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正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实验一、数控车床面板操作一、实验目的:1、熟悉数控车床的按钮功能及操作顺序。
2、了解数控车床的面板及主要功能的用法。
3、掌握数控车床的的回零及手动操作方法。
4、掌握数控车床对刀步骤及设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与说明:1、数控机床的组成数控机床由计算机数控系统和机床本体两部分组成。
计算机数控系统主要包括输入/输出设备、CNC装置、伺服单元、驱动装置和可编程控制器(PLC)等。
2、CK0638数控车床的操作方法Sinumerik 802C 数控系统操作面板各按键功能如下。
三、实验设备与仪器1、配备西门子802C数控系统的CK0638卧式车床一台。
2、尼龙棒一根(长150~200mm,直径26mm)。
3、深度游标卡尺、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各一把。
4、外圆车刀、螺纹车刀、切断刀各一把。
四、实验内容、方法与步骤1、给数控车床通电,进行回零操作。
2、熟悉数控车床主要面板功能。
3、安装棒料。
4、首先进行X方向试切对刀,按键让主轴正转,然后进行试切外圆,切深必须小于根据零件图和毛坯大小所确定的能够切削的最大厚度以避免过切,切削距离以方便测量为宜,切削完成后保持X方向不变,以+Z方向移动退出加工位置以方便测量尺寸,然后按键停止主轴旋转,测量所车外圆大小D,并输入到图1-9中的“零偏”后的数值中,依次按软键“计算”、“确定”完成X方向对刀。
5、然后进行Z方向对刀,按软键“对刀”,然后按图1-9软键“轴+”进入到对刀界面进行Z 方向试切对刀。
按键让主轴正转,然后进行手动试切端面,端面试切平整以后保持Z轴不运动,沿+X方向退出加工区域,然后按键停止主轴旋转,零偏后输入0,依次按软键“计算”、“确定”完成Z方向对刀。
6、按照以上步骤分别进行三把刀的对刀,并记录所获取的刀偏数据。
五、实验记录、数据处理及结论1、对刀数据的计算方法:X向刀偏=车削时X向机械坐标—(所车外圆直径大小/2)Z向刀偏=车削时X向机械坐标—所车棒料端面与对刀点Z向距离3、实验结论本实验误差主要来源:由于对刀采用的是工程塑料,对刀过程由于塑料的变形对刀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同时由于测量量具存在一定的人为误差。
实验的报告(通用7篇)实验报告篇一实验名称用实验证明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含量有什么不同实验目的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含量越高一、实验器材:药品水槽、集气瓶(250ml)两个、玻片两片、饮料管(或玻璃管)、酒精灯、火柴、小木条、水,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二、实验步骤:1、检查仪器、药品。
2、做好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各项准备工作。
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大于空。
3、用饮料管向集气瓶中吹气,用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排水法收集一瓶我们呼出的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小于空气中体,用玻璃片盖好。
4、将另一集气瓶放置在桌面上,用玻璃片盖好。
5、用燃烧的小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内。
6、观察实验现象,做出判断,并向教师报告实验结果。
7、清洗仪器,整理复位。
实验报告总结篇二有一份工作是一个人步入社会的标志。
社会的本质是实践,而实践最好的来源便是工作。
刚进入工作一个星期,感受虽没有他人的五味杂陈,但也算的上清澈纯净。
很荣幸能加入这个超级工程大团队。
虽可能仅有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但在这样的一个大平台我觉得能收获很多。
作为一个“超级工程”项目,这份工作的起点很高。
起点高意味着能学到的东西更多,但也意味着工作难度的加大。
世界上没有一份工作是不辛苦的,但所谓工作便是越做越会做,当你做到极致,辛苦也会转化成成功的喜悦。
就业指导教师告诫我们:到了单位后,少说多做。
此刻感觉下来,还得做到以下几点:[由首先,要多问。
这是要放在首位的。
刚刚进入工作岗位,对自我的工作要求以及工作定位是不明确的,会显得有些茫然。
所以多问便是最好的教师,不能不懂装懂,遇到问题就要及时问。
如今的时代不像从前,师傅不会留着压箱底的技艺不教给你。
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大家都乐意分享自我的经验与方法。
而你所需要做的便是踩着巨人的肩膀,学习总结归纳。
将他人的经验转化为自我的东西。
如同一开始的写资料。
大家的起点都相同,都是从资料入手,一步一步去认识,理解图纸的信息,将图面资料,转化为文字资料。
2023年金工实习实验报告8篇金工实习实验报告1根据学校的安排,我们在__进行了为期近两周的认识实习。
这次实习以听报告和参观为主,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先后参观了多个厂,以下是我的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增加实际认识,提高实践能力。
通过此次的认识实习使学生认识钢铁生产企业的概貌,了解钢铁企业的主要生产工艺,增加对安全工程专业学科的感性认识,了解安全工程专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地位、作用和发展趋势。
熟悉安全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获得组织和管理生产的初步知识。
虚心向工人和技术人员学习,培养热爱专业、热爱劳动、热爱工农的品德。
二、实习任务听安全报告。
主要内容有:工厂安全管理的体制、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及人员的配备、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及培训、安全生产投入及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报告登记调查处理与统计分析等。
听生产工艺报告,并参观了解工厂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包括烧结工艺、焦化工艺、炼铁工艺、炼钢工艺、轧钢工艺等)。
三、实习要求参观中必须听从引导人员的指挥,严格遵守工厂的安全规章制度,牢树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实注意安全。
一旦发现有违反纪律者,实习成绩一不及格处理。
实习时必须认真听报告、做好笔记。
实习参观过程中主动向工程技术人员请教有关生产和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
