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茶含有多少咖啡因
- 格式:docx
- 大小:15.96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咖啡因含量的标准中国咖啡因含量的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委员会制定,并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咖啡因含量限量》(GB 5009.60-2016)。
该标准规定了咖啡因在多种食品中的限量要求,主要包括咖啡、茶叶、饮料、巧克力、药品等。
以下是关于中国咖啡因含量标准的相关内容:1. 咖啡:咖啡中咖啡因含量的标准限定为每100g不超过0.18g。
这意味着每杯100ml的咖啡中的咖啡因含量不应超过180mg。
根据这个标准,一般的浓缩咖啡每杯的咖啡因含量大约为60-120mg。
2. 茶叶:中国茶文化悠久,茶叶也是我国人民喜爱的饮品。
标准中规定了不同茶叶中咖啡因含量的限量。
例如,绿茶的咖啡因含量不应超过12mg/g;红茶和发酵茶的咖啡因含量不应超过20mg/g;黑茶和普洱茶的咖啡因含量不应超过25mg/g。
根据这些限量标准,一般一杯茶所含咖啡因的含量较咖啡低,并且茶叶种类和冲泡方法会对咖啡因含量产生影响。
3. 饮料:标准对包括碳酸饮料、功能性饮料、茶饮料等在内的各类饮料的咖啡因含量也进行了限制。
例如,碳酸饮料中咖啡因含量不应超过0.12g/L;功能性饮料中咖啡因含量不应超过0.32g/L;茶饮料中咖啡因含量不应超过0.145g/L。
4. 巧克力:巧克力是一种受到广大人民欢迎的零食。
标准规定巧克力中的咖啡因含量不应超过0.02g/100g。
5. 药品:咖啡因也被广泛应用于药品中,如常见的乙酰氨基酚类药物。
标准规定这类药片中的咖啡因含量不能超过65mg/片。
以上是中国咖啡因含量标准的一些典型例子,这些标准的目的是保护消费者健康,防止咖啡因过量摄入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咖啡因作为一种兴奋剂,在适量摄入的情况下可以提神醒脑,但过量摄入会导致神经过度兴奋、心跳加速、失眠等问题,因此设定咖啡因含量标准对于食品加工和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标准的制定是为了引导和规范食品行业的生产和销售,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
了解不同茶饮的咖啡因含量茶饮作为一种全球受欢迎的饮品,不仅具有丰富的风味,还有许多健康益处。
然而,很多人对茶中的咖啡因含量不甚了解。
本文将详细介绍不同茶饮的咖啡因含量,以帮助读者做出健康的饮品选择。
一、绿茶作为最常见的茶饮之一,绿茶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
绿茶的咖啡因含量相对较低,一般来说,每杯茶中的咖啡因含量约为20-45mg。
这个范围是因为不同种类和品牌的绿茶会有所不同。
相比之下,一杯咖啡中的咖啡因含量通常为95mg以上。
因此,如果您希望享受一杯温暖的饮品,但不想过量摄入咖啡因,绿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红茶红茶是另一种广受欢迎的茶饮类型,其茶叶的加工方式与绿茶不同。
红茶的咖啡因含量通常比绿茶高一些,一杯茶中的咖啡因含量约为40-60mg。
但与咖啡相比,红茶的咖啡因含量仍然相对较低。
红茶还含有丰富的茶多酚,这些物质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三、乌龙茶乌龙茶是一种半发酵茶,具有独特的风味和香气。
与绿茶和红茶相比,乌龙茶的咖啡因含量更高,一杯茶中的咖啡因含量约为30-50mg。
虽然与咖啡相比,乌龙茶的咖啡因含量仍然较低,但对于那些对咖啡因敏感的人来说,适度饮用乌龙茶仍然是明智的选择。
四、白茶白茶是一种轻柔的茶饮,经过干燥和轻微的氧化处理。
由于白茶的制作方式,它的咖啡因含量相对较低,一杯茶中的咖啡因含量仅约为15-30mg。
这使得白茶成为那些希望减少咖啡因摄入量的人的理想选择。
五、花草茶花草茶是一种以花朵、花瓣或植物为原料制成的茶饮,如玫瑰花茶、菊花茶等。
