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表现》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17
《装饰艺术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二、课程目标1.了解装饰艺术的发展历史,掌握装饰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2.掌握不同装饰风格的特点,并能运用于实际设计项目中。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能够独立完成装饰设计方案。
4.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培养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1.装饰艺术的概述-装饰艺术的定义和分类-装饰艺术的历史演变-装饰艺术与建筑艺术的关系2.装饰艺术的基本概念-线条、色彩、材质、比例等基本元素-装饰风格的特点与表现手法3.装饰风格的研究与应用-古典主义风格-洛可可风格-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等4.装饰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装饰设计的目标和要求-色彩搭配与运用-空间布局与功能性设计-材质选择与应用-光线与照明设计5.装饰设计的实践案例分析-居家装饰设计案例-商业空间装饰设计案例-公共场所装饰设计案例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和投影展示,介绍装饰艺术相关理论知识。
2.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装饰设计,包括手绘设计、模型设计和平面设计等。
3.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实际装饰设计项目的实施过程和经验。
4.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设计问题,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考核方式1.平时表现: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完成作业和项目设计。
2.期中考试:对学生对装饰艺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行考核。
3.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装饰设计的应用能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资源1.教材:根据课程内容选择相关的教材,包括《装饰艺术设计原理》、《装饰设计手册》等。
2.配套教学资料:提供装饰设计案例分析、实践操作指导和相关参考书目等。
3.助教支持:配备助教,协助教师组织实践操作和检查作业。
七、参考书目1.《装饰艺术设计原理》2.《装饰设计手册》4.《装饰设计案例集》八、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装饰艺术的概述第二周:装饰艺术的基本概念第三周:装饰风格的研究与应用第四周:装饰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第五周:装饰设计的实践案例分析第六周: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第七周: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第八周:期中考试第九周:装饰设计实践操作第十周:装饰设计实践操作第十一周:装饰设计实践操作第十二周:装饰设计实践操作第十三周:装饰设计实践操作第十四周:装饰设计实践操作第十五周:装饰设计实践操作第十六周:装饰设计实践操作第十七周:装饰设计实践操作第十八周:期末考试及总结以上为《装饰艺术设计》的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装饰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并通过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造力。
《传统装饰图案》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传统装饰图案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工艺美术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48学时2学分其中实验学时:4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传统装饰图案课是工艺美术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它以研究装饰图案规律为起点,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掌握传统装饰图案艺术语言的丰富内涵和多种表现技能。
因此,学生应从传统装饰图案的理论学习和感觉训练两个方面着手,联系实践的运用,让学生掌握传统装饰图案的色彩和形式法则。
二、课程教学要求①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了解传统装饰的基本要领和基本内容。
②通过讲授理论、作品分析、作业训练,掌握传统装饰图案常识。
课程结束时进行作业讲评总结。
三、先修课程《色彩构成》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传统装饰图案知识,并能通过传统装饰图案原理的讲授使学生在短期内通过大量的训练,能够将需要的装饰图案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学生掌握传统装饰图案的基本法则和原理进行有选择训练。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采用讲授、示范、范例分析辅导作业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色彩的基础知识(2学时)1.教学内容(1)传统装饰图案的基本特征;(2)黑白装饰图案;(3)色彩装饰图案2.重、难点提示(1)理解传统装饰图案的基础知识;(2)黑白装饰图案和色彩装饰图案的特点。
