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1511366382
- 格式:ppt
- 大小:44.68 MB
- 文档页数:7
陀思妥耶夫斯基简介陀思妥耶夫斯基简介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国19世纪文坛上享有世界声誉的一位小说家,他的创作具有极其复杂、矛盾的性质。
陀思妥耶夫斯基生于医生家庭,自幼喜爱文学。
遵父愿入大学学工程,但毕业后不久即弃工从文。
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潮影响下,他醉心于空想社会主义,参加了彼得堡进步知识分子组织的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的革命活动,与涅克拉索夫、别林斯基过往甚密。
1846年发表处女作《穷人》,继承并发展了普希金《驿站长》和果戈里《外套》写“小人物”的传统,对他们在物质、精神上备受欺凌、含垢忍辱的悲惨遭遇表示深切同情。
唤醒他们抗议这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双重人格》(1846)、《女房东》(1847)、《白昼》(1848)和《脆弱的心》(1848)等几个中篇小说使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别林斯基分歧日益加剧,乃至关系破裂。
后者认为上述小说流露出神秘色彩、病态心理以及为疯狂而写疯狂的倾向,“幻想情调”使小说脱离了当时的进步文学。
1849~185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沙皇政府逮捕并流放西伯利亚。
十年苦役、长期脱离进步的社会力量,使他思想中沮丧和悲观成分加强,从早年的空想社会主义滑到“性恶论”,形成了一套以唯心主义和宗教反对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以温顺妥协反对向专制制度进行革命斗争的矛盾世界观。
他流放回来后创作重点逐渐转向心理悲剧。
长篇小说《被侮辱与被损害的》(1861)继承了“小人物”的主题。
《穷人》里偶尔还能发出抗议的善良的人,已成了听任命运摆布的驯良的人;人道主义为宗教的感伤主义所代替。
《死屋手记》(1861~1862)记载了作者对苦役的切身感受,小说描写了苦役犯的优秀品质,控诉了苦役制对犯人肉体的、精神的惨无人道的摧残,无情揭露了沙皇俄国的黑暗统治。
《罪与罚》(1866)是一部使作者获得世界声誉的重要小说诗歌文学作品。
《白痴》(1868)发展了“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主题,女主人公娜斯塔西亚强烈的叛逆性和作为正面人物的梅什金公爵的善良与纯洁,使小说透出光明的色调。
陀思妥耶夫斯基名言(123条)1、我要求别人诚实,我自己就得诚实。
——陀思妥耶夫斯基2、我只担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
3、让以前的事都过去吧,和以前的世界一刀两断,再不想听到它的任何情况,任何消息,到一个新的世界,新的地方去,从此不再回头!4、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
5、对于一个病人来说,仁爱、温和、兄弟般的同情,有时甚至比药物更灵。
6、大凡善良的人总喜欢把人往好处想,总是把人想得比实际上更好,总爱夸大他们的好处。
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以后的幻灭是很难过的,在他们觉得自己负有责任时就更难过了。
7、世界就建立在荒诞上面,没有它世上也许就会一无所有了。
8、只要一有必要,我们就会压制我们的道德感;我们就会把自由、安宁、甚至良心,把一切、一切都拿到旧货市场上去拍卖。
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只要我们热爱的这些人能够幸福。
9、在整整十年服苦役期间,我从来没有单独一个人在一起过;一次也没有,就连一分钟也没有过。
还有什么比这更可怕、更令人痛苦的呢?10、他们有那么多,而我只是一个。
11、我为什么苦恼?那是习惯,那是七千年形成的全世界人类的习惯。
将来戒掉了这种习惯,咱们就成了神。
12、仅仅为了揣摩一个坏人的想法,值得这么激动吗?由他怎么想去!13、就像是枯黄的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你的梦幻世界变得越来越荒芜。
14、我只担心一件事,就是怕我配不上我所受的苦难。
15、我不得不纪念自己感觉的周年,回忆几年前曾经如此为我所钟爱,而实际上从未有过的事情。
16、但也许是因为您过于不幸,所以才当真认为自己不对。
17、疾病导致犯罪,还是犯罪因为它本身的特殊性质,始终伴随着某种像疾病一样的现象呢?这个问题他认为自己无力解决。
18、听了这一句毫无恶意的玩笑话,公爵居然脸红得像个天真的处女,从这一点来看,我可以断定他是个高尚的青年,胸怀悲天悯人之志。
19、人之所以是人,就是要相互折磨。
20、要正直地生活,别想入非非!要诚实地工作,才能前程远大。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简介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齐名,他所走过的是一条极为艰辛、复杂的生活与创作道路,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矛盾的作家之一。