相较于传统茶叶,花草茶通常不含咖啡因,因此成为咖啡因敏感或希望避免摄入咖啡因的人们的首选。
综上所述,不同茶饮的咖啡因含量存在一定差异。
尽管不如咖啡,茶中的咖啡因仍然对某些人产生兴奋作用,特别是对咖啡因敏感的人。
因此,在选择饮品时,根据个人需求和健康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茶饮是至关重要的。
为减少对咖啡因摄入的担忧,可以尝试不同类型的茶、混合茶或沉泡时间短的茶。
茶叶营养成分表
茶叶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饮品,具有许多健康益处。
以下是常见茶叶的营养成分表:
绿茶
每100克绿茶含有:
能量:1千焦 / 约0.24卡路里
蛋白质:0.2克
脂肪:0克
碳水化合物:0克
纤维素:0克
钠:1毫克
咖啡因:20-45毫克
茶多酚:30-42克
红茶
每100克红茶含有:
能量:1千焦 / 约0.24卡路里
蛋白质:0.2克
脂肪:0克
碳水化合物:0克
纤维素:0克
钠:2毫克
咖啡因:20-90毫克
茶多酚:10-20克
乌龙茶
每100克乌龙茶含有:
能量:1千焦 / 约0.24卡路里
蛋白质:0克
脂肪:0克
碳水化合物:0克
纤维素:0克
钠:1毫克
咖啡因:10-60毫克
茶多酚:10-30克
白茶
每100克白茶含有:
能量:1千焦 / 约0.24卡路里
蛋白质:0.1克
脂肪:0克
碳水化合物:0克
纤维素:0克
钠:1毫克
咖啡因:10-20毫克
茶多酚:10-20克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具体数值会因品种、生长环境、加工工艺等
因素而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茶叶含有许多有益的营养成分,如茶多酚、咖啡因等,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预防癌症等。
因此,适量饮用茶叶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
12种茶叶咖啡碱含量排名,没想到这个茶最影响睡眠!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茶友答疑解惑。
我们的原则是:不忽悠,不卖弄,不恶意攻击,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观、中立地回答您的问题。
即使是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我们也会尽量做到客观。
茶叶中含有的咖啡碱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体有兴奋作用,所以很多茶友都会有喝茶后睡眠不好的情况。
昨天茶友“健身也不瘦的胖子”在文章留言处问到:“哪些茶含咖啡因比较少?喝了不会太提神?如果有安神助眠的效果就更好了。
”茶叶中的咖啡碱,其含量一般占干茶重量的2%-4%,占了茶叶生物碱的95%以上。
不仅是茶汤滋味的重要物质,还有一定的药理功能,如强心、利尿、兴奋中枢神经等。
咖啡碱在不同茶叶中的含量确实不同,青海民族大学化学系的隆学庆曾利用索氏提取法,对几种茶叶中咖啡碱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不同茶叶中咖啡因的含量表中可以很清楚地比较出,几种茶叶咖啡碱由高到低依次为:金骏眉>红茶>信阳毛尖>黄山毛峰>碧螺春>龙井>铁观音>岩茶>云雾绿茶>茉莉花茶>普洱>茯茶。
出人意料的是,金骏眉、红茶的咖啡碱含量最高。
茶学院士陈宗懋先生说,这是因为在红茶的加工中,萎凋的工序有利于咖啡碱含量的增加。
但是我们很难看出发酵程度与咖啡碱含量的关系,由于目前还没有具体的科学实验研究两者的关系,我们只能根据现有的资料得知,影响茶叶中咖啡碱含量的因素有:一是咖啡碱的分布动态,在茶树体内各部分含量差异较大,生长代谢旺盛的嫩芽中含量最高,粗老叶和茶梗中含量少。
从整个新梢来看,咖啡碱是随着叶子成熟度增加其含量下降,一般以第二叶含量最多,其次是第一叶和第三叶,逐一递减。
二是遮荫能提高咖啡碱的含量,所以遮荫茶园,咖啡碱含量比露天茶园茶树咖啡碱含量高。
三是夏茶所含咖啡碱最高,因为夏季气温较高,茶树生长最旺盛。