第二章临摹经典传统装饰图案(2学时)1.教学内容(1)临摹经典的传统装饰图案;(2)黑白装饰图案的课堂练习;(3)色彩装饰图案的课堂练习。
2.重、难点提示(1)传统装饰图案的规律及特点;(2)课堂练习准确度的把握第三章创作传统装饰图案(4学时)1.教学内容(1)传统装饰图案的特征;(2)单独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3)统一调和;(4)类似调和;(5)秩序调和。
(6)课题创作练习2.重、难点提示(1)传统装饰图案的特征的规律和方法;九、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查2.成绩构成平时成绩+考查成绩十、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1]《中国传统陶瓷图案与配色社》,邹加勉李端妮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年;[2]《色彩构成》,肖颂阳刘东霞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3]《形式基础训练》,周至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4]《设计的觉醒》,田中一光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5]《色彩构成》,范小春周小瓯编,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装饰艺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装饰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了解各种装饰风格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欣赏和评价不同风格的装饰艺术作品。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装饰艺术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其对美的追求和表现欲望。
二、教学重点1.装饰艺术的定义及特点。
2.各种装饰风格的介绍和比较。
3.装饰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1.不同装饰风格的对比和评价。
2.装饰艺术如何与现代生活结合。
四、教学内容1.装饰艺术的概念及特点装饰艺术是指人们为了追求美的目的而运用各种材料和技术对空间和物体进行装饰的艺术形式。
其特点是注重美观、富有创意和个性化。
2.各种装饰风格的介绍和比较(1)古典主义风格:以古希腊和罗马艺术为基础,注重对称、比例和秩序。
(2)巴洛克风格:追求奢华和浮华的装饰艺术风格,注重情感和动感。
(3)新艺术运动:强调艺术与生活的融合,追求简洁、自然和现代化的装饰风格。
(4)现代主义:强调功能性和简约性,尊重材料和结构的本质。
(5)后现代主义:抛弃传统规则,追求多样性和混合性的装饰风格。
3.装饰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和意义装饰艺术在当代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和意义,不仅可以反映当代人们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情感,还可以提升空间的品质和氛围,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工作效率。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装饰艺术的相关知识和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和理解装饰艺术的重要性和意义。
2.示范法:通过展示不同风格的装饰作品,让学生欣赏和感受不同风格的魅力和魅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对不同风格的装饰作品进行讨论和评价,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六、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不同风格的装饰艺术作品,引导学生热爱和欣赏装饰艺术。
2.讲解:讲解装饰艺术的概念、特点和发展历程,介绍不同装饰风格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不同风格装饰作品的创意和价值。
《装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数72课时,第三学期进行一、课程教学目的:装饰设计课程是设计艺术专业的基础专业课程装饰设计有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规律和审美情趣装饰设计有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规律和审美情趣..不论是中国传统装饰艺术饰艺术,,还是外国装饰艺术还是外国装饰艺术,,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了解装饰设计的发展历史和艺术特性装饰设计的发展历史和艺术特性,,并掌握它的形式美感法则并掌握它的形式美感法则,,无疑对于我们今天的装饰画创作和继承发扬装饰艺术传统是很有必要的于我们今天的装饰画创作和继承发扬装饰艺术传统是很有必要的. .该课程的目的就是学习装饰绘画中的审美特性及其艺术形式规律,并将他们运用于自己的创作活动中并将他们运用于自己的创作活动中,,锻炼和提高专业设计能力锻炼和提高专业设计能力.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本课程总学时72课时,讲授15课时,课时,实训课实训课55课时,总结课2课时。
