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均速度的专题计算

平均速度的专题计算

平均速度的专题计算
平均速度的专题计算

速度计算题

一、比值问题

甲、乙两个运动员爬两个山坡,已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4:3,则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多少?

二、过桥(山洞或隧道)问题

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12m/s 的速度通过4000米的大桥,

(1)要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2)火车全部在大桥上运行的时间? 三、平均速度

1、已知前段路程和后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求整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m/s ,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m/s ,求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2、已知前半段时间和后半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求整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做直线运动,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30m/s ,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60m/s ,则物体在整段时间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四、交通标志牌

1、如图所示为某交通标志牌,(1)请你说出这两个数据的含义,

甲“80”的含义: , 乙“南京市60km ”的含义: 。 (2)按这样的速度到南京还需的时间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五、速度计、里程表、里程碑

1、一辆汽车行驶在合肥到南京的高速公路上,汽车上的速度表指针始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汽车由图中所示的位置A 处行驶到B 处,需要多少时间?

六、图像问题

1、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

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 .4s ﹣8s 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 .0﹣8s 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

D .8s 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2. 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 ﹣t 图象,由图象可知( )

A .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 .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 .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3.甲、乙两人在美丽的南滨路上沿着平直的公路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甲、乙两人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走路速度是乙走路速度的2倍

B.甲、乙两人都做得匀速直线运动

C.甲出发时落后于乙,在8s时甲追上乙

D.12s末,甲乙两人相距2m

4、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与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

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大觉。兔子醒来后继

续向终点跑去,发现乌龟比它先到了终点。乌龟在整个过程

中的速度约为2×10-2m/s,兔子正常跑动的速度可达20m/s

以上。假设整个比赛路程为2000m,比赛过程中的路程—时

间图像如图1所示,则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乌龟的平均速度

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兔子的平均速度,乌龟比赛用时约为 s。

5.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 乙

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6.小明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从0~11s内,小明在做变速直线运动

B.在第6s时,小明静止不动

C.小明在0~11秒内步行平均速度是1m/s

D.小明在0~4s内的步行平均速度与在8~11s内的步行平均

速度相同

7.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汽车通过的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A. B. C. D.

七、列车时刻表问题

下表为简化的2016年春季北京至上海T13次特快列车时刻表。请分别计算T13次列车从北京至济南,以及北京至上海的平均速度。

八、出租车发票

右图是小红同学乘出租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

(1)该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秒?(2)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多大?

九、频闪照片

测量平均速度-练习题

1.4 测量平均速度 练习题 学习目标:能利用速度公式及变形公式进行各种计算。 一、选择题 1、关于平均速度,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 平均速度是用来精确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快慢的 C. 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D. 平均速度是几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 2、某同学从甲地到乙地,前200m 以4m/s 的速度步行,后1000m 以10m/s 的 速度乘车,则该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7m/s B 、5m/s C 、8m/s D 、9m/s 3、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通过一段路程,运动得越来越快,在通过这 段路程的最后3m 时,用了2s ,则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 )A .1.5m/s B .2m/s C .1m/s D .2.5m/s 4、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 A .甲图和丙图 B.甲图和丁图 C .乙图和丙图 D.乙图和丁图 二填空与实验题 5、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图中a 、b 、c 三 人同时从同一起 跑线开始运动,则甲图中运动最快的是 ,其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是 ; 乙图中运动最快的是 ,其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是 6.、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两电动小车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的路 程和时间,并根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1)观察图可知,甲车通过0.6 m 的路程所用的时间是 s. (2)观察图可知,乙车运动1min 通过的路程 m. (3)比较图像可知,甲车的速度 乙车的速度.(填“大于”、“等于”或 甲 乙 c 图1 a b a b c

经典整理初中物理速度计算题分类

初中物理速度分类计算题 一.路线垂直(时间相同)问题 1.子弹在离人17m处以680m/s的速度离开枪口,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己前进了多少? 2.飞机速度是声速的1.5倍飞行高度为2720m,,当你听到飞机的轰鸣声时,抬头观看飞机已飞到你前方多远的地方(水平距离)?(15℃) 二.列车(队伍)过桥问题(总路程=车长+桥长) 3.一列队长360m的军队匀速通过一条长1.8km的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时9min,求:(1)军队前进的速度;(2)这列军队全部在大桥上行走的时间。 4.长130米的列车,以16米/秒的速度正在速度正在行驶,它通过一个隧道用了48秒,这个隧道长多少米? 5.长200m的一列火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铁桥,铁桥长980m.问这列火车过桥要用多少时间?

