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的检验
- 格式:pptx
- 大小:111.19 KB
- 文档页数:15
乙醇汽油检验标准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乙醇汽油是一种混合了乙醇和常规汽油的燃料。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能源结构的调整,乙醇汽油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然而,不同地区和国家对于乙醇汽油的质量标准存在一定差异,这给相关企业的生产、销售以及消费者的选择带来了困扰。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对乙醇汽油检验标准进行解释说明。
首先介绍引言部分,概述了文章内容,并对其结构进行简单阐述。
接下来将进入正文部分,详细阐述乙醇汽油检验标准相关内容。
最后,通过总结与参考文献列出文章所引用的资料来源。
1.3 目的本文旨在解释和说明乙醇汽油检验标准及其相关内容,为读者提供对乙醇汽油质量要求、检验方法以及包装要求等方面的清晰认识。
同时,希望通过本文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并正确使用乙醇汽油,在确保交通安全和环境友好的前提下,推动乙醇汽油在能源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在乙醇汽油检验标准中,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有关乙醇汽油的相关内容。
本部分旨在提供关于乙醇汽油定义、成分要求、质量检验方法以及标志符号和包装要求的解释说明。
2.1 乙醇汽油定义和成分要求乙醇汽油是指添加了一定比例的乙醇(也称为酒精)到传统汽油中所形成的混合燃料。
根据相关的国家标准,乙醇汽油需要符合特定的成分要求。
成分包括但不限于烷烃、芳香烃、环烷烃以及添加剂等。
2.2 乙醇汽油质量检验方法为了确保乙醇汽油的质量符合标准,需要采用有效的检验方法进行测试和评估。
这些方法可以测量乙醇含量、挥发性、密度、含氧量、蒸馏性能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其中,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的常见检验项目包括闪点测试、水含量测试以及色谱法等。
2.3 乙醇汽油标志符号和包装要求为了方便消费者识别乙醇汽油,相关标志符号被设计用于车辆加油站的标志牌、加油泵等位置。
这些标志通常由包含“E”字母和带有相应数字的圆形或矩形图案组成,代表乙醇含量的百分比。
此外,乙醇汽油还需要符合特定的包装要求,以确保其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安全可靠。
2024年湖南省车用汽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1抽样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在被抽样生产者、销售者的待销产品中抽取。
随机数一般可使用随机数表等方法产生。
取6L为样本,其中检验样品4L,备用样品2L,盛装在合适的容器中。
备样存至检验机构,盛装汽油产品所用的容器,必须完整、清洁、不漏、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能使用。
抽取样品应为同一型号规格、同一批次的产品。
取样方法执行GB/T4756-2015《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抽样基数应不少于受检单位正常对外发油状态时最低库存量。
2检验依据序号检验项目检验方法1研究法辛烷值GB/T5487-20152抗爆指数GB/T5487-2015 GB/T503-20163馏程GB/T6536-2010 4硫含量SH/T0689-2000 5铜片腐蚀GB/T5096-2017 6硫醇(博士试验)NB/SH/T0174-20157机械杂质及水分GB17930-2016 GB/T511-2010 GB/T260-20168氧含量NB/SH/T0663-2014 9蒸气压GB/T8017-201210苯含量GB/T30519-2016 SH/T0693-2000 SH/T0713-200211芳烃含量GB/T30519-2016 12烯烃含量GB/T30519-2016 13甲醇NB/SH/T0663-201414密度(20℃)GB/T1884-2000 GB/T1885-1998 SH/T0604-2000执行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的产品,检验项目参照上述内容执行。
