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沪科版必修1--1.1
- 格式:ppt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51
上海高中物理教材目录篇一:上海初高中物理目录物理教材目录初二第一学期让我们起航1 去物理之海冲浪——致同学们2 有用的物理学3 测量的历史第一章声1.1声波的产生和传播1.2声音的特征第二章光2.1光的反射 2.2光的折射2.3透镜成像2.4光的色散第三章运动和力3.1机械运动3.2直线运动3.3力 3.4重力力的合成 3.5二力平衡 3.6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初二第二学期第四章机械和功4.1简单机械4.2机械功4.3机械能﹡4.4功的原理第五章热与能5.1温度温标 5.2热量比热容5.3内能﹡5.4物态变化5.5热机初三第一学期第六章压力与压强6.1密度6.2压强6.3液体内部的压强 6.4阿基米德原理﹡6.5液体对压强的传递6.6大气压强﹡6.7流体的压强和流速第七章电路7.1电流电压 7.2欧姆定律电阻 7.3串联电路 7.4并联电路初三第二学期第八章电能与磁8.1电功率8.2电流的磁场8.3电能的获得和输送8.4无线电波和无线电通信第九章从原子到星系9.1原子9.2地球太阳系﹡9.3银河系宇宙9.4能量的转化和守恒高一第一学期前言物理探索之旅——致同学们第一篇机械运动第一章匀变速直线运动A.质点位移和时间B.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C.快慢变化的运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D.现代实验技术——数字化信息系统(DIS)E.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F.匀加速直线运动G.学习包——自由落体运动第二章力和力的平衡A.生活中常见的力B.力的合成C.力的分解D.共点力的平衡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A.牛顿第一定律惯性B.牛顿第二定律C.作用与反作用牛顿第三定律D.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E.从牛顿到爱因斯坦高一第二学期第四章周期运动A.匀速圆周运动B.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C.机械振动D.机械波的产生E.机械波的描述第二篇能量与能量守恒第五章机械能A.功B.功率C.动能D.重力势能E.功和能量变化的关系F.机械能守恒定律第六章分子和气体定律A.分子阿伏伽德罗常数B.气体的压强和体积的关系C.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的关系D.压缩气体的应用高二第一学期第七章内能能量守恒定律A.物体的内能B.能的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C.能的转化的方向性能源开发D.学习包——太阳能的利用第三篇电场和磁场第八章电场A.静电现象元电荷B.电荷的相互作用电场C.静电的利用与防范第九章电路A.简单串联并联组合电路B.电功电功率C.多用电表的使用D.简单逻辑电路E.学习包——自动控制与模块机器人第十章磁场A.电流的磁场B.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左手定则C.磁感应强度磁通量D.直流电动机高二第二学期第十一章电磁感应电磁波A.电磁感应现象B.感应电流的方向右手定则C.学习包——电磁波第四篇微观和宇观世界第十二章物质的微观结构A.原子的核式结构B.物质的放射性及其应用C.原子核的组成D.重核裂变链式反应E.反应堆核电站第十三章宇宙A.万有引力定律B.宇宙的基本结构C.天体的演化结束语可爱的物理学高三拓展型课程Ⅱ第一讲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抛体运动 (共同专题)A.运动的合成和分解B.平抛运动﹡C.斜抛运动第二讲动能定理 (共同专题)A.动能定理B.动能定理的应用第三讲动量 (侧重理论专题)A.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B.冲量动量定理﹡第四讲物体的平衡 (测中应用专题)第五讲人造地球卫星 (测中应用专题)第六讲匀强电场中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 (共同专题)第七讲电磁感应定律 (共同专题)第八讲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 (侧重理论专题)A.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B.洛伦兹力﹡C.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第九讲交流电 (测中应用专题)A.交流电B.变压器高压输电﹡C.电感器电容器﹡D.交流电路第十讲传感器及其应用 (测中应用专题)第十一讲光的折射 (测中应用专题)A.光的折射﹡B.全反射﹡第十二讲激光及其应用 (测中应用专题)A.激光的特性B.激光应用简介﹡第十三讲相对论简介 (侧重理论专题)A.光速不变原理B.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C.质速关系和质能关系﹡第十四讲量子论简介 (侧重理论专题)A.物质波B.原子能级和原子跃迁篇二:上海初高中物理目录(完整版)初二第一学期让我们起航1 去物理之海冲浪——致同学们2 有用的物理学3 测量的历史第一章声1.1声波的产生和传播1.2声音的特征2.1光的反射2.2光的折射2.3透镜成像2.4光的色散3.1机械运动3.2直线运动3.3力3.4重力力的合成3.5二力平衡3.6惯性牛顿第一定律4.1简单机械4.2机械功4.3机械能4.4功的原理5.1温度温标5.2热量比热容5.3内能5.4物态变化5.5热机6.1密度6.2压强6.3液体内部的压强6.4阿基米德原理6.5液体对压强的传递6.6大气压强6.7流体的压强和流速第二章光第三章运动和力初二第二学期第四章机械和功第五章热与能初三第一学期第六章压力与压强 1 ﹡﹡﹡﹡第七章电路7.1电流电压7.2欧姆定律电阻7.3串联电路7.4并联电路初三第二学期第八章电能与磁8.1电功率8.2电流的磁场8.3电能的获得和输送8.4无线电波和无线电通信第九章从原子到星系9.1原子9.2地球太阳系﹡9.3银河系宇宙 9.4能量的转化和守恒2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中物理新教材共有五册,其中基础型课程,高一、二年级各一册。