四、实习内容焦化厂在安全方面有很严格的管理体系。
概焦化设施的设计应保证安全可靠,对于危险作业、恶劣劳动条件作业及笨重体力劳动作业,应优先采取机械化、自动化措施。
散发有害物质的设备应进行密闭,避免直接操作。
焦化主体设施的设计和制造应有完整的技术文件,设计审查应有使用单位的安全部门参加。
施工必须按设计进行,如有修改应经设计单位书面同意。
隐蔽工程,应经使用单位与施工单位共同检查合格,才能封闭。
施工完毕,应由施工单位编制竣工说明书及竣工图,交付使用单位存档。
新建、扩建、改造和大修的焦化设计,必须经过检查验收合格,并有完整的安全操作规程,才能投入运行。
CAM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内容与要求。
(一)实验目的1基本掌握一套CAM软件的使用(如UGNX软件CAM模块,或Mastercam等)。
2了解数控铣削加工的找正、装夹及对刀方法。
3了解模具制造工艺流程及数控铣床的使用。
4了解模具从三维模型设计到CAM计算机模拟加工及后处理NC代码生成,到数控加工产品的整个流程。
5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数控系统编程指令,加深了解对数控铣床工作原理。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利用CAM软件(如UG的CAM模块、Mastercam等)对模具零件进行数控编程与加工。
掌握零件的平面、两维轮廓、三维曲面等的数控编程与加工方法。
掌握相关工艺参数的含义,其取值大小对零件加工效果的影响。
利用CAM对模具零件生成刀路,并模拟加工,生成NC代码,掌握NC代码在微型计算机与数控系统之间的传递加工。
二、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一)实验主要仪器设备:ZXK-32立式数控铣床(配GSK983MA铣床数控系统)。
微型计算机、量具、夹具、刃具等。
(二)实验材料:有机玻璃块料三、实验方法、步骤(一)CAM加工的实验步骤1在CAM软件中读入模具零件的三维模型;2确定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3在CAM软件中对三维模型作坐标变换,选择模具零件合适的数控加工编程位置;4选择CAM软件中相关工艺参数值,应适当考虑采用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制作模具零件,生成数控加工刀路,进行加工过程模拟,重新调整工艺参数值、生成刀路和加工过程模拟,直到得到合适结果;5进行后处理,生成NC代码;6对工件进行找正、装夹及对刀;7将NC代码读入数控系统,进行数控加工;8零件检验。
四、列出零件数控编程加工的方式及其主要工艺参数。
(一)零件数控编程加工的方式(1)型腔铣去除大量余料(2)平面铣削精加工(3)固定轮廓铣精加工(二)主要工艺参数表操作名刀具刀具选择类型切削方式主轴转速步进量吃刀深度进给率CA VITY_ MILL D12 mill_contour型腔铣1500rpm 刀具平直50%0.5mm 500mmpmFACE_MI LLING_A REA D12 mill_planar平面铣1750rpm 恒定10mm0.2mm 350mmpmFIXED_C ONTOUR B8 mill_contour固定轮廓铣750rpm 恒定0.25550mmpm五、模具零件的三维CAD模型及加工后的模具零件图片。
遥感图像几何精校正实验名称:遥感图像的几何精校正。
实验目的:1.了解和熟悉envi软件的几何校正的原理2.熟悉和掌握envi软件的几何校正的功能和使用方法;3.对自己的图像先找到投影,再另存一幅图像,去掉投影,在其它软件中旋转一角度,用原先的图像作为参考对旋转后的图像进行几何校正,使得其比较精确。
实验原理:几何校正,主要方法是采用多项式法,机理是通过若干控制点,建立不同图像间的多项式控件变换和像元插值运算,实现遥感图像与实际地理图件间的配准,达到消减以及消除遥感图像的几何畸变。
多项式几何校正激励实现的两大步:1. 图像坐标的空间变换:有几何畸变的遥感图像与没有几何畸变的遥感图像,其对应的像元的坐标是不一样的,如下图1右边为无几何畸变的图像像元分布图,像元是均匀且不等距的分布。
为了在有几何畸变的图像上获取无几何畸变的像元坐标,需要进行两图像坐标系统的空间装换。
图1:图像几何校正示意图在数学方法上,对于不同二维笛卡儿坐标系统间的空间转换,通常采用的是二元n次多项式,表达式如下:其中x, y为变换前图像坐标, u, v为变换后图像坐标, aij , bij为多项式系数, n = 1, 2,3, ⋯。
二元n次多项式将不同坐标系统下的对应点坐标联系起来, ( x, y )和( u, v )分别应不同坐标系统中的像元坐标。
这是一种多项式数字模拟坐标变换的方法,一旦有了该多项式,就可以从一个坐标系统推算出另一个坐标系统中的对应点坐标。
如何获取和建立二元n次多项式,即二元n次多项式系数中a和b的求解,是几何校正成败的关键。
数学上有一套完善的计算方法,核心是通过已知若干存在于不同图像上的同名点坐标,建立求解n次多项式系数的方程组,采用最小二乘法,得出二元n次多项式系数。
不同的二元n次多项式,反映了几何畸变的遥感图像与无几何畸变的遥感图像间的像元坐标的对应关系, 其中哪种多项式是最佳的空间变换模拟式,能达到图像间坐标的完全配准,是需要考虑和分析的。
实验一 gsk928tc数控车床基本操作及对刀实验一 GSK928TC数控车床基本操作及对刀一. 实验目的1.掌握GSK928TC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及步骤2.熟练掌握GSK928TC数控车床操作面板上各个按键的功用及其使用方法。
3.掌握数控车削加工中的基本操作技能4(掌握GSK928TC数控车床的对刀与找正的方法。
5(了解GSK928TC数控车床的坐标系的建立。
二. 实验内容1.安全技术(课堂讲述)2.数控车床的操作面板与控制面板(现场演示)3.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数控车床的启动和停止:启动和停止的过程 ?数控车床的手动操作:手动操作回参考点、手动连续进给、增量进给、手轮进给数控车床的程序和管理加工程序的输入练习4.加工零件如下图,毛坯外径Φ50×100的棒料。
三. 实验设备GSK928TC数控车床1台四. 实验步骤4.1 GSK928TC操作面板功能键GSK 928TC车床数控系统操作面板说明如下:4.1.1 LCD显示器:数控系统的人-机对话界面。
分辨率为320×240点阵。
4.1..2 数字键:输入各类数据(0-9)。
4.1.3 地址键:输入零件程序字段地址英文字母。
4.1.4 功能键:根据《数控机床形象化符号》标准,设置了以下形象化符号功能键,按下功能键完成相应功能,各键符号含义如下:4.1.2 编辑键/状态选择键编辑工作方式中输入方式——插入/改写之间相互切换。
编辑工作方式中删除数字,字母,程序段或整个程序。
取消当前输入的各类数据或从工作状态退出。
输入各类数据或选择需要编辑或运行的程序及建立新的用户程序。
回车确认。
向前翻页:编辑/参数/刀偏工作方式中向前翻一页检索程序或参数,其他工作方式下,使液晶显示器亮度增大。
向后翻页:编辑/参数/刀偏工作方式中向后翻一页检索程序或参数,其他工作使液晶显示器亮度增大。
方式下,使液晶显示器亮度减小。
使液晶显示器亮度减小。
光标向上移动:编辑/参数/刀偏工作方式中使光标向上移动一行。
