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5化学教案第4章第3节蛋白质和核酸教学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10
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一.教材分析本节引言部分就蛋白质在生物界的广泛存在作了简单介绍,强化了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的重要结论。
本节有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介绍的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氨基酸的结构和性质,应注重强调氨基酸是多官能团化合物的特点。
第二部分借助模型、图片、多媒体等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蛋白质的结构,通过实验,体会蛋白质的性质。
要多练习生活、生产、社会,渗透相关的科学知识,让学生真正体会蛋白质重要而广泛的用途,以体现化学教育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
第三、四部分对酶、核酸进行了常识性的介绍,不必过深。
二.学情分析1.在必修2教材中,学习过《基本营养物质》这一节,已经学习过氨基酸的性质,简单介绍了蛋白质的性质。
所以这节内容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和启发式教学的方法。
2.学习方法方面: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及应用所学知识对身边生活问题进行解释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性质;了解肽键及多肽;了解蛋白质的组成;初步掌握蛋白质的重要性质和检验方法;了解蛋白质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操作技能与观察能力,使之正确进行实验分析,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抽象形成规律性认识,再辅以习题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实验,使学生的科学态度、思想情趣得到陶冶;通过中国合成胰岛素这一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民族自豪感。
追求真理的热情和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氨基酸、蛋白质的性质难点:蛋白质的组成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方法:教材中,主要突出蛋白质的性质,还有氨基酸的性质和成肽反应。
本节先从学生已经了解过的蛋白质的性质入手,必修2讲蛋白质的性质时,简单介绍了灼烧蛋白质的现象和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先让学生回忆总结,引入蛋白质的变性,盐析,水解。
再着重介绍蛋白质水解的产物——氨基酸,羧基的性质学生已熟悉,氨基的性质是新知识,但氨的性质也是较熟悉的。
苏教选修5蛋白质和核酸(2)教案
水解原理:
注意:不同的蛋白质水解最终生成各种氨基酸,但只有天然蛋白质水解均生成α-氨基酸
HO H
[讲]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蛋白质水解最终生成各种氨基酸, 但只有天然蛋白质水解均生成鸡蛋白溶液放入试管;Na 2SO 4,若现象不明显可滴入少量[讲]向蛋白质溶液中加(NH 4)2SO 4、Na 2SO 4蛋白质从溶液沉淀出来,继续滴加时沉淀溶解,此现象叫蛋白质的
[板书]5.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讲]蛋白质的颜色反应是检验蛋白质的方法之一,
酸作用于含有苯环的蛋白质使它变成黄色的硝基化合物。
颜色反应
[讲]核酸一类含磷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量可达十几万至几百万。
核酸在生物体的生长、繁殖、遗传、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核酸具有酸性,可分为
[投影](1)脱氧核糖核酸(
着蛋白质的合成、细胞的分裂和制造新的细胞。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5高中《蛋白质和核酸》教案二
氨基乙酸)的结构简式为:
[观察、思考,得出氨基酸的性质性。
[投影]
三级结构一级二级
蛋白质四级结构
教学回顾:
本节的教学设计总的思想是从身边事从学生已有知识引入,然后引导学生在探询相关问题的答案中学习新知识。
具体来讲就是将酶与核酸的知识先通过回忆、阅读的方式讲授,然后提出课本P90相类似的问题引入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学习,蛋白质的性质的学习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来进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1.本教学设计没有完全按课本顺序授课,将酶、核酸的知识放在前面讲授,由学生已知知识引入新知识的学习。
教案
水解原理:
注意:不同的蛋白质水解最终生成各种氨基酸,但只有天然蛋白质水解均生成α-氨基酸HO H
[讲]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蛋白质水解最终生成各种氨
基酸, 但只有天然蛋白质水解均生成α-氨基酸鸡蛋白溶液放入试管;Na 2SO 4,若现象不明显可滴入少量[讲]向蛋白质溶液中加(NH 4)2SO 4、Na 2SO 4等盐溶液时,会使蛋白质从溶液沉淀出来,继续滴加时沉淀溶解,此现象叫蛋白质的盐析。
盐析是可逆的。
[讲]核酸一类含磷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量可达十几万至几百万。
核酸在生物体的生长、繁殖、遗传、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核酸具有酸性,可分为
[投影](1)脱氧核糖核酸(
挥着蛋白质的合成、细胞的分裂和制造新的细胞。
(
11 / 11。
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2)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盐析、变性、水解、颜色反应等)。
(3)认识蛋白质、酶、核酸等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体会化学学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实验完成蛋白质性质知识的形成,强化“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的认识。
