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疾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7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男性乳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诊断男性乳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本文对20例男性乳腺疾病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了解病变的声像特点,病灶周围及内部血流情况。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男性乳房发育症病变检出率100%,其中良性病变15例,恶性病变5例;血流信号检出率良性疾病25%,恶性疾病45%。
(良、恶性疾病的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均有显著差异。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男性乳腺疾病的性质、定位、良、恶性鉴别诊断,对临床手术均有指导意义。
)乳腺疾病多见于女性,但近年来随着彩超仪器迅猛发展,特别是高频探头的应用,各种男性乳腺良恶性病变报道也逐渐增加,现将我院2004年来所检出的男性乳腺病变有关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1.1资料与方法本文资料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男性病例。
20例患者年龄在18岁~67岁,平均年龄42.6岁,10例为双乳病变,手术后病理证实良性病变12例,恶性病变3例,使用仪器为gev7多维星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14mhz,患者取仰卧位,采用直接接触法,首先进行二维灰阶超声检查,对病变部位作横、纵切面扫查,分别测量乳腺或病变的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然后用彩色多普勒检查,仔细观察病灶周边及内部的血流信号,血流多少,分布,并对其进行脉冲多普勒取样,测量vmax、vmin、ri。
1.2超声表现:对本组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7例良性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超声表现,乳房内出现似女性乳腺样腺体回声,腺体内部回声不均匀。
3例为恶性病变患者肿块大小约1.5—3.7cm,超声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其内回声不均匀,其内多见微小钙化回声,2例可见向周边组织浸润,可见3支以上穿支血流信号。
2结果20例男性乳腺疾病患者,其中15例手术病理证实,5例在超声引导下取组织活检送病理证实。
15例手术者有12例术后病理提示为良性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3例为恶性病变。
3讨论男性乳腺近似青春期前女性乳腺,有纤维脂肪组织内衬以上皮,肌上皮两层细胞的导管构成,既无输服窦也无末梢导管小叶单位,由于在生理上始终处于不发育状态,故女性常见的乳房疾病在男性发病率极低,在男性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男性乳腺发育症占65%,其次是男性乳腺癌占25%,其他良性肿块占10%[1],男性乳腺发育取决于雌激素、孕酮、生成激素、催乳激素的平衡,当其分泌过多或排泄障碍,造成彼此平衡失调时刺激乳腺组织增生,导致乳腺发育[2]。
2022,19(9):10-14.[10]郭安坤,杨发新,王化齐.比较不同手术入路下行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及影响程度[J].贵州医药,2020,44(12):1890-1891.[11]马邹,张上上,张鹏,等.微创直接前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对比观察[J].国际骨科学杂志,2022,43(5):307-313.[12]王永才,黄秋,刘凯.直接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平衡功能及本体感觉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1,18(4):120-123.[13]潘竹,秦然,宋华荣,等.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与Hardinge入路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早期疗效比较[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21,55(6):648-653.[14]程文丹,吴晗,张积森,等.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髋关节的早期疗效[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23(28):4429-4434.[15]严伟,贺金晓,潘守峰,等.侧卧位下髋关节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短期疗效观察[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20,20(4):335-340.