第一章植物的黑白装饰造型植物的黑白装饰造型 15 15课时课时((含理论5课时课时) ) 1.讲授现代黑白植物装饰画的装饰规律讲授现代黑白植物装饰画的装饰规律. . 2.学习传统纹样中的植物装饰手法学习传统纹样中的植物装饰手法. . 3.写生、变形练习4.辅导学生进行黑白植物装饰画创作要点要点::在对植物的观察、写生与变形过程中在对植物的观察、写生与变形过程中,,学会整理归纳生活素材,掌握植物的装饰造型特点掌握植物的装饰造型特点. .第二章人物的黑白装饰造型训练人物的黑白装饰造型训练 15 15课时课时((含理论5课时课时) )1.讲授黑白人物装饰画的造型规律。
2.学习点、线、面的表现力和装饰性。
3.人物变形练习。
4.人物与环境的组合练习。
要点要点::学习从自然到装饰、从具象到抽象的造型手法学习从自然到装饰、从具象到抽象的造型手法..强调人物造型的平面感型的平面感,,点、线、面在构图中的组合方法和黑、白、灰的处理,及各种表现技法及各种表现技法. .第三章第三章 装饰画色彩练习装饰画色彩练习装饰画色彩练习 20 20课时课时((含理论5课时课时) )1 1.中外装饰风格介绍。
装饰图案教学大纲装饰图案教学大纲引言:装饰图案是一种艺术形式,它可以为物体增添美感和独特性。
无论是在建筑、家居、服装还是工艺品上,装饰图案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一份装饰图案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习者系统地掌握装饰图案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一、装饰图案的分类装饰图案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类别,包括几何图案、植物图案、动物图案和人物图案。
每个类别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学习者首先需要了解不同类别的装饰图案,并能够识别和区分它们。
二、装饰图案的设计原则1. 对称性:对称性是许多装饰图案的基础。
学习者需要理解对称性的不同形式,如水平对称和垂直对称,并学会运用对称性设计出平衡和谐的图案。
2. 重复性:重复性是装饰图案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学习者应该学会合理地运用重复元素,创造出统一而有序的效果。
3. 比例和尺度:学习者需要掌握比例和尺度的概念,以便在设计图案时能够正确地调整元素的大小和位置。
4. 色彩运用:色彩是装饰图案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学习者应该了解不同色彩的搭配原则,并能够运用色彩来增强图案的表现力和效果。
三、装饰图案的绘制技巧1. 手绘技巧:学习者需要通过练习来提高手绘技巧,包括线条的精准度和稳定性,以及对形状和比例的准确把握。
2. 数字绘图技巧:数字绘图软件的运用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加高效地设计和编辑装饰图案。
学习者应该学会使用常见的绘图软件,如Adobe Illustrator等,并掌握基本的绘图工具和操作技巧。
3. 纹样设计:学习者需要了解纹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图案的重复方式、排列方式和变化方式。
掌握这些技巧可以帮助学习者设计出多样化和富有创意的装饰图案。
四、装饰图案的应用装饰图案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居、服装和工艺品等领域。
学习者需要了解不同领域的应用要求和特点,以便能够根据具体需求设计出合适的装饰图案。
五、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经典的装饰图案案例,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装饰图案的设计原理和技巧。
《装饰风景写生》教学大纲一、课程定位和目标课程定位:装饰风景写生是艺术设计专业方向限选课程,本课程的开设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奠定造型基础、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表现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丰富学生的创作理念具有积极的作用。
装饰风景是指用装饰性的表现方法对自然景观进行绘画手段,他即可以进行造型训练,又可以熟悉自然环境和亲近自然,对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及陶冶学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经过装饰风景写生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设计表现能力和有关绘画及美学方面的知识和修养,同时又能搜集大量的生活素材。
课程目标:通过对装饰风景写生的学习与实践练习,使学生能够用较短的时间准确生动的表现所要描绘的自然景物的特征与形象,锻炼学生组织画面和构图的能力,锻炼学生发挥自身的创造力,能动而艺术化的去塑造形象与表现自然,为以后学生学习图形创意打好基础,同时锻炼学生的创作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一)理论部分(0.5周)1、课程内容第一部分装饰风景的概述1.1装饰画的历史演变1.2装饰风景的定义与分类1.3装饰风景画表现形式分类第二部分基础知识2.1装饰风景写生画工具材料2.2装饰风景的表现技法第三部分学习训练的内容与方法3.1创意取景与构图3.2风景写生的色彩3.3 装饰画的设色3.4装饰风景的形式美法则3.5形式语言的协调统一3.6写生中一般作画步骤与训练方法第四部分装饰风景的创作及作品赏析2、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取景构图中需注意的问题,风景写生的形式美法则问题。