凡是注日期的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细则。
凡是不注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细则。
3判定规则3.1依据标准GB17930-2016车用汽油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
3.2判定原则经检验,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判定为被抽查产品所检项目未发现不合格;检验项目中任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判定为被抽查产品不合格。
烃族是一种化合物,其是由碳和氢两种原子构成的,与水不相溶,可以分为饱和和不饱和两种。
汽油中的芳烃类物质对生物会产生很大的毒性,长期接触这类物质会出现恶心眩晕的现象。
尽管烃类物质能够使汽油中的辛烷值提升,但是其也会对环境和汽车部件产生严重的破坏性,因此,我国为了减少烃类物质对环境的破坏性,对其提出了一些管制政策,严格规定了汽油内烃族含量,车用汽油的烃类含量不可超过52%,应用吸附法试验检测,乙醇汽油组分油烃类物质不可超过57%,应用色谱法试验检测。
一、检测准备1.仪器设备(1)吸附法。
本试验采用的吸附法为荧光指示剂吸附法,其应用时需要准备吸附柱、色带测量设备、电动振动装置、注射器和针管、调节器等仪器设备。
其中吸附柱是由玻璃制成的,分为毛细管径加料、分离以及分析三个管段,内部装有活化硅胶、3-5mm的荧光指示剂染色硅胶;测量设备主要用对对烃类界面进行指示并对其区域长度进行测量;振动器主要用于对吸附柱进行震动;注射器来注样取样、针管是对吸附柱进行清洗;调节器使对压力输送进行调节和维持。
(1)色谱法。
本试验采用的色谱法为多维气相色谱法,其应用时需要准备气相色谱仪、工作站、载气纯化设备。
其中,色谱仪中包括进样、色谱装置、FID、烯烃收集器、六通切换阀及其驱动装置、平衡柱以及色谱柱;工作站是对数据进行自动收集处理;载气纯化设备是对载气进行净化,并与烯烃收集共同应用,以延长使用寿命。
2.试剂材料。
吸附法的应用需要准备异戊醇、硅胶、异丁醇、荧光指示剂染色硅胶、丙酮、压缩气体以及缓冲溶液等材料。
色谱法的应用需要准备氢、氦以及压缩空气等气体,并转变好密封惰性样品瓶,以及其他的参考样品。
3.样品。
吸附法中,仪器摆放在阴凉无阳光处,便于对烃类分界面进行观察,温度要低于4℃,数量为0.75ml。
色谱法中,样品需要进行冷却,之后将其导入到样品瓶中密封,最佳温度为0-5℃,数量为0.1ul。
二、检测流程1.吸附法。
首先,用注射器取样,将其注入到吸附柱内,样品在吸收完硅胶后,在其中加入异丁醇,进行脱样,并对其进行加压,压力为14kpa、34kpa,2-3min后,将其调到合适压力值,让样品沿着吸附柱向下,保持1h。
第52卷分析化学(FENXI HUAXUE)研究报告第3期2024年3月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389~397DOI:10.19756/j.issn.0253-3820.231161火场汽油检验鉴定基质干扰官能团的溯源研究张茜茜1臧政哲1金静*2殷果*1胡语嫣1钱佩雯1李秋璠梓1蒋宇杭1(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研究生院1,侦查学院2,廊坊065000)摘要火场助燃剂检验鉴定的基质干扰一直是法庭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为进一步探究C=C 是否为基质干扰官能团,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和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技术,分别从化学结构和裂解过程的角度定性分析加氢处理(饱和丁二烯双键)前后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和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SEBS)燃烧/裂解产物对汽油鉴定的影响,利用二者的烷基苯、茚满类和稠环芳烃类组分提取离子流色谱图(EICs)与汽油燃烧残留物对应的EICs的谱图相似度对两类材料的干扰程度进行定量分析。
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均表明,SEBS对汽油鉴定的干扰较小:相较于SBS,在SEBS燃烧残留物中无法检出茚满、二甲基茚满及二甲基萘等特征组分,并且烷基苯、茚满类和稠环芳烃类特征组分的相对含量均明显减少,即SEBS造成“假阳性”干扰的程度更低;加载汽油混合燃烧后,SBS和SEBS残留物的特征组分相对峰面积比例与汽油燃烧残留物仍存在较大差异,容易造成“假阴性”的结论;SEBS裂解过程中产生的含双键结构的裂解产物更少。
结合SBS和SEBS双键结构的差异和裂解产物的差异,验证了C=C结构与汽油鉴定中的基质干扰程度存在关联。
