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分析与监测考试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4
《环境分析与监测》八套试题与答案环境分析与监测是环境科学中的重要一环,它通过对环境因素进行观测、调查和分析,帮助我们了解环境质量,制定环境保护措施以及监测环境变化的趋势。
下面,我们将介绍八套环境分析与监测试题以及相应的答案,以便大家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一重要知识领域。
第一套试题:1. 简述环境分析与监测的意义和目的。
答案:环境分析与监测的意义在于了解环境质量,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
其目的是为了评估环境质量,对环境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2. 环境分析与监测的方法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案:环境分析与监测的方法主要包括现场观测、取样分析和实验室检测。
3. 环境分析与监测中常用的分析技术有哪些?答案:常用的环境分析技术包括光谱分析、质谱分析、色谱分析以及电化学分析等。
4. 请结合实际案例,说明环境分析与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答案:举例来说,环境分析与监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空气污染。
同时,通过对水体的监测与分析,可以评估其水质,保护水资源。
第二套试题:1. 请简述环境分析与监测的原理和方法。
答案:环境分析与监测的原理是通过观测、采样和分析,得出环境因素的数据,以便评估环境质量。
方法主要包括现场观测和实验室分析两个方面。
2. 简述环境分析与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答案:质量控制措施包括现场采样时的手法规范、实验室分析时的仪器校准和质量保证等方面的措施。
3. 环境分析与监测中存在的挑战有哪些?答案:环境分析与监测中存在的挑战包括样品的获取与保存的困难、复杂样品的处理、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等方面的问题。
4. 请结合实际案例,说明环境分析与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重要性。
答案:例如,在工业园区中,利用环境分析与监测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相关污染物的浓度,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员工和环境的健康。
第三套试题:1. 请简述环境分析与监测的基本步骤。
答案:环境分析与监测的基本步骤包括目标的确定、采样方案的设计、现场采样、样品处理、分析测定以及数据处理与评价等。
环境监测试卷及答案10套第1页共19页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后,共25分后)1、水中铬常以两种价态形式存在,其中的毒性最强。
2、水体控制断面是为了了解而设置的。
3、残渣可以分为、、和总不可过滤性残渣,其中总悬浮物属于;4、土壤样品的取样方法存有、、、四种方法。
5、误差是指测定值与之间的差别;偏差是指测定值与之间的差别;评价准确度的方法有和两种。
6、测量大气中氮氧化物时,需用将大气中的一氧化氮水解成二氧化氮展开测量。
7、测量烟气烟尘浓度时,取样点的烟气流速与取样速度较之应。
8、与物理化学监测方法较之,生物监测方法的优点就是缺点就是。
9、在质量控制图中,当测定值落在上控制线以上时,表示这个数据是的,测定值中连续7个点递升,表示分析数据,当空白试验值连续四个点落于中心线以下时,说明数据。
10、大气已连续自动监测的子站架设应当满足用户、、和。
二、判断题:(10分后)1、称量样品前必须检查天平的零点,用底脚螺丝调节。
()2、采用高氯酸消除时,可以轻易向有机物的热溶液中重新加入高氯酸,但须小心。
()3、在分析测试中,空白试验值的大小无关紧要,只需以样品测试值扣除空白实验值就可以抵消各种因素造成的干扰和影响。
()4、测量do的水样必须送回实验室后提紧固剂。
()5、水温、ph值、电导率等应当在现场展开监测。
()6、我们通常所称的氨氮是指游离态的氨及有机氨化合物。
()7、使用标准皮托管测试时,当烟道内尘粒浓度大时易被堵塞。
()8、环境噪声测量时,传声器应水平放置,垂直指向最近的反射体。
()9、实验室内质量掌控就是分析人员在工作中展开自我质量掌控的方法,就是确保测试数据达至精密度与准确度建议的有效率方法之一。
()10、每次测定吸光度前都必须用蒸馏水调零。
()三、简答题:(25分)1、实验室内质量掌控的方式存有几种?(5分后)2、留存水样的基本建议就是什么?(5分后)3、测定bod5时,哪些类型的水样需要接种,哪些水样需要进行菌种驯化处理。
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试题一、选择题1.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 评估环境质量- B. 为环境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C. 促进环境教育- D. 所有以上选项2.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的对象?- A. 大气- B. 水体- C. 土壤- D. 月球表面3. 环境监测中,水样的采集应遵循什么原则?- A. 随机采样- B. 均匀采样- C. 代表性采样- D. 任意采样4. 环境监测中,大气污染物的监测通常采用哪种方法? - A. 直接观察- B. 实验室分析- C. 遥感监测- D. 以上都是5. 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A. 样本的代表性- B. 监测时间- C. 监测方法的准确性- D. 所有以上因素二、填空题1.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2. 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生物等。
