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预交所得税申报表填写新规定
- 格式:pptx
- 大小:668.48 KB
- 文档页数:5
一起来学习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填表说明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怎么填一、表头项目:(一)税款所属期间:1.正常经营的纳税人为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2.年度中间开业的为开始经营之日至税款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3.年度中间终止经营的为填报税款所属期月(季)度第一日至终止经营活动之日;4.年度纳税申报为1月1日至12月31日。
(二)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就是税务机关核发的纳税人识别号或有关部门核发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三)纳税人名称是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证件载明的纳税人名称。
二、优惠及附报事项信息:(一)从业人数需要注意以下三点:1.填写季初、季末和季度平均从业人员的数量;2.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3.税款所属期末季度平均值=截至本税款所属期末各季度平均值之和÷相应季度数。
(二)资产总额需要重点注意填报单位人民币为万元,保留小数点后2位;?(三)国家限制或禁止行业:纳税人从事行业为国家限制或禁止行业的,那么就选择“是”;其他选择“否”;(四)小型微利企业,符合该政策需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1.从业人数季度平均值不超过300人;2.资产总额季度平均值不超过5000万元;3.年度实际利润额不超过300万元;4.“国家限制或禁止行业”选择“否”;(五)附报事项:纳税人根据《企业所得税申报事项目录》,发生符合税法相关规定的支持新冠疫情防控捐赠支出、扶贫捐赠支出、软件集成电路企业优惠政策适用类型等特定事项时,填报事项名称、该事项本年累计享受金额或选择享受优惠政策的有关信息。
同时发生多个事项,可以增加行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度预缴纳税申报表怎么填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度预缴纳税申报表填写说明如下:1、“税款所属期间”:纳税人填写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公历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
企业年度中间开业的纳税人填写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季度的最后一日,自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填报说明一、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在月(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使用。
二、表头项目1、“税款所属期间”:为税款所属期月(季)度第一日至所属期月(季)度最后一日。
年度中间开业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月(季)度的最后一日。
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15位)。
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纳税人全称。
三、各列的填报1、第1行“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的纳税人,第2行至第17行的“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累计金额”列,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
2、第18行“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第19行至第22行的“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累计金额”列,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
3、第23行“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第24行的“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累计金额”列,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
四、各行的填报1、第1行至第24行,纳税人根据其预缴申报方式分别填报。
实行“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行至第17行;实行“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9行至第22行;实行“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4行。
2、第25行至第32行,由实行跨地区经营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以下简称汇总纳税)纳税人填报。
汇总纳税纳税人的总机构在填报第1行至第24行的基础上,填报第26行至第30行;汇总纳税纳税人的分支机构填报第28行、第31行、第32行。
五、具体项目填报说明1、第2行“营业收入”:填报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会计规定核算的营业收入。
个人所得税预缴申报表填写模板
个人所得税预缴申报表是用于申报个人所得税预缴款的表格,下面是填写表格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填写步骤
1. 填写纳税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等。
2. 根据个人所得情况,填写税款所属期,一般为季度,即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
3. 填写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额-减除费用-专项附加扣除-专项扣除-捐赠扣除-子女教育扣除-继续教育扣除-住房贷款利息扣除-住房租金扣除-赡养老人扣除-其他扣除。
4. 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和适用税率,计算出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5.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减免税款、税收优惠政策等,填写减免税款和其他应纳税款减免项目。
6.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预缴税额和欠缴税额。
7. 填写申报人信息,包括姓名、职务、联系电话等。
8. 签字并加盖纳税人印章或留存纳税人签字的证明文件。
注意事项
1. 填写信息要真实、完整、准确,不得有遗漏、疏漏、违法行为。
2. 填写必填项,不得空白。
3. 数字不得出现错误,小数点后最多保留两位。
4. 预缴税款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缴纳。
5. 签名要清晰,印章要鲜明,不得重叠或糊涂。
6. 申报日期为每季度的最后一天,遇节假日顺延。