1.1 走近运动学业水平引导一、选择题1.关于参考系的选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考系B.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参考系是可以任意选取的C.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其他物体作参考系D.参考系必须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其他物体,参考系是可以任意选取的,但对于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情况往往不同,实际选取参考系时,应本着便于观测和使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的原则来进行。
故D错误。
2.如图所示,是体育摄影中“追拍法”的成功之作,摄影师眼中清晰的滑板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法表达了运动的美。
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 )A.大地B.太阳C.滑板运动员D.步行的人,并且以运动员为参考系拍摄,这样背景上其他物体看起来就是“运动”的,因而模糊不清。
3.(多选)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时间是较长的一段时间,时刻是较短的一段时间B.第2 s内和前2 s内指的是不相等的两段时间C.“北京时间12点整”指的是时刻D.时光不能倒流,因此时间有方向是矢量,故A错;第2s内的时间是1s,前2s的时间是2s,故B对;12点整是指时刻,故C对;时间是标量,故D错。
4.如图所示,飞行员跳伞后飞机上的其他飞行员甲和地面上的人乙观察跳伞飞行员的运动后,引发了对跳伞飞行员运动状况的争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人的说法中必有一个是错误的B.他们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的C.研究物体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D.参考系的选择只能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A错,B对;研究物体的运动一定要选择参考系,C错;参考系的选择具有任意性,D错。
5.关于位移与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B.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D.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其路程,经一段时间又返回到该位置,此过程位移为零,但它运动了,A错。
必修一第四章能量守恒与可持续发展开篇激动人心的万千体验1、势能的变化与机械功1、物理学——理性的追求2、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2、物理学——人类文明的3、能量的转化与守恒3、学物理——探究求真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一章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第五章万有引力与航天1、走近运动1、从托勒密到开普勒2、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2、万有引力定律是怎样发3、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3、万有引力定律的案例分4、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4、飞出地球去第二章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第六章经典力学与现代物理1、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1、经典力学的巨大成就和2、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2、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3、爱因斯坦心目中的宇宙4、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4、微观世界与量子论第三章力与相互作用1、牛顿第三定律选修1-12、形变的力第一章从富兰克林到库仑3、摩擦力 1.1 从闪电谈起4、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1.2 电学中的第一个定律第四章怎样求合力与分力 1.3 物质的又一种形态1、怎样求合力 1.4 静电与生活2、怎样分解力第二章打开电磁联系的大门3、共点力的平衡及其应用 2.1 提示电磁联系的第一第五章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 2.2 安培力与磁感应强度1、牛顿第一定律 2.3 改写通信史的发明—2、牛顿第二定律 2.4 电子束编转的奥秘3、牛顿运动定律的案例分第三章划时代的发现4、超重和失重 3.1 法拉第的探索3.2 一条来之不易的规律必修二 3.3 发电机与电动机第一章怎样研究抛体运动 3.4 电能与社会1、飞机投弹和运动的合成 3.5 