3. 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取决于______、______和______。
三、简答题1. 简述环境监测中常用的监测方法。
2. 描述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流程。
四、案例分析题某地区进行环境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超过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监测和治理建议。
### 环境监测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D. 所有以上选项2. D. 月球表面3. C. 代表性采样4. D. 以上都是5. D. 所有以上因素二、填空题1.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评估环境质量、为环境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和促进环境教育。
2. 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等。
3. 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取决于样本的代表性、监测时间和监测方法的准确性。
三、简答题1. 常用的环境监测方法包括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遥感监测和自动监测系统等。
这些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的环境介质和污染物进行监测,以获取准确的环境数据。
2. 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流程通常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验证、数据分析和数据报告。
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环境监测中的“三同时”制度是指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区域性开发建设项目的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A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B 同时规划、同时施工、同时使用C 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D 同时设计、同时规划、同时投产答案:A解释:“三同时”制度要求污染治理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以确保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以下哪种方法不是大气污染物监测中常用的采样方法()A 直接采样法B 富集采样法C 自然沉降法D 溶液吸收法答案:C解释:自然沉降法通常用于颗粒物的监测,而非大气污染物的采样。
直接采样法、富集采样法和溶液吸收法是大气污染物监测中常用的采样方法。
3、测定水样中化学需氧量(COD)时,常用的氧化剂是()A 重铬酸钾B 高锰酸钾C 过氧化氢D 次氯酸钠答案:A解释:在测定水样中化学需氧量时,通常使用重铬酸钾作为氧化剂,通过化学氧化反应来测定水样中有机物的含量。
4、以下哪种噪声测量仪器适用于测量环境噪声的频谱()A 声级计B 频谱分析仪C 噪声统计分析仪D 个人噪声剂量计答案:B解释:频谱分析仪能够对噪声进行频谱分析,了解噪声在不同频率上的分布情况。
5、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常用的前处理方法是()A 干法灰化B 湿法消解C 微波消解D 以上都是答案:D解释:干法灰化、湿法消解和微波消解都是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测定常用的前处理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二、多选题1、环境监测的目的包括()A 评价环境质量B 追踪污染源C 确定环境容量D 预测环境变化趋势答案:ABCD解释: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多方面的,通过监测可以评价环境质量状况,追踪污染源,确定环境容量,为环境管理和规划提供依据,同时也能够预测环境变化趋势,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2、以下属于水质物理指标的有()A 温度B 色度C 浊度D 电导率答案:ABCD解释:温度、色度、浊度和电导率都是水质的物理指标,能够反映水的物理性质和状态。
环境监测与评价考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环境监测中的采样方法?A. 直接采样B. 简易采样C. 动态采样D. 静态采样2.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指标不属于水质监测指标?A. pH值B. 溶解氧C. 总氮D. 总糖3. 下列哪种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属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A. 环境影响识别B. 环境影响预测C. 环境影响评价D. 环境风险分析5. 在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中,下列哪个方法用于检查数据的准确性?A. 审核法B. 复核法C. 回收率法D. 标准偏差法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为了评价环境质量,制定环境保护措施。
()2. 环境评价报告书是环境监测的最终成果。
()3. 水质监测只需要分析水样中的化学成分。
()4. 环境监测数据不需要进行统计分析。
()5. 环境评价包括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事前评价和事后评价。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环境监测的基本程序包括:调查、______、分析、报告。
