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触摸屏设计共26页
- 格式:ppt
- 大小:2.78 MB
- 文档页数:35
嵌入式系统触摸屏设计(需要仔细品读)触摸屏工作原理与结构触摸屏附着在显示器的表面,根据触摸点在显示屏上对应坐标点的显示内容或图形符号,进行相应的操作。
触摸屏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矢量压力传感式、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和表面声波式5类。
在嵌入式系统中常用的是电阻式触摸屏。
电阻触摸屏结构如图5.6.1(c)所示,最上层是一层外表面经过硬化处理、光滑防刮的塑料层,内表面也涂有一层导电层(ITO或镍金);基层采用一层玻璃或薄膜,内表面涂有叫作ITO的透明导电层;在两层导电层之间有许多细小(小于千分之一英寸)的透明隔离点把它们隔开绝缘。
在每个工作面的两条边线上各涂一条银胶,称为该工作面的一对电极,一端加5V电压,一端加0V,在工作面的一个方向上形成均匀连续的平行电压分布。
当给X方向的电极对施加一确定的电压,而Y方向电极对不加电压时,在x平行电压场中,触点处的电压值可以在Y+(或Y—)电极上反映出来,通过测量Y+电极对地的电压大小,通过A/D转换,便可得知触点的X坐标值。
同理,当给Y 电极对施加电压,而X电极对不加电压时,通过测量X+电极的电压,通过A/D转换便可得知触点的Y坐标。
当手指或笔触摸屏幕时(如图5.6.1(c)所示),两个相互绝缘的导电层在触摸点处接触,因其中一面导电层(顶层)接通X轴方向的5V均匀电压场(如图5.6.1(a)所示),使得检测层(底层)的电压由零变为非零,控制器检测到这个接通后,进行A/D转换,并将得到的电压值与5V相比,即可得触摸点的X轴坐标为(原点在靠近接地点的那端):同理也可以得出Y轴的坐标。
电阻式触摸屏有四线式和五线式两种。
四线式触摸屏的X工作面和Y工作面分别加在两个导电层上,共有4根引出线:X+、X-,Y +、Y-分别连到触摸屏的X电极对和Y电极对上。
四线电阻屏触摸寿命小于100万次。
五线式触摸屏是四线式触摸屏的改进型。
五线式触摸屏把X工作面和Y工作面都加在玻璃基层的导电涂层上,工作时采用分时加电,即让两个方向的电压场分时工作在同一工作面上,而外导电层则仅仅用来充当导体和电压测量电极。
ARM9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嵌入式系统触摸屏驱动程序设计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课程设计时间:目录第一章引言 (1)1.1 课程设计目的 (1)1.2 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 (1)第二章课程设计平台构建与流程 (2)2.1 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构建 (2)2.2 触摸屏课程设计流程 (2)2.3 课程设计硬件结构与工作原理 (2)2.3.1硬件结构概述 (2)2.3.2触摸屏工作原理 (4)3.1 Vivi源代码安装 (5)3.2 Vivi源代码分析与移植 (5)3.3 Vivi编译与下载 (6)3.3.1 Vivi的编译 (6)3.3.2 Vivi的下载 (6)第四章 Linux内核移植与下载 (10)4.1 Linux内核源代码安装 (10)4.2 Linux内核源代码分析与移植 (10)4.3 Linux内核编译与下载 (11)4.3.1 Linux内核编译 (11)4.3.2 Linux内核下载 (11)第五章触摸屏功能模块程序设计与交叉编译 (13)5.1 触摸屏模块功能 (13)5.2 功能模块驱动程序设计 (13)第六章根文件系统建立与文件系统下载 (17)6.1 根文件系统分析 (17)6.2 文件系统映像文件生成 (17)6.3 文件系统下载 (18)6.4 功能模块运行与调试 (20)第七章课程设计总结与体会 (21)参考文献 (22)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设计目的在开发基于Linux的嵌入式系统前需要首先建立嵌入式系统的开发环境,并制定嵌入式系统上的Linux内核。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1)进一步了解嵌入式开发工具链的构造过程;(2)掌握开发主机与嵌入式系统通信的方法;(3)通过实际程序设计和调试,逐步掌握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和调试技术,提高阅读和修改程序的能力;(4)通过完成一个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的完整过程,使我们了解开发嵌入式linux应用系统的全过程,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积累实际操作的经验。
《装备制造技术》2018年第04期0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触摸式电子查询系统已十分广泛地运用在机关、商场、医院等各种公众场所,市场潜力非常巨大,但目前流行的查询屏的设计大多基于PC机,使用X86等系列的芯片,普遍存在着价格昂贵、体积大、功耗高等问题。
而许多触摸式电子查询系统只需要根据触摸动作控制相应显示即可,对计算机速度等性能要求不高,无需多媒体播放演示等繁杂功能,也不需要过高的软硬件资源和外围设备。
基于ARM9[1]嵌入式系统设计的触摸式电子查询屏,不仅在功能上能满足对触控、显示的基本要求,更因兼具价格低、体积小以及节能降耗等优点,将会在电子查询系统这一领域中占据较大份额,从而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
1硬件结构系统硬件由ARM9核心模块、VGA模块、液晶显示屏和触摸屏组成,如图1所示。
图1硬件结构1.1核心模块核心模块采用的是广州友善之臂FriendlyARM的Mini2440开发板,该板的CPU为三星S3C2440A(400 MHz耀533MHz主频)[2],配置有在板的64MSDRAM、128M的NandFLASH,带有网卡、USB接口及JTAG 调试接口。