伟大的丰碑——麦克2、平抛运动的规律第四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3、研究斜抛运动 4.1 电磁波的发现第二章研究圆周运动 4.2 无线电波与现代通信1、怎样描述圆周运动 4.3 信息的获取——传感2、怎样研究匀速圆周运动第五章走进现代化家庭3、圆周运动的案例分析 5.1 客厅里的精彩4、研究离心现象及应用 5.2 厨房里的革命第三章动能的变化与机械功 5.3 现代化家庭1、探究动能变化跟功的关2、动能定理的案例分析选修1-23、研究功与功率第一章人类对热现象的探索3.3 关于热本质的争议 3.3 输电与配电3.4 走进分子世界 3.4 变压器3.5 研究分子运动的新方 3.5 电能与社会第二章热力学定律和能量守恒第四章广播电视与电磁波2.1 揭开温度与内能之迷 4.1 收音机与电磁波2.2 热力学第一定律 4.2 设计制作:用集成电2.3 伟大的守恒定律 4.3 电视2.4 热力学第二定律 4.4 电磁波家族第三章热机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五章互联网与信息时代3.1 一项推动大生产的发 5.1 信息的获取——传感3.2 蒸汽机与社会发展 5.2 设计制作:用传感器3.3 热机发展之路 5.3 信息的处理——电脑第四章热与生活 5.4 电脑是怎样工作的4.1 内能的利用5.5 信息的传输——互联4.2 营造一个四季如春的5.6 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4.3 打开太阳能的宝库第五章电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选修2-25.1 怎样将电能输送到千第一章桥梁与承重结构5.2 辉煌的电气化时代 1.1《课程标准》的要求5.3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1.2 编写思路与特点第六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3 教材说明与教学建议6.1 神秘的射线 1.4 课程资源6.2 一把双刃剑——放射第二章起重机与平衡6.3 核反应与核能 2.1《课程标准》的要求6.4 重核裂变 2.2 编写思路与特点6.5 轻核聚变 2.3 教材说明与教学建议6.6 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 2.4 课程资源第三章汽车与传动选修2-1 3.1《课程标准》的要求第一章多用电表与直流电路 3.2 编写思路与特点1.1 学习使用多用电表 3.3 教材说明与教学建议1.2 多用电表表头的工作 3.4 课程资源1.3 多用电表测量电流、第四章热机与能量转化1.4 电源电动势闭合 4.1《课程标准》的要求1.5 多用电表测量电阻电 4.2 编写思路与特点1.6 多用电表功能的扩展 4.3 教材说明与教学建议第二章显像管与电磁力 4.4 课程资源2.1 学习使用示波器第五章家用制冷设备及其原理2.2 示波管与电场力 5.1《课程标准》的要求2.3 显像管与洛仑兹力 5.2 编写思路与特点2.4 电磁力技术与现代科 5.3 教材说明与教学建议第三章发电、输配电与电磁感应 5.4 课程资源3.1 划时代的发现3.2 发电机与交变电流选修2-3第一章光学仪器与光的折射规律第四章探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3.6 照相机与透镜成像规 4.1 探究闭合电路欧姆定3.7 展示精彩瞬间4.2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3.8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4.3 典型案例分析3.9 眼睛的延伸——显微4.4 电路中的能量转化与3.10 设计制作:简易望远第五章磁场与回旋加速器第二章光学技术与光的波动性 5.1 磁与人类文明2.5 立体电影与光的偏振 5.2 怎样描述磁场2.6 增透技术与光的干涉 5.3 探究电流周围的磁场2.7 光栅与光的衍射 5.4 探究安培力第三章激光与激光器 5.5 探究洛仑兹力3.4 神奇的激光 5.6 洛仑兹力与现代科技3.5 激光与激光技术3.6 新型电光源选修3-2第四章射线技术与原子结构第一章研究交变电流4.4 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 1.1 怎样描述交变电流4.5X 射线与CT 诊断技 1.2 探究电阻、电感和电4.6 碳—14 测定技术与 1.3 怎样计算交变电流的4.7 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第二章电磁感应与发电机第五章核能与社会 2.1 电磁感应——划时代5.4 核反应堆与核裂变 2.2 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5.5 核电站是怎样工作的 2.3 探究感应电动势的大5.6 核武器核聚变 2.4 电磁感应与交流发电5.7 核能与社会 2.5 电磁感应的案例分析第三章电磁感应与现代生活选修3-1 3.1 自感现象与日光灯6.7 涡流现象与电磁灶6.8 电磁感应与现代生活第一章电荷的相互作用第四章电能的输送与变压器1.7 静电现象与电荷守恒 4.1 高压输电原理1.8 探究电荷相互作用规 4.2 变压器为什么能改变1.9 静电与生活 4.3 三相交流电及其电路第二章电场与示波器 4.4 电能的开发与利用2.5 认识和使用示波器第五章传感器与现代社会2.6 探究电场的力的性质 5.1 传感器的原理2.7 研究电场的能的性质 5.2 研究热敏电阻的温度2.8 电容器电容 5.3 信息时代离不开传感2.9 电子束在示波管中的第三章从电表电路到集成电路选修3-33.3 学会使用多用电表第一章用统计思想研究分子运动3.4 探究电流、电压和电 1.1 一种新的研究方法3.5 探究电阻定律 1.2 走过分子世界3.6 多表电表电路分析与 1.3 无序中的有序3.7 逻辑电路与集成电路 1.4 用统计思想解释分子3.11 物体的内能4.6 激光第二章气体定律与人类生活第五章新时空观的确立2.8 气体的状态 5.1 电磁场理论引发的怪2.9 破意耳定律 5.2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2.10 