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物流标准化动态
- 格式:pdf
- 大小:385.50 KB
- 文档页数:13
2014年1月份邮政行业运行情况2014年1月,受春节假期因素影响,全行业同比增速有所放缓,但仍保持较高水平。
邮政企业和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完成254.2亿元,同比增长18.7%;业务总量完成259.2亿元,同比增长23.3%。
1月,邮政函件业务完成5.3亿件,同比下降16.4%;包裹业务完成716.1万件,同比下降20.9%;报纸业务完成16.6亿份,同比下降4.2%;杂志业务完成9345.4万份,同比下降6.3%;汇兑业务完成1471.3万笔,同比下降20.8%。
1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8.9亿件,同比增长29.1%;业务收入完成146.2亿元,同比增长28.3%。
其中,同城业务收入完成16.9亿元,同比增长38.3%;异地业务收入完成82.2亿元,同比增长22%;国际及港澳台业务收入完成25.3亿元,同比增长15%。
1月,同城、异地、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收入分别占全部快递收入的11.6%、56.2%和17.3%;业务量分别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25.5%、71.8%和2.7%。
与上年同期相比,同城快递业务收入的比重上升0.9个百分点,异地快递业务收入的比重下降了3个百分点,国际及港澳台业务收入的比重下降了2个百分点。
1月,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2.8%、9.5%和7.7%,业务量比重分别为81.1%、11.1%和7.8%。
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上升了0.3个百分点,快递业务量比重上升了0.3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上升了0.2个百分点,快递业务量比重下降了0.5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下降了0.5个百分点,快递业务量比重上升了0.2个百分点。
2014年1月,快递服务品牌集中度指数CR8为78.9。
全国邮政行业发展情况表注: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中未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
分省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和业务收入情况表快递业务量前50位城市情况表快递业务收入前50位城市情况表。
绿蚂蚁物流搜索
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编辑的月刊“物流标准化动态”2014年12月刊于2015年1月5日发行,主要内容如下:
目录
【标准化工作动态】
01 商务部、国家标准委启动全国商贸物流标准化专项行动
01 田世宏要求强化标准支撑作用服务经济新常态
【物流标准动态】
02《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03《物流企业冷链服务要求与能力评估指标》等四项物流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04 物流标准化工作平台试运行
05 钢铁物流三项国家标准通过审查
06《非危液态化工产品逆向物流方案设计要求》等三项国家标准向社会征求意见
07《数控升降柜技术条件》国家标准向社会征求意见
07《冷链物流从业人员职业资质》行业标准讨论会在成都召开
08《药品阴凉箱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行业标准讨论会在北京召开
【相关标准动态】
08 厦门市质监局利用标准化为冷链物流产业添薪助力
09 让山西物流产业实现更高标准化
【相关新闻】
10 戴定一谈物流行业的转型升级
16 解析2015年物流业发展趋势
18 2014年中国物流行业十件大事
绿蚂蚁物流搜索18 跨境电商风生水起仓储物流现成长蓝海
绿蚂蚁物流搜索——。
2014年上半年物流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今年前4个月,物流运行基本平稳、结构优化。
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速低于物流总规模增速,物流运行的效率有所提升;物流企业效益虽然整体偏弱,但趋于改善。
1-4月份物流运行基本平稳、结构优化(一)物流需求增速小幅回落,但运行基本平稳一是物流需求增速回落。
1-4月份,全国社会物流总额64.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5%,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0.9个百分点。
4月当月,社会物流总额16.4万亿元,可比增长8.1%,增速比3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物流市场规模增速虽然有所回落,但依然保持较快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
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58.8万亿元,可比增长8.7%,增速与一季度基本持平,比去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
进口货物物流总额4.1万亿元,可比增长5.8%,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2.4个百分点。
农产品物流总额可比增长2.3%,增速与一季度基本持平,比去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
二是物流服务价格有所下降。
受物流需求增速回落影响,物流服务价格持续上涨动力不足,本月由升转降。
4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中,物流服务价格指数较上月回落3.2个百分点,回落至49.5%。
从海运市场看,受煤炭等大宗商品物流需求下降影响,水运价格总体低迷。