实验二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与镶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熟练操作遥感图像处理的专业软件进行基础图像处理,包括图像几何校正、镶嵌等。
实验容:1、熟悉图像几何校正、镶嵌的基本原理;2、学习图像几何校正具体操作;3、学习图像镶嵌正具体操作。
本实验的图像几何校正是通过“像图配准”的方式获取地面控制点的方里网坐标的,并对传统的从纸质地形图上量算坐标的方法进行改进,利用Auto CAD或Photoshop等软件从扫描后的电子地形图上直接量算坐标。
实验步骤:第一步、熟悉图像几何校正、镶嵌的基本原理第二步、图像几何校正运行PCI,选择GCPWorks模块,在Source of GCPs选择User Entered Coordinates(用户输入投影坐标系统),点击Accept后,弹出校正模块:选择第一项加载需要校正的图像(由实验一方法导出的125-42.pix)->点击Default->Load & Close->得到下图:选择第二项,选择Other确定投影系统:注意输入6度带的中央经度与向东平移500公里(500000米):点击Earth Model确定地球模型:点击Accept:选择第三项采集地面控制点。
在采集地面控制点之前,利用Photoshop软件打开扫描后的电子地形图。
分别在遥感图像和地形图中找到一个同名点,如下图(可以用放大遥感图)。
然后在地形图中量算出该点的坐标,精确到米,X坐标为6位(要去掉2位6度带的带号),Y坐标7位(运用测出)。
再将坐标输入到GCP编辑窗口中,并点击Accept as GCP接受为一个控制点。
用同样的方法采集更多的地面控制点。
注意:前三个点不显示误差,从第四个点开始才出现误差。
一般要求选择15个以上控制点,并且各点的误差<1个像元,将误差过大的点删除,直到误差<1个像元为止。
最后,关闭GCP编辑窗口,选择第五项(如果对整个图像进行几何校正,则第四项可以省略),执行几何校正。
金工实习实验报告机床金工实习过程中,会出一些直接在工作台工作的训练,还有一些用电脑软件来完成编程模拟的实习。
现在,就让我们试着写一下金工的实习报告吧。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金工实习实验报告机床”,下面本文库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金工实习实验报告机床1一、实习目的“金工实习”是一门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是高等院校工科学生学习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方法和技术,完成工程基本训练的重要必修课。
它不仅可以让我们获得了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了解了机械制造的一般操作,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而且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锻炼,提高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了工程素质。
这是一次我们学习,锻炼的好机会!通过这次虽短而充实的实习我懂得了很多。
在实习期间,我先后参加了车工,数控机床,钳工,焊工,刨工的实习,从中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东西,它让我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
二、公司介绍__机械有限公司(原__轻工机械厂、__锅炉厂)于一九六五年建厂,是国家原轻工业部定点生产食品机械和啤酒机械的重点企业,也是国家劳动部和机械部首批颁发b级锅炉制造许可证和br1级压力容器设计、制造许可证的厂家。
企业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厂房面积约1万平方米,各种机加工设备200余台。
(一)主要产品工业用燃煤、燃油(气)热水、蒸汽锅炉、导热油锅炉、煤气发生炉;氟利昂储罐、罐头杀菌锅、食品机械;造纸高频疏机;高浓度啤酒稀释设备;酵母添加设备;冰啤设备;卧、立式食品包装机械及各种一、二类压力容器设备等。
(二)人员状况企业在册员工360人,工程技术人员50余人,其中高级工程师9人,工程师14人。
专业分布为机械制造、锅炉制造、焊接、电子、自动化仪表、生物化学、无损检测及理化试验等。
企业技术力量雄厚,并具有一套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
(三)公司经营状况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各项经济指标处于同行业较好水平。
企业位于__市区工业中心,铁路、空运、海运、公路交通、通讯都极为方便,设施完善,十分有利于国内外商家合资合作。
机械制造(设计)专业综合实验实验报告院(系)名称:机电工程学院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实验题目:手机外壳模具数控加工实验指导老师:班级:姓名:学号:成绩:(平时成绩50% )(报告成绩50% )篇二:钳工实习教师凹凸件锉配说课稿《凹凸件锉配》——扬州太平洋重工技工学校一、课题分析(一)本课题在技能训练中的作用本课题选自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钳工技能训练》(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第四版第十四课题的综合技能训练(二)。
通过本课题的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对图样分析、加工工艺步骤分析、划线、锯割、錾削、锉削、锉配的技能综合理解和熟练掌握。
本课题对培养学生掌握工件锉配技能,打下良好基础,为下面错配课题起到铺垫作用。
(二)教学目标根据本课题技能训练内容及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学生前面课题实习的内容,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对称度的概念。
详细分析,为讲解凸件加工工艺中“对称度”控制方法做准备。
(2)加工工艺步骤中的关键词关键词:划线、钻孔、锯割、錾削、锉削、锉配。
通过关键词的分析,培养学生对工件加工工艺方法的分析能力,要求学生针对本课题的关键词展开讨论,进一步加强对本课题加工工艺步骤的掌握,并且能应用到实际技能操作中去。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能够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备料和加工工件,保证尺寸精度、对称度、垂直度、平面度、表面粗糙度等要求。
保证锉配间隙达到要求的精度,掌握锉配修整的方法。
能够理解加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难点:让学生学会怎样保证对称度,掌握薄板料平面度的控制,凹凸件锉配怎样达到间隙要求,掌握锉配技巧。
二、教法分析实习教学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授技能训练方法、学生掌握技能的过程,采取目标教学法,通过教学目标阶段、实际操作目标阶段、达到实际操作检测阶段、巡回指导阶段、反馈矫正阶段来提高学生技能掌握水平,从而达到本课题的技能训练目标。
