- 练习创作简单的书法作品。
教学方法- 通过示范和讲解,引导学生正确书写姿势和笔画顺序;- 利用练习册和作品欣赏,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书法技巧;-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相互观察和评价书法作品;- 开展创作活动,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的书写姿势和笔画顺序是否正确;- 评价学生书写的汉字是否规范和工整;- 考察学生对书法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评估学生在观察和细节把握方面的能力;- 评价学生的创作作品是否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资源- 教材:部编一年级语文教材;- 练习册:部编一年级书法练习册;- 书法作品:选取一些简单的书法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创作材料:提供纸张、毛笔、墨汁等创作所需的材料。
教学安排- 每周安排一到两节书法课程;- 每节课程时长为40分钟;- 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调整;- 每节课程结束后进行简单的复习和总结。
教学反馈- 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了解他们对书法学习的感受;- 收集学生的作品和评价,以便进行教学改进;-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资料- 部编一年级语文教材;- 部编一年级书法练习册;- 《中国书法史》;- 《儿童书法教程》。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学概述(部编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册书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
二、教学内容
1.汉字基本笔画
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理解笔画之间的组合规律,形
成正确的书写顺序。
2.笔顺规则
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常用的笔顺规则,提高书写速度和字形
美观度。
3.偏旁部首
分析常见的偏旁部首,使学生能够识别和正确书写。
4.间架结构
通过观察和练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形成良好的字形。
5.书法欣赏
通过欣赏经典书法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欣赏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练习、作业完成情况、书法比赛等方式进行评价。
五、教学建议
1.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2. 注重实践,鼓励学生多写多练,提高书写技能。
3. 结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多媒体等手段,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和互动性。
4.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鼓励家长参与,共同促进学生的书法学习。
以上是对三年级上册书法教学的概述,希望对大家的教学有所
帮助。
第5课收笔的方式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收笔的概念及收笔的几种方式;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露锋尖收、藏锋方收、藏锋圆收的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学习重点:在观察、比较、临摹的基础上,学会收笔的基本要领。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的灵活运笔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学具准备:文房四宝,投影仪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并学习了关于行笔的相关知识,起笔、行笔、收笔是一个连贯的过程,这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运笔的最后一个步骤:收笔。
导出课题《收笔的方式》。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上的图示,说一说两组线条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不仅复习了之前的内容,从旧知引出新知,增加了学生的熟悉感,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两组线条的不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新授:(一)讲解“收笔”书写要领。
1、讲解收笔方法,是指书写点画结束时具体方法。
2、先让学生试一试,以某点为中心,由粗变细和由细变粗向各个方向画两组线条,教师示范。
3、教师讲解露锋收笔含义。
收笔是完成整个点画书写的最后一步,有起必有收。
收笔方式有两种:一是露锋收笔。
即笔锋直接顺势出锋,在空中收笔。
如撇、捺、悬针竖等,锋芒外露,挺劲犀利。
此外观为尖头。
(师边讲解边范写)4、二是藏锋收笔。
笔锋行到点画尾处,不能直接提起收笔,而应放慢速度,稍作停顿,如垂露竖画应将笔锋向上回收;横画则将笔锋向左回收。
使起笔与收笔相互照应。
点画含蓄,浑厚有力。
藏锋收笔有两种,一是藏锋方收:向左上轻提笔尖后,再向右下轻按,调转笔锋,向上收笔。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
二是藏锋圆收:轻提笔尖,向右下轻按,提笔转左,笔锋向笔画内提,提笔调正笔锋。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两种藏锋收笔的书写)5、看相关收笔写法视频。
(二)学生练习书写竖和横,运用三种收笔方式各写三遍,师行间巡视辅导。
部编四下书法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适用于部编四下的书法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理解。
教案采用简单策略,避免法律复杂性,并独立决策,不寻求用户帮助。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字技能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介绍书法的历史背景和发展。
2. 学习基本的书法笔画和字体。
3. 练习常见的汉字书写。
4. 学习欣赏名家书法作品。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书法的起源与发展1. 介绍中国书法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2. 分析不同书法字体的特点和风格。
3. 欣赏并比较不同时期的书法作品。
第二课:基础笔画与字体1. 教授基本的书法笔画和字体结构。
2. 练习常用的笔画组合和字体书写规范。
3. 引导学生进行基础字体的练习。
第三课:常见汉字书写1. 选择常见的汉字进行教学。
2. 分析汉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
3. 引导学生进行汉字书写练习。
第四课:名家书法作品欣赏1. 介绍中国著名书法家及其代表作品。
