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课程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1
供应链管理专业课程_供应链管理专业介绍供应链管理专业课程学科基础课程:按学科大类设置,帮助学生建立学科认知,为今后学习专业打下基础,课程包括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会计学、管理系统工程、运筹学、数据挖掘与分析、商务英语、经济法、商业伦理、社会经济统计等。
专业课程模块:主要为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而开设的课程,包括物流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生产运营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供应链管理基础、供应链协同运营管理、供应链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管理、供应链服务管理、供应链系统仿真与决策、业务流程再造与变革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国际物流、服务业供应链、国际商务环境等。
实践性教学模块:京东供应链管理教学模块、ERP实训、供应链规划与协同实训等。
供应链管理专业就业前景相较于其他商科专业,供应链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不错。
核心原因还是因为供应链管理是一个需要大量专业知识和技术的领域(商科知识、工科知识、风险管理知识和数据分析能力)。
供应链专业人才需要大量的学习和实践训练才能上岗。
市场对供应链管理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但出色的具备供应链管理和咨询能力的人才非常少。
供应链专业的毕业生可以进入各种公司从事物流规划、采购、供应管理分析等职业,工作领域涉及制造业、服务业、卫生行业、零售业等。
未来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法学专业法学是很多家长非常满意的一个学科,排除专业就业率低,难度大,挂科率高等因素之外。
法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适合的岗位确实都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家长们觉得满意也很正常,甚至很多学生都很憧憬。
通信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产物,所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它也成为了越来越吃香的专业。
信息安全专业这个专业主要在我国的理工类高校里面开设,而且都是以211以及985高校为主。
我国的互联网企业以及银行的数据安全部门等相关的岗位,都需要信息安全类专业的毕业生,拥有研究生学历的学生,年薪20万都是很轻松的事情。
供应链管理本科开设课程供应链管理是一门涉及物流、生产、采购等领域的综合学科,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为目标。
本科阶段的供应链管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供应链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全面了解和应用能力。
一、课程概述供应链管理课程是供应链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课程内容包括供应链的定义和演变、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和原则、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和流程、供应链绩效评价等。
二、课程目标1. 理解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供应链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2. 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工具,能够运用其进行供应链规划、优化和控制;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4. 培养学生对供应链管理实践的敏感性和适应性,使其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供应链环境。
三、课程内容1.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演变:介绍供应链的基本概念和演变过程,探讨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2.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和原则:阐述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和原则,包括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等。
3. 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和流程:详细介绍供应链中的采购、生产、物流等环节和流程,包括供应商选择、生产计划、库存管理等。
4. 供应链绩效评价:介绍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方法和指标体系,包括交货准时率、库存周转率、客户满意度等。
5. 供应链管理的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供应链管理在不同行业和企业中的应用和效果。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传授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供应链管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解决方法。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供应链实地考察,了解实际供应链管理的运作和挑战。
五、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
1.供应链基础理论
供应链的定义、功能与组成结构。
供应链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2.供应链战略与计划
如何根据企业发展目标制定供应链战略方案。
制定供应链计划以实现战略目标。
3.供应链运作与控制
深入解析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生产管理等环节。
掌握有效运作供应链的各项工作方法,如供应商选择与管理、库存控制技术等。
4.供应链数字化与信息管理
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优化供应链。
信息管理系统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5.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管理
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基本概念。
委托-代理理论及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形成与制约因素。
6.供应链管理的实践应用
企业现场访问与实地考察,了解供应链管理的实际应用。
热点讲座与行业趋势解读,为学员提供工作参考。
7.其他相关知识
物流与配送管理,包括配送中心的规划、运输方式的选择等。
退货处理与客户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的方法。
