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和戏剧文学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3
初中生应掌握的戏剧知识一、有关资料1.戏剧和戏剧文学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是把文学、表演、雕塑、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戏剧文学是剧本的泛称,用角色对话直接表现矛盾冲突过程的文体。
其基本特征是:(1)主要运用人物语言塑造形象,人物语言具有口语化、动作性、个性化和文学性的特征,并富于潜台词;(2)人物、事件、时间、场景高度集中;(3)具有尖锐、紧张的矛盾冲突。
2.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
人物语言包括对话(对唱)、独白(独唱)、旁白(旁唱)等。
舞台说明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性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它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展开等多种作用。
3.戏剧文学(剧本)的情节结构剧本的情节结构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作品还有序幕和尾声。
4.戏剧的划分(1)按篇幅规模分:有独幕剧(如《一只马蜂》)、多幕剧(如《雷雨》)和小品。
(2)按艺术形式分:有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如《红色娘子军》)、诗剧、戏曲等。
(3)按题材反映的年代分:有历史剧(如《王昭君》)、现代剧(如《雷雨》)。
(4)按题材所涉及的方面,可分为现代剧、神话剧、历史剧、传奇剧、市民剧、社会剧、家庭剧、科学幻想剧、儿童剧、童话剧等。
(5)按内容性质分:有悲剧(如《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毛女》)。
5.戏剧种类:京剧、评剧、黄梅戏、秦腔、粤剧、川剧、河北梆子、汉剧等。
6.戏剧简史先秦到宋金是戏曲的形成时期。
先秦的“尤孟衣冠”表演,汉代百戏的“东海黄公”表演,南北朝的拨头、踏摇娘、歌舞戏,唐代的参军戏,宋金的诸宫调等,已具备了戏曲的基本要素:故事情节、角色、代言体说白、服饰化装,甚至舞台布置等。
从元到明清是戏曲的成熟时期。
戏剧文学的定义
戏剧文学是一种通过舞台表演来呈现故事和传达思想的文学形式。
它结合了文字、表演和视觉元素,旨在展示人类的情感、冲突和经历。
戏剧文学通过对话和动作把故事情节和角色描绘得生动有趣,以此吸引观众的注意并引发共鸣。
戏剧文学通常由剧作家创作,并在剧院或其他演出场所上演。
它可以包含各种
题材,如悲剧、喜剧、历史剧、社会剧等,以及不同的艺术风格,如古希腊悲剧、莎士比亚戏剧、现代实验剧等。
戏剧文学的定义也体现了其与其他文学形式的区别。
戏剧文学更加强调对话和
动作的表达,借助演员的表演技巧和舞台设计来营造氛围和情感。
与小说或诗歌不同,戏剧文学需要在舞台上演绎,通过演员的身体语言和情感表达来传达故事的细节和主题。
戏剧文学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社会意义。
它能够以独特的方式反映社会现实、展示人类的智慧和无奈,激发观众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戏剧文学的表演性质使得观众能够更加直接地与故事和角色产生联系,感受到情感的震撼和思想的冲击。
总之,戏剧文学是一种通过舞台表演来呈现故事和传达思想的文学形式。
它以
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达方式,吸引观众的注意并引发共鸣。
戏剧文学不仅具有艺术魅力,而且对社会和观众产生深远的影响。
戏剧的基本知识戏剧文学,通常指戏剧剧本。
戏剧有广狭二义:一是话剧、歌剧、戏曲的总称,一是专指话剧。
因此,狭义的戏剧文学也专指话剧剧本,广义的戏剧文学则应包括歌剧剧本、戏曲剧本在内。
一般多取其广义的概念。
戏剧文学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作为文学作品,应当具备一般叙事性作品共同的要求,诸如塑造典型形象,揭示深刻的主题,以及结构的完整性、统一性等等,并应当具有独立的欣赏(阅读)价值;另一方面,它作为戏剧演出的基础,只有通过演出,才能表现出它的全部价值,因此,它又要受到舞台演出的制约,必须符合舞台艺术的要求。
话剧、歌剧、戏曲剧本,虽然它们各自有一些特异性,但作为戏剧文学,又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
戏剧是综合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在戏剧演出的综合性整体中,剧本虽然是基础,但居于中心地位的却是演员的表演。
演员扮演角色的基本手段是动作,如话剧中的形体动作、言语动作、静止动作,歌剧中还有歌唱,戏曲中则有唱、念、做、打,等等。
动作是演员艺术的根基,也是戏剧艺术的根基。
戏剧艺术的特性就在于它是动作的艺术,这也决定了戏剧文学的基本特性。
从表面上看,剧本同小说一样,也是用语言(文字)写成的,但一般地说,小说中语言的主要性能是叙述和描写,剧本中则主要*人物通过自身的动作进行自我表现。
剧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剧作家的舞台提示,其中包括对动作展开的时间和具体的物质环境的说明,对人物外部动作、静止动作的提示和对人物台词的心理情绪的提示;一是人物自身的台词,其中包括对话(对唱)、独白(独唱)、旁白(旁唱)等,这些,都是人物心理动作的外现方式。
在戏曲剧本中,人物的台词(道白与唱词)有时也有说明动作环境和叙述事件的作用,但其主要性能也还是心理动作的外现。
