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曲张硬化治疗指南
- 格式:docx
- 大小:5.90 MB
- 文档页数:13
适应证德国静脉协会的静脉曲张硬化疗法指南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进行了一些更新和修改。
硬化疗法的目的在于: 1. 治疗静脉曲张和预防可能的并发症 2. 减轻或消除现有的症状 3. 改善病变血管的血流动力学 4. 满足审美需求和达到功能标准 基本上,硬化疗法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静脉曲张。
表1列出了详细的适应症。
硬化疗法是治疗小口径静脉曲张(网状曲张静脉,蜘蛛静脉)的首选疗法。
对于管腔闭合的分支静脉曲张和穿深静脉功能不全,硬化疗法疗效等同于经皮静脉抽剥术和穿深静脉结扎术或内镜下穿深静脉切除。
手术一直是治疗隐静脉的首选,但应用硬化疗法治疗其静脉主干也是可行的。
在近年来的一些研究中已经开展了泡沫硬化疗法的应用。
禁忌症绝对和相对禁忌症在表2中列出。
并发症和风险在操作得当的情况下,硬化疗法是一种有效的疗法,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在治疗中可能遇到一系列不良事件。
不良事件在表3中列出。
1. ·隐静脉(大隐静脉、小隐静脉) ·隐静脉分支 ·静脉曲张联合穿深静脉功能不全 ·网状静脉 ·? ·治疗后残存和复发的曲张静脉 ·? ·溃疡周围的静脉 ·静脉畸形2.绝对禁忌症相对禁忌症液体和泡沫硬化疗法 液体和泡沫硬化疗法 ·已知对硬化剂过敏 ·下肢水肿,失代偿性·严重系统性疾病 ·糖尿病晚期并发症(如多发性神经病) ·急性深静脉血栓·动脉硬化闭塞症,II 期 ·预治疗区局部感染或严重全身性感染 ·一般情况差 ·持续性运动障碍和长期卧床·支气管哮喘 ·外周动脉硬化闭塞症进展期(III 或IV 期) ·明显的过敏因素·妊娠(除有绝对治疗因素外) ·已知血栓倾向或高凝状态,伴或不伴血栓病史泡沫硬化疗法泡沫硬化疗法已知有症状的PFO ·已知的无症状性PFO ·高血栓栓塞事件风险·既往泡沫硬化疗法后视力障碍或神经紊乱皮肤过敏反应偶有发生,表现为过敏性皮炎、接触性荨麻疹或红斑。
聚多卡醇硬化剂门诊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安全性马博; 叶志东; 陈洁; 郑夏; 樊雪强; 杨煜光【期刊名称】《《中日友好医院学报》》【年(卷),期】2018(032)002【总页数】4页(P75-78)【关键词】聚多卡醇; 静脉曲张; 并发症【作者】马博; 叶志东; 陈洁; 郑夏; 樊雪强; 杨煜光【作者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血管外科北京 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6下肢静脉曲张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0%~30%[1],是临床上的常见病。
下肢静脉曲张的传统手术治疗虽然有确定的疗效和可靠的安全性,但是随着患者对美观、微创等要求的不断提高,各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技术不断涌现,其中硬化剂注射可能是目前最为微创的方法之一。
符合条件的患者可在门诊通过局部注射适宜浓度的聚多卡醇泡沫或液体硬化剂,经过一个或多个疗程,完成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
但是硬化剂注射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会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肺栓塞、肢体坏死、卒中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对于国内人群在门诊应用聚多卡醇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安全性需要充分评估。
本文通过分析在我中心门诊接受聚多卡醇硬化剂注射治疗患者的近期并发症情况,评估其安全性。
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2015年6月~2016年10月在我中心门诊行聚多卡醇硬化剂注射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共187例,总计264人次。
其中女性205人次,男性59人次;年龄22~82岁,平均52.4±14.1岁。
入组患者按照慢性静脉疾病(CVD)的临床-病因-解剖-病理生理(CEAP)分期,C1期患者21人次,C2期232人次,C3期7人次,C4期1人次,C5期2人次,C6期1人次。
入组标准:存在下肢静脉曲张,CEAP分期为C1~C6期;患者接受硬化剂注射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过敏体质或对聚多卡醇过敏;有明显症状的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DVT或血栓性静脉炎;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
