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新人教版)必修第三册同步习题: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31.62 KB
- 文档页数:8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第二框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1.(2020北京顺义一中高一期中)习近平强调全面依法治国具有基础性、保障性作用,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习近平强调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因是 ( )
①全面依法治国就是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②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③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④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020北京人大附中高一月考)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对于法治的理解,下列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 ) A.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B.法治历史悠久,在法律产生以后,人类就走上了法治的道路 C.建设法治社会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D.法治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3.(2020山东潍坊五县市高一期中联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目标擘画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蓝图,指明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这一总目标要求我们 ( )
①要全盘学习世界各国的法治文明成果
②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③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④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主体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0山东枣庄高一期末)2020年2月5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这是因为 (深度解析) ①法律是治国之重器,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③依法防控是党依法治理、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提高的体现 ④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优势可以转化为疫情防控的治理效能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题组二 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5.(2020黑龙江齐齐哈尔高一期中,改编)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下列关于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②党民主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④依法治国要求党必须坚持依法行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2020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一期中,改编)北京立法支持非遗进社区,上海立法规定个人违反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要求最高罚200元,河北立法规定高空抛物、干扰驾驶人安全驾驶罚款500元……各地人大常委会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富有针对性的地方立法,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深受好评。这体现了地方人大常委会 ( ) ①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造福人民 ③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提高监督的水平 ④注重法规实效,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0北京人大附中高一月考)在领导干部特别是高中级干部中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至关重要。以下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
B.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C.我国公民平等地制定法律、适用法律
D.反对任何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8.依法治国,是治身;以德治国,是治心、治思想、治价值观。前者靠法律惩戒,后者靠制度约束和文化熏陶。以德治国是基础,依法治国是手段。由这段话可以作出的合理推断是 ( ) ①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紧密联系的 ②法治重教化作用,德治重规范作用 ③法律惩戒优于制度约束和文化熏陶 ④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 A.从实际出发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法治建设可适当超越社会发展阶段 B.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基础是中华法系,实践基础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治理经验
C.从中国实际出发不等于“关起门来搞法治”,应移植国外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
D.从实际出发要求凸显法治的中国特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1.(2020辽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一月考,)党的十九大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以此来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统一领导。这是对未来全面依法治国最大的组织保障。十九大修订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加上十八大以来对一系列党内重要法规诸如《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的制定完善,使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制度层面得以进一步落实。下列法治体系中与上述材料对应恰当的是 ( )
①党内法规体系 ②法律规范体系
③法治保障体系 ④法治监督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下列古语能体现法治的是 (深度解析)
①欲知平直,则必准绳
②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③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④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题组二 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3.(2020辽宁六校高一开学考,)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到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任务;从1999年“依法治国”被载入宪法,到党的十六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从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A.我国已经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C.我国尚未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D.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4.(2020山东烟台高一期中,)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对新时代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作出了全面部署。关于依法治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②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③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④国家机关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2020安徽黄山八校联盟高一期中,)随着全社会对司法文明的日益关注,司法活动也越来越注重“人性化”。例如,司法机关明确规定不再组织罪犯“游街示众”以及组织“公开宣判大会”,不再以侵犯罪犯人格尊严的方式来震慑犯罪人等。上述我国司法文明的进步折射出 ( )
①任何公民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②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③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
④任何公民都平等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2020山东烟台高一期末,改编,)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中国社会治理应合理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理念,即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要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要求 ( )
①重视发挥法律的教化作用和道德的规范作用
②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③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④先要抓好德治,再辅之以法治,最终实现依法治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0山东日照莒县高一期中,改编,)法治是治国理政最大的规矩,法治是国家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
请运用所学的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的知识将下表补充完整。
全面推进依
法治国,需要 说明体现的全面
依法治国的原则
党和国家的统筹与规划 (1)
公民和全社会的参与与推动 (2)
有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国情的法治体系和法治实践 (3)
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4)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 (5)
答案全解全析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第二框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基础过关练
1.B 2.B 3.C 4.B 5.C 6.C 7.C 8.C
9.D
1.B 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求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等,①表述片面且不是习近平强调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因。“全面依法治国具有基础性、保障性作用,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强调了法治的重要性,②③正确切题。④强调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表述正确但不合题意。
2.B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法治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依法办事;建设法治社会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A、C、D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目逆向选择要求。法律产生后,人类逐步走上了法治的道路,不是立刻走上法治道路,B表述错误,符合题目逆向选择要求。
3.C ①表述错误。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④表述错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都符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要求,②③正确切题。
4.B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②表述不完整。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政府坚持依法行政,③表述错误。①④正确切题。
导师点睛
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教材74页)。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教材78页)。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教材112页)
5.C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①③正确切题。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统一起来,②中的“民主立法”表述错误。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依法执政的主体是党,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④表述错误。
6.C “各地人大常委会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富有针对性的地方立法,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深受好评”,这体现了地方人大常委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为民立法,造福人民,也体现了地方人大常委会注重法规实效,助力经济社会发展,②④正确切题。①③表述正确但不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