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词语赏析
- 格式:ppt
- 大小:100.00 KB
- 文档页数:9
易错点07 记叙文之词句赏析目录01 易错陷阱(2大陷阱)02 举一反三【易错点提醒一】鉴赏句子的角度【易错点提醒二】鉴赏句子的步骤03 易错题通关(真题+模拟)易错陷阱1:鉴赏句子的角度,定位不准【分析】鉴赏句子时,有的题目指明赏析角度,有的没有指明赏析角度。
一般来说,赏析句子应从由易到难的角度进行赏析,即首先从容易辨析的角度进行入手,然后依次排除,直到句子出现了赏析的角度。
当句子出现了多种赏析角度,就选择你最擅长的角度进行赏析。
首先看修辞,其次看描写方法,然后看词性和描写角度,最后看句式。
从修辞的角度:看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常从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夸张等修辞手法方面赏析词语。
从炼字、词的角度:简洁生动、富有概括力。
常赏析句中的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叠词等。
从环境描写的角度: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看属于什么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再分析作用。
从观察描写的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方面。
从正、侧面描写的角度。
从句式特点:是否是特殊句式,如设问、反问、祈使句、感叹句。
从蕴含的深层含义:是否运用双关义、引申义、比喻义。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拟人、象征手法、对比手法、衬托手法、讽刺手法、欲扬先抑、前后照应(首尾呼应)、设置悬念、卒章显志、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易错陷阱2:鉴赏句子的步骤,混乱不清【分析】类型型不同,答题方式也就不同,赏析语句是记叙文阅读必考考点。
部分同学在答题时不是混乱不清就是缺少步骤,赏析文章语句时,分析思路一定要清晰。
掌握答题步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一步:阅读句子,明确句子中哪些词语需要赏析。
第二步:明确这个(些)词语的赏析角度。
第三步:写了什么(文本的主要内容),有何特点。
第四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格式:形式(角度)+效果+内容+情感【易错点提醒一】鉴赏句子的角度【例1】(2023·江苏盐城·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04 记叙文阅读- 赏析重点词句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答题模式①动词:“××”这个动词,生动传神(形象逼真)地表现(写出了)……(事物/人)的……特征,突出了……感情。
②形容词:“××”这个形容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有……的作用,生动传神地(写出了)……(事物/人)的……特征。
③叠词:“××”这个叠词,音韵和谐(节奏感强),使……(事物)的……特点跃然纸上。
④副词:“××”这个副词,准确生动地修饰(限制)了……(物体)的……特征。
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答题模式(1)词语使用角度这个句子中...词语用得很精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突出了...的形象,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具有什么...(2)修辞手法角度①比喻: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富有感染力。
②拟人:这句话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人的情感与性格,形象生动地描写了…的情景(或特点),抒发了…的情感。
③夸张:这句话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的情感,强调了…的特点,联想奇特。
④排比:这句话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⑤反问:这句话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突出(强调)了…的特点。
⑥对偶:这句话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有音乐美。
(3)描写方法角度①人物描写:运用了...描写方法,通过...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物...的心理/心情,表现了...的思想感情。
