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性能指标
- 格式:pdf
- 大小:37.65 KB
- 文档页数:5
耐火材料种类、性能及检测目前,工业上使用的耐火材料种类繁多,性能各异,涉及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
生产水泥使用的耐火材料应满足水泥生产工艺的要求,本文针对水泥回转窑系统使用耐火材料的种类及性能,从耐火砖和耐火浇注料二个方面进行介绍。
第一节回转窑工艺特性对耐火材料的要求一、简介回转窑的工艺特性:1.窑温高,对耐火材料的损坏加剧,水泥熟料熔体中的C3A(铝酸三钙)、C4AF(铁铝酸四钙)等侵蚀程度加大,窑内过热导致热应力破坏加剧。
2.窑速快,单位产量加大,机械应力和疲劳破坏加大。
3.碱、氯、硫等组分侵蚀严重,硫酸盐和氯化物等挥发、凝聚、反复循环富集,加剧结构剥落损坏。
4.窑径大,窑皮的稳定性差。
5.窑系统结构复杂,机械电气设备故障增加,频繁开停窑导致热震破坏加剧。
二、预分解窑对耐火材料的要求1.常温力学强度和高温结构强度要高,窑内不管烧成状况的好坏,窑内温度在10000C以上,要求耐火砖荷重软化温度高。
2.热震稳定性要好,即抵抗窑温剧烈变化而不被破坏的能力好。
在停窑,开窑以及窑运转状态不稳定的情况下,窑内的温度变化较大,要求窑衬在温度剧烈变化的情况下,不能有龟裂或者剥落,要求在操作时尽量使窑温稳定。
3.抗化学侵蚀性要强,在窑内烧成时,所形成的灰分、熔渣、蒸气会对窑衬产生侵蚀。
4.耐磨及力学强度要高,窑内生料的滑动及气流中粉尘的磨擦,对窑衬造成磨损。
尤其是开窑的初期,窑内还没有窑皮保护时更是如此。
窑衬还要承受高温时的膨胀应力及窑筒体椭圆变形所造成的应力。
要求窑衬要有一定的力学强度。
5.窑衬具有良好的挂窑皮性能,窑皮挂在衬砖上,对衬砖有保护作用,如果衬砖具有良好的挂窑皮性能并且窑皮也能够维持较长时间,可以使窑衬不受侵蚀与磨损。
6.气孔率要低,如果气孔率高会造成腐蚀性的窑气渗透入衬砖中凝结,毁坏衬砖,特别是碱性气体。
7.热膨胀安定性能要好,窑筒体的热膨胀系数虽大于窑衬的热膨胀系数。
但是窑筒体温度一般都在280-450度左右,而窑衬砖的温度一般都在800度以上,在烧成带温度有1500度,窑衬的热膨胀比窑筒体要大,窑衬容易受压力造成剥落。
一、耐火浇注料:适用于炉内中、低温和烟道炉顶等部位的内衬。
1、密度:≥2000Kg/ M32、耐压强度:≥25Mpa3、抗折强度:≥5Mpa4、热震稳定性:≥15次(900℃*3H,水冷)5、耐火度::≥1650℃二、高强度耐火浇注料:适用于炉内中、高温部位、抗渣侵蚀性能要求较高的区域。
1、密度:≥2200Kg/ M32、耐压强度:≥30Mpa3、抗折强度:≥6Mpa4、热震稳定性:≥20次(900℃*3H,水冷)5、耐火度::≥1710℃三、钢纤维增强耐火浇注料:适用于需要抗拉强度大和抗热震性能高的如折烟角、炉烘等部位。
1、密度:≥2350Kg/ M32、耐压强度:≥60Mpa 110℃*24h≥35Mpa 1000℃*3h3、抗折强度:≥9Mpa 110℃*24h≥5Mpa 1000℃*3h4、1100℃室温水急冷急热循环5次后抗折强度:≥4Mpa5、耐火度::≥1710℃6、烧后线变化率:±0.4%四、耐磨耐火浇注料:适用于旋风炉、燃煤炉卫燃带等煤灰冲击和磨蚀严重、高温部位的内衬。
1、密度:≥2500Kg/ M32、耐压强度:≥90Mpa 110℃*24h≥110Mpa 1000℃*3h3、抗折强度:≥13Mpa 110℃*24h≥15Mpa 1000℃*3h4、热震稳定性:≥25次(900℃*3H,水冷)5、耐火度::≥1780℃6、耐磨性:≤8cm3(GB/T18301-2001)五、碳化硅耐磨耐火浇注料:碳化硅耐磨浇注料是以优质耐磨耐高温材料棕刚玉和耐磨、高导热材料碳化硅为基料,按严格的配方复合而成,具有高温强度好、耐磨抗冲刷、高导热、抗热震、耐腐蚀、密封性好速凝早强等诸多特点,是近年来对耐磨、高导性能要求高的部位最为理想的换代产品。
1、密度:≥2800Kg/ M32、耐压强度:≥90Mpa 110℃干燥后≥140Mpa 1350℃烧后3、抗折强度:≥12Mpa 110℃干燥后≥25Mpa 1350℃烧后4、热震稳定性:≥45次(850℃,水冷)5、耐火度:≥1790℃6、耐磨性:≤6cm3(GB/T18301-2001)7、SiC :≥50%一、微膨胀耐火可塑料:适用于锅炉敷管炉墙内层、烟道和炉顶等部位的内衬。