2. 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保证包括:______、代表性、可比性、准确性。
3. 在环境评价中,______是指对环境影响的预测和评估。
4. 环境监测的采样方法有直接采样、______、动态采样等。
5. 环境监测报告应包括监测目的、______、监测结果、结论和建议。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什么。
2. 请解释环境评价的定义。
3. 环境监测中,如何保证样品的代表性?4. 简述环境监测报告的基本内容。
5. 请列举三种常用的环境评价方法。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需要进行监测,请列出监测项目及方法。
2. 给定一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如何进行环境影响的预测?3. 在环境监测中,如果发现数据异常,应如何处理?4. 如何根据环境监测数据制定环境保护措施?5. 在环境评价中,如何评估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
环境监测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A. 水质监测B. 大气监测C. 噪声监测D. 电磁辐射监测A. 科学性B. 客观性C. 实用性D. 保密性3. 下列哪项不属于环境监测的基本方法?A. 实验室分析B. 现场监测C. 模型预测D. 社会调查A. 数据审核B. 数据整理C. 数据统计D. 数据保密A. 监测目的B. 监测方法C. 监测结果D. 监测建议二、判断题1. 环境监测是为了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 环境监测可以全面了解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 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必须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4. 环境监测报告应定期编制,及时反映环境质量状况。
()5.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核心内容,必须加强其建设和完善。
()三、简答题1. 简述环境监测的基本任务。
2. 简述环境监测的主要方法。
3. 简述环境监测数据的重要性。
4. 简述环境监测报告的主要内容。
5. 简述如何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环境监测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A. 气相色谱仪B. 质谱仪C. 水质自动监测仪D. 红外光谱仪A. 仪器校准B. 样品保存C. 人员培训D. 数据传输8.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的基本程序?A. 监测方案设计B. 样品采集C. 数据处理D. 报告编写A. 数据的完整性B. 数据的准确性C. 数据的合理性D. 数据的安全性A. 监测目的B. 监测方法C. 监测结果D. 监测经费二、判断题6. 环境监测可以全面了解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7. 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必须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8. 环境监测报告应定期编制,及时反映环境质量状况。
()9.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核心内容,必须加强其建设和完善。
()10. 环境监测可以全面了解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1. 简述环境监测的基本任务。
12. 简述环境监测的主要方法。
2020-2021《环境质量分析与检测》期末课程考试试卷A1适用专业: 考试日期试卷所需时间:120分钟 闭卷 试卷总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 溶液吸收法2. 总悬浮微粒3. 土壤污染4. 环境监测5. 生物污染监测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 二次污染物是指进入大气的 之间相互作用,或与大气的 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比原来 的污染物。
2. 粒子态污染物是指分散在大气中的液体和固体颗粒,粒径大约在 μm 之间,其中大于10μm 的叫 ,小于10μm 的叫 。
3. 大气布点时,在城市的功能分区比较明显的情况下,宜采用 布点法。
4. 大气采样方法从大的方面讲,可以分为三类,即 采样法、采样法、 采样法。
5.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可以分为三类,即 、 和 。
环境监测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 、 、 。
6. 河流三断面布设法中的三断面是指 、 、 。
7. 废水监测中,可根据废水采样是否混合测定,以及废水排放量是否恒定,可以分别采取 、 、及 。
8. 通常所说的三氮是指 、 、 。
9. 土壤样品的预处理可以分为两大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10. 植物样品采集时要注意样品的 性、 性、 性。
11. 污染物在植物体内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三、简答题:(28分)1. 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测定大气中SO 2的原理是什么?2. 请作出质量控制均数控制图。
并说明该图的作用。