②景物描写:运用了...的感官,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渲染...气氛,衬托或烘托人物...的心情,为下文...情节作铺垫。
③细节描写:运用了细节描写,通过运用...词语,写出了...细节,表现了人物...感情特点。
④场面描写:运用场面描写,通过描写...的场面,表现人物...的感情特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记叙文阅读之赏析词语【考点解读】赏析词语即分析句中词语的表达效果(词语的好处、妙处),题干中通常出现“品味”“品析”等提示词语。
【考查题型】1.品析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说说有什么表达效果。
2.请赏析第xx段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3.请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语句。
4.联系上下文,结合加点词语,赏析文段中画线的句子。
【技巧点拨】1.从修辞角度赏析。
常从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夸张等修辞手法方面赏析词语。
例: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朱自清《春》)【答案】“偷偷”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小草在不经意间已经破土而出的情态,表现了作者对小草的喜爱之情。
【答题模式】“xx”词运用了xx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xx(对象)……特点(状态),突出……(主题),表达…… (思想情感)。
2.从词性角度赏析。
常赏析句中的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叠词等。
例: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鲁迅《故乡》)【答案】句中“飞”这一动词生动地刻画出宏儿欢快、活泼、好奇心强的天性,表达出小孩子的喜悦心情。
【答题模式】句中“xx动词/形容词(等)生动形象地描写出xx(对象)的……特点(状态),突出……主题(情感)。
3.从写作手法角度赏析。
常从贬词褒用、侧面描写、反衬、以动写静、虚实结合等写作手法方面赏析词语。
例1: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宗璞《紫藤萝瀑布》)【答案】“挑逗”这一词,贬词褒用,生动地刻画出紫藤萝花的可爱、顽皮,表达出作者对紫藤萝的喜爱之情。
例2:这类地主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来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有味。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答案】“看也不看”,写出地主对这类饭食的厌恶,“有滋有味”写出我们的喜爱,使用对比的写法,表现出母亲的勤劳、聪慧能干,善持家务,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巧于持家的敬佩之情。
专题10:词语的理解及赏析1. [2021河南信阳中考模拟]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早春,在半径的一场艳遇黄燕①今年的早春,半径以满满一村的柚香迎接了我们,热情而低调。
②车马劳顿的我,想在这柚香四溢中,枕着宁静,与山村的寂夜共眠。
或者,像张爱玲那样,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尖着耳朵,把心吊在半空,听花落的声音,体会花瓣像无数中弹的蝴蝶一样纷纷从高空跌落的惊心动魄。
③可是,不是这样。
这个春天的那个夜晚,我在“蜜柚之乡”平和一个叫作半径的小村庄里,还没看到柚花,先听了一场盛大的交响。
④熄灯之后,窗外的演出就开始了。
“叽叽叽”“咕咕咕”“呱呱呱”,还有爪子踩着树枝枯叶的声音。
除了青蛙,我分辨不出谁是谁。
它们来来回回,窸窸窣窣,叽叽喳喳,像走台,像换场。
如果说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里是一个小型的party,那么,此刻,我窗外的柚园里,便是红飞翠舞的聚会。
这是怎样的盛况啊!忍不住轻轻撩开窗帘一角,没承想,窗外热闹戛然而止,世界一片寂静。
我仿佛看到一双双惊愕的眼睛,还有瞬间蜷缩的身子和迅速逃离的身影。
我像一个莽汉突然闯入,搅扰了它们。
心中一阵儿小愧疚!这个时候,静静地当一名忠实的听众,便是最好的修养,舞台属于它们……⑤清晨,被一阵阵“咴儿咴儿”“唧啾唧啾”的鸟鸣声叫醒。
鸟儿们在小木屋顶上停停歇歇,这边啄啄,那边啄啄,它昂着头,翘着长长的尾巴,左瞧瞧右瞧瞧,右瞧瞧左瞧瞧,那怯怯的小眼神,像一根温软绸滑的羽毛,在心尖撩拨。
⑥早起的同伴们已在门口的柚园转了一圈,说是遇见了小松鼠,还有刺猬和它的女儿。
不知它们是否刚结束昨晚的演出?闹腾了一夜,倦了吧?该回窝歇息了吧?但此刻,对它们,我已无迎风待月之心,柚花之约,才是我的云霓之望。
