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猪胚胎死亡的原因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3
仔猪胎死腹中不外乎这几种原因!1、母猪攻胎过早很多猪场母猪在怀孕85d后开始改为后期中后期攻胎料或哺乳料进行攻胎,饲喂量增加到3.5kg以上,现在这个经验虽然过时,最新资料和实践证明,母猪攻胎过早容易造成母猪乳腺发育不良,母猪偏肥、仔猪过大和母猪产后采食量难以上升等问题,应该在母猪怀孕95d 后又进行攻胎饲喂,初产母猪可以推迟到怀孕100d开始。
2、后备母猪与经产母猪一样饲喂,怀孕后期攻胎喂料过多,造成仔猪过大;仔猪初期初生重在1.4-1.6kg体重时,后期生长速度相对于初生重过小的猪要快,出栏会提前;经产母猪仔猪初生较重可以达到1.4-1.5kg,后备肥猪要求仔猪初生重在1.2-1.3kg 左右就行,如果后备母猪所生仔猪的初生重达到1.4-1.5kg时,顺产的可能性非常低,极易出现明显难产而产死胎。
3、所有经产镰形攻胎相近时使用相同饲喂量母猪怀孕是仔猪的快速生长发育期,仔猪的70%的体重在怀孕的最后20d生长,所以可能需要进行攻胎饲喂,但我们绝大部分猪场没有根据母猪肚子的大小和背膘来进行母猪产仔多少的预测,当母猪到怀孕最后20d进行攻胎时,需要先对母猪肚子的大小和背膘进行观察,对母猪产仔数多少和背膘背进行预测,对肚子微小估计产仔数会较少时、膘情适中时,我们不能进行过分的攻胎或不能攻胎,否则极易造成难产产死胎;估测初生仔猪多少的方法主要是对母猪进行B超检测和经验预估,不可能做到100%准确,但只要我们重视就肯定精准度有效果。
母猪便秘母猪便秘是母猪身体状况向我们发出的重要信号,但我们大部分猪场不重视,甚至不关注不在意,须知,母猪便秘对生产性能有非常大的影响。
1、母猪的解剖生理在结构上最上面是直肠、中间是产道、最下面就是膀胱,当母猪便秘时,直肠中松软的粪球直接压迫产道,诱发子宫血流不畅、子宫肌营养不均、子宫内环境恶化,最终出现仔猪初生发光度差,甚至产死胎。
2、母猪发生便秘如果母猪出现口腔溃疡,导致胃肠的粪便逐渐的脾积累,致使粪便中的毒素被肠道吸收,进而会导致肝脏的解毒功能和肾脏的排毒功能失效,然后造成心肺功能下降,而母猪无腺需要隐脉非常大的体力,当心肺功能差时,就会减少供给子宫肌的氧气,进而增加了难产的几率,最终导致产死胎的概率增大。
母猪胚胎死亡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养猪技术1、母猪胚胎死亡的主要原因 1.1母体营养母猪在妊娠后期会摄取较少的营养,导致体内新陈代谢发生障碍,从而使其体质消瘦,无法供给体内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造成胚胎死亡。
特别是妊娠母猪长时间采食含有较低水平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A以及维生素E 的饲料,会导致胚胎在妊娠早期发育过程中容易被母体吸收,导致妊娠中断。
妊娠母猪摄取过多的热量物质或者营养水平过高,也会导致胚胎存活数量减少。
妊娠母猪要摄取足够的矿物质,否则会导致胚胎死亡率提高。
妊娠母猪缺乏维生素,特别是缺乏维生素A和维生素E,会导致母体内的胚胎发育受到明显影响,从而使胚胎死亡率提高。
妊娠母猪采食腐败、霉变的饲料时,会导致胚胎死亡。
1.2环境因素一般是指母体子宫内环境和母猪的饲养环境,其中子宫内环境主要是由子宫容积以及所分泌的激素等物质的数量和种类共同决定。
对于同一头母猪,基本具有固定的子宫容积,但随着妊娠期的进展,胚胎会越来越强的依赖胎盘,且子宫空间的大小和血管供血量是主要的影响胚胎发育的因素,尽管子宫里面容纳的胚胎数量较多,但由于血管提供营养并没有增加。
因此,在胚胎不断生长过程中,会导致胎儿的发育受到限制,从而使部分胚胎和胎儿发生死亡。