4月份,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平均为1081.3点,环比下降8.5%,同比下降1.3%;1-4月份,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累计平均为1098.2点,同比上涨3.2%,涨幅比一季度收窄0.9个百分点。
分货类看,煤炭、金属矿石、粮食等大宗商品受到需求及相关政策影响,运价有所下跌;原油、成品油运价继续保持平稳。
(二)物流市场结构优化、运行效率提升一是物流市场结构优化,快递物流等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在工业品物流总额增速回落的同时,与民生、循环经济相关的物流规模保持快速增长。
2014年1-2月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第一篇:2014年1-2月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2014年1-2月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宏观经济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走势,交通运输运行总体基本平稳,其中客货运输生产稳中趋缓,港口生产开局平稳,投资增长较快。
2014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走势,PMI自去年12月持续下降,受春节因素影响2月份CPI涨幅创13个月新低、PPI同比继续下降、进出口总额增速回落。
交通运输运行总体基本平稳,其中客货运输生产稳中趋缓,港口生产开局平稳,投资增长较快。
一、客运增速继续放缓。
1-2月份,全社会(铁路、公路、水路,下同)完成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分别为70.3亿人和5586亿人公里,同比增长4.9%和4.0%,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1.0个和2.4个百分点。
各种运输方式客运量增速均有不同程度放缓,其中,铁路旅客发送量增长6.8%,回落3.2个百分点,接近去年最低水平;公路客运量增长4.8%,回落0.9个百分点,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增速水平;水路客运量增长0.9%,回落0.4个百分点。
二、货运增速有所回落,铁路重现负增长。
1-2月份,全社会完成货运量68.2亿吨、货物周转量28012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7.4%和4.2%,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2.2个和2.7个百分点,其中货运量增速自去年10月以来持续回落。
分运输方式看,铁路、公路、水路货物运输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回落,铁路货物发送量同比下降3.4%,在去年7月份实现转正之后又重新出现负增长,从主要货类看,煤炭发送量实现0.5%的小幅增长,粮食、金属矿石、钢铁、非金属矿石发送量分别下降13.0%、14.1%、5.2%和20.2%;公路货运量增长9.0%,较去年同期回落2.0个百分点;水路货运量增长6.4%,回落3.4个百分点。
三、港口生产开局平稳,大宗商品进口强劲。
受国际经济回暖带动,1-2月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7.0亿吨,同比增长5.7%,较去年四季度小幅加快0.8个百分点。
2014年1月上海市邮政行业运行情况2014年1月,上海市邮政企业和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完成31.3亿元,同比增长24.0%;业务总量完成24.8亿元,同比增长10.0%。
1月,邮政函件业务完成9101.3万件,同比下降17.3%;包裹业务完成52.5万件,同比下降21.2%;报纸业务完成8334.9万份,同比下降14.3%;杂志业务完成312.7万份,同比下降18.8%;汇兑业务完成72.5万笔,同比下降17.7%。
1月,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9089.4万件,同比增长13.2%;业务收入完成26.9亿元,同比增长32.8%。
其中,同城业务收入完成2.6亿元,同比增长29.1%;异地业务收入完成7.5亿元,同比增长24.6%;国际及港澳台业务收入完成3.7亿元,同比下降11.9%。
1月,同城、异地、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收入分别占全部快递收入的9.6%、27.7%和13.7%;业务量分别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35.3%、
59.3%和5.4%。
与上年同期相比,同城快递业务收入的比重下降0.3个百分点,异地快递业务收入的比重下降了1.8个百分点,国际及港澳台业务收入的比重下降了7个百分点。
注: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中未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
2014年1-2月物流运行情况2014年1-2月,宏观经济延续平稳运行态势。
在此背景下,社会物流需求保持较快增长,但受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增速回落;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速小幅回落,物流服务价格略有上升。
总体上,我国物流运行呈现“稳中偏弱”的基本特征。
一、社会物流需求增速回落1-2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9.3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7%,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个百分点。
其中,受工业经济增速回落影响,工业品物流总额26.8万亿元,可比增长8.6%,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
而受进口增速回升带动,进口货物物流总额1.9万亿元,可比增长9.2%,增速比去年同期回升1.3个百分点。
农产品物流总额可比增长4.0%,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可比分别增长9.8%和20.6%,延续了快速增长态势。