⑦轻雾笼罩的柚园,新绿泛着油光。
随着太阳升起,柚叶更加鲜亮。
叶片间,倒垂着的柚花,一簇一簇。
花苞鼓胀着身子,像少女挺起的胸,没有矫揉造作,没有过分夸张。
那悄然开放的,便奋力将雪白的花瓣往后反卷,她要让鲜黄耀眼的花蕊更加突出,她散发芬芳,她吐露甜蜜,她招蜂引蝶,只是想果实累累。
专题:词语题:理解词语深层含义赏析词语的作用(一)词语含义(1)考点题型1.(2016年梧州《他在岁月面前认了输》)联系语境,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言不由衷:2.(2015年贺州《27号窗口》)联系上下文,谈谈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
(4分)(1)对于27号窗口,贫困生彼此心照不宣,但普通学生看不出其中的端倪。
(2分)(2)因为这个窗口,“畅饮畅食”餐饮公司赚足了利润,也赚足了人气。
(2分)3. (2018湖北省宜昌市)分别说说最后一段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2分)这场最后的较量,小武自以为明明该有九分九的胜算,却在最终回合翻盘。
(2)考点解读在现代文阅读中,词语的含义包括词语的本义、语境义以及指代义。
(1)词语的本义所谓词的本义,就是一个词以文字形式出现时,最初代表的含义。
而在现在的阅读理解中,是指一个词语离开语言环境独立存在时,最常用的含义。
理解词语本义的技巧:1单字组词法:2拆分组词法:3同义替换法:(2)词语的语境义词语放在不同的句子里,其含义也会随着语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种随着语境变化而变化的含义,就叫做语境义。
有时候,语境义和本义是基本相同的,有时候,语境义和本义是截然不同的。
考点题型:联系上下文,谈谈/说一说/解释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
答题思路:本义+语境义(3)词语的指代义指代义是指某个词语在行文中指代了上文或下文中的词语、短语、句子、某几句话或某个语段的含义。
考点题型:句中的加点字词“这样”(或他们,那些等)各有所指,请根据上下文指出它所指代的内容。
答题思路:指代义(3)习题训练2018年四川省达州市《单车岁月》(语境义)单车岁月①那辆失去主人擦拭照拂的永久牌单车,也日渐失去了往昔的锃亮光泽,被搁停在锈迹斑斑的岁月一隅。
②我的单车情结,大概是受了父亲的影响。
改革开放不久,父亲就成了我们村第一个拥有单车的人,当年他凭着外汇券(身在台湾的爷爷所寄)从武汉购买并亲自骑回一辆上海产的永久牌单车,霎时点亮了灰暗的乡村。
第二十四讲记叙文阅读(三)词、句、段的理解与品析1.把握词语的语境义。
2.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3.把握代词和具有临时指代作用的词语的含义。
4.判断词语能否去掉、替换。
5.理解蕴涵在词语中的作者的特殊感情。
6.分析句子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7.分析句子或段落在上下文中的作用(内容和结构两方面)。
8.句子的修辞及其作用。
9.环境描写的作用。
10.通过具体语句品析文章的语言风格。
一、词语的理解与赏析1.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首先了解词语本身的含义,其次分析语言环境。
在分析语言环境时,先分析词语所在句子的意义和结构,再寻找和词语相关的语言信息,进而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然后从修辞义、隐含义、临时义、情感义等多方面去分析。
【答题格式】“××”一词原指__________,这里指__________。
2.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要分析此词写得怎样和写出了什么,给读者怎样的感受或表达了作者(文中人物)怎样的情感,达到了什么效果。
【答题格式】A.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B.分析表层含义和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特点,表达了________情感。
C.分析深层含义:肯定了/褒扬了/赞美了/歌颂了或批判了/讽刺了/否定了/反驳了____________,或者给了我们________的印象(启示、道理)等。
3.某词能否去掉【答题格式】A.回答“可以”或“不可以”(一般情况不可以,特别是出自原文的词语)。
B.结合句子分析用该词强调突出了(限制、说明、修饰了)__________,更能形象(恰如其分)地表现某物某特点。
C.去掉后,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等特点或与事实不符或太绝对等。
4.某词能否换为另一词【答题格式】A.回答“可以”或“不可以”(一般情况不可以,特别是出自原文的词语)。
B.解释词义,比较两个词含义上的差别:原词准确、生动、形象地描写了________,换了后就变成________。
