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商业街案例
- 格式:docx
- 大小:20.06 KB
- 文档页数:13
(新浪商业地产频道编辑整理)进入新世纪,步行街建设和发展倍受城市政府领导和有关建设管理部门的重视,也为城市商界高度关注,受到城市广大市民的欢迎。
西方国家的步行街建设比较成熟,出现了一批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代表性的步行街,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近代和现代,我国步行街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在设计、建设和管理中亦存在许多不足和缺憾。
例如,在一些中小城市所建设的步行街,具有很强的跟风性质,存在诸多问题。
如:盲目模仿国外;缺少合理规划,与城市规划、购买力流向等没有很好地结合,导致有街无市;投资不考虑回报;缺少配套设计,缺少特色,经营商品雷同等等。
有关步行街的开发建设、管理模式、景观设计营造以及传统街区的改造,社会各界的专家们通过研究对比国内外的案例成果和经验教训各有看法。
步行街,欧美如何做?步行街系统最早出现在欧洲。
德国在步行街建设方面走在了前列。
早在1926年,德国的埃森市基于前工业紧凑的城市结构,人口居住密度高,在“林贝克”大街(linbecker street)禁止机动车辆通行。
1930年建为林荫大街,使商业获得成功,成为现代步行街的雏形。
在60年代以后,欧美许多国家面临着一系列难以解决的城市问题:如交通混乱,空气质量下降,环境污染,步行者安全无保障,中心区受到郊外购物中心的竞争,商业功能衰落,吸引力下降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人们模仿着早期欧洲步行街的建设,以此来恢复城市中心区的繁荣以及解决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于是各国掀起了建设步行街区的高潮,如德国的慕尼黑、波恩;法国的巴黎、里昂;英国的伦敦;美国的旧金山;加拿大的多伦多、蒙特利尔等城市都建设了步行街区,并且也都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一、三代步行街区系统及其各阶段的功能分析现代步行街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西欧比美国的城市更显著)1、第一代步行街区――仅仅为了吸引顾客第一代步行街区在形态上仅仅指的是步行街要素,它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加强城市中心区的交通管理,保护并刺激中心商业区零售业的发展。
国外商业综合体微更新案例
以下是一些国外商业综合体微更新案例:
1. 马来西亚 Starhill Gallery 升禧艺廊:这是吉隆坡武吉免登的一个高级商场,已正式更名为The Starhill,并在2019年10月部分关闭进行升级改造。
重新定位的空间成为Home of the Tastemakers,并将酒店功能融入原有
的高级零售空间中。
2. 法国·La Part-Dieu城市购物中心:该项目改变了里昂的城市中心,通过
改造70年代的原始建筑,使购物中心“重新社会化”。
现有大量建筑材料
在可持续地重复使用的同时,还设计重新安排了内部程序,增加了更多的空间。
不仅替换了一个多余的停车场,插入了大窗户,还刷新了特有的旧混凝土外墙,并增加了一个开阔的屋顶公园,通过纪念性的楼梯与城市相连。
经过这一广泛的改造,这座曾经阻碍里昂活力的建筑开始了新的篇章,成为一个充满生机的城市中心景点。
以上案例仅供参考,可查阅商业地产类、建筑类相关书籍获取更多信息。