院系: 专业班级: 姓名: 序号: 装 订 线7. 简述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原理。
3. 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简述监测中心站的主要功能。
4. 简述重铬酸钾法测定COD的原理。
5.什么是光化学氧化剂?它和总氧化剂之间是什么关系?6.简述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方法。
2020-2021《环境质量分析与检测》期末课程考试试卷A1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溶液吸收法:使大气样品通过装有吸收液的吸收瓶或管中,使大气中的污染物在其中溶解或反应吸收,达到富集浓缩的目的。
《环境分析与监测》试卷及答案(F)《环境分析与监测》考试试卷(F)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在放射性检测仪器中,最常用的检测器有三类,即、、检测器。
2、简要表述下列符号所代表的意义:PM10 DO BOD5 COD TSP 。
3、“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中包括种化学类别,共种有毒化学物质。
4、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方法是:;;;。
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SO2、NO2的一小时浓度采样时间不得少于分钟;其日平均浓度采样时间,每天不得少于小时。
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III类水BOD5的浓度限值为。
7、植物样品采集时应注意样品的“三性”是:;;。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1、监测河流水质的对照断面应设于距本区第一个排污口()A、下游1000~1500m处B、下游500~1000m处C、下游100~500m处D、上游100~500m处2、在下列液体中滴加酚酞指示剂,溶液显红色的是()A、普通电热蒸馏水B、全玻二次蒸馏水C、已被固定的测氰废水D、已被固定的测氨氮废水3、大气采样时,多孔筛板吸收管气体入口应是()A、球形上部的导管口B、球形旁边的长导管口C、上述两个导管口都可以D、随便哪一个导管口4、未经任何处理的清洁水样最长存放时间为()A、24hB、48hC、72hD、96h5、采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样品,其采样工具应为()A、铁制B、铅制C、不锈钢制D、塑料制6、Saltzmain系数一般是()A、理论值B、经验值C、实验值D、其他7、采集溶解氧水样应在现场固定,固定方法是()A、加入MnSO4溶液B、加入碱性 KI溶液C、加入MnSO4和碱性 KI溶液D、只要塞紧瓶塞8、为便于了解大气污染物对不同区域的影响,布点方法是()A、同心圆B、螺线C、扇形D、功能区法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分为()A、3类B、五级C、Ⅲ级D、五类10、动物体内各器官对吸人的污染物都有转化功能,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哪一器官()A、肝B、肾C、胃D、肠三、解释下列概念:(每小题2分,共10分)1、环境质量标准:2、垃圾高热值:3、优先污染物:4、精密度:5、加标回收法:四、判断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是矿物质、有机物、无机物和有机质。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当环境污染超过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值时,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A.加强执法力度B.实施源头治理C.提高环境质量标准D.增加污染物排放量答案:B2. 下列属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是:A. 氨氮B. 二氧化硫C. 重金属含量D. 土壤pH值答案:B3. 下面哪个因素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A. 大气降水B. 河流自净能力C. 农田施肥D. 水体流动速度答案:C4. 根据《环境保护法》,不属于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是:A. 建设项目的设计、选址、施工和运营等环节B. 目前正在实施的项目C. 建设项目的选址D. 将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已建项目答案:D5. 环境质量的指标除了空气、水和土壤质量外,还包括:A. 声环境质量B. 视环境质量C. 地球磁场质量D. 风环境质量答案:A二、填空题1. 土壤中的大气物质交换主要通过 ________ 过程进行。
答案:扩散2. 水资源污染主要来源于 ________ 污染和 ________ 污染。
答案:点源,非点源3. 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排放形式为 ________ 和 ________ 。
答案:固体颗粒,气态物质4. 环境影响评价分为 ________ 评价和 ________ 评价两个层面。
答案:预测性,评价性5. 根据《环境保护法》, ________ 有权拒绝涉及环境保护的运输活动。
答案:公众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环境监测的作用和意义。
环境监测是对环境中各种因子、污染物和其它环境要素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的过程。
它的作用和意义包括:首先,环境监测可以提供环境质量的实时数据,帮助了解环境状况和变化趋势。
通过监测结果的分析和评估,可以确定环境问题,为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环境监测对于环境保护和预警非常重要。