下肢静脉曲张相关国家规范指南最新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静脉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最新≪SVS∕AVF∕AVLS下肢静脉曲张管理临床实践指南2023年版》更新要点解读下肢静脉曲张是心血管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慢性静脉疾病(COS~C6类)的总体负担估计范围为45.6%~83.6% ,各个临床分类的总体汇总患病率分别为:C0s类9%s C1类26%s C2类19%s C3类8%s C4 类5%s C5 类1 %、C6 类0.42% £2 类的年发病率为0.22%~2.3%[1 其所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和职业功能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
美国血管外科学会(Society for Vascular Surgery , SVS )、美国静脉论坛(American Venous Forum , AVF )和美国静脉与淋巴学会(American Vein and Lymphatic Society , AVLS )最近发布2023年下肢静脉曲张管理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2023版指南"),是关于下肢静脉曲张即C2类疾病的临床实践指南,对静脉曲张患者行双功超声扫描(doppler ultrasound scanning , DUS \加压治疗的管理、药物和营养补充剂治疗、浅静脉主干反流的评价和治疗、属支静脉曲张的评价和治疗、浅静脉瘤、静脉曲张并发症的管理及其治疗等提供证据,以帮助医师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适当的、新的管理[2-3]。
本文总结2023版指南更新要点,并结合新循证医学进展进行解读,旨在为国内同行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1、静脉曲张患者的评估慢性静脉疾病临床严重程度的分类和分级2023版指南建议使用下肢慢性静脉疾病临床-病因-解剖-病理生理学(clinical-etiology-anatomy-pathophysiology ,CEAP 汾类系统2020 年升级版进行下肢静脉曲张的分类,使用改良版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revised venous clinical severity score , rVCSS )进行临床严重程度分级和治疗后结局评估。
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护理陈军,庞星原,曾丽梅,任军*Nursing care for patients receiving injection of sclerosing foam for varix of lower limb∥Chen Jun,Pang Xingyuan,Zeng Limei,Ren Jun摘要:对52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结果所有病例成功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未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注射后2~3d出院。
1个月后复查治疗效果显著47例,行二次治疗4例,1例复发。
提出注射前做好物品准备、皮肤护理及心理护理等,注射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注射剂量准确,注射后做好肢体、注射部位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及治疗效果的措施之一。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 聚桂醇; 泡沫硬化剂; 注射治疗; 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52(2012)02-0030-03 DOI:10.3870/hlxzz.2012.02.030作者单位:武汉市三医院医疗美容科(湖北武汉,430060)陈军:女,本科,主管护师;*通信作者:任军收稿:2011-09-21;修回:2011-10-18 下肢静脉曲张是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最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静脉迂曲扩张,严重者伴有色素沉着、脱屑,甚至溃疡形成,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
高位结扎加剥脱大隐静脉是下肢静脉曲张治疗的经典术式,手术效果确切,但无论何种术式均存在着创伤大、术中出血多、手术时间长、术后感染等并发症、需患肢固定卧床半月、下肢瘢痕多等缺点。
而且由于对手术方式治疗的恐惧,患者总是延误静脉曲张的治疗,导致病情加重,增加治疗难度,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未影响美观及日常生活的患者,常予以局部加压,有延缓病情发展的作用,但对于病灶范围广、静脉曲张明显的患者应及时治疗。
一、泡沫硬化剂治疗原理:将硬化剂注入曲张静脉腔内,使静脉内膜受化学刺激产生无菌性炎症,纤维组织增生,血管内膜损伤伴有不同程度血栓的形成。