开放式街区案例
开放式街区是一种新兴的城市规划概念,旨在打造一个开放、互动的社区空间。
以下是几个成功的开放式街区案例:
1. 伦敦金丝雀码头:这个曾经是一个废弃的码头区,经过改造后成为了一个集购物、娱乐、住宅和办公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社区。
开放式的街道和广场使得人们可以随意进出,并且有许多公共艺术品和场景吸引着游客和居民。
2. 中国成都IFS:这个高端购物中心不仅是一座商业建筑,还是一个开放式的城市社区。
它的设计引入了街道、广场、花园和休息区等公共空间,让人们可以在购物的同时放松身心,享受城市生活。
3. 美国纽约高线公园:这个曾经是一条废弃的铁路线路,经过改造成为了一个长达2.3公里的公园,沿途还有咖啡馆、艺术装置和夜景灯光等设施。
这个开放式街区吸引了大批游客和居民,成为了纽约市的一大地标。
这些开放式街区案例都展示了城市规划的新思路,不仅考虑到商业利益,同时也注重公共空间和社区互动,让城市成为人们生活和交流的场所。
- 1 -。
案例分析国外9个街道景观街道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街区的风貌有着巨⼤的影响。
优秀的街道景观设计,不仅仅是承担交通功能,更能在视觉形象上形成强烈的识别性,⽽且会对居民的休闲⽣活产⽣积极作⽤。
因此街道的景观设计显得越加重要。
现甄选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为设计师提供灵感。
城市街道景观墨西哥查普尔特佩克⽂化长廊墨西哥查普尔特佩克⽂化长廊(简称CCC)是⼀个针对查普尔特佩克⼤街的⾏⼈和可持续燃料车型景观规划建议。
建筑师旨在通过创造公园,为居民提供温⽂尔雅的空间,让他们感受到绿地对城市来讲有多么重要。
整个规划将1.3公⾥长的街道彻底改造,将车道推向两侧,植⼊新公交车道,得以扩⼤市民活动空间,改造后的最⼤宽度达到57⽶。
该案通过重新创造和发展公共空间获得房地产价值。
规划从海滨为起点,向⼤街深处蔓延。
⽀持⾃⾏车,滑轮,轮椅还有婴⼉车的专⽤道路将建成。
另外为了保证⼈们安全的到达中央⼈⾏道还设置了多个⼈⾏横道。
最终这个企划不仅将周围更加紧密的联系,还增加了近⼀倍的绿地,促进了城市多样性。
地⾯的零售区和长廊被精⼼设计的绿化装点,为公众提供绿荫,缓解城市绿岛效应。
公园收集⾬⽔来灌溉植物。
此外公园还设置了太阳能电池板为基础耗电功能。
建筑师认为这个融合了⾼架公园的新公共空间具有极⾼的品质。
查普尔特佩克⽂化长廊在保留历史关键要素的基础上向前发展,成为墨西哥以及其它国家道路发展的⼀个启发,它以交汇点的⽅式让城市更有流动性和更具有活⼒。
在长长的街道上,分有多个不同代表⾊主导的艺术区域,既丰富⼜统⼀。
是⼀个新的,让⼈兴奋的积极多元空间。
法国沙朗通勒蓬市区街道景观改造沙朗通勒蓬市是⽡勒德马恩省⾯积最⼩的市区之⼀,占地⾯积约为1.85平⽅千⽶。
该市位于巴黎市的东部7千⽶处,这⾥属于内部郊区,是⼤约30,000个群众的家乡,现在,该地区成为了所有内部郊区内⼈⼝最多的地区。
该市位于塞纳河畔,景⾊迷⼈,这⾥的⼈们总是能够见证塞纳河最美的时刻。
商业街规划案例商业街景观是街道路面,街道设施和周围环境的组合体,如今商业街不再只是狭义的买卖商品进行货物流通的场所,而是更注重综合,使商业街成为人们社交、娱乐和休闲的公共场所。
在现代的商业街设计中更强调空间的体验性,使人们在享受购物快感之时更重要的是享受这种现代商业空间所带来的新奇有趣的体验。
因此小编整理了10个国外商业街案例。
01美国樱桃溪北户外商业街运用创新标识、行人照明、公共艺术等元素打造了丰富的的购物公共空间,成为科罗拉多州首屈一指的户外购物区。
02美国盐湖城中心区商业街美国盐湖城有一座倒闭的购物中心,最近经过再开发后重新开放。