装饰风景写生的表现技法问题,风景写生色彩的应用各种常见景物的画法与形式技巧独幅风景写生作品写生过程及各环节应注意的问题⑵教学难点:1、景物的选择与构图2、意境及环境气氛的营造与形式技法的运用3、景物及环境塑造与形式语言的关系3、基本要求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装饰风景写生的一般表现方法,掌握一般的取景构图方法,学会常见景物的表现方法,能够恰当的运用相应的形式语言进行风景写生的练习,有一定构图与组织画面的能力,并进行一定数量的风景写生写生练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较完整的风景写生作品,从而为将来的图形创意课打下一定基础。
《装饰图案》课程教学大纲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1.能够掌握国内外装饰图案和装饰图案在教育领域的发展现状,了解装饰图案和装饰图案教育的重要性,掌握装饰图窠的概念、类别和发展概况,了解其艺术特点。
能够熟练掌握装饰图案的各种法则、素材整理、构图、造型、及色彩表现等,掌握完整的设计与制作过程,具备独立进行装饰图案设计与制作的能力。
2.具备一定的装饰图案作品赏析、理论研究和创作能力。
能够赏析装饰图案作品的不同风格特点和形式美感。
能够对装饰图案及装饰图案教学的相关理论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能够明晰中小学图案课程与教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能够独立进行装饰图案作品的创作。
3.能够理解和掌握相关中小学装饰图案学习理论,把握中小学装饰图案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遵循中小学装饰图案学习过程中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积极探索并运用中小学装饰图案学习的普遍规律。
4.能够掌握中小学装饰图案教学的基本支撑和过程步骤,能够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和教育理念,主动建构小学装饰图案教学的目标体系和课程内容,掌握装饰图案问题的设计及其教学的基本要求;5.具有准确把握与解读小学装饰图案教材、合理选择与使用小学装饰图案教学方法、恰当组织与设计小学装饰图案教学流程、科学使用与整合小学装饰图案教学手段、有效开展与提升小学装饰图案教学评价,以及灵敏反馈与推进小学装饰图案教学实施的能力;6.能运用所学装饰图案知识进行课外辅导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丰富学生知识面。
7.能结合实际需要,具有将装饰图案结合环境进行装饰布置,营造校园文化艺术氛围的能力,达到传承和推广传统艺术之美,潜移默化的综合育人目的。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注: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中支撑,1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建议教材赵茂生著.《装饰图案》,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
谢登喜佟海丰主编.《装饰图案》.北京出版社,2010年。
《装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装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装饰设计》课程是一门涉及平面设计、插图、装饰艺术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设计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装饰表现技巧和审美意识,使学生能够掌握装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技能,从而在平面设计的领域中具备丰富的创作能力。
二、课程目标1、掌握装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巧,了解装饰艺术的多种风格和表现形式。
2、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和设计表现能力,提高审美意识。
3、能够在平面设计的实践中灵活运用装饰技巧,提高作品的视觉效果和艺术品质。
三、课程内容1、装饰设计基本原理:介绍装饰设计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风格流派和发展趋势。
2、装饰元素:讲解图形、色彩、文字等装饰元素的表现形式和组合规律。
3、装饰创意: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通过案例分析、课题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发掘灵感,进行创意设计。
4、装饰表现技巧:学习绘画、拼贴、数码合成等装饰表现技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5、装饰设计应用:了解装饰设计在平面设计、包装设计、海报设计等方面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课程安排本课程共36学时,具体安排如下:1、理论讲解:18学时,讲解装饰设计基本原理、装饰元素、装饰创意等相关知识。
2、实践操作:18学时,进行课题实践,学习装饰表现技巧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意设计能力。
五、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解、案例分析、课题实践、小组讨论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
六、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包括作业评分、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等,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技能水平。