[16]邓晨,倪朝民,罗正亮,等.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和后外侧入路对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平衡及本体感觉差异的比较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9,54(11):1795-1799.[17]孙明辉,王渭君,闵令田,等.直接前方入路与直接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0,20(15):2952-2956.[18]王晓桐,朱康,马胡晶,等.前外侧与后外侧入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关节功能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8):18-21.[19]陈志坚,周雪明,刘世帧,等.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120例临床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36(8):1296-1299.[20]欧栓机,许长鹏,齐勇,等.侧卧位直接前入路和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对比[J].实用医学杂志,2019,35(7):1079-1083.(收稿日期:2023-02-06) (本文编辑:张爽)*基金项目: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计划课题(202310776)①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江西 赣州 341000通信作者:陈盈希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乳腺触诊成像与乳腺X射线摄影对BI-RADS 4类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陈盈希① 【摘要】 目的:分析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DS)、乳腺触诊成像与乳腺X 射线摄影联合诊断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类乳腺结节良恶性的效能。
探讨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乳腺癌的意义。
方法选取从2010年6月至2012年2月内我院b超室检查确诊的26例乳腺癌患者,观察病变部位,大小,边界,内回声,瘤体侵润情况及cdfi的改变。
结果肿瘤发生在外上象限的21例,发生在其他部位的5例。
肿瘤直径50mm以上者19例,50mm以下者7例。
侵润到筋膜的21例。
腋窝淋巴结可见及肿大的17例。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一种无损伤,无痛苦,无电力辐射的影像技术。
早期诊断及治疗是治愈乳腺癌的关键。
目前超声,钼钯,mri,红外线等影像学检查方法。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是早期诊断乳腺癌的主要检查手段之一。
【关键词】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是除了子宫癌外占中-老年妇女恶性肿瘤的最常见的肿瘤之一。
是乳腺导管上皮及末梢导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
早期无任何症状,晚期出现肿块处皮肤凹陷,橘皮样改变及乳头凹陷等一些临床症状并转移到肝、肺及骨骼等器官。
因本病早期无任何症状不做b超检查就错过及时的治疗机会。
本文探讨彩色多普勒b超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从2010年6月至2012年2月内我院b超室检查确诊的乳腺癌患者26例,年龄42-67岁,平均年龄50岁。
受检者均经其他上级医院有关组织涂片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证实乳腺癌,其中8例患者手术证实。
本组病例患者肿瘤发生在外上象限的21例,发生在其他部位的5例。
肿瘤直径50mm以上者19例,50mm以下者7例。
侵润到膜的21例。
腋窝淋巴结可见及肿大的17例。
其中自无任何症状体检中发现的9例,其他17例患者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质硬,边界不清,不宜移动的肿块,皮肤凹陷及橘皮样改变,乳头凹陷,自可摸到的锁骨淋巴结及腋窝下淋巴结等临床症状。
1.2 检查方法本组病例都用philips—hd6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患者一般采取仰卧位,解开上衣,充分暴露乳房。
如病变靠外侧,不能全部包括时,可以改用侧卧位探测。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7 Vo1.17 No.48110投稿邮箱:zuixinyixue@静息状态,左心室的收缩末期容量增加,LVEF 小于40%,可以判定患者的心功能出现了异常。
如果患者出现舒张性心力衰竭可以认定为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疾病。