图1 2013年以来社会物流总额及增长变化情况(单位:亿元%)二、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速小幅回落1-2月,社会物流总费用1.6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
从结构上看,受货运量增速回落影响,运输费用增速回落幅度最为明显。
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速低于现价社会物流总额增速1.9个百分点,显示出物流运行效率有所改善。
其中,运输费用8324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
运输费用增速回落主要受货运量增速回落带动,前两个月,货运量同比增长6.9%,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6个百分点;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4.2%,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7个百分点。
在运输费用中,铁路运输费用同比增长10.0%,道路运输费用同比增长9.5%;水上运输费用同比增长0.9%,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
保管费用5314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个百分点。
保管费用增速回落主要受利息和仓储费用增速回落带动,前两个月,利息费用同比增长8.5%,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4.7个百分点;仓储费用同比增长9.5%,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4个百分点。
何黎明:2014年我国物流业发展回顾与2015年展望2015-01-15中国物流学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二〇一五年一月2014年,我国物流业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积极调整应对,加快转型升级,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较好地发挥了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一)《中长期规划》发布,产业地位显著提升2014年6月11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以下简称《中长期规划》),9月12日以国发〔2014〕42号文正式发布。
这是继2009年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以来,又一个指导物流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多次考察物流企业,对物流业发展作出重要讲话和批示。
此次出台的《中长期规划》,把物流业定位于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物流业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的重要标志。
规划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明确了中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
规划提出三大发展重点、七项主要任务、十二项重点工程和九项保障措施,抓住了制约物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明确了发展方向,是指导我国物流业“新常态”下健康发展的顶层设计蓝图。
(二)增长速度高位趋稳,需求结构稳步调整总体运行温和增长、质量提升。
预计全年社会物流总额将超过210万亿元,可比增长8%左右;物流业增加值超过3.4万亿元,可比增长9%左右,两项指标增速与上年相比均小幅放缓,但仍高于同期GDP增速,处于中高速增长区间。
社会物流总费用将超过9.7万亿元,同比增长8%左右,增速延续小幅回落态势。
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约为17%左右,物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有所提升。
中国物流景气指数全年处于55%上下区间波动,物流运行总体趋稳。
需求结构深度调整。
钢铁、煤炭、水泥、有色等生产资料物流需求增速进一步放缓,进出口贸易依然疲软。
2014年1季度全国物流行业运行情况第一篇:2014年1季度全国物流行业运行情况2014年1季度全国物流行业运行情况2014年一季度,物流运行开局平稳、总体良好。
一方面,社会物流需求增速虽然有所回落,但仍保持较快增长,3月份以来呈现企稳运行态势;另一方面,在增速回落的同时,物流市场结构向好转变、物流服务价格稳中回升,运行质量有所提升。
从后期走势看,物流市场保持平稳运行具备有利条件。
预计,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需求增速较一季度有所回升,可比增长8.7%左右;全年社会物流需求可比增长9%左右,增速比去年回落0.5个百分点左右。
一、一季度物流运行企稳向好(一)物流运行规模增速回落,但保持较快增长一是物流需求增速回落。
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47.8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6%,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回落幅度较1-2月收窄0.2个百分点。
3月当月,社会物流总额18.5万亿元,可比增长8.3%,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回落幅度较1-2月收窄0.4个百分点。
社会物流总额增速虽然有所回落,但保持较快增长,且回落幅度收窄,呈现企稳运行态势。
其中,受工业经济增速回落影响,工业品物流总额43.9万亿元,可比增长8.7%,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
进口货物物流总额3.0万亿元,可比增长7.0%,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4个百分点。
农产品物流总额可比增长2.3%,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