1.3疾病影响妊娠母猪危害生殖的传染病、子宫疾患以及生殖器官畸形等,对胚胎产生程度不同的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尤其是感染病原微生物是导致子宫发生感染和影响胚胎存活的主要因素。
母猪自然交配或者人工授精过程中,如果公猪的包皮上存在污物、精液被细菌污染、器械没有经过彻底消毒等,都会导致子宫感染,从而影响胚胎的存活。
目前,妊娠母猪由于疾病因素而导致胚胎死亡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且具有越来越大的危害。
据报道,如果母猪配种后子宫被病菌感染,会导致妊娠率下降5%~20%。
2、母猪胚胎死亡的防治方法2.1加强饲养管理如果妊娠母猪由于感染非传染性疾病而导致胚胎死亡,要根据病因对饲养管理进行调整,并及时抢救,减少胎儿死亡的概率,此时可进行引产。
母猪这段时间产仔有一半都是死胎,是什么原因呢?PSY应用研究院、加农正和始终秉承帮客户把猪养好的理念,在新的行业挑战面前绝不袖手旁观,针对用户展开全面线上复产推广帮扶工作,推出行业第一养猪学习平台:PTT养猪实效学院,直面挑战,躬身入局,坚持帮助客户把猪养好!8月26日晚20点PTT养猪实效学院公益大讲堂第25期开播,「PTT养猪实效学院」教练李想为学员分享《热应激对围产期母猪的危害及防控措施》课程,课程结束后李想老师和「PTT养猪实效学院」教练彭尧老师在线坐诊解答问题,与五万余养猪人一起互动交流。
现将直播坐诊的问题汇总,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江西黄细冬:请问老师,头胎母猪为什么会有乳房炎呢?还没产,差不多过两三天就产解答在母猪怀孕后期胎儿急剧增大压迫腹主动脉导致后躯静脉回流,加上营养原因导致组织渗透压低而出现后躯以及后面几对乳头水肿,易出现损伤而感染,同时怀孕期运动量不足所以最主要还是母猪气血问题,可在怀孕后期使用多美诺补充母猪气血。
另外注意怀孕后期、转群、上产床后的外伤感染。
钦州+刘武:这段时间母猪产仔都是有一半是死胎的那种,请问是什么问题?蓝耳保健已做解答死胎比例超过50%确实过高,一般如果是蓝耳引起的死胎超过2%即证明有轻微波动,但出现死胎过多不能武断的认为是就是单纯的蓝耳问题,对于疾病的诊断结合免疫程序、临床症状、病例解剖、饲养管理以及实验室检测综合进行鉴别诊断,最终确诊。
出现死胎过多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1)猪场免疫程序,母猪在后备阶段猪瘟、乙脑、细小、伪狂疫病一定要做;一胎母猪乙脑、细小没有做好,死胎相对会非常多,且木乃伊胎多;(2)应激性的因素,比如热应激会导致不同阶段的流程,也会导致产程过长而出现产中死胎;(3)霉菌毒素影响(4)产程过长:多种原因如选种不当、攻胎不当、母猪气血不足、接产不及时导致产中死胎,但这种死胎多为新鲜死胎,胎儿发育成熟,不会出现腐败、变质、木乃伊胎,且胎儿内脏器官无病理性变化。
引起母猪分娩死胎的原因及其预防-养猪技术我国的养猪业通过多年的科学发展,科学养殖技术水平越来越高。
但是,在一些养猪场,由于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存在漏洞,妊娠母猪产出死胎是常见的事情,死胎率过高则造成猪场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少死就是增收”,这是养猪场的一大指导思想原则,所以,各养猪场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才能减少母猪产死胎的情况发生,减少养猪场的损失。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引起母猪分娩死胎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1、原因营养因素。
