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说题比赛—综合题2017年1卷41题
- 格式:ppt
- 大小:256.00 KB
- 文档页数:7
高考衣食住用行衣:高考前这段时间,提醒同学们出门一定要看天气,否则淋雨感冒,就会影响考场发挥。
穿着自己习惯的衣服,可以让人在紧张时产生亲切感和安全感,并能有效防止不良情绪产生。
食:清淡的饮食最适合考试,切忌吃太油腻或者刺激性强的食物。
如果可能的话,每天吃一两个水果,补充维生素。
另外,进考场前一定要少喝水!住:考前休息很重要。
好好休息并不意味着很早就要上床睡觉,根据以往考生的经验,太早上床反而容易失眠。
考前按照你平时习惯的时间上床休息就可以了,但最迟不要超过十点半。
用:出门考试之前,一定要检查文具包。
看看答题的工具是否准备齐全,应该带的证件是否都在,不要到了考场才想起来有什么工具没带,或者什么工具用着不顺手。
行:看考场的时候同学们要多留心,要仔细了解自己住的地方到考场可以坐哪些路线的公交车?有几种方式可以到达?大概要花多长时间?去考场的路上有没有修路堵车的情况?考试当天,应该保证至少提前20分钟到达考场。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部分)试题全国卷1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今北京)。
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武王弟”“周公长子”“召公爽”,可见分封对象多为贵族,故D项正确。
25.表1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中央集权逐渐加强有利于增强国家的实力,可以集中力量解决匈奴边患,故C项正确。
26.表2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四则材料都提到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故C项正确。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题卷共15页,46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时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帝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25.表1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26. 表2记述出处“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新唐书·高祖本纪》“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25.表1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26.表2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
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
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
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
这一举措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
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30.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
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
四、论证题:纵观近5年的全国卷第41题(历史论证题),大致分两类:(1)历史阐释题:观点提炼+阐释说明。
如2014年全国Ⅰ卷;2016全国Ⅰ卷(2)历史探讨题:观点判断+论证评价。
如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从赞成、反对、片面三种观点中选其一;2015年全国Ⅰ卷自主观点下多维阐释。
(1)历史阐释题中常见行为动词为“说明”(证明)、“阐述”(阐明并论述)。
此类题答题步骤一般为三步:①材料观点“为何”(是什么)②论证过程“缘何”(为什么)③提升小结(2)历史探讨题中常见的行为动词为“评”、“评述”、“评论”、“评析”(评价并论述),“探讨”或“探究”(探索研讨)。
此类题答题步骤一般为四步:①材料观点“为何”(是什么)②我的观点“若何”(怎么样)③论证过程“缘何”(为什么)④提升小结近年来,小论文性开放性试题的高考评分“采用solo评分和采分点评分相结合的办法,从论述和思维两个方面计分”。
因此,“是什么”+“为什么”+小结或“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小结的论证模式是完全符合此类试题高考评分标准的。
例1(2012年高考课标全国卷文综41题.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
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
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例2(2014全国卷一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第二十一章两条路线、两个战场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3.平型关大捷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第二十二章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第二十三章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第二十四章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第二十五章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第二十六章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第二十七章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奈件投降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
三、图片式:例1(2013全国卷一)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示例一: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
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示例二: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
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示例三:信息:汉代北方地区的州比唐代北方地区的道密集;唐代北方地区的道比汉代北方地区的州少。
说明:中央集权程度加深;地方控制力减弱;唐代裁撤合并行政区域,减少了行政支出,缓解经济负担。