耐火等级和耐火时间耐火等级和耐火时间是评估材料在火灾条件下的耐火性能的重要指标。
耐火等级是指材料能够承受的火焰温度和火焰作用时间的能力。
耐火时间则是指材料能够在火焰作用下保持其功能和结构完整的时间。
耐火等级一般由字母和数字组成,常用的有A、B、C、D、E、F等级。
其中A级耐火等级最高,能够承受最高温度和最长时间的火焰作用。
耐火等级通常由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不同等级的材料在火灾条件下的表现也有所差异。
耐火时间则是评估材料在火灾条件下能够保持其功能和结构完整的时间。
耐火时间一般由分钟或小时表示,常见的有30分钟、60分钟、90分钟、120分钟等。
耐火时间越长,材料在火灾中的保护能力也越强。
不同材料的耐火等级和耐火时间取决于其自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耐火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熔点和热稳定性,能够有效阻止火焰的蔓延和热量的传导。
常见的耐火材料包括石膏板、玻璃纤维、陶瓷等。
耐火等级和耐火时间的评估是通过一系列标准化测试来进行的。
在耐火测试中,材料样品将暴露在特定的火焰温度和时间下,观察其是否能够保持完好无损。
测试结果将根据材料的表现来确定其耐火等级和耐火时间。
耐火等级和耐火时间的评估对于建筑物和设备的防火安全至关重要。
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防火要求,不同区域和部位的材料需要具备不同的耐火等级和耐火时间。
例如,在高层建筑中,楼梯间、疏散通道和防火门等部位需要选择具有较高耐火等级和耐火时间的材料,以确保人员的安全疏散和建筑物的结构完整。
耐火等级和耐火时间的评估也对于工业设备的防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化工、电力、石油等行业中,许多设备需要在高温和火灾条件下正常运行。
因此,这些设备的外壳和隔热层通常采用具有较高耐火等级和耐火时间的材料,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为了提高建筑物和设备的防火性能,不仅需要选择具有合适耐火等级和耐火时间的材料,还需要合理设计防火系统,包括火灾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系统和防火隔离设施等。
同时,定期进行防火设施的检测和维护也是确保防火安全的重要措施。
窑炉分类:连续式和间歇式连续式的主要是隧道窑,间歇式的有倒焰窑耐火材料分类:1、硅质和硅酸铝质耐火材料有粘土砖含氧化铝30-40%,氧化硅50-65%少量碱金属氧化物。
半硅砖氧化铝少于30%,氧化硅大于65%。
高铝砖氧化铝46%以上,其耐火温度和荷重软化点比粘土砖高,化学稳定性好,但热稳定性低。
硅砖含氧化硅93%以上。
刚玉砖。
2、镁质和锆质有镁硅砖、镁砖、镁铝砖、含锆耐火材料有锆石英砖等。
3、碳化硅耐火材料耐火材料的性能指标:1、耐火度:指材料在高温下抵抗熔化的性能。
2、荷重软化点:指耐火材料在一定压强下加热,发生一定变形和坍塌的温度。
3、热稳定性:4、化学稳定性:5、高温体积稳定性(尺寸稳定性):燃料的燃烧:隧道结构包括四个部分:1、窑体:由窑墙、窑顶和窑车衬砖围成码烧坯体的空间。
是传热和坯体进行物化反应的主要场地。
2、窑内输送设备:一般是窑车,还有输送带、推板等,轻型窑车隧道窑是发展方向。
3、燃烧设备:4、通风设备:使窑内的气流按一定的方向流动,并维持窑内温度、气氛、压力制度。
隧道窑的基本原理、传热技术、气体流动:1、原理:包括燃料燃烧、气体力学、传热。
隧道窑内的气体流动:(一)各种压头对气体流动的影响:几何压头、静压头、动压头、阻力损失压头。
(二)料垛码法对流速流量的影响:2、隧道窑内的传热:方式有三:导热、对流传热、热辐射。
(计算)主要是燃烧产物的气体辐射传热和强制对流传热,与电热窑炉的传热方式不同。
3、烧成制度:包括压力制度、气氛制度、温度制度。
烧成阶段:4、隧道窑炉的改善措施:电热窑炉的优缺点:不需要燃烧设备、通风设备,结构简单、加热空间紧凑、空间热强度较高,热效率高、制品不受烟气和灰影响,温度便于精确控制,产品质量好。