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所得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蛋白质、酶等重要物质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唯物主义教育。
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家首先合成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等事例,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和探索的强烈兴趣。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氨基酸、蛋白质的性质。
2、教学难点: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肽键的形成。
六、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复习氨基酸的有关性质,氨基酸→多肽→蛋白质,这节课我们学习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
板书]四、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板书]1.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结合而成的含氮生物高分子化合物。
提问]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学生回答](据上节课知识)氨基酸。
讲述]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提问]组成蛋白质的元素有哪些?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88“资料卡片”。
板书]2.组成:由C、H、O、N、S等元素组成。
板书]3.蛋白质的结构展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板书]4.蛋白质的性质(1)蛋白质的两性指出]形成蛋白质的多肽是由多个氨基酸脱水形成的,在多肽链的两端必然存在着自由的氨基与羧基。
而且,侧链中也有酸性或碱性基团。
因此,蛋白质与氨基酸一样也是两性分子,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
(2)蛋白质的水解指出]类比]酯的水解,加深对这两类物质性质的认识。
实验探究]蛋白质的其他性质通过分组实验探究。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解释蛋白质的灼烧:分别点燃一小段棉线和纯毛线,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目标与素养:1.知道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了解氨基酸、蛋白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所得信息进行加工。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认识人工合成多肽、蛋白质、核酸等的意义,体会化学学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一、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1.组成和结构(1)组成氨基酸可看作是羧酸分子中烃基上的H被氨基取代的化合物。
(2)结构α氨基酸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其官能团为氨基(—NH2)和羧基(—COOH)。
(3)常见的氨基酸俗名结构简式系统命名甘氨酸H2N—CH2—COOH 氨基乙酸丙氨酸α氨基丙酸谷氨酸2氨基1,5戊二酸苯丙氨酸α氨基苯丙酸2.氨基酸的性质(1)物理性质天然氨基酸均为无色晶体,熔点较高,在200~300 ℃熔化时分解,能溶于强酸或强碱溶液中,除少数外一般都能溶于水,而难溶于乙醇、乙醚。
(2)化学性质①两性氨基酸分子中含有酸性官能团—COOH和碱性官能团—NH2,因此具有两性,可与酸、碱反应生成盐。
a .与盐酸的反应:。
b .与氢氧化钠反应:。
②成肽反应两个氨基酸分子,在酸或碱的存在下加热,通过一分子的—NH 2和另一分子的—COOH 间脱去一分子水,缩合成含有肽键()的化合物,称为成肽反应。
例如:微点拨:两分子氨基酸―→二肽―→三肽―→……―→ 多肽―→蛋白质。
二、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 1.蛋白质的组成结构(1)组成元素:蛋白质中主要含有C 、H 、N 、O 、S 等元素,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四级结构 2.蛋白质的主要性质 (1)两性蛋白质的多肽由氨基酸脱水形成,在多肽链的两端存在着自由的氨基和羧基,侧链中也有酸性或碱性基团,因此,蛋白质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高中化学4.3蛋白质和核酸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第三节蛋白质与核酸一、教学内容1、课标中得内容《有机化学基础》主题3 糖类、氨基酸与蛋白质,第 2点:能说出氨基酸得组成、结构特点与主要化学性质,查阅资料了解氨基酸、蛋白质与人体健康得关系、第3点:了解蛋白质得组成、结构与性质,认识人工合成多肽、蛋白质、核酸等得意义,体会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得重要作用。
活动与探究建议②实验:酶得催化作用、③阅读与讨论:蛋白质结构得复杂性、?④实验:蛋白质得性质。
2、教材中得内容蛋白质就是生命得基础,就是一类非常重要得含氮生物高分子化合物,它水解得最终产物就是氨基酸。
这节内容从蛋白质在生物界得广泛存在引入,教材先介绍氨基酸得结构与性质,在此基础上结合插图常识性地介绍了蛋白质得四级结构,然后重点讨论了蛋白质得水解、盐析、变性、颜色反应等性质。
教材最后对酶与核酸作了介绍、本节教学应注重学生动手实验及与对生活现象得解释,通过这节知识得学习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氨基酸得教学,应抓住氨基酸就是多官能团化合物,在教学中应用迁移、替代、延伸得方法来突破难点、蛋白质得性质就是本节得重点,可考虑用边讲边学生实验得方法进行,并注意结合生活中得一些事例来加深学生对蛋白质性质得理解、酶与核酸就是现代生物工程研究得一个重要内容,它得作用与意义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可以结合我国在这一领域所取得得成就对学生进行生动得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对象分析1、知识技能方面:在必修2教材中,有“基本营养物质"一节,已经简单介绍了蛋白质得性质,学生已经学习羧基得有关性质,在生物课中已学习酶与核酸得知识,本节教学可在这些学生已有知识得基础上展开、2、学习方法方面:学生已具备一定得实验探究能力及应用所学知识对身边生活问题进行解释得能力、三、设计思想本节得教学设计总得思想就是从身边事从学生已有知识引入,然后引导学生在探询相关问题得答案中学习新知识。