此外,课程还可能包括供应链管理专业的主修课程,如供应链信息技术、物流管理、国际物流、供应链系统仿真、仓储与配送管理等。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供应链管理》教材的第四章,主要讲述了供应链的设计与优化。
具体内容包括供应链的基本概念、供应链的组成部分、供应链的设计原则、供应链的优化方法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供应链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理解供应链设计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掌握供应链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效果。
3. 引导学生运用供应链管理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供应链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供应链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设计原则和优化方法。
难点:供应链设计原则的运用和供应链优化方法的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实际的供应链案例,引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材讲解:讲解供应链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设计原则和优化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的供应链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供应链设计的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运用供应链管理的原则和方法,解决实际供应链问题。
7. 板书设计:将供应链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设计原则和优化方法进行板书,方便学生复习。
六、作业设计1. 请简述供应链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2. 请解释供应链设计的原则和优化方法。
3. 请结合一个实际的供应链案例,分析如何运用供应链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效果。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掌握了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课后可以让学生进一步阅读相关的供应链管理教材,加深对供应链管理的理解。
同时,可以组织一些供应链管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供应链管理的能力。
八、教学内容教材第四章《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包括:供应链的基本概念、供应链的组成部分、供应链的设计原则、供应链的优化方法等。
供应链管理专业的课程供应链管理专业是一门涉及到物流、采购、运输等各个环节的战略管理学科。
通过对企业供应链的全面优化和协调,能够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供应链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应对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复杂挑战。
一、供应链管理概论:该课程介绍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供应链的定义、目的和特点,以及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能够了解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框架和重要概念。
二、采购管理:该课程主要讲解企业采购活动的管理和执行,包括供应商选择、谈判、合同管理、供应商绩效评估等内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掌握采购策略的制定和采购过程的管理技巧,能够有效地进行采购活动。
三、物流管理:该课程主要研究物流活动的优化和控制,包括运输、仓储、配送等方面。
学生将学习到物流网络设计、运输计划制定、库存管理等具体的物流管理技术和方法,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控制物流活动。
四、运营管理:该课程主要关注企业内部供应链活动的管理,包括生产计划、生产调度、库存管理等方面。
学生将学习到生产和运营的基本原理,能够合理地组织和管理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提高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
五、供应链信息系统:该课程主要介绍供应链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用,包括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和企业间的信息系统。
学生将了解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构造和管理,以及供应链的电子化交易和信息共享的实施,能够灵活运用信息系统解决供应链管理中的复杂问题。
六、供应链战略与风险管理:该课程主要探讨企业如何制定供应链战略,以及如何应对供应链风险。
学生将学习到供应链战略制定的方法和工具,以及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原理和措施,能够为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提供战略支持和风险防范。
七、供应链协同与合作:该课程主要研究企业间的供应链协同和合作,包括供应链伙伴关系的建立和管理,合作协议的签订和执行等。
学生将学习到供应链协同和合作的重要意义和实施方法,能够有效地开展供应链管理中的合作活动。
供应链管理课程一、课程介绍供应链管理课程是一门重要的管理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供应链的全面理解和有效管理能力。
本课程将介绍供应链的基本概念、战略规划、运营管理、协调与合作等方面内容,为学生提供全面深入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技能。
二、课程内容1. 供应链基本概念本章节将介绍供应链的定义、组成部分和分类等基本概念。
通过理解供应链的核心概念,学生可以建立起对整个供应链系统的整体认知。
2. 供应链战略规划本章节将讲解如何制定有效的供应链战略规划。
包括了市场需求分析、竞争环境分析、资源配置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了解如何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有效战略规划。
3. 供应链运营管理本章节将介绍如何进行有效的运营管理。
包括了物流管理、库存控制、订单处理和质量管理等方面内容。
通过掌握这些技能,学生可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4. 供应链协调与合作本章节将讲解如何实现供应链内部各个环节的协调与合作。
包括了信息共享、合作伙伴管理、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等方面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了解如何实现供应链内部的有效沟通和协调。
三、课程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整个供应链系统的整体认知。