电热元件一般要有保护气氛,元件消耗大,设备昂贵。
电阻炉分类:采用电热元件将电能转换成热能以加热工件的设备(一)间歇操作电阻炉:箱式、井式(立式)(二)半连续操作电阻炉:钟罩式、台车式(三)连续操作:窑车式电热隧道窑、传送带式电阻炉电热体材料满足条件和性质:1、发热温度满足工要求。
耐火材料沥青残碳量耐火材料是一种具有抗高温性能的材料,广泛应用于高温工业领域。
沥青残碳量是评估耐火材料耐火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围绕耐火材料沥青残碳量展开讨论,探究其对耐火性能的影响。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耐火材料的沥青残碳量。
沥青是一种黑色或棕色的有机物质,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
在制备耐火材料时,常会使用沥青作为粘结剂,将各种耐火颗粒粘结在一起。
而沥青残碳量则是指在高温条件下,沥青中未燃烧的残留物质的含量。
耐火材料的沥青残碳量直接影响着耐火性能。
一般来说,沥青残碳量越高,耐火性能越好。
这是因为沥青中的残碳具有很好的隔热性能和耐化学侵蚀能力,能够有效地减少热量传导和化学反应,提高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
然而,沥青残碳量过高也会对耐火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当沥青残碳量过高时,耐火材料的热稳定性会下降,易受热膨胀和热震的影响,导致材料破裂或脱落。
因此,在制备耐火材料时,需要控制沥青残碳量的范围,以保证材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为了降低沥青残碳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选择合适的沥青粘结剂。
不同类型的沥青在高温条件下的残碳量有所差异,应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沥青类型。
其次,可以添加一些助燃剂或氧化剂。
助燃剂能够促进沥青的燃烧,减少残碳的生成;而氧化剂则能够加速沥青的氧化反应,降低残碳量。
此外,还可以调整制备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以控制沥青的燃烧程度。
除了沥青残碳量,耐火材料的其他性能指标也需要进行综合考虑。
例如,耐火材料的耐火极限是指材料能够承受的最高温度,直接影响着材料的使用范围。
此外,耐火材料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耐化学侵蚀能力和导热性能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指标,选择合适的耐火材料。
耐火材料的沥青残碳量是评估耐火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适当控制沥青残碳量可以提高耐火材料的耐火性能和使用寿命。
通过选择合适的沥青类型、添加助燃剂或氧化剂以及调整制备过程等措施,可以降低沥青残碳量,提高耐火材料的热稳定性和耐久性。
耐火砖、隔热砖、莫来石砖、粘土砖、隔热泥浆和浇注料技术性能要求第一章、技术性能要求1、干熄炉与一次除尘器耐材的砌筑特点:1.1干熄炉砌体属于竖窑式结构,中下部是处于正压状态的圆筒形直立砌体。
1.2炉体自上而下可分为预存室、斜道区和冷却室。
1.3预存室的上部是锥顶区,因装焦前后温度有波动,耐火砖的损毁原因主要是装入焦炭时的高温剥落以及来自预存室衬砖的热膨胀造成的上涨挤压,所以炉口耐火砖要求有较好的高温抗折强度和热震稳定性。
1.4炉口工作层采用B级莫来石—碳化硅砖,其余为干熄焦用粘土砖和高强隔热耐火砖。
1.5预存室下部是环形气道,可分为内墙及环形通道外墙两重圆环砌体。
1.6内墙要承受装入焦炭的冲击力和磨擦,还要防止预存室与环形气道的流体压差窜漏,因而采用高强度耐磨砖—A级莫来石粘土砖。
1.7斜道区的砖逐层悬挑承托上部气体的荷重,并且是逐层改变气道深度的砖砌体。