三.平均速度问题(总路程/总时间) 6.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接着又以 7.5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小时的速度开行5分种到达目的地,求:(1)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7.汽车从A站出发,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0min后到达B站,又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10min到达C站,问(1)A C 两站相距多远?(2)汽车从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 8.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米/秒的速度行驶500秒,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100秒。求:(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9.(1)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A出发沿直线同向到达地点B,甲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v1≠v2),求甲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9.(2)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A出发沿直线同向到达地点B,乙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求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0.甲、乙两人从矩形跑道的A点同时开始沿相反方向绕行,在O点相遇, 如图所示。已知甲的速度是5米/秒,乙的速度是3米/秒,跑道上OC段 长度是50米。如果他们从A点同时开始都沿A→B→C→D同向绕行,

1.4《测量平均速度》教学设计

《测量平均速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了解平均速度是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段路程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和距离。会求出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1.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3.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养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物理情境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 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和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测量数据的严谨作风。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说“承上”是因为速度的概念是本章知识的核心,通过测量平均速度,加深学生对速度、平均速度的理解。说“启下”是因为本节是第一次分组实验课,让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等自主活动来提高实验能力,体会间接测量物理量的方法,培养合作精神。教材设计实验来巩固平均速度的知识,练习用停表测时间,用刻度尺测长度,选用的器材比较简单,只有木块、斜面和小车,通过在斜面的中间放上铁片,用来划分两段路程,在小车或小球撞击铁片时记录时间,两段时间之和就是小车在斜面上的总路程所通过的时间。教材要求学生计算前半程和总路程的平均速度,应当严格按照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在计算中复习巩固解决物理计算题的方法和步骤,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体会说到平均速度时一定要指明是“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重点:平均速度的测量。 难点:平均速度的测量,停表的使用。 三、教学策略 创设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例子,学生容易判断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也能猜想出物体速度是怎样变化的。但是要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必须进行速度测量。接着引导学生分析要测量速度,必须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用停表测量时间。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测量下

速度和平均速度计算题

速度和平均速度计算题 一选择题 1.《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瞧不起乌龟.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途中 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到了终点.整个赛程中:()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慢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慢 C.比赛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 D.比赛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 2.如果用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来表示运动的快慢,速度的单位可以是s/m那么: ( ) A.100s/m比10s/m快 B.0.2s/m比5m/s快 C.1m/s与1s/m一样快 D.10m/s比0.1s/m快 3.由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s/t可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 ) A.与路程成正比 B.与时间成正比 C.随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4.下列速度单位换算关系书写正确的是: ( ) A. 45千米/时=45千米/时÷3.6=12.5米/秒 B. 45千米/时=45×3.6米/秒=162米/秒 C. 45千米/时=45× =12.5米/秒 D. 45千米/时=45千米×5/8米/秒=12.5米/秒 5.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它在第一分钟内、第二分钟内、第三分钟内通过的距离都是300m. 在这三分钟内物体做的是: ( ) A. 速度直线运动 B. 变速运动 C. 变速直线运动 D. 不能确定 6.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可能为20m/s的是:() 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 C.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 7.在测平均速度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实际测出: ( ) A.小车头到金属片的距离 B.斜面(轨)顶端到金属片的距离 C.整个斜面(轨)的长度 D.小车头到斜面(轨)底的距离 8.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 A.20m/s B.10m/s C.5m/s D.无法确定 9.某同学平常走路步行30m,需40s的时间,现在这个同学用6min30s的时间沿操场跑道 走完一圈,那么跑道的周长最接近于:() A.400m B.300m C.200m D.150m 10.小明家离学校600m远,他步行到学校要花10min,那么他步行的平均速度为:( ) A.60m/s B.6m/s C.1m/s D.1m/min 11.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 6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 A.4米/秒 B.4.8米/秒 C.5米/秒 D.6米/秒 12.一个人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一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m,第二秒内通过的路程是

速度计算题专题

速度计算专题 一、简单的求速度问题 1、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工程,其跨海隧道全长5300m,一辆小轿车匀速通过跨海隧道的时间是265s,则这辆小轿车的速度是多少? 二、过桥问题(或隧道问题) 2、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12m/s的速度通过400米的大桥,要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3、一列火车长120米,匀速通过长360米的山洞,车身全部在山洞内的时间为10s,求火车的行驶速度。 三、比值问题 4、甲、乙两个运动员爬两个山坡,已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4:3,则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多少? 5、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汽车的运动时间之比是4: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则两辆汽车的运动速度之比是多少?