七、教师指导本课程的教师将提供全程指导,包括课堂讲解、实践操作、课题辅导等方面,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装饰设计的理论和实践技能。
八、课程资源学校将提供以下课程资源:1、教材及参考书:提供相关的装饰设计教材和参考书籍,以供学生学习和深入探究。
《 装饰绘画 》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S112002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名称:装饰绘画英文名称:Decorativepainting学 分: 2 适用专业:装饰设计、环艺设计、平面设计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装饰绘画》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科基础课程,也是一种高度概括、体现设计者意识和审美观念的艺术形式。
目的和任务是着重使学生了解装饰绘画的历史与现状,使学生在装饰形象思维方面获得锻炼,能运用美的形式规律,高度概括、体现设计者意识和审美观念,用夸张、变形等手法,对自然物象进行加工与创造,重点探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表现方法在装饰绘画上的应用,为后续的艺术设计课程和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提供技法基础和审美依据。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要求:1、了解装饰绘画的基本概念、起源、风格及思想理念与创作;了解装饰绘画形式美的基本原理;了解装饰构图、装饰造型和装饰色彩知识。
2、熟悉装饰绘画的基本创作规律和过程,重点掌握黑白装饰绘画、色彩装饰画和沥粉贴金画的制作流程以及材料工具。
能力要求:能够根据设计要求,运用所学知识选择相应的材料创作装饰绘画,能独立进行黑白、色彩、沥粉贴金等材料装饰画的制作。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在课程设置上,先修课程有《二维设计基础》、《传统图形》,后续课程有《广告设计》、《雕塑》、《综合材料》等课程。
四、学时分配本课程学分为2学分,建议开设48学时。
章(节) 内 容 讲课学时 课堂讨论(习题课)学时现场教学学时总学时第一章 装饰绘画概述;基本原理概说 4 8 12第二章 黑白装饰绘画与色彩装饰绘画 4 8 12第三章 材料装饰画 4 8 12第四章 装饰绘画的社会实践训练 4 8 12合 计 16 32 48五、教材与参考书教材:吴培秀编著《装饰绘画》,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2007.10重印)参考书:李明伟著《装饰绘画》,广西美术出版社2003年8月版;张一民主编《装饰绘画》,山东美术出版社1999年8月版;唐星明甘小华编著《装饰艺术设计》,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任焕斌等编著《装饰艺术设计》,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1月版陈敬良编著《装饰画》,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邬烈炎著《装饰语意设计》,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年2月版六、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议根据本课程的性质、目标、特点,制订以下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1、讲授法用语言和多媒体工具系统地向学生教授知识要点,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循序渐进,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则和涉及内容。
《艺术设计基础(图形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艺术设计基础(图形设计)课程代码:05712课程安排:一年级下学期课程性质:专业实践必修课英语名称:Graphic Design一、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对图形造型方法和原理的分析,要求学生掌握并能运用特定的造型原理与形式法则将客观物象的原型进行艺术加工与再创作,同时懂得根据传达需要而进行理念化处理,创造出为设计所用的新形象,并从符号图像创作切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判断力和创造力,使其具有从事设计和广告创作的扎实基础。
为进入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图形和符号基础。
二、教学原则和要求:作为平面设计基础的图形设计课程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阶式教学,以表现力、创造力为基本的教学要求。
强调在图形设计中形象造型的特点与形式法则运用,强调物形造型与审美的能力,引领学生从写实造型思维进入到图形设计思维,强调单独形态造型的美感,造型意念与创新造型表现,加强造型意识,提高表现能力。
三、教学方法:在具体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进行教学,包括理论讲授、优秀作品分析,课堂练习引导,个别辅导、作业观摩点评等,让学生全方位地认识和设计图形,并且培养图形创造与开发能力。
本课极为强调教师和学生一对一的个别创作辅导。
要求教师必须明了每个学生的创作构想和表现预想,并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量身订造”切实可行有建议性的教学指导。
四、授课年限和学时安排:授课学期:一年级(下学期)周学时:16 学时总学时:48学时(3周)学分:3五、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第一周:图形概论与发展;图案化造型法则。
第二周:适形图形的形态与方法;图形装饰手法与形式类别。