1.8温度频繁波动、热惰性气流和焦炭粉尘激烈冲刷,还受上环形烟道进入的燃烧空气影响,该部位的损坏原因主要是由于温度变化而形成的热应力以及耐火材料的不均匀负荷造成的高温机械剥落,以热震损坏为主。
1.9对内层砖的热震性、抗磨损和抗折强度要求都很高。
该部位采用高档次莫来石-碳化硅特制砖。
1.10冷却室虽结构简单,是一个圆筒形,但它的内壁要承受焦炭冲击磨损、循环冷却气体的冲刷以及上部耐火衬体的压力。
1.11冷却室的损毁以机械磨损及化学腐蚀为主。
冷却段用砖采用耐急冷急热性好且高强耐磨的B级莫来石粘土砖。
1.12一次除尘器由于产生较大的气流冲刷,侧墙及底部经常受到焦炭粉尘的冲击,采用干熄焦专用致密耐磨粘土砖,拱顶因除尘器跨度大,温度高且波动大,采用高强耐磨干熄焦专用莫来石砖。
2、B级莫来石-碳化硅砖(BT类砖):2.1 BT类砖主要理化性能指标:2.2莫来石-碳化硅特制AT类砖主要理化性能指标:2.3 A类干熄焦专用莫来石砖(AM类砖)主要理化指标:2.4 B类干熄焦专用莫来石砖(BM)主要理化性能指标:2.5干熄焦用致密粘土砖(N53)主要理化指标:2.6干熄焦用粘土砖(N3)主要性能指标:2.7隔热砖(B1、B2、C1、隔热碎砖)性能指标基本:2.8耐火砖火泥主要性能指标:2.9隔热泥浆主要理化指标:3、浇注料:4、耐火纤维理化指标:4.1耐火纤维棉(BF-090):4.1.1导热系数(平均温度600℃):≤0.17W/(m.K);4.1.2粒度大于212μm的颗粒含有率:≤25%;4.1.3加热收缩率(900℃×8h):≤3%;4.1.4化学成分:⑴、Al2O3:≥35%⑵、Al2O3+SiO2:≥85%;4.2耐火纤维棉(BF-110):4.2.1导热系数(平均温度600℃):≤0.17W/(m.K);4.2.2粒度大于212μm的颗粒含有率:≤25%;4.2.3加热收缩率(1100℃×8h):≤3%;4.2.4化学成分:⑴、Al2O3:≥44%;⑵、Al2O3+SiO2:≥97%;4.3耐火纤维毡(CB-090-2):4.3.1体积密度:≥115kg/m3;4.3.2导热系数(平均温度600℃):≤0.19W/(m.K);4.3.3粒度大于212μm的颗粒含有率:≤25%;4.3.4加热收缩率(900℃×8h):≤3%;4.3.5化学成分:⑴、Al2O3:≥35%⑵、Al2O3+SiO2:≥85%;4.4耐火纤维毯(CB-110-2):4.4.1体积密度:≥115kg/m3;4.4.2导热系数(平均温度600℃):≤0.19W/(m.K);4.4.3粒度大于212μm的颗粒含有率:≤25%;4.4.4加热收缩率(1100℃×8h):≤3%;4.4.5化学成分:⑴、Al2O3:≥44%;⑵、Al2O3+SiO2:≥97%;4.5耐火纤维纸:4.5.1安全使用温度:1200℃;4.5.2体积密度:≥250kg/m3;4.5.3导热系数(平均温度600℃):≤0.17W/(m.K);4.5.4粒度大于212μm的颗粒含有率:≤25%;4.5.5烧损率:≤7%;4.6纤维绳(CB-120):4.6.1体积密度:≥250kg/m3;4.6.2安全使用温度:1250℃;4.6.3化学成分:Al2O3+SiO2:≥72%;4.6.4增强材料:与铝镍合金601相当;4.6.5散粒含有率:≤40%;5、干熄焦定型砖外形尺寸的要求:5.1各种耐火砖型主要尺寸的允许偏差如下表:5.2各种耐火砖型的外形规格要求见下表:5.3各种隔热砖型主要尺寸的允许偏差如下表:5.4各种隔热砖型的外形规格要求见下表:第二章、执行标准和规定1、GB/T7321—2017定型耐火制品试样制备方法。
sk34耐火砖指标
(原创版)
目录
1.SK34 耐火砖简介
2.SK34 耐火砖的指标
3.SK34 耐火砖的应用领域
正文
SK34 耐火砖是一种优质的耐火材料,它以高强度、高硬度和良好的
抗侵蚀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
这种耐火砖主要用于高温环境下的工业设备,如窑炉、锅炉等。
SK34 耐火砖的主要指标如下:
1.耐火度:SK34 耐火砖的耐火度在 1770-1800 摄氏度之间,这意味着它可以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性能。
2.体积密度:SK34 耐火砖的体积密度在
3.6-3.8 克/立方厘米之间,这使得它具有良好的抗侵蚀性能。
3.硬度:SK34 耐火砖的硬度在莫氏硬度 7-8 之间,这使得它可以抵抗强烈的磨损。