示例四:信息:吐蕃、南诏不见于汉代说明:从汉至唐边疆民族地区有所发展;与中原联系加深;密切中央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唐代少数民族政策效果明显;促进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缓和民族矛盾。
示例五:信息:汉代交州与唐代岭南道所辖变化不大说明: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
示例六:信息:州、道开始都是监察区,后来演变成行政区。
说明: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地方与中央关系不断调整,机构设置随形势而变化)。
例2(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Ⅱ)阅读材料材料一: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材料二:白金汉宫(左)和唐宁街10号(右),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12分)参考答案:(1)提取信息准确,中英比较符合史实。
(8分)示例: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
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
(2)概括综合。
(4分)示例: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
关建筑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现实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性做答,可加2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2分。
2017年高考真题历史全国I卷(解析版)国留日学生总数的62.9%。
这些留学生的回国,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A.推动了中国的民主革命B.促进了中国的科学技术进步C.引进了西方的政治制度D.加速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24.周朝灭掉商朝后,开始实行分封制度,如封___的弟弟___于卫国,都在歌城(今河南淇县);封___的长子伯禽于鲁国,都在奄城(今山东曲阜);___于燕国,都在蓟城(今北京)。
这种分封制度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认同,强化了君主的专制权力,确立了贵族的特权。
25.表1展示了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的变化。
由此可知,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朝廷解决边疆问题的条件更加成熟,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这也表明了诸侯王国与朝廷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
26.表2列出了不同史籍关于___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从中可以得知皇帝___与___在泾州交战,___与___作战失败,___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___是战役中的主帅。
27.明代前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
到了明代后期,甚至低级官员和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
这一变化反映了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的现象。
28.___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需要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
___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
这一举措有助于增强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加强对___的管理,摆脱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保证了煤矿业的稳健发展。
29.1904年,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9个省份的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62.9%。
这些留学生的回国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最大的影响是促进了中国的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___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代表作品是《牡丹亭》。
这部戏剧表现了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的故事。
2017高考历史全国卷41题范例答案范例一:主题:14-17世纪新航路开辟影响中西方 社会发展。
论证:①政治: 美洲开展殖民活 中国仍以传统 说明仍以圭寸建自 然经济为主体;西方向外扩张寻求手工业品 市场、原料与资本,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初步 发展;③国际交往: 郑和远航最远到达非洲,美洲高产农作物传 入中国;西方国家开放远航世界,加强与世 界各地区进行全方位交往;总结:新航路开辟,促进西方资本主义 发展,社会改革进步;而封建的中国成为西 方侵略对象, 差距逐渐拉大。
中国圭寸建专制制度下闭关 锁国,开始遭到西方侵略;西方以英国为代 表的新秀国家开始在亚洲、 动,建立殖民统治;②经济: 农产品茶叶赚取美洲白银,中国主要只与邻国交往, 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答案范例二:主题:14-17世纪中西方都产生了人文 主义思想。
论证:①《牡丹亭》表现女主冲破封建礼教束缚,追 求爱情自由;明末李贽抨击 个性解放;明清之际三先生猛烈抨击封建专 制,主张工商皆本,倡导经世致用;曹雪芹 的《红楼梦》也是一部反封建的现实主义作 品等,这些均表现出当时的中国出现了人文 主义思想。
②西方:这时期正处于文艺复兴运动 时期,产生不少文学家、艺术家、 如薄加丘《十日谈》歌颂本能的人,莎士比 亚《哈姆雷特》歌颂高雅的人,哥白尼提出 太阳中心说冲击宗教控制的地心日等, 他们 都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作用,体现了人文 主义思想。
总结:这时期中西方的文学作品及思想 家的主张都表明当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萌 芽而产生了人文主义思想,对圭寸建专制提出 了挑战。
(但是因为中西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程度不同而产生不同效果, 在中国未形成思 想解放中国:明朝戏剧家汤显祖的寸建礼教,追求 科学家等,运动,而在西方形成思想解放运动,并表明资产阶级文化诞生。