从完成的物流实物量看,一季度,全社会货运量同比增长7.4%,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全社会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4.6%,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但比1-2月份回升0.4个百分点。
图1 社会物流总额及增长变化情况(单位:亿元 %)二是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速回落。
一季度,社会物流总费用2.3万亿元,同比增长8.1%,比去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
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速低于现价社会物流总额增速2.2个百分点,每百元社会物流总额所需耗费的物流费用为4.82元,较去年同期下降0.1元,反映出物流运行效率有所提升。
申通快递价格:/kdjg/st_2_19.html 2014年1-8月物流运行稳中趋缓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站8月份,社会物流需求增速放缓;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速小幅回落;企业效益保持增长,但总体偏弱。
整体上,1-8月份我国物流运行呈现“稳中趋缓”的发展态势。
一、社会物流总额增速放缓1-8月份,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38.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4%,增速较1-7月回落0.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
从物流总额构成看,工业品物流总额127.2万亿元,可比增长8.5%,增速较1-7月回落0.3个百分点。
进口货物物流总额8.0万亿元,可比增长7.1%,增速较1-7月回落0.6个百分点。
以快递快运为主的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可比增长31.9%,增速较1-7月回落0.2个百分点,增速远高于工业品和进口货物物流总额增速。
图1:社会物流总额及可比变化情况单位:亿元;%二、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速小幅回落1-8月份,社会物流总费用6.3万亿元,同比增长8.6%,较1-7月回落0.2个百分点,每百元社会物流总额所需耗费的物流费用为4.59元。
其中,运输费用3.1万亿元,同比增长9%,较1-7月回落0.2个百分点。
在运输费用中,道路运输费用同比增长7.6%;水上运输费用同比增长18.8%。
申通快递价格:/kdjg/st_2_19.html保管费用2.4万亿元,同比增长8.1%。
其中,利息费用同比增长7.7%;仓储费用同比增长7.8%。
管理费用8378亿元,同比增长8.1%。
从各项费用的占比来看,运输费用占物流总费用的49.4%;保管费用占物流总费用的37.4%;管理费用占物流总费用的13.2%。
图2:2014年1-8月份社会物流总费用构成情况(单位:%)三、物流服务价格低位运行8月份,物流服务价格小幅上升但总体低位运行。
中国物流景气指数中的物流服务价格指数比上月回升1个百分点,回升至50.7%,略高于50%的临界线水平。
2014 年1-11 月份,邮政企业和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885.8 亿元,同比增长25.2%;业务总量累计完成3292.8 亿元,同比增长35.2%。
邮政函件业务累计完成52.2 亿件,同比下降10.9%;包裹业务累计完成5409.1 万件,同比下降12.6%;报纸业务累计完成174.8 亿份,同比下降1.8%;杂志业务累计完成9.9 亿份,同比下降6%;汇兑业务累计完成1.2 亿笔,同比下降26.4%。
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23.2 亿件,同比增长51.8%;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820.7 亿元,同比增长41.6%。
其中,仅11 月份,快递业务量完成16.5 亿件,同比增长51.4%;业务收入完成228.1 亿元,同比增长42.2%。
我国物流标准化的进展及趋势一、近年来我国物流标准化工作的进展近几年来中国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物流标准化建设滞后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主要问题是物流标准化基础薄弱;物流标准的制、修订跟不上行业的发展需要,已经出台的与物流业相关的标准总体质量不高;与物流相关的标准化工作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和行业,缺乏系统和有效衔接,协调配套性差;商品信息标准不统一,无法实现交换和共享等等。
物流标准的多方面差异与缺陷,制约了物流的协调运作,使商品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等各个环节难以形成完整流畅的供应链,造成了人力、时间、空间等资源的极大浪费,导致物流成本长期居高不下。
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统计,2008年1-9月份,中国物流成本在GDP中所占比重仍然达到21.6%,远远高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以及港台地区的相同指标。
针对我国物流标准化工作的差距和空白,对物流标准化进行总体研究,指导物流标准化工作有规划、有重点、协调性地发展,最终建立完善、规范、符合国际惯例的我国物流标准科学体系,对优化供应链管理具有十分紧迫的现实意义。
针对物流标准化的问题,2003年9月,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交通部、铁道部、信息产业部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国家标准委批准成立了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物流标委会成立以来,物流相关的政府部门、科研院所、行业组织和物流行业的领袖企业积极参与物流标委会的工作,共同推进物流标准化的运作机制。
