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事迹焦裕禄事迹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6
焦裕禄事迹介绍焦裕禄(1921年1月1日-1964年5月15日),河南省永城县多村乡前白庙村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著名共产党员。
焦裕禄生前积极投身抗日、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事业,作为一名优秀的地方领导干部,他为中国农村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新时期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杰出代表”。
一、初入政治焦裕禄是一个出生在贫苦家庭的孩子,小时候因为家境贫寒,不得不辍学。
后来他经过努力在自学的基础上考虑入了晋南师范学校。
1940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接下来他辗转千里,在河南,山东和湖南等地开展抗日斗争和游击战争。
在这段时间里,焦裕禄表现出极其出色的领导艺术和政治素养,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起了坚实的基础。
二、获得荣誉新中国成立后,焦裕禄成为了一个工作在“第一线”的地方官员,他的责任是在新中国的基础上推动农村现代化,振兴河南农村经济和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
他用他的智慧和才华成功地引导了当地人民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创造了一个令人瞩目的“万亩棉花基地”和“蜜桔之乡”。
由于他的努力,焦裕禄荣获过多项荣誉,包括“全国优秀地方干部”、“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三、终有成效在焦裕禄的努力下,河南农村地区的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农民的群众生活和社会福利得到了明显改善。
焦裕禄以他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当地农民起到了模范带动作用,促进了中国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
他的思想和观点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和繁荣。
四、离世1964年5月15日,焦裕禄因肝癌去世,他仅仅活到了43岁。
他留下了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以及无数受他影响的人们。
焦裕禄生前优秀的领导风范和勇敢的奉献精神,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尊重。
他的事迹不仅被记录在中国历史的书卷中,还在全球各地传颂,成为励志的乐章。
结论焦裕禄的事迹和精神,已成为了一种早已融入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精神符号。
他的传奇事迹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人民的能动性以及坚定不移的抗争意志和平等公正的追求精神。
焦裕禄英雄事迹精选5篇大家要学习他一心为民,服务至上,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的崇高精神。
关于焦裕禄英雄事迹精选该怎么写的呢?下面给大家带来焦裕禄英雄事迹精选,希望大家喜欢!焦裕禄英雄事迹精选篇142岁的焦裕禄带着未能“锁住风沙,制伏洪水”的遗憾,倒在兰考大地上。
45年沧海桑田,兰考和祖国大地一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不变的,是焦裕禄用自己的行动塑造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的光辉形象和忠诚、爱民、科学、制造、实干、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在兰考工作的时间里,焦裕禄想的是一心为公,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
他组织大家学习《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鼓舞大家像张思德、白求恩那样工作,即使在病中,他还把《毛泽东选集》和《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放在身边。
焦裕禄奋斗一生,身无长物,两袖清风,没有给子孙留下遗产。
“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以人为本,这是焦裕禄精神的核心,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害,即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名人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焦裕禄同志感人的事迹中贯穿着一个最基本的主题,这就是他始终把人民作为目的,而把自己当作实现人民利益的工具。
焦裕禄时刻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为兰考人民脱贫致富、彻底改变落后面貌而艰苦奋斗,他呕心沥血地工作,目的就是让兰考的人民群众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
他总是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他以对群众无私的爱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爱戴。