血栓机化为纤维组织所代替,使血管腔变窄,纤维组织收缩静脉腔粘连、闭塞或栓塞从而降低静脉内压力,接触了静脉曲张的静脉壁薄弱静脉压力升高的病因到达治疗目的。
适应症:存在中重度下肢静脉曲张畸形,有下肢活动后酸胀感及下肢乏力,血管多普勒超声显示存在大隐静脉中、重度反流,深静脉正常,网状静脉曲张、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有选择微创治疗的意愿,出于美容考虑不愿意外科治疗,有腰椎疾患不适合硬膜外麻醉又不愿意选择全身麻醉,老年患者。
禁忌证:怀孕或哺乳期、行走功能障碍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液高凝状态、动脉闭塞症及全身状况较差者。
须特别指出的是:下肢静脉曲张并非完全由于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引起,其他因素尚有深静脉功能不全、下肢静脉压迫综合征以及下腔静脉梗阻等,均须相应治疗。
治疗方法:(1)患者取直立位,在大腿中、下员1/3 交界处扎止血带后平卧或侧卧于操作台,常规皮肤消毒,进行各注射点头皮针穿刺(由远侧向近心侧穿刺)。
(2)穿刺成功后将头皮针及注射器用胶布固定于肢体上,松解大腿止血带,然后抬高患肢(70-80°)2-5min ,尽可能使患肢静脉血减少。
(3)再在原处结扎两道止血带后放平患肢,松解固定于患肢的头皮针及注射器。
(4)根据静脉曲张的程度,依次操作,每点注射1-2ml ,每次治疗总量不超过15ml 。
(5)注射完成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眼,迅速拔针,再换纱布或较硬的海绵垫压迫。
泡沫硬化剂的用量为20-80ml(相当于液体硬化剂4-16 ml),平均用量为40ml(相当于液体硬化剂10ml)。
每条腿每个疗程(单次注射或多次注射给予)的推荐最大泡沫用量为10ml根据静脉曲张的程度,依次由近心侧向远侧逐点操作,每点注射1-2ml ,每次治疗总量不超过15ml 。
优势:首先泡沫的空泡作用使硬化剂分子与血管壁接触表面积加大,表面的硬化剂分子浓度较稳定;另外泡沫易在血管内形成滞留,而且泡沫的超声影象清晰。
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一、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ICD-10:I83)行手术治疗(ICD-9-CM-3:38.59)(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明显的临床症状:肢体沉重感、乏力、胀痛、瘙痒等。
2.典型体征:静脉迂曲扩张、色素沉着、血栓性浅静脉炎、皮肤硬化、溃疡等。
3.排除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
4.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明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手术: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腔内激光烧灼术。
2.手术方式:根据小腿静脉曲张的范围和程度以及患者意愿选择曲张静脉切除/环形缝扎/透光刨吸/电凝/激光闭锁等不同手术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83下肢静脉曲张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3天。
1.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片、心电图、下肢静脉彩超。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下肢静脉造影、超声心动图和肺功能检查。
(七)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可选用革兰氏阳性菌敏感的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时间为1-2 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
1.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硬膜外蛛网膜下腔联合阻滞麻醉或腰麻。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术后镇痛用药。
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5-7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下肢静脉曲张【定义】下肢静脉曲张(lower extremity varicose veins)是指仅涉及隐静脉,浅静脉伸长、迂曲而成曲张状态,多见于从事持久站立工作、体力活动强度高,或久坐少动者。
本病属中医学的“筋瘤”范畴【诊断标准】(一)中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医外科学》(陆德铭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早期可见患肢酸胀不适和疼痛,站立时明显,行走或平卧时消失。