随着全国物流标委会和全国物流信息管理标委会的成立,我国物流标准化的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近年来,我国物流标准化主要有以下一些的进展:1. 国务院和各地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并积极支持物流标准化工作。
2003年12月,全国政协在向中办和国办报送的《关于我国现代物流情况的调研报告》中特别提出我国的物流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建议要加强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
报告引起了温家宝总理、黄菊和曾培炎副总理的高度重视,专门批示发改委会同商务部研究。
2014年1月重庆市邮政行业运行情况2014年1月,邮政企业和我市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完成3.92亿元,同比增长21.33%;业务总量完成3.58亿元,同比增长24.60%。
1月,邮政函件业务完成388.85万件,同比下降2.17%;包裹业务完成15.29万件,同比降低8.88%;报纸业务完成2772.05万份,同比减少1.01%;杂志业务完成187.85万份,同比增长7.55%;汇兑业务完成16.69万笔,同比下降35.61%。
1月,我市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929.27万件,同比增长21.04%;业务收入完成1.47亿元,同比增长40.34%。
其中,同城业务收入完成2863.75万元,同比增长42.02%;异地业务收入完成9014.02万元,同比增长20.51%;国际及港澳台业务收入完成1729.11万元,同比增长103.26%。
1月,同城、异地、国际及港澳台与其他快递业务收入分别占全部快递收入的19.54%、61.51%、11.80%、7.15%;同城、异地、国际及港澳台业务量分别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38.90%、60.23%和0.87%。
2014年1季度广东货物运输简况
2014年一季度,广东货物运输增长较快,全省各种运输方式共完成货运量8929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5.4%;完成货物周转量2444.60亿吨公里,增长17.7%。
全省货运增长较快主要依靠公路和水路拉动。
一季度,公路完成货运量64944万吨,货物周转量742.58亿吨公里,分别同比增长19.0%和19.1%;水路完成货运量19481万吨,货物周转量1581.88亿吨公里,增长9.3%和19.3%;公路和水路合计拉动全部货运量增长15.6个百分点,拉动全部货物周转量增长18.1个百分点。
据反映,运力增加是公路和水路货运增长较快主要影响因素,截止2月底,全省营业性运输货车载重吨位同比增长8.5%,营业性运输船舶载重吨位同比增长16.2%。
民航货运增长较稳,完成货运量32万吨,货物周转量10.68亿吨公里,增长7.8%和7.1%。
铁路和管道货运出现负增长。
一季度,铁路完成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为2898万吨和66.94亿吨公里,同比下降3.5%和8.2%;管道分别完成1939万吨和42.53亿吨公里,下降1.3%和3.7%。
据分析,下降原因主要是因为铁路和管道基本承载着煤炭、石油、钢铁、矿石等生产性原材料类货物运输,而今年广东生产资料需求相对放缓,宏观经济处于调整转型期。
2014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5-04-17 09:00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14年我国物流需求规模增速减缓,物流业转型升级加快,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有所下降。
一、社会物流总额增速减缓201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13.5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9%,增幅比上年回落1.6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一季度47.8万亿元,增长8.6%,回落0.8个百分点;上半年101.5万亿元,增长8.7%,回落0.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158.1万亿元,增长8.4%,回落1.1个百分点;全年呈现稳中趋缓的发展态势。
从构成情况看,工业品物流总额196.9万亿元,同比增长8.3%,增幅比上年回落1.4个百分点;进口货物物流总额12.0万亿元,同比增长2.1%,增幅比上年回落4.3个百分点;再生资源物流总额8455亿元,同比增长14.1%,增幅比上年回落6.2个百分点;农产品物流总额3.3万亿元,同比增长4.1%,增幅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3696亿元,同比增长32.9%,增幅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
二、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有所下降2014年社会物流总费用10.6万亿元,同比增长6.9%。
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 DP的比率为16.6%,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
其中,运输费用5.6万亿元,同比增长6.6%,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52.9%;保管费用3.7万亿元,同比增长7.0%,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34.9%;管理费用1.3万亿元,同比增长7. 9%,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12.2%。
三、物流业总收入平稳增长2014年物流业总收入7.1万亿元,同比增长6.9%。
说明:由于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及GDP的调整,社会物流总费用及与GD P的比率、物流业总收入也进行了相应调整。
2014年1-4月广西运输邮电业运行情况今年1-4月,广西交通运输邮电业运行平稳,客货运输周转量总体保持增长,邮电业务总量增长稳定。