所以根据上述的影响因素,以及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很容易避开咖啡碱含量过高的茶。
绿茶与红茶的营养成分比较茶是一种古老而广泛使用的饮品,被认为具有多种健康益处。
绿茶和红茶是两种最受欢迎的茶之一,它们都以其独特的风味和香气受到人们的青睐。
然而,绿茶和红茶之间是否有营养上的差异呢?本文将对绿茶和红茶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并探讨它们可能对健康的影响。
1. 咖啡因含量:绿茶和红茶都含有咖啡因,但绿茶的咖啡因含量相对较低。
一般来说,一杯(240ml)绿茶中含有15-30mg的咖啡因,而同等份量的红茶中则含有20-50mg的咖啡因。
咖啡因是一种兴奋剂,可以提供能量并增加警觉性,但过量摄入咖啡因可能会导致睡眠问题和神经兴奋。
2. 抗氧化物质:绿茶和红茶都富含抗氧化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帮助抵御自由基对身体细胞的损伤。
绿茶中的主要抗氧化物质是儿茶素,而红茶中则以茶黄素为主。
研究表明,这些抗氧化物质可以帮助减少慢性疾病的风险,如心脏病、癌症和糖尿病等。
3. 维生素和矿物质:绿茶和红茶都含有一些重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但在含量上有所不同。
绿茶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K和矿物质如锰、钾和镁。
相对而言,红茶更富含维生素B群(如维生素B1、B2和B6)和矿物质如铁和钙。
这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在维持身体健康和增强免疫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4. 脂肪和糖分:绿茶和红茶都不含脂肪,因此是低热量饮品。
但如果在茶中添加了奶和糖等,会增加茶的热量和糖分含量。
因此,如果你正在追求减重或者控制血糖,建议饮用纯茶而非添加其他成分。
5. 可能的健康益处:由于绿茶和红茶中都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它们可能对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研究表明,饮用适量的绿茶和红茶可能有助于心血管健康、降低胆固醇水平、改善血压控制和帮助预防某些类型的癌症等。
综上所述,绿茶和红茶都是健康的饮品选择,它们各自具有一些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健康益处。
不同人的口味和需求有所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茶饮是很重要的。
无论你是喜爱清淡的绿茶,还是热衷于红茶浓郁的口感,将茶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享受其中的好处是我们可以做的。
咖啡因对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的影响咖啡因是一种常见的神经活性物质,广泛存在于咖啡、茶叶和一些软饮料中。
许多人每天都会摄入咖啡因,但是关于咖啡因对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的影响却存在一些争议。
本文将对咖啡因与骨质疏松以及骨折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咖啡因与骨质疏松的关系咖啡因摄入是否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
有些研究认为咖啡因摄入过多可能会危害骨骼健康,因为咖啡因可能会干扰体内对钙的吸收。
另一些研究则认为咖啡因对骨质疏松的影响并不显著。
研究显示,摄入适量的咖啡因可能对骨骼没有明显的不良影响。
通常每天摄入400毫克以下的咖啡因量被认为是安全的。
然而,一些研究表明,高咖啡因摄入量可能与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加有关。