4.热稳定性:SK34 耐火砖在高温环境下的热稳定性能良好,不会因
为温度的剧烈变化而产生裂纹。
SK34 耐火砖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1.钢铁工业:SK34 耐火砖主要用于窑炉、锅炉等高温环境下的设备,可以有效保护设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2.建材工业:SK34 耐火砖也用于水泥窑、玻璃窑等高温环境下的设备。
3.化工工业:在化工行业中,SK34 耐火砖也广泛应用于高温环境下的设备,如反应釜、加热器等。
耐火材料标准
1、物理性能: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导热系数、热膨胀系数等。
这些性能是评价耐火材料质量的重要指标。
2、化学性能:包括常温耐酸性、常温耐碱性、高温耐酸性、高温耐碱性等。
这些性能是评价耐火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和化学反应能力的重要指标。
3、力学性能: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断裂韧性等。
这些性能是评价耐火材料在不同荷载下的强度和变形能力的重要指标。
4、尺寸稳定性:是指其在高温环境下长期使用后仍能保持其原有的尺寸和形状。
常用的尺寸稳定性检测方法包括热稳定性试验、荷重烧结试验等。
耐火材料的检验一、物理检验1、常温物理性能:显气孔率、吸水率和体积密度,真密度和真比重,常温耐压强度、抗折强度。
2、热性能检验:耐火度,热膨胀、差热分析、重烧线变化,抗渣性能、热震稳定性。
3、热机械性能检验:荷重软化开始温度,高温蠕变性、高温抗折强度,高温耐压强度。
(一)显气孔率、吸水率和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吸水率和体积密度,属于耐火材料的宏观组织结构。
是与耐火材料的烧结程度、抗压强度、荷重软化开始温度、热震稳定性、热传导、抗渣性等性能均有密切关系,它的检验对于控制耐火材料工艺操作、评定耐火材料质量以及耐火材料使用性能都有重要实际意义,所以显气孔率、吸水率和体积密度是耐火材料的基本性质,也是耐火材料的常规检验项目,一般用这三项指标来表示材料的致密程度。
气孔一般由开口气孔(包括贯通气孔)及闭口气孔组成,开口气孔—与大气相通,贯通气孔—不仅与大气相通,而且贯通制品的两面,闭口气孔—密闭在材料中不与大气相通的气孔。
由于开口气孔在制品使用中能直接与外物(如熔渣等)相接触,因此它对制品的影响要比闭口气孔严重,同时在测材料气孔时,闭口气孔的体积不能直接测定,只能测得与外界相通的气孔的体积,所以耐火材料的气孔通常都用显气孔率表示。
1、显气孔率、吸水率和体积密度的定义:显气孔率=开口气孔的体积/总体积×100%吸水率=开口气孔中吸收水的质量/干燥试样质量×100%体积密度=干燥试样质量/总体积×100%2、试验注意事项1)试样尺寸要求:体积为50~200㎝2,棱长最长不超过80mm;2)外观要求:应平整、干燥试样刷干净(切割中产生的细粉、裂纹的颗粒)无缺角掉棱、无肉眼可见的裂纹、无麻面。
3)必须在110℃下烘干到恒重,以充分排除附着水。
4)同一试样必须在同一台天平上称量,避免称量误差。
5)试样排气必须达到规定的真空度和抽气时间,液体必须完全淹没试样。
6)称量表观质量时,要注意吊蓝及试样是否附着有空气泡。
生产或使用耐火材料,你必须要知道的这些知识耐火材料性能耐火材料一般应具有高的耐火度、高的荷重软化温度、良好的高温体积稳定性和抗热震性、一定的耐磨性以及优异的抗渣性。
此外,还要求其外形规整,尺寸准确。
对某些特殊领域使用的耐火材料,还要求其具有诸如透气性、导热性、导电性等特殊性能。
目前为止,还没有能同时满足上述所有性能要求的耐火材料,因此在使用耐火材料时,要根据使用条件来选择。
耐火材料结构性能耐火材料的结构性能包括气孔率、吸水率、透气度、气孔孔径分布、体积密度、真密度等。
它们是评价耐火材料质量的重要指标。
耐火材料的结构性能与该材料所用原料和其制造工艺,包括原料的种类、配比、粒度和混合、成型、干燥及烧成条件等密切相关。
耐火材料气孔率材料中气孔体积与材料总体积之比,有真气孔率,封闭气孔率和显气孔率之分,通常在我国耐火材料界中称气孔率即指显气孔率。