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火场残留物检验鉴定中产生基质干扰的官能团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火场残留物分析;基质干扰;汽油鉴定;碳碳双键结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放火属于典型的暴力犯罪,极大地危害公共安全。
汽油产品检验综合报告分析3082班刘梦(17号)目录摘要关键词第一篇基础知识1资料部分1.1 汽油的组成、性质、分类、应用1.2 汽油的制法1.3 汽油的规格1.4 汽油的检测项目2 文献综述2.1 检测汽油质量的意义2.2 拟定实验方案第二篇实验部分第三篇结果与讨论摘要在过去的两个月时间里,对于汽油产品的检验,我通过图书馆和上网查阅了许多的资料和文献,在查找和阅读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大量的关于汽油检测方面的知识。
如:汽油的蒸发性、抗爆性、安定性、腐蚀性的检测,检测汽油质量的意义如何,而且通过这两个月的学习,我在校期间的实验课上,能够更加明确实验的原理、过程及结果的计算,也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完成此次的汽油产品检验综合报告,我的增长了诸多关于油品分析方面的知识,实验技能方面也得到了提高,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能够正确的掌握学习方法,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
关键词性质制法规格检测项目实验方案体会致谢第一篇基础知识1 资料部分1.1汽油的组成、性质、分类、应用汽油的主要成分是烷烃和少量四乙铅,车用汽油是按照其辛烷值的高低以标号来区分的,汽油是沸点范围为30~205℃,可以含有适当添加剂的精制石油馏分。
主要用作汽油机燃料,如摩托车、轻型汽车、快艇、小型发电机及活塞式发动机飞机等。
目前,我国汽油按组成和用途不同分为车用无铅汽油、车用乙醇汽油和航空汽油三种汽油的主要成分是烷烃和少量四乙铅,车用汽油是按照其辛烷值的高低以标号来区分的,根据制造过程可分为直馏汽油、热裂化汽油、催化裂化汽油、重整汽油、焦化汽油、叠合汽油、加氢裂化汽油、裂解汽油和烷基化汽油、合成汽油等。
根据用途可分为航空汽油、车用汽油、溶剂汽油等三大类。
1.2汽油的制法由石油分馏或重质馏分裂化制得。
原油蒸馏、催化裂化、热裂化、加氢裂化、催化重整等过程都产生汽油组分。
但从原油蒸馏装置直接生产的直馏汽油,不单独作为发动机燃料,而是将其精制、调配,有时还加入添加剂(如抗爆剂四乙基铅)以制得商品汽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汽油辛烷值测定法(研究法)GB/T5487-1995代替GB/T5487-85———————————————————————————————————————————————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ASTM)辛烷值试验机测定汽油辛烷值(研究法)的步骤、运转工况,试验条件以及操作细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汽车用汽油的抗爆性。
注:其他类型的辛烷值机按甲苯标定燃料的标定值合格后,参照本方法进行汽油辛烷值测定。
2引用标准GB484车用汽油GB/T3144甲苯中烃类杂质的气象色谱测定法GB/T4016石油产品名词术语GB/T4756石油和液体石油取样法(手工法)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GB/T11117.1抗暴试验参比燃料参比燃料异辛烷GB/T11117.2抗暴试验参比燃料参比燃料正庚烷SH0041无铅车用汽油SH0112汽油3术语3.1校验燃料由异辛烷、正庚烷和乙基液混合而成用以检查发电机的工作状况。
3.2气缸高度发动机气缸与活塞的相对位置,用测微计或计数器读数指示。
3.3爆震传感器安装在气缸头上的磁致伸缩型传感器,直接和气缸内燃烧气体相接触,产生与气缸内压力变化速率成正比的电压,气缸内的爆震倾向越严重,传感器产生的电压数值就越大。
3.4爆震仪接收由爆震传感器送来的信号,删除其他振动频率的波,只留下爆炸波,并将其放大,积分。
得到一稳定的电压信号,在送给爆震表。
3.5爆震表实际上是一个毫伏表,0~100分度来显示爆震强度(工作范围20~80分度)。
3.6操作表在101.3kpa压力下,基础参比燃料调和油在产生标准爆震强度时,辛烷值与气缸高度(压缩比)之间的特定关系。
3.7爆震强度在爆震试验装置上评价燃料时燃烧产生爆震强度的指示值。
3.8最大爆震强度油气比燃烧在爆震试验装置中燃烧,产生最大爆震强度时燃料与空气混气比例称为最大爆震强度油气比,它是通过调节化油器中的液面高度来实现的。
汽油检验报告
报告编号:XXXXX