一项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的研究显示,每天摄入大于745毫升(约为25盎司)含有咖啡因的饮料,会使女性患上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加4倍。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项研究并不能证明咖啡因直接导致骨质疏松,因为该研究基于观察结果,并未能明确因果关系。
二、咖啡因与骨折风险的关系骨折是骨质疏松患者容易遭遇的问题。
那么,咖啡因摄入与骨折风险是否存在关联呢?一些研究表明,过多的咖啡因摄入可能与骨折风险增加有关。
咖啡因可能通过抑制钙的吸收,干扰骨骼细胞的活动,从而减弱骨骼的强度和稳定性,增加骨折风险。
尤其在老年人和妇女身上,咖啡因对骨折风险的影响可能更为明显。
然而,目前对咖啡因与骨折风险的关系仍缺乏一致的研究结果。
一项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的研究发现,咖啡因摄入量与骨折风险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关联。
因此,咖啡因对骨折风险的影响仍存在争议。
三、如何合理摄入咖啡因鉴于咖啡因可能对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产生一定的影响,合理摄入咖啡因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首先,了解咖啡因含量是合理摄入的前提。
一般来说,一杯咖啡中含有80至100毫克咖啡因,茶叶中的咖啡因含量相对较低,一杯茶中含有30至50毫克咖啡因。
合理控制咖啡和茶的摄入量,是减少咖啡因过量摄入的方法之一。
咖啡与茶中的咖啡因有什么区别作为爱喝茶的人,我想我们还是可以简单了解一下,茶与咖啡中咖啡因的区别。
咖啡,含有更多咖啡因;这也是咖啡较茶在销量上拥有的强大优势之一。
如果您对数据有兴趣,那么:每杯(约237ml)不含咖啡因的咖啡含有约5mg的咖啡因、红茶平均40mg、普通咖啡是80-90mg、Espresso则含高达160mg咖啡因。
这可能也是为什么许多加拿大人,美国人,澳大利亚人,还有欧洲人喜欢在早上喝上一杯咖啡,而非茶的原因。
当然了,从咖啡因的角度,茶客们也有自己的王牌:茶叶中的咖啡因持续时间久于咖啡中的。
茶,除了咖啡因,还含有抗氧化剂。
大多数人从电视、网路及产品广告中得知抗氧化剂对我们的好处- 让我们为茶叶加上一分吧(偷笑)。
而茶叶中咖啡因持久正是因为抗氧化剂减缓了我们对咖啡因的吸收。
这意味着茶叶逐渐让我们清醒,之后缓慢下降咖啡因水平。
咖啡的唤醒作用却疾来疾走,偶尔还伴随令人心跳过速的症状。
另外,不同发酵程度的茶,咖啡因含量也不尽相同。
全发酵茶(红茶、普洱)咖啡因含量 > 半发酵(乌龙、冻顶、铁观音 > 绿茶(龙井、碧螺春)。
主要原因吗,有这么几点:1)发酵改变叶的分子结构,使咖啡因很容易渗入水中。
2)往往饮茶推荐:80度水温短泡绿茶,以保护多酚类物质;高温久泡红茶,以促进内黄酮类物质溶出。
于是,咖啡因由于红茶的高温久泡,较绿茶而能更有时间及更容易的溶入水中。
3)茶叶采摘:新叶含较高浓度咖啡因,而老叶较少。
以上,仅仅作为介绍。
无法改变的事实是,咖啡中咖啡因含量普遍高于茶中的含量。
如果我们想要保持非常,是非常的清醒,咖啡的效果可能更加震撼。
不过茶商们从不轻易认输。
南美某间就开发了“早晨雷霆唤醒茶”;叶中单宁酸含量较高,因此是有点苦涩的森林系口味。
不知道“咖啡客”是不是也会喜欢这种味道呢?文章由「小熙茶堂」编译。
不同产地的抹茶所含咖啡因标准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日本文部科学省在《日本食品标准成分表》中记录的抹茶咖啡因含量是32mg/1g.而一杯237mL的标准抹茶,由4茶匙粉末制成,通常含有约280mg的咖啡因。
请注意,抹茶粉不能只看咖啡因的含量,关键在于它的L-茶氨酸,品级越高的抹茶粉L-茶氨酸含量越高。
它本身具有使人放松平静的作用,能够抑制咖啡因的兴奋作用,让咖啡因在体内可以以较慢的速度释放。
平均而言,人体吸收抹茶中的全部咖啡因需要三个小时左右,这使它能够让身体长时间保持活力,又不会出现咖啡因飙升而带来的能量冲击。
因此,在购买和使用抹茶时,请根据个人口味和健康状况适量使用。
为什么茶和咖啡能提神?
当人们学习或者工作劳累的时候,常常泡上一杯茶或咖啡,喝完后,就会感觉头脑清醒,为什么茶和咖啡能提神醒脑呢?