三、学法分析(一)建构学习在教学中,通过假设、提问、对话让学生回顾前面课题中训练的技能,然后再应用到本课题中所要应用的技能,通过探索、反举例、反问、讲授,导入本课题加工工艺,使学生更加明确本课题加工工艺思路,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更提高学生对技能掌握的要求。
三坐标测量机实验报告实验题目:检测箱体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根据零件图纸需求确定测量方案;2.对零件几何元素尺寸进行测量;3.给出特征评价报告;4.编写实验技术报告。
二、实验方案1.零件装夹根据实验目的与要求,将垫块放在三坐标测量机工作平台的合适位置,然后将被测零件根据实验要求合理地放在垫块上,以便于测量被测零件的特征元素。
2.工位标定将被测零件装夹好后,测头有5个角度,每个角度分别对应被测零件的上表面和4个侧面,一个测头角度对应一个工位,依次对这些工位进行标定。
3.坐标系建立本实验中,我们运用“3-2-1”法建立无CAD模型的零件坐标系。
4.元素测量根据实验要求,我们需要测量4个平面,2个圆和7个柱体。
由于需要先建立坐标系,我们先测量柱体1、平面1、平面2、圆1和圆2,然后再测量剩余的特征元素。
5. 报表输出根据实验要求,输出几何公差的报告文件。
三、实验步骤1.开机和安装首先打开空气压缩机储气罐排水阀排水,然后依次开启空压机、冷干机、空气过滤器,检查气压是否在0.4-0.5Mpa范围之内,如果不在此范围内则可通过气源调节阀调节。
再依次接通交流稳压电源、UPS电源、测量机控制系统电源、测头控制器和计算机电源,启动PC-DMIS测量程序,即桌面快捷键“online”,屏幕将弹出PC-DMIS初始界面。
单击下拉箭头选择“未连接测头”,确定后等待数秒,当状态栏提示“请启动电机”时,按下手操盒上的“MOT ON”按钮,测量机加电,“MOT ON”指示灯亮。
当屏幕弹出“可以使坐标测量机回家”时按“确定”时,点击“确定”,状态栏提示“按开始”时,在确定测量机回家运行路径无障碍的情况下,按下手操盒上的“START”按钮,完成坐标初始化。
2.测头定义创建了一个新的测量程序,点击确定后,弹出测头工具框。
定义测头的步骤如下:(1)定义测头文件:在“测头文件”栏填入测头文件名。
(2)定义测头系统:在“测头说明”下拉菜单中选当前测量机所用的测头系统,测座选PROBEPH10M,传感器选PROBETP2,测针选TIP2BY20MM。
金工实习零件制作实验报告金工实习有苦也有乐,经过了车工、钳工、磨工、铸工、铣工等工种的磨练,我们才算完成了金工实习课程。
今天,我们是时候准备一下金工实习报告了。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金工实习零件制作实验报告”,下面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金工实习零件制作实验报告1一、实习目的了解焊接、铸造、热处理、锻压的基本知识以及基本技能,增强自己对各方面知识的认识。
二、实习基本要求1.掌握焊接基本知识和入门操作。
2.掌握铸造基本知识和了解基本技能。
3.掌握热处理基本知识和了解基本技能。
4.掌握锻压基本知识和了解基本技能。
三、实习内容(一)焊接内容:通过观看视频演练和实际操作初步认识焊接的基本内容。
(二)铸造内容:通过观看视频演练和老师讲解以及工厂参观来认识铸造的基本内容。
(三)热处理内容:通过观看视频演练和老师讲解以及工厂参观来认识热处理的基本内容。
(四)锻压内容:通过观看视频演练和老师讲解以及工厂参观来认识锻压的基本内容四、实习心得时光飞逝,一周时间转瞬即逝,这一周是我们的实习周,主要是对焊接、铸造、热处理和锻压的学习认识。
在这一周里,通过实习,我们了解了很多这方面的知识,虽然这些并不是我们专业的知识,但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谁也不会闲自己懂的多些的知识呢!这样,不但增强了我们的知识面,而且还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何乐而不为呢!这次的金工实习就这么结束了,一周虽短,但我们所了解和认识的东西却是不少,开阔了我们的眼界,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也活跃了我们是思维,也算是受益匪浅啊。
这样的机会并不是很多,毕竟我们不是学方面专业的,所以更应该珍惜自己所学到的一些知识。
我想,也许在以后的人生路上,我们总会有机会用到这其中的一些知识的,今天的知识,就是明天的财富啊。
金工实习零件制作实验报告2金工实习,大家都期盼着它的到来,期盼在学习,偷懒去享受一下工厂生活。
难而,实习后,我觉得实习生活和以前想象的不一样了,实习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并不是我们的假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而是一件劳心劳力的事。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实训报告书班级学号姓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机电学院实训一数控车床认识及基本操作实训一. 实训目的:了解数控车床掌握基本操作二. 实训内容:用数控车床车一零件三. 实训设备:数控车床四. 实训思考题1.简述数控车床的安全操作规程.答:1、学生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数控机床操作。
2、禁止多人同时操作,强调机床单人操作。
3、学生必须在操作步骤完全清楚时进行操作,遇到问题立即向教师询问,禁止在不知道规程的情况下进行尝试性操作。
4、操作中如机床出现异常,必须立即向指导教师报告。
5、手动原点回归时,注意机床各轴位置要距离原点-100mm以上。
6、手工操作前,应先按下手动按钮后再进行操作。
7、学生编完程序或将程序输入机床后,要通过指导教师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试运行。
8、学生进行机床试运行及自动加工时必须在指导教师监督下进行。
9、程序运行注意事项:(1)刀具要距离工件200mm以上。
(2)光标要放在主程序头。
(3)检查机床各功能按键的位置是否正确(4)启动程序时一定要一只手按开始按钮,另一只手按停止按钮,程序在运行当中手不能离开停止按钮,如有紧急情况立即按下停止按钮。
10、机床在运行当中要将防护门关闭以免铁屑、润滑油飞出伤人。
11、在程序中有暂停测量工件尺寸时,要待机床完全停止、主轴停转后方可进行测量。
此时千万注意不要触及开始按钮,以免发生人身事故。
12、关机时,要等主轴停转3分钟后方可关机。
2.机床回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正确地在机床工作时建立机床坐标系3.机床的开启、运行、停止有那些注意事项?答:首先安全第一,关机前要先按急停按钮再切断系统电源开关、最后切断电源开关,开机时顺序相反,开机后刀架要进行回零,主轴要低速热运转几分钟才能进行正常加工,如果停机时间过长要多运转一会,而且刀架也要空运行几下再加工。
一般中途停机超过半小时也要进行回零操作。
按循环启动按钮前为了安全起见要思索几秒钟,数控机床装夹刀具和工件时不能用蛮力冲击力野蛮操作。