剧本需要各种各样的戏剧冲突,需要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但无论是戏剧冲突还是戏剧情节,都应通过因果相承的动作直观地展现出来。
剧本需要塑造各种各样的典型人物形象,而动作正是戏剧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手段。
戏剧分类:1)按表现形式分: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如《丝路花雨》),哑剧等;2)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独幕剧,多幕剧(如《雷雨》);3)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雷雨》);4)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悲剧(如《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毛女》)5)按演出场合分: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等.戏剧文学有关知识戏剧文学指各种具体样式的剧本.与其他文学作品不同的是,创作剧本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供阅读,而是为了演出.像关汉卿,莎士比亚,这样伟大的戏剧家,用毕生的精力写的几十部剧本,莫不如此.因此写作剧本的规律,必须受舞台艺术规律的制约.戏剧文学的特点是:第一,要凝练地反映生活,以强烈的戏剧冲突,把人物,时间,场景高度集中在有限的舞台的空间和时间内,使舞台的小天地,尽量地容纳下人间的大天地,将错综复杂的现实生活,经过浓缩,以较短的篇幅,较少的人物,较省的场景,较单纯的事件,艺术地再现于舞台之上.第二,剧本中的语言,主要是人物语言(台词),必须是个性化的,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发自于心,吐之于口的语言.让观众通过对话见出人物间性格的交锋,产生动作感,从而展示出剧情.第三,要有集中的冲突.只有冲突才能推动剧情的发展,没有集中的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文学不是小说那样的叙述体,而是代言体,只能让人物出场以自己的方式去说话,人物的性格对立和冲突才能形成,才有"戏".第四,剧本的结构布局要巧妙安排,要使剧情的发展和结局十分巧妙,甚至引人入胜,令人莫测,增强戏剧效果.戏剧文学的分类法是多样的.从内容性质分类,有悲剧,喜剧和正剧(悲喜剧);从表现手法分类,有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诗剧;从结构形式上分类,有独幕剧和多幕剧;从题材上分类,有历史剧,现代剧,童话剧等.话剧,歌剧,舞剧戏剧文学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类,有话剧,歌剧,舞剧.话剧的特点是以对话为主要表现手段.对话必须是规范化的文学语言,要通俗易懂,便于观众接受,适于反映生活.歌剧是一种声乐和器乐综合而成的戏剧形式,所以也称歌剧为乐剧.有的歌剧只有歌唱,没有独白和对话,有的则是三者兼而有之.歌剧的唱词和音乐十分重要,歌词的语言应是诗的语言.舞剧是把舞蹈,音乐和戏剧结合在一起的戏剧艺术.它的特点是:剧情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靠演员的舞蹈动作(还有音乐语言)来表现的.剧中的舞蹈分情节舞和表演舞两种:情节舞用来表现戏剧情节,表演舞用来描绘剧情发生的时代和环境的特征一、概述:戏剧1、定义:见课本162页第一段2、特点:(1)、剧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
戏剧文学体裁的特点
戏剧文学是一种通过舞台演出来表达故事和情感的文学体裁。
以下是戏剧文学体裁的一些主要特点:
1. 对话性:戏剧以对话为主要手段来传递情节、展示角色和揭示主题。
通过人物之间的言语交流,观众可以深入了解角色的思想、情感和动机。
2. 舞台性:戏剧是为了舞台演出而创作的,因此舞台元素非常重要。
舞台设置、布景、道具、服装和灯光等因素都能够增强观众对戏剧故事的理解和体验。
3. 冲突和紧张感:戏剧往往通过角色之间的冲突和紧张感来推动情节的发展。
这些冲突可以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对立,也可以是个人与环境、社会、权力等之间的冲突。
4. 角色表演:戏剧通过角色的表演来传递情感和展示故事。
角色的性格、动作、语言和表情等都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呈现,演员需要通过表演技巧来塑造角色并与观众产生共鸣。
5. 节奏和结构:戏剧通常有明确的节奏和结构,以便于在舞台上演出。
剧本中通常包含幕、场、场景和情节的划分,有明确的开头、发展和结局,以便于观众理解和欣赏。
6. 主题和意义:戏剧常常通过情节和角色的冲突来探索人类的普遍主题和意义。
戏剧可以引发观众的思考,并提出关于人性、社会、道德和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
总的来说,戏剧文学体裁通过舞台演出、对话、角色表演和冲突展示故事和情感。
它具有独特的舞台性和戏剧性,同时探索人类的普遍主题和意义。
戏剧文学体裁的特点戏剧文学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戏剧是一种通过舞台表演来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文学形式,它有着独特的语言风格和结构特点。
戏剧文学体裁的特点之一是舞台表演。
戏剧是为舞台表演而生的,通过演员的表演和舞台布景来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在戏剧中,语言、动作、表情、音乐等元素都被充分利用,使得观众可以通过视听的方式全方位地感受故事的魅力。