患肢逐渐静脉怒张,尤其是小腿部静脉盘曲成团,如蚯蚓集结,表面呈青蓝色,瘤体质地柔软,抬高患肢或向远心方向挤压,可缩小,但患肢下垂或放手顷刻充盈回复。
病程长久者,患肢皮肤血运营养障碍,可发生皮肤萎缩、脱屑、瘙痒、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甚至发生湿疮和形成溃疡。
(二)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明显的临床症状:肢体沉重感、乏力、胀痛、瘙痒等。
2.典型体征:静脉迂曲扩张、色素沉着、血栓性浅静脉炎、皮肤硬化、溃疡等。
3.排除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
4.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明确。
【辨证分型】(一)劳倦伤气久站或久行或劳累时瘤体增大,下坠不适感加重;常伴气短乏力之气虚之证,中期不足则见脘腹坠胀,肾气亏损则见腰酸,舌淡,苔薄白,脉细缓无力。
(二)寒湿凝筋或者骤受风寒或涉水淋浴、雨,寒湿侵袭,凝结筋脉,筋挛血瘀,成块成瘤,瘤色紫暗,喜暖,下肢轻度肿胀;寒邪伤及阳气,则见形寒肢冷,口淡不渴,小便清偿;舌淡暗,苔白腻,脉弦细。
(三)外伤瘀滞或因外伤筋脉,瘀血凝滞,阻滞筋脉络道而成,青筋盘曲,状如蚯蚓,表面色青紫,患肢肿胀疼痛,舌有瘀点,脉细涩。
【治疗方案】(一)中医辨证论治1.劳倦伤气治法:补中益气,活血舒筋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18g,人参8g,炙甘草9g,白术15g,当归6g,陈皮6g,升麻6g,柴胡6g,红花10g,三七粉10g,丹参15g,伸筋草15g,白芍15g。
硬化剂注射治疗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672例体会排行榜收藏打印发给朋友举报来源:本站原创发布者:陈然苏乘平黄同义热度139票浏览877次时间:2008年9月05日11:38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是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其治疗方法有三种:(1)非手术治疗;(2)硬化剂注射和压迫疗法;(3)手术疗法[1]。
我科自1996年至2005年10年间对672例原发性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采用两种硬化剂鱼肝油酸钠(或磷霉素钠)加50%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局部注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672例,其中男474例,女198例。
年龄27~87岁,平均年龄47岁。
左下肢397例,占59%,右下肢182例,占27%,双下肢93例,占14%。
伴小腿溃疡214例(男182例,女32例),病程1~52年。
应用鱼肝油酸钠加50%葡萄糖注射液治疗636例、磷霉素加50%葡萄糖注射液36例。
本组病例均符合第五版《黄家驷外科学》中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诊断标准[1]。
1.2操作方法①治疗前准备:做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和深静脉通畅试验,进一步明确诊断,排除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先天性血管畸形。
药物准备:5%鱼肝油酸钠注射液4ml或磷霉素钠2.0克、50%葡萄糖注射液20ml。
穿刺方法:患者平卧位,在小腿上段上止血带,在小腿曲张静脉最显著处选择穿刺点,以5ml注射器连接头皮静脉针,往足部方向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用胶布固定针头,根据需要可选2~3个穿刺点。
松开止血带,抬高患肢数分钟,待大隐静脉塌瘪后重新上止血带,放平患肢,将硬化剂鱼肝油酸钠4ml加50%葡萄糖注射液8ml缓慢自头皮针注入(或磷霉素2.0加50%葡萄糖注射液20ml),拔除针头,压迫针眼15分钟,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患肢8~12周。
2结果不伴溃疡的病例458例,一次性注射全部痊愈;伴溃疡的病例214例,一次性注射痊愈208例,无效6例(均为鱼肝油酸钠治疗组),总治愈率99%。
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流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有其明显的优点:(1)操作简单,容易掌握。
只要遵守无菌操作、熟练静脉穿刺技术即可。
(2)创伤小、出血少。
操作时只需在曲张静脉上做节段性穿刺、注射,患者的痛苦远比手术轻微。
(3)损伤隐神经及淋巴管机率明显下降。
(4)住院时间短,甚至可以不住院,不影响日常工作。
(5)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6)可以反复治疗。
聚桂醇泡沫硬化剂适应证:(1)局部静脉曲张,尤其是术后复发或残留的曲张静脉。
(2)作为手术的辅助疗法。
(3)用于要求美观、不愿意手术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