原来,它们都含有咖啡因,咖啡因是一种生物碱,又名植物碱。
这是一种白色针状的结晶,医学家通过药理实验发现咖啡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大的刺激作用。
人喝了咖啡或茶以后,首先是增强了大脑皮质的兴奋度,减弱睡意,消除疲乏感,改善思维,使精神大为振奋;其次是运动中枢和循环中枢兴奋,从而使人全身轻松、精神大振。
此外,茶叶中还含有一种叫茶碱的物质,它和咖啡因能扩张冠状血管和末梢血管,并有利尿作用。
我们都知道,咖啡中含有咖啡因,但却很少知道茶叶中也含有咖啡因。
事实上,茶叶不仅含有咖啡因,而且含量还很高。
通常为2%~3%,甚至5%以上。
所以,一杯浓茶所含的咖啡因就有0.1克左右。
人的爱好各不相同,有人习惯于饮茶,有人喜欢喝咖啡,有人既喝咖啡也饮茶。
一般说来,二者都能提神,增强人的兴奋感。
咖啡因对血压和心血管的影响咖啡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食物和饮品中的天然成分,它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和醒脑提神的作用。
然而,咖啡因对血压和心血管系统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咖啡因对血压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进行详细论述。
1. 咖啡因的摄入方式和剂量根据研究,人们摄入咖啡因的方式主要包括咖啡、茶、巧克力和某些软饮料。
咖啡因的摄入剂量因个人体质和饮食习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平均而言,一杯咖啡中含有80-100毫克的咖啡因,一杯茶中含有30-50毫克的咖啡因。
2. 咖啡因对血压的影响2.1 咖啡因引起的短期血压升高研究表明,摄入咖啡因后血压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升高。
这是因为咖啡因能够收缩血管,增加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然而,这种升高是暂时性的,持续时间较短,通常在4-6小时后血压会逐渐恢复到基线水平。
2.2 咖啡因引起的长期血压变化除了短期的血压升高之外,长期摄入咖啡因与血压的关系较为复杂。
有研究显示,长期摄入适量的咖啡因与轻微的血压升高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而高剂量的摄入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
然而,这种影响往往与个体的敏感程度和习惯性咖啡因摄入量有关。
3. 咖啡因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3.1 咖啡因与心脏疾病的关系研究表明,适量摄入咖啡因对心脏健康没有明显的不良影响。
相反,适量摄入咖啡因可能与心脏疾病的风险降低相关。
一项针对大规模人群的研究发现,适量饮用咖啡可以降低心脏病、中风和心脏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3.2 咖啡因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心律失常是一种心血管疾病,其特点是心脏节律的异常变化。
研究表明,个体对咖啡因的耐受性有所不同,某些人摄入咖啡因后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的症状。
然而,这种现象在整个人群中并不普遍,并且通常与高剂量的咖啡因摄入有关。
4. 个体差异和建议咖啡因对血压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某些人对咖啡因更为敏感,摄入剂量过高可能会导致不适症状和血压增高。
因此,在摄入咖啡因时,个体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
咖啡因是否会影响睡眠质量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咖啡、茶、可乐等含咖啡因的饮品备受人们喜爱。