戏剧文学体裁具有强烈的冲突和对抗性。
在戏剧中,人物之间的冲突和对抗常常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动力,也是展现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关键。
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和争斗,戏剧呈现出多样的情感和思想碰撞,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戏剧文学体裁还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感表达。
在戏剧中,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和情感体验,通过对话和行动展现出来。
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感表达,戏剧反映了人类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引发观众对生活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戏剧文学体裁还具有严谨的结构和语言风格。
戏剧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等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意义,构成了完整的故事结构。
同时,戏剧的语言风格也很独特,常常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共振。
在戏剧文学体裁中,人类的情感和思想是最核心的元素。
通过戏剧,人类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得以充分表达,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思想碰撞。
戏剧不仅是艺术的表达方式,更是人类精神世界的镜像,反映了人类对生活和世界的思考和感悟。
总的来说,戏剧文学体裁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内涵,通过舞台表演、人物形象、情感表达等元素展现了人类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戏剧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能够深刻地触动人类的心灵,引发人们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和感悟。
通过欣赏和理解戏剧,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拓展自己的思维和情感世界,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力量。
文学体裁的分类与发展简说文学是一种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艺术形式,通过文字表达思想、情感、体验和观点。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文学都有不同的体裁和流派,每种体裁都有其独特的风格、特点和发展历程。
下面将对文学体裁的分类与发展进行简要介绍。
一、古典文学体裁的分类与发展1.古代叙事文学体裁史诗是最古老的叙事文学形式,以史诗形式记录了一些国家或民族的历史事件、英雄事迹等。
如《荷马史诗》、《封神演义》等。
传记体裁以真实人物的生平事迹为基础,描写了一些历史人物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和重大事件等。
如《史记》、《晋书》等。
2.古代戏剧文学体裁古代戏剧有三大主要形式:杂剧、历史剧和世故剧。
杂剧以说、唱、舞、打为主要表演形式,通常用于庆祝节日或宴会活动。
历史剧以历史人物或事件为题材,用于教育、宣传和娱乐观众。
世故剧则以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悲欢离合、爱恨情仇为主要内容。
3.古代诗歌文学体裁古代诗歌主要由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形式组成。
古体诗主要是以五言、七言为主,通常用于表达感情、抒发情怀、描绘景物等。
近体诗则采用了诗歌的自由度更高一些,常常有规律的音节和押韵规律,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4.古代散文文学体裁古代散文主要包括散文、随笔和笔记等形式。
散文是以议论为主要方式,通过跳脱的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随笔则是以个人随意的方式记录生活琐事和见闻;笔记则是主要用于记录学术研究过程和经验。
二、现代文学体裁的分类与发展1.小说文学体裁小说是现代文学最主要和最受欢迎的体裁之一、它以故事情节为核心,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和刻画生活细节,展现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类情感和社会问题。
现代小说包括言情小说、科幻小说、历史小说、推理小说等。
2.诗歌文学体裁现代诗歌以自由诗与新诗为代表,它们摒弃了传统的押韵和格律要求,更加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生活体验。
自由诗强调个人的创作独特性和自由度,而新诗则更加注重抒发个人情感并关注社会和现实生活。
3.戏剧文学体裁现代戏剧体裁丰富多样,不仅包括传统的话剧形式,还包括音乐剧、舞剧等形式。
第一部分:四大文学体裁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类别。