第三周:作业点评及课堂总结。
六、课堂作业:课堂练习:1、图形概括训练2、图形造型思维训练课后作业:1、主题图形设计2、指定图像创作七、教学质量标准:1、按规定的数量和要求完成作业,把握物形特征,造型准确生动,除了具备写实的能力同时要求有夸张变形的造型素质,图形具有创新表现及审美品味。
《装饰表现》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性质:《装饰表现》是设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对专业起着设计基础教育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图案设计和装饰画的特征及其表现形式,掌握图案设计与装饰画的表现方式和设计构思形式,达到艺术理论、技能、创新等方面的全面综合发展,以适应从事艺术设计工作的需要。
本课程的学习将对视觉传达的专业设计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课程任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积累设计专业知识,开拓学生的专业设计思路,丰富思想,提高学生的创造表现能力和艺术设计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以后的专业设计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应该结合专业理论知识、分阶段、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图案设计与装饰画的分析来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使学生能从理论到实践,逐渐认识、掌握图案设计的创新表现方法和运用特征。
在课程教学的方法上,授课教师应该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素材实例讲解,幻灯片展示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与讲解,使学生能直观的掌握图案设计与装饰画的创作形式和表现方法,从创新性、美观性、形式性等方面进行引导学生,从而真正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二、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图案与装饰画概述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了解图案与装饰画的基本概念、.类别、艺术特征和工艺,理解图案与装饰画的含义。
教学要求: 理解图案与装饰画教育的意义和社会功能。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内容:第一节图案与装饰画的概念与类别一、图案与装饰画的概念图案与装饰画有多层次的含义,广义指对造型结构,色彩及图形构成的设想,并依据材料要求、制作要求、实用功能、审美要求的创作来设计作品;狭义是指器物上的装饰图形。
二、图案与装饰画的类别1.从图案与装饰画的用途来看,分为日用品装饰图案和陈设品装饰图案。
2.从基础训练和实际应用来看,分为基础装饰图案和专业装饰图案。
3.从图案与装饰画的空间来看,分为平面装饰图案和立体装饰图案。
4.从图案与装饰画的取材来看,分为植物装饰图案、动物装饰图案、几何装饰图案、人物装饰图案、风景装饰图案。
5.从图案的组织形式来看,分为单独图案、适合图案、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和独幅式综合图案。
第二节图案与装饰画的艺术特征1.变形换色2.概括与加强3.平面化的表现4.追求秩序的美感5.理想化的景象6.吉祥寓意第三节图案与装饰画工艺1.建筑装饰2.陶瓷装饰3.染织装饰4.书籍、商品装饰5.金属浮雕装饰6.漆装饰要求:了解图案与装饰画的概念和艺术特征及图案与装饰画工艺,懂得从日常生活和优秀作品中寻找设计灵感的方法,树立严谨的学习态度,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
第二章:图案与装饰画艺术发展演变概况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 了解图案与装饰画艺术发展演变概况,掌握图案与装饰画艺术发展的特点教学要求: 掌握图案与装饰画艺术发展艺术规律二、教学内容及要求:内容:第一节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一、新石器时期的彩陶装饰图案1.动物装饰图案2.植物装饰图案3.人物装饰图案4.几何装饰图案二、商周时期青铜器装饰图案1.饕纹2.夔龙纹3.凤鸟纹4.象纹三、战国时期的装饰图案1.青铜器装饰图案2.漆器装饰图案3.织绣图装饰案4.玉器1.画像石2.画像砖3.瓦当图案4.金属制品图案5.织绣图案五、南北朝装饰图案1.石刻装饰图案2.飞天3.忍冬草装饰图案4.莲花装饰图案六、唐代装饰图案1.卷草装饰图案2.折枝花装饰图案3.团花装饰图案4.宝相花装饰图案七、宋元装饰图案1.莲花装饰图案2.牡丹装饰图案八、明清装饰图案1.瓷器装饰图案2.丝织装饰图案4.景泰蓝装饰图案第二节中国民间装饰图案一、民间装饰图案的概念民间装饰图案在历史上是相对宫廷、官方及上层社会的器物装饰图案而言的,是庶民即老百姓的生活用品上的各类装饰图案。
民间装饰图案是由各民族的民间生产者自己制作和欣赏的一种艺术。
二、民间装饰图案的特点1.民间装饰图案与民俗活动相关联2.民间装饰图案的装饰内容3.民间装饰图案的寓意、联想谐音寓意指物会意感悟造型三、民间装饰图案的种类1.剪纸2.蓝印花布3.蜡染4.刺绣5.泥玩具6.木版画第三节外国装饰图案一、亚非地区装饰图案1.波斯装饰图案2.日本装饰图案3.埃及装饰图案4.达荷美装饰图案5.刚果装饰图案二、欧美地区装饰图案1.希腊装饰图案2.墨西哥装饰图案3.因纽特人的装饰图案要求:了解图案与装饰画艺术发展演变概况,掌握图案与装饰画艺术发展的特点.第三章:图案与装饰画的形式法则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 了解图案与装饰画的形式法则教学要求: 掌握图案与装饰画的形式法则和造型的方法二、教学内容及要求:内容:第一节变化与统一变化与统一也称多样与统一,它是一切事物的变化规律,也是图案与装饰画化的总则。