然而,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咖啡因是否会影响睡眠质量?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咖啡因的作用机制。
咖啡因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它能够通过阻断腺苷受体来发挥作用。
腺苷是一种在人体中产生疲劳感的物质,当我们清醒的时间越长,腺苷在体内积累得就越多,从而让我们感到困倦,促使我们进入睡眠。
而咖啡因的介入,会阻止腺苷与受体结合,使我们感受不到疲劳,从而保持清醒和警觉。
那么,咖啡因究竟是如何影响睡眠质量的呢?首先,摄入咖啡因会导致入睡困难。
如果在临近睡眠时间摄入咖啡因,它的兴奋作用可能还在持续,使得我们的大脑处于较为活跃的状态,难以平静下来进入睡眠准备阶段。
其次,咖啡因可能会减少深度睡眠时间。
深度睡眠对于身体的恢复和修复非常重要,它能够帮助我们增强免疫力、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以及巩固记忆等。
然而,咖啡因的存在可能会干扰这一重要的睡眠阶段,导致深度睡眠的时间缩短,影响睡眠的质量和效果。
再者,咖啡因还有可能增加夜间醒来的次数。
即使我们成功入睡,咖啡因的作用可能会在睡眠过程中导致睡眠不稳定,使人更容易在夜间醒来,而且醒来后再次入睡也会变得更加困难。
不同的人对咖啡因的敏感度也有所差异。
有些人可能对咖啡因的影响较为敏感,即使是在下午摄入少量的咖啡因,也可能会导致晚上睡眠受到明显的干扰。
而另一些人可能相对不那么敏感,能够在晚上摄入一定量的咖啡因后仍然睡个好觉。
但这并不意味着不敏感的人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在睡前摄入咖啡因,长期的积累效应仍可能对睡眠产生潜在的不良影响。
此外,摄入咖啡因的量和时间也是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摄入的咖啡因越多,对睡眠的影响可能就越大。
而且,如果在临近睡眠时间摄入,哪怕是少量的咖啡因,也可能产生较大的影响。
例如,一杯咖啡中的咖啡因含量通常在 95 200 毫克之间,而一杯茶中的咖啡因含量约为 20 90 毫克,一罐可乐中的咖啡因含量约为 20 40 毫克。
咖啡和茶,谁的咖啡因含量高?2015-04-30关于喝茶的16个小贴士。
享受生活,从来没有小事。
关于喝茶的16个小贴士。
自制奶茶,先加奶还是先加茶?咖啡和茶,谁的咖啡因更高?这些你都了解吗?享受生活,从来没有小事。
▌1.全世界只有6种茶很多加工公司都惯常地认为,只要是放在茶杯中并且是热水冲泡的都算“茶”。
但明确地说,所有的茶都来自同一种植物,它们都是山茶属植物的叶子,其余的草本植物(如薄荷)、水果(树莓)等都是后期添加的。
茶叶的种类分为:白茶、绿茶、黄茶、乌龙茶、红茶和普洱茶。
你看到食品标签上的“白茶”或者“绿茶”,其实只是加工方式不同而已。
▌2.别用开水冲泡所有茶叶滚烫的开水会损坏茶叶。
但有一个例外,就是当你喝水果茶或者薄荷茶的时候,用开水冲泡可以充分散发茶的风味。
泡茶温度指南:白茶:65-75°C绿茶:75-85°C红茶: 85-95°C混合茶:100°C▌3.但我的水壶上没有温度计啊没关系,你可以学会用眼睛来判断温度。
白茶:当你看到水壶刚开始冒白色蒸汽、壶开始晃动的时候就应该将水倒出,这时候水温大概是65-75°C。
红茶:一般是在水壶开始晃动,并且水刚开始冒泡的时候,水温就合适了。
▌4.使用纯净水泡茶如果你经常使用硬水泡茶,你会发现你的杯子上面会有一些水垢。
如果你有净水器,先将水过滤后再烧水。
如果没有,最好能使用纯净水。
每当沸腾的纯净水冷却后,水中的矿物质就会聚集并上升。
当它们再次被加热时,可以天然地清除水垢。
但要注意的是,每次只烧适量的水,够一壶的量就差不多了。
▌5.茶叶不需要放太多每个人只需要一勺茶叶就够了,加太多的茶叶,后果你懂得——太浓就不好喝了嘛。
对于一般的茶来讲,如果是6个人来喝一壶茶,使用5勺茶叶就足够了,对于那种比较大叶的茶如银针茶,就需要6勺茶叶。
▌6.别喝着喝着往壶里加热水除非你用的是陶瓷壶。
因为陶瓷壶本身会吸收一部分热量,茶水温度下降的比较快,加入一点热水可以保持茶水的温度。
喝茶对肠胃的影响众所周知,喝茶对人体有不少好处,茶能提神、解除疲劳、消食、止渴、利尿消肿,尤其是白茶,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美誉,还有普洱茶,越陈越香,被称为“能喝的古董”。