它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
一、小说1.小说的概念及分类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展示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从而广泛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中国小说渊源于古代神话传说,经历了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话本、明清章回小说和“五四”现代小说的发展过程。
根据篇幅的长短,小说分为长篇、短篇和中篇。
按照体例格式,可分为书信体小说、日记小说、章回体小说、系列小说等。
按照内容的不同,小说可分为言情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武侠小说、谴责小说、心理小说等。
2.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人物和环境是小说的三个要素。
故事情节是小说的第一要素,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是展现人物性格、行为、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的重要手段。
小说的情节,首先要完整,从故事开端、发展、高潮到结局,要求有完整的情节。
其次要紧凑,即做到简练而不冗繁、集中而不分散,主线鲜明,可有适当的跳跃却并不中断。
第三要新颖,即不落俗套,这样可以避免读者“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的乏味感。
为了使小说引人入胜,情节应生动曲折;同时,小说运用细节描写,它是使情节丰富的重要手段。
小说在故事情节的展开中,应该通过对人物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的直接描写,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
塑造人物是小说的重要任务。
小说的人物是虚构的,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不同原型的某些特征加以糅合熔铸而成的,因此,小说所刻画的人物,被称为“典型形象”或“典型性格”。
环境是小说第三个要素。
环境描写包括历史背景、时代气氛、人物关系、人情风俗以及自然景物等方面。
小说人物总是生活于特定环境,环境总是为特定人物服务的。
环境和人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首先,环境创造人物。
环境不仅仅是人物生存的场所,还为人物活动提供了动因。
其次,人物也创造了环境。
人物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同时又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改造环境。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与文学成就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是指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被誉为英国文学和戏剧的黄金时代。
在这一时期,英国戏剧和文学迎来了空前繁荣的发展,诸如莎士比亚、马洛、约翰·米尔顿等伟大的作家纷纷涌现,他们的作品至今仍广泛被人们阅读和演绎,为世界文化艺术宝库增添了璀璨的明珠。
一、戏剧的成就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的成就不可小觑。
戏剧在当时的英国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众人娱乐、思考社会现象和人性问题的场所。
在这一时期,戏剧不仅在剧本创作上取得了重要突破,还在表演形式和舞台设计上进行了革新。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最伟大的代表之一。
他创作了许多经典的作品,如《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等,这些作品展现了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精湛的表达能力。
莎士比亚的作品多样丰富,既有喜剧,也有悲剧,甚至还有历史剧和悲喜剧。
他的戏剧作品不仅情节吸引人,而且探讨了人类的欲望、道德、伦理和社会问题,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经典的戏剧范例。
莎士比亚之外,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还涌现了其他一些优秀的戏剧作家,如马洛、本·琼逊等。
马洛是莎士比亚之后最重要的戏剧家,他的作品《魔鬼论》被誉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戏剧作品之一。
而本·琼逊则以其激烈的喜剧表演和犀利的对话著称,他的作品《糟糕的英雄》和《寻欢作乐》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之作。
二、文学的成就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成就同样令人瞩目。
在这一时期,不仅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戏剧作品,还涌现了儿童文学、散文和诗歌等多种文学形式。
约翰·米尔顿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史诗长篇诗《失乐园》以其壮丽的叙事和深邃的思想而闻名于世。