四、爆炸离开问题 6、工程上常用爆破的方法开山劈岭,设用一条96cm长的引火线来点燃炸药,引火线燃烧速度是0.8cm/s,点燃引火线后,人以5m/s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炸药爆炸前跑到离点火处500m远的安全地带? 7、在一次爆破中,点火者点燃引火线后以4m/s的速度跑开,当跑到离爆炸点600m远的安全区时,炸药恰好爆炸。若引火线燃烧速度是0.5cm/s,求引火线的长度。 五、追赶问题 8、步行人的速度为v1=5km/h,骑车人的速度为v2=15km/h,若步行人先出发t=30min,则骑车人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步行人? 六、相遇问题 9、甲乙两地相距300m,小明和小红分别从两地相向而行,步行速度都是1.5m/s,同时有一只小狗在两人之间来回奔跑,其速度为6m/s,则小明和小红相遇时,小狗奔跑了多少路程?

10、一运动物体通过240m的路程,前一半路程用了1min,后一半路程用了40s。 求:(1)前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2)后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3)全程的平均速度。 八、列车时刻表问题 11、下表为简化的2002年春季北京至上海T13次特快列车时刻表。请分别计算T13次列车从北京至济南,以及北京至上海的平均速度。

初二物理两种平均速度的计算学法指导.doc

初二物理两种平均速度的计算 河南 张书生 在《直线运动》一章的学习中,会遇到两种平均速度:一种是“等时间段”的平均速度,另一种是“等位移段”的平均速度。对这两种平均速度,你会计算吗? 1. 等时间段 问题:某物体运动全程的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 v 1 ,后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 v 2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分析:设前半段时间为 t 1 ,后半段时间为 t 2 ,则 t 1 t 2 ,全程 s 的平均速度为 v 。 由题意有: s v 1t 1 v 2 t 2 。 故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v s v 1t 1 v 2 t 2 v 1 v 2 t t 1 t 2 2 推广 把经过全路位移 s 的时间分成 n 个等时间段(每段时间对应不同的平均 速度),经过 s 的平均速度可用 v v 1 v 2 v n 表示。 n 2. 等位移段 问题:某物体运动全程位移中前一半的平均速度为 v 1 ,后一半的平均速度为 v 2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分析:设前半段位移为 s 1 ,后半段位移为 s 2 ,则 s 1 s 2 , s 1 s 2 s 。设全程 s 的 平均速度为 v 。 s 1 s 2 由题意知,通过 s 的时间为 t v 2 v 1 所以经过 s 的平均速度为 v s 2v 1 v 2 (s 1 s 2 s s 1 s 2 v 1 v 2 ) 2 v 1 v 2 推广:如果 s 被分成 n 段,s 1 s 2 s n s ,相应各段的平均速度为 v 1、 v 2 v n , n 可 求 得 经 过 s 的 总 时 间 t t 1 t 2 t n , 则 经 过 s 的 平 均 速 度 满 足

测平均速度实验题

xxxXXXXX学校XXXX年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XXX年级xx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题号 一、实验, 探究题 总分 得分 一、实验,探究题 (每空?分,共?分) 1、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测出物体运动的路程和运动物体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即可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是为了方便测量_____________,如图所示,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v=___________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路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__小车通过下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 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时间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选填“大”或“小”)。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偏 (选填“大”或“小”)。 评卷人得分

3、在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原理是. (2)在实验中,除了用到如图所示的器材外,还缺少的器材是. (3)所测路程为m. (4)假设所用时间为7s,那么小车的平均速度m/s.(保留两位小数) 4、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l)图中AB段的路程S AB=____cm,如果测得时问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cm/s。 (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似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______。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和同学们一起用硬纸板搭建了图12所示的轨道,测量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 (1)根据实验的原理,需要测量的物体量是小球运动的路程s和所用的时间t.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平均速度专项练习题.