记叙文阅读之词语(二)赏析词语一.【出题形式】①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二)【答题模板】技巧+内容+作用(情感/形象/主题)具体来说:【技巧】指的是加点词语词性、叠词、感情色彩、修辞方法等【内容】词语含义【作用】对情感、对人物、对主题等的作用(三)【例题】(1)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扫烟囱的孩子昨天晚上我到附近的女子学校去,因为我的姐姐西尔维亚的老师想看看“帕多瓦的爱国少年”这个故事。
这个学校一共有七百多个女生。
我去的时候,正好碰上她们放学,一个个兴高采烈的,因为明天是大家祈盼的节日,学校会放假。
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将令我终生难忘的事。
就在学校的对面、街的另一边,一个扫烟囱的孩子正在哭。
他的身材很瘦小,整个脸都被烟熏黑了,肩上挎着一个包,手里拿着一柄刮刀,他一个手臂靠在墙上,他的头紧贴在手臂上,他正在放声哭泣。
有两个三年级的女生走了上去,对他说:“发生了什么事?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呢?”他不答话,只是一个劲儿地哭。
“你到底怎么了?”女孩子们问,他这才抬起头,原来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
他抽抽噎噎地对她们说,他今天给几家人家扫烟囱,赚了三十个小钱,放在口袋里,但是口袋里有一个破洞,这样,不知不觉地,三十个小钱都从破洞里漏掉了。
他边说边给大家看他口袋里的破洞。
没有钱,他是不敢回家见他的主人的。
“主人一定会打我的。
”他一边哭泣,一边又把头埋在了手臂上,一副绝望的表情。
女孩子们全都望着他,满脸的严肃。
就在这个时候,又有几个女学生走了过来。
她们中有的年龄大些,有的还很小;其中有穷苦人家的孩子,也有阔小姐。
她们的右臂下都夹着书包。
其中有一个稍年长的,帽子上插了一根蓝色的羽毛。
只见她从口袋里掏出两枚小钱来,说:“我身边只有这两个小钱了,我们凑一下吧。
”“我身上也有两个小钱,”另一个穿红色衣服的女孩子说。
“但是你不要着急,我们一定能够给你凑够三十个的!”于是她们开始喊另外一些女生的名字:“阿马利娅!路易吉娅!安尼娜!你们身边有小钱吗?”“谁还有一个小钱啊?”另一个女生问。
专题03记叙文阅读之重点字词含义及表达效果(解析版)一、主要考点:记叙文阅读中重点字词含义及表达效果是一常考题,多次在各省中考题中以第一题或者第二题出现,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一句子中的重点字词的理解及其赏析,常考题型分为考查理解单个字或者考查重点词,一般分值3到4分,所以要对该题型引起重视。
一、考题常出现的题目形式:1.联系上下文,揣摩句中加点词/字表情达意的效果2.结合语境,品析第五段画线句中加点词/字的表达效果3.请结合上下文,体会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含义4.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字,分析其表达效果5.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字的含义,品味其表达效果6.联系上下文,请赏析*段中加点词语/字的表达效果二、注意:1.由上考题常出现的题目形式可以看出这类考题考查的是*一个字和*一个词在文中的含义,则我们在解答这类题时,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
2.字词的"含义”一般有:(1)语境义:多义词在语境中的确切义、词语的隐含义、引申义、词语在语境中的特定义、临时义(2)指代义:指代的内容、对象或*围(3)修辞义:比喻义、双关义、象征义、反语义、色彩义、语体义、仿词义等3.文章中的重要词语的种类:(1)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2)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词语(3)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4)有比喻、借代、反语意义的特殊词语(5)有指代义的代词或非代词(6)有语境义、临时义的词语3.这类题的思路分析如下:第一步:分辨出考查字词的词性,从词性下手第二步:根据"词不离句”的原则,找到考查字词和前后词的关系,再把考察字词放在句子中分析第三步:如果把考察字词所在句子中无法全面理解,就遵循"句不离文”的原则,根据上下文分析该考察字词的含义(如果在第二步已经能够理解出考察字词的含义,即可免去这一步)第四步:整合答案,在卷子上作答出简练含义即可。
答:词语的词性+在文中的含义+表现出了……+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真题一(2019年**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原题)母亲的刺绣时光宫佳①母亲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一针一线,在她灵巧的手里,会变化出生动形象的图样。