教案学科化学教师趣,激发学生求知欲。
导入新课蛋白质是生物体内一类极为重要的功能高分子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从最简单的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直至高等生物,一切生命过程都与蛋白质密切相关;它不仅是细胞、组织、肌体、毛发等的重要组成成分,而且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例如,机体内起催化作用的酶、调节代谢的激素以及发生免疫反应的抗体等均为蛋白质。
总之,几乎一切生命活动过程都与蛋白质有关,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思考】蛋白质具有哪些性质呢?聆听通过介绍,引入主题,使学生了解本节的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88~92,完成自主学习】一、蛋白质的性质1.两性形成蛋白质的多肽是由多个________脱水形成的,在多肽链的两端存在着____________,因此,蛋白质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2.水解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盐析【视频观看或演示【实验4-2】蛋白质的盐析】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无机盐(如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等)能促进蛋白质的溶解,但浓的无机盐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________,这种作用称为盐析。
蛋白质的盐析是一个________过程,并不影响蛋白质的活性。
4.变性【视频观看或演示【实验4-3】蛋白质的变性】在某些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的影响下,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物理因素包括:________、加压、搅拌、振荡、________照射、超声波等;化学因素思考,按照老师引导的思路进行阅读、视频观看或演示实验,小组内讨论,代表回答。
通过阅读、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氯乙酸、乙醇、丙酮等。
蛋白质的变性是一个________过程。
5.颜色反应【视频观看或演示【实验4-4】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含________的蛋白质遇到浓硝酸会有________沉淀产生,加热沉淀变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颜色反应。
《蛋白质》说课稿这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四章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的第一课时。
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教学分析(一)、说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烃和烃的衍生物的基础上学习的一节新知识,因此,它在教材中所起的作用既是对以前学过的官能团性质的归纳总结,而且又是对新组合出来的物质性质的新知识的介绍。
学生在学习了“烃”和“烃的衍生物”之后,对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有了深刻的认识,本节课的内容研究的是多官能团的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是对多官能团认识的再次深入和完善;蛋白质具有生物活性,是人类必须的营养物质之一,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对认识生活化学、生命化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是极其重要的。
另外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引导-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创造意识有着重要意义。
(二)、说对象(根据学生确定教学重难点)对高二普通班学生来说,由于基础比较薄弱,前面虽然已经学习过官能团的性质,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推理能力,但对某些有机物的形成和主要性质的理解还处于探索阶段。
因此我认为这节课的重难点确定为:(1)教学重点:蛋白质的主要性质(学生在生物学中已经学习过蛋白质具有生物活性的性质,但生物和化学研究的角度不同,化学主要研究蛋白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蛋白质的形成过程(由于比较抽象,要结合动画演示,变抽象为具体。
)(三)、说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联系学生的认识基础和心理特征,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几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蛋白质的组成、性质和用途。
并能够应用蛋白质的性质解释实际生活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加深对物质性质的理解,并迁移成规律性知识,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导能力和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蛋白质是生命最基本的物质基础,认识生命的价值,对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氨基酸、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特征。
(2)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盐析、变性、水解、颜色反应等)。
(3)了解蛋白质的用途。
(4)了解酶的作用和用途。
(5)了解核酸的作用。
2.能力和方法目标通过蛋白质的学习,提高对“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的认识。