以上是个人所得税预缴申报表的填写模板及注意事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新版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申报表式及填报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6年版)》填报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在月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使用。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的分支机构年度汇算清缴申报适用本表。
二、表头项目1.“税款所属期间”:为税款所属期月度第一日至所属期月度最后一日。
年度中间开业的纳税人,“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月度的最后一日。
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
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记载的纳税人全称。
三、各列次的填报1.第一部分,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税款的纳税人,填报第2行至第19行。
其中:第2行至第19行的“本期金额”列,填报所属月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的数据;第2行至第19行的“累计金额”列,填报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月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额。
2.第二部分,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税款的纳税人,填报第21行至第26行。
其中:第21行至第26行的“本期金额”列,填报所属月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的数据;第21行至第26行的“累计金额”列,填报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月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额。
3.第三部分,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8行。
其中:“本期金额”列,填报所属月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的数额;“累计金额”列,填报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月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额。
四、各行次的填报1.第1行至第28行,纳税人根据其预缴申报方式分别填报。
实行“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行至第19行。
实行“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1行至第26行。
实行“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8行。
2.第29行至第35行,由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填报。
其中:汇总纳税企业的总机构在填报第1行至第28行基础上,填报第30行至第33行。
2024年税务报表填写指南1. 引言1.1 概述税务报表填写是每年都需要进行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2024年,税法政策有可能发生变化,因此了解最新的法规变动对报表填写至关重要。
本篇文章旨在提供2024年税务报表填写的指南,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填写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并针对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正文部分包括了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两个子部分,详细介绍了各个环节的填写流程和注意事项。
文章以提供清晰的指导为目标,并鼓励读者咨询专业税务机构或相关部门以确保正确性和合规性。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为读者提供关于2024年税务报表填写的全面指南。
通过深入剖析最新税法政策变化对报表填写造成的影响,我们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从而在正确、高效地完成报表填写过程中避免常见误区。
此外,我们也会展望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和趋势,并强调遵守法规和寻求专业咨询的重要性。
以上就是引言部分的内容,提供了对整篇文章的概述、结构和目的进行了清晰的说明。
接下来,将进入正文部分,依次介绍税务报表填写的基本要求、最新税法政策变化对填写的影响以及所需材料和信息准备等内容。
2. 正文:2.1 了解税务报表填写的基本要求在填写税务报表之前,首先需要对税务报表填写的基本要求进行了解。
税务报表是纳税人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信息的重要文件,正确填写可以帮助避免因错误或遗漏而导致的罚款和其他麻烦。
主要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确保按照所得类别正确填报。
根据个人或企业所得的不同来源,相应地选择合适的所得项目进行填写。
其次,要准确计算所得额和应纳税额。
通过核对收入、扣除项、免征额等相关数据,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并根据相应的税法政策计算出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或企业所得税。
另外,在填写过程中需要注意相关法规和条款。
及时了解最新的法规变化以及相关部门发布的通知和解释性文件,避免在填写过程中违反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填报说明一、本表的所有修订只适用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 第一部分中“据实预缴”类项目。
除本表单独列明需填报的项目,其他项目一律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函[2008]44号通知精神填列。
二、第2行“营业收入”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收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收入填报。
三、第3行“营业成本”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成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成本(费用)填报。
四、第4行“利润总额”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其中包括从事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在本行填写按本期取得预售收入计算出的预计利润等。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比照填报。
五、第5行“不征税收入”填报新企业所得税法及有关规范性文件规定的不征收收入。
六、第6行“免税收入”填报新企业所得税法及有关规范性文件规定的不征收收入。
七、第7行“免税项目所得(农林牧渔业项目所得)”仅填报按税法规定给予农林牧渔业项目的减、免所得。
八、第8行“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填报纳税人按税法规定可在税前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额。
九、第9行“应纳税所得额”为4行-5行-6行-7行-8行。