这座名为“城市溪流中心”(C i t y C r e e k C e n t r e)的购物中心服务12个城市街区,占地23英亩,是美国几年来最大的零售兼办公居住的购物中心项目。
购物中心有一条长一公里的人造溪流,沿着步行为主导的绿色空间蜿蜒成“S”形,让人回想起1847年盐湖城成立的历史。
03美国牛顿C h e s t n u t H i l l购物中心马塞诸塞州牛顿第9路沿线C h e s t n u t H i l l购物中心的步行街建筑都是新建和修复而来的,但因其户外空间成为零售空间建造的一个成功案例。
04美国斯科茨代尔区商业街作为城市灵感的区域,S c o t t s d a l e Q u a r t e r是一个户外混合使用环境,提供高档购物与办公室,住宅和独特的餐饮和娱乐体验。
狭窄的街道,多层建筑和一个称为Q u a d的大型公共空间,季度已成为斯科茨代尔的首要目的地。
05比利时圣尼古拉商业街S t a t i o n s s t r a a t是圣尼古拉城市中心的商业街,它位于G r o t e M a r k t市场和火车站之间的中轴线上。
为了改善交通状况和居民生活质量,材质的选用、绿化区的设计、旧地块的改造成为本次街道景观设计的重点。
06日本琦玉新城工厂旧址改造商业街琦玉市新城工业的工厂旧址作为购物中心再开发项目的广场的设计。
世界六大知名地下商业案例——从多伦多伊顿中心到俄罗斯马涅什购物中心1、多伦多伊顿中心(Toronto Eaton Centre):其地铁网络相当完善,多条线路可以将乘客带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以每个地铁站为中心修建的地下通道密如蛛网并呈辐射状、延伸到地上的许多饭店、公寓、银行、商场和写字楼下。
在地下城中,总共有27条主要通道以及数不清的分支通道,最长的通道长达 10 公里。
它们将地铁站与50 多幢写字楼、6家大饭店和1200多家地上商店连成一体,地下城里商店的总面积达37万平方米。
此外,地下城的下面还建有可停放数万辆汽车的停车场。
伊顿中心是一个庞大的多功能综合商城。
说它庞大一点也不过分,多伦多市中心的两个地铁站(Queen站和Dundas站)都涵盖在它的里面。
是游客在多伦多购物的好去处。
伊顿中心是一个地面和地下建筑相结合的综合商业建筑,地上、地下好几层,并在两头和中间分别建有三座30多层的办公大楼。
一个透明过街天桥将伊顿中心和另一个购物天堂,加拿大历史最长、估计也是最大的百货公司哈得森.贝(The Bay)相贯通,浑然一体。
大大的拓展了游客的购物空间。
内部布置的观景电梯,自动扶梯,挑台,天桥,喷水池,以及大量的观赏植物,甚至空中还点缀60只鸟的模型。
2蒙特利尔地下商城RÉSO蒙特利尔地下商城名为RÉSO,为法语中“网”的谐音。
其实地下商城本身就像一张网,将商店,餐馆,影院,办公大楼等连接在一起。
据官方统计,地下商城长约23千米,占地400万平方米,共连接了10个地铁站,2个公共汽车终点站,1200个办公点,200个餐馆,40家银行,40家影院,2个大型购物商场,近2000家店铺,3个大型展览楼和其他娱乐场所。
此外,奥林匹克公园(Olympic Park),贝尔中心,蒙特利尔火车站,艺术广场等也都位于这个错综的网上。
蒙特利尔地下城里灯火辉煌,如同白昼。
初入地下城的人并不觉得自己是在五、六米乃至十多米深的地下。
经典商业街的案例分析引言经典商业街是城市中繁华热闹的商业区域,其独特的设计和多样的商业活动使之成为吸引人们前来购物和娱乐的热门目的地。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经典商业街的案例,探讨其成功的因素和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案例一:纽约第五大道纽约第五大道是世界著名的商业街,以其高档奢华的购物体验而闻名。
这条街道上聚集了许多国际品牌的旗舰店,吸引了无数购物爱好者前来消费。