但公路客运下滑、铁路货运持续下降等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交通运输客货周转量总体平稳增长1-4月,全区铁路公路水路客货运输周转量累计完成1334.61亿吨公里,同比增长6.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0个百分点,比前3个月回落0.3个百分点。
其中,公路客货运输周转量608.33亿吨公里,增长11.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7个百分点;水路客货运输周转量396.67亿吨公里,增长11.3%,增速比前3个月回落1.3个百分点;铁路客货运输周转量329.60亿吨公里,下降5.4%,降幅比上年同期扩大5.3个百分点,比前3个月扩大1个百分点。
民航客货吞吐量增长平稳。
1-4月,民航旅客吞吐量553万人,同比增长19.3%,增速比前3个月回落0.9个百分点;货邮运输量4.4万吨,同比增长10%,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5个百分点,比前3个月回落1个百分点。
二、邮政电信业务总量稳定增长1-4月,全区邮电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59.68亿元,同比增长14.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6个百分点,与前3个月持平。
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0.68亿元,增长21.2%,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个百分点,比前3个月回落1.5个百分点;电信业务总量完成149亿元,增长14.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5.6个百分点,比前3个月提高0.1个百分点。
三、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受国际经济复苏减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因素影响,公路客运减少、内河港口外贸吞吐量下降、铁路货运加速下滑,运输邮电业稳定增长的难度加大,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是铁路客货运输周转量加速下滑。
1-4月,铁路客货运输周转量和货物周转量已经连续15个月下降,且降幅比前3个月扩大。
其中,4月份货运量同比下降9.1%,为今年春节以来货运量首月下降,1-4月累计下降1.6%,降幅比前3个月扩大2.5个百分点;4月份货物周转量同比下降13.1%,为去年6月以来降幅再次超过2位数,1-4月货物周转量同比下降7.7%,降幅比前3个月扩大1.8个百分点。
中国标准化物流发展之路所谓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管理等方面,建立、执行统一的标准,以获得较好的秩序以及效益,标准化物流可以规范物流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益,对于物流行业的未来发展有基础性作用。
我国在2003年成立了全国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2005年制定了《物流术语》、《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等相关标准,但直到现在一些相关的物流标准化条码在企业中的应用率不足15%,究竟是什么阻碍了我国物流标准化的推进呢?相关部门、物流企业乃至物流供应链上的每一个相关人士在这一进程中处于怎样的地位?物流储运容器的发展、全新的物流电子管理手段将在未来物流标准化的进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一、物流标准化概念(一)、物流标准化的含义物流标准化是指以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装备、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和包装、装卸、运输、配送等各类作业的作业标准和管理标准,以及作为现代物流突出特征的物流信息标准并形成全国以及和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推动物流业的发展。
我国物流行业在2014年同比增长52%,跃居世界第一,这使得物流行业在短期内高速扩张,粗放的管理模式、居高不下的物流成本成为限制我国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传统物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生产模式的需要,物流标准化对建设现代物流的作用获得越来越多业内人士的认可,同时物流标准化也是物流系统与物流外部系统联结的重要条件,是国内物流与国外接轨的基础,因而建立行之有效的物流标准化体系迫在眉睫。
(二)、物流标准化的主要内容物流标准化的实现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需要建立完善的物流标准体系,二是推动标准在相关企业中的实施,确保每一项标准能够落到实处。
1、物流标准化体系的建设。
物流行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已经建立了一套全国性的标准化研究管理机构体系,成立了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全国物流信息技术委员会和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专业机构,政府部门以及行业协会在标准制定上处于主导地位,多年来致力于完善的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2015版《物流标准目录手册》就收集整理了我国已经颁布的现行物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地方标准目录,共计835项,比去年新增65条标准,仅在包装标准领域,就制定了包装术语、包装尺寸、包装标志、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包装技术、包装材料、包装材料试验方法、包装容器、包装容器试验方法、产品包装、运输、贮存与标志等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