十、第10行“税率”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十一、第11行“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出的当期应纳所得税额。
第11行=第9行×第10行,且第11行≥0。
十二、第12行“减免税所得额”填报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包括享受减免税优惠过渡期的税收优惠、小型微利企业优惠、软件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及经税务机关审批或备案的其他减免税优惠。
第12行≤第11行。
十三、第13行“高新技术企业”填报当期高新技术企业实际享受减免税额;第13行≤12行。
十四、第14行“软件企业”填报当期软件企业实际享受减免税额;第14行≤12行。
十五、第15行“小型微利企业”填报当期小型微利企业实际享受减免税额;第15行≤12行。
根据现行企业所得税政策,各类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及其填谨声明:此纳税申报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填表说明:一、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方式申报企业所得税居民纳税人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非居民纳税人在月〔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使用。
二、本表表头工程1.“税款所属期间〞:纳税人填写“税款所属期间〞为公历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
企业年度中间开业纳税人填写“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场经营之日至所属季度最后一日,自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税务登记证号码〔15位〕。
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登记证中纳税人全称。
三、各列填报1.“据实预缴〞纳税人第2行至第9行:填报“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填报“累计金额〞列,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l日至所属季度〔或月份〕最后一日累计数。
纳税人当期应补〔退〕所得税额为“累计金额〞列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数据。
2.“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纳税人第11行至第14行及“按照税务机关确定其他方法预缴〞纳税人第l6行:填报表内第11行至第l4行、第16行“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El至最后一日。
四、各行填报 .本表构造分为两局部:1.第一局部为第1行至第16行,纳税人根据自身预缴申报方式分别填报。
包括非居民企业设立分支机构:实行据实预缴纳税人填报第2行至第9行:实行按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纳税人填报第11至14行;实行经税务机关认可其他方法预缴纳税人填报第16行。
2.第二局部为第17行至第22行,由实行汇总纳税总机构在填报第一局部根底上填报第l8至20行;分支机构填报第20至22行。
五、具体工程填报说明“营业收入〞:填报会计制度核算营业收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收入填报。
“营业本钱〞:填报会计制度核算营业本钱,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本钱〔费用〕填报。
《公司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表》及填表说明税款所属时期 _____年____月____日至 _____年____月____日纳税人辨别名: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纳税人名称项目行累计金额次推行据实预缴的纳税人填列以下第1—11 行:收益总数1加:纳税调整增添额2减:纳税调整减少额3减:填补从前年度损失4应纳税所得额( 1+2-3-4)5合用税率6应纳所得税额(5×)67减免所得税额8汇总纳税成员公司就地预缴比率9实质已预缴的所得税额10应补(退)的所得税额11[(7-8-10)或(7-8)×9-10]推行按上年实质数分期预缴的纳税人填列以下第12—14 行:上一年度实质缴纳的公司所得12税额本季(月)应预缴所得税额13(12 行÷4或 12 行÷ 12)今年实质已预缴的所得税额14纳税人公章:代理申报中介机构公主管税务机关受经办人:章:理专用章:申报日期:年经办人执业证件号码:受理人:月日代理申报日期:年受理日期:年月日月日《公司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表》填报说明一、本表合用于查帐征收公司所得税的纳税人在季度(月)预缴公司所得税时使用。
二、推行据实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 1 至 11 行;推行按上年实质数分期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 12 至 14 行。
三、详细项目填报说明1.第 1 行“收益总数”:填报按财务会计制度核算的收益总额。
2.第 2、3 行:填报依据税收规定应做纳税调整的项目。
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纳税人的”收益总数”应包含本期获得的预售收入计算的估计收益 ;在将预售收入结转为销售收入的当期 ,减去已计算缴纳公司所得税的原预售收入计算的估计收益。
3.第 4 行“减:填补从前年度损失”:填报按税收规定本期可填补的从前年度还没有填补的损失额(用正数表示,不得大于第1+2-3 行后的金额)。
4.第 5 行“应纳税所得额”填报第1+2-3-4 行后的余额,第5 行不得为负数,若第1+2-3-4 行为负数,则第 5 行应填零。
实际检验后新版企业所得税申报表重要问题汇总(结合国税申报系统)1.“纳税调整后所得”概念问题。
主表中(表A100000):新版所得税申报表与08版所得税申报表“纳税调整后所得”概念不同,主要原因是新版所得数申报表将税收优惠做了税基优惠、税率优惠、税额优惠的区分。
在主表中的“纳税调整后所得”等于利润总额-境外所得-纳税调整-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的余额,加上境外应税所得抵减境内亏损后的余额。
与08版申报表对比,没有进行减免所得和所得抵扣的调整。
亏损表(A106000)中:“纳税调整后所得”采取了08年的概念,此处的“纳税调整后所得”应是扣除了“减免所得”和“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后的金额,建议应表述为“亏损弥补前的所得额”2.“视同销售收入”调整的问题。
(1)表A105010中,填列的视同销售收入,首先是税法规定应当视同销售,企业未确认收入结转成本的事项,要注意的是,此处的视同销售与增值税视同销售收入不同。
(2)视同销售收入按市场公允价值进行纳税调增。
(3)视同销售成本的调整。
关于视同销售成本的调整,根据目前学习到的各位专家的观点,主要分为两派。
一种观点认为:视同销售成本=视同销售收入;另一种观点认为:视同销售成本=企业账载成本,视同销售收入与成本间的差异,调整增加相关费用。
无论哪种观点,结论都是视同销售收入不增加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作用是扩大了三项费用(广告费和宣传费、业务招待费)扣除基数,对纳税人所得税事项而言,是有利无害的。
我个人赞同上述结论,但就视同销售收入的具体填列,我们以以下例子进行说明:某企业用自产产品用于业务宣传,该产品的成本是80,市场售价是100。
不考虑增值税等时。
(1)企业按会计准则(制度)不确认收入,会计处理为:借:销售费用 80贷:存货 80在企业进行年度纳税申报时,表(A105010)视同销售收入,纳税调整增加100元。
企业所得税上做视同销售收入的同时,也应当按企业账面成本做视同销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