一.基础计算 1.某列车从永川到重庆,发车时间为上午11:35,到站时间是下午2:35,如果列车行驶的速度是54千米/小时,求永川到重庆的距离。 2.某人骑自行车到相距5千米的地方上课,他骑车的速度是5米/秒,为了不迟到,他至少需要提前几分钟动身? 3.闪电后4秒钟听到雷声,问:闪电处距观察者有多远?(V声=340米/秒,V光=3×108米/秒) 4.某同学以4米/秒的速度从早上7:20出发上学,他家距学校2千米,问:该同学能否在7:30前感到学校? 5、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450米/秒,若将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 射出信号,经过4秒钟后收到反射回来的波,求海洋深度是多少? 二.平均速度问题(总路程/总时间) 6.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接着又以 7.5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小时的速度开行5分种到达目的地,求:(1)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7.汽车从A站出发,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0min后到达B站,又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10min到达C站,问(1)两站相距多远?(2)汽车从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 8.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米/秒的速度行驶500秒,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100秒。求:(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9.如图为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 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 相机每隔0.2S 闪拍一次,分析照 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作的 是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小球从A点到D平均速度是m/s,小球从D点到F平均速度是m/s,小球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 三.比值问题 10.甲、乙两个运动员爬两个山坡,已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4:3,则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多少?

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习题精选(有答案)

“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补充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职业运动员进行12min的体能跑测试和田径比赛中的百米赛跑,同样是比较快慢,前者是___一定的条件下,比较___的长短,后者是在____一定的条件下,比较____的长短。【时间路程路程时间】 2、平均速度是反映做______ 运动的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只能对运动做______描述,从______运动的平均速度的观点出发,看龟兔赛跑的典故,其结果表示______的平均速度大于______的平均速度,汽车速度计所表示出的速度是速度。【变速粗略变速龟兔瞬时速度】 3、一物体做变速运动,全程48m,前一半路程用12s,后一半路程用8s,则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m/s,全程平均速度为____m/s。【2;3; 2.4】 4、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速度之比是______,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速度之比是______ 【2:1 2:1】 5、全国铁路大提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 极大的便利。在桂林北到南宁之间约437km的铁道线上,运行着两对“城际快速列车”N801/N802次和N803/N804次。下面是N801次快速列车的运行时刻表。 请根据列车时刻表计算:N801次列车由桂林北到柳州全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m/s。(保留一位小数)【34.9】 6、甲、乙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它们运动的时间之比是4∶3;两车运动速度之比是______. 【9∶10】 7、为测定某轿车在平直路面上行驶的速 度,小明同学利用数码相机拍摄了一张 在同一张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 10所示.已知拍摄时间间隔设定为1s, 轿车车身长为3.6m。 (1)轿车在AC段做运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大小为m/s; (2)轿车在CF段做运动,CD、DF两段相比较,汽车通过________段的平均速度大运动,此段的平均速度等于。【1)匀速直线、9(2)减速、CD,6.3m/s】 8、汽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5s(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制动刹车,司机的反应时间)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4.5s滑行60m车停止,则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m/s。【14.5】 二、选择题: 1、甲、乙、丙、丁四人分别以3.7km/h、62m/min、96cm/s、1m/s的速度步行相同的路程,所需时间最长的是()【C】 A、甲 B、乙 C、丙 D、丁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瞬时速度就是物体在直线运动中某一时刻的速度; B、平均速度就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各段速度

关于速度的计算题型总结模板

关于速度的计算题型总结 一、基本行程问题 (一)、关于路程、速度、时间的基本计算 【思路点拨:这类问题要注意明确实际问题中的数据对应的物理量。若是两个物体的运动问题,要注意这两个运动物体间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 1.小明同学从桂城乘车去南国桃园游玩,所乘车的速度计如图甲所示, 他也看见路边一个交通标志牌,如图乙所示,则: (1)该车的速度是多少? (2)该车以速度计上的平均速度行驶,从标志处到南国桃园至少需要 多少小时? 2.在一次引爆中,用一条96厘米长的引火线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引爆,引火线的燃烧速度是0.8厘米/秒,点火者点燃引线后以5米/秒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出500米远的安全地区?(三种方法) 3.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经过2.1s听到爆炸的声音,求:(1)大炮距坦克多远?(2)炮弹的飞行速度多大? 4.一位同学乘坐一辆汽车行驶在一条限速为60km/h的公路上,他测出汽车每隔10秒就驶过6根路边相距45m的电线杆,求汽车的速度是多少?汽车有没有超速?