焦裕禄牢记党的宗旨,对人民群众无限热爱,也只有对人民群众无限热爱,他才能说出“我们对兰考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
面对当前严重的自然灾害,我们有革命的胆略,坚决领导全县人民,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的面貌。
不达目的,我们死不瞑目”的豪言。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这是焦裕禄常挂在嘴边的话,在焦裕禄那里,求真务实既是一种科学精神,也是一种工作作风,还是一种人生态度。
焦裕禄事迹简介先进事迹焦裕禄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心里装着群众,惟独没有自己;他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不向困难低头,不断开拓进取。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关于焦裕禄事迹简介先进事迹五篇。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焦裕禄事迹篇1以前在对焦裕禄同志事迹的认识上比较模糊,只知道个大概,具体的情况不是很了解。
这次通过实地参观,可以说,近距离地观察了解了焦裕禄同志感人的事迹和崇高的精神。
通过参观学习,内心很受感动和鼓舞,感到很受教育。
结合参观学习情况,个人也进行了一些思考,为什么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有40多年了,他的事迹至今为人民念念不忘?他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崇高的精神至今为人民所称颂?现在重温他的事迹后仍然感受到巨大的鼓舞?关键就在于他心里时时刻刻装着百姓,真正代表了老百姓的利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今天,通过学习,我们不光是缅怀焦裕禄同志,更应该学习焦裕禄同志精神,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
要学习焦裕禄精神,我觉得,关键是要学习以下几点:第一,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大兴服务群众之风。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焦裕禄精神的本质所在。
焦裕禄同志之所以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之所以深受人民群众爱戴,根本原因在于他始终与老百姓心相连、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在于他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
我们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要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仔细落实以人为本,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要深怀爱民之心,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要多办利民之事,深化条件艰苦、矛盾集中、困难突出的地方,尽力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好事。
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社会进展、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增多的情况下,更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仔细解决民生问题,努力把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焦裕禄的故事【焦裕禄的英雄事迹】焦裕禄的小故事5篇焦裕禄的英雄事迹话题:焦裕禄的英雄事迹,励志成长,小故事,管理知识,顺口溜焦裕禄生于 1922年8月 16日,家住山东省淄博市北崮村。
由于焦裕禄的爷爷焦念礼不识字,被财主欺骗过,在焦裕禄6岁时,老人家力主全家勒紧裤带供孙子读书,焦裕禄才勉强上了4年小学。
1939年,焦裕禄的父亲被财主逼债而死,同年,焦裕禄又被日本鬼子抓到辽宁的抚顺大山坑煤窑做苦工。
两年后,焦裕禄逃出日寇的魔掌,在江苏宿迁县靠给地主打长工过活,直到1945年,焦裕禄得知家乡成了解放区,才返回了日夜思念的北崮山村。
焦裕禄回乡后,积极参加革命斗争,1946年春被党组织接纳为中共党员。
1947年秋,为支援新解放区,焦裕禄被调到属部队编制的渤海区南下工作队,并被分配到淮河大队一中队任班长。
1948年,南下工作队到达河南境内,焦裕禄被派往尉氏县彭店区,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
1950年,28岁的焦裕禄被上级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
在广大读者的印象中,焦裕禄是一位农业专家,其实不然,他在没有担任兰考县委书记之前,在工业战线上摸爬滚打了八九年。
1953年7月,时任 * 郑州地委第二书记的焦裕禄,被选调去洛阳参加新中国的工业建设。
他怀着火热的激情,来到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工程之——洛阳矿山机器厂,担任了刚刚兴建的工厂临时公路总指挥。
1945年8月,路面刚刚竣工,厂党委决定派焦裕禄和一部分干部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
翌年春,洛阳矿山机器厂决定提前生产,又选焦裕禄到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学习,并担任实习车间主任。
仅有4年小学文化程度的焦裕禄为尽快掌握机械加工技术和车间管理知识,如饥似渴地投入到高度紧张、困难重重的学习之中。
1956年底焦裕禄满载着丰硕的学习成果,返回洛阳矿山机器厂,被任命为一金工车间主任。
