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小常识(1)
- 格式:ppt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12
卫生安全健康小常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保持卫生安全和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正确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知识,我们可以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卫生安全健康小常识,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1. 手部卫生: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是预防疾病传播的关键。
我们的手部接触了很多表面,可能沾染了细菌和病毒。
因此,经常洗手是非常重要的。
使用流动的清水和肥皂,彻底搓洗双手至少20秒钟,包括指缝和指尖。
在特殊情况下,如无法获得水和肥皂时,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消毒液来清洁双手。
2. 饮食卫生:健康的饮食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身体状况。
在选择食物和烹饪食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新鲜食物:优先选择新鲜的食材,新鲜的蔬菜水果富含营养,并且减少了细菌和寄生虫的感染风险。
- 彻底烹饪:确保食物被彻底煮熟煮透,尤其是肉类、海鲜和蛋类。
这有助于杀死潜在的细菌和寄生虫,防止食物中毒。
- 分开储存:避免将生肉与其他食材混合储存,以免细菌交叉感染。
同时,避免生食与熟食混合食用,以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
- 过期食物:避免食用已过期的食物,过期食物可能含有有害的细菌和毒素。
3. 咳嗽与打喷嚏礼仪:咳嗽和打喷嚏时,我们会释放出病毒和细菌。
为了防止疾病的传播,我们应该遵循以下礼仪:- 使用纸巾或肘臂:当你打喷嚏或咳嗽时,尽量使用纸巾或肘臂遮住口鼻。
这样可以防止病毒和细菌从口鼻喷射到空气中,减少传播机会。
- 避免用手捂住嘴巴:我们的手部经常触摸各种表面,如果用手捂住嘴巴,会将病毒和细菌传播给其他物体和人员。
- 做好手部卫生: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及时洗手或使用免洗消毒液清洁手部,以防止病菌传播。
4. 室内卫生:室内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保持室内卫生的一些建议:- 多通风:经常开窗通风,尤其是在潮湿的季节。
这有助于空气流通,减少湿度,防止霉菌滋生。
- 定期清洁:定期清洁室内的地板、家具、厨房和卫生间等区域。
保持清洁有助于减少细菌和寄生虫的滋生。
卫生健康小常识大全卫生健康是我们生活中至关重要的方面,它关系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些实用的卫生健康小常识,希望能够对大家的生活起到一定的帮助。
一、饮食健康1. 多吃水果和蔬菜:水果和蔬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
建议每天摄入五种不同颜色的水果和蔬菜。
2. 控制油盐糖摄入量:油盐糖过多对健康不利。
尽量少吃油炸食品,减少盐的使用量,控制糖的摄入量,保持饮食的平衡。
3. 多喝水:饮水对于排毒、补充水分非常重要。
每天饮水量应该在1.5-2升之间。
二、个人卫生1. 勤洗手:用洗手液或者肥皂洗手是预防疾病传播的最基本的方法。
尤其在接触过公共场所或者其他不干净物品后,一定要及时洗手。
2. 清洁牙齿:保持口腔卫生是保障牙齿健康的重要措施。
每天早晚刷牙,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定期到口腔医生处做口腔检查。
3. 每天洗澡:进行适当的个人清洁,保持身体干净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三、环境卫生1. 定期清洁居住环境:保持家居的清洁和整洁,定期打扫卫生,更换床上用品和洗涤布艺家具。
2. 空气流通:保持空气的流通,经常开窗通风,注意室内湿度的调节。
3. 避免霉菌滋生:居民应定期清洁地毯、窗帘等藏污纳垢物品,以减少霉菌滋生的可能。
四、运动与休息1. 做适当的运动: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身体的健康。
可以选择户外跑步、室内健身,或者进行瑜伽等活动。
2.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熬夜,避免长期的身体或者心理疲劳。
3. 舒缓压力:保持心理健康也很重要。
适当进行休闲活动,如听音乐、看书等,有助于缓解压力。
五、疾病防护1. 预防传染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病原体,定期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2. 定期体检: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和疾病。