报告日期:XX年XX月XX日
检验对象:
汽车加油站提供的92号汽油样品
检验结果:
经过严格的检验测试,92号汽油样品的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汽油准质量》(GB 17930-2016)的要求,具体测试结果如下:
1. 检验项目——蒸馏性质量收率(%),测试结果:90.5,GB 17930-2016标准要求:≥90
2. 检验项目——辛烷值(RON),测试结果:92.3,GB 17930-2016标准要求:≥92
3. 检验项目——硫含量(mg/kg),测试结果:5.8,GB 17930-2016标准要求:≤10
4. 检验项目——饱和烃体积分数(%),测试结果:49.3,GB 17930-2016标准要求:≥46
5. 检验项目——芳香烃体积分数(%),测试结果:35.2,GB 17930-2016标准要求:≤40
6. 检验项目——烯烃体积分数(%),测试结果:9.4,GB 17930-2016标准要求:≤12
7. 检验项目——烷基烷含量C6(%),测试结果:0.63,GB 17930-2016标准要求:≤1.2
8. 检验项目——苯含量(%),测试结果:0.62,GB 17930-2016标准要求:≤1.0
结论:
92号汽油样品经检验合格,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可供消费者购买使用,同时也表明汽车加油站提供的油品在加工过程中已经达到了相关的质量标准,消费者可放心使用。
备注:
本次检验中所使用的检测设备均为经过国家认证的精密仪器,测试结果具有较高可信度,可作为油品质量检测的客观依据。
油品检测常见指标及方法标准本文主要对油品检测常见的指标进行了归纳总结,并简要介绍了检验标准方法。
标签:油品;检测;指标;标准1 前言油品质量检验是按照国家有关法律及石油石化行业的相关规定制度和油品检验的方法检验油品的物理化学性质是否符合相关质量指标的工作。
对于相关工作人员来说,掌握必要的油品质量指标和检验方法,对于提高工作质量,保证工作效果,保护人身健康和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油品质量指标2.1抗爆性指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时抵抗爆震的能力,它是汽油燃烧性能的主要指标。
爆震是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不正常引起的。
2.2汽油抗爆性能指标汽油辛烷值指标是大家最为关注的指标,因为就是通过抗爆性指标汽油产品分为90号、93号和97号,由于标号的不同,汽油产品运行性能不同,汽油价格也随之不同。
2.3密度参考欧盟汽油标准EN228:2004和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238—2007《车用汽油》,本标准确定汽油密度为720~775kg/m3。
2.4馏程馏程是油品从初馏点到终馏点的温度范围,可反映汽油的蒸发性。
10%蒸发温度反映了汽油的启动性能和形成气阻的倾向,该温度愈低,发动机越易启动,且启动时间短,但是轻组分太多,易产生气阻;50%蒸发温度反映了汽油的平均蒸发性能,它会影响发动机启动后升温时间和加速性能,此温度愈低,发动机预热到正常工作所用的时间就愈短,变速愈容易,但50%温度太低,则燃料热值低,发动机功率小;90%蒸发温度反映了汽油中重组分含量的多少,关系到燃料是否充分蒸发燃烧的情况,90%馏出温度越高,重质组分越多,燃料燃烧不易完全;终馏点温度越高,则易稀释润滑油和增加机械磨损,由于燃烧不完全,形成汽缸上油渣沉积或堵塞油管,测定方法为GB/T6536《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
2.5蒸汽压蒸汽压是衡量汽油在燃料供给系统中是否易于产生气阻的指标,还可以衡量汽油的蒸汽压与汽油蒸发排放和发动机起动性能有着密切关系。
车用乙醇汽油(e10)是一种常见的汽油混合物,其中含有10的乙醇和90的汽油。
它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的燃料中。
为了保障车辆的运行安全,保护环境和用户权益,我国制定了相关标准,对车用乙醇汽油(e10)的质量、性能、使用要求等进行了规范。
1. 背景介绍车用乙醇汽油(e10)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汽油替代品,由于其较低的碳排放和对环境的友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推广和使用车用乙醇汽油(e10)已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 标准内容《车用乙醇汽油(e10)》2023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产品分类及代码(2)技术要求(3)检验方法(4)贮存和运输(5)安全和环境保护(6)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3. 技术要求车用乙醇汽油(e10)的技术要求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的,包括燃烧性能、辛烷值、含氧量、挥发性、蒸发残留物、铅、硫、烯烃、芳烃、馏程等指标。