2. 实践案例分析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供应链管理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技能要求,并掌握实际运用中的问题解决方法。
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帮助学生探讨不同企业在不同情况下所采取的不同管理策略,并分享各自的经验和见解。
4. 课程论文撰写通过课程论文撰写,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并总结自己在课程中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四、课程评估方式1. 课堂参与度:包括出勤率、积极回答问题、讨论和提问等。
2. 课程作业:包括实践案例分析报告、小组讨论报告和课程论文等。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整个供应链管理知识体系的掌握情况。
五、学习收获通过学习供应链管理课程,学生将会获得以下几方面的收获:1. 建立起对整个供应链系统的整体认知,了解其基本概念和分类。
供应链管理专业专业课程供应链管理专业是当前高度关注的一个专业领域,其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供应链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内容和条理分析。
一、物流基础课程1.供应链管理概论:介绍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发展历程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对供应链管理的整体认知。
2.采购管理:介绍采购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采购决策、供应商评估、合同管理等内容,培养学生的采购管理能力。
3.仓储物流管理:涵盖仓库设计、货物入库、存储和出库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仓储物流管理能力。
二、供应链规划与运营课程1.供应链战略与规划:介绍供应链战略制定的原理、方法和实施步骤,培养学生的供应链战略制定能力。
2.供应链协同与整合:讲授供应链协同与整合的原理、手段和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供应链协同能力。
3.运输与配送管理:包括运输方式选择、配送路径规划、配送中心管理等内容,培养学生的运输与配送管理能力。
三、供应链信息技术与数据分析课程1.供应链信息系统:介绍供应链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功能和应用,培养学生的信息系统运用能力。
2.数据分析与决策:教授供应链数据分析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决策能力。
3.电子商务与供应链:探究电子商务与供应链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培养学生的电商与供应链整合能力。
四、供应链风险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课程1.供应链风险管理:讲授供应链中的风险类型、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策略,培养学生的供应链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
2.可持续供应链管理:介绍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管理能力。
以上仅是供应链管理专业的一些主要课程,课程内容涵盖了供应链管理的各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供应链规划、运营、信息技术应用、风险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供应链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为企业提供优质的供应链管理服务。
供应链管理专业专业课程
供应链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供应链管理原理:介绍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理论框架。
2. 采购管理:讲解采购策略、供应商选择、业务谈判和合同管理等采购方面的知识。
3. 库存管理:研究库存控制、物料需求计划和供应链协作等库存管理的方法和工具。
4. 物流管理:包括运输、仓储和分销方面的知识,以优化物流流程和降低成本。
5. 供应链网络设计:研究供应链网络布局、供应商和客户选择等方面的内容。
6. 预测与需求管理:探讨需求预测的方法、订单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等预测与需求管理技巧。
7. 供应链协作与协调:介绍供应链伙伴间的沟通、合作和协调的技巧和工具。
8. 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包括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和运输管理系统(TMS)等应用。
9. 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研究如何在供应链中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0. 供应链风险管理:探讨应对供应链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
方法和策略。
这些课程涵盖了供应链管理的各个方面,帮助学生了解整个供
应链的运作和管理,并培养他们在实践中解决供应链问题的能力。
《供应链管理》课程介绍课程简介《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了解供应链协调与优化、供应链的需求预测、盟主型供应链管理有哪些等内容,培养学生面对供应链风险时的应对能力,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
教学目标通过《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得到提升,注重培养专业理论扎实、职业技能高超、职业素质优良、职业道德高尚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并帮助学生实现专业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1.知识目标:(1)了解供应链的产生、概念和特征(2)了解供应链管理的概念(3)掌握供应链需求预测的方法(4)掌握供应链的优化方法(5)掌握盟主型供应链管理的内容(6)掌握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协调管理(7)掌握供应链风险评估(8)掌握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能力目标:(1)能够对供应链需求进行预测(2)能够掌握供应链优化方法(3)能够正确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4)能够熟练使用供应链信息管理的新技术及软件(5)能够对供应链风险管控(6)能够执行供应链绩效评价(7)能够识别供应链风险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2)培养学生友善沟通的作风(3)培养学生诚信处事的态度(4)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5)培养学生踏实肯干的品质教学大纲考核标准综合课程特点以及学生的现状,考核方式更加注重能力开发和素质的培养。
因此,针对本课程,力求建立并推行新的考核方式,更多的注重学生平时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效果的考核,多种考核形式并存,重点考察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采取“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考核评价方式。