3. 合理使用药物:使用药物时要遵医嘱,按时用药,不滥用抗生素,避免滥用药物导致抗药性。
这些卫生健康小常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持身体健康,并且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
卫生小常识100条卫生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下面是一些卫生小常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定期洗手,特别是在进食前、处理食物后、接触垃圾和使用洗手间后。
2. 使用肥皂和温水彻底清洗双手,至少持续20秒。
3. 避免触摸面部,特别是鼻子、嘴和眼睛,以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4. 使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当咳嗽或打喷嚏时,以防止污染周围环境。
5. 定期清洁和消毒常用物品,如手机、钥匙、眼镜和电脑键盘。
6. 坚持每天晚上洗澡,保持身体清洁。
使用洗发水和肥皂彻底清洗头发和身体。
7. 每天更换干净的衣物和内衣,保持衣物清洁。
8. 避免与病患者近距离接触,特别是感冒和流感患者。
9. 定期清洁房间,特别是卧室和厨房。
保持空气流通,并避免堆积灰尘和垃圾。
10. 使用防蚊液,特别是在蚊虫活动频繁的环境中,以防止蚊虫叮咬。
11. 定期修剪指甲,保持指甲清洁。
避免将指甲咬来咬去。
12. 每天刷牙两次,并使用牙线清洁牙齿间隙。
13. 定期到牙医那里做牙齿检查和清洁。
14. 在外就餐时,选择干净卫生的餐馆,确保食物安全。
15. 避免生食,如生肉、海鲜和生蔬菜,以防止食物中毒。
16. 食物储存在适当的温度下,防止食品腐败和生菌。
17. 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18. 避免饮用未经过滤的水,确保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19. 定期锻炼身体,增强身体免疫力和健康。
20.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确保每天获得足够的休息时间。
21. 减少使用公共场所的共用物品,如电话、电脑和遥控器等。
22. 在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上佩戴口罩,以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23. 室内空气不流通时,使用空气净化器来净化空气。
24. 老年人和孩子特别容易感染病菌,要给予额外关注和照顾。
25. 在进食前彻底清洗水果和蔬菜,确保食物的卫生安全。
26. 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避免过度压力和焦虑。
卫生健康小常识1. 基本卫生习惯维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卫生习惯,帮助我们预防疾病:•勤洗手:经常洗手可以去除手上的细菌和病毒,减少传染疾病的风险。
•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这样可以阻止细菌和病毒传播到空气中,减少他人感染的机会。
•定期清洁环境:保持家居环境的清洁,包括床上用品、家具、地板和卫生间等。
•保持个人卫生:包括每天洗澡,洗发,刷牙等。
2. 饮食健康饮食健康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一些饮食方面的小常识:•均衡饮食:摄入多种不同种类的食物,包括谷类、蛋白质、蔬菜和水果等,确保各种营养素的摄入。
•多喝水:保持身体充足的水分,帮助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加工食品往往含有较多的添加剂和不健康的成分,应该尽量减少其摄入量。
•合理控制食量:适量摄入食物,避免过量导致肥胖和消化问题。
3. 锻炼和睡眠锻炼和睡眠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方面。
以下是一些关于锻炼和睡眠的小常识:•适度锻炼:适度的身体活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免疫力,并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度至强度的有氧锻炼是推荐的。
•保持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对于身体的康复和健康至关重要。
成人每晚应该睡7-9小时。
•合理安排锻炼与睡眠时间:避免在睡前过度激烈的锻炼,以免影响入睡。
同时尽量在规律的时间上床休息,保持良好的生物钟。
4.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
以下是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小常识:•减少压力:积极应对压力,寻找减压的方法,比如运动、冥想、与朋友交流等。
•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与亲朋好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关系,获得情感上的支持。