参考文献[1] 韩淑杰.超声心动图综合参数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评价,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8):3045-3047.[2] 肖艳瑰.心脏彩超在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诊断的应用价值分析,医学信息,2015,28(37):114-115.[3] 杜艳.心脏彩超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中国现代医学,2015,53(25):93-95.[4] 徐晓红.心脏磁共振成像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中国循环杂志,2015,30(6):610-612.·医学影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应用BI-RADS分级诊断标准诊断乳腺疾病的价值逯君莉(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人民医院,河南 栾川 471500)0 引言在对乳腺癌进行诊断和治疗时,影像检查技术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超声、钼靶X 线摄影则是临床中最常用的影像检查手段[1]。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操作比较简单方便,而且费用较低,是对乳腺疾病进行检查的首选方法,除此之外在对肿瘤进行早期发现,对其性质进行判断以及介入性诊断穿刺中,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作用也非常重要。
本研究主要分析了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应用美国放射学会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级诊断标准诊断乳腺疾病的价值,现做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以乳腺疾病就诊,同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51例(病灶95个),均为BI-RADS3-5级。
全部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为20-76岁,平均年龄为(48.1±11.6)岁;超声检查前全部患者均没有进行病理学检查和其他影像学检查,仅给予体检。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疾病的价值。
方法:对180例乳腺疾病的超声表现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
结果:乳腺恶性病变诊断符合率86.4%(19/22),良性病变诊断符合率93.0%(147/158)。
结论:二维声像图结合彩色多普勒,对乳腺疾病可做出较准确的诊断。
标签: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乳腺疾病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女性患者,平均46岁。
乳腺炎23例,乳腺囊性增生79例,乳腺纤维瘤56例,乳腺癌22例。
1.2检查方法使用飞利浦IU22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 MHz。
常规仰卧位,乳房充分暴露。
检查腋下淋巴结可侧卧。
探头放在乳房上,依次外上、外下、内上及内下四个象限纵切、横切及斜切。
2结果180例中超声检查异常170例,病理证实164例,声像图敏感性96.5%;声像图无异常10例,10例中假阴性3例,漏诊纤维瘤1例,乳腺炎2例,真阴性7例。
乳腺恶性病变诊断符合率88.4%(19/22),良性病变诊断符合率93.0%(147/158)。
2.1乳腺炎本组发现23例多发生于孕妇及哺乳期,病因主要是细菌进入乳腺导管,引起阻塞所致。
临床表现:不同程度发热、乳房红肿、疼痛、有肿块及患侧腋下淋巴结肿大。
二维声像图:腺体明显增厚,导管扩张,肿块回声增强,分布不均,边界不清,后方回声衰减。
有脓肿时,肿块呈混合性,壁厚,外形不规则,后方回声增强,部分类似乳腺癌回声。
彩色多普勒:大部分未探及彩色血流,小部分肿块周边及内部有散在点状血流。
脉冲多普勒:仅在极少部分形成脓肿时壁上可探及低速低阻频谱,RI20 cm/s,RI>0.7。
3讨论检查乳腺时探头不可加压,避免改变肿块原有形态及位置,特别在观察肿块内血流信号时,加压会使小血管不显示,从而影响最终分析结果。
从二维图像上可以清晰显示正常乳腺及乳腺疾病的细微结构。
尤其在良恶性鉴别方面,彩色多普勒更具有鉴别价值。
本组病例分析结果,血流信号越丰富恶性机率及程度就越高,在脉冲多普勒方面,PSV>40 cm/s,RI>0.7可提示恶性。
乳腺疾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摘要:彩色超声多普勒(简称彩超)在乳腺疾病诊断方面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乳腺癌已成为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重要疾病,目前在我国乳癌已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并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乳腺保健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超声因其简便、易行、无电离辐射,已成为筛查诊断乳腺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