聚桂醇泡沫硬化剂禁忌证:(1)妊娠妇女,卧床患者或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压迫困难的肥胖者。
(2)严重淤积性皮炎或伴感染者。
(3)严重结缔组织病患者。
(4)血液高凝状态者。
(5)深静脉血栓形成或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
材料:清洁工作台1张□一次性无菌治疗碗2个□1%聚桂醇(中国陕西天宇制药有限公司)1支□5ml注射器1支□10ml注射器2支□0.9生理盐水10ml1支□一次性无菌静脉输液针1支□三通器1个□自备创口贴5—10个□弹力袜1双□泡沫硬化剂配制方法:1%聚桂醇(中国陕西天宇制药有限公司)与空气以1∶4的比例混合制成泡沫硬化剂,现配现用(Tessari法)。
(两支空针分别装2 ml药液及8 ml空气经三通器混合制成10 ml泡沫硬化剂,现用现配,配好后为乳白色微细泡沫剂)治疗步骤:1、体位选择:患者取站立位,如血管充盈明显容易静脉穿刺则平卧位。
2、可直视或扪及曲张的浅静脉,计划好要注射的部位,一般选择6~8个穿刺点。
3、局部消毒后,用5 ml注射器抽吸3ml生理盐水,注射针尖进入拟注射的静脉内,回抽有血即表示穿刺静脉成功。
4、即使用配制好的泡沫硬化剂进行泡沫硬化剂静脉注射,每点注射2~3ml泡沫硬化剂。
5、推注时可见原曲张静脉的颜色消失。
6、拔出针头后立刻用纱布块局部压迫。
7、所有穿刺点推注完毕后,立刻用弹力袜加压包扎,抬高60°持续15分钟。
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中两种不同注射途径的比较研究张万高;闫如虎;纵慧敏;王前程;陈大庆;徐允鹏【摘要】目的:比较两种不同途径注射1%聚桂醇泡沫剂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
方法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诊断明确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80例,随机分为X线透视下直接穿刺曲张静脉远心端注射1%聚桂醇泡沫剂(顺行组,40例)及经近心端穿刺置管注入1%聚桂醇泡沫剂(逆行组,40例)两组。
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硬化剂用量、治疗并发症、是否补充治疗及随访结果。
结果两组治疗后3~6个月的临床总体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顺行组治疗前临床-病因-解剖-病理分级(CEAP)分数为3.70±0.63,治疗后为0.88±1.18;逆行组治疗前CEAP分数为3.73±0.59,治疗后为0.88±1.27,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硬化剂用量、需要补充治疗人次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X线透视引导下顺行和逆行两种方法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总体疗效相当,各有优缺点,应根据不同患者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wo different injection ways in treating lower extremity varicose veins with foam sclerotherapy of lauromacrogol. Methods During the period from Dec. 2010 to Dec. 2012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clinically-proved lower extremity varicosis were admitte d to authors’ hospital.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nd equal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anterograde group (n=40) and retrograde group (n=40). For patients of anterograde group, under fluoroscopy guidance the needle was directly punctured intothe distal end of the varicose vein with subsequent injection of1%lauromacrogol foam sclerosing agent, while for patients of retrograde group the opposite femoral vein was punctured by using Seldinger technique, then a catheter was inserted into the proximal part of the great saphenous vein of the diseased side, and 1%lauromacrogol foam sclerosing agent was injected into the