)答案范例二:谀:bB:藏芻的耕驟了皤觇树JU織检忍対秫错支亂8魏删般局tsm okmo,美壯献髓入相,斛脯白統轴就确柳;-縑毅屯*粧:稠札WAW 再;羡洲紐人O.骈藉秤作瓣人帼,WJHMW,辭于帼人口的戦;«<iU,问上翳曲丹辎韩化RW 帼过制Bt imm «UO4,占麒口、繃,酬制iW临鶴了赊披,他mmmmm头斛OHAHWI答案范例四:2.全靴拥于込版济龄卿开鶴来了關各删对孤鋪酬,%地込开嗚会歆鼠9 盘就甘耕,世和舲敕解仪躺支淋郦斛1耕良中酗茶毗mimi劄白狀预人帼, 明中融白紘为普迪飙赠帀;羡删玉羔马翳等訂作林人申国,榊厅材脯品仏林于帼人砒増鼠酬储:H来,O7Ai <,电辭曲方燃科学繃,附传紂协中国文熾細M,罪动了欧洲的进步。
2017年高考文综历史真题及答案全国卷1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25.表1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26.表2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
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
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
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
这一举措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C.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30.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
2017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24.周商以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都朝歌(今河南淇);封周公子伯禽于,都奄(今山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今北京)。
分封A .推了文化的沟通与文化同B .化了君主制力C.了王室地方的直接控制 D .确定了族世特25.表 1皇帝年公元年郡政区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 郡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 郡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 郡、国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 郡、国表 1 西朝廷直接收的郡政区化表。
据此可知A .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激化B .中央行政系统行了整C.朝廷解决患的条件更为成熟 D .王国控制的地区日趋大26.表2述出“秦王(李世民)与薛大于州,我。
” 《旧唐·高祖本》“薛寇州,太宗(李世民)率众之,不利而旋。
” 《旧唐·太宗本》“秦王世民西元⋯⋯刘娴静(唐代将)及薛《新唐·高祖本》于州,。
”“薛寇州,太宗西元,位雍州牧。
七月,《新唐·太宗本》太宗有疾,将所。
”表 2 不一样史籍对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史表达。
据此能被定的史事是A .皇帝李世民与薛于州B .刘娴静是役中唐的主C.唐与薛在州作失 D .李世民生病致了役失27.明前中期,朝廷在食用具使用上有一套格定,比如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
到明后期,低官以致一般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
一化反应了A .君主制治逐加B .展冲等次序C.市民起崩溃理 D .低官易染奢侈气28.开平煤正式投,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出口税和复口税,每吨税金达 1 两以上,比洋煤口税多20 余倍。
李章奏准开平所之煤出口税每吨减 1 。
一措A .增了洋派的信心B .加了开平煤的管理C.脱了列煤的控制 D .保了煤健展29. 1904 年,湖南、四川、江、广、福建等江流域与南沿海9 个省份留日学生共1883 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数的 78%,直隶亦有 172 人,山西、西等其余十几个省区有351 人。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2题,48分)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
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
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答案】C【考点定位】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探讨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本题以儒学传统典籍-—五经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儒家思想的认识和理解.《论语》属于四书的范畴,而本题将我们平时熟悉的四书和五经做了分开处理,加大了题目的难度,需要能够甄别出四书与五经之间的区别,考查细致入微,特别提醒我们在一轮复习时要注重对细节的处理,更要求学生能够扩大自己的知识广度,在此基础上加大对深度的把握。
25。
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
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
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
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
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答案】D【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耕作方式的变化【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图片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以古代的农业生产形式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东汉王朝建立后,由于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盛行,土地兼并的迅速发展和西汉末年的战乱等原因,豪强地主建立了一个个封建地主田庄.地主田庄的内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它占有大片土地和山林川泽,种植粮食和各种经济作物,还经营手工业、渔牧业等,通常采用田庄式的规模经营。
本题的干扰项为C项,井田制下也采用集体劳作的方式,但井田制下土地名义上是国家共有,实际上是君主私人所有。
井田制随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而逐渐崩溃,所以汉代没有土地公有制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