调动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在了解蛋白质、酶等重要物质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和探索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本节书是在学生对有机物知识有较全面认识的基础上要认真了解的一部分重要知识。
同时,在必修2教材中,有“基本营养物质”一节,已经简单介绍了蛋白质的性质。
蛋白质在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物质。
所以学生对蛋白质是既感到熟悉又感到神奇物质。
这一节的教学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大胆探索新的知识,做到乐学和主动学习。
三、教材处理和教学策略:重点难点:蛋白质的性质。
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重点难点:蛋白质的性质。
第二课时重点难点:氨基酸的性质和肽的形成四、教学过程和说明第一课时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存在(投影一些含有蛋白质的图片)[提问]说说你知道的哪些是含蛋白质的物质?[讲述]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回忆]]说说蛋白质的性质(说明:因为在必修2中做了浓硝硝酸酸使鸡皮变色的实验,一般也补充了灼烧蛋白质的实验<如灼烧毛线等>。
学生有能力回忆出这两点来)1、蛋白质的性质蛋白质的灼烧[讲述]蛋白质灼烧时会产生特殊的气味。
像烧焦羽毛的气味,根据气味可鉴别蛋白质产品。
(1)颜色反应:硝酸可以使蛋白质变黄,称为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提问]不小心把硝酸溅在皮肤上,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分组实验,实验4-4]记录现象。
[强调]颜色反应是检验蛋白质的方法之一。
蛋白质变黄说明蛋白质含有苯环,一般蛋白质中含有苯环。
课题:蛋白质和核酸选修5第四章第三节一、教学目标1.了解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性质;了解肽键及多肽;了解蛋白质的组成;初步掌握蛋白质的重要性质和检验方法;了解蛋白质的用途。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思维能力。
3.让学生初步了解蛋白质是生命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4.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蛋白质的化学性质和酶的特性。
难点:肽键的形成。
三、教学用品药品:鸡蛋清、饱和硫酸铵溶液、醋酸铅、浓硝酸仪器:试管、酒精灯辅助用具:多媒体课件【讲解】氨基酸的性质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
氨基酸结构中均含有-COOH和-NH2,应具有什么性质?1氨基酸的两性:NH2CH2COOH+NaOH→NH2CH2COO-Na++H2O试写出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2CH2COOH+HCl→Cl-+NH3CH2COOH 2 成肽反应:1.分析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2.书写出氨基乙酸与氨基乙酸脱水的方程式。
2NH2CH2COOH→NH2CH2CONHCH2COOH+H2O讲解】两个氨基酸彼此之间脱一分子水得到的产物叫二肽。
许多氨基酸分子彼此脱水生成的化合物叫多肽。
如:【讲述】蛋白质在希腊文Proteios的意思是“第一”,即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石。
存在:动物的肌肉、皮肤、血液、乳汁及毛、发、蹄、角等,或存在于植物的种子里。
组成:蛋白质分子中含有C、O、H、N及S、P和少量的Cu、Fe、Zn等,而种类达十万种以上。
观察答出:-COOH和-NH2练习方程式的书写书写出氨基乙酸与氨基乙酸脱水而成二肽的方程式。
聆听1、结构决定性质,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提高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
3、通过结构式推导性质。
由旧知识向新知识迁移,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生物知识的复习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蛋白质知识的兴趣。
四、教学反思。
第四章 第三节 蛋白质和核酸(2) 教学目的 知识技能1、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盐析、变性、水解、颜色反应等)。
2、认识蛋白质、酶、核酸等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体会化学学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过程方法通过学生实验完成蛋白质性质知识的形成,强化“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的认识。
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所得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 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蛋白质、酶等重要物质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唯物主义教育。
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家首先合成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等事例,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和探索的强烈兴趣。
重 点 蛋白质的化学性质和酶的特性难 点 肽键的形成。
知 识 结 构与 板 书 二、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1、蛋白质的两性: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缩聚而成,但其分子中仍有多余的羧基与氨基,所以会使蛋白质具有酸、碱性。
2、水解:同多肽。
3.蛋白质的盐析—可逆的物理变化: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无机盐溶液后,可使蛋白质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
4.蛋白质的变性:在某些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的影响下,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设 计 生理功能发生改变的现象。