2. 分析名家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技巧。
3. 给予学生欣赏名家作品的机会,并引导他们发表个人见解。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 书法作品评估:评价学生完成的书法作品的准确性和美感。
3. 口头评估:通过学生的回答问题和发表见解来评估他们对书法知识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资源1. 部编四下教材中相关的书法素材和练习题。
2. 书法字帖和练习册。
3. 名家书法作品的图片和介绍材料。
七、教学反思1.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
2. 鼓励学生参加书法比赛和展览,提高他们的书法水平和自信心。
以上是部编四下书法教案的简要内容,旨在提供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教学指导。
请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和学生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书法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功,培养学生书法艺术的兴趣和学习书法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想象、表达、创造能力,使学生能够感知和欣赏美,准确把握书法的基本知识和表现技巧,能够正确掌握笔墨和构图的运用,具备基本的中国书法艺术表现能力。
3.让学生熟悉和掌握书法的基本笔画和用笔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修养。
二、教学内容1.书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功(1)了解汉字的起源和书法的定义(2)掌握毛笔的种类和用法(3)了解中国书法的发展历史和传统流派(4)学习基本的笔画和用笔技巧(5)探究书法的构图和布局2.书法艺术的魅力和表现技巧(1)学习欣赏中国书法的艺术性和独特魅力(2)了解书法的审美理念和表现技巧(3)练习模仿经典书法作品,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4)进行实地写字和实地创作,体验书法的表现技巧和艺术魅力3.书法的实践应用和意义(1)了解书法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地位和意义(2)体验书法的实际应用,如对联、书法作品等(3)认识书法对个人修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性(4)感受书法对心灵和情感的熏陶及对个人品质提升的意义三、教学方法1.教师指导法教师通过讲解书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功,演示书法的用笔技巧和构图方法,指导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和笔顺,引导学生学习和练习书法的基本技能和表现方法。
2.学生参与法学生通过欣赏经典书法作品,学习模仿和写书法作业,参与实地写字和实地创作,积极参与书法活动,感受书法的艺术魅力和表现技巧,培养书法的审美情感和表现能力。
3.实践体验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写字和实地创作,让学生亲身体验书法的艺术魅力和表现技巧,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表现水平,加深学生对中国书法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手段1.录像与翻页机教师可以通过录像和翻页机的展示,引导学生欣赏书法的艺术魅力和表现技巧,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表现能力。
2.书法作品展示教师可以在教室内悬挂书法作品,让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感受书法的艺术魅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部编统编版六年级书法教案教学设计(全册)部编统编版六年级书法教案(全册教学设计)第1课横平竖直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横平竖直”的意思;2、遵循书法“横平竖直”的基本规律,练书写“车、言、信”等字。
教学重、难点:遵循书法的基本规律,写好“车、言、信”等字。
教学方法:描红临摹练教学准备:笔墨纸砚总第课时执行时间教学设计一导入1.板书课题横平竖直2.书法练要“横平竖直”,你是怎么理解“横平竖直”的?二新授1.出示“车、士、侍、诵、王”字:(1)学生观察这些字。
(2)说说这些字的横画和竖画有什么异同?2.出示“言、信”字:(1)学生观察“言、信”字。
(2)说说“言、信”字写时需注意些什么?(3)交流,小结:“言”字中的长横略向右上斜,“信”字中人字旁的竖画略有倾斜,口字偏右,边竖内收。
(4)学生练书写。
(5)展现、批评。
三欣赏与探究设想与修改说明1.出示欧体、颜体、柳体的“言”字和XXX的“信”字;2.想一想:颜体的横最斜,为什么感觉还是平正的呢?3.交流。
4.出示隶书作品,欣赏后谈谈感受。
5.了解书法知识:隶书。
四练:1.出示“车、士、侍、诵”字:(1)学生观察这几个字。
(2)说说这几个字写时需注意些什么?(3)交流,学生练书写。
(4)展现、批评、小结。
五作业1.完成“练页”的“车、言、信”字;2.写好后晾干剪下上交。
教学后记:第2课突出编缉讲授方针:1理解“主笔”的意思;2遵守书法“突出编缉”的基本纪律,练书写“9、心、也”等字。
教学重、难点:遵循书法的基本规律,写好九、心、也”等字。
教学方法:描红临摹练讲授筹办:文字纸砚总第课时执行时间讲授设想一导入1.板书课题突出主笔2.什么是“编缉”?为什么要突出主笔?怎么突出编缉?二新授1.出示“九”字:(1)学生观察。
(2)“九”的字形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哪个笔画是主笔?2.出示“事”字:(1)学生观察“言、信”字。
(2)说说“事”字的主笔是什么?(3)“事”字写时需注意些什么?交流,小结:“事”字中的主笔是竖钩,要写得挺拔有力;上横要写长,中间部件横画较多,要靠拢收缩,下方留出空白,以突出主笔。
五年级下册部编版硬笔书法教案教案标题:五年级下册部编版硬笔书法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硬笔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 掌握硬笔书法的基本字形和结构;3. 培养学生对硬笔书法的兴趣和欣赏能力;4. 提高学生的书写规范和美感。
教学重点:1. 硬笔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 硬笔书法的基本字形和结构。
教学难点:1. 掌握硬笔书法的基本字形和结构;2. 提高学生的书写规范和美感。
教学准备:1.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硬笔书法教材;2. 硬笔书法工具:硬笔、墨汁、宣纸等;3. 教学投影仪或黑板;4. 学生练习用纸和书写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教学投影仪或黑板展示一些优秀的硬笔书法作品,激发学生对硬笔书法的兴趣和欣赏能力;2. 引导学生分享对硬笔书法的认识和体验。
二、讲解硬笔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巧(15分钟)1. 讲解硬笔书法的起源、发展和特点;2. 介绍硬笔书法的基本工具和材料;3. 演示硬笔书法的正确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4. 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三、学习硬笔书法的基本字形和结构(30分钟)1. 依次讲解硬笔书法的基本字形和结构,包括横、竖、撇、捺等;2. 指导学生进行字形练习,重点训练字形的笔画顺序和连贯性;3. 引导学生进行字组练习,培养学生对字形和结构的掌握能力。