资源比较丰富,支持嵌入式Linux、WinCE 等多个操作系统,易于交叉编译与调试。
S3C2440A 内置的LCD控制器支持在64K色彩模式下尺寸为2048*1024的虚拟屏,且该控制器有一个专用的DMA 通道,用于获取系统内存的规模缓冲中的图像素据,然后发送到外部,这点完全满足系统的显示要求。
同时S3C2440A还提供内部TFT直接触摸屏接口,可连接触摸屏的XP、XM、YP、YM,经A/D转换后可以得到X和Y的位置,从而实现系统对感知触摸动作的需求。
1.2VGA模块模块采用广州友善之臂的LCD2VGA模块,该板以FPGA+SDRAM为图像处理核心,分辨率为1024*768,场频70Hz,用40脚的排线连接该板的J5插座和Mini2440的LCD_CON,可将核心模块显存中的图像数据输出转换成液晶示屏的VGA格式信号。
成绩:基于嵌入式LCD触摸屏的设计与研究班级:应电112学号: 110415109姓名:申帅民日期:2013-10-8摘要零前言1.1 LCD 触摸屏简介1.2 LCD触摸屏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1.3 AEM 嵌入式处理器一系统整体方案设计2.1系统硬件组成及整体功能2.2系统软件设计方案的选择二硬件实现3.1 处理器的选择3.2 外围芯片的选用3.3硬件原理图三 LCDC触摸屏软件设计4.1界面的定制与显示4.2触摸屏信息的处理四结论参考文献基于嵌入式LCD的触摸屏的设计摘要:如今LCD 触摸屏应用已成为生活中很常见的现象,通过利用这种装置,改变了传统的较为复杂呆板的机械人机交互方式。
使得人际之间信息的交互变得简单,快捷,而且更具形象化。
本文针对基于ARM系统LCD 触摸屏设计的介绍,分析LCD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及硬件结构,然后进一步开发除了触摸屏的驱动程序。
通过软硬件的结合,可以实现利用触摸屏完成人际之间信息的交互,同时也可以将该设计运用到同类人机交互系统中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降低产品的开发成本。
关键词:LCD触摸屏;ARM;人机交换系统零前言随着嵌进式系统技术的飞速发展,产业设备产品也越来越现代化,普遍要求可视化,LCD 触摸屏低耗能.散热小,本钱低,纤薄轻巧,外形尺寸小,安装轻易。
使用LCD触摸屏作为产业设备的输进输出设备既能达到可视化的要求,方便现场操纵,又能降低产品的本钱。
而在产品的整体设计过程中,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往往占据着很大一部分工作,这样,不但极大地增加了产品的开发本钱并且延长了产品的上市周期。
本文设计的基于S3C44BOX的人机交互界面是一种可定制、简单易用、性能优良的通用型人机交互界面,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0.1 触摸屏简介触摸屏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多被装于工控计算机、POS机终端等工业或商用设备之中。
2007年Phone手机的推出,成为触控行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苹果公司把一部至少需要20个按键的移动电话,设计得仅需三四个键就能搞定,剩余操作则全部交由触控屏幕完成。
成绩:基于嵌入式LCD触摸屏的设计与研究班级:应电112学号:110415109姓名:申帅民日期:2013-10-8摘要零前言1.1 LCD 触摸屏简介1.2 LCD触摸屏的应用及发展前景1.3 AEM 嵌入式处理器一系统整体方案设计2.1系统硬件组成及整体功能2.2系统软件设计方案的选择二硬件实现3.1 处理器的选择3.2 外围芯片的选用3.3硬件原理图三LCDC触摸屏软件设计4.1界面的定制与显示4.2触摸屏信息的处理四结论参考文献基于嵌入式LCD的触摸屏的设计摘要:如今LCD 触摸屏应用已成为生活中很常见的现象,通过利用这种装置,改变了传统的较为复杂呆板的机械人机交互方式。
使得人际之间信息的交互变得简单,快捷,而且更具形象化。
本文针对基于ARM系统LCD 触摸屏设计的介绍,分析LCD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及硬件结构,然后进一步开发除了触摸屏的驱动程序。
通过软硬件的结合,可以实现利用触摸屏完成人际之间信息的交互,同时也可以将该设计运用到同类人机交互系统中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降低产品的开发成本。
关键词:LCD触摸屏;ARM;人机交换系统零前言随着嵌进式系统技术的飞速发展,产业设备产品也越来越现代化,普遍要求可视化,LCD 触摸屏低耗能.散热小,本钱低,纤薄轻巧,外形尺寸小,安装轻易。
使用LCD触摸屏作为产业设备的输进输出设备既能达到可视化的要求,方便现场操纵,又能降低产品的本钱。
而在产品的整体设计过程中,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往往占据着很大一部分工作,这样,不但极大地增加了产品的开发本钱并且延长了产品的上市周期。
本文设计的基于S3C44BOX的人机交互界面是一种可定制、简单易用、性能优良的通用型人机交互界面,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0.1 触摸屏简介触摸屏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多被装于工控计算机、POS机终端等工业或商用设备之中。
2007年Phone手机的推出,成为触控行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苹果公司把一部至少需要20个按键的移动电话,设计得仅需三四个键就能搞定,剩余操作则全部交由触控屏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