除了零售商店,第五大道还拥有许多著名的文化和艺术机构,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洛克菲勒中心。
这些文化设施的存在为第五大道带来了更多的游客和客流量。
纽约第五大道的成功之处在于其独特的定位和品牌价值。
这条街道以高端及奢华为主导,吸引了众多高消费人群。
此外,大量的文化设施也为第五大道创造了独特的文化氛围,使之成为购物和文化娱乐的综合体。
案例二:东京银座东京银座是日本最著名的商业街之一,以其多样化的购物选择和独特的购物体验而闻名。
这条街道上有许多国际品牌、高级百货和店,吸引了大量的购物者。
东京银座还有许多世界级的剧院和艺术场所,如新国立剧院和银座三越美术馆。
这些文化设施的存在为银座打造了高雅和艺术氛围。
东京银座在吸引游客和购物者方面的成功,主要归功于其丰富的购物和娱乐选择。
购物者可以在这里找到各种价格和风格的商品,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此外,银座还有许多高级餐馆和咖啡店,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休息和用餐场所。
案例三:上海南京东路上海南京东路是中国最著名的商业街之一,被誉为“东方第一街”。
这条街道集中了许多知名的国际品牌,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购物者。
南京东路以其充满现代感的建筑和多样化的购物选择而受到青睐。
此外,街道上还有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如外滩和和平饭店,增添了街道的历史和文化魅力。
上海南京东路的成功之处在于其巨大的消费市场和多样化的购物选择。
这里不仅有高档奢华品牌的旗舰店,还有许多时尚潮流品牌和本土特色店铺,满足不同人群的购物需求。
此外,南京东路还有许多高级餐厅和咖啡厅,提供各种美食选择。
这5条国外著名商业街为何如何好逛?2个理由足矣判断商业街成功与否,第一感受就是好不好逛。
本文选取国外最成功的5个商业街案例,从街道规划设计、商业配套、氛围特色等方面搞懂它们为何如此好逛!舒适的街道宽度设计理由一第五大道纽约香榭丽舍大街牛津街伦敦首尔明洞大街韩国大阪难波公园日本5条商业街的交通模式与街宽丰富的商业配套以及各具特色理由二纽约第五大道顶级的品牌专卖店和百货商店成为街区的焦点,也使街区成为世界的焦点▼第五大道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的中轴线,是纽约城的商业、居住、旅游、文化、购物中心,全球租金最昂贵的商业街区。
拥有帝国大厦、洛克菲勒中心、圣帕特里克教堂、中央公园等众多著名景观。
▼第五大道几乎拥有全球所有最顶级的品牌店,如LV、Dior、Tiffany、Cartier、Gucci、Versace、Chanel等,以货品齐全、更新速度快著称。
适宜的街道宽度、巨幅的广告招牌、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让整个街区形成了良好的商业氛围。
香榭丽舍大街幽静的绿色与奢华的品牌是这条“世界上最美丽的大街”的灵魂▼香榭丽舍大街东起巴黎的协和广场西至星形广场,长约1900米,以圆点广场为界分成两部分:东段是长约700米的林荫大道,绿树成行,鸟语花香。
西段是长约1200米的高级商业区。
▼街道两边19世纪的建筑,仿古式街灯,充满艺术感的书报亭诠释了巴黎特有的浪漫气息。
街道两旁布满了世界各地的大公司、银行、电影院、奢侈品商店和高档饭店,是全世界名牌最密集的地方之一。
伦敦牛津街众多顶级品牌与便捷的公共交通使它享有遍及全球的声誉▼牛津街位于伦敦西区,海德公园东侧。
是英国首要的购物街,每年吸引了来自全球的3千万游客到此观光购物。
它是伦敦西区购物的中心,长1.25英里的街道上云集超过300家的世界大型商场。