母猪的饲料中如果营养不全或者营养不足,如蛋白质、矿物质的不平衡,尤其是与繁殖相关的一些元素如锌、碘、锰、铜等的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E不足等会导致母猪出现营养障碍,而导致胚胎的生长发育受阻,表现为死胎。
另外,除了饲料中营养缺乏或者不足外,如果母猪在妊娠期,日光的照射不足,也会引起体内的钙、磷和维生素D的含量不足,或者会导致镁的含量过高,从而影响胎儿骨组织正常的生长发育,造成死胎。
营养不全或者不足会导致母猪分娩死胎,如果营养过剩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同样不利,也会引起母猪分娩死胎。
这一现象在后备母猪的身上尤其严重。
因后备母猪在配种分娩时身体仍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第一次经历产仔,产道相对狭窄,容易出现难产、产程延长而引起死胎。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母猪的攻胎过早,通常母猪在妊娠后的90天开始攻胎,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但是有的养殖场在母猪妊娠85天起就开始攻胎,同时增加饲喂量,这就会导致母猪的体况偏肥、仔猪的体重过大、母猪的乳腺发育不良等问题。
另外,如果对后备母猪与经产母猪的饲喂一样,提供相同的营养,也会导致仔猪的体重过大,而后备母猪的产道狭窄,使得顺产的可能性降低,极易出现难产而分娩死胎。
另一个引起母猪分娩死胎的营养方面的原因是在对母猪进行攻胎时如果使用相同的饲喂量与饲喂方式,没有根据母猪实际的体况与营养需求合理的提供营养,从而使个别母猪的体况过肥,胎儿体重过大,发生难产,分娩死胎。
猪死胎原因有哪些?该如何判断、预防、治疗呢?猪死胎原因主要有3类,一是长期限位、滥用药物、腹部受到外力的打击、冲撞都有可能导致母猪出现死胎现象;二是经常投喂变质饲料、不注意养殖器具的清理和消毒,卫生条件差也能引起母猪出现死胎;三是一些疾病也会造成母猪出现死胎,如蓝耳病、伪狂犬病、猪衣原体病、病毒病等。
一、母猪出现死胎时有什么症状?刚开始时,妊娠母猪出现不食或少食,精神不振的状况,接着作出起卧不安的行为,并伴有弓背努责现象,阴户有污浊液体流出。
怀孕后期,用手按住母猪腹部感觉不到胎动,死胎过长时间后,病猪会出现呆滞不吃现象,若死胎出现腐败,常常会出现母猪发烧,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的症状,阴户流出恶露,治疗不及时的话,会发生急性子宫内膜炎,从而引起败血症死亡。
另外,在母猪出现胎死腹中以后,一般会出现流产与早产现象。
二、及时做好预防,防止死胎现象的发生对于母猪的死胎现象,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好预防,后期的补救意义并不大。
怎么做好预防呢?肯定还是要从母猪发生死胎的几种原因着手,避免发生死胎的因素出现。
即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冲撞、挤压等应激反应,做好母猪疫苗的防疫工作,及时的按照科学的免疫流程进行疫苗的注射等。
三、防治的方法如确定母猪腹中的胎儿已死,对于怀孕日龄短的母猪,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做治疗,母猪自己就吸收了。
在怀孕后期出现死胎时,大部分能够顺利的排出体外。
对于少数排不出死胎的母猪可以进行药物催排,通常情况下皮下或肌肉注射催产素注射液,进行催产。
死胎排出后,注意加强对母猪的护理,保持母猪圈干燥,常换垫草,若出现母猪体温升高时,需要及时注射抗生素,可从这些常用的抗生素品种中选择,包括青霉素,链霉素,金霉素和土霉素。