《失乐园》是一部追溯人类起源、探讨人类自由意志和道德选择的伟大诗篇,对后世的文学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还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品。
戏剧文学名词解释
戏剧文学是一种以戏剧形式呈现的文学作品,通常是以剧本的形式呈现,包括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
戏剧文学的目的是通过表演和音乐等手段来创造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让观众通过角色的故事和情感体验来感受生活、理解人性和社会现实。
在戏剧文学中,角色通常是通过对话、动作和表演来展现的,这些角色的性格特点、经历和命运等都是作者通过精心设计和塑造的。
戏剧文学中的角色通常被认为是真实存在的,他们通过表演和对话来向观众传递情感和思想。
除了剧本和角色之外,戏剧文学还包括了许多其他元素,如音乐、服装、化妆、灯光等。
这些元素都是为了增强戏剧效果而存在的。
戏剧文学在当今社会中非常重要,不仅可以让人们通过表演和音乐来感受情感,还可以深入探讨社会问题和人类经验。
许多戏剧文学经典作品,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曹禺的《雷雨》等,已经成为文化经典,并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戏剧和文学都是艺术形式,但它们在表达方式、呈现形式和受众体验上存在一些差异。
以下是戏剧与文学的一些主要差异:
1. 呈现形式:戏剧是通过演员的表演、舞台设置、音效等多种元素来呈现,强调视觉和听觉的体验。
而文学主要通过文字来表达,侧重于语言的运用和读者的阅读体验。
2. 时间和空间的呈现:戏剧是通过演出的现场表演来呈现,强调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实际性。
观众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观看演出,与演员共同体验故事的发展。
而文学作品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阅读,读者可以自由地想象和理解故事。
3. 角色塑造:戏剧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塑造角色,通过动作、表情和声音等方式赋予角色生命。
文学则主要通过文字来描写和刻画角色的形象和内心世界。
4. 受众体验:戏剧是一种集体体验,观众们共同在剧场中观看演出,分享情感和反应。
观众可以感受到演员的表演能量和舞台的氛围。
而文学作品则是个人的阅读体验,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和理解去阅读作品。
5. 艺术表达方式:戏剧通过舞台上的表演、声音和视觉效果等来传达情感和故事,强调身体的表达和空间的运用。
文学则主要通过语言的运用来表达思想、情感和故事,强调文字的艺术表达和叙事结构。
尽管戏剧和文学在表达方式和呈现形式上存在差异,但它们都是以故事、情感和思想为核心的艺术形式,都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和引发共鸣。
它们相互补充和交织,共同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和艺术领域。
戏剧常识一、戏剧的概念: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
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狭义的戏剧是指戏剧文学,即剧本,属文学范筹。
二、戏剧文学:戏剧文学即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
剧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剧作家的舞台提示,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布景、服装、道具的交代以及人物台词的心理情绪、动作、上下场的提示等等;二是人物自身的台词,包括对话(对唱)、独白(独唱)、旁白(旁唱)等。
三、戏剧文学的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四、戏剧文学的基本特点:(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戏剧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
小小的舞台上,几个人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军万马,走几圈就可以表现出跨过了万水千山,变换一个场景和人物,就可以说明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相隔千万里,跨越若干年,都可通过幕、场变换集中在舞台上展现。
(2)矛盾冲突要尖锐集中。
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会的矛盾冲突,而戏剧则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反映的矛盾冲突更加尖锐集中。
因为戏剧这种文学形式是为了集中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所以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
又因为剧本受篇幅和演出时间的限制,所以对剧情中反映的现实生活必须凝缩在适合舞台演出的矛盾冲突出。
(3)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戏剧的语言主要是台词。