收集了世界上各种各样的顶级品牌。
牛津街是伦敦一条重要的交通干线,每小时有50辆公共汽车运行,4个地铁站与5条线路相连,为商业的繁荣做了最好的铺垫。
国外参考案例综述1.芝加哥One North Wacker私人车道(One North Wacker Drive)设计师:彼得·沃克项目介绍:设计创造了一个符合人类尺度的街道空间,它能够从艺术角度上解决一个高层建筑间狭长的、不能种植植物的场所给人带来的压迫感。
让人能在原有的狭长的压迫空间中停留歇息。
增添了街道的活力。
2.新加坡乌节路乌节路是新加坡的著名商业街,虽然拥有较宽的机动车道,是城市的主要交通道路,但是车型空间在道路空间中的比重占绝对优势,较宽的绿化隔离带隔离了交通的吵闹,路边的人行空间和休憩场所增加了商业活力。
3.德国柏林KU—Damm大街4.英国伦敦牛津街5.美国纽约第五大道6.弗兰克菲尔街(德国) 改造前:改造后:安宁的交通环境东平路、桃江路优点:1.行车道与停车带划分明显,车行有序。
专门的停车收费系统带动地区经济效益。
2.非机动车停放有序,保证人行与车行路面通畅。
3.“弹格路”铺装在凸显上海地域特征、提升景观品质的同时,限制车行速度,营造人车混行气氛。
衡山路1.绿化优越,景观品质高,形成具有安全感的行车空间。
新会路现状问题1.街道拥堵,非机动车与机动车道宽度划分不合理。
2.停车位不足,致使乱停车现象频发,阻碍车行同行质量。
3.缺乏良好的车行景观系统与引导标识。
改造优势:1.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宽度足够,宜重新划分车道宽度。
和谐的建筑立面东平路、桃江路优点:1.抓住历史建筑特征,改建与保护并行,突出街道原有特征,形成有历史韵味的街道空间。
2.严格控制商铺品质,保持沿街立面品质统一。
衡山路1.控制店招立面,保持风格统一而形式多样,摒弃统一化的店招形式。
2.控制立面色彩,保持整体基调一致3.控制各种商业配比,保持人流活力。
4.合理利用建筑角度形成的零碎空间。
武康路1.利用原有机理,保持历史印记。
2.控制改建颜色、材质,形成整体风貌。
舒适的街道空间东平路、桃江路优点:1.控制人行道宽度,保持舒适的步行尺度。
这5个创新案例,代表了社区商业的未来!随着消费升级,顾客对于商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商业地产行业的发展也在逐步精细化,「社区商业」已经成为众多体量商业项目改造的选择。
今天,小编就跟大家分享5个来自日本或曼谷,定位各异的案例。
这最关键的,是要我们能打破固有认知,将「经营思维」融入设计中。
有限空间×无限创意塑造具有视线艺术的开放场所气质猿乐Sarugaku购物中心位于东京代官山,由一栋栋供出租使用的建筑体组成。
由于日本法律的使用规范,业主只能在窄小的基地上建造许多小型建筑物,而这也让建筑物间的空间产生了如同山谷的空间,人群和店面的展示物就在这个山谷中不断流动,每个店面也借着这种山脉状的建筑物得到了扩大的视觉效果。
基于纹理的陡坡与缓坡并存,建筑师将建筑物的形体融入等高线的变化,顺应景观同时也提醒了人们建筑外还有自然的存在,在密集的都市里将阳光与风带入人群与建筑之间。
夜晚的猿乐Sarugaku和白天又不相同,逐渐热闹起来。
空间连结六栋看似分开的独立建筑体、及每层有大致相同的出租空间、在各层不同的出租空间、来呼应有意承租者所可能需要的空间大小,在均质中的空间中有着微妙的不均质特色、看似分离的建筑物其实相互连结互通、上下左右关系产生出奇特的空间感。
动线影响在各类型百货商场中、在设计者角色最需要注意的是商场的配置与消费者的动线。
好的动线规划可以让消费者从空间的多层次中体会到多元性的商店与空间的存在性,上下与互相连通之间让消费者无形制造出心理上此商场如大型商场般的趣味错觉、这就是设计者的功力呈现。
视线的艺术建筑师在设计上除了思考了空间配置与动线之外、更纤细的思考到消费者之间与店员之间的视觉感官。