1959年,洛阳矿山机器厂全面投产,焦裕禄因突出的管理才能,被任命为调度科长。
焦裕禄典型事迹一、焦裕禄简介焦裕禄,山东淄博博山县北崮山村人,原兰考县委书记,干部楷模,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
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后人称之为“焦裕禄精神”。
1. 深入基层,了解民生疾苦- 兰考县当时面临着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
焦裕禄到兰考的第二天就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他拖着患有慢性肝病的身体,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跑遍了兰考县140多个大队中的120多个。
他经常不辞辛劳地深入到农户家中,坐在农民的炕头,与他们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面临的困难以及对治理兰考的想法。
例如,他到风沙最严重的张庄,看到村民们在风沙肆虐下艰难的生活,房屋被风沙掩埋,庄稼难以生长,他深切地感受到了兰考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坚定了治理兰考的决心。
2. 艰苦奋斗,治理“三害”- 治理风沙- 焦裕禄通过深入调研,发现植树造林是抵御风沙的有效办法。
他亲自带领群众翻淤压沙,封闭沙丘。
他在兰考推广种植泡桐树,这种树生长迅速,根系发达,能够有效地固定沙丘。
他和群众一起在沙丘上挖坑种树,不顾风吹日晒,手上磨出了血泡也不休息。
经过努力,兰考县的泡桐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有效地遏制了风沙的危害。
- 治理内涝- 为了治理内涝,焦裕禄亲自冒着大雨查看洪水的流向,他拄着棍子,蹚着齐腰深的洪水,在泥水中跋涉,哪里有洪水灾情,他就出现在哪里。
他带领群众挖河渠、修排水工程,根据地形和水流走向,规划出一套完整的排水系统。
经过艰苦的努力,兰考县的内涝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 治理盐碱- 针对盐碱地问题,焦裕禄深入盐碱地研究土壤改良方法。
他倡导翻淤压碱、开沟淋碱等办法。
他组织群众在盐碱地上进行试验,通过把下面的淤土翻上来盖住盐碱层,再种植耐碱作物等措施,逐步使大片盐碱地得到改良,让原本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开始长出了庄稼。
3. 无私奉献,一心为民- 焦裕禄心中始终装着兰考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焦裕禄的事迹简短五篇焦裕禄带领群众为了防风固沙栽种的泡桐树,已培植成了河南的一个特色产业,截至20xx年,兰考泡桐产业年产值已达60多亿元,全县泡桐从业人员达6万多人。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关于焦裕禄的事迹简短五篇。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焦裕禄的事迹篇1焦裕禄(1922年8月16日~1964年5月14日),男,汉族,山东淄博博山县北崮山村人,原兰考县委书记,干部楷模,革命烈士。
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后人称之为“焦裕禄精神”。
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0年,被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1954年8月相继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进修,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病逝于郑州,终年42岁。
20xx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评选活动中,焦裕禄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20xx年9月25日,焦裕禄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任职兰考1962年12月,焦裕禄调到河南兰考县,先后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
1962年12月至1964年间,时值该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
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焦裕禄精神”。
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病逝于郑州。
他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就是他死后“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
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20xx年3月,兰考成为河南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利用焦裕禄当年带领大家栽下的泡桐树制作乐器、家具等,也成为兰考致富奔小康的一项重要产业。
主要成就成就综述1962年冬,焦裕禄来到兰考,兰考遭遇严重的灾荒,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
焦裕禄先进事迹4篇焦裕禄先进优秀事迹11963年5月18日,当天深夜,焦裕禄刚看完文件,准备睡觉。
这时忽然狂风呼啸,大雨倾盆,他披上雨衣就出去了。
爱人和孩子在火车站找到了他,问:“你一个人出来,怎么不吱一声?”焦裕禄说:“我出来看一下县城里的水能不能排出去,城关镇有些群众的住房不牢固,我去转了一圈看看。
”第二天天不亮,焦裕禄马上开县委常委会,安排全县干部群众排水。
会后,焦裕禄脱去鞋袜,卷起裤腿,打着雨伞,带领3位同志赶往水灾最严重的社队。