•培养爱好和兴趣:找到感兴趣的事情,充实自己的生活,并获得成就感。
•定期放松和休息:给自己安排一些放松的时间,如看书、听音乐、做瑜伽等。
以上是一些卫生健康的小常识,通过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健康的饮食、适当的锻炼和睡眠,以及良好的心理健康,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和提高生活质量。
卫生安全小常识集锦1、洗手的正确方法卫生安全小常识之一是洗手的正确方法。
洗手是预防疾病传播的基本措施之一,正确的洗手方法能有效地杀灭病菌和病毒,保护身体健康。
下面是洗手的正确步骤:1) 打湿双手,取适量的肥皂。
2) 用力搓握双手,产生泡沫,包括手背、指缝、指甲与指尖等部位,持续搓揉20秒以上。
3) 用清水冲洗双手,确保肥皂残留物被冲洗干净。
4) 用干净的纸巾或者卫生手纸擦干双手,或者用空气干燥器吹干双手。
正确的洗手方法能有效地去除手上的细菌和污垢,防止疾病传播。
2、合理储存食物卫生安全小常识之二是合理储存食物。
正确的食物储存方法能够降低食物变质、感染细菌的风险,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食物储存方法:1) 将生肉和熟食分开储存,避免交叉污染。
2) 使用密封容器或食品保鲜袋来储存剩余食物,以防止细菌感染。
3) 冰箱的温度应该控制在4摄氏度以下,能够延缓食物变质和细菌滋生。
4) 定期清洁冰箱,避免细菌交叉感染。
正确的食物储存方法能够保持食物的新鲜度,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
3、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卫生安全小常识之三是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垃圾分类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责任,合理分类和处理垃圾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和传染疾病的风险。
以下是垃圾分类的一些基本原则:1) 可回收物如纸张、塑料、玻璃等应该单独收集并送往可回收物处理中心。
2) 厨余垃圾应该进行垃圾处理,可以用于堆肥或者发酵产生肥料。
3) 有害垃圾如电池、化学药品等应该单独收集并送往有害垃圾处理中心。
4) 其他垃圾可按照当地政府的要求进行分类处理。
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在于降低环境污染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和个人健康。
4、饮用水的消毒方法卫生安全小常识之四是饮用水的消毒方法。
饮用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但是不合格的饮用水可能会导致疾病传播。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饮用水消毒方法:1) 煮沸消毒:将水煮沸5分钟以上,能有效地杀灭大多数病原菌和病毒。
2) 使用消毒片:可以购买专门的饮用水消毒片,按照说明投入水中进行消毒。
卫生健康知识小常识2篇第一篇:关于预防感冒的小常识随着天气的变化,感冒也成为了常见的疾病之一。
为了预防感冒的发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勤洗手:手是感冒病菌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
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保持手的清洁卫生,尤其是在外面回家后,或是接触到脏物后,一定要及时洗手。
2.注意保暖:寒冷的天气,容易使人体体温下降,免疫力下降,从而引发感冒。
所以,我们在冬季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头、胸、腹部等部位。
3.加强锻炼: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增加抗病能力。
例如,跑步、骑车、游泳等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功能,还有利于排毒。
4.饮食调理:保持均衡的饮食对于健康非常重要。
适量的摄入蔬果、肉类、豆制品等营养物质,有利于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
5.预防感冒病毒的传播:尽可能避免与感冒病人密切接触,尤其是病人咳嗽、打喷嚏时,应尽量避开并戴上口罩。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感冒的发生,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身体的健康。
第二篇:关于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于健康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有利于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的小常识:1.每天刷牙两次:刷牙是保持口腔卫生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一般来说,我们应该每天早晚各刷牙一次,每次刷牙应控制在2-3分钟。