如果母猪经常出现死胎现象的,说明母猪已经感染了诸如伪狂犬、细小病毒、布氏杆菌等疾病,应及时的淘汰,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本文由月经期间吃什么好()整理发布之蔡仲巾千创作我们都知道, 养猪生产是一个静态和循环的过程, 木乃伊在妊娠中后期形成、肉眼可见(在妊娠前期胚胎被机体吸收不偏见), 死胎则在临产前几天和分娩时发生, 弱仔则涉及到几个阶段, 如妊娠阶段、哺乳阶段、保育阶段都可以发生.引起怀孕母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畸形仔、弱仔的疾病比力复杂, 总体上可分为沾染性因素和非沾染性因素两类.一、沾染性因素(有关繁殖障碍性疾病)1.病毒性疾病:母猪无临床症状, 可见木乃伊化、死胎、畸形仔、弱仔:①猪细小病毒(PPV):妊娠母猪感染细小病毒后, 怀孕期间通常无任何临床症状, 母猪所产健仔少, 并娩出死胎、木乃伊胎和畸形仔等, 母猪还呈现发情期延长或不发情, 屡次配种不孕.②猪乙型脑炎:妊娠母猪患病后, 发生突然流产、死胎、木乃伊、弱胎、畸形胎, 死胎皮下水肿, 三腔积液, 并有小出血点, 肝、脾有坏死点(灶).③猪病毒性腹泻病毒:母猪流产, 流产的胎儿无特异病变, 但可能呈现淋凑趣出血和小脑发育不良.④猪肠病毒感染、猪腺病毒感染、猪巨细胞病毒感染、猪其他病毒感染.胎儿、胎盘不陪伴其他特异性病变.母猪有临床症状, 窝总仔少、木乃伊化, 可产出死胎、弱仔:①猪伪狂犬病:妊娠母猪患病后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弱胎等, 可呈现打喷嚏、咳嗽、可能呕吐等症状, 胎儿的肝、脾呈现灰白色坏死灶, 并呈现坏死性胎盘炎.②猪瘟:妊娠母猪患病后, 体温升高, 陪伴结膜炎、先便秘、后腹泻, 呼吸困难, 皮肤有出血点(斑), 可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弱胎、畸形胎.死胎头、嘴、四肢、背部、臀部和腹部均有分歧水平出血点, 脾稍肿年夜并有出血点, 肾有出血点, 头畸型, 小脑发育异常母猪有临床症状, 可产出木乃伊、死胎、弱仔, 但常处于同一胎龄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蓝耳病)、变异蓝耳病:患病的妊娠母猪突然呈现厌食、嗜眠和呼吸急促症状, 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弱仔猪, 死胎脐带坏死、动脉炎, 产下的弱仔猪免疫抗病功能较差.2细菌性疾病:母猪症状不明显①猪布鲁氏菌病:母猪妊娠任何时期均可发生流产, 但常为同一胎龄, 胎儿自溶或皮下水肿, 腹腔积液, 有化脓性胎盘炎.②猪李氏杆菌病:任何胎龄均可流产, 但常为同一胎龄, 母猪无症状, 胎儿近于正常, 或有些自溶, 有水肿和化脓性炎症.少数母猪呈现症状猪钩端螺旋体病:患病母猪轻度厌食、低热、腹泻, 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和弱胎.流产的胎儿接近同一胎龄, 流产多发生在妊娠中后期, 流产的死胎多发育正常, 但皮肤苍白、黄染、水肿, 有的呈木乃伊状.原虫性疾病①猪弓形体病:妊娠母猪感染后可发生流产、死胎、畸形胎或弱仔, 少见木乃伊胎.母猪无症状或发热, 呼吸困难, 淋凑趣肿年夜.②猪附红细胞体病:患病母猪发生临产期流产、死胎、弱仔, 产后母猪多呈现高烧, 也有分娩延期, 产后无乳或乳房炎.猪衣原体病:头胎、经产母猪皆可发生, 多发生于初产母猪, 一般不暗示其他异常变动, 只是在妊娠期突然发生流产, 早产、产死胎或弱仔, 弱仔多在数日内死亡.二、非沾染性因素1.猪霉菌性疾病:如饲料在存储、运输过程中淋雨未及时饲喂, 或清理食槽不勤, 呈现饲料发霉现象, 母猪、公猪长期采食, 则会引起慢性中毒.母猪暗示为流产、死胎和弱仔.①麦角菌中毒:中毒母猪娩出死胎和弱仔.母猪缺乳, 有时也发生流产.②黄曲霉素中毒:能引起妊娠母猪流产、死胎或早产弱胎.③镰刀菌毒素中毒:主要是F-2毒素引起.