图案与装饰画的变化与统一主要表现于1.造型2.构图3.色彩4.处理手法第二节对称与均衡1.对称2.绝对对称3.相对对称4.均衡第三节条理与反复条理与反复是图案与装饰画组织的重要原则,是构成秩序美感的重要因素;同时,反复的应用又是图案与装饰画艺术所特有的一种美的形式。
1.条理2.反复第四节对比与调和对比使双方鲜明的展示各自的特点,形成了视觉的张力,增强了对视觉的刺激强度,是对事物矛盾的展现。
调和是把构成各种强烈对比的因素协调统一,使之趋向缓和。
1.对比的主要表现形式2.调和的主要表现形式第五节动感与静感运动通常是指某一物体位置的移动。
静止则与运动相反。
动感与静感也来自人们的视觉经验,是相比较而存在的。
第六节节奏与韵律1.节奏2.韵律第七节比例与对照比例是一个数学概念,通常指同一物体放大或缩小后的数量关系,也常指事物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数量关系。
对照即相互参照,具有衡量的含义。
要求:理解掌握图案与装饰画的形式法则表现方法。
第四章:图案与装饰画的素材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 理解图案与装饰画的写生目的,掌握图案与装饰画的写生基本要领教学要求: 懂得图案与装饰画的写生的应用方法二、教学内容及要求:内容:第一节图案与装饰画的写生一、写生的目的二、写生的要领1.观察2.构图3.整体与局部4.取舍三、写生的方法1.黑白写生方法慢写速写记忆与默写影绘2.色彩写生方法铅笔淡彩钢笔淡彩水彩画的表现方法水粉的表现方法归纳色表现方法第二节图案与装饰画素材的其他来源一、采用摄影的形式搜集素材二、图片的选择利用要求:掌握图案与装饰画的写生第五章:图案与装饰画的造型、构图及黑白关系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 了解图案与装饰画的造型和构图关系教学要求: 掌握图案与装饰画的造型设计的方法二、教学内容及要求:内容:第一节图案与装饰画的造型1.提炼概括2.夸张美化3.淡化透视4.体现秩序5.丰富想象6.形态比例7.纹饰处理8.透叠处理9.近似造型10.几何造型11.制约造型12.求全造型13.联想造型14.公共造型15.互渗造型16.体现个性第二节图案与装饰画的构图一、装饰构图中的透视变化1.焦点透视法2.散点透视法3.环形透视法4.反向透视法二、形与形的适应三、形态结构的重复1.相同形态结构的重复2.相似形态结构的重复四、形态的层次关系1.形态大小的层次关系2.相似形态的层次关系3.形态叠压所产生的层次五、打破时空观念第三节图案与装饰画的黑白关系一、图与地的关系二、黑白灰关系三、点、线、面的个性要求:掌握图案与装饰画的造型、图案与装饰画的构图第六章:图案与装饰画的色彩与表现方法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 了解图案与装饰画色彩的表现方法教学要求: 掌握图案与装饰画色彩的表现方法二、教学内容及要求:内容:第一节图案与装饰画的色彩一、图案与装饰画色彩的基本知识1.色与光2.色彩的分类3.色彩的三要素4.色性5.色调6.色彩混合二、归纳自然中的色彩装饰色彩的构成离不开绚丽多彩的大自然,自然中的色彩美妙而变化无穷,是装饰色彩利用和借鉴的源泉。
三、借鉴绘画、摄影等艺术作品的色彩第二节图案与装饰画色彩的表现方法一、套色方法二、渲染方法三、与不同材料工具相结合的表现方法1、与彩色铅笔相结合的方法2、喷绘法3、水色笔描绘法4、剪贴法5、刮色法6、稀释法7、纸纹利用8、采用高丽纸描绘9、电脑制作要求:掌握图案与装饰画色彩的表现方法四、实验部分1.实验教学性质与任务在表达物体的比例、透视、结构关系的同时,应对物体充分的深入了解为以后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对形体的空间想象能力。
掌握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熟练的表现手法;比较准确地表达物体的比例、透视、结构关系掌握立体感、空间感、质感、量感的处理。
2.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3.实验项目具体内容实训项目一:装饰造型的元素【实训目的】:通过实训掌握装饰造型的元素。
【实训内容】:以点、线、面的形式设计一幅装饰画。
【实训设备】:画桌,画板。
实训二:装饰造型的形式美【实训目的】:通过实训掌握装饰造型的形式美。
【实训内容】:以对称的形式设计一幅装饰画。
【实训设备】:画桌,画板。
实训三:装饰色彩设计【实训目的】:通过实训掌握色彩搭配的方法。
【实训内容】:使用色彩的推移画一幅人物或风景装饰画。
【实训设备】:画桌,画板。
实训四:装饰画技法创作【实训目的】:通过实训掌握装饰画的各种常用创作方法。
【实训内容】:以人物或植物为题材创作一幅装饰画。
【实训设备】:画桌,画板。
4.实验指导书资料《图案设计艺术》作者:鲍小龙、刘月蕊出版社:东华大学出版社《装饰艺术设计》作者:唐星明、甘小华编著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装饰画设计》作者:张一民编著出版社:山东美术出版社《图案设计基础》作者:张美荣著出版社:河北美术出版社五、教材与参考书目《图案设计艺术》作者:鲍小龙、刘月蕊出版社:东华大学出版社《装饰艺术设计》作者:唐星明、甘小华编著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装饰画设计》作者:张一民编著出版社:山东美术出版社《图案设计基础》作者:张美荣著出版社:河北美术出版社《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庞薰琴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历代装饰纹样》吴山著,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传统美术造型法则》石景昭编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陶瓷图案集》薛建华著,上海书店出版社《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张树贤著,今日中国出版社《中国乡土艺术设计大系》郑军编著,广西美术出版社《中国民俗吉祥图》许道丰著,气象出版社《国外古典陶瓷图形》舒杨等编,吉林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