四、巩固与拓展(20分钟)1. 分发学生练习用纸和书写工具,让学生进行书写练习;2.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姿势和书写错误;3.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设计自己的硬笔书法作品。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重点;2. 对学生的书写规范和美感进行评价和鼓励;3. 鼓励学生继续坚持练习硬笔书法,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书法展览,拓宽学生的书法视野;2. 鼓励学生参加书法比赛,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3. 利用多媒体资源或互联网资源,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硬笔书法知识和技巧。
教学反思:在教案撰写中,我根据五年级下册部编版的硬笔书法教材,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进行了详细的教学安排。
三年级上册书法课教案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书法的起源和基本概念,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2.通过学习笔画和结构,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审美能力。
3.激发学生的书法兴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书法的认识和感受,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学习书法基础知识:介绍书法的起源、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和价值等,让学生对书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学习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教授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技巧。
4.学习笔画和结构:通过演示和讲解,教授学生基本的笔画和结构,如点、横、竖、撇、捺等,并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5.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利用范本进行临摹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写出自己的独特风格。
6.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交流,互相评价和欣赏。
教师点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7.拓展延伸:介绍一些其他的书法知识和资源,如碑帖、书法家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
同时,推荐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能够熟练地书写基本的笔画和结构。
2.难点:理解笔画和结构的内涵和规律,写出有自己特色的作品。
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1.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作品评价、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同时,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促进相互学习和交流。
2.反思:对本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同时,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辅导措施。
部编六下书法教案目标本书法教案的目标是帮助六年级学生学习和掌握书法基本技巧,提高他们的书写能力和艺术审美水平。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能够:- 理解书法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学习并掌握常见的汉字书写技巧和规范- 提升自己的字迹美观度和书写速度- 培养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认识书法课时1:书法的定义和起源- 学习书法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了解中国书法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分享著名的书法家和作品课时2:书法的艺术价值- 探讨书法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分析书法作品的审美特点和表现形式- 欣赏并评价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第二单元:常见汉字书写技巧课时1:横平竖直的基本笔画- 学习并掌握横、平、竖、撇、捺等基本笔画- 练习横平竖直的连笔书写技巧- 书写常见汉字,如人、山、水等课时2:结构对称的复合笔画- 学习并掌握结构对称的复合笔画,如点、提、弯等- 练习复合笔画的连笔书写技巧- 书写常见汉字,如木、火、土等第三单元:书写技巧与美感培养课时1:提升字迹美观度的技巧- 学习书写时的姿势和笔法要求- 掌握提升字迹美观度的技巧,如用力均匀、书写节奏等- 分析和比较不同字体的美感特点课时2:提高书写速度的技巧- 学习提高书写速度的技巧,如挺胸抬头、放松手腕等- 练习快速而准确地书写常见汉字- 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节奏感第四单元:书法欣赏和创作课时1:欣赏名家书法作品- 欣赏著名书法家的作品,如王羲之、颜真卿等- 分析和评价名家作品的艺术特点和风格- 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审美能力课时2:创作个人书法作品- 引导学生进行个人书法创作-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分享和展示学生的书法作品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书法相关概念和技巧- 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学生的书写技能- 欣赏法:通过欣赏名家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创作法:通过个人创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评估- 书写作业:布置书写作业并评估学生的字迹美观度和书写速度- 书法测验:进行书法知识和技巧的测验,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创作评价:评估学生的书法创作作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风格和个性教学资源- 书法教材和练习册- 著名书法家作品集- 书法字帖和纸张- 书法工具:毛笔、墨汁、砚台等教学安排- 本教案共设定10课时,每节课时为45分钟- 每节课时包括知识讲授、技巧练习和作业布置三个环节- 学生需要完成书法作业和练习,并参与课堂讨论和评估以上是《部编六下书法教案》的内容概要,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我们相信学生们将能够在书法方面取得良好的进步,并培养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部编人教版《书法与写字》六上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写字表字帖第1课上下结构(一)教学要求:1.