老铁,特别是陈年老铁,简直主是调理肠胃的专家。
茶可调节酸碱平衡,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E、胡萝卜素、尼克酸、钾、钙、硒、氟等,这些都是茶对人体包括肠胃、肾脏的益处。
但是,也有人指出,茶水中含有咖啡因,大约一杯茶水中含有相当于一杯咖啡中30%~50%的咖啡因,大量浓茶中含咖啡因更多。
这就让我们不得不注意喝茶的量这个问题了。
饮茶禁忌,我们时常在说,譬如不空腹饮茶、不饮隔夜茶,不饮浓茶等。
经常饮用浓茶,会使人体神经系统兴奋过度,心脏、肾脏负担加重,促进胃泌素分泌,诱发消化性溃疡,这也是饮茶不当会对人的肠胃造成的影响之一。
另外,饮茶时间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不应在饭后立即喝茶,应该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以后再饮,否则会对人的消化系统造成影响,导致消化不良。
除了饭后不能立即饮茶、不饮浓茶之外,喝茶的量也不宜过多,特别时初饮者,饮茶量要稍加控制,切勿空腹饮茶,以免造成茶醉,如发现茶醉,可食用饼干、糖果等食物进行缓解。
泡茶用的水也是有讲究的,最好是山泉水、深井水、矿泉水,煮开以后再烧2~3分钟,静置后的开水泡茶最好,不仅可减少茶叶中维生素C的破坏,而且能保持茶叶特有的绿色和香味,最好现泡现喝。
茶叶经过不同的制作工艺有凉性及温性之分,燥热体质的人,应喝凉性茶,虚寒体质者,应喝温性茶。
眼下的季节,晚上最好喝熟普或者陈年普洱、红茶、黑茶、老白茶、陈年老铁。
因为绿茶属于不发酵茶,属寒性,且茶多酚含量较高,刺激性比较强;红茶是全发酵茶,刺激性弱,它属于温性茶,冬日饮用有驱寒养胃之效。
尤其对脾胃虚弱的人来说,喝红茶时加点奶,可以起到一定的温胃作用。
平时情绪容易激动或比较敏感、睡眠状况欠佳和身体较弱的人,晚上还是以少饮或不饮茶为宜。
品时喝茶时最好要少放茶叶,不要将茶泡得过浓。
瘦身NEW观点:喝茶阻脂肪抗氧化瘦身NEW观点:喝茶阻脂肪抗氧化对于上班族来说,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坐在电脑前,运动机会少,腰腹成为最容易发胖的部位。
营养师指出,如果担心饮食中的脂肪在体内堆积,平时可选茶饮以促进消化及分解脂肪,免去腰腹发胖的烦恼,同时还可增加人体的抗氧化力,延缓衰老。
轻松减肥下午茶茶多酚是有效的抗氧化剂从营养学及中医角度而言,喝茶具有消脂及祛油腻的功效,而且不同的茶叶具有不同的消腻功效。
因此不少人都喜欢喝茶,在吃过高脂高热量的食物后,都会喝上一杯茶清理肠胃。
营养师解释道:茶含咖啡因,具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
吃饱后喝茶,的确能加强消化效果。
无论是中式或西式茶,均含抗氧化物茶多酚,除了可消腻外,更能减缓衰老。
营养师指出,在吃过油腻食物后,正餐应尽量清淡,同时须注意均衡饮食,以控制热量的摄取。
另外,还可以通过喝茶来帮助肠胃消化。
茶热量低、零脂肪,若吃甜点,相比于其他含糖或酒精类饮品茶更合适配搭。
曾有研究显示,每日饮用三杯茶,有助减低心脏病的发病率。
若每日喝六杯黑或红茶,更有助降低胆固醇及三酸甘油脂的功效。
营养师指出,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是有效的抗氧化剂成分。
此外,喝茶更有助清除体内有害自由基,阻止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增强微血管强韧性及降血脂。
在黑茶及红茶中的抗氧化成分,可阻隔脂肪类物质的吸收。
营养师认为:一般来说,茶类发酵的时间越长,其抗氧化的能力就越低。
例如,完全发酵的黑茶,抗氧化成分一定较未经发酵的绿茶及白茶低。
发酵茶可减少人体不适中医师指出,中医讲求阴阳平衡,饮食亦以阴阳区分,温热为阳;寒凉为阴。
茶味苦甘,性质凉,对应性质温热的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可达到阴阳平衡及消食去腻的功效。
性质温热的食物,可佐配属凉性的茶,如绿茶、白茶等,则可达致阴阳平衡效果。
若是脂肪较多的食物,中医建议配以普洱茶,可加强分解油分的功效。
但如果是吃凉性的食物时,可配以红茶或黑茶食用。
中医解释,经发酵的茶类性质偏向温性,可减少出现身体不适的可能性。
一杯茶含有多少咖啡因?