即如有人所说“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
1842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受命成为,并在一年后从军事工程学校毕业。
1843年,他将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译成俄文,可惜并没有人因此而关注他。
于是在1844年他退伍后,陀思妥耶夫斯基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
陀思妥耶夫斯基于1840年代结识了涅克拉索夫,在涅克拉索夫的鼓励下,1845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写出他的处女作--书信体短篇小说《穷人》。
1846年1月《穷人》连载于期刊《彼得堡文集》上,广获好评。
据说任杂志社主编的涅克拉索夫在读完小说后兴奋地冲进俄罗斯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的办公室,大叫:“又一个果戈理出现了!”别林斯基和他的追随者看后都有一样的感觉,别林斯基更称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俄罗斯文学的天才”。
《穷人》的单行本在一年后正式出版,陀思妥耶夫斯基也在24岁时成为了文学界的名人。
但是不久之后由于文学上的分歧,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涅克拉索夫、别林斯基决裂。
1847年 1847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空想社会主义感兴趣,参加了彼得堡拉舍夫斯基小组的革命活动。
同年果戈理发表《与友人书信选》别林斯基撰写《给果戈理的一封信》对其观点给予驳斥。
陀思妥耶夫斯基非常喜欢别林斯基这篇文章,并寻找到手抄本在小组上朗读。
1849年4月23日他因牵涉反对沙皇的革命活动而被捕,并于11月16日执行死刑。
在行刑之前的一刻才改判成了流放西伯利亚。
在西伯利亚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变,同时癫痫症发作的也愈发频繁。
1854年他被释放,但是要求必须在西伯利亚服役。
1858年他升为,从此可以有自己的时间来思考与写作。
从假处决事件到西伯利亚服刑这十年时间是他人生主要的转折,他开始反省自己笃信宗教。
编辑本段人物档案姓名:陀斯妥耶夫作家风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国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的创作具有极其复杂、矛盾的性质。
陀思妥耶夫斯基生于医生家庭,自幼喜爱文学。
遵父愿入大学学工程,但毕业后不久即弃工从文。
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潮影响下,他醉心于空想社会主义,参加了彼得堡进步知识分子组织的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的革命活动,与涅克拉索夫、别林斯基过往甚密。
1846年发表处女作《穷人》,继承并发展了普希金《驿站长》和果戈里《外套》写“小人物”的传统,对他们在物质、精神上备受欺凌、含垢忍辱的悲惨遭遇表示深切同情。
唤醒他们抗议这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双重人格》(1846)、《女房东》(1847)、《白昼》(1848)和《脆弱的心》(1848)等几个中篇小说使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别林斯基分歧日益加剧,乃至关系破裂。
后者认为上述小说流露出神秘色彩、病态心理以及为疯狂而写疯狂的倾向,“幻想情调”使小说脱离了当时的进步文学。
1849~185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沙皇政府逮捕并流放西伯利亚。
十年苦役、长期脱离进步的社会力量,使他思想中沮丧和悲观成分加强,从早年的空想社会主义滑到“性恶论”,形成了一套以唯心主义和宗教反对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以温顺妥协反对向专制制度进行革命斗争的矛盾世界观。
他流放回来后创作重点逐渐转向心理悲剧。
长篇小说《被侮辱与被损害的》(1861)继承了“小人物”的主题。
《穷人》里偶尔还能发出抗议的善良的人,已成了听任命运摆布的驯良的人;人道主义为宗教的感伤主义所代替。
《死屋手记》(1861~1862)记载了作者对苦役生活的切身感受,小说描写了苦役犯的优秀道德品质,控诉了苦役制对犯人肉体的、精神的惨无人道的摧残,无情揭露了沙皇俄国的黑暗统治。
《罪与罚》(1866)是一部使作者获得世界声誉的重要作品。