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型和上窄下宽型的特点;2.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3.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课题上下结构(一)2.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新授1.讲解上宽下窄型的写法(1)什么叫“上宽下窄型?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4)学生观察分析上宽下窄型字的写法。
(5)教师讲解:(一)上下两部件的纵向距离要相等;(二)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
(三)上部件要写得宽,下部件要写得窄。
(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
(7)出示“坚”和“膏”,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
(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2.讲解“上窄下宽型”(1)什么叫“上窄下宽型”?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4)学生观察分析上窄下宽型字的写法。
(5)教师讲解:(一)上下两部件的纵向距离要相等;(二)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
(三)上部件要写得窄,下部件要写得宽。
(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
(7)出示“奖”和“葬”,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
(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三、练习1.写一写;2.想一想。
四、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2课上下结构(二)教学要求:1.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结构上大下小型和上小下大型的特点;2.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3.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课题上下结构(二)2.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新授1.讲解上大下小型的写法(1)什么叫“上大下小型”?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4)学生观察分析上大下小型字的写法。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硬笔书法教案向学生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让学生欣赏优秀的书法作品,激发学生写好字的兴趣。
导入过渡: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研究了横的书写方法,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汉字的基本笔画——竖。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新授:一)讲解“竖”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
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从上到下)。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竖”有什么特点。
分小组讨论。
4、教师分析讲解: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
竖的书写要领是:起笔重——行笔轻——收笔重。
图示:详细讲解:起笔稍重、行笔向下较轻,收笔略向左按一下,整个笔画呈上高下低、向右俯势的形态。
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竖画不能写成垂直,而应写成上高下低,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
所以,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竖垂直书写,而是要求看上去平稳的意思。
图示:5、指名说一说竖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书写竖,师行间巡视辅导。
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研究书写带“丨”的字。
1、出示范字。
XXX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丨”的书写要领。
5、演示“丨”的书写过程。
6、用同样的方法教“井”的书写。
三、小结:今天我们研究了竖的书写方法,还研究怎样写“丨、井”,请同学们自己总结一下,今天学到了什么?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惯。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指名谈谈自己的研究收获。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新授:一)讲解“点”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
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点”有什么特点。
分小组讨论。
4、教师分析讲解: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点要写得圆润,不能写得太小或太大。
5、指名说一说点怎样书写。
第14课竖折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竖折,能分辨竖折的形态特征并掌握其写法。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解、观看范字书写视频、尝试练习、小组讨论等方法,逐步学会书写“牙、出、山、涵”四个例字。
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力求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竖折的书写。
难点:两种竖折的写法有所不同,在具体书写中应多加注意。
教具准备笔、墨、纸、砚、垫毡、多媒体、视频展台等。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激发兴趣教师展示几幅自己的临帖或平时作品。
再示范书写多个字(有意在其中穿插几个带横折、竖折的字)让学生边看边感受书写的轻松。