2.使用合适的牙刷:牙刷的尺寸、形状、硬度都要根据个人口腔情况来选择。
通常,应该选择毛细软、刷头较小的牙刷。
3.使用牙线:牙线可以清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和细菌,有效预防龋齿、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发生。
4.定期洗牙:即使我们每天刷牙很认真,仍然可能在口腔中留下细菌和污垢。
因此,定期到专业的口腔医生处进行洗牙和检查,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口腔健康。
5.咀嚼口香糖:口香糖可以促进唾液分泌,有助于清洁口腔、预防口臭和防止龋齿。
通过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个人都可以保持口腔的健康,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小学生卫生与健康小常识【篇一】小学生卫生与健康小常识小学生卫生与健康小常识1、小学生应养成哪些个人卫生习惯?(1)、饭前便后要洗手;(2)、要做到三勤:勤洗澡、勤理发、勤换衣;(3)、勤剪指甲;(4)、要注意读写卫生:眼离书本一尺远,身离桌子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5)、随时随地勤洗手;(6)、注意用眼卫生:不要在强光下看书,不要在行走的车上看书,不要躺着看书,不用脏手揉眼睛;(7)、不吃没有卫生保障的食品,不吃没有清洗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8)、早晚洗脸,用流水洗脸,不与别人共用毛巾、脸盆等物品;(9)、早晚刷牙,食后漱口;(10)、每天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充沛的精力。
2、用眼卫生如果视力受到损害,近者会给学习带来困难,影响学生的阅读效果和记忆水准,影响观察力的提升,使智力发展受到限制;远则会给将来的工作造成困难,使之不能从事某些专业工作,限制才能的发挥。
所以,注意用眼卫生,不要长时间看书,不要在光线不足的地方看书,看书写字时眼睛和书本要有30厘米的距离,要认真做眼保健操。
3、怎样保护牙齿?(1)吃东西后漱口(2)早晚刷牙(3)不咬过硬东西(4)不吃过冷过热的东西(5)睡前不吃东西(6)患牙病即时治疗(7)每天应该刷两次牙,早晚各一次。
4、什么饭后不宜马上实行剧烈活动?刚吃过饭,胃里充满了食物。
剧烈运动后影响胃肠正常、消化,可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时间久了还可引起消化不良和胃病。
5、为什么不能随意挖耳朵?挖耳朵是一种不卫生的习惯,易损伤外耳道,引起发炎或长疖子,还可能损伤耳膜,引起中耳炎,使听力下降,甚至造成耳聋。
6、什么情况下应洗手?(1)饭前便后应洗手(2)吃东西前应洗手(3)劳动(干活)后应洗手(4)玩游戏后应洗手(5)触摸脏东西后应洗手(6)触摸传染病人的东西后应洗手(7)到公共场所回来后应洗手(8)拿碗筷前应洗手7、怎样保持教室的清洁卫生?(1)每天扫地,扫地前先洒水(2)常擦桌椅和门窗(3)不乱扔纸屑果皮(4)不随地吐痰(5)桌椅摆放整齐(6)注意通风换气8、维护公共卫生应做到哪些?(1)清扫室内外环境(2)不随吐痰(3)不乱丢纸屑果皮(4)不随地大小便(5)不在墙壁桌椅上乱画感冒“十字歌”开:黎明即起,开窗透气,室内清新,防感真谛;洗:温水刷牙,冷水洗脸,热水洗脚,助您入眠;漱:盐水漱口,早晚一次,口腔卫生,杀菌固齿;饮:姜末红糖,开水冲泡,睡前一勺,可防感冒;呼:身体站正,两臂平伸,深呼十次,吐故纳新;搓:两掌伸直,对搓发热,按迎香穴,防感一术;摩:上星风府,两个穴处,勤作按摩,酸麻为度;熏:陈醋熏室,早晚一刻,杀菌消毒,流感逐出;穿:入春渐暖,莫急脱衣,适当春捂,保暖防感;练:清晨出走,锻炼身手,增强体质,安度早春。
卫生小常识100条1.洗手是防止传染病的最基本方法。
2.用肥皂洗手,要擦洗20秒以上。
3.每次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
4.每天喝足够的水,有助于排除身体里的毒素。
5.保持房间通风,让新鲜空气流通。
6.定期清洗床单和枕头套,以防止细菌滋生。
7.不要在公共场所赤脚行走,以免感染传染病。
8.洗完澡后要及时擦干身体,以免细菌滋生。
9.不要乱扔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10.定期清洗厨房和卫生间,以杀死细菌和病毒。
11.使用消毒液清洁厨房和卫生间的表面。
12.每天刷牙两次,以防止口腔细菌滋生。
13.不要与病人共用牙刷,以免传染病毒。
14.每天使用牙线,保持口腔清洁。
15.不要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以免感染细菌和病毒。
16.每天使用洗面奶和爽肤水,保持面部清洁。
17.不要使用他人的化妆品和刮胡刀,以免传染病毒。
18.不要吃过期或变质的食品,以免食物中毒。
19.储存食品时,要注意卫生,并保持干爽。
20.食品烹饪完成后,要及时放入冰箱冷藏。
21.不要在餐厅或公共场所分享食物和饮料。
22.使用公共厕所时,要注意卫生,并洗手。
23.不要在厕所里吸烟,以免吸入细菌和病毒。
24.每天洗澡,以保持身体清洁。
25.洗澡时要用沐浴露和洗发水,以保持头发和身体干净。