varicose vein. The operation time, recovery time, the dosage of the sclerosing agent use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the use of additional treatment were recorded, and the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All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3 - 6 months. Resul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overall effective rate exist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3-6 months after the treatment(P>0.05). The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EAP scores of the anterograde group were 3.70 ± 0.63 and 0.88 ± 1.18 respectively, while the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EAP scores of the retrograde group were 3.73 ± 0.59 and 0.88 ± 1.27 respectively. The dif ference in CEAP score between preoperative values and postoperative one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both anterograde group and retrograde group (P < 0.05). Beside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operation time, recovery time, the dosage of the sclerosing agent use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the use of additional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als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In treating lower extremity varicose veins with foam sclerotherapy of lauromacrogol, the overall effectiveness of anterograde injection and retrograde injection is quite the same. As each injection wayhas its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e therapeutic scheme should be individualized for each patient.【期刊名称】《介入放射学杂志》【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5页(P392-396)【关键词】静脉曲张;聚桂醇;泡沫硬化治疗;X线透视引导【作者】张万高;闫如虎;纵慧敏;王前程;陈大庆;徐允鹏【作者单位】230031 合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中心;230031 合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中心;230031 合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中心;230031 合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中心;230031 合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中心;230031 合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6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病,早期表现为下肢内侧和后面浅静脉曲张、隆起、蜿蜒迂曲,晚期则可呈现肌肉、皮肤萎缩、脱屑、疼痛、皮肤色素沉着、皮下组织形成硬结,甚至湿疹和溃疡形成。
静脉返流性疾病泡沫硬化治疗技术指南一、引言指南是精心制定的系统性推荐文本,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和开业医师在特定的临床情况下对其患者的处理作出恰当的决策。
指南适用于“标准状况”并考虑到相关领域所涉及的最新科学知识。
为了与最新的科学发现相适应并满足日常工作的实际需要,指南需要不断地进行重新评价和及时修订。
指南并不是有意限制医师选择最恰当的治疗方法的自由。
遵照指南的推荐意见并不一定能保证诊断和治疗的成功。