热心助人1963年12月11日,焦裕禄来到社员张传德家,看到张的爱人抱着一岁的男孩,不停地流泪,忙上前询问,问明孩子得了好几种病,在当地看了一个多月不见好转。
他赶紧到大队给县医院院长高芳轩打了电话,要他们好好给孩子治疗。
他还不放心,又写了一封信,让张传德带上到县医院去。
孩子住院期间,焦裕禄曾3次电话询问病情。
经过25天的治疗,小孩吃得白胖,病全好了。
这个原名叫张徐州的小孩,在焦裕禄逝世后,为表示继承焦裕禄遗志,改名叫张继焦。
艰苦奋斗1964年2月7日,国家给兰考拨来一批救济棉花。
救灾办公室的同志看到焦裕禄的棉袄很破,决定照顾他3斤棉花,让他换件新棉袄。
同志们怕焦裕禄不要,就把3斤棉花票送到他家里。
焦裕禄知道这件事后,又让家属把棉花票退了回去。
他对救灾办公室的同志说:“救灾物资是给群众的,我们不能要。
虽说我的棉衣破点,但还能穿,比起没有棉衣穿的群众强多了。
作为领导要时刻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
”实际上,焦裕禄的许多衣物都该换了。
一床被子用了几十年,被里烂了就翻过来用,衣服、鞋袜补了又补。
爱人徐俊雅总想给他换件新的,而他却常常对家属说:“现在兰考遭灾,群众生活很苦。
跟群众相比,咱穿的就不错了。
比我要饭时披麻包片,住房檐下避雪那会儿强多啦!”有一次,焦裕禄的一件已缝了许多补丁的衣服又破了,焦裕禄又让爱人徐俊雅缝补。
徐俊雅一看实在是破得不能再补了,就不愿意补。
焦裕禄的生平事迹材料(优秀5篇)焦裕禄的生平事迹材料篇一焦裕禄,山东博山人,1945年在沂蒙革命根据地加入民兵团,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2年的中国,军阀混战,兵灾匪患不断。
这一年的8月16日,焦裕禄诞生在山东省博山县北崮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1933年,年仅10岁的焦裕禄上了4年学后,因家庭窘迫,财主逼债被迫辍学。
辍学后的焦裕禄先后做过渔民、纤夫,非常艰辛依然吃不饱穿不暖。
1939年焦裕禄在沂蒙根据地北崮山附近的煤矿出苦力。
在一次运煤途中偶遇八路军游击队员,由此加入了当地民兵儿童团,做一些送情报,站岗等工作。
1942年6月,焦裕禄被汉奸出卖,在监狱里被关了半年后,被押送到辽宁抚顺给日军做苦力。
在艰苦的环境里,多次目睹矿友被日军杀害。
见证了一些地下党员宁死不屈的精神。
在一次偶然机会,焦裕禄和几名矿友逃离了日军封锁的矿区,回到老家博山。
这时的家乡遭遇荒灾,家里能卖的都卖了也换不到多少粮食。
没有良民证不敢出门,一家老小忍饥挨饿。
无奈之下,焦裕禄带着家人逃荒到江苏宿迁。
1945年,抗日战争走到结尾,国民党放弃和平停战,加快了对解放区的进攻。
处在沂蒙革命根据地的民兵任务也越来越艰巨。
同年,焦裕禄返回老家,加入了村民兵组织并当上民兵队长。
带领民兵英勇阻击国民党匪军多次,并受到上级的表扬。
革命实践以及共产党人的教导,使他迅速成长起来,萌生加入党组织的愿望。
焦裕禄找到当地党小组长焦方开同志,他说,我要入党。
但是他并不知,入党要先写入党申请书。
焦方开说: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参加共产党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不能像参加民兵那么简单。
入党不仅看出身还要有思想觉悟。
并鼓励他积极工作、奋勇抗敌,待条件成熟即可写入党申请。
他听了小组长的教导后,了解到自己的不足,明白了努力方向。
我的条件还不够,焦裕禄写了三份入党申请书,但是一直没有交给党组织。
第一次入党申请书,焦裕禄写了自己当苦力,退学,坐牢,逃荒的经历,表示坚决要入党,打倒地主为亲人报仇。
焦裕禄的简介及主要事迹一览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于山东省博山县崮山乡北崮山村的一个贫苦家庭,7岁上学,学习刻苦仔细,考试绩总在前几名。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关于焦裕禄的简介及主要事迹一览。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焦裕禄事迹一九六二年冬天,正是豫东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
这一年,春天风沙打毁了二十万亩麦子,秋天淹坏了三十多万亩庄稼,盐碱地上有十万亩禾苗碱死,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了历年的最低水平。
就是在这样的关口,党派焦裕禄来到了兰考。
“关键在于县委领导核心的思想改变”严冬,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焦裕禄召集在家的县委委员开会。
人们到齐后,他并没有宣布议事日程。
只说了一句:“走,跟我出去一趟。
”就领着大家到火车站去了。
当时,兰考车站上,北风怒号,大雪纷飞。
车站的屋檐下,挂着尺把长的冰柱。
许多逃荒的灾民扶老携幼拥挤在候车室里。
他们正等待着国家运送灾民前往丰收地区的专车,从这里开过……焦裕禄指着他们,沉重地说:“同志们,你们看,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是我们的阶级兄弟。
是灾荒逼迫他们背井离乡的,不能责怪他们,我们有责任。
党把这个县三十六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他没有再讲下去,所有的县委委员都沉默着低下了头。
这时有人才理解,为什么焦裕禄深更半夜领着大家来看风雪严寒中的车站。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县委先后抽调了一百二十个干部、老农和技术员,组成一支三结合的“三害”调查队,在全县展开了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讨论工作。
焦裕禄和县委其他领导,都参加了这次调查。