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话、独白、旁白。
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
戏剧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
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
五、戏剧的分类:从表演形式上,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诗剧、广播剧、电视剧、街头剧、活报剧等;从作品内容的性质上,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从故事情节上,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等。
第五章戏剧欣赏与剧本的写作本章内容戏剧文学常识剧本的写作第一节戏剧文学常识一、戏剧文学的概念和分类1.戏剧概念: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
西方指话剧,我国则包括了戏曲、话剧和歌剧等剧种。
2.历史回溯:总的来看,是在仪式(巫术、宗教)的基础上逐渐融合多种艺术手段而形成。
中国戏剧:春秋战国时期以歌舞娱神;汉代,出现娱人的歌舞百戏,俳Pái优是最早的滑稽剧演员;魏晋、唐代,出现表演故事的参军戏;宋金时期,戏剧形态初具规模。
元杂剧产生了中国戏剧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它是把歌曲、宾白、舞蹈、表演等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表现形式,为今天戏剧的内涵作了某些规定,在此基础上,人们进行话剧、歌剧、舞剧的尝试,把西方的话剧与东方的戏剧结合起来,从而产生对戏剧的真正认识:戏剧是一种以表演为中心,融合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因素的一门综合性艺术。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是指: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以及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王实甫的《西厢记》、关汉卿的《拜月亭》、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合称为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合称元杂剧四大家。
明清时期,传奇极盛,清末,标志着民族戏剧特色的京剧成熟;近代,西方话剧进入中国,文明戏是早期的话剧。
3.戏剧四要素:演员、舞台、观众、剧本。
其中,演员的当众表演是核心。
4.戏剧文学概念:通称剧本,是戏剧演出用的脚本,戏剧艺术家塑造舞台形象的依据。
比较完整的剧本的出现表明戏剧这种艺术形式的发展和成熟。
作家有意识的进行剧本写作为戏剧表演奠定了基础。
剧本和戏剧的关系:剧本对演出有规范和制约作用。
演出又不断以实践的方式完善着戏剧文学的创作。
二、戏剧文学的分类1.容量大小:多幕剧、独幕剧、小品多幕剧:结构上包括序幕、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元杂剧的“四折一楔子”体制就是典型结构。
独幕剧:用一幕演出完整故事,情节的基本部分集中在一场完成。
一级学科戏剧文学
戏剧文学是一级学科,属于艺术学学科门类。
戏剧文学是一门研究戏剧艺术的学科,它涉及戏剧的历史、理论、创作、表演、批评等方面。
戏剧文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戏剧的基本
理论和知识,掌握戏剧创作的基本技能,了解戏剧的发展历程和不同
的戏剧流派,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戏剧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戏剧、电影、电视、广播、广告等领域从事创作、导演、表演、编剧、评论、教育等工作。
他们也可以在文化机构、艺术团体、媒体公司等单位从事相关的工作。
戏剧文学体裁戏剧这一文学体裁源于古代,在古希腊宗教仪式中就有以戏剧形式表现的故事情节。
古希腊的戏剧既有神话剧,也有喜剧和悲剧,比如埃里克特的作品《欧里石》、《俄耳甫斯》等。
此外,古罗马也有类似的戏剧形式,古罗马主要有喜剧和历史剧,其中历史剧主要是以宗教和社会历史为主题,比如庞加莱的《罗马万岁》。
中世纪时,古老的戏剧体裁在欧洲大洋彼岸传播开来。
在中世纪,欧洲有无数剧院,剧院有着众多的戏剧表演。
传统的中世纪欧洲戏剧大体有四种类型,包括童话戏剧、宗教戏剧、历史戏剧和喜剧。
比如威尔士霍华德的《小说》、英国的《马西斯和伯贝贝》以及《犹太人的歌曲》。
十七世纪以后,戏剧体裁的内容发生了改变。
新的戏剧体裁开始以日常生活、社会价值观以及政治探讨为主题,比如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亚瑟王》等戏剧作品代表了这种体裁。
此外,十九世纪以后,法国小说家费尔南多德加西亚的作品也很受欢迎,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社会和政治的隐喻。
戏剧文学的特点戏剧是一种表演性的文学体裁,以有声出现,有节奏有表情地表演出来。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学体裁,既有文字,又有肢体语言、音乐、舞蹈和景观等特点,它把文学、视觉、听觉和有声表演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新的可视和可听的效果。
戏剧文学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它一般包括五大部分:前言、表演、决战、歌舞和结尾。