中毒可引起胎儿吸收、流产、早产、死胎和弱胎.母猪阴唇肿年夜, 易发生子宫或阴道脱出.④玉米毒素烯酮中毒母猪外阴肿胀、水肿, 有阴道炎, 乳腺肿年夜;公猪乳头、包皮肿年夜.受配母猪胎盘着床失败, 呈现流产、死胎、弱仔.2.饲养管理(包括投料、胎龄、用药、环境因素、机械性因素等)失误方面3.母猪过肥:母猪膘情过肥, 分娩无力, 死胎、弱仔多.4.妊娠前期投料过多:妊娠前期胚胎发育缓慢, 如果投料过多, 过剩的营养会在乳腺组织中与周围酿成脂肪堆积, 之后乳腺发育受阻, 分娩后少乳, 弱仔形成多.5.妊娠第十一周后投料缺乏:胎儿初生体重的2/3部份在妊娠后1/3时段内发育形成, 那么第十一周后的投料量要逐步分阶段增加到(或以上), 特别是第十三周半至分娩前是胎儿增长最快的时段, 也是胎儿体能储藏的关键时段, 如此期投料缺乏, 母猪膘情过瘦, 甚至消瘦、多尿、烦渴等, 多同时流产, 弱仔数增加.6.母猪群胎龄结构分歧理:随母猪胎龄的增长, 窝产仔数增加, 同时弱仔、死胎也会增多;母猪泌乳能力在第六胎以后呈下降趋势.因此, 一条线或一个场母猪群必需坚持合理静态的胎龄结构才华体现最年夜化的整体效益.当第6、第7及第8胎龄以上母猪比例超越24%时, 第6、第7胎龄的母猪超越20%时, 弱仔就会增多.8胎龄以上的老母猪受到应激更容易流产、死胎、弱仔, 所以超龄母猪不中留.7.母猪用催情药、某些药害弱仔多:超期不发情的后备母猪或初产、经产母猪断奶后一个情期不发情, 使用药物催情之后, 即使配上产出的弱仔也多.使用激素药物招致的超数排卵, 提高了卵子受精率.母猪的子宫, 特别是头胎母猪的子宫容积是相对有限的, 当胎儿过多时(多于12个), 部份胎儿的发育受到子宫容积与营养供给的制约, 就会呈现过多的弱仔.某些药害如妊娠期应用氟甲砜霉素引起的先天性弱仔.8.母源抗体未达标:母源抗体未达标的母猪所产出的仔猪是事实上的弱仔.9.环境因素:母猪舍通风不良, 空气污浊, 含有氨气、甲烷、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也会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猪舍内高温、高湿或高温、高湿、吹贼风, 防护办法不力会招致妊娠呈现流产、弱仔.热应激或引起高烧的病症, 可引起母猪发情不规律, 受精率下降, 胚胎死亡, 产仔少、流产、死胎、弱仔.广西北部晚春、夏秋季(晚春、夏秋季统称热季)高温高湿的环境对母猪整个繁殖阶段都十分晦气.连续的高温呈现在配种期, 受胎率明显下降.高温呈现在妊娠前期, 则胚胎早期死亡数增加、母猪返情率升高或产仔数减少.高温呈现在妊娠后期, 母猪产死胎、弱仔数增加.高温、高湿影响激素的分泌, 使母猪内分泌发生紊乱.母猪呈现。
影响猪胚胎死亡的因素分析摘要:胚胎死亡是影响家畜繁殖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猪的胚胎死亡率大约为20%~50%。
生产中猪胚胎易受遗传、营养、环境、泌乳、内分泌、公畜、免疫学、年龄与体重、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引起死亡。
关键词:猪;胚胎死亡;影响因素胚胎死亡是影响家畜繁殖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畜的胚胎死亡率大约为25%~40%[1]。
猪是多胎家畜,胚胎死亡较常见且胚胎在发育的任何时期都有可能发生死亡,特别是胚胎向子宫内膜附植之前或附植过程中即妊娠识别的最关键时期。
当母猪处于不良环境、营养缺乏、受疾病侵害等时,胚胎死亡更为严重。
母猪第一个胚胎死亡高峰是合子附植初期9~16 d,胚胎易受各种因素影响,死亡率在40%~50%左右;第二是配种后第3周,死亡率大约为30%~40%[2]。
但在一般情况下,少部分胚胎死亡,不会影响妊娠的正常进行。
猪胚胎死亡的原因有诸多方面,现综述如下。
1 营养因素一般情况下,长期低营养水平或特异营养成分缺乏不但会降低排卵数和受精率,而且会导致胚胎死亡。