关键词:乳腺疾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一、乳腺炎
[二维图像]
(1)肿块边缘不规则增厚,内呈不均质增强回声区,探头挤压肿块时,局部有压痛,坏死液化形成脓肿,声像图可见不均质的无回声及混合回声区。
(2)慢性炎症形成脓肿液化不全时,乳腺内部可呈现不均质等回声或低回声团块,类似乳腺癌声像图,需加以鉴别。
[彩色多普勒]
乳腺炎症绝大多数探不到彩色血流,或仅探测到细微的血流信号,亦有学者报道,炎性包块内的血流信号可明显增加。
[脉冲多普勒]
病变区大多数探不到脉冲多普勒信号。
脓肿形成时,脓肿壁上可探及低速低阻血流信号,其动脉阻力指数(RI<0.70,PI<1.30)
二、乳腺小叶增生
[二维图像]
(1)两侧乳房增大有的呈粗大点状或斑状回声,结构紊乱,内部回声均匀,边界光滑、完整。
(2)如有囊性扩张,乳房内可见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界清,后壁回声增强,与小叶增生同时存在时为囊性小叶增生。
如单侧乳房增生,应与乳腺癌相鉴别。
[彩色多普勒]
小叶增生型和纤维腺瘤型的腺体内血流信号可正常或增加,而纤维化型的血流信号减少。
[脉冲多普勒]
乳腺增生的腺体层及结节内的血管多普勒为低速低阻型,RI<0.70。
三、乳腺纤维瘤
[二维图像]
(1)肿瘤大多数呈圆形或椭圆形,肿瘤体积在3cm,左右,大者可达10cm3,有囊性变时,可以出现无回声区,后方回声增强。
(2)边界光滑,完整,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界面,可活动。
(3)肿块内部回声呈均匀低回声或等回声。
[彩色多普勒]
(1)大多数纤维瘤CDFI见肿块内血流少或测不到,有时仅见稀少微弱血流,当肿块较大时,在病变周边可见条状血流,亦可见血流环绕在瘤体外缘,低流速,RI值偏低。
(2)乳腺巨大纤维瘤,由于血供较多,CDFI表现为内部及周边较
丰富的动静脉血流,甚至形成
“彩球状”。
肿瘤较大如压迫血管会形成高速血流,血流速度增快。
[脉冲多普勒]
(1)纤维瘤内的血管一般为低速低阻型,PI<0.70。
有学者最近认为,肿瘤血管最低血流速度与最高血流速度之比>0.38时,纤维瘤可能性大。
(2)亦有的学者认为当肿瘤>2cm,而收缩期峰速度低于12cm/s 时,良性肿瘤可能性更大,个别较大的纤维瘤也可出现流速较高的血流信号。
四、乳腺癌
[二维图像]
乳腺癌好发部位为外上象限区,其次为乳晕区,乳腺癌低回声肿块周围不规则回声晕是诊断乳腺癌的重要依据,典型的乳腺癌声像图特征是:
(1)肿块形态不规则,无包膜,边缘呈蟹足样浸润,肿块较小时,形态尚规则。
(2)边缘回声有两种类型,一种为边缘粗糙回声增强(恶性晕),另一种边界光滑,侧缘回声减弱(侧壁声影)。
(3)内部回声有3种类型;一种为等回声,回声稀少,分布不均,另一种为均匀低回声,第3种内部为点状增强回声可伴声影(微小钙化点),或簇样钙化灶。
(4)后方回声可增强或声衰减,同时可见其他转移病灶以及腋下、锁骨下转移性淋巴结,乳腺癌中有3种代表性类型最常见:
①乳头状导管癌;乳房内导管扩张,呈分支状,导管内有强回声团状突起。
②硬癌;又称浸润性导管癌,肿块不大,质地坚硬,后方衰减明显。
③髓样癌;肿块较大约4~6cm,呈球型,多为混合回声,后方无声衰减。
[彩色多普勒]
(1)乳腺癌CDFI显示肿瘤血管密度高,血供丰富,其表现为长短不一的粗点状、短线状、条状、分枝状、半环状等,穿行于肿块内部或边缘。
(2)应用CDFI对肿块内显示血流信号的形态和数量,参照Adcller 的半定量方法,将血流丰富程度由低到高分为4级,0级为无血流,I 级为1~2个点状血流,II级为3~4个点状血流或1~2个长血管,III级为大于4个点状血流或大于2个长血管。
且血管相互连通,交织成网状。
等级越高,恶性的比例越大,III级血流应高度怀疑有恶性病变。
血流越丰富,乳腺癌转移概率越高,这对评估乳腺肿块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3)恶性肿瘤的血管明显增多。
Mcnicholas认为以≥3条血管为临界值。
(4)恶性肿瘤血流信号检出率文献报道为87%~98%。
[脉冲多普勒]
(1)肿块周边及内部为高速低阻动脉血流,可伴有动、静脉瘘。
亦
有文献报道乳腺恶性肿瘤为高速高阻血流。
(2)收缩期流速峰值(PSV)恶性0.22±0.12m/s,以PSV≥20cm/s,这一临界值鉴别乳腺肿瘤的性质,敏感性为82%,特异性为62%,若以PSV≥40cm/s为临界值,特异性上升85%,敏感性则降到68%。
(3)阻力指数(RI):以RI≥0.70为临界值鉴别乳腺肿块性质,敏感性为82%,特异性为81%。
亦有作者报道将Vmax)0.20m/s和RI≥0.70%作为阳性诊断指标,敏感性达到90.7%,待异性达90%,准确性达90.4%。
优于彩色半定量,阻力指数或最高流速单一指标分析法。
(4)亦有文献报道,肿瘤血管最低血流速度与最高血流速度之比值<0.38为癌肿,或冲瘤血管收缩期平均峰值为47±33.6cm/s,汗张期平均峰值为14±11.1cm/s为癌肿。
参考文献
1韩增辉,王全华.能量多普勒显像鉴别乳腺肿块及肿块的评价.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7,13(1):34.
2刘君,黄红梅,刘吉凤.乳腺肿块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诊断与病理基础研究分析.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1,17(12):928-9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