在需要区隔每个所需要的单元空间之间、自然产生了许多隔间墙、这些隔间墙上一定需要有开窗。
才容易让消费者可窥视入商店内贩卖何种商品、引发好奇心前往店内。
开窗位置与窗户数量也都影响到整体外观至店内呈设商品方式的可能性。
国外商业街案例【篇一:国外商业街案例】商业步行街是城市形象的代表,是城市的名片。
理念设计是商业步行街策划的灵魂,步行街策划要考虑步行街的商圈特征、消费习惯、区域历史文化、建筑与商业文化。
理念的设计要在商业街历史基础上创新,兼顾历史特点,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未来发展。
前段时间与王府井管委会负责人交流时,王府井现在就面临全面升级转型的问题,但怎么转,转成什么样,也没落实下来,参考全球这十大商业步行街,是否可以有些启发。
美国纽约第五大道 fifth avenue关键词:时尚大气地理位置:美国纽约曼哈顿历史:1907年成立了第五大街协会。
地产所有者,经济承租人,和零售商在一年间大约集资了180万来提供商业区需要和政府服务的空项。
协会雇佣了相当于城市警力5倍的社区安全员来保障治安。
衍生:是以第五大道对纽约经济的贡献来做到这一点的。
举一个去年的例子来说,仅零售商的私人投资就高于500万美元。
这些投资造就了成千上万份工作的诞生,同时,私人和公司的收入也为政府创造了高额的税收。
另外,雇工又把资金返还于临近商业部门,从而帮助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发展。
商业:第61街附近的pierre酒店,第59街上的plaza酒店都位于中央公园周边。
面向南方,有tiffany,gucci这样的名店。
这些经典名店之间还有pulitzer喷泉,rockefeller中心和圣patrck′s大教堂。
2.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 champs-elysees关键词:文化情调金碧辉煌地理位置:香谢丽舍大街将巴黎分为南北两半,它西接凯旋门,东连协和广场,全长1880米。
概况:香榭丽舍大街是巴黎之魂,大街的东半部分是700米长的林荫大道,是闹市中不可多得的一块清幽之处。
西段长1100米,原是贵族住宅区,后来资产阶级兴起,逐渐发展成为向国内外富翁开放的商业区。
节日和娱乐:西段约80米,是热闹的商业街,中间能并行10辆汽车,两旁则是六、七层高的楼房。
每天在香榭丽舍大街上往来者不下10万之众。
重大节日、庆典也在这里举行。
商业:香榭丽舍大街西段长约1180米,是商家云集之地。
3.英国伦敦牛津街 oxford street关键词:古典优雅地理位置:牛津街是英国首要的购物街,每年吸引了来自全球的3千万游客到此观光购物。
它是伦敦西区购物的中心,长1.25英里的街道上云集超过300家的世界大型商场。
交通:牛津街还为伦敦的中心提供了一条重要的交通干线,每小时有50辆公共汽车运行,4个地铁站与5条线路相连,从而确保了公共运输网的核心地理位置,也为商业的繁荣做了最好的铺垫。
商业:从罗马时代直到17世纪,牛津街主要作为从伦敦西城之外到牛津地区的线路而存在的。
18世纪末期,大片建筑物的兴建,南部高斯弯那,北部波特曼的兴建使得牛津街初具现在的规模。
一流的购物中心在20世纪开始起步,同时也伴随着一些小店铺的开业。
牛津街享有遍及全球的声誉,它不仅吸引了英国其它地方的游客,也吸引了大量的海外游客。
每年络绎不绝的外国游客来这里参观购物,他们在这里的消费占牛津街全部收入的20百分号。
如同零售一样,这条街也是千万人的工作场所。
4.日本东京都新宿大街关键词:魅力活力地理位置:新宿购物街位于东京的中心新宿。
历史:新宿的历史起源于“oiwake”,意思指的就是五条公路中的考梳大街(koshukaidoavenue)。