母猪配种后1~3d内胚胎死亡最为严重。
配种后7d内如适当限制饲喂(自由采食量的50%~60%)可以减少胚胎死亡。
但限饲使妊娠母猪因饥饿而产生规癖行为,而且还使消化道内容物在肠道内存留的时间延长,易产生有害气体(如H2S)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胚胎死亡。
妊娠早期严重营养不足,胚胎存活率也会降低,主要是因为有一部分胚胎因得不到营养而死亡。
妊娠早期的高水平饲喂可使胚胎存活率下降5%[3]。
Toplis证实,对于初产母猪在妊娠早期增加采食量可降低胚胎存活率。
因为配种后3周内,受精卵形成胚胎几乎不需要额外的营养,给母猪以低水平的妊娠日粮(DE ≤3.0兆卡/kg,CP≤13%),喂量约2.0Kg/d(Boyd推荐在妊娠头21d的饲喂水平应为维持需要的1.5倍以下),即能维持正常的繁殖需要。
相反摄入过高营养水平的日粮,配种后最初24~48h内机体代谢旺盛,促使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从而影响孕激素的分泌,进而降低循环血液中黄体酮水平和极为重要的子宫特异性蛋白质的分泌,从而造成胚胎死亡。
母猪的养分需要量随妊娠时间的推移而增加,与胚胎的发育相一致。
母猪的体况决定着饲喂水平对胚胎成活率的影响。
对体况良好的母猪给以高饲喂水平会增加胚胎死亡;但对体况较差的消瘦母猪喂较多的饲料(3.5 Kg/d)实际上会提高胚胎成活率。
因此,应按照每头母猪的体况来调整妊娠早期的采食量。
母猪在泌乳期采食量低而在妊娠早期给以高水平饲喂,其胚胎数较多,胚胎存活率也较高[4]。
妊娠期和泌乳期采食量都很低的母猪则具有最少的胚胎数和最高的死亡率。
初产母猪若在泌乳期间体重下降幅度较大或体况下降较大,再配种的间隔就会延长,妊娠率和胚胎存活率都会下降。
维生素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是猪繁殖所必需的重要维生素之一。
维生素A是妊娠母猪上皮组织维护和发育以及特殊子宫蛋白质分泌所必需的。
缺乏维生素A不仅使RNA的代谢和转铁蛋白的合成不正常,还可能导致胚胎死亡或被吸收[5]。
Brief指出配种后头4周内胚胎存活率与血液中的孕酮水平呈正相关,而维生素A 缺乏则降低铁的吸收和血清中孕酮水平,从而提高胚胎的死亡率;同时维生素A缺乏会使胚胎直径的变异性增加,降低了胚胎大小的整齐度和发育的同步性,促进胚胎死亡。
维生素E是存在于所有细胞细胞膜和细胞器中的高效生物抗氧化剂。
高剂量(66IU/kg饲料)维生素E不仅可提高机体应激前后的免疫功能,而且是妊娠母猪胚胎发育所必需。
缺乏维生素E导致繁殖机能紊乱,使母猪胎盘及胚胎血管受损,引起胚胎死亡。
叶酸可能对维持母猪繁殖机能和早期胚胎发育有重要的作用[6]。
在母猪饲粮中添加辅酶型的叶酸较有效。
研究表明,日粮添加叶酸(适宜剂量10mg/kg)可提高妊娠早期胚胎成活率,尤其是排卵数较多(如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处理)的母猪。
Matte(1993)证实,随母猪饲粮中叶酸水平增加,胚胎叶酸盐水平呈线性增加,母猪叶酸可能通过子宫主动转运机制转运至胚胎。
叶酸缺乏不仅限制DNA的合成,同时使DNA合成出现缺陷,进而导致胚胎死亡和胎儿畸形。
此外,矿物质元素如Se、Cr、Zn等[7]严重缺乏以及发霉、腐烂、变质、冰冻等带有毒性和强烈刺激性的饲料(如棉饼中的棉酚、花生饼中的黄曲霉毒素、麦角毒素、菜饼中的硫苷分解产物、玉米中的赤霉烯酮等)都可引起胚胎死亡。
有些牧草如红三叶、地三叶等含有大量与E2(雌二醇)化学结构相似、能与雌激素受体(ESR)结合的雌激素类物质(如异黄酮植物雌激素),引起内分泌系统的混乱,最终造成胚胎死亡。
2 环境因素环境影响来自母体的内环境(胚胎的直接环境)和母体的外环境两个方面。
胚胎数目对胚胎能否存活至关重要[8]。
每一胚胎需要一定的空间才能正常发育。