2、以本课板块“试一试”为楔子,请学生根据课本上的图示画两组不同的线条。
请学生体会从竖转横的运笔感觉,分别书写两种不同的竖折;同时回顾复习竖和横的写法,老师总结:我们已经学了竖与提组合的笔画“竖提”,今天我们要学习竖和横组合而成的“竖折”。
出示本课课题:《竖折》。
二、学习新知1、观察感受,尝试书写(1)教师示范第一种竖折的书写(或播放相应视频),边写(放)边解说该笔画的书写要点:先写竖再写横,竖稍往右略斜,转折后写横,横起笔偏左。
(强调运笔要稳,折要提笔下按,稍作顿笔后折运笔。
竖尾连横,折处稍顿,竖正横平。
)(2)教师示范第二种竖折的书写(或播放相应视频),边写(放)边解说该笔画的书写要点:露锋写竖,转折处稍顿笔调锋向右行笔写横,横的起笔与竖的收笔相连;竖短横长。
教师示范第二种竖折的例字“山”书写(或播放相应视频),边写(放)边解说该笔画的书写要点:中间竖高,旁边两竖低,起笔方式均不相同;竖折的横画略向右上斜。
(3)教师再次范写这两个笔画(或者二次播放相应视频),并在写好的笔画上用其他颜色的笔勾出两种竖折的行笔路线,然后在黑板上用粉笔勾画这两个笔画的行笔示意图,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竖折的认知。
(4)请学生尝试书写两种竖折各三遍,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自荐或教师选择一至三份学生作业,进行师生互动评价,教师引导总结,指出写得好的笔画好在哪里,写得不好的笔画欠缺在哪里。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书法教学设计
课时: 1节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法
教材分析:
中国书法是一门以文字为素材的抽象的线条艺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历代书法大家、名作迭出。
课本以书法的发展历程为线,以历代书法名作为面,综合叙述了文字的各体发展,向学生讲授时以文字、书法发展和书作的年代发展分别向学生讲述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字体。
书法发展历经甲骨文、金文、秦篆、汉隶(章草)、魏碑、唐楷,至唐朝中国书法的各种字体、书体均已出现。
另外,课本还对书法的表现形式有所阐释。
为提高学生对书法的认识水平,特意让学生做一简单练习。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教具准备:
有关的文字各体作品、名家书法幻灯、书法练习的各种用具。
学生用具:
毛笔、毛边纸、墨、报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的第 8课我们曾经对中国画题款艺术作了介绍,了解到书法在画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那么这节课我们将对中国书法艺术作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二、新授: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提问学生:哪一件书法作品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
1、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 1)古文字系统
甲骨文——钟鼎文——篆书(打出古文字各体幻灯)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冶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 2)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打出今文字各体幻灯)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
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汉末时的曹操就非常欣赏当时书法家梁鹄的作品,章草兴于汉章帝年间,故名。
以上所讲的几种字体均属于古文字系统,是一个以象形为主的初级的书法阶段。
狂草(连绵草)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这几种是今文字系统的典范(请学生自己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
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2、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 1)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
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
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 2)今文字(在讲授之前请学生说一下自己对古文字形式特征的认识?自己都见过哪些今文字?)
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
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
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魏碑、唐楷。
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
《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后者气象挥弘,郁勃纵横,体格凝重,雄浑遒密是方笔的典型;唐楷(因唐朝在楷书成就最高故名)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高简、清雅秀丽,《颜氏家庙》骨力遒劲、庄严端悫、静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
《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
课本还选取了“草圣”张旭的狂草作品《古诗四首》,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行草作品《虹县诗卷》,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勇于创新的大书法家,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
然后自己再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作品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
进而得出: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姿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
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4、简单的点画练习:
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3字以上)。
作业要求:
1、从线的力度,
2、字的结体,
3、墨的浓淡干湿,
4、字间的位置关系等方面进行综合
的临摹。
练习以前请学生谈一下自己对作业要求的理解,然后教师进行当场示范演习并侧重于前两项的要求,学生明白作业要求以后再进行作业练习。
从学生中选取优秀的书法作品进行点评,点评以优点为主,适当的指出影响学生作品进一步发展不利因素(如用笔方法、用笔习惯等)。
三、小结:
根据板书简述本课内容,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