起源:1601年,爱都少干内特(edoshogunate)修建了5条公路,并沿考梳公路(五条公路的一条)建起了33个通邮的市镇。
新和宿分别代表新的和通邮的市镇。
交通:新宿车站是公共路线和私家铁路的重点站。
它平均每天控制着360万旅客的出行,比日本国内其它任何一个城市的流量都要大。
商业:日本东京铁路大厦的总办公室和一个大型的购物中心都坐落在车站的南部。
而繁忙的娱乐区,kabudicho则位于车站北边。
新宿购物街促进组织包括120家商店,有大型的购物中心,书店,食品杂货店和饭馆以及一家美术用品商店。
以男装、女装、鞋、手袋划分的商店也在这条大街上。
特色:中国制造的6厘米厚的花岗石板铺设人行道。
5.韩国首尔明洞大街关键词:和平融合地理位置:明洞商业街,面积0.44km2常住人口5千人,1天的流动人口超过200万,每年400万人以上的外国观光客来此,2000年3月被政府指定为观光特区。
商业:明洞实际上就是一段街道,长约1.5公里,街道两旁布满了百货公司、商场、餐厅、酒店、戏院。
另外还有一批超现代大型购物广场和商场、观光酒店、金融机构。
乐天百货公司、新世界百货公司等主要大商场的总部设在此地,形成了一个大型购物休闲娱乐区。
明洞商业街很好地保存着中国大使馆、明洞圣堂等韩国文物级建筑物,同时也拥有超现代式大型购物广场、观光酒店、100多家金融机构、数千家服装及服饰专卖店。
历史:明洞这一带,在朝鲜王朝时代是典型的住宅区。
到了近代,政府请英国技师设计建造了欧洲风格的房屋和街道,很快明洞便成了朝鲜文化与西方文明接触的象征。
明洞真正成为时尚之地,其历史始于上世纪60年代。
6.新加坡乌节路关键词:浪漫地理位置:乌节路位于新加坡的中心位置,在中心商业区上方。
乌节路以前的终结点是dhobyghaut地区,现在它的范围已从唐林路一直延伸到brasbasah路。
起源:不同于新加坡的其他街道,乌节路并不是因为某位特别的人物而命名的。
相反,它的名字来自于19世纪40年代沿街道种植的肉豆蔻和辣椒。
商业:在20世纪,经济开始在乌节路发展。
这也标志着乌节路开始向今天这个生机勃勃的经济区的发展进步。
20世纪50年代,cktang在乌节路建立了一家购物中心。
从60年代到70年代,lido电影院,乌节戏院,来福村和杰克保龄等娱乐中心相继开放。
70到80年代,大型的远东和中心点购物中心建成,从而增强和补充新加坡商业中心的发展。
娱乐:精彩的庆祝活动和节日是许多庆祝饮食,购物,文化,音乐和艺术活动的开始。
同时不计其数的爵士俱乐部,迪斯科舞厅和露天啤酒花园的无休止的音乐也使乌节路成为了今天折中主义者聚集的场所。
7.德国柏林ku—damm大街(库达姆大街)关键词:协调平衡起源:这里也是后来威廉姆大帝(kaiserwilhelm)纪念堂的所在地。
人们把这条大街昵称为“库达姆”。
绿树成行的街道通往西部,直达瀚蓝斯湖(halensee)。
历史:19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沿西南方向盖起了很多富丽堂皇的住宅。
大街很快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购物大道,并且伴随着很多的艺术咖啡屋、剧场、戏院、和电影院。
它的吸引力集中体现了繁荣20年代充满活力的文化生活。
商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一区域的功能是作为被分开的西半部城市的商业区,继续扮演它作为娱乐和商业中心的角色。
这样它也成为了50年代德国经济奇迹的有力佐证。
经过查洛特伯格(charlottenburg)和威莫斯道夫(wimersdorf)区的库弗斯坦达姆持久的吸引力要归功于街边的特色风景,那就是购物,办公,以及居住空间依然保持着的协调与平衡。
8.奥地利维也纳克恩顿大街关键词:建筑音乐地理位置:这个维也纳最着名的步行区坐落在该市第一行政区,位于市中心。