查理定律和盖·吕萨 5.3 奇特的相对论效应2.11 空气的湿度与人类生 5.4 走近广义相对论第三章固体、液体与新材料 5.5 无穷的宇宙3.7 研究固体的性质3.8 研究液体的表面性质选修3-53.9 液晶与显示器第一章碰撞与动量守恒3.10 半导体材料和纳米材 1.1 探究动量变化与冲量第四章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 1.2 探究动量守恒定律4.8 热力学第一定律 1.3 动量守恒定律的案例4.9 能量守恒定律发现的 1.4 美妙的守恒定律4.10 热力学第二定律第二章波和粒子4.11 描述无序程度的物理 2.1 拨开黑体辐射的疑云第五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2.2 涅槃凤凰再飞翔5.8 能源利用与环境污染 2.3 光是波还是粒子5.9 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2.4 实物是粒子还是波5.10 节约能源、保护资源第三章原子世界探秘6.9 电子的发现及其重大选修3-4 3.2 原子模型的提出第一章机械振动 3.3 量子论视野下的原子1.10 研究简谐运动 3.4 光谱分析在科学技术1.11 探究摆钟的物理原理第四章从原子核到夸克1.12 探究单摆振动的周期 4.1 原子核结构探秘1.13 受迫振动与共振 4.2 原子核的衰变第二章机械波 4.3 让射线造福人类2.10 机械振动的传播 4.4 粒子物理与宇宙的起2.11 有关机械波的案例分第五章核能与社会2.12 惠更斯原理波的 5.1 核能来自何方2.13 波的干涉与衍射 5.2 裂变及其应用2.14 多普勒效应 5.3 聚变与受控热核反应第三章电磁场与电磁波 5.4 核能利用与社会发展3.8 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3.9 电磁波的发现3.10 无线电通信3.11 电磁波家族第四章光的波动性4.1 光的干涉4.2 光的衍射4.3 光的偏振与立体电影4.4 光的折射4.5 全反射与光导纤维。
章末总结一、速度与速率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速率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速度:(1)平均速度=位移时间. (2)瞬时速度是当时间趋近于零时的平均速度的极限值.2.速率(1)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2)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常称为速率.例1 如图1所示,小球从高出地面h =15 m 的位置,在t =0时刻竖直向上抛出,经1 s 小球上升到距抛出点5 m 最高处,之后就开始竖直回落,经0.5 s 刚好经过距最高点1.25 m 处位置,再经过1.5 s 到达地面.求:图1(1)前1.5 s 内平均速度是多少.(2)全过程的平均速率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解析 (1)由题图可知:前1.5 s 小球的位移为:s =H -h ′=5 m -1.25 m =3.75 m所以前1.5 s 内平均速度v =s t =3.751.5m/s =2.5 m/s (2)由题图可知:全过程小球的路程为L =5 m +5 m +15 m =25 m全过程的平均速率为v ′=L t =253m/s ≈8.3 m/s 答案 (1)2.5 m/s (2)8.3 m/s二、关于速度v 、速度变化量v t -v 0与加速度a 的理解1.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变化量是末速度与初速度的矢量差;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它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也称为速度变化率.2.速度v 、速度变化量v t -v 0、加速度a 三者的大小无必然联系.(1)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变化量也不一定大;速度小,加速度不一定小,速度变化量也不一定小.(2)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变化量小,加速度不一定小.3.速度的方向是物体的运动方向,速度变化量的方向是加速度的方向,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决定了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1)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2)当加速度与速度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例2 关于速度、速度变化、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速度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反,物体速度一定减小B .加速度不为零,物体速度一定增加C .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一定不断减小D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解析 加速度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反,速度不一定减小,因为只有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速度才减小,故A 错误.加速度不为零,速度不一定增加,如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速度减小,故B 错误.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加速度减小,速度仍然增大,故C 错误.