胚胎数量增加将降低每一胚胎附植点的血液供应量,从而限制了胎膜的发育,最后导致胚胎死亡。
猪由于胚胎拥挤而致死亡常见于母猪胚胎数过多时。
胚胎数太少,不足以维持妊娠,因胚胎产生的激素不足,母体妊娠识别发生障碍,子宫的溶黄体物质继而引起黄体退化,最终导致胚胎死亡。
母体的外环境对胚胎虽是间接影响,但高温、换圈、长途运输、畜舍狭窄、畜群拥挤、恐吓、追打和使役等通过对母体的生理状态产生不良影响也会造成胚胎死亡[9]。
母猪对高温逆境最为敏感。
高温应激(超过30 ℃)引起胚胎死亡率较高。
研究表明,配种后3日至两周尤其使配种后11~12d内,在32 ℃~39 ℃环境中即使呆上24 h,也会引起胚胎死亡,同时存活率降低35%~40%[10]。
经产母猪在6~9月高温季节有32.5%~42%胚胎发育受阻,其他月份只有8.2%~20.7%(日本资料)。
这主要是环境温度过高,猪体单纯依靠物理调节散热不能维持体热平衡,必须动用化学调节散热,从而导致机体内分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所致。
舍内有害气体(CO、H2S、NH3等)可以使妊娠前两周的母猪的胚胎死亡率显著升高。
胚胎着床时母猪是否有疾病或配种后10~20 d期间母猪有否相互争斗等,都可影响胚胎的死亡率。
大约25%~30%的胚胎死亡是由外环境所造成[11]。
如果母猪配种后必须换圈,应在配种后最初72 h以内或在配种后28 d进行,否则会造成胚胎着床前或混群时的应激,导致胚胎死亡。
3 遗传因素近亲繁殖是导致胚胎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种公母畜之间的差异程度越小,胚胎死亡就越大,是因为近亲繁殖受精亲合力低,胚胎生命力弱。
遗传学研究证明染色体畸形与胚胎死亡有关,猪胚胎死亡不少是三倍体所致,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如易位(公猪38,XYt)[2]、缺失也可引起早期胚胎死亡。
由不良基因所组成的基因型的个体即具有遗传缺陷的胚胎在妊娠早期同样发生胚胎死亡。
4 泌乳因素母猪泌乳期内不会发情受胎,但如在泌乳期第7 d实行早期断奶然后配种,妊娠9~20 d间,胚胎死亡严重[12]。
研究表明,胚胎成活率随哺乳期缩短而下降,因此哺乳期不足21 d的母猪的胚胎成活率较低。
泌乳对胚胎发育的有害作用可能在于妨碍胚胎的附植,也可能与子宫内膜的复原不完全有关。
5 内分泌因素母猪配种后21 d内,内分泌系统处于调整状态,如猪产生应激,会干扰内分泌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胚胎附植,增加胚胎死亡[13]。
激素的分泌与激素间的动态平衡对胚胎存活有重要作用。
妊娠早期胚胎雌激素不仅因导致胚胎发育的不均衡而增加早期胚胎的死亡,而且强势胚胎雌激素的分泌导致弱势胚胎的死亡并被吸收(蒋金湖,1995)。
同时,母猪配种受孕后主要与孕酮和雌激素有关,如果雌激素和孕酮分泌失调且比例失衡,则导致黄体溶解,影响胚胎的正常附植,继而胚胎死亡。
对发育不全的胚胎,其内分泌功能不足以对抗子宫溶黄体物质的溶黄体作用,孕酮含量下降,妊娠终止,胚胎死亡。
6 公畜因素胚胎死亡原因中有一部分来自公畜。
精子携带的遗传物质、精子质量、精子和卵子之间以及胚胎和母体之间可能存在的不亲合性都会影响胚胎的生命力和发育。
适时配种是提高胚胎成活率的重要保证。
而延迟配种,则胚胎成活率迅速降低。
研究显示排卵6 h前和排卵后14 h配种,胚胎成活率分别为88%和32%[14]。
如果二次配种时间掌握的比较好,对每头母猪最好不要配种二次以上。
在站立反应期的后期进行配种,会造成胚胎死亡。
流产后的母猪立即配种会导致胚胎早期死亡,相反应等到下一个情期再配种。
配种刺激和精清能影响胚胎的早期发育。
配种4 d后,本交的母猪胚胎发育程度高于输精的。
猪精液常温保存3 d以上授精,精子核内DNA下降,即使受精胚胎早期亦死亡[15]。