《白痴》(1868)发展了“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主题,女主人公娜斯塔西亚强烈的叛逆性和作为正面人物的梅什金公爵的善良与纯洁,使小说透出光明的色调。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谁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享誉世界,是一位闻名世界的俄国大文豪。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简介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是19世纪群星灿烂的俄国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与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齐名,是俄国文学的卓越代表,他所走过的是一条极为艰辛、复杂的生活与创作道路,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矛盾的作家之一。
即如有人所说“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简介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平可谓是十分坎坷,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年轻的时候,父母因病先后去世,他成了孤儿。
而他的文学之路则是在他22岁的时候从军事院校毕业之后开始的。
而他拥有才华的同时,他的运气也非常好。
他的第一部作品《穷人》一经问世就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按理来说,这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平应该是非常顺畅的。
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却造成了他创作风格的极大的变化。
陀思妥耶夫斯基28岁的时候,因为一场政治活动被判处死刑,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执行,但是却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又被强迫从军,服刑十年对他的应此昂非常大。
直到他39岁的时候才被允许返回家乡,第二年,陀思妥耶夫斯基便完成了他重的自由后的第一部作品——《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可灾难并没有远离他,在他43岁的时候,他心爱的妻子和他尊敬的兄长相继死亡,对他造成了极大的打击。
而他享誉世界的《罪与罚》却是在他65岁迫于生计得时候所写成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60岁的时候为了完成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第二部,因为一次意外而死亡。
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平是非常坎坷的,这也是他的作品在后期越来越现实悲观的原因。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成就陀思妥耶夫斯基成就主要体现在文学上,他的作品深受世人的瞩目。
如果将他的写作过渡段算作是一个时期的话,那么可以将他的创作划分为三个时期,前期、过渡期以及后期。
外国名人故事:陀思妥耶夫斯基他提出环境对生物进化的直接影响,生物器官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理论。
著有《动物学哲学》、《法国植物志》、《无脊椎动物系统》。
1845年4月的一个清晨,俄国著名的诗人涅克拉索夫手捧一大叠书稿来到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门前。
他急促地敲着门,不一会儿,门开了,别林斯基问道:“亲爱的尼克拉·阿历克塞耶维奇,您一大早跑到这里来,是有什么急事吗?”“新的果戈理出现了!”诗人兴奋地喊道。
“您在开玩笑吧!您以为果戈理会象蘑菇一样长得那么快吗?”别林斯基不以为然地说。
“我一点也不开玩笑,您看完这些就会相信我说的话了。
”涅克拉索夫一边说一边把手里的书稿递给别林斯基。
“那好吧,我先看看,下午1点钟您再来。
”别林斯基接过书稿,心中还是不信。
当天下午,涅克拉索夫又来了。
他一进门,别林斯基就激动地说:“尼克拉·阿列克塞耶维奇,我承认您是对的,是新的果戈理出现了。
这位父亲是一个水手,他每年往来于大西洋的各个港口,他儿子叫伊东布拉格,是世界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
他叫什么?这上面没有写名字。
”“他叫费道尔·米哈伊诺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工程部制图局的准尉。
”“真是个了不起的天才,您去找他来,我真想马上见到他。
”“这很容易,他现在就在您门外。
他和我一起来的。
”“啊!他怎么不一起进来呢?”“他有点胆怯,自己心里没底,唯恐您把他的小说否定了。
”“年轻人开始走上文学道路,对自己的第一部作品总是没把握,就像您和我当初一样。
他们需要鼓励和引导。
快请他进来。
”一个苍白瘦弱的年轻人走了进来,他拘谨而羞怯地站在别林斯基面前。
“请坐,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先生。
”别林斯基热情地说。
“谢谢。
”陀思妥耶夫斯基从别林斯基的表情上看出自己的小说有希望在他主持的《祖国纪事》上发表,心里稍觉得轻松,不像刚进门时那么紧张了。
“您的小说我整整看了一个上午,坦白地说,我完全被它打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