那时候,焦裕禄正患着慢性的肝病,许多同志担心他在大风大雨中奔波,会加剧病情的进展,劝他不要参加,但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同志们的劝告,他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他不愿意坐在办公室里依靠别人的汇报来进行工作,说完就背着干粮,拿着雨伞,和大家一起出发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九六三年九月,县委在兰考冷冻厂召开了全县大小队干部的会议,这是扭转兰考局势的大会,是兰考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一次誓师大会。
焦裕禄的简介及主要事迹
焦裕禄,男,汉族,山东淄博博山区北崮山村人,原兰考县委书记,干部楷模,革命烈士。
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后人称之为“焦裕禄精神”。
主要事迹:
1、推车排涝。
大雨倾盆,地面积水成河,焦裕禄同志亲自指挥抗洪抢险。
当发现群众利益受到严重威胁时,他挺身而出,带领干部群众冒雨奋战几十个小时,挖开洪水道口,及时疏导了河道,解除了内涝对盐碱地的威胁。
2、深扎调研。
焦裕禄同志经常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刚到兰考时,他就用4个月时间走访了全县140多个大队,行程5000余里;在一年多的工作中,他走遍全县149个大队中的128个大队。
正是这种深入的调查研究,使他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提供了可靠依据。
3、治风除弊。
当时兰考的“三害”(内涝、风沙、盐碱)危害最重的是风沙。
为了改变面貌,他亲自率领一支调查队,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土地和人口调查。
经过两个多月日夜兼程的调查研究,终于找到了治理方法:“栽树防沙尘暴,种草改良土壤环境。
”
4、根治盐碱地。
焦裕禄同志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盐碱地的方法:翻淤压碱、开沟淋灌、种植绿肥作物等。
这些方法经推广后很快见到了成效。
他还组织群众挖泥封沙丘、填坑平洼地、植树造林种
草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把盐碱地变成了良田。
新时代焦裕禄精神事迹五篇焦裕禄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心里装着群众,惟独没有自己;他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不向困难低头,不断开拓进取。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新时代焦裕禄精神事迹五篇。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新时代焦裕禄精神事迹篇1是谁年仅42岁却在我们心中永远的活着?是谁只当了475天县委书记却赢得了我们衷心的爱戴?是谁已离开世间49年却一次次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他就是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同志,为了改变兰考县面貌,他同全县干部群众一起,与风沙、内涝、盐碱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身患肝癌仍忍痛工作,用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通过学习焦裕禄事迹,焦裕禄同志的感人事迹重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对比焦裕禄,通过“六问”,要做到“六要”:一是要坚信念。
焦裕禄对治理兰考“三害”有着坚定的信念,在改造规划上满怀激情地写道:“不达目的,我们死不瞑目。
” 在病逝前对组织唯一的要求是“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
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对比焦裕禄,我们应该彻底抛弃那种虎头蛇尾、敷衍塞责的工作作风,从楷模的先进事迹中汲取力量,激发对财政工作最热诚的信念,带着青年人应有的激情和责任,在工作岗位上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才智,以实际行动来回馈社会、报效祖国。
二是要动真情。
焦裕禄说:“在这大雪拥门的时候,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烤火,应该到群众中间去。
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群众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怀群众,帮助群众。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风雪交加的天气里走访群众、召开现场办公会。
对比焦裕禄,我们对基层群众千万不能做牛气冲天的“官老爷”,一定要做到“不牛气、不扯皮、不推诿、不为难”,一定要主动与群众打成一片,对基层单位和群众反映的困难和诉求,要带着真心和真情乐观主动地出谋划策,实际解决不了的,也要将相关难题带回来、报上去。
焦裕禄精神的典型事迹五篇焦裕禄身体力行,无论工作多忙,总是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关于焦裕禄精神的典型事迹五篇。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焦裕禄精神的典型事迹篇1焦裕禄(1922-1964)出生于山东博山崮山镇北崮山村一个贫农家庭里,因家庭贫寒,幼年只读了几年书。
日伪统治时期,被抓劳工押送到抚顺煤矿当苦工。
1943年秋,他给地主当长工。
作为一个父母官,他没有高高在上,发号施令,而是怀着一颗爱民仁后情怀,深化百姓体察民情,不顾自己已经羸弱的身躯,顶风冒雨,深夜看望受伤的老人,在一家老小尚未温饱的情况下,他用自己本不富裕的收入资助更需要帮助的贫苦百姓。
焦裕禄同志在工作上实事求是,身先士卒,顶风冒雨,明察暗访,为了锁住兰考肆虐的风沙,他带着通讯员,推着自行车,亲自调查风沙的起因,在黄河故道的沙丘上,剧烈的病痛也没有退宿,为解决夏季的水患,又是他带领干部群众顶风冒雨,查看水清,在大家垂头丧气时,又是他振聋发聩,激起大家战天斗地的豪情。