排卵的时间也很重要,排卵时间延迟降低胚胎整齐度,胚胎死亡率增加,窝产仔数下降。
精子异常或异常受精如多精子受精或含有两个雌性原核卵的单精子受精都会造成胚胎早期死亡。
7 免疫学因素免疫是引起胚胎死亡的一种原因。
免疫不亲合性能影响胚胎的发育[16]。
实验证明妊娠母猪被血浆蛋白的同种异型抗原致敏后,胎盘屏障就会受到破坏,大分子物质如抗原和抗体等可以通过,进入对方体内,必然会引起免疫排斥反应而导致胚胎死亡。
在猪方面,已证明某些血型和血液中的子宫转铁蛋白与胚胎死亡有关。
免疫接种对胚胎的影响也十分明显,一般情况下妊娠前4周的母猪禁止注射疫苗,若需免疫应在4周后补免,否则会引起胚胎死亡。
8 母畜年龄与体重初产和怀胎5次以上的母猪胚胎死亡率较高。
同时初配体重较大的母猪(150 kg)其受胎率降低,胚胎死亡严重;而体重较轻的母猪(120 kg)不但胚胎死亡率低,而且在泌乳期体重损失较小。
9 疾病因素生殖器官幼稚型和畸形、子宫疾患以及危害生殖力的传染病都能直接或间接对胚胎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使胚胎死亡[16]。
微生物是损害母猪繁殖力的重要原因。
妊娠母猪感染某些病毒和细菌时,会导致体温升高(40 ℃~41 ℃)、食欲减退或废绝等症而引起胚胎死亡,如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瘟病毒(HCV)、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猪细小病毒(PPV)、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症(PRRSV)等均可引起胚胎死亡和干尸化。
钩端螺旋体、葡萄球菌、巴氏杆菌和布氏杆菌引起胚胎死亡。
参考文献:[1] 董伟主编.家畜繁殖学[M](第2版).农业出版社.1996,172-299.[2] 许怀让主编.家畜繁殖学[M].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73-185.[3] J.Noblet,等.繁殖母猪的能量和蛋白质营养[J].猪与禽,2001,(5):15-18.[4] 王春林译.繁殖母猪的采食管理[J].猪与禽,1998,(6):24-25.[5] 张伟,等.母猪的维生素营养[J].养猪,2001,(1):5-8.[6] 蒋守群.繁殖母猪的叶酸营养[J].养猪,2003,(1):3-5.[7] 张伟,等.微量元素与母猪繁殖[J].养猪,2001,(4):11-12.[8] 李齐贤,等.提高集约化猪场繁殖效率的若干问题[J].养猪,2003,(1):32-33.[9] 张伟,等.母猪的饲养管理[J].养猪,2000,(1):11-12.[10] 杨富裕,等.应激及其对现代养猪生产的不利影响[J].养猪,2001,(2):21-23.[11] 冯定远,等.母猪的营养管理[J].猪与禽,1998,(4):11-14.[12] Bob Thaler博士.母猪妊娠期和泌乳期的管理和营养[J].猪与禽,2000,(6):17-20.[13] 刘雨田,等.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措施[J].猪与禽,2000,(1):39-44.[14] 汪宏云.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综合技术措施[J].养猪,2000,(2):8.[15] 段诚中主编.规模化养猪新技术[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97-104.[16] 李凤周主编.养猪与猪病防治[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9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