戏剧的结构使它的表演更加完整。
戏剧文学的表演通常要求演员有良好的肢体表达能力,包括声音、仪容和肢体动作。
戏剧文学的艺术价值戏剧文学代表着欧洲文学的瑰宝,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的技巧和表现,更在于它的内涵价值。
戏剧文学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它还涉及社会和政治。
戏剧文学可以通过演出表达出某种观点或价值观,从而达到引导人们思考和探讨生活的目的。
此外,戏剧文学作为一种礼堂表演,它也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促进各种文化的交流,从而让表演具有更多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结论戏剧文学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学体裁,它的传播从古希腊和古罗马传播到中世纪欧洲,一直流传到现代。
戏剧和戏剧文学
1.戏剧和戏剧文学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是把文学、表演、雕塑、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而成的一种艺术样式。
戏剧文学是剧本的泛称。
基本特征:(1)主要运用人物语言塑造形象,人物语言具有口语化、动作性、个性化和文学性的特征,并富于潜台词;(2)人物、事件、时间、场景高度集中;(3)具有尖锐、紧张的矛盾冲突。
2.戏剧语言
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
人物语言包括对话(对唱)、独白(独唱)、旁白(旁唱)等。
舞台说明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性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它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展开等多种作用。
3.戏剧文学(剧本)的情节结构
剧本的情节结构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作品还有序幕和尾声。
4.戏剧的划分
(1)按篇幅规模分:有多幕剧独幕剧和小品。
(2)按艺术形式分:有话剧、歌剧、舞剧等。
(3)按题材反映的年代分:有历史剧、现代剧。
(4)按题材所涉及的方面,可分为现代剧、神话剧、历史剧、传奇剧、童话剧等。
(5)按内容性质分:有悲剧、喜剧、正剧。
二、题例
1.请你为“戏剧知识竞赛”活动确定一个主题。
学习戏剧知识,了解戏剧文化
2.请你为“戏剧知识竞赛”活动编写三个竞赛题和答案。
(6分)
题目①:答案;题目②:答案;题目③:答案;
3.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的剧作家是老舍。
英国的莎士比亚是一位伟大的剧作家,请说出他的四大悲剧:《李尔王》、《奥赛罗》、《哈姆雷特》、《麦克白》
4. 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塑造的吝啬鬼形象是夏洛克。
《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是最能表现莎士比亚喜剧创作的风格,人称“娇艳明媚的喜剧三部曲”。
5编演短剧
在“编演短剧”的综合性学习中,班上决定将《孙权劝学》改编为课本剧,请把你的构思按要求写出来。
1.剧中的矛盾冲突在哪两人身上展开?(2分)答;孙权和吕
蒙
2.剧中的矛盾焦点是什么?(2分)答;.孙权要吕蒙学习,吕檬以军中事务繁多来推
辞。
3.剧中的结局应该是什么?(2分)答;吕蒙“乃始就学”,才略长
进。
4.你认为根据课文内容,还应增加什么内容?(4分)答;应增加吕蒙如何好学,如何学习的内容。
6.综合性学习。
(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问题。
【材料一】(课堂上)师:同学们,中国戏曲在世界的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在世界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泉州地方戏曲,下面请你们来说说泉州有哪些民间戏曲。
生1:梨园戏。
生2:,……
师:两位同学的回答完全正确。
那么,谁能告诉我这些地方戏曲都有哪些代表作品呢?众生:《连升三级》、《真假王岫》、《大闹花府》、《陈三五娘》、《大名府》、《三打白骨精》……
师:作品真多呀!虽然我们并没有全部看过这些作品,但我们可以根据戏剧的有关知识,并结合这些作品的名称,就能够知道这些作品故事情节的特点,哪位同学来说说?
生
3:
【材料二】中国戏剧网问卷调查显示,超过65%的大学生表示自己不喜欢或不大喜欢戏曲,其原因主要是“听不懂”。
戏曲唱词中大量的文言、方言、典故,表演程式中的板式、手眼身法,舞台上的特殊时空间度都会使缺乏戏曲知识的学生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还有一些学生表示,听不懂戏曲还在于对剧情发生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不甚了解,难以领会其中深层的意蕴。
另外,许多传统戏曲内容往往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三纲五常,与现代生活太脱节,导致青年观众大批流失。
(1)阅读材料一,请你帮助“生2”回答两种泉州地方戏
曲、。
(2分)(2)阅读材料一,请你帮助“生3”回答“这些作品故事情节的特
点”
(2分)
(3)请根据材料二,为“如何更好地让戏曲文化进校园”提两点建议。
(4分)
参考答案:1、高甲戏;(提线)木偶戏(傀儡戏);南音;布袋戏;打城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