在我们今天的工作中,内容虽然不同,相同的是我们都会面临困境,在困难面前,我们是知难而上,还是畏惧退缩?工作方法是实事求是,调查讨论,还是推诿扯皮,知难而退?焦裕禄同志一心为国为民,问计群众,实地考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
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他把生命交给了热土,他没有高谈阔论,没有留下什么警示明言,甚至没有像样的政绩工程,但他有一颗火热质朴的心,他心里想的是人民,他是人民的好儿子!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焦裕禄精神的典型事迹篇2焦裕禄,一个千千万万共产党员熟悉的名字,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儿子,亿万人民学习的楷模。
他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事迹,被永远载入史册,铭刻在人们心中。
作为一名党员老师,更要学习焦裕禄精神,立足本职工作,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1962年焦裕禄被党派到贫困、落后、自然灾害严重的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他没有任何怨言,接受了党交给他的任务。
焦裕禄的简介及主要事迹精选十篇焦裕禄(1922年8月16日—1964年5月14日),男,汉族,山东淄博博山区北崮山村人,原兰考县委书记,干部楷模,革命烈士。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关于焦裕禄的简介及主要事迹精选十篇。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焦裕禄的简介及主要事迹篇1之前都是从书本上了解的一些关于焦裕禄的事迹,就已经打动了我,观看电影,那几段熟悉感人的画面,朴素的语言,再次深深打动了自己,撞击了灵魂,升华了思想,净化了心灵。
焦裕禄的事迹之所以感人至深,首先就在于他那种对人民的赤胆忠心。
电影里的“二把手”跟焦裕禄有一段出色的对话,那人说工作要先让上级领导满足,焦裕禄却认为工作要先让人民群众满足。
抱有这两种思想的不同结果是,焦裕禄忙于发放救济让老百姓度过难关,那位“二把手”却忙于筹办展览让上级领导快乐。
这两种迥然不同的政绩观,事实上反映出如何看待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二者的关系问题。
看看焦裕禄的为民态度,对于我们在工作中如何正确把握好这二者关系,是很有启迪的。
其次焦裕禄同志的身上,呈现一种崇高而不朽的精神: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心里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公仆精神;勤俭节约艰苦创业,“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实事求是调查钻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精神;不怕艰难不畏风险,“革命者要在艰难面前呈英雄”的大无畏精神;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
同时我们也要仔细学习焦裕禄同志敢于担当的精神,他崇高的党性修养,时刻保持着淡定,不怕艰难不惧风险,在应对危机上有思路,敢担当。
面对进展,面对艰难,展现敢做善成的勇气逆势飞扬的豪气艰苦奋斗的志气,保持一股“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拼劲冲劲,聚精会神战危机,一心一意谋进展。
学习焦裕禄一心为民的精神,学习他时刻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在改善民生上下功夫。
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_大追求,把实现_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_终目的,自觉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时刻将群众冷暖挂在心上,始终与群众同甘共苦,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
焦裕禄的故事【焦裕禄的英雄事迹】焦裕禄的小故事5篇焦裕禄的英雄事迹话题:焦裕禄的英雄事迹,励志成长,小故事,管理知识,顺口溜焦裕禄生于 1922年8月 16日,家住山东省淄博市北崮村。
由于焦裕禄的爷爷焦念礼不识字,被财主欺骗过,在焦裕禄6岁时,老人家力主全家勒紧裤带供孙子读书,焦裕禄才勉强上了4年小学。
1939年,焦裕禄的父亲被财主逼债而死,同年,焦裕禄又被日本鬼子抓到辽宁的抚顺大山坑煤窑做苦工。
两年后,焦裕禄逃出日寇的魔掌,在江苏宿迁县靠给地主打长工过活,直到1945年,焦裕禄得知家乡成了解放区,才返回了日夜思念的北崮山村。
焦裕禄回乡后,积极参加革命斗争,1946年春被党组织接纳为中共党员。
1947年秋,为支援新解放区,焦裕禄被调到属部队编制的渤海区南下工作队,并被分配到淮河大队一中队任班长。
1948年,南下工作队到达河南境内,焦裕禄被派往尉氏县彭店区,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
1950年,28岁的焦裕禄被上级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
在广大读者的印象中,焦裕禄是一位农业专家,其实不然,他在没有担任兰考县委书记之前,在工业战线上摸爬滚打了八九年。
1953年7月,时任 * 郑州地委第二书记的焦裕禄,被选调去洛阳参加新中国的工业建设。
他怀着火热的激情,来到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工程之——洛阳矿山机器厂,担任了刚刚兴建的工厂临时公路总指挥。
1945年8月,路面刚刚竣工,厂党委决定派焦裕禄和一部分干部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