电图,可以了解到被检者心跳的情况,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1 min 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待检者甲、乙的心电图分别如图甲、乙所示.若医生测量时记下被检者甲的心率为60次/ min .则: (1)根据甲的心率为60次/ min 可知,甲每次心跳时间间隔(即甲心电图纸带相邻波峰走纸所用时间)为 s ; (2)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大小为多少毫米每秒? (3)乙的心率为多少次每分钟? (三)出租车、列车时刻表问题 【思路点拨:遇到表格类题目,关键是要读懂表格,分析清各个物理量,一般不难。】 6.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右表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2)出租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3)出租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 7.(列车运行时刻表对于合理安排旅行非常重要,学生应该学会使用。下表是由青岛开往北京的T26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通过分析此运行时刻表,请你计算: 车次 自 青 岛 起 公 里 183 283 393 514 743 890 T26 到站 青岛 潍坊 淄博 济南 德州 天津 北京 到站时间 — — 11:59 13:13 14:46 16:22 18:33 19:54 开车时间 9:59 12:02 13:16 14:56 16:24 18:35 — — (1)T26次列车从济南到北京的运行距离为多少? (2)T26次列车从济南到北京的运行时间为多少? (3)该次列车从济南到北京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 20mm 20mm 25mm 25mm 甲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教学设计

第三节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教学目标 1、 知道变速运动,知道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 2、 知道什么是瞬时速度。 3、 知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4、 能应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教学重点 1、 平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 教学难点 1、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平均速度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到匀速直线运动,常见的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做变速运动。例如从北京到天津的火车启动和进站时运动得较慢,中间运行时运动得较快,有时还要在中途车站停下来,火车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下面请同学们看书第43页图,分析这四幅图的运动特点。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变速运动的情况比匀速运动复杂,在不要求很精确,只做粗略研究的情况下,也可以用v=t s 求出它的速度。不过这时求出的速度v ,表示的是物体在通过路程s 中的平均快慢程度,应该叫做平均速度。 [板书]一、平均速度: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1.计算公式: t s v =- 师: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的快慢,计算时要注意s 是物体运动的全部路程,t 是通过全部路程所需时间,求出的平均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而不能表示运动中任何一段路程,或任何一段时间内的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常用平均速度来描述。通常所说

的某某物体的速度,一般指的就是平均速度。 下面请同学们看书第44页的表,了解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 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计算方法完全相同,下面我们就来举几个例子,来学习一下平均速度的计算。 例题1:请同学们看书第44页的例题(教师分析并讲解)。 例题2:(投影) 一辆汽车刚启动时,第1秒内运动2m,第2秒内运动4m,第3秒内运动6m,求: (1)汽车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 (2)汽车在前3秒内的平均速度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草图(图4-1),帮助同学分析。 [板图1] 师:前2秒通过的路程是第1秒的2m和第2秒的4m之和,所用的时间是2秒,求平均速度要用汽车前2秒通过的总路程除以2秒,求前3秒的平均速度的方法与求前2秒的平均速度的方法是相同的,用汽车前3秒通过的总路程除以3秒。 请同学们将例2做在练习本上,同时发几片胶片给几位同学。请他们将题目解在胶片上,准备用投影仪将所做结果打在屏幕上,教师巡视,答疑。 教师可选一位在解题中忘记写公式或忘记写单位的同学,或计算有错误的同学,将其答题用投影打在屏幕上,让同学们对照自己的答题指出该同学的错误。再找一位规范做题的同学的答题打在屏幕上,或教师给出一个规范解题的过程打在屏幕上。 投影: 已知:s1=2m,s2=4m,s3=6m 求:(1) - 1 v(2) - 2 v 解:(1) - 1 v = 秒 前2 2 1 t s s+ = s m s m m / 3 2 4 2 = + (2) - 2 v== + + = + + s m m m t s s s 3 6 4 2 3 3 2 1 秒 前 4m/s 答:汽车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速度和平均速度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 知识点一:变速直线运动与平均速度 例1. 关于平均速度,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 平均速度是用来精确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快慢的 C. 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D. 平均速度是几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 题意分析:平均速度是用来大致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但平均速度与速度的平均值根本不是一回事;因此A选项说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肯定是不对的;B选项说平均速度是用来精确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快慢的说法也是不对的;C选项说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这就是平均速度的定义,是对的;D选项说平均速度是几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也是不对的。 解答过程:C 解题后的思考:对于平均速度,千万不能简单地等同于速度的平均值,平均速度应该弄明白,指的是哪一段路程或者哪一段时间上的平均速度,不同路程或者不同时间上的平均速度有可能是不相同的。 例2.一位同学以3 m/s的速度跑完全程的一半后,立即又用5 m/s的速度跑完另一半路程. 问该同学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题意分析:有关求平均速度的问题应该弄明白,求的是哪一段路程或者哪一段时间上的平均速度,本题中要求的是全程的平均速度,必须用全程的路程除以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 解答过程: 已知:s1+s2=s v1=3m/s,v2=5m/s 求:=? 解:假设全程的路程是s,则:前一半路程所用时间为:t1= 后一半路程所用时间为:t2= 所以,跑完全程所用时间:t=t1+t2= 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 答:该同学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3.75m/s。