金工实习铣床实验报告金工的实习经历告诉我们,要去培养科学的精神、良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操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金工的实习报告很多人都有接触过了吧。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金工实习铣床实验报告”,下面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金工实习铣床实验报告1五月,在南校区校工厂进行了为期三周的金工实习。
期间,我们接触了锯、锉、錾、钻、车、铣、刨等7个工种,还简单地了解数控机床加工技术。
每天,大家都要学习一项新的技术,并在6小时的实习时间里,完成从对各项工种的一无所知到制作出一件成品的过程。
在老师们耐心细致地讲授和在我们的积极的配合下,我们没有发生一例伤害事故,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实习要求,圆满地完成了三周的认知实习。
说真的,刚开始感觉三周真的很漫长,可时光匆匆,三周转眼间就飞逝了,现在回想这三周的蓝领之行,我尝到了:酸——严格的上下班和工作制度;累——手持锉刀不停地锉呀锉;辣——高速切削的精彩表演;更多的甜——亲手制作精美的工件。
我们去到南校区,首先学习的是钳工,钳工是以手工工作为主的加工方法,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但是钳工应用的工具简单,加工多样灵活,适应性强,能完成某些加工所不便或难于进行的工作,因此,目前某些机械加工和修理工作中,钳工仍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种。
初次走进钳工加工实训楼有点兴奋。
第一天,老师给我们介绍了钳工的主要设备,让我们认识到了钳台、虎钳、划线平台、钻床以及各种量具、划线工具。
认识完这些后,老师开始介绍锯了及锯子的使用方法。
教授完后就给我们布置作业,要求我们锯割一块厚度为1MM的薄片,这就是我们的作业。
我听到此话,一下子愣住了。
1MM?怎么可能锯出来呢?老师说,如果不是这样怎么考验出我们的真本领呢?第一次锯割时,由于操作不熟练,我把锯路给锯歪了,弄坏了,练了两次后,掌握了操作要领,也锯出了比较满意的薄片,完成了作业!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老师要求我们自己通过锉刀、钢锯等工具,手工将一个铁块磨成六角螺母,再经过打孔、攻螺纹等步骤最终作成一个精美的螺母;还有两套配合的工艺品。
找正原则
各种铸、锻件毛坯由于种种原因, 会形成歪斜、偏心、各部分壁厚不均匀等缺陷。
当形位误差不大时, 可以通过找正的方法进行补救。
如图所示, A 与B 不同心, 而A 面不加工; C与D 不平行, 而C
面不加工。
这时我们就利用A 与C 不加工为依据, 作一个C 面的平行面, 在毛坯孔中可放一木塞或铅块, 以A 面的圆边缘作三或四条
等半径的圆弧, 找出中心点作加工孔的圆心已确保加工的B面与A面同心。
加工D面时,必须已C面为粗基准,用划线找正或调整浮动支撑的办法找正C面,这样加工出了的D面才能平行于C面。
毛坯找正的原则如下:
①为了保证不加工面与加工面间各点的距离相同( 一般称壁厚均匀) , 应将不加工面用划针找平( 当不加工面为水平面时) , 或把不加工面用直角尺找垂直( 当不加工面为垂直面时) 。
②如有几个不加工表面时, 应以面积最大的不加工表面找正, 并照顾其他不加工表面, 使各处尽量均匀, 孔与轮毂或凸台(搭子) 尽量同心。
③如没有不加工平面时, 要以欲加工孔毛坯和凸台( 搭子) 外形来找正。
对于有很多孔的箱体, 要照顾各孔毛坯和凸台, 使各孔均有加工余量面且与凸台同心。
三坐标实验报告学校:浙江理工大学班级:08机制2姓名:芦宇圣学号:B08310213实验组别:第2期第2组实验老师:姚凤1、运行PC-DMIS,建立一个新文件,输入要建立的文件名,设置测量单位(公、英制)2、产生测头文件,输入测头文件名,然后按回车键,这时测头没被定义显示为高亮度;3、从清单中选择测座类型;4、从测头清单中选择所用的测杆,如:3 *20 (直径、长度)5、从加入测头角度按钮输入测头角度;6、需要追加其它角度,可通过输入每一个A、B角,然后对其进行校验测量。
7、当所需的测头位置全部输入后,选择“测量”;8、输入测量标准球的点数,选择手动或自动校验测头,单击“测量”按钮进行测头校验。
参数设置9、在编辑-参数设置一栏中根据图纸设置所需的参数(包括精度、度数等)建坐标系10、以大圆圆心为原点建坐标系;11、在最上方平面任意取三点确立平面1;12、在侧面取两点,确立一条直线1;13、在大圆上取三个点确定圆1;14、点击新建坐标系,找正平面1;15、选择直线1,点击旋转;16、将X、Y的原点设置到圆1;将Z的原点设置到平面1取点进行评价:17、评价左边两个圆加半径的距离及各种图示距离;18、评价左上角圆的垂直度;19、评价A平面的平面度;20、评价前面的直线度;21、评价后面相对前面的平行度;22、评价右边4个圆所构造的大圆相对平面A和中间圆C的位置度。
下面是具体的检测文件:零件名:1008修订号:序号:统计计数:1启动=建坐标系/开始,回调:, LIST= 是建坐标系/终止模式/手动加载测头/1008测尖/T1A0B0, 柱测尖IJK=0, 0, 1, 角度=0加载测头/1008测尖/T1A0B0, 柱测尖IJK=0, 0, 1, 角度=0平面1 =特征/平面,直角理论值/201.168,138.406,-445.63,0.0003324,-0.000387,0.9999999实际值/201.168,138.406,-445.63,0.0003324,-0.000387,0.9999999测定/平面,3触测/基本,176.956,175.164,-445.608,0.0003324,-0.000387,0.9999999,176.956,175.164,-445.608,使用理论值= 是触测/基本,174.316,117.973,-445.629,0.0003324,-0.000387,0.9999999,174.316,117.973,-445.629,使用理论值= 是触测/基本,252.233,122.081,-445.653,0.0003324,-0.000387,0.9999999,252.233,122.081,-445.653,使用理论值= 是终止测量/圆1 =特征/圆,直角,内,最小二乘方理论值/213.628,143.397,-448.148,0,0,1,64.962实际值/213.628,143.397,-448.148,0,0,1,64.962测定/圆,3,工作平面触测/基本,217.427,175.655,-449.097,-0.1169577,-0.9931369,0,217.427,175.655,-449.097,使用理论值= 是触测/基本,188.841,122.407,-448.596,0.7631277,0.6462477,0,188.841,122.407,-448.596,使用理论值= 是触测/基本,244.056,132.034,-446.753,-0.9368027,0.3498582,0,244.056,132.034,-446.753,使用理论值= 是终止测量/直线1 =特征/直线,直角,非定界理论值/125.123,95.034,-450.065,0.9998301,-0.0184322,0实际值/125.123,95.034,-450.065,0.9998301,-0.0184322,0测定/直线,2,工作平面触测/基本,125.123,95.034,-450.065,-0.0184322,-0.9998301,0,125.123,95.034,-450.065,使用理论值= 