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专题42记叙文阅读之词语赏析★[考点概述]考纲对理解词语的要求是“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考查考生根据上下文语境领悟词句含义的能力。
“在语言环境中”是指对语言的赏析应从整体上感知全文,并根据具体语境来把握词义。
★[设问方式]1、体会加点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或作用。
2、加点的词语在文中具体指什么?3、把句子中的“xx”改成“xx”好不好? 或:加点词语能否互换?为什么?4、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
5、结合全文的主题,本文中的“xx”词象征什么?6、段中写“xx”词语的用意是什么?7、对句子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赏析。
8、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一次的理解。
9、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技巧点拨]一、文中xx词语指的是什么。
①指示代词:在上下文中找,一般先往前找,再往后找,由近及远地找。
“这”“这个”“这些”是近指,“那”“那个”“那些”是远指,“某”“某类”是不定指。
②非指示代词:从理解词义入手,找到关键词句,把指代的具体对象和内容代入原句,看与原文的思路、意思是否一致。
二、说说加点词语的含义。
【答题策略】明确词语本义→揣摩词语语境义→把握引申义(指代义、临时义、修辞义、象征义)→分析表达效果→联系主旨。
【答题模板】XX词原指....本义),这里指....(语境义),写出了...的特点(状态、情态),表现了....的心情(品格)。
三、XX词语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答题策略】①词义角度。
理解词语本义→分析词语语境义→表达的情感。
②修辞角度。
运用的修辞手法→修辞的作用→表达的情感。
③词性角度。
判断词性→表现出的作用(人物形象、品质等)。
A.动词、形容词:极富表现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B.副词:修饰(限制)了XX一词,贴切形象地体现了...的特征,表达了...的情感。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之句子词语的赏析考点分析及方法总结:句子词语的赏析【方法归纳】1、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
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
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
特别是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更加鲜明生动,摇曳多姿3、从结构作用的角度赏析句子。
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等。
我们应该抓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4、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艺术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如衬托、对比、描写、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象征等。
5、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句子。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排比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等例文一: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20~25题。
(19分)拣麦穗张洁当我刚刚能够歪歪咧咧地提着一个篮子跑路的时候,我就跟在大姐姐身后拣麦穗了。
那篮子显得太大,总是磕碰着我的腿和地面,闹得我老是跌交。
我也很少有拣满一个篮子的时候,我看不见田里的麦穗,却总是看见蚂蚱和蝴蝶,而当我追赶它们的时候,拣到的麦穗,还会从篮子里重新掉回地里去。
有一天,二姨看着我那盛着稀稀拉拉几个麦穗的篮子说:“看看,我家大雁也会拣麦穗了。
”然后,她又戏谑地问我:“大雁,告诉二姨,你拣麦穗做哈?”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备嫁妆哩!”二姨贼眉贼眼地笑了,还向围在我们周围的姑娘、婆姨们眨了眨她那双不大的眼睛:“你要嫁谁嘛!”是呀,我要嫁谁呢?我忽然想起那个卖灶糖的老汉。
我说:“我要嫁那个卖灶糖的老汉!”她们全都放声大笑,像一群鸭子一样嘎嘎地叫着。
笑啥嘛!我生气了。
难道做我的男人,他有什么不体面的地方吗?卖灶糖的老汉有多大年纪了?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