展开全文
茶叶中的生物碱主要是咖啡因、可可碱和茶碱,其中以咖啡因含量最多,约占茶叶干重的2-5%,咖啡因具苦味,易溶于热水,是茶叶的重要滋味物质之一。
茶叶中咖啡因含量会受到茶树品种、采摘部位、季节、气候和栽培条件等因子的影响。
不同茶树品种其咖啡因含量差异甚大;在同一季节里,不同部位之茶叶咖啡因含量随着叶片成熟度之增加而递减;不同季节相同部位之咖啡因含量则以夏秋茶比春冬茶高;在不同栽培条件中,咖啡因含量随着遮荫度增高而有增加的趋势;而在制茶过程中咖啡因的变化并不明显。
不同的冲泡条件如茶水比例、冲泡水温、冲泡时间及冲泡次数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茶汤中咖啡因含量的高低。
茶业改良场曾做过实验,所有茶类的咖啡因溶出速率均会随着冲泡水温的升高而增加,且沸水冲泡之咖啡因含量比80℃冲泡者高出至少一倍。
这是因为咖啡因较易溶于热水,故在冷泡茶中溶出率较低,不管是冷泡2小时或冷泡4小时之处理,其咖啡因含量之三泡总和皆低于热水第一泡之含量,可见冲泡水温对咖啡因之溶出率影响甚钜。
因此,对于咖啡因较敏感又喜欢喝茶的人,可以选择适合的冲泡方式(如冷泡或减少热泡前几泡之茶汤摄取量),以降低咖啡因的摄取。
根据卫生福利部食品药物管理署之建议,健康的成人每日咖啡因总摄取量在300毫克以下,对健康不致造成影响。
因此,对于有同时喝咖啡和茶的人,或是喜欢喝浓茶的人,不妨留意一下每日的咖啡因摄取量,才不会影响健康喔。
一杯茶含有多少咖啡因
*导读:咖啡因是一种黄嘌呤生物碱化合物,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能够暂时的驱走睡意并恢复精力。
同等重量的干茶
叶和咖啡豆相比,
咖啡因是一种黄嘌呤生物碱化合物,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能够暂时的驱走睡意并恢复精力。
同等重量的干茶叶和咖啡豆相比,干茶叶要含有更多的咖啡因。
但一杯普通的咖啡,其咖啡因含量是一杯普通茶水的3倍因为炮制这样的咖啡需要更多的咖啡豆。
按标准来说,一杯235毫升(相当于一杯普通玻璃杯开水)
的绿茶含咖啡因30-50毫克,一杯235毫升的红茶含咖啡因约
47毫克,速溶咖啡235毫克的咖啡因含量是:62毫克,鲜磨咖啡的咖啡因含量是:95毫克。
咖啡和茶水中咖啡因的含量取决于多种因素。
一般来说,水的温度越高,从咖啡豆和茶叶中释放出的咖啡因就越多,因此蒸汽加压煮出的浓咖啡要比常压下煮出的咖啡的咖啡因含量高;咖啡因的含量和泡茶的时间也有关系,通常,泡茶的时间越长,咖啡因的含量就越高。
茶叶的品种、产地、或茶叶的采摘部分对咖啡因的含量也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咖啡豆烘烤的颜色越黑,咖啡因含量越低。
对茶叶来说,茶树的尖梢叶子的咖啡因含量要比下面大叶子的咖啡因含量高得多。
乌龙茶,绿色,黑色和白茶都含有咖啡因。
没有一类茶比另一个少咖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