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3-5动量方程.
- 格式:ppt
- 大小:175.50 KB
- 文档页数:9
《例题力学》典型例题例题1:如图所示,质量为m =5 kg 、底面积为S =40 cm ×60 cm 的矩形平板,以U =1 m/s 的速度沿着与水平面成倾角θ=30的斜面作等速下滑运动。
已知平板与斜面之间的油层厚度δ=1 mm ,假设由平板所带动的油层的运动速度呈线性分布。
求油的动力粘性系数。
解:由牛顿内摩擦定律,平板所受的剪切应力du Udy τμμδ== 又因等速运动,惯性力为零。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0m ==∑F a ,即:gsin 0m S θτ-⋅=()324gsin 59.8sin 301100.1021N s m 1406010m U S θδμ--⋅⨯⨯⨯⨯==≈⋅⋅⨯⨯⨯ 例题2:如图所示,转轴的直径d =0.36 m 、轴承的长度l =1 m ,轴与轴承的缝隙宽度δ=0.23 mm ,缝隙中充满动力粘性系数0.73Pa s μ=⋅的油,若轴的转速200rpm n =。
求克服油的粘性阻力所消耗的功率。
解:由牛顿内摩擦定律,轴与轴承之间的剪切应力()60d d n d uy πτμμδ==粘性阻力(摩擦力):F S dl ττπ=⋅= 克服油的粘性阻力所消耗的功率:()()3223223230230603.140.360.732001600.231050938.83(W)d d n d n n lP M F dl πππμωτπδ-==⋅⋅=⨯⨯=⨯⨯⨯=⨯⨯=例题3:如图所示,直径为d 的两个圆盘相互平行,间隙中的液体动力黏度系数为μ,若下盘固定不动,上盘以恒定角速度ω旋转,此时所需力矩为T ,求间隙厚度δ的表达式。
解:根据牛顿黏性定律 d d 2d r r F A r r ωωμμπδδ== 2d d 2d r T F r r r ωμπδ=⋅=42420d d 232dd d T T r r πμωπμωδδ===⎰432d Tπμωδ=例题4:如图所示的双U 型管,用来测定比水小的液体的密度,试用液柱高差来确定未知液体的密度ρ(取管中水的密度ρ水=1000 kg/m 3)。
Chapter 3 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例如求解定常均匀来流绕流桥墩时的桥墩受力问题:流场和桥墩表面受力由(边界条件+控制方程组)决定。
本章任务建立控制方程组,确定边界条件的近似描述和数学表达。
I 质量连续性方程(质量守恒方程) I-1方程的导出物质体(或系统)的质量恒定不变——质量守恒假设。
质量守恒假设对于很多流动问题是良好近似,分子热运动引起的系统与外界的物质交换可忽略不计。
在此假设下,对物质体τ有0dd dtτρτ=⎰。
根据输运定理,设t 时刻该系统所占控制体为CV ,对应控制面CS ,则有0CVCSd v ds tρτρ∂+⋅=∂⎰⎰⎰——质量守恒方程积分形式。
上式亦表明,CV 内单位时间内的质量减少=CS 上的质量通量。
由奥高公式得()CSCVv ds v d ρρτ⋅=∇⋅⎰⎰⎰,于是有()0CV v d t ρρτ∂⎡⎤+∇⋅=⎢⎥∂⎣⎦⎰。
考虑到τ的任意性,故有()0v t ρρ∂+∇⋅=∂,即 0d v dtρρ+∇⋅= ——质量守恒方程微分形式 I-2各项意义分析: 1)dt d ρ——流体微团密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定常流动0=∂∂t ρ;不可压缩流动0=dt d ρ;均质流体的不可压缩流动.const ρ=。
2)由0=dtmd δ(m δ为微团的质量)知11d d dt dt ρδτρδτ=-(δτ为该微团t 时刻体积),从而知v ∇⋅=流体微团体积随时间的相对变化率,即体膨胀率。
3)不可压缩流体0d dtρ=,故有 0v ∇⋅=。
由奥高公式有CVCSv ds vd τ⋅=∇⋅⎰⎰⎰,可见对于不可压缩流动,任意闭合曲面上有0CSv ds ⋅=⎰⎰。
不可压缩流动满足的0v ∇⋅=或0CSv ds ⋅=⎰⎰是对速度场的一个约束。
例1、1)定常流场中取一段流管,则由0CSv ds ⋅=⎰⎰易知:222111S V S V ρρ=;如为均质不可压缩流动,则1122V S V S =。
流体力学动量方程表达式
流体力学动量方程是描述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之一。
动量方程
可以通过牛顿第二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推导得出。
在欧拉描述和拉
格朗日描述下,动量方程的表达式略有不同。
在欧拉描述下,流体力学动量方程的表达式如下:
∂(ρv)/∂t + ∇(ρv⋅v) = -∇p + ∇⋅τ + ρg.
其中,ρ是流体密度,v是流体速度矢量,t是时间,p是压力,τ是应力张量,g是重力加速度矢量。
在拉格朗日描述下,动量方程的表达式如下:
Dv/Dt = -1/ρ ∇p + ∇⋅τ/ρ + g.