通过监测能够及时掌握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及早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最后,环境监测对于环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环境分析与监测》考试试卷(B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将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其值为 。
2.朗伯—比耳定律的表达式为 。
3.水样的总不可滤残渣,又称 或 。
4.河流控制断面,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排污口下游 的河段上。
5.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可分为 和 。
的常规分析方法一般是 。
7.可吸入颗粒物的粒径范围是 。
8.对氟化物污染最为敏感的指示植物是 。
9.测量结果的精密度用 衡量,准确度用 衡量。
中溶液的质子条件式是: 。
11.环境监测对象的特点: 、 、 。
12.简要表达下列符号所代表的意义:DO 、BOD 5 、COD 、TSP 。
二、选择题(每题分,共15分):1. 已知溶液中+-24/Mn MnO ϕ=,++23/Fe Fe ϕ=,在此条件下用KMnO 4标准溶液滴定Fe 2+,其化学计量点的电位值为( )。
A 、B 、C 、D 、2. 微溶化合物Ag 2CrO 4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溶液中的溶解度( )。
A 、较大B 、较小C 、相等D 、大一倍3.在电位法中作为指示电极,其电位应与被测离子的浓度( ):A 、无关B 、成正比C 、对数成正比D 、符合能斯特公式的关系的粒径范围是( )A 、0~100μmB 、0~10μmC 、0~50μmD 、>10μm5.《空气环境质量标准》,依据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将其划分为( )A 、三级B 、Ⅳ类C 、二级D 、V 类6.在COD 的测定中,回流前需加入HgSO 4,其目的是( )A 、灭杀微生物B 、络合水样中的Cl -,避免Cl -消耗K 2Cr 2O 7C 、沉淀Ba 2+、Sr 2+、Ca 2+ 等金属离子D 、作为催化剂7.冷原子吸收法测汞中,KMnO4的作用是()。
A、氧化还原性物质B、防止重金属沉淀C、作为指示剂D、破坏有机物、把低价汞全部氧化成二价汞离子8.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对向国家直接报送数据的废水排放源规定,工业废水每年采样监测次数是()。
《环境分析与监测》考试试卷(B )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将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其值为。
2.朗伯—比耳定律的表达式为。
3.水样的总不可滤残渣,又称或。
4.河流控制断面,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排污口下游的河段上。
5.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可分为和。
的常规分析方法一般是。
7.可吸入颗粒物的粒径范围是。
8.对氟化物污染最为敏感的指示植物是。
9.测量结果的精密度用衡量,准确度用衡量。
中溶液的质子条件式是:。
11.环境监测对象的特点:、、。
12.简要表达下列符号所代表的意义:DO 、BOD 5、COD 、TSP 。
二、选择题(每题分,共15分):
1. 已知溶液中+-24/Mn MnO ϕ=,+
+23/Fe Fe ϕ=,在此条件下用 KMnO 4标准溶液滴定Fe 2+
,其化学计量点的电位值为()。
A 、、、、
2. 微溶化合物Ag 2CrO 4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溶液中的溶解度()。
A 、较大
B 、较小
C 、相等
D 、大一倍
3.在电位法中作为指示电极,其电位应与被测离子的浓度():
A 、无关
B 、成正比
C 、对数成正比
D 、符合能斯特公式的关系
的粒径范围是()
A 、0~100μm
B 、0~10μm
C 、0~50μm
D 、>10μm
5.《空气环境质量标准》,依据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将其划分为()
A 、三级
B 、Ⅳ类
C 、二级
D 、V 类
6.在COD 的测定中,回流前需加入HgSO 4,其目的是()
A 、灭杀微生物
B 、络合水样中的Cl -,避免Cl -消耗K 2Cr 2O 7
C 、沉淀Ba 2+、Sr 2+、Ca 2+等金属离子
D 、作为催化剂
7.冷原子吸收法测汞中,KMnO 4的作用是()。
A 、氧化还原性物质
B 、防止重金属沉淀
C 、作为指示剂
D、破坏有机物、把低价汞全部氧化成二价汞离子
8.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对向国家直接报送数据的废水排放源
规定,工业
废水每年采样监测次数是()。
A、2~4次
B、2次
C、3次
D、4次
9.在水环境监测分析中,用得较普遍的浓缩试样的方法是()。
A、萃取
B、离子交换
C、蒸发
D、沉淀
10.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测定方法可以采用()。
A、重量法
B、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C、盐酸副玫瑰苯胺光度法
D、撞击法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精密度:
2.化学计量点:
3.环境质量标准:
4.环境空气:
5.生物群落:
四、判断及改错题(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在括号中注明“√”或“×”,并在题后横线上将错误之处加以改正。
每小题2分,共10分):()1.一种碱的碱性愈强,其Pk b愈大。
()2.一种酸的酸性愈强,其共轭碱的碱性也愈强。
()3.未经任何处理的清洁水样最长存放时间为48小时。
()4.采集溶解氧水样应在现场固定,固定方法是加入硫酸锰溶液。
()5.