绝对不能认为指南是完备的。
根据个体情况采取合适的决策依然是医师的职责。
二、定义硬化治疗是指通过硬化剂注射定向祛除皮内、皮下和(或)筋膜内(穿通静脉)的曲张静脉以及使静脉畸形患者筋膜下的曲张血管硬化。
各种硬化剂均可引起明显的血管内皮损伤,并有可能损伤血管全层。
硬化治疗成功并在一点时间后,静脉转化为纤维条索,这一过程成为“硬化”。
硬化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使血管内形成血栓(血栓本身可能再通),而是最终转化为纤维条索。
这种纤维条索不能再通,其功能效果相当于曲张静脉的外科切除书术。
下肢静脉曲张临床症状及分级1、临床症状肢体沉重乏力,下肢淤血,静脉压增高踝部轻度肿胀和足靴区皮肤营养性变化;皮肤色素沉着、皮炎、湿疹、皮下脂质硬化和溃疡形成2、CEAP分级美国静脉论坛(AVF)依据临床表现(Clinic signs-C)、病因(Etiolagy-E)、解剖(Anatomy-A)和病理生理(pathophysiology-P)提出静脉曲张的分类标准C0-6,如下所示:0级:无可见或触及的静脉疾病体征。
1级:有毛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踝部潮红。
2级:有静脉曲张。
3级:有水肿,但无静脉疾病引起的皮肤改变,如色素沉着、湿疹和皮肤硬化等。
4级:有静脉疾病引起的皮肤改变。
5级:有静脉疾病引起的皮肤改变和已愈合的溃疡。
6级:有静脉疾病引起的皮肤改变和正发作的溃疡。
三、适应症硬化治疗的目的●治疗静脉曲张和预防可能的并发症●减轻或消除现有的症状●改善病理性血流动力学状况●达到满足美容和功能要求的良好效果原则上,所有类型的静脉曲张均适合硬化治疗,特别是:●单纯大隐静脉反流;大隐静脉主干直径≤8mm;大隐静脉主干无粗大交通支。
●单纯大隐静脉反流;大隐静脉主干直径﹥8mm;全身情况不适合接受麻醉或开放性手术治疗,大隐静脉主干无粗大交通支者。
●大隐静脉反流合并轻-中度深静脉功能不全;大隐静脉主干直径≤8mm;大隐静脉主干无粗大交通支。
●大隐静脉反流合并轻-中度深静脉功能不全;大隐静脉主干直径≤8mm;大隐静脉主干无粗大交通支,有小腿交通静脉反流。
●大隐静脉反流;大隐静脉主干直径>8mm,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等术式关闭主干后,静脉属支的硬化。
●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治疗后复发。
●生殖静脉曲张有明显临床症状以及由此引起的不孕症患者。
对于直径较小的静脉曲张(网状形静脉曲张、蜘蛛形静脉曲张)的硬化治疗被认为是优先选择的治疗方法。
为了去除曲张的侧支静脉和功能不全的穿通静脉、可选择硬化疗法、经皮静脉剥脱术、穿通静脉结扎术或内镜下穿通曲张静脉切除术治疗主管静脉曲张包括消除近端泄漏点和功能不全的静脉部位,外科手术被认为是优先选择的治疗方法。
但是对主干静脉硬化疗法也是可行的,特别是应用最近几年来已经被相关的报道所证实的泡沫硬化治疗技术。
四、禁忌症绝对禁忌症●已知对硬化剂过敏●严重的全身疾病●急性深静脉血栓●硬化治疗区局部感染或严重的全身感染●持续制动和限制卧床●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晚期●甲状腺功能亢进(使用含碘硬化剂时)●妊娠(除非存在强制性医学原因)对于泡沫硬化治疗技术●已知症状性卵圆孔未闭相对禁忌症●腿部水肿、失代偿●糖尿病晚期并发症(如多发性神经病变)●动脉闭塞性疾病二期●一般健康状况不佳●支气管哮喘●明显的过敏体质●已知血栓形成倾向或高凝状态伴或不伴深静脉血栓病史对于泡沫硬化治疗技术●已知无症状性卵圆孔未闭●存在血栓栓事件的高危因素●既往泡沫硬化治疗出现视觉障碍或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五、并发症和风险如果使用得当,硬化治疗技术是一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原则上在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不少不良事件,特别是:●过敏反应●皮肤坏死●过度的硬化反应(和血栓性静脉炎)●色素沉着●血管丛生●神经损害●闪光暗点(眼前出现闪电样光线或黑色斑点,一般为先兆性偏头痛的视觉前驱症状)●偏头痛样症状●直立位虚脱●血栓栓塞过敏性皮肤坏死偶见于过敏性皮炎、接触性风疹或红斑。
过敏性休克和意外动脉内注射是极其罕见的并发症,属紧急情况。
泡沫硬化治疗后出现短暂的偏头痛样症状比液体硬化治疗较为常见。
这种情况应考虑是否存在卵圆孔未闭,卵圆孔未闭见于15%---25%的人群,泡沫可能经未闭的卵圆孔进入动脉循环。
血栓栓塞事件(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或卒中)是发生于硬化剂治疗后极少见的特殊情况。
使用大剂量硬化剂时及有血栓栓塞既往病史或已知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存在血栓栓塞事件的高度风险。
具有这些危险因素的患者,硬化治疗的适应症必须严格把握,必须采取额外的安全防范措施。
已报道的皮肤坏死可见于高浓度的硬化剂血管注射后,也罕见于使用得当的各种浓度的硬化剂血管内注射。
广泛坏死发生于意外的动脉内注射。
据报道,色素沉着过度的发生率为0.3%---10%。
一般来说,这种现象减退缓慢。
色素沉着的发生率可能在泡沫硬化治疗后要高些。
血管丛生即静脉硬化区细小的毛细血管扩张,是一种不可预知的患者的个别反应,也可发生于静脉曲张的外科切除术后。
