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水泥混凝的路面
- 格式:ppt
- 大小:7.14 MB
- 文档页数:15
(四)、水泥砼路面面层(1)、施工工序准备基层施工放样立模砼的拌和砼运输摊铺振捣、整平真空吸水磨光压纹切缝养生拆模。
(2)、施工内容及重点1)、材料和选择水泥选用强度高,收缩性小,而磨性强,抗冻性好,标号大于32#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注意事项:水泥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不同标号、厂牌、品种、出厂日期的水泥,不得混合堆放,严禁混合使用。
砂选择质地坚硬、耐磨、洁净,符合规定级配要求,细度模数宜在2.5以上。
碎石选择质地坚硬、耐磨、洁净,符合规定级配要求,且最大粒径不得超过40mm。
水、电由业主提供使用,宜在拌和场设蓄水池,以防水量不足时备用。
2)、立模:①模板的选用A.砼路面模板采用22mc钢模板,小弯道等非标准部位采用木模板,其厚度为5cm(曲线处可减薄到3cm)。
B.模板应无缺损,有足够的钢度,内侧和顶,底面均光洁、平整、顺直,局部变形不得大于3mm。
振捣时模板横向最大挠曲应小于4mm,高度应与砼路面板厚度一致,误差不超过2mm。
纵缝模板平缝的拉杆穿孔眼位应准确。
C.模板周围使用前,应对前次拆下的模板进行检验,如有变形损坏,应整修至达到要求后才能使用。
②立模施工要点:A.立模前应检测基层的顶面标高和路拱横坡以及基层表层有否磨损破坏等,否则应整修基层至符合要求才可立模铺筑砼。
B.立模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要符合设计要求,基误差应小于砼路面质量验收的容许误差。
C.立模时应使钢模向外侧微倾,使钢模内边角支撑震动梁与滚筒,保证摊铺时路面的平整度。
D.模板应支立稳固,接头严密平顺。
模板的接头以及与基层接触采用砂浆封堵或用塑料薄膜铺在钢模边,采用塑料薄膜防漏措施时应控制薄膜与混凝土形成夹层。
E.浇筑砼前,在模板内侧涂脱模剂(隔离剂)。
③砼的拌制和运输:A.砼的拌和采用双握轴强制搅拌机搅拌,以保证砼的拌和质量。
B.投入搅拌机的每拌原材料数量,严格按施工配合比搅拌机容量确定,并称量准确。
C.搅拌机装料顺序为砂、水泥、石子,进料后边搅拌边加水。
水泥混凝土路面(简称水泥路面,俗称白色路面)是公路,特别是高等级公路的主要结构型式之一。
它是以水泥与水拌和成水泥浆为结合料,以碎(砾)石、砂为集料,加入适量的添加剂,搅拌成水泥混凝土来铺筑的路面。
水泥路面具有如下优点:1)强度高、刚度大,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扩散载荷的能力。
2)稳定性好,受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影响小,不易出现沥青路面的某些因稳定性不足而产生的损坏如变软、痈包、车辙、波浪等,也不存在沥青路面的老化、龟裂等损坏现象。
3)耐久性好,抗磨耗能力强,而且能通行包括履带式车辆在内的各种运行机械。
4)水泥混凝土对油和大多数化学物质不敏感,有较强的抗侵蚀能力。
5)表面较粗糙,抗滑性和附着性好,从而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车辆行驶性能的发挥。
6)水泥路面色泽鲜明,反光能力强,对夜间行车安全有利。
因此,在我国公路建设与发展中,水泥路面会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
1、水泥路面断裂损坏机理水泥道路从断面上来看,自上而下分为4个层次。
其中最上面与车轮接触的是面层——水泥路面板块(简称水泥板块),它直接承受各种行车载荷。
接下来是基层与垫层,其作用是扩散面层传下来的集中载荷。
最下面的是土基层,是整个公路的基础。
理论上水泥板块与路基紧贴在一起,车轮载荷均匀地传递到土基层。
水泥板块主要承受压应力,只要压应力不超过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水泥板块便不会损坏。
但是,由于用材不当,或施工工艺不合理,或施工质量控制不严等原因会造成水泥板块与路基之间出现先天性的或后天引起的贴合不良的现象,一旦两者之间出现空隙——水泥板块悬空,在车轮载荷的作用下,悬空处的水泥板块承受弯曲变形造成的拉应力,而且水泥板块承受的是脉动载荷、其抗拉强度仅是抗压强度的1/5~1/10,因此水泥板块很容易断裂。
2、水泥路面状态检测工艺水泥板块一旦断裂,其维修作业量大、费用高,而且要长时间影响交通。
因此,对已投入使用的水泥路面应加强日常监控,尽早发现面层与基层之间的空隙,并及早采取补救措施,以保证公路畅通,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公路工程知识之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类精品文档]本文内容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学员问题】水泥混凝土路面?【解答】水泥混凝土路面(cememtconcretepavement)是指以水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做面层的路面,简称混凝土路面。
亦称刚性路面,俗称白色路面,它是一种高级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有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和装配式混凝土等各种路面。
1868年,苏格兰首次在因弗内斯通往某堆货场道路上铺筑混凝土路面,19世纪末传入美国和德国。
早年混凝土路面大多用素混凝土按单层就地浇筑而成,少数也有做成双层式或配设钢筋的。
20世纪20年代,欧、美各国在公路、城市道路和飞机场跑道上大量发展混凝土路面,美国还开始试铺装配式预制块混凝土路面和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
至于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美、法两国分别于30年代和40年代中期开始试铺。
70年代初,美国和荷兰开始试铺钢纤维混凝土路面。
中国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在少数大城市的道路和飞机场跑道上铺筑混凝土路面。
1932~1933年在南京至杭州国道上铺筑了长500米、宽5.5米的混凝土路面试验段。
1940年在北京至天津公路上铺筑了长120公里、宽3米的混凝土路面。
1948年在南京飞机场跑道上铺筑长2200米、宽45米、厚30厘米的钢筋混凝土道面。
到50年代,随着水泥工业的发展,在中国的一些大、中城市的干道以及飞机场跑道上,开始大规模铺筑混凝土路面。
70年代初以来,某些省在公路干线上开始铺筑混凝土路面。
中国的飞机场跑道,几乎全部都采用混凝土道面。
中国混凝土路面大多是用素混凝土按单层就地浇筑而成,但少数也有采用装配式预制板,或做成双层式,或配有钢筋。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结语: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