这些技术要求旨在保证车用乙醇汽油(e10)的质量和性能,确保其在车辆中的安全可靠使用。
4. 检验方法为了确保车用乙醇汽油(e10)符合相关的技术要求,标准还规定了相应的检验方法,包括了对燃烧性能、辛烷值、含氧量、挥发性、残留物、铅、硫、烯烃、芳烃、油品蒸馏、水含量等指标的检测方法。
这些方法的实施有效保障了车用乙醇汽油(e10)的质量。
5. 贮存和运输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车用乙醇汽油(e10)需要符合相应的要求,确保其质量和安全。
包括贮存条件、运输方式、包装规范等方面的要求,旨在避免车用乙醇汽油(e10)受到污染和损坏,确保其质量稳定性和产品安全性。
6. 安全和环境保护车用乙醇汽油(e10)的生产、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确保生产场所和使用车辆的安全,保护环境免受污染。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车用乙醇汽油(e10)的包装、运输和贮存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包括标志、标识、包装规范、运输方式、贮存条件等,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车用汽油柴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车用汽油、柴油产品质量监督的实施,规范抽查工作,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对车用汽油、柴油产品质量监督的抽查工作。
第三条抽查工作采用抽样检验的方式,旨在对车用汽油、柴油产品进行质量监督,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抽样方法第四条抽样应满足以下原则:(一)随机性原则,通过随机选择的方式,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二)公正性原则,抽样过程应当公正、透明;(三)科学性原则,采用科学的抽样方法,保证抽样结果的可靠性。
第五条抽样的具体方法:(一)按照地区划分,分别从不同地区的汽油、柴油销售点进行抽样;(二)按照规模划分,从不同规模的加油站、加油点进行抽样;(三)按照产品类型划分,从不同类型的车用汽油、柴油产品进行抽样。
第三章抽查内容第六条抽检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二)产品质量指标,包括燃烧性能、燃料经济性、环境排放等方面;(三)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包括燃料规定的石油产品等级、车用燃料质量标准等。
第七条抽查内容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其他相关内容,以确保抽查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第四章抽查程序第八条抽查工作的程序如下:(一)确定抽查计划,包括抽样点、抽样数量、抽样时间等;(二)选定抽样人员,确保抽样人员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四)按照抽样方法进行抽样,包括现场取样、封样等步骤;(五)将抽样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检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六)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形成抽查报告;(七)抽查报告应当及时向抽查对象公布,并进行解释说明;(八)根据抽查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修缮产品、召回产品、罚款等。
第五章报告和处理第九条抽查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抽样点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地址、经营者等;(二)抽样数量和抽样时间;(三)检验结果和评价;(四)处理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