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洋案例分析共29页
- 格式:ppt
- 大小:1.37 MB
- 文档页数:29
悲情2008回顾宋军案,不难发现案发时间正是中国远洋的高租金合约签订集中期。
在中国远洋旷日持久的亏损中,散货船的高租金是重要原因。
2007年和2008年是航运业的巅峰时期,散货船的日租金甚至达到了8万美元,而中国远洋正是在这个时期,签订了大量长期租约。
当然,2008年中国远洋的财务报表是非常靓丽的,当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0亿元,实现净利润108亿元。
其中,集装箱运输实现营业收入391亿元,营业成本为365亿元,而干散货运输为公司挣了很多钱,营业收入大幅上升至716亿元,营业成本为484亿元。
正是干散货市场的爆发性增长,令中国远洋的管理层失去了对市场的审慎判断。
2007年至2008年间,是航运业的黄金时期,2007年10月,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一度突破11000点,2008年6月,好望角型船舶曾超过20万美元日租金的极端高点,高峰时期日租金也多在7万-8万美元上下。
在此期间,中国远洋签下200多条干散货船的中长期租入合同。
其中,中远与Arlen Maritime和Classic Maritime所签好望角型货轮五年期租赁合同,日租金分别是8.7万美元和8万美元,和邦吉签的两年期合同日租金也在3.7万-6.7万美元间。
根据公司历年年报,2007年中国远洋的干散货业务共有船只419艘,其中自有船202艘,租入船217艘;2008年整个船队扩充到了443艘,其中自有船210艘,租入船233艘。
2008年,中国远洋干散货运输业务的船舶租赁费当期支出335亿元,较2007年增加121亿元,增长56.3%.基于对航运业牛市持续的判断,中国远洋此举并不难理解。
但公司的判断却错了。
2008年之后,BDI指数一泻千里,甚至跌到了600多点的历史低谷,2011年,最大型的好望角型货轮的日租金跌至1万美金。
散货船租金的大幅跳水,给中国远洋带来了巨额损失。
根据公司年报,2008年末,公司计提亏损合同拨备52亿元。
背景公司简介经济形势已经采取的措施——断臂求生断臂求生的必要性断臂求生的影响公司存在的问题战略问题财务问题组织问题建议资产置换战略转型营销策略总结背景:中国远洋业绩糟,全球形势惹的祸一、公司简介(一)发展历史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远洋”)于2005年3月3日在中国注册成立,2005年6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股票编号:1919),二零零七年六月底,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编号:601919)。
中国远洋是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与其下属公司合称“中远集团”,全球第二大综合性航运公司)的上市旗舰和资本平台。
(二)旗下子公司及控股公司介绍旗下子公司和控股公司如下图所示:中国远洋目前拥有:(1)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中远集运”)100%权益;(2)中远散货运输有限公司(“中远散运”)(3)中远(香港)航运有限公司(“香港航运”,本公司透过Golden View Investment Limited持有该公司股权)和深圳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远洋”)100%权益(4)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中远太平洋”,一家于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公司,股票代码:1199)约51%权益(5)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中远物流”)51%直接权益,并通过中远太平洋持有中远物流49%权益。
(于最近出售部分股权)(6)青岛远洋运输有限公司(“青岛远洋”)(于最近出售部分股权)(三)公司业务介绍中国远洋目前通过下属各子公司为国际和国内客户提供涵盖整个航运价值链的集装箱航运、干散货航运、物流、码头和集装箱租赁服务。
中国远洋透过全资子公司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中远集运”)经营集装箱航运及相关业务。
中国远洋透过中远散货运输有限公司(“中远散运”)、青岛远洋运输有限公司(“青岛远洋”)、中远(香港)航运有限公司(“香港航运”)及深圳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远洋”)经营干散货航运业务。
中国远洋透过控股子公司,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中远物流”,本公司直接持有其51%权益并通过中远太平洋间接持有其49%权益)提供包括第三方物流及船舶代理、货运代理在内的综合物流服务。
中国远洋内部控制案例分析报告班级:120909小组成员:51张晨阳(集资料,写论文)52张路路(集资料,写论文,撰稿人)53张若男(集资料,写论文)54张文源(集资料,写论文)55张祎杰(集资料,写论文,PPT制作)56赵贝贝(集资料,写论文,图表制作)1.引言据财华社2013年3月28日报道,中国远洋公布,由于连续两年亏损,根据上证所上市规定,将对公司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即被“*ST”成为“*ST远洋”,如果2013年度继续亏损,将被暂停上市。
这一事件出现以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2011-2012中国远洋连续两年亏损,甚至在2013年3月份遭遇退市警告。
作为拥有和经营着600余艘现代化商船,年货运量超过2亿吨,船舶和集装箱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个港口往来穿梭,并曾经于2004年以来,连续五年实现百亿效益,并在2010年进入全球500强之列中国大陆最大的航运企业,全球最大的海洋运输公司之一,却在2011年、2012年公司两年亏损累计达200亿元,2013年第一季度亏损近20亿。
尽管近几年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供需失衡,运力过剩,导致航运市场不景气,几乎所有的航运集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甚至韩国的KoreaLines和美国第二大油轮运营商通用海事曾在2011年被迫申请破产保护。
但这一巨大转折依然令人一惊。
通过对中远内部控制等相关资料进行的数据分析、逻辑推理等,究其毁灭原因我们认为,,虽然其巨额亏损有其所处行业的客观原因,但显然,自身内部控制方面的不足所导致的决策失误才是造成它濒临退市的重大罪魁。
2.案例介绍2.1案例背景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远洋”)于2005年3月3日在中国注册成立, 2007年6月2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编号:601919),所处行业为水上运输业,主要经营范围为集装箱航运、干散货航运、物流、码头、集装箱租赁等,其中,集装箱和干散货营收占比接近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