其中,Dv/Dt是流体质点速度的材质导数,ρ是密度,p是压力,τ是应力张量,g是重力加速度矢量。
这些方程描述了流体内部的动量变化,包括流体的加速度、压
力、应力和重力等因素对流体运动的影响。
通过这些方程,我们可以深入理解流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行为和特性。
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和力学的学科,涉及流体的运动规律、压力、密度等物理性质。
在流体力学的研究中,三大方程公式是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它们分别是连续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
本文将对这三大方程公式及其符号含义进行详细介绍。
一、连续方程连续方程是描述流体连续性的重要方程,它表达了流体在运动过程中质点的连续性。
连续方程的数学表达式为:\[ \frac{\partial \rho}{\partial t} + \nabla \cdot (\rho \mathbf{v}) = 0 \]其中,符号和含义说明如下:1.1 ∂ρ/∂t:表示密度随时间的变化率,ρ为流体密度。
1.2 ∇·(ρv):表示流体质量流动率的散度,∇为Nabla算子,ρv为流体的质量流速矢量。
这一方程表明了在运动的流体中,质量是守恒的,即单位体积内的质量永远不会减少,这也是连续方程的基本原理。
二、动量方程动量方程描述了流体运动过程中动量的变化和传递,是流体力学中的核心方程之一。
其数学表达式为:\[ \frac{\partial (\rho \mathbf{v})}{\partial t} + \nabla \cdot (\rho \mathbf{v} \mathbf{v}) = -\nabla p + \nabla \cdot \mathbf{\tau} + \mathbf{f} \]其中,符号和含义说明如下:2.1 ∂(ρv)/∂t:表示动量随时间的变化率。
2.2 ∇·(ρv⃗v):表示动量流动率的散度。
2.3 -∇p⃗:表示流体受到的压力梯度力。
2.4 ∇·τ⃗:表示应力张量的散度,τ为流体的粘性应力张量。
2.5 f⃗:表示单位体积内流体受到的外力。
动量方程描述了流体内部和外部力之间的平衡关系,它是研究流体运动规律和动力学行为的重要方程。
三、能量方程能量方程描述了流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规律,包括内能、压力能和动能等能量形式。
第三章习题简答3-1 已知流体流动的速度分布为22y x u x -= ,xy u y 2-=,求通过1,1==y x 的一条流线。
解:由流线微分方程yx u dyu dx =得dy u dx u x y =则有 dy y x xydx )(222-=-两边积分可得C y y x yx +-=-3322即0623=+-C y x y将x=1,y=1代入上式,可得C=5,则 流线方程为05623=+-y x y3-3 已知流体的速度分布为⎭⎬⎫==-=-=tx x u ty y u y x 00εωεω(ω>0,0ε>0)试求流线方程,并画流线图。
解:由流线微分方程yx u dyu dx =得dy u dx u x y =则有 tydy txdx 00εε-=两边积分可得C y x +-=22流线方程为C y x =+223-5 以平均速度s m v /5.1=流入直径为D=2cm 的排孔管中的液体,全部经8个直径d=1mm 的排孔流出,假定每孔出流速度依次降低2%,试求第一孔与第八孔的出流速度各为多少?题3-5图解:由题意得:v 2=v 1(1-2%),v 3=v 1(1-2%)2,…,v 8=v 1(1-2%)7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282322212832144444dv d v d v d v D v Q Q Q Q Q πππππ⋅+⋅⋅⋅+⋅+⋅+⋅=⋅+⋅⋅⋅+++=sm d vD v v d v v v v d D v /4.80)98.01(001.002.002.05.1)98.01()98.01(98.01)98.01(4)(448228221812832122=-⨯⨯⨯=--⋅=∴--⋅=+⋅⋅⋅+++⋅=⋅πππ则 v 8=v 1(1-2%)7=80.4×(1-2%)7=69.8m/s3-6 油从铅直圆管向下流出。
管直径cm d 101=,管口处的速度为s m v /4.11=,试求管口处下方H=1.5m 处的速度和油柱直径。
稳定流的动量方程表达式稳定流是指在流体流动过程中,流速和流动性质保持不变的状态。
稳定流动的特点是流体的速度分布、压力分布和密度分布都是恒定的。
在稳定流动中,动量守恒定律成立,可以用动量方程来描述。
动量方程是研究流体力学中非常重要的方程之一,它描述了流体中动量的变化情况。
动量方程的一般形式为:∂(ρv)/∂t + ∇(ρv^2)/∂x = -∇P + ∇τ其中,ρ是流体的密度,v是流体的速度,t是时间,P是流体的压力,τ是应力张量,∇是偏导数算子。
动量方程的左边描述了流体动量的变化率,右边描述了外力对流体动量的影响。
第一项∂(ρv)/∂t表示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内动量的变化率,即流体动量的时间变化率。
第二项∇(ρv^2)/∂x表示由于速度梯度引起的动量传输,即流体动量的空间变化率。
这两项合起来描述了流体动量的变化。
第三项-∇P表示压力梯度对流体动量的影响。
压力梯度越大,流体受到的压力力越大,动量变化越明显。
最后一项∇τ表示流体受到的剪切力对动量的影响。
剪切力是由于流体内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力,它会改变流体的速度分布,从而对动量产生影响。
动量方程的形式简洁明了,但是具体应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简化和修正。
在稳定流动中,流速和流动性质保持不变,所以动量方程可以简化为:0 = -∇P + ∇τ这意味着在稳定流动中,压力梯度和剪切力之间存在平衡关系。
压力梯度和剪切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流体的流动方式。
当压力梯度和剪切力平衡时,稳定流动就能够保持下去。
动量方程是流体力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它可以用于分析流体流动的特性和行为。
通过求解动量方程,可以得到流体速度、压力和密度的分布情况,从而揭示流体流动的规律和机理。
稳定流的动量方程是描述流体动量变化的方程,它包含了动量的时间变化率、空间变化率以及压力梯度和剪切力对动量的影响。
通过求解动量方程,可以揭示流体流动的规律和机理,对于理解和研究流体力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