是触测/基本,217.483,93.331,-449.365,-0.0184322,-0.9998301,0,217.483,93.331,-449.365,使用理论值= 是终止测量/A0 =建坐标系/开始,回调:启动, LIST= 是建坐标系/找平,Z 正,平面1建坐标系/旋转,X 正,至,直线1,关于,Z 正建坐标系/平移,Z 轴,平面1建坐标系/平移,X 轴,圆1建坐标系/平移,Y 轴,圆1建坐标系/终止圆2 =特征/圆,直角,内,最小二乘方理论值/-90.001,24.988,-3.39,0,0,1,24.97实际值/-90.001,24.988,-3.39,0,0,1,24.97测定/圆,3,工作平面触测/基本,-97.488,34.979,-5.233,0.5996375,-0.8002718,0,-97.488,34.979,-5.233,使用理论值= 是触测/基本,-96.451,14.298,-2.737,0.5166324,0.8562073,0,-96.451,14.298,-2.737,使用理论值= 是触测/基本,-78.055,28.616,-2.2,-0.9568389,-0.2906189,0,-78.055,28.616,-2.2,使用理论值= 是终止测量/圆3 =特征/圆,直角,内,最小二乘方理论值/-89.993,-25.01,-3.429,0,0,1,24.976实际值/-89.993,-25.01,-3.429,0,0,1,24.976测定/圆,3,工作平面触测/基本,-94.072,-13.207,-3.181,0.326673,-0.9451374,0,-94.072,-13.207,-3.181,使用理论值= 是触测/基本,-88.799,-37.441,-3.979,-0.0956034,0.9954195,0,-88.799,-37.441,-3.979,使用理论值= 是触测/基本,-78.722,-19.632,-3.127,-0.9025012,-0.4306874,0,-78.722,-19.632,-3.127,使用理论值= 是终止测量/直线4 =特征/直线,直角,非定界理论值/-97.916,39.599,-3.515,0.965777,0.2593739,0实际值/-97.916,39.599,-3.515,0.965777,0.2593739,0测定/直线,2,工作平面触测/基本,-97.916,39.599,-3.515,-0.2593739,0.965777,0,-97.916,39.599,-3.515,使用理论值= 是触测/基本,-73.628,46.122,-1.454,-0.2593739,0.965777,0,-73.628,46.122,-1.454,使用理论值= 是终止测量/直线5 =特征/直线,直角,非定界理论值/-35.894,50.02,-4.399,1,-0.0001317,0实际值/-35.894,50.02,-4.399,1,-0.0001317,0测定/直线,2,工作平面触测/基本,-35.894,50.02,-4.399,0.0001317,1,0,-35.894,50.02,-4.399,使用理论值= 是触测/基本,14.21,50.013,-3.439,0.0001317,1,0,14.21,50.013,-3.439,使用理论值= 是终止测量/尺寸角度1= 2D 角度(实角) 从直线直线4 至直线直线5 ,$图示=关文本=关乘数=10.00 输出=两者轴标称值正公差负公差测定最大值最小值偏差超差角度-15.040 0.010 0.010 -15.040 -15.040 -15.040 0.000 0.000 ----#----圆10 =特征/圆,直角,内,最小二乘方理论值/89.994,-24.988,-4.246,0,0,1,24.975实际值/89.994,-24.988,-4.246,0,0,1,24.975测定/圆,3,工作平面触测/基本,87.504,-12.752,-4.974,0.1994489,-0.9799082,0,87.504,-12.752,-4.974,使用理论值= 是触测/基本,78.63,-30.164,-4.066,0.9100513,0.4144956,0,78.63,-30.164,-4.066,使用理论值= 是触测/基本,102.479,-25.26,-3.697,-0.999763,0.0217683,0,102.479,-25.26,-3.697,使用理论值= 是终止测量/圆11 =特征/圆,直角,内,最小二乘方理论值/-0.006,-0.001,-3.789,0,0,1,64.967实际值/-0.006,-0.001,-3.789,0,0,1,64.967测定/圆,3,工作平面触测/基本,-15.654,28.465,-3.278,0.4816967,-0.876338,0,-15.654,28.465,-3.278,使用理论值= 是触测/基本,-16.965,-27.707,-4.046,0.5220602,0.8529086,0,-16.965,-27.707,-4.046,使用理论值= 是触测/基本,32.403,2.186,-4.043,-0.9977306,-0.067332,0,32.403,2.186,-4.043,使用理论值= 是终止测量/尺寸距离1= 2D 距离圆圆3 至圆圆11 (中心到中心), 无半径单位=毫米,$ 图示=关文本=关乘数=10.00 输出=两者轴标称值正公差负公差测定最大值最小值偏差超差M 93.397 0.010 0.010 93.397 93.397 93.397 0.000 0.000 ----#----尺寸距离2= 2D 距离圆圆2 至圆圆3 (中心到中心), 无半径单位=毫米,$图示=关文本=关乘数=10.00 输出=两者轴标称值正公差负公差测定最大值最小值偏差超差M 49.998 0.021 0.021 49.998 49.998 49.998 0.000 0.000 ----#----柱体1 =特征/柱体,直角,内,最小二乘方理论值/-90.032,25.028,-5.56,0.0044654,-0.0003762,-0.99999,24.905,6.115实际值/-90.032,25.028,-5.56,0.0044654,-0.0003762,-0.99999,24.905,6.115测定/柱体,6触测/基本,-90.098,37.469,-2.551,0.0041951,-0.9999911,0.000395,-90.098,37.469,-2.551,使用理论值= 是触测/基本,-102.474,25.423,-2.558,0.9994887,-0.0316587,0.0044751,-102.474,25.423,-2.558,使用理论值= 是触测/基本,-79.956,17.769,-2.536,-0.8116855,0.5840821,-0.0038443,-79.956,17.769,-2.536,使用理论值= 是触测/基本,-90.887,37.468,-8.596,0.0696154,-0.9975737,0.0006862,-90.887,37.468,-8.596,使用理论值= 是触测/基本,-101.807,20.973,-8.598,0.9456479,0.3251666,0.0041004,-101.807,20.973,-8.598,使用理论值= 是触测/基本,-81.307,16.101,-8.575,-0.6984799,0.7156216,-0.0033883,-81.307,16.101,-8.575,使用理论值= 