1.考核评价方案2.考评标准课程总成绩=∑学习过程评价得分+学习结果评价得分(1)学习过程评价:①课堂出勤:根据学生课堂出勤情况,统计学生的出勤率,占总评成绩的10%。
②学习活动:根据平台统计出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讨论、调查、作业)的活跃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课程中涉及的所有活动均参与了,得满分100分。
《供应链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表1课程信息表二、课程性质与任务(一)课程性质《供应链管理》课程是中德职业教育实验班的一门专业技能核心课程,是通过对企业供应链仓储运营岗相关工作岗位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借鉴先进的建构主义理念和行动导向的课程开发理论,进行重点建设与实施的学习领域课程。
目标是让本专业学徒了解并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内容与方法,并且能够运用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供应链网络优化、和组织运作,进行供应链实战、了解成为拥有供应链战略思维模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内容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可以形成基本的供应链认知和结构,能够匹配供应链组织模式,分析供应链管理流程,掌握辨识供应链组织缺陷、供应链优化方法、供应链模拟运营实践和供应链基本战略匹配能力,理解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原则,熟悉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的方法与步骤,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达成“知结构、懂原理、会管理、能运用、有品德”的教学目标,从而达到《供应链管理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要求》和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认证标准“中级”有关供应链组织优化模块的技能要求。
三、课程目标与要求本课程的人才培养总目标是为合作企业培养各种供应链管理、技术人员及产品供应链运营经理,主要培养就业岗位为需要具有一定供应链物流管理能力的岗位。
其核心能力为能够开展实施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几种基本职能,如供应链管理、供应链模式的选择、供应链优化管理、供应链战略实施、供应链绩效评估与改善。
这就要求学徒首先掌握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然后通过到合作企业进行企业实践学会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为将来正式进入合作企业从事供应链物流运作管理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目标如下:四、课程结构与内容(一)职业能力与课程内容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们已经在专业技能方面完成成本与财务、采购、沟通、管理学、物流数学、仓储与配送、运输、供应链基础、生产物流等领域的学习,并为《供应链管理》、《物流成本与绩效管理》、《物流数字化与智能化应用》和《供应链规划与设计》等后续学习领域做准备。
供应链管理课程大纲课程名称: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课程编号:abl1124078课程属性:工商管理专业主干课/其它专业选修课授课对象:商学院本科各专业总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开课学期:第6学期课程负责人:先修课程:一、课程概述《供应链管理》课程是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融合战略管理、决策科学与组织间治理理论的综合性应用课程。
它以战略管理理论为指导,以运筹学和组织间治理理论为分析工具,研究核心企业在设计、计划与运作供应链过程中的决策问题,将企业内运营管理决策扩展至企业间运营协调,将优化决策扩展至优化与治理并重。
本课程教授的理论与方法主要应用于企业的供应商管理,内部供应链管理及客户关系管理。
二、课程目标1.掌握战略匹配、供应链绩效、供应链驱动因素等基本概念和网络设计、综合计划、库存管理、运输策略等基本决策模型;2.熟悉供应链设计、计划和运作的基本过程、决策内容和决策分析框架;熟悉供应链冲突因素和供应链协调机制的设计思想;3.学会运用运筹学工具建立不同情境下的供应链决策模型;学会运用组织间治理理论分析供应链冲突的基本技能;4. 了解供应链决策实践和决策理论的最新动态,了解供应链协调理论的最新进展,培养学生集优化决策与冲突协调于一体的科学思维与管理意识。
三、主要内容及其基本要求本课程须完成的基本教学内容和要求如下:1.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
主要讲解供应链的定义、供应链流程的推/拉观和循环观、供应链管理的目标、供应链决策周期和决策内容。
要求学生理解什么是供应链、如何概念化供应链中的活动,理解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供应链整体利润最大化,而实现目标的途径是供应链长期(设计)决策、中期(计划)决策和短期(运作)决策。
2.供应链战略匹配与供应链驱动因素。
回顾战略管理理论、引入供应链战略和企业战略匹配的概念,讲解战略匹配视角下供应链绩效与隐含不确定性之间的匹配关系,分析设施决策、库存决策、运输决策、信息决策、采购决策和价格决策等驱动因素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2016年修订)课程名称:供应链管理课程编号:004045025课程类别:专业理论适用专业:物流管理学时数:48 学分数:3课程概述:《供应链管理》是研究供应链构建、运作与管理的基本规律、理论、方法及其实践应用的专业主干课。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供应链管理战略与策略、供应链物流管理、供应链信息管理与供应链绩效评价等。
本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
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为物流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和基于供应链进行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基于供应链进行物流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物流管理素质。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正确理解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2、掌握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基本理论。
3、掌握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基本理论,能够初步选择合适的供应链合作伙伴。
4、掌握供应链业务流程重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初步进行供应链业务流程的重构。
5、掌握供应链物流管理、供应链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诀窍。
6、掌握快速反应(QR)、预测和连续补货(CPFR)等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并能在物流管理中进行运用。
