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4-2017)十项重点措施表
- 格式:doc
- 大小:158.00 KB
- 文档页数:15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解的通知【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杭政办函[2014]22号【发布部门】杭州市政府【发布日期】2014.03.14【实施日期】2014.03.1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解的通知(杭政办函〔2014〕22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解》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4年是改革创新年、项目推进年、优化服务年。
突出“三个年”主题,狠抓重点工作落实,对全面推进政府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抓紧制定落实重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尽快排出重点工作任务表、时间表、责任表;狠抓进度,全力推进,扎实做好督促检查工作;通力协作,多措并举,确保2014年目标任务全面如期完成。
责任分解中的责任单位,列第一位者为牵头单位或汇总单位。
各牵头单位和汇总单位分别于2014年4月20日、7月20日、10月20日和2015年1月20日前,向市政府报告上一季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包括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和下一步措施。
市政府督查室要认真做好汇总上报工作,并将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作为市政府对各单位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加强督查和考核。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4年3月14日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解一、张鸿铭市长牵头重点工作1.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
进一步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环境保护等职能。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能,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不断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责任单位:市直属各单位,各区、县(市)政府2.规范决策程序,提高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和依法决策水平。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布第六阶段大气污染专项整治措施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3.14•【字号】杭政函[2009]49号•【施行日期】2009.03.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布第六阶段大气污染专项整治措施的通告(杭政函〔2009〕49号)为改善杭州大气环境质量,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根据国家、省、市大气污染防治和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巩固前五阶段大气污染综合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市政府决定,2009年实施第六阶段大气污染专项整治措施。
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开展工业大气污染源治理(一)限期脱硫整治。
今年年底前,热电企业的脱硫效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完成10吨/时以上燃煤锅炉(窑炉)的脱硫整治工程;2010年6月底前完成4吨/时以上燃煤锅炉(窑炉)的脱硫整治工程;2010年年底前完成目前在建工业企业燃煤锅炉(窑炉)和导热油炉的脱硫整治工程。
(二)强化激励措施。
对完成脱硫改造的热电企业重新核定排污收费额,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三)加快能源结构调整。
积极争取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供应。
(四)严格市场准入。
加快淘汰小水泥、小化工、小冶炼等落后产能。
按计划实施市区工业企业搬迁和技术改造,减少工业大气污染排放。
(五)强化工业废气排放监管。
增加飞行监测频次,扩大检查范围。
二、强化建设施工扬尘治理(六)实施工地扬尘集中整治。
按照施工文明、运输密闭、物料覆盖、进出清洁等要求,对市政、建筑、拆迁等工地进行集中整治。
(七)推行工地在线监测。
加强对工地扬尘、噪音、工程运输车等的整治。
将超载工程车列入“黑名单”,禁止屡次违法超载车辆上路。
(八)强化施工现场管理。
严格执行“六个必须”、“六个不准”,即必须围档作业,必须硬化道路,必须设置冲洗设施,必须及时洒水作业,必须配齐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运渣车辆冒顶运载,不准高空抛撒建筑垃圾,不准现场搅拌混凝土,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的通知正文:----------------------------------------------------------------------------------------------------------------------------------------------------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的通知杭政办函〔2017〕60号为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2017年)的通知》(浙政发〔2013〕59号)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4—2017年)的通知》(杭政函〔2014〕80号)等文件精神,以及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全域清洁排放区的要求,特制定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
一、总体要求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坚持重点突出、重拳出击、重典治污、务求实效的原则,建立健全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治气体制机制,全力推进“五气共治”工作,全面完成省下达任务,确保PM2.5年均浓度和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国家、省下达的考核目标,PM2.5年均浓度力争达到48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优良率力争达到72%以上,全市环境空气质量逐步改善。
二、主要任务(一)全面治理“燃煤烟气”,推动能源结构优化调整。