5.蛋白质的颜色反应三、酶四、核酸教学过程备注 [讲]请同学们回忆胶体性质的本质特征是什么?胶体的分类?是胶粒的大小。
即10-9m <d <10-7m[讲]蛋白质分子的直径很大。
一般10-9m <d <10-7m 的为分子胶体。
如:鸡蛋白溶液。
所以蛋白质溶液应具有胶体性质。
二、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1、蛋白质的两性: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缩聚而成,但其分子中仍有多余的羧基与氨基,所以会使蛋白质具有酸、碱性。
2、水解:同多肽。
[投影]水解原理[讲]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蛋白质水解最终生成各种氨基酸, 但只有天然蛋白质水解均生成α-氨基酸[指导实验4-2][讲]向蛋白质溶液中加(NH 4)2SO 4、N 2SO 4等盐溶液时,会使蛋白质从溶液沉淀出,继续滴加时沉淀溶解,此现象叫蛋白质的盐析。
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一、设计思想本节的教学设计总的思想是从身边事从学生已有知识引入,然后引导学生在探询相关问题的答案中学习新知识。
蛋白质是生命的根底,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含氮生物高分子化合物,它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本节课内容从蛋白质在生物界的广泛存在引入,介绍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与性质,抓住氨基酸是多官能团化合物,在教学中应用迁移、替代、延伸的方法来突破难点。
二、教学目标1、掌握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性质四、教学过程[思考与交流]1、你知道蛋白质在生物界的广泛存在吗[学生思考、答复]自然界中的蛋白质:动物的肌肉、皮肤、血液、乳汁、毛、发、蹄、角等含蛋白质较多,植物的各种器官,尤其是种子含蛋白质最多〔例如麦粒中含18%〕,酶、蚕丝、激素、血红蛋白、细菌、病毒、抗体、阿胶中也含有蛋白质。
总结:一切重要的生命现象和生理机能都与蛋白质密切相关2、你是如何理解氨基酸与蛋白质关系的[学生思考、答复]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水解生成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肽键相互连接成蛋白质。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根本结构单元,所以要了解蛋白质的话,首先认识氨基酸。
[板书]一、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1、定义:从结构上说,氨基酸是羧酸分子里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的化合物[思考与交流]你认识哪些常见的氨基酸名称俗称结构简式氨基乙酸甘氨酸CH2—COOHNH2α—氨基丙酸丙氨酸CH3—CH—COOHNH2α—氨基—β—苯基丙酸苯丙氨酸—CH2—CH—COOHNH2 α—氨基戊二酸谷氨酸HOOC—CH2—CH2—CH—COOH NH2[提问]上述氨基酸在结构上的相似之处不同之处[答复]都是α-氨基酸,R-基不相同[板书]2、α-氨基酸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R —CH —COOH NH 2分子结构中含有两种官能团即:氨基和羧基[设疑] 如果把氨基上的氢和羧基上的氧对换的话又是什么物质呢这物质和氨基酸有什么关系如:丙氨酸 CH 3—CH —COOH 和CH 3—CH —CH 3NH 2 NO 2[答复] 同分异构体[小结] 氨基酸和硝基化合物可能是互为同分异构体[讲述、板书]3、物理性质天然的氨基酸都是色晶体,熔点较,在2000C-3000C 熔化时分解。
第四章第3 节蛋白质和核酸(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氨基酸的结构和性质;(2)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盐析、变性、水解、颜色反应等)。
(3)认识蛋白质、酶、核酸等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体会化学学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实验完成蛋白质性质知识的形成,强化“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的认识。
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所得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蛋白质、酶等重要物质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唯物主义教育。
通过介绍我国2014 年抗ft埃博拉病毒中国援非医疗队等事例,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研究和探索的强烈兴趣。
教学重点:氨基酸、蛋白质的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教学难点:蛋白质的组成。
教学方法(策略)(设计)问题情景→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联系实际→练习巩固。
教学媒体(设计)1.实验教学用品:学生实验用品2.多媒体课件(图片展示,感动中国短视频)教学过程[课的引入展示“埃博拉病毒”图片]2014 年,“埃博拉病毒”,严重危及到非洲人民的生存与健康,人们闻之色变。
经研究埃博拉病毒,有着自己的核酸和蛋白质。
为了更好的消灭埃博拉病毒,我们需要研究蛋白质的性质。
大家都知道——蛋白质的基本结构是什么?氨基酸。
[学生回答] 氨基酸。
[板书]一、氨基酸[展示]几种重要氨基酸甘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提问]观察氨基酸都含有什么官能团?[学生回答]羧基和氨基。
[提问]通过官能团预测氨基酸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学生回答]酸性和碱性[引导]羧基具有酸性,氨基具有碱性。
所以蛋白质既可以和酸反应又可以和碱反应,我们以甘氨酸为例。
分别书写氨基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的化学方程式,哪位同学给大家展示一下?[学生板演]NH2CH2COOH+NaOH→NH2CH2COONa +H2ONH2CH2COOH+HCl→HOOCCH2NH3Cl[评价学生板演][总结演书]1、两性[引导]那么氨基酸是如何形成蛋白质的呢?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