神经损害见于血管旁注射的实验报道。
硬化治疗后局部感觉异常非常罕见。
其他硬化治疗后的短暂不良事件包括血管内血凝块、静脉炎、血肿、味觉异常、胸闷、注射部位疼痛、肿胀、硬结、轻微心血管反应和恶心。
此外,并发症可能因弹力绑带所致,如水泡形成。
血管内血凝块可经穿刺口挤出以减少色素过度沉着的发生。
硬化治疗是一种需要患者知情同意的干预措施。
六、硬化治疗前诊断成功的硬化治疗需要制定全面的治疗计划。
硬化治疗一般自注射点开始,按曲张静脉的直径从大到小循序进行。
因此,治疗前应进行正确的诊断评价。
诊断评价包括病史采集、临床检查和多普勒超声检查。
此外,可考虑行功能检查和影像学从检查。
功能检查应尽可能评估去除静脉曲张后所期望的静脉功能的改善。
影像诊断特别适合于确定功能不全的浅深静脉系统连接点、确定病理性反流的部位、鉴别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及制订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七、静脉曲张硬化治疗的实施聚桂醇注射液活性成分的浓度为1%的聚桂醇。
(一)使用液体硬化剂的硬化治疗硬化治疗需要一个平稳滑爽的一次性注射器或玻璃注射器和一根小口径的静脉穿刺针。
棉签或棉垫、胶带用于局部压迫。
各种技术方法的差别很大。
以下基本原则完全适用于液体硬化治疗技术:●穿刺靶静脉时患者可取立位或卧位。
●注射硬化剂时患者通常取卧位。
在连接着注射器的穿刺针穿刺进入静脉后,要确认穿刺针位于血管内。
●血管内注射硬化剂时宜缓慢,尽可能分段注射,随时确认穿刺针位于血管内。
注射时出现剧烈疼痛提示可能注射到皮肤下血管旁,应停止注射,重新穿刺。
●硬化剂注射完毕后,拔除穿刺针,立即延硬化静脉行程走向进行局部压迫。
●硬化治疗后被治疗肢体维持压迫。
对于蜘蛛形静脉曲张的硬化,有多种方法进行压迫。
弹力袜和弹力绑带均可使用。
●局部压迫于当日傍晚或次日去除。
根据曲张静脉的直径和部位,完成硬化治疗后压迫持续数小时到数天或数周。
●使用传统方法完成一个硬化疗程后,患者应行走片刻(机械性预防血栓)。
必须连续自己观察过敏反应的所有征象。
●硬化治疗后的最初几天应避免剧烈运动、热水浴、桑拿浴和强烈的紫外线照射(日光浴室)。
(二)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的硬化治疗技术彩超引导的硬化治疗技术已经被证实有益于隐股静脉连接点、隐腘静脉连接点附近的主干静脉和穿通静脉的硬化治疗。
在操作过程中,患者取卧位,通过彩超显示靶静脉,在目视操作下行静脉穿刺。
在超声图像上穿刺针清晰可见,并可监控血管内注射。
一些作者推荐在注射硬化剂后用超声探头进行间断压迫,可使已注射静脉节段被压缩,并可评价已硬化部分的长度。
这种方法的目的在于更好的控制操作过程以减少并发症和增加疗效。
(三)使用泡沫硬化剂的硬化治疗技术文献中关于使用泡沫硬化剂的硬化治疗技术已经有不少报道。
最近几年,随着技术的改进,泡沫硬化疗法已经特别地成为治疗粗大静脉曲张的方法。
清洁剂类硬化剂聚桂醇注射液可通过特殊的技术转变成为微泡沫。
1、泡沫硬化剂的制备手工、双注射器和三通阀制备技术(Tessari technique),制备方法:三通阀连接装有2ml聚桂醇注射液的5ml注射器和装有6ml空气或CO2的10ml注射器各一支,快速交换推注注射器内的药液与气体混合约20次,在完成前10次交换后将三通阀尽可能关小,常用的液、气的比例为1:2-4。
2、泡沫硬化剂特点●泡沫表面张力产生的“驱赶血流”效应,具有抗稀释并保持药物浓度在血管内的相对恒定而提高疗效。
●最大限度的增加与血管内皮的接触面积和时间。
●有效的减少硬化剂的用量,减轻不良反应。
●为静脉血管留下足够的收缩空间,硬化闭塞后更为美观。
影响患者充分告知操作过程以及泡沫硬化疗法的获益和风险并征得患者同意,方准许使用或许可的液体硬化剂(聚桂醇注射液)按标准话技术转变成的泡沫硬化剂。
及时泡沫是标识外使用,已发表的证据和数据记录也可作为标准流程。
3、治疗前准备●实验室常规检查,深静脉通畅试验。
●询问并详细记录病史,必要时完善心脏超声检查。
●与患者、家属沟通,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备皮,超声、介入导管等相关设备的准备。
●注射针4.5-5G输液针,5ml、10ml注射器、三通阀。
●准备弹力绷带/相应型号的医用弹力袜、止血带。
●术前仔细检查,用甲紫标明注射的部位。
●准备聚桂醇注射液,制备聚桂醇泡沫硬化剂。
4、治疗原则●改善和促进静脉回流,解除或改善静脉反流的临床症状。
●多点位、小剂量曲张静脉内注射。
●大隐静脉反流其主干直径>8mm者,应在阻断大隐主干及交通支反流术式治疗以后,再行属支静脉的硬化治疗。
5、穿刺和注射:●直接穿刺行大隐静脉治疗时,建议于股部近侧静脉穿刺。
如果使用长导管,建议于膝下建立入路。
●直接穿刺行小隐静脉治疗时,建议于小腿近侧或中段行静脉穿刺。
●治疗穿通静脉时,建议不宜直接注射入受累静脉。
泡沫的制作、浓度和用量●建议对所有适应症均采用Tessari法制作泡沫硬化剂。
●接受和(或)建议对所有适应症均采用空气作为制作泡沫硬化剂的气体成分。
也可使用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物。
●制作泡沫硬化剂的液体硬化剂和气体的推荐比例为1:4(1分液体加4份气体)。
1:1和1:5之间的比例用于网状性和蜘蛛形静脉曲张,但多数使用1:4的比例。
●每次静脉穿刺的泡沫推荐用量见表1。
●每条腿每个疗程(单次治疗或多次注射给予)的推荐最大液体硬化剂用量为1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