1.优化能源结构。
(1)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和煤炭质量。
以区、县(市)为单位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2017年煤炭消费总量比2012年削减10%以上。
严把燃煤新建项目准入关,严格要求新增煤炭消费项目实施减量替代,新建项目禁止配套建设自备燃煤电站,除背压热电联产机组外,禁止审批国家禁止的新建燃煤发电项目。
大气十条的阶段年限
摘要:
1.大气十条的概述
2.大气十条的阶段年限
3.大气十条的实施效果
4.未来展望
正文:
【大气十条的概述】
大气十条,全称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我国为应对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改善空气质量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政策。
该政策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治理措施,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提高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大气十条的阶段年限】
大气十条自2013 年开始实施,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年限为五年。
第一阶段(2013 年-2017 年):主要任务是制定和完善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建立和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的科技支撑。
第二阶段(2018 年-2020 年):主要任务是全面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加大治理力度,降低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争取实现空气质量的明显改善。
第三阶段(2021 年-2025 年):主要任务是巩固和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成果,提高空气质量,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大气十条的实施效果】
大气十条实施以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空气质量得
到了明显改善,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显著下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未来展望】
尽管我国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法规类别】污染防治【发文字号】浙政办发[2014]161号【发布部门】浙江省政府【发布日期】2014.12.31【实施日期】2015.01.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浙政办发〔2014〕161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试行)》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4年12月31日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试行)第一条为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责任,全面推进《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201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强化监督管理,加快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办发〔2014〕21号)精神,制定本考核办法。
第二条本考核办法适用于对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的年度考核和终期考核。
各县(市)的环境空气质量情况考核管理工作由各设区市人民政府负责。
第三条《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指标包括环境空气质量和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环境空气质量以各设区市本级细颗粒物(PM2.5)浓度年均值达标情况以及改善情况作为考核指标。
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完成情况以调整能源结构、防治机动车污染、治理工业污染、调整产业布局与结构、整治城市扬尘和烟尘、控制农村废气污染和保障措施等7项重点任务为考核指标。
各项指标的定义、考核要求和计分方法等由省生态办另行制订。
重大事件:5月21日,杭州市政府公布《杭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4~2017年)》,提出到2017年,杭州市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数量较大幅度减少;全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全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比2013年下降26%以上. 为了完成目标,该《计划》部署了未来4年杭州大气治污的"十项重点措施表",其中,杭州钢铁集团公司被要求2017年前完成搬迁工作.杭州市经信委及拱墅区政府系该项工作的责任单位.此举也意味着传闻已久的杭钢搬迁,终于有了一份明确的时间表.点评:厂区土地价值受关注。
此次杭钢股份搬迁事件尘埃落定,无疑最受市场关注的就是其位于杭州半山地区的厂区土地价值。
去年9月4日到9月9日因盛传杭钢股份整体搬迁后土地价值最高可达400亿元公司股价四天涨幅近40%,资本市场对其搬迁所带来的补偿关注度可见一般。
但事实上,该厂区土地并非归杭钢股份所有,公司及其子公司的生产经营用地共计2230亩土地的性质为经营租赁,租赁期限为50年,自1997年9月1日起至2047年8月31日止。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便是,杭钢股份到底能在搬迁中获得多少补偿?我们选取同城的杭锅股份对比,两者均处杭州中心城区,地段具有可比性。
另外,杭锅股份搬迁补偿协议的签订时间是2012年9月份,距离现在整整两年,但基于杭州房地产行业近两年的市场行情来看,仍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杭锅股份当时的搬迁面积约351.13亩,共补偿9.75亿元,平均每亩补偿标准为277.72万元。
根据这一标准,杭钢股份应获得的补偿金为61.93亿元。
搬迁的补偿金并非一次性的付款,而是在搬迁过程中逐年支付,我们预计在接下来的三年中,其补偿金额会只多不少。
环保搬迁将使公司净利下降。
钢铁行业是典型的重资产行业,企业的搬迁往往为重建,原有的厂区只能废弃。
这导致公司负债往往大幅增加,从而引起企业期间费用明显上升。
2014年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污染燃料禁燃区”创建工作,天然气覆盖到的设区市城市建成区基本建成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禁燃区内不再审批燃烧高污染燃料工业锅炉,已建成的使用高污染燃料的各类设施要在2014年底前全部拆除或改造使用清洁能源。