由于它的形状很特殊,像个u字,在维也纳又拥有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所以也被称为金色的u字。
交通:在砍特大街的入口就有地铁1路、2路和4路的停靠站。
位于砍特大街和哥特哈本之间的史蒂芬广场上,就有地铁1路的停靠站。
除此之外,歌剧院前面,史蒂芬广场旁边和米夏埃尔广场里面,都有出租车站。
商业:拥有53400平方米购物面积的该步行区,是奥地利经济增长最大的商业区。
而拥有年销售额40亿的这条商业街,也是奥地利其他城市所没有的。
在砍特大街的入口处坐落着世界最着名的歌剧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中央地带则坐落着维也纳最重要的主教教堂史蒂芬教堂。
步行区的终点是米夏埃尔广场和米夏埃尔门。
从米夏埃尔门可以通向维也纳胡浮堡皇宫。
9.俄国莫斯科市阿尔巴特大街起源:阿尔巴特一词来源于阿拉伯语。
历史:阿尔巴特目睹过商人的驼队和侵略者:蒙古人,波兰军队,拿破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座建筑物(包括瓦可堂果夫戏剧院)毁于纳粹炮弹。
直到今天,我们还能在人行街道发现房主的名字:托尔斯泰,加加林等。
商业:在1917年革命以前,在阿尔巴特大街有203家商店和食品店,那时阿尔巴特大街也是莫斯科的文化中心,拥有50000人口的阿尔巴特大街有四家电影院,华丽的瓦可堂果夫戏剧院及其戏剧学校和音乐学校,如今阿尔巴特地区有大型的超市、娱乐中心、饭馆以及游乐市场。
而书店、古玩店、珠宝店集中在老阿尔巴特街。
10.加拿大蒙特利尔地下城关键词:综合地下背景:蒙利特利尔因为它每年4到5个月的冬季而闻名。
由于有了地下城,商业区已经扩展了一年12个月中的商业和社会文化活动。
地理位置:这个长方形的,大约12平方公里的区域恰恰被卡在两个重要的地理景观中间。
北面是皇家山脉(mont-royal),南面是圣劳伦斯河。
商业:实际上,10个地铁站和两条地铁线与3万米的地下通道、室内公共广场、大型商业中心相连接。
地下之城实际上就是另外一个蒙特利尔。
为了避免上面的恶劣天气,每天有50万人进入到相互连接的60座大厦中,也就是进入到超过360万平方米的空间中,其中包括了占全部办公区域80百分号和相当于城市商业区总面积35百分号的商业空间。
历史:20世纪50年代,城市主要商业区开始形成。
这里修建了拥有1040个房间的伊丽沙白女王酒店,集会中心正对rene-levesqueboulevard,以前被称为道彻斯特(dorchester)。
【篇二:国外商业街案例】开放式住区除了国外做得很成功,国内也有了开发商做出了开放式街区,而且做得还不错,一起来看看5个国内外的优秀案例。
佛罗里达州seaside小镇佛罗里达州seaside小镇始建于1980年,是位于郊区的滨海居住度假小镇,被时代周刊列为美国近十年“十大设计成就之一”,也是开放型社区首个应用者。
小区占地32.4万方,800米海岸线,约2000人,350个独立住宅,200套公寓单元和200间旅馆客房。
小区以中央广场为核心,社区道路都通向海滩和城镇中心,公共服务设置在广场周边,供所有住户使用;城市界面以中高密度住宅为主,景观界面打造滨海低密度区。
1、规划布局整体规划以城市道路分隔,形成城市界面和靠海边的景观界面两大部分;城市界面:人口密度较高,靠近城市和人流、交通较好的方向,排布以中高密度的住宅和大量公共服务配套为主,营造活力繁华的小镇生活;景观界面:保持海滩自然景观为主,布置少量低密度旅馆、凉亭等,不做过多开发,只设置少量景观节点,形成纯粹的景观低密区。
2、功能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环绕中央广场布置:市政厅、购物中心、俱乐部、社区中心、邮局等。
住宅产品包括:独栋别墅、双拼、连排别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