耐火材料中的气孔大致可分为三类:闭口气孔、开口气孔、贯通气孔。
通常,将上述3类气孔合并为两类,即开口气孔(包括贯通气孔)和封闭气孔。
显气孔率是指材料中所有开口气孔的体体积密度是耐火材料的干燥质量与其总体积(固体、开口气孔和闭口气孔的体积总和)的比值,即材料单位体积的质量,用g/cm3或kg/m3表示。
致密定形耐火制品体积密度应按国家标准GB/T 2997—2000进行测定。
定形隔热耐火制品体积密度应按国家标准GB/T 2998—2001进行测定。
致密耐火浇注料体积密度应按YB/T 5200—1993进行测定。
气孔率是多数耐火材料的基本技术指标,它几乎影响耐火制品的所有性能,尤其是强度、热导率、抗侵蚀性、抗热震性等。
一般来说,气孔率增大,强度降低,热导率降低,抗侵蚀性降低。
耐火才来的气孔率受所有原料、工艺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
一般来说,选用致密的原料,按照最紧密堆积原理来采用合理的颗粒级配,选用合适的结合剂,物料充分混炼,高压成型,提高烧成温度和延长保温时间均有利于降低材料的气孔率。
1.耐火材料在无荷重时抵抗高温作用的稳定性,即在高温无荷重条件下不熔融软化的性能称为耐火度。
耐火度又称耐熔度。
表征物体抵抗高温而不熔化的性能指标。
耐火度不是物质的物理常数,而是一个技术指标,它的高低由物料的化学组成、分散度、液相在其中所占比例以及液相黏度等所决定。
耐火度的测定方法是:将试验物料做成规定尺寸的截头三角锥,在一定的升温速度下加热时,由于本身的重量而逐渐弯倒,试锥弯倒至其顶端与底盘接触时的温度即试验物料的耐火度。
Also called refractoriness melt degrees resistance. Resistance to high temperature and not characterizing object melted performance indicators. Not matter refractoriness of physical constants, but a technical index, its height by material composition, dispersion, liquid in proportion of liquid viscosity, etc and decision.Refractory materials without load resistance in the stability of high temperature effect when in high temperature, i.e. without load conditions don't melt softening performance called refractory degrees.2.成型后坯体物料的气孔率、致密度和强度变化开始趋于平稳的温度称为物料的烧结温度。
从烧结温度到物料开始变形的温度范围称为烧结温度范围。
Sinteringrange sintering temperature2.烧成温度是指制品在烧成过程中所经受的最高温度。
耐火度名词解释
耐火度是指材料在高温条件下,其所能承受的温度和时间。
在材料的制造和运用过程中,耐火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它决定了材料是否能够在高温下持续运用。
以下是一些与耐火度相关的名词解释:
1. 耐火材料:具有较高耐高温性能的材料,如耐火砖、耐火泥等。
2. 耐火极限:指材料在高温下能够承受的最高温度。
3. 耐火时间:指材料在高温下能够持续承受的时间。
4. 耐火等级:根据耐火材料的耐火极限和耐火时间等指标,对耐火材料进行分类和等级划分。
5. 耐火性能指标:包括耐火极限、耐火时间、热稳定性、抗热震性等指标,用于评估耐火材料的性能。
6. 耐火砖材料:是耐火材料的一种,广泛用于高温炉窑、锅炉等设备中,具有很高的耐火极限和较长的耐火时间。
7. 耐火涂料:一种能够在高温下形成保护层的涂料,可以用于保护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表面,提高其耐高温性能。
以上是一些基本的耐火度名词解释,对于了解和应用耐火材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