样点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滤料吸收法采样有哪几种常用滤料
2.简述氰化物测定中常用的蒸馏方法。
3.简述化学需氧量的概念及其在水环境监测中作用。
4.简述金属指示剂的封闭与僵化现象。
六、计算题(共25分):
1.作用于某一点的四个声源的声压级分别为90dB、86dB、80dB、90dB,
求同时作用于这一点的总声压级为多少(5分)。
附:分贝和的增值
表
2472
至化学计量点,消耗,求HCl溶液的浓度(5分)。
3.分析50mL含Cd2+μg的溶液,用的二苯硫氯仿溶液萃取,萃取率约为100%,于波长518nm处用1cm比色皿进行测量,测得T=%,求吸光系数α,摩尔吸光系数ε,桑德尔灵敏度S(7分)。
4.监测某采样点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时,用装有5mL吸收液的筛板式吸收管采样,采样流量为0.30 L.min-1,采样时间为60min,采样后用光度法测定并计算得知全部吸收液中含μgNO2,已知采样点的温度为5℃,大气压为100Kpa,求大气中二氧化氮的含量(8分)。
B卷答案
一、填空题:
1.14.2;=єbc;3.悬浮物SS;—1000米;5.急性危害作用、慢性危害作用;;—10μm;8.
唐昌蒲9.偏差、误差;10.[H+]+[H
3PO
4
]=[OH-]+[HPO
4
2-]+2[PO
4
3-];11.广泛性、复杂性、活动
易变性;12.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悬浮颗粒物
1.是指在确定的条件下用相同的方法对同一浓度样平行测定多次,求出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
程度,其高低用偏差来衡量。
2.在滴定分析中滴加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反应完全的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3.指经过科学试验确定污染物(或因素)对人体或生物不产生不良或有害影响的最低剂量或
浓度。
4.指人群、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所暴露的室外空气。
5.在一定区域或一定生境中各个生物种群相互松散结合的一种结构单元。
四、判断改错题:
1.×,pK
b
愈小;2.×,共轭碱的碱性愈弱;3.×,72h;4.×,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溶液;
5.×,农作物采样点。
五、简答题:
1.答:有定量滤纸、玻璃纤维滤膜、有机合成滤膜、微孔滤膜和直孔滤膜等类型。
2.答:常用的蒸馏方法有两种:
(1)向水样中加入酒石酸和硝酸锌,调节pH为4,加热蒸馏,简单氰化物和部分氰络合物,以HCN的形式被蒸馏出来,用NaOH溶液吸收,取此蒸馏液测得的氰化物为易释放
氰化物。
(2)向水样中加入磷酸和EDTA,至pH<2的条件下蒸馏,此时全部简单氰化合物和除钴氰络合物外的绝大部分络合氰化物,以HCN的形式蒸馏出来,用NaON液吸收,取该馏出
液测得的结果为总氰化物。
3.答:化学需氧量是指水样在一定的条件下,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
量,以氧的表示。
COD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也作为有机物相对含量的综合
指标之一。
4.答:在络合滴定中,如果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形成更稳定的络合物而不能被EDTA置换,则虽加入大量的EDTA也达不到终点,这种现象称为金属指示剂的封闭;指示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难溶于水,在滴定时指示剂与EDTA的置换作用进行缓慢,而使终点拖长,这
种现象称为金属指示剂的僵化。
六、计算题:
1..L
=90dB
p
=102L;ε=×104L/;S=×10-2μμ
=(p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