教学方法:本课程实践性很强,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学习每一章节内容,通过开篇事例、资料快照以及经典案例对各章概念进行最新阐释,并且在教学中要针对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联系我国物流管理的实际情况。
同时要注重采用启发式教学,可以针对供应链的设计策略、库存策略、物流管理等不同议题进行探讨,并制作个案分析,提供学生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全面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知识、供应链管理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以后从事供应链管理工作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
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第1章供应链产生背景知识点:21世纪企业面临的竞争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供应链管理的含义、供应链管理模型及特征。
供应链管理专业核心课程
供应链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供应链管理原理:介绍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框架,包括供应链的定义、目标、战略规划等,帮助学生建立对供应链管理的整体认识。
2. 采购与供应管理:探讨供应链中的采购和供应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包括供应商选择、供应商关系管理、供应链网络设计等,培养学生的采购和供应能力。
3. 库存管理:介绍库存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需求预测、安全库存控制、订单批量和经济批量等,帮助学生掌握库存管理技巧和优化策略。
4. 物流与运输管理:涵盖物流和运输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仓储管理、运输选择、物流网络优化等,培养学生的物流和运输管理能力。
5. 供应链规划与协调:介绍供应链规划和协调的关键概念和方法,包括需求管理、产能规划、协同计划等,培养学生的供应链规划和协调能力。
6. 信息系统与技术在供应链中的应用:讲解信息系统和技术在供应链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包括供应链管理软件、物流跟踪系统等,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7. 跨国供应链管理:探讨跨国供应链管理的挑战和机遇,包括国际物流、关税和贸易法规等,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和国际业务能力。
8. 供应链风险管理:介绍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概念和方法,包括风险评估、风险响应和恢复等,培养学生的风险管理能力。
以上课程是供应链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模型和工具,培养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供应链管理工作做好准备。
当然,不同学校和教育机构可能会有一些差异,具体课程设置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案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供应链管理课程学分:_____课程总学时:_____授课对象:_____二、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供应链管理》是一门涉及管理学、物流学、运筹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课程。
它旨在培养学生对供应链系统的理解、分析和设计能力,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地解决供应链相关问题。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供应链的概念、结构和特点,熟悉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流程和主要环节。
(2)掌握供应链中的采购、生产、物流、库存等核心管理策略和方法。
(3)了解供应链风险管理、绩效评估和信息技术应用等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企业供应链进行分析和诊断,提出改进方案。
(2)具备一定的供应链规划和设计能力,能够根据企业需求构建合理的供应链体系。
(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和问题解决能力。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全局观念,能够从供应链整体视角思考问题。
(2)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关注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三、课程内容(一)供应链概述1、供应链的定义和概念2、供应链的结构和类型3、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历程和趋势(二)供应链战略1、供应链战略的制定2、供应链战略与企业竞争战略的匹配3、供应链的驱动因素和竞争优势(三)供应链中的采购管理1、采购策略与供应商选择2、采购成本控制3、供应商关系管理(四)供应链中的生产管理1、生产计划与调度2、精益生产与敏捷制造3、生产外包与协同生产(五)供应链中的物流管理1、物流网络规划与设计2、运输与配送管理3、仓储与库存管理(六)供应链中的库存管理1、库存控制策略2、安全库存与经济订货量3、供应链中的库存协同(七)供应链风险管理1、供应链风险的类型和来源2、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3、应急管理与危机处理(八)供应链绩效评估1、绩效评估指标体系2、绩效评估方法3、基于绩效评估的供应链优化(九)供应链信息技术1、信息技术在供应链中的应用2、供应链管理系统(SCM)3、电子商务与供应链协同四、教学方法(一)课堂讲授通过讲解、演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系统传授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供应链管理课程说明
本课程5学分,第四学期开设。
《供应链管理》作为一门理论课,通过教学使学员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决策思路,为学习其他专业课和在工作岗位上的实际运用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供应链管理的基础方法,供应链的设计原则和策略,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方法与步骤以及供应链的库存管理、成本管理、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技术,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供应链的业务流程再造,供应链的绩效评价方法以及供应链的新发展。
课程内容有多个案例,有利于学生对相关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并适当介绍了一些理论模型,做到了实用性和理论性的兼顾。
先修课程:计算应用基础、物流管理定量分析基础、物流学概论、管理学基础、仓储与配送管理等课程
后续课程:物流信息技术、现代物流装备与技术实务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