26.不要与他人共用毛巾,以免传染病毒。
27.每天更换内衣和袜子,以保持清洁。
28.不要穿紧身衣和过于潮湿的衣服,以免细菌滋生。
29.不要在公共场所赤裸上身,以免感染细菌和病毒。
30.每天锻炼身体,保持健康。
31.睡眠要充足,以保持精力充沛。
32.不要熬夜,以免影响健康。
33.不要过度饮酒和吸烟,以免伤害身体。
34.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发现疾病和及时治疗。
35.遵循健康饮食,吃多种蔬菜和水果。
36.不要过度食用油炸食品,以免增加身体负担。
37.不要吃过量的糖果和甜食,以免影响健康。
38.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以发现口腔疾病。
39.使用口腔漱口水,以防止口腔细菌滋生。
卫⽣健康⼩常识⼤全⼀、谈谈卫⽣与健康其实卫⽣是处处都必须注意的,在路边、⼤街上、⼩巷中,在那些⼩摊⼩贩的摊⼦上,经常做⼀些油饼、臭⾖腐之类的⾷品,你可千万不能去买,谁知道他们这些东西是⽤什么做的,吃了容易⽣病,甚⾄造成腹泻、头晕之类的症状。
饭前便后要洗⼿,这也是讲卫⽣的⾏为。
说到健康,也许有⼈会说:“吃多了东西也就健康了吧!”其实健康并不在于多吃东西,你还要常运动、多喝⽔,每天定量吃饭,按时睡觉等等,这样才能做到健康。
在报纸上看到过多吃⽔果、蔬菜、多补充维⽣素,这样对⾝体⼤有好处。
卫⽣与健康是紧密相连的。
不讲卫⽣不仅使⾝体容易⽣病,有时连你宝贵的双眼也会受到侵袭。
当你接触过钱、霉旧的书之类的东西,你可千万不要去揉眼睛,否则,沾你⼿上的细菌就会跑进眼睛,这样会使你患上沙眼,导致视⼒下降。
为了有个健康的好⾝体,平时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习惯。
良好的卫⽣习惯不是抽象的概念,⽽是表现为⼀点⼀滴的⽣活⼩事。
⽐如,要保持个⼈清洁卫⽣,⾐服要勤换洗,勤洗澡,勤剪指甲;饭前便后要洗⼿;经常打扫环境卫⽣;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免疫⼒。
⼆、⾷品卫⽣(1)、吃⽕锅应注意的卫⽣天⽓寒冷,⼈们喜欢吃⽕锅,但应注意以下卫⽣习惯: 1)、⾷物不宜过热吃,过热的⾷物容易烫伤⼝腔粘膜和⾷管、胃粘膜、诱发⾷道或胃的疾病。
2)、⽕锅内不宜放过多的⾷物,以免⾷物煮得过久,失去菜肴风味和营养。
3)、⾷物⼀定要煮熟后吃,以免感染上寄⽣⾍卵或细菌。
(2)、暴饮暴⾷伤⾝体在⽇常⽣活中,有些⼈喜欢⼤块⾁、⼤杯酒地任性享⽤,直⾄饱嗝连声,酩酊⼤醉,殊不知隐祸已在其中。
暴饮暴⾷,超过了脾胃正常消化的⾷量,⾸先是产⽣饱胀满闷的感觉,容易产⽣消化不良;其次是长期⼤量摄⼊⾼蛋⽩⾷物时,会使⾎氨⼤增,⽽超过肝、肾处理氨的能⼒。
产⽣氨中毒;更严重的是⾎中⼤量堆积的氨会随⾎流进⼊脑组织,毒害中枢神经,轻者成天昏沉迷惘,重则就是暴⾷后猝死。
科学的饮⾷是早餐⾷好,中午⾷饱,晚餐⾷少,切忌暴⾷贪杯。
[卫生知识小常识] 健康小知识200条卫生知识小常识卫生小常识1、每天积极主动做好室内外清洁工作,不放过任何卫生死角,不乱丢纸屑、果壳,不随地吐痰,不向水池丢赃物,及时把垃圾倒入指定地点。
这样才能阻止细菌滋生,从源头上防治疾病发生。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腐烂食物,不暴饮暴食,不吸烟喝酒,不乱用他人毛巾,勤洗澡,勤换、勤洗、勤晒衣物、被褥。
3、要勤开窗户,保持教室和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一定湿度。
4、在呼吸道传染疾病流行的季节少去公共场所。
5、春天人的各个器官、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休质。
6、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如劳累过度,必然导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的感染。
7、春季气候多变,咋暖还寒,若骤减衣服,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侵入,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
8、过敏体质的人尽量少去赏花,特别严重的外出时要戴上口罩、眼镜等,尽量减少裸露部位,也可提前服用一些防过敏的药物。
9、合理安排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也不宜太过油腻。
要减少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
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富含优质蛋白质、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10、自备一些抗病毒的中成药,如抗病毒冲剂、板蓝根等,在周围有同学发病时预防饮用。
11、如出现急性发热、头疼、咽喉疼等症状,请及时报告学校医务室和到医院就诊,检查治疗,避免疾病的传播。
新黔中学医务室卫生小常识卫生小常识王玉一、饮用水的卫生要求有哪些?饮用水的卫生要求包括:⑴不含病原微生物,水质对人体无害;⑵无色透明,无异味,不含肉眼可见的杂物。
二、食物中毒后的应急措施食物中毒发生后,千万不要恐慌,自乱阵脚,可以采取以下应急措施:饮水立即饮用大量干净的水,对毒素进行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