是终止测量/平面2 =特征/平面,直角理论值/-5.041,1.248,-0.025,-0.0000302,-0.0007591,0.9999997实际值/-5.041,1.248,-0.025,-0.0000302,-0.0007591,0.9999997测定/平面,3触测/基本,-32.241,31.312,-0.003,-0.0000302,-0.0007591,0.9999997,-32.241,31.312,-0.003,使用理论值= 是触测/基本,-31.317,-17.857,-0.04,-0.0000302,-0.0007591,0.9999997,-31.317,-17.857,-0.04,使用理论值= 是触测/基本,48.436,-9.711,-0.031,-0.0000302,-0.0007591,0.9999997,48.436,-9.711,-0.031,使用理论值=是终止测量/尺寸垂直度2= 垂直度柱体柱体1 至平面平面2 延伸长度=0.000 单位=毫米,$图示=关文本=关乘数=10.00 输出=两者轴标称值正公差负公差测定最大值最小值偏差超差M 0.000 0.020 0.000 0.028 0.014 0.014 0.028 0.008 -------->尺寸平1= 平面的平面度平面2 单位=毫米,$图示=关文本=关乘数=10.00 输出=两者轴标称值正公差负公差测定最大值最小值偏差超差M 0.000 0.015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直线2 =特征/直线,直角,非定界理论值/-92.39,-50.005,-4.773,1,0.0001164,0实际值/-92.39,-50.005,-4.773,1,0.0001164,0测定/直线,2,工作平面触测/基本,-92.39,-50.005,-4.773,0.0001164,-1,0,-92.39,-50.005,-4.773,使用理论值= 是触测/基本,-38.215,-49.999,-5.376,0.0001164,-1,0,-38.215,-49.999,-5.376,使用理论值= 是终止测量/直线3 =特征/直线,直角,非定界理论值/-29.677,50.032,-5.682,1,0.000036,0实际值/-29.677,50.032,-5.682,1,0.000036,0测定/直线,2,工作平面触测/基本,-29.677,50.032,-5.682,-0.000036,1,0,-29.677,50.032,-5.682,使用理论值= 是触测/基本,10.351,50.033,-7.082,-0.000036,1,0,10.351,50.033,-7.082,使用理论值= 是终止测量/尺寸平行度1= 平行度直线直线3,RFS 至直线直线2,RFS 延伸长度=0.000 单位=毫米,$图示=关文本=关乘数=10.00 输出=两者轴标称值正公差负公差测定最大值最小值偏差超差M 0.000 0.040 0.000 0.003 0.002 0.002 0.003 0.000 #--------尺寸直度1= 直线的直线度直线2 单位=毫米,$图示=关文本=关乘数=10.00 输出=两者轴标称值正公差负公差测定最大值最小值偏差超差M 0.000 0.015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0.000 #--------圆4 =特征/圆,直角,内,最小二乘方理论值/64.8,0.015,-2.313,0,0,1,9.872实际值/64.8,0.015,-2.313,0,0,1,9.872测定/圆,3,工作平面触测/基本,64.359,4.931,-2.976,0.0893508,-0.9960002,0,64.359,4.931,-2.976,使用理论值= 是触测/基本,62.31,-4.247,-1.983,0.504358,0.8634946,0,62.31,-4.247,-1.983,使用理论值= 是触测/基本,69.534,-1.383,-1.982,-0.959014,0.2833586,0,69.534,-1.383,-1.982,使用理论值= 是终止测量/圆5 =特征/圆,直角,内,最小二乘方理论值/89.995,-0.035,-2.176,0,0,1,10.011实际值/89.995,-0.035,-2.176,0,0,1,10.011测定/圆,3,工作平面触测/基本,89.387,4.933,-1.79,0.1213592,-0.9926087,0,89.387,4.933,-1.79,使用理论值= 是触测/基本,87.781,-4.525,-2.423,0.4421593,0.8969365,0,87.781,-4.525,-2.423,使用理论值= 是触测/基本,94.993,-0.299,-2.315,-0.998608,0.0527448,0,94.993,-0.299,-2.315,使用理论值= 是终止测量/圆6 =特征/圆,直角,内,最小二乘方理论值/65.013,24.925,-3.208,0,0,1,10.08实际值/65.013,24.925,-3.208,0,0,1,10.08测定/圆,3,工作平面触测/基本,65.941,29.879,-2.53,-0.1842565,-0.9828782,0,65.941,29.879,-2.53,使用理论值= 是触测/基本,60.062,23.982,-3.548,0.9823317,0.187148,0,60.062,23.982,-3.548,使用理论值= 是触测/基本,70.05,24.777,-3.546,-0.9995703,0.0293125,0,70.05,24.777,-3.546,使用理论值= 是终止测量/圆7 =特征/圆,直角,内,最小二乘方理论值/40.022,-0.06,-5.204,0,0,1,10.087实际值/40.022,-0.06,-5.204,0,0,1,10.087测定/圆,3,工作平面触测/基本,40.246,4.978,-4.892,-0.0445042,-0.9990092,0,40.246,4.978,-4.892,使用理论值= 是触测/基本,34.979,0.041,-5.586,0.999799,-0.02005,0,34.979,0.041,-5.586,使用理论值= 是触测/基本,45.029,0.542,-5.134,-0.9928508,-0.1193622,0,45.029,0.542,-5.134,使用理论值= 是终止测量/圆8 =特征/圆,直角,内,最小二乘方理论值/65.024,-25.016,-3.832,0,0,1,10.066实际值/65.024,-25.016,-3.832,0,0,1,10.066测定/圆,3,工作平面触测/基本,61.896,-21.073,-3.834,0.6214686,-0.7834391,0,61.896,-21.073,-3.834,使用理论值= 是触测/基本,63.503,-29.813,-3.831,0.3022485,0.9532292,0,63.503,-29.813,-3.831,使用理论值= 是触测/基本,69.921,-23.855,-3.831,-0.9730441,-0.2306189,0,69.921,-23.855,-3.831,使用理论值= 是终止测量/圆9 =特征/圆,直角,外,最小二乘方理论值/65.008,-0.045,-3.605,0,0,1,49.957实际值/65.008,-0.045,-3.605,0,0,1,49.957构造/圆,最佳拟合,圆5,圆6,圆7,圆8,,A1 =建坐标系/开始,回调:A0, LIST= 是建坐标系/平移,X 轴,圆4建坐标系/平移,Y 轴,圆4建坐标系/终止尺寸位置1= 圆的位置度圆9 单位=毫米,$图示=关文本=关乘数=1.00 输出=两者垂直于中心线的偏差=关显示=直径轴标称值测定正公差负公差补偿偏差偏差角度超差X 0.208 0.208 0.000Y -0.061 -0.061 0.000DF 49.957 49.957 0.015 0.000 0.015 0.000 0.000 #--------D1 平面平面2 位于RFS D2 9.872 9.872 0.015 0.000 圆圆4 位于RFSTP MMC 0.015 0.015 0.000 -77.939 0.000 #--------终止尺寸位置1程序具体表格:心得体会:通过这次三坐标实验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并初步掌握了有一种检测零件标准的方法。