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现代智力七巧板
- 格式:pdf
- 大小:654.31 KB
- 文档页数:7
现代智力七巧板教案授课时间:年月日No.1授课时间:年月日No.2授课时间:年月日No.3智力七巧板城内小学张素丽一.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七巧板,并了解智力七巧板与传统七巧板的区别。
2.学会模拟拼图,了解组拼的原则。
3.了解七巧板的由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二 .重点,难点:学会模拟拼图,从中体会乐趣,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师讲一只美丽的小孔雀的不幸遭遇,引出课题《智力七巧板》。
(二)探究新知1.介绍智力七巧板智力七巧板有七块板组成。
分别是:两个半圆,一个园,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个直角梯形,一个中心板和一个板。
重点介绍中心板和大板。
2.传统七巧板与智力七巧板的区别(1)传统七巧板三角形重复太多。
(2)缺少世界上最美的形状一一圆形。
3.游戏一刻(三个游戏,每个人都做,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1)用大板,半圆和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2)用三角形,梯形和半圆拼成一个垃圾桶。
(3)用三角形和中心板拼成一面三角形的旗子。
4.模拟拼图(分组拼图)⑴拼故事中的4种神态的小孔雀。
分组拼图a.完成最快的一组展示。
b.剩余组互相欣赏。
(2)拼小金鱼先完成的一组展示。
5.归纳组拼原则与要求:(1)七块板都要用上。
(2)必须平放。
(3)不能重叠。
三.七巧板的由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1.七巧板中“七巧”2.七巧板—宋代的黄长睿的“七星茶几”是七巧板的雏形。
(比尔•盖茨是七巧板的狂热爱好者)四.本课的收获五 .课后作业:(任选一副)1.完成一幅人物拼图。
2.完成一幅动物拼图。
智力七巧板校本课程开发教案“智力七巧板”科普系列活动是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全国少工委长期组织的一项全国性青少年重点科普活动项目,曾被选为第四界“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金钥匙科技竞赛”动手动脑器材。
它由七块不同形状的几何图板组成,巧妙的应用排列组合和线形规划原理,可以拼排出两千多种形象生动活泼的图案,还可以用多副七巧板创造出无数自然景观、体育活动、寓言故事、古诗情景一、活动目的通过开展“智力七巧板”科普系列活动,激发广大中小学生的科学兴趣,开发他们的智力,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启迪他们的创造意识,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和寒暑假生活内容,培育科学素养,促进科技教育活动的普及与发展。
现代智力七巧板教案篇一:智力七巧板整册教案授课时间:年月日 No.1授课时间:年月日 No.2授课时间:年月日 No.3篇二:智力七巧板活动教案智力七巧板活动教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的:了解:1、通过对智力七巧板演变发展过程的了解,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
2、了解智力七巧板科普活动的活动目的意义、活动内涵和活动外延。
掌握:1、掌握智力七巧板组拼的基本技能、组拼规律和组拼创造方法:藏尖角游戏、按样拼图、按图分解、专题设计、观察创造、举一反三、一图多拼、多副创作等。
2、掌握运用智力七巧板进行广告创意、多副主题创作、天文创作、形与数(边与边、角与角、边与角的几何关系。
)创作的思路和方法。
培养:1、学生在浅易、趣味的游戏、拼搭、愉悦之中,培养自己科学的思想方法、严谨的思想态度和无限的创造愿望。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空间组拼能力和创新发明意识等。
3、培养学生良好的协作能力和意识。
4、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生活、学习习惯。
5、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介绍“智力七巧板”的演变发展过程;2、基本技能练习:拆封七巧板、藏尖角游戏、按样拼图、按图分解、专题设计、观察创造、举一反三、一图多拼、多副创作等。
三、教学准备:教学卡片若干张、欣赏作品若干张、小奖品若干份、教学挂图4张等。
四、教学方法:趣味性教学、互动式教学、竞争式教学、自由发挥式教学和协作配合式教学。
五、教学时间:10课时(每课时40分钟)六、教学过程:一、认识七巧板一、引言: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很高兴与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特殊的活动科学趣味课程——智力七巧板(板书),哪位同学能够告诉大家,何为“七巧板”?学生:七巧板就是七块板,其它回答(略)。
老师:好,有的同学回答的比较接近,综合大家的意见,七巧板有三个含义(就是七块能很巧妙拼组成很多图形的板块,但这仅仅是从字面上来理解的):1、可以拼搭出很多形象生动的图形的七块不同几何形状的图板。
智力七巧板的认识与学习【摘要】:本文是从辅导学生的角度来认识与学习智力七巧板【关键词】:七巧板;拼图;分解;创造智力七巧板不同的排列组合可以拼出2000多种形象生动的图案,多幅七巧板可以拼出无数自然景观、生活场景、体育活动、古诗意境等创意画面。
在南城区2008年中小学七巧板竞赛活动中,笔者负责学校的学生竞赛辅导,所辅导学生中有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团体总分获得中学组第一名,笔者荣获“优秀辅导老师”称号。
结合自己的辅导经验,在此谈谈对智力七巧板辅导过程中的一些认识和体会,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1.七巧板的起源以及发展1.1起源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介绍说源于宋朝黄长睿的《燕几图》,宋朝黄长睿是当时有名的文人和大书法家,为人非常好客,设计了一组长方形的桌子共7张分为大中小三个规格,当时叫“七星”。
桌子的宽度是相同的,长度不同,小桌的长度是大桌的一半,中桌的长度是大的长度减宽度。
在招待宾客的时候根据不同的需要摆拼成具有一定寓意的图案。
1.2 引入三角形明代严澄创造了含有三角形的燕几,起名叫蝶翅几。
戈汕编著的《燕几谱》,内有图案100多幅,是继《燕几图》之后的最早进入典籍的组合家具图谱。
上面三个是蝶几的几种组合方式,蝶几共13张。
小三角形1个,中三角形4个,大三角形2个,小梯形左半斜和右半斜各2个,大梯形2个。
因为古代制作的这种家具每次使用的数量是不确定的,就出现了灵活的组合方式,是最早的组合家具。
组合形式常用山、亭、鼎、瓶、叶、花卉、飞鸿、蝴蝶、双鱼等形状100余种。
1.3传统的几种七巧板1.4 “15巧”在七巧板问世大约100年后,在1878年童叶庚编辑出版了《益智图》,里面介绍自己创作的15巧(参见左图),也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世界上第一个三阶幻方(九宫)每行数字和为15的暗合,也有称此拼板为益智图等。
此拼板拼的图案更加形象丰富形象生动。
1.5 日本的四巧板日本的四巧板也称为博士板,也就是目前我们能够看到的“T”字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