翌年春,洛阳矿山机器厂决定提前生产,又选焦裕禄到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学习,并担任实习车间主任。
仅有4年小学文化程度的焦裕禄为尽快掌握机械加工技术和车间管理知识,如饥似渴地投入到高度紧张、困难重重的学习之中。
1956年底焦裕禄满载着丰硕的学习成果,返回洛阳矿山机器厂,被任命为一金工车间主任。
1959年,洛阳矿山机器厂全面投产,焦裕禄因突出的管理才能,被任命为调度科长。
焦裕禄先进事迹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演讲稿、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教学总结、事迹材料、优秀作文、教学设计、合同范文、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teaching summaries, deeds materials, excellent essays, teaching designs, contract sampl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焦裕禄先进事迹6篇出色的事迹材料可以激励人们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自己的信仰和理念,塑造高尚的品格,撰写事迹材料旨在激发人们的自我期许,让他们不断追求卓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焦裕禄先进事迹6篇,供大家参考。
2024年焦裕禄个人事迹材料(12篇)焦裕禄曾任兰考县委书记,为当地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焦裕禄个人事迹材料大家有什么想要知道的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焦裕禄个人事迹材料(精选1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焦裕禄个人事迹材料精选篇1展现在焦裕禄面前的兰考大地,是一幅多么苦难的景象呵!横贯全境的两条黄河故道,是一眼看不到边的黄沙;片片内涝的洼窝里,结着青色的冰凌;白茫茫的盐碱地上,枯草在寒风中抖动。
困难,重重的困难,象一副沉重的担子,压在这位新到任的县委书记的双肩。
但是,焦裕禄是带着《选集》来的,是怀着改变兰考灾区面貌的坚定决心来的。
在这个贫农出身的共产党员看来,这里有三十六万勤劳的人民,有烈士们流鲜血解放出来的九十多万亩土地。
只要加强党的领导,一时有天大的艰难,也一定要杀出条路来。
第二天,当大家知道焦裕禄是新来的县委书记时,他已经下乡了。
他到灾情最重的公社和大队去了。
他到贫下中农的草屋里,到饲养棚里,到田边地头,去了解情况,观察灾情去了。
他从这个大队到那个大队,他一路走,一路和同行的干部谈论。
见到沙丘,他说:“栽上树,岂不是成了一片好绿林!”见到涝洼窝,他说:“这里可以栽苇、种蒲、养鱼。
”见到碱地,他说:“治住它,把一片白变成一片青!”转了一圈回到县委,他向大家说:“兰考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问题是要干,要革命。
兰考是灾区,穷,困难多,但灾区有个好处,它能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革命品格。
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
”焦裕禄的话,说得大家心里热呼呼的。
大家议论说,新来的县委书记看问题高人一着棋,他能从困难中看到希望,能从不利条件中看到有利因素。
焦裕禄个人事迹材料精选篇2当时,兰考车站上,北风怒号,大雪纷飞。
车站的屋檐下,挂着尺把长的冰柱。
国家运送兰考灾民前往丰收地区的专车,正从这里飞驰而过。
也还有一些灾民,穿着国家救济的棉衣,蜷曲在货车上,拥挤在候车室里……。
焦裕禄指着他们,沉重地说:“同志们,你们看,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是我们的阶级兄弟。
时代楷模焦裕禄人物事迹及精神一览1962年冬,焦裕禄来到兰考,兰考遭遇严重的灾荒,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时代楷模焦裕禄人物事迹及精神一览。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焦裕禄事迹焦裕禄,山东省淄博市北崮山村人,1922年8月16日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
幼年时代的焦裕禄尝尽了生活的苦楚。
抗日战争期间,他不得不逃亡到外地。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焦裕禄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1946年1月在本村参加中国共产党,并组织和领导了多次革命斗争。
一九六二年冬,焦裕禄受党的委派来到了兰考治理黄沙。
怀着改变灾区面貌的雄心壮志,焦裕禄来到了兰考。
展现在他面前的兰考大地,是一幅严重的灾荒景象。
横贯全境的两条黄河故道,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黄沙;片片内涝的洼窝里,结着青色的冰凌;白茫茫的盐碱地上,枯草在寒风中抖动。
重重的困难,没有让这个贫农出身的共产党员退缩。
他相信,只要加强党的领导,就是有天大的艰难,也一定能杀出条路来。
焦裕禄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
请组织上放心,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
”但焦裕禄深深地了解,理想和规划并不等于现实,这涝、沙、碱三害,自古以来害了兰考人民多少年!今天,要制服“三害”,要把它从兰考土地上象送瘟神一样驱走,必须进行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付出高昂的代价。
焦裕禄下决心要把兰考县一千零八十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自然情况摸透,亲自去掂一掂兰考的“三害”究竟有多大份量。