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实验报告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实验报告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弄清水准仪的主要轴线及它们之间应满足的几何关系;2、掌握DS3水准仪检验与校正的方法。
二、设备:DS3水准仪1台,水准尺2根,尺垫2个,小螺丝刀1把,校正针1根,记录板1块。
三、方法与步骤:1、一般性检验:安置仪器后,首先检验:三脚架是否牢固,制动和微动螺旋、微倾螺旋、对光螺旋等是否有效,望远镜成像是否清晰等,同时了解水准仪各主要轴线及其相互关系。
2、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的检验与校正:检验:转动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将仪器绕竖轴旋转180°后,若气泡仍居中,则说明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否则需要校正。
校正:先稍松圆水准器底部中央的固紧螺丝,再拨动圆水准器的校正螺丝,使气泡返回偏离量的一半,然后再转动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如此反复检校,直到圆水准器在任何位置时,气泡都在刻划圈内为止,最后旋紧固紧螺旋。
3、十字丝横丝垂直于仪器竖轴的检验与校正:检验:以十字丝横丝一端瞄准约20m处的一细小目标点,转动水平微动螺旋,若横丝始终不离开目标点,则说明十字丝横丝垂直于仪器竖轴,否则需要校正。
校正:旋下十字丝分划板护罩,用小螺丝刀松开十字丝分划板的固定螺丝,微略转动十字丝分划板,使转动水平微动螺旋时横丝不离开目标点。
如此反复检校,直至满足要求。
最后将固定螺丝旋紧,并旋上护罩。
4、水准管轴与视准轴平行关系的检验与校正:检验:在平坦地面上选定相距60-80米的A、B两点,放下尺垫立水准尺。
现在距A、B等距离处安置水准仪,分别读取A、B两点水准尺读数a1、b1,求得正确高差Hab?b1?a1。
再在A点附近2-3米处水准仪,分别读取A、B两点水准尺读数a2、b2,求得B 尺的上的应有读数b2?a2?Hab。
若b2=b2'时,说明水准管轴与视准轴平行;若b2?b2'时,说明水准管轴与视准轴不平行。
找正实验
实验目的:掌握装夹的找正方法,掌握百分表的使用
工件的装夹
工件在机床上的装夹方式,取决于生产批量、工件大小及复杂程度、加工精度要求及定位的特点等。
主要形式有三种:直接找正装夹、划线找正装夹和夹具装夹。
一.直接找正装夹
将工件装在机床上,然后按工件的某个(或某些)表面,用划针或用百分表等量具进行找正,以获得工件在机床上的正确位置。
直线找正装夹效率较低,找正精度主要取决于操作的技术水平,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使用于单件小批生产或定位精度要求特别高的场合。
对于毛胚,可以用把毛胚装夹在三道卡盘(三道卡盘误差大,自动定心作用不大,精度不高)上,启动机床,让工件低速旋转,直接看工件摇晃程度,根据情况,用木锤轻敲工件来找正。
若要精确找正,可以使用百分表
由于千分表的读数精度比百分表高,所以百分表适用于尺寸精度为IT6~IT8级零件的找正和检验。
百分表的使用:
1.装夹。
百分表不能直接单独用手使用,必须靠支架撑起才可以保证测量准确。
通常百
分表装在一个盒子里,要先把支架和底座安装好,然后把百分表装上去。
2.定位。
把装夹好的百分表移步到机床上,途中要一手拿着底座(底座较重),一手拿
着百分表。
确定好位置就把底座的磁性开关打开(底座就会吸住机床)。
3.百分表调零。
在百分表上,有两个表盘,大表盘每格0.01mm,小表盘每格0.1mm,
大表盘转一圈,小表盘转一格。
4.测量。
把测量头靠近工件表面,对准水平面和铅垂面,转动工件,观察指针的摆动,轻敲来找正。
5.测量完毕,取出百分表,放回盒子里面。
使用百分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前,应检查测量杆活动的灵活性。
即轻轻推动测量杆时,测量杆在套筒内的移动要灵活,没有任何扎卡现象,且每次放松后,指针能回复到原来的刻度位置。
2.使用百分表时,必须把它固定在可靠地夹持架上,夹持架要安防平稳,免使测量结果不准确或摔坏百分表。
用夹持百分表的套筒来固定百分表时,夹紧力不要过大,以免因套筒变形而使测量杆活动部灵活。
3.用百分表测量时,测量杆必须垂直于被测量表面,即使测量杆的轴线与被测量尺寸方向一致,否则将使测量杆活动不灵活或使测量结果不准确。
4.测量时,不要使测量杆的行程超过它的测量范围;不要使测量头突然撞在零件上;不要使百分表受到剧烈的震动和撞击,亦不要把零件强迫推入测量头下,免得损坏百分表的机件而失去精度。
因此,用百分表测量表面粗糙或有显著凹凸不平的零件时错误的。
5.用百分表找正时,应当使测量杆有一定的初始测力。
即在测量头与零件表面接触时,测量杆应有.03~1mm的压缩量,使指针转过半圈左右,然后转动表圈,使表盘的零位刻线对准指针。
轻轻地拉动手提测量杆的圆头,拉起和放松几次,检查指针所指的零位有无改变。
当指针的零位稳定后,再开始找正。
此时开始改变零件的相对位置,读出指针的偏摆值,就是零件安装的偏差数值。
6.检查工件平整度或平行度时,将工件放在平台上,使测量头与工件表面接触,调整指针使摆动,然后把刻度盘零位对准指针,跟着慢慢地移动表座或工件,当指针顺时
针摆动,说明了工件偏高,逆时针摆动,则说明了工件偏低。
二.划线找正装夹
事先按图纸要求在工件表面上划出位置线、加工线和找正线;装夹工件时,先按照找正线找正工件的位置,然后夹紧工件。
划线找正装夹不需要专用设备,通用性好,但效率低,精度并不高,通常划线找正精度只能达到0.1~0.5mm。
此方法多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中铸件的粗加工工序。
划线找正多用于不规则的工件。
划线的操作(划线平衡):用石灰水在要划线的工件面上刷一下,然后用顶锥顶起来,然后在刷有石灰水的工件表面划圆心、加工圆,再划找正线(比较大的圆),接着用顶尖指向圆弧,同时旋转工件,观察顶尖和圆弧的接触程度。
3.使用夹具装夹
使用夹具装夹时,工件在夹具中可迅速而正确地定位和夹紧。
这种装夹方式效率高、定位精度靠夹具保证,定位精度高而可靠,还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和降低对工人技术水平的要求,因而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