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快,加速度大,故D 正确. 答案 D三、运动图像的理解和应用1. s -t 图像(1)s -t 图像反映了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s -t 图像的倾斜程度(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v =Δs Δt,斜率的正、负反映速度的正、负. (3)s -t 图像中,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平行于 t 轴表示物体静止.2.v -t 图像(1)v -t 图像反映了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v -t 图像的倾斜程度(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a =Δv Δt,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3)v -t 图像不表示运动的轨迹.两个v -t 图像的交点只表示该时刻两物体速度相等,不表示相遇.例3 如图2所示是A 、B 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A .物体A 做加速直线运动B .物体B 做减速直线运动C .物体A 的加速度大于B 的加速度D .物体B 的速度变化比A 的速度变化快解析 由两物体的速度图像可知,两物体速度的绝对值都在增大,都在做加速运动,A 对,B错.由两物体运动图线的斜率可知,物体A 的加速度为1 m/s 2,物体B 的加速度为-2 m/s 2,所以B 的加速度大于A 的加速度,从而B 的速度变化比A 的速度变化快,C 错,D 对. 答案 AD例4表示甲、乙两运动物体相对同一原点的s—t图像如图3所示,下面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3A.甲和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0C.乙运动的速率大于甲运动的速率D.乙比甲早出发t1的时间答案BC解析题图中s—t图像都是直线,所以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因t=0时,甲图线与s轴的截距为s0,而乙图线表示乙在原点,所以出发点相距s0,故B正确;因为乙图线的斜率大于甲图线斜率的绝对值,所以乙运动速率大于甲运动速率,故C正确;从图像中还可以看出甲比乙早出发t1的时间,故D错.1.(关于加速度的理解)以下对于加速度这个物理量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很大的运动物体,速度可以很小B.加速度很大的运动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必然很大C.加速度很大的运动物体,速度可以减小得很快D.加速度减小时,物体运动的速度也必然随着减小答案AC解析加速度大小与速度的大小之间无必然的关系,物体的加速度大,它的速度不一定大,如匀速运动的高速列车的加速度为零,A对;加速度很大的物体在较短时间内它的速度变化量不一定很大,B错;加速度很大的物体在减速运动时其速度减小得很快,C对;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物体运动的速度逐渐增加,只是增加得慢了,D错.2.(s-t图像)龟兔赛跑的故事流传至今,按照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兔子和乌龟的s-t图像如图4所示,下列关于兔子和乌龟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4A.兔子和乌龟是从同一地点出发的B.乌龟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兔子先加速后匀速再加速C.骄傲的兔子在T4时刻发现落后奋力追赶,但由于跑得比乌龟慢,还是让乌龟先到达了预定位置s3D.在T2~T4时间内,兔子比乌龟运动得快答案 A解析 兔子和乌龟都是从原点出发,A 对;乌龟一直做匀速运动,兔子先是没动,T 1时开始匀速前进,T 2~T 4时间内又静止,T 4后又开始匀速前进,B 错;兔子虽在T 4时刻发现落后奋力追赶,跑得比乌龟快,但由于时间太晚,还是让乌龟先到达了预定位置s 3,C 错;在T 2~T 4时间内,兔子静止不动,乌龟一直前进,D 错.3.(v -t 图像)一立方体木块从高处自由下落到深水中,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5所示,由图像可知( )图5A .O ~a 段木块的加速度大于a ~b 段的加速度B .b 时刻木块达到最深处C .c 时刻木块达到最深处D .d 时刻木块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答案 ACD解析 由v -t 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及斜率大的加速度大可知,A 正确.c 时刻前速度均为正,说明木块一直在向下运动;c 时刻后速度为负,说明c 时刻以后木块向上运动,故B 错误,C 、D 正确.4.(速度和速率)一人从甲地向东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以3 m/s 的速度用10 min 行至乙地,然后又以4 m/s 的速度用10 min 向北到达丙地,此人从甲地到丙地的过程中平均速率是多少?平均速度又是多少?答案 3.5 m/s 2.5 m/s解析 此人从甲地到丙地的路程L =v 1t 1+v 2t 2=7×600 m=4 200 m所以平均速率v =L t =4 2001 200m/s =3.5 m/s 从甲地到丙地的位移s =v 1t 12+v 2t 22=3 000 m 所以平均速度v ′=s t =3 0001 200m/s =2.5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