当时,焦裕禄的肝病已相当严重,许多同志劝他不要下去,劝他在家里听汇报。
他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他背着干粮、拿起雨伞,和大家一起在兰考的原野上日夜奔波。
干旱季节,他亲自用舌头辨别盐碱的种类和土的含碱量。
严寒时候,北风怒号,大雪纷飞里总有他的身影。
在同自然灾害的斗争中,焦裕禄忍受着严重疾病的折磨,在风里、雨里、沙窝里、激流里,坚持度过了一百二十多个白天和黑夜,跑了一百二十多个大队,跋涉五千余里,终于摸清了兰考“ 三害” 的底细。
焦裕禄事迹-焦裕禄事迹介绍
焦裕禄事迹介绍
焦裕禄同志,山东省淄博市北崮山村人,一九二二年八月十六日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里。
因生活所迫,幼年时代只读了几年书就在家参加劳动。
抗日战争初期,日寇、汉奸和国民党反动派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越来残酷,焦裕焦同志家中的生活越来越困难。
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里,他的父亲焦方田走投无路,被逼上吊自杀。
日伪统治时期,焦裕禄同志曾多次被日寇抓去毒打、坐牢,后又被押送到抚顺煤矿当苦工。
焦裕禄同志忍受不了日寇的残害,于一九四三年秋天逃出虎口,回到家中,因无法生活下去,又逃到江苏省宿迁县,给一家姓胡的地主扛了两年长工。
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焦裕禄同志从宿迁县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当
时他的家乡虽然还没有解放,但是,共产党已经在这里领导群众进行革命活动,焦裕禄同志自动要求当了民兵。
当民兵后,他参加过解放博山县城的战斗。
焦裕禄同志是一九四六年一月在本村参加中国共产党的。
不久,他又正式参加了本县区武装部的工作,在当地领导民兵,坚持游击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他带领民兵参加过不少战斗,以后又调到山东渤海地区参加过土地改革复查工作,担任过组长。
解放战争后期,焦裕禄同志随军离开山东,到了河南,被分配到尉氏县工作,一直到一九五一年。
他先后担任过副区长、区长、中共区委副书记、青年团县委副书记等职。
而后又被先后调到青年团陈留地委工作和青年团郑州地委工作,担任过团地委宣传部长、第二副书记等职。
一九五三年六月,焦裕禄同志响应党的号召,被调到洛阳矿山机器制造厂参加工业建设,直到一九六二年。
他在
这个工厂担任过车间主任、科长。
在这期间,焦裕禄同志还到大连起重机厂实习了一年多。
一九六二年六月,为了加强农村工作,焦裕禄同志又被调回尉氏县,任县委书记处书记。
一九六二年十二月,焦裕禄同志被调到兰考县,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
一九六四年五月十四日,焦裕禄同志不幸逝世,时年四十二岁。
焦裕禄同志参加革命工作十八年间,一贯听党的话,对党的工作忠心耿耿,为人民鞠躬尽瘁,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了一生.焦裕禄同志不愧为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
他没有死,将永远活在全国人民的心里!
我们国家需要有很多诚心为人民服务,诚心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服务的人,焦裕禄同志就是这样的人。
焦裕禄同志对革命无限忠诚,为人民鞠躬尽瘁。
他参加革命工作以后,特
别是担任领导职务以后,始终继承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艰苦朴素,永葆劳动人民的本色。
他严于律己,坚决反对特殊化,坚持同破坏党的组织纪律等一切不正之风,作不懈地斗争。
焦裕禄同志诚恳待人,他时刻想着人民群众,爱护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群众,热情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具体困难,始终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为了改变兰考县面貌,焦裕禄同志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不畏惧,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
他深入到生产第一线,把群众的革命干劲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结合起来,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摸索自然条件和客观规律,从而找到了改造客观世界、战胜自然灾害的正确途径。
在兰考的除“三害”斗争中立下了不朽功勋。
焦裕禄同志是党的好干部、好党员。
他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死,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
焦裕禄同志是我们永远学习的好榜样。
第一部分在急风暴雨中成长
内容提要:一九二二年,正是军阀混战时期。
那家军阀打过来,派捐要款;这家军阀打过来,抢粮抓夫,闹得民不聊生。
就在这年八月十六日,焦裕禄出生在山东博山县北崮山村一户贫苦农民的家里。
焦裕禄青少年时代正处在万恶的旧社会。
他饱赏了人间的苦难。
后来,在党的教育和领导下,他参加了民兵,入了党,走上了革命道路。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经历了战火的考验和锻炼。
一、大苦仇深渴望翻身
焦裕禄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青少年时代受尽了苦难的煎熬。
7岁上学,学习刻苦认真,考试成绩总在前几名。
1932年,家乡遭遇灾荒,家境十分
贫困,11岁的焦裕禄被迫退学,跟随穷乡亲推着独轮小车,运煤卖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