速度计算题

速度计算题 1.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一54千米/时的速度通过一个长700米的山东需要多少时间? 2.蝴蝶飞翔的速度是5米/秒,要非到距出发点0.6千米的花园,它要花多少时间? 3.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形式,甲车速度为10千米/小时,乙车的速度是30千米/小时,乙车发现到追上甲车形式了15千米,求乙车发现甲车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4.甲乙两抵相距7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向乙地开出,速度是15米/秒,一辆自行车同时从乙地出发驶向甲地,他们在离甲地54千米处相遇.求自行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5.一艘巡洋舰用70千米/小时的速度追赶在它前面10千米的一艘战斗舰,巡洋舰追了210千米,恰好赶上战斗舰,求战斗舰的速度. 6 用一只玻璃杯、水和天平测定石子密度,实验记录如下:杯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m1=200g,放入石子后,杯子、水、石子总质量m2=215g,取出石子后,杯子和水的总质量为m3=190g,求石子密度。 7 甲乙两同学分别在一跟铁管2侧,铁管长153米,甲在其一端敲击了一下,乙同学听见了两次声音。已知听到两次声音的间隔为0.42秒。求声音在铁管中传播的速度。

8 题目:有一山峡宽1200米,两旁都是竖直徒壁,有一人在山峡内放一枪,头两次回声间隔5秒,则人离两壁的距离是多少?(设声速v=340米/秒) 9 有一山峡宽1200米,两旁都是峭壁。有人在山峡内放一枪,他听到头两次回声间隔5秒,求这个人离两峭壁的距离。(空气中声速为340m/s) 10 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经过2.1s听到爆炸的声音,求大炮距坦克多元?炮弹的飞行速度多大? 11.张明与李红两名同学欲测一段铁路长,但没有合适的直尺。他们知道声音在空气中与在钢铁中传播的速度分别为340m/s和5000m/s。于是张明站在欲测铁路的一端,李红站在另一端,张明用锤子敲击一下铁轨,李红听到两次响声的时间相差2s。问:这段铁路长有多少? 12、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8秒内通过的路程为16m,问最初3s内的运动速度是多少? 13、汽车从A站出发,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0min后到达B站,又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10min到达C站,问(1)两站相距多远?(2)汽车从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

速度计算专题训练

速度计算专题(1)速度的简单计算 【专题一】速度的简单计算 1、 已知路程、时间求速度,用公式 例题1:要测量自己步行的速度,需要的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和______,再用公式 __ 求出步行的速度,因此所需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和_____。 例题2:(14贵阳中考)2008年9月27日北京时间16:43翟志刚实现了我国第一次太空行走,如图所示,此次太空行走共进行了19分35秒,期间,他与飞船一起飞过了9165km ,则他的飞行速度为多少km/s 。 2、已知速度、路程求时间,用公式 例题3:(14浙江中考) 2008年底大陆与台湾实现了直接通邮、通商、通航,两岸的交流更加便捷、高效。现经大陆和台湾双方的共同努力,实现了飞机从03年的上海至香港转机到台北,到08年的从上海到台北直航。已知香港至台北的距离为760千米,香港至上海的距离为1140千米,上海至台北的距离为550千米,假设飞机以500千米/时的速度均为匀速飞行。求: (1)从图可知,台北位于上海的 方向。 (2)若飞机从上海经香港转机到台北,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3)若飞机经新航路可以直飞台北(减少了经香港绕行的麻烦),需要多少时间?这样可节省多少时间? 3、已知速度、时间求路程,用公式 例题4:一个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4_____。它的物理意义是 她以这样的速度从家到学校共花了10分钟,则她家到学校有多远? 4、交通标志牌 例题5:如图所示为某交通标志牌,(1) 请你说出这两个数据的含

义,甲“80”的含义: , 乙“南京市60km ”的含义: 。 (2)按这样的速度到南京还需的时间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例题1:如图5-14所示是汽车上的速度表在某一时刻的示数, (1)它表示此时汽车的速度是 . (2)若汽车以这个速度行驶3h ,则汽车通过的路程为多少km ? 例题6:小红一家乘汽车前往钦州探望外婆,在经过如图8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时,汽车如图8乙所 示的速度是 ,若汽车继续以该速度匀速行使,再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钦州? 例题7:“五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小明注意到了如上图所示交通标志牌的标志,则 (1)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上桥最快需要用几分钟? (2)如果小明的爸爸驾车通过标志所示的这段路程用时30min ,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 (3)当汽车行至某高速公路入口处时,小明注意到这段高速公路全长180km ,行驶速度要求为:最低限速60km/h ,最高限速120km/h ,小明看表此时正好是上午10:00,他很快算出并告诉爸爸要跑完这段路程,必须在哪一段时间内到达高速公路出口才不会违规。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告诉他爸爸的是哪一段时间?