3.推进工业园区集中供热和煤改气。
制定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集中供热建设方案,积极推行大电厂集中供热模式,建设和完善热网工程。
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基本完成集中供热工程建设,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等市力争淘汰50%以上的10蒸吨/小时以下的燃煤锅炉,其他地区力争淘汰50%以上的6蒸吨/小时以下的燃煤锅炉。
全省天然气覆盖区域内力争完成25%以上燃煤锅炉、窑炉、to万千瓦以下自备燃煤电站的天然气改造任务。
4.发展清洁能源。
制订天然气开发利用方案,加快推进天然气管网设施、汽车加气站建设,建成天然气供气管线1200公里,设区城市、50%以上县级城市基本实现供气管网全覆盖,天然气年供应量力争达到88亿方左右。
全省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3.5%左右。
5.提高外购电比例。
加大省外电源合作开发力度,加快建立稳定的外来电基地,实现“外电入浙”1800万千瓦左右,外购电比例提高到25%左右。
6.严格节能措施。
严格落实节能评估审查制度,新建高耗能项目单位产品(产值)能耗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用能设备达到国家一级能效标准。
积极发展绿色建筑,新建建筑要严格执行强制性节能标准,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光伏建筑一体化、“热一电一冷,,三联供等技术和装备。
(二)防治机动车污染。
1.加强机动车管理。
宣贯实施《浙江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建立机动车排污监管平台,严格新车和转入机动车环保准入,强化机动车登记、检测、维修、报废全过程管理。
2014年底前,全面建成机动车环保检测和监管体系,实施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县以上城市建成区全面实行黄标车区域限行,强化限行区内道路执法。
各地加快出台鼓励黄标车淘汰政策,全省力争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30万辆。
浙江省人民政府公报2014年第25期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
浙政办发〔2014〕61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2017年)的通知》(浙政发〔2013〕59号)精神,经省政府同意,现将《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调整能源结构专项实施方案(2014—2017年)》《浙江省机动车污染防治专项实施方案(2014—
2017年)》《浙江省工业大气污染防治专项实施方案(2014—2017年)》《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调整产业布局与结构专项实施方案(2014—2017年)》《浙江省城市扬尘和烟尘
整治专项实施方案(2014—2017年)》《浙江省控制农村废气污染专项实施方案(2014—2017年)》六个专项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4年5月6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广海宁
试点经验加快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
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
浙政办发〔2014〕65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关于推广海宁试点经验加快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指导意见》已经省—21—。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环境污染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4.12.28•【字号】杭政办函[2004]338号•【施行日期】2004.12.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正文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环境污染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杭政办函[2004]338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杭州市环境污染整治行动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00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杭州市环境污染整治行动方案为保证环境污染整治行动的顺利实施,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整治工作的意见》(浙政发[2004]42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环境污染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浙政办发[2004]102号)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整治重点和总体目标从2005年到2007年,在全市开展对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企业的环境污染整治行动。
整治目标和要求是:以钱塘江和太湖流域水环境整治及杭州主城区大气环境整治为重点,开展对工业污染、城镇环境污染、农业农村污染专项整治,控制和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完善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增强环境监测和执法管理能力。
到2007年,全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趋势基本得到控制,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县以上城市和部分中心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率先建成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网络,环境污染防治能力有所增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二、水环境整治(一)整治目标。
钱塘江、苕溪、运河和千岛湖、青山湖等主要湖库的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60%以上;地表水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60%,其中钱塘江流域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70%;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85%以上。
(二)工作内容。
1、建立跨行政区域河流交界断面水质管理和公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