平均速度的专题计算

甲 乙 速度计算题 一、比值问题 甲、乙两个运动员爬两个山坡,已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4:3,则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多少? 二、过桥(山洞或隧道)问题 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12m/s 的速度通过4000米的大桥, (1)要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2)火车全部在大桥上运行的时间? 三、平均速度 1、已知前段路程和后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求整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m/s ,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m/s ,求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2、已知前半段时间和后半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求整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做直线运动,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30m/s ,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60m/s ,则物体在整段时间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四、交通标志牌 1、如图所示为某交通标志牌,(1)请你说出这两个数据的含义, 甲“80”的含义: , 乙“南京市60km ”的含义: 。 (2)按这样的速度到南京还需的时间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五、速度计、里程表、里程碑 1、一辆汽车行驶在合肥到南京的高速公路上,汽车上的速度表指针始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汽车由图中所示的位置A 处行驶到B 处,需要多少时间? 六、图像问题 1、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 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 .4s ﹣8s 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 .0﹣8s 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 D .8s 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2. 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 ﹣t 图象,由图象可知( ) A .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 .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 .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速度计算题类型总结(有答案)

《速度》计算题类型总结 1、简单的求速度问题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工程,其跨海隧道全长5300m ,一辆小轿车匀速通过跨海隧道的时间是265s ,则这辆小轿车的速度是多长? 解:s m s m t s v /202655300=== 2、过桥问题(或隧道问题) (1)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12m/s 的速度通过400米的大桥,要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2)一列火车长120米,匀速通过长360米的山洞,车身全部在山洞内的时间为10s ,求火车的行驶速度。(3)一列长310米的火车,用13m/s 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隧道需要1min10s 的时间,则隧道的长度是多少? 解:(1)s s m m m v s s v s t 50/1240020021=+=+== (2)s m s m m t s s t s v /12101202360212=?-=-== (3)t=1min10s=70s m m s s m s vt s s s 60031070/13112=-?=-=-= 3、比值问题 (1)甲、乙两个运动员爬两个山坡,已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4:3,则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多少? 解:1:23 4 2321122211221121=?=?=?=÷=s s v v s v v s v s v s t t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汽车的运动时间之比是4: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则两辆汽车的运动速度之比是多少? 解:10:956 4321122211221121=?=?=?=÷=s s t t s t t s t s t s v v 4、速度大小的比较问题 甲同学骑车行驶45km 用3h ,乙同学跑400米的纪录是1min20s ,他们两人谁的速度大? 解:s s t 8020min 12== h km h km t s v /15345111=== h km s m s m t s v /18/580400222==== 因此乙的速度大。 5、爆炸离开问题 (1)工程上常用爆破的方法开山劈岭,设用一条96cm 长的引火线来点燃炸药,引火线燃烧速度是0.8cm/s ,点燃引火线后,人以5m/s 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炸药爆炸前跑到离点火处500m 远的安全地带? 解:方法一:比较时间 区。他能在爆炸前跑到安全因 100/5500 t 120/8.09621222111t t s s m m v s s s cm cm v s t >====== 方法二:比较路程(1) 安全区。 所以他能在爆炸前跑到因为 500600 600120/5s 120/8.096222111m m m s s m t v s s cm cm v s t >=?=?==== 方法三:比较路程(2) 安全区。 所以他能在爆炸前跑到因为 9680 80100/8.0s 100/5500111222cm cm cm s s cm t v s s m m v s t <=?=?==== (2)在一次爆破中,点火者点燃引火线后以4m/s 的速度跑开,当跑到离爆炸点600m 远的安全区时,炸药恰好爆炸。若引火线燃烧速度是0.5cm/s ,求引火线的长度。 解:(分步表达)cm s s cm t v s s s m m v s t t 75150/5.0 150/46002221112=?=?=== == (综合表达) cm s m m s cm t s v t v t v s 75/4600/5.011212222=? =?=?=?= 6、追赶问题 (1)步行人的速度为1v =5km/h ,骑车人的速度为2v =15km/h ,若步行人先出发30min ,则骑车人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步行人? 解:22 222021111/15)5.0(/5 )(t h km h t h km t v s t t v t v s ?=+?∴ ?==+?=?= h t 25.0 2=∴ (2)甲、乙两车从同地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是10m/s ,乙车的速度是甲车速度的1.5倍,甲车出发1min 后,乙车才出发去追甲车。 求:①乙车的速度。 ②乙车出发时距甲车多远? ③乙车追上甲车需用多长时间?④乙车追上甲车时离出发点多远? 解:(1)s m s m v v /15/105.15.112=?=?= (2)m s s m t v s 600601/10010=??=?= (3)22222021111/15)601(/10 )(t s m s t s m t v s t t v t v s ?=?+?==+?=?= s t 12 2=∴ (4)m s s s m t t v t v s 720)60112(/10)(021111=?+?=+?=?= 7、相遇问题 (1)甲乙两地相距300m ,小明和小红分别从两地相向而行,步行速度都是1.5m/s ,同时有一只小狗在两人之间来回奔跑,其速度为6m/s ,则小明和小红相遇时,小狗奔跑了多少路程? 解:t v v t v t v s s s ?+=+?=+=)(21221121 300m=(1.5m/s+1.5m/s)×t ∴t=100s m s s m t v t v s 600100/63333=?=?=?= (2)速度都是30km/h 的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水平公路上相向行驶,当它们相距60km 时,一只鸟以60km/h 的速度离开甲车头直向乙车飞去,当它到达乙车车头时立即返回,并这样继续在两车头间来回飞着,试问到甲乙两车车头相遇时,这只鸟共飞行了多少路程? 解:t v v t v t v s s s ?+=+?=+=)(21221121 60km=(30km/h+30km/h)×t ∴t=1h

速度计算专题1(专题一 速度的简单计算)

速度计算专题(1) ------专题一速度的简单计算 班级:姓名: 【专题一】速度的简单计算 1、已知路程、时间求速度,用公式 例题1:要测量自己步行的速度,需要的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和______,再用公式 __ 求出步行的速度,因此所需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和_____。 例题2:(09贵阳中考)2008年9月27日北京时间16:43翟志刚实现了 我国第一次太空行走,如图所示,此次太空行走共进行了19分35秒, 期间,他与飞船一起飞过了9165km,则他的飞行速度为多少km/s。 (2)他身着的舱外航天服几乎就是一个小型飞船,请根据他所处环境,谈谈该航天服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写出一条即可) 2、已知速度、路程求时间,用公式 例题3:(09浙江中考) 2008年底大陆与台湾实现了直接通邮、通商、通 航,两岸的交流更加便捷、高效。现经大陆和台湾双方的共同努力,实 现了飞机从03年的上海至香港转机到台北,到08年的从上海到台北直 航。已知香港至台北的距离为760千米,香港至上海的距离为1140千米, 上海至台北的距离为550千米,假设飞机以500千米/时的速度均为匀速 飞行。求: (1)从图可知,台北位于上海的方向。 (2)若飞机从上海经香港转机到台北,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3)若飞机经新航路可以直飞台北(减少了经香港绕行的麻烦),需要多少时间?这样可节省多少时间? 3、已知速度、时间求路程,用公式 例题4:一个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4_____。它的物理意义是 她以这样的速度从家到学校共花了10分钟,则她家到学校有多远?

甲 乙 4、交通标志牌 例题5:如图所示为某交通标志牌,(1)请你说出这两个数据的含 义,甲“80”的含义: , 乙“南京市60km ”的含义: 。 (2)按这样的速度到南京还需的时间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例题1:如图5-14所示是汽车上的速度表在某一时刻的示数, (1)它表示此时汽车的速度是 . (2)若汽车以这个速度行驶3h ,则汽车通过的路程为多少km ? 例题6:小红一家乘汽车前往钦州探望外婆,在经过如图8甲所示的交通标志 牌时,汽车如图8乙所示的速度是 ,若汽车 继续以该速度匀速行使,再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钦州? 例题7:“五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 小明注意到了如上图所示交通标志牌的标志,则 (1)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上桥最快需要用几分钟? (2)如果小明的爸爸驾车通过标志所示的这 段路程用时30min ,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km/h ? (3)当汽车行至某高速公路入口处时,小明注意到这段高速公路全长180km ,行驶速度要求为:最低限速60km/h ,最高限速120km/h ,小明看表此时正好是上午10:00,他很快算出并告诉爸爸要跑完这段路程,必须在哪一段时间内到达高速公路出口才不会违规。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告诉他爸爸的是哪一段时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