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导则、
- 格式:docx
- 大小:14.67 KB
- 文档页数: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Technixal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Atmospheric environment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制定本标准。
1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1.1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与要求。
1.2 1.2适有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建设项目的新建或改、扩建工程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城市或区域性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亦应参照使用。
22引用标准GB 3095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TJ 36—79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HJ/2.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33符号本标准使用的主要符号的意义与单位见表1。
4 4总则4.1 4.1 评价工作的分级4.1.1 根据评价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以及当地执行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等因素,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划分为一、二、三级。
4.1.2 经过对建设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选择1~3个主要污染物,计算其等标排放量P i (下标i 为第i 个污染物),P i 的定义为:9010⋅=iii c Q P (1) 式中:P i--------等标排放量,m 3/h ;Q i------单位时间排放量,t/h ;c oi--------大气环境质量标准,mg/m 3。
C oi 一般选用GB 3095中二级标准的一次采样浓度允许值,对该标准中未包的包含的项目,可以照TJ 36—37中的相应值选用,如已有地方标准,应选用地方标准中的相应值,对某些上述标准中都未包含的项目,可参照国外有关标准选用,但应作出说明,报环保部门批准后执行。
Q i 应符合国家或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4.1.3 项目周围地表特征可分为平原和复杂地形两类。
复杂地形系指:山区、丘陵、沿海、大中城市的城区等。
环评导则记忆口诀以下是十个环评导则记忆口诀:《大气导则要记牢》一要关注污染源,二看气象和地形。
三查扩散和传输,四评环境的影响。
五指保护的目标,六定监测的要点。
大气导则很重要,记住这些错不了。
《水导则这样记》一条河流要查清,二类水体多关心。
三种方法来分析,四个阶段细考量。
五级标准不能忘,六项参数要测准。
水导则里有乾坤,学会运用好处深。
《噪声导则轻松学》一声源强要确定,二传播途径搞明白。
三受声点多留意,四评价范围划清楚。
五标准分级记心间,六控制措施要想好。
噪声导则不难记,朗朗上口很容易。
《生态导则巧记忆》一片区域生态重,二大方面要评估。
三种类型细区分,四个层次逐分析。
五级影响定程度,六类保护有措施。
生态导则用处大,守护自然就靠它。
《土壤导则歌诀》一块土地有讲究,二种污染要分辨。
三种状态详了解,四个步骤不能乱。
五方责任要落实,六类风险严管控。
土壤导则记清楚,大地健康有保障。
《固废导则小窍门》一堆固废分类清,二种处置要恰当。
三项原则须遵守,四个环节严把关。
五处去向要追踪,六条规定保安全。
固废导则很关键,环境整洁靠大家。
《风险导则这样念》一个风险源要防,二种可能性细想。
三种后果得考虑,四个阶段控风险。
五级防范措施全,六类应急预案备。
风险导则常牢记,安全无忧心欢喜。
《规划环评歌》一次规划影响大,二项内容要涵盖。
三种方法来论证,四个层面做分析。
五重目标要达成,六类措施保成效。
规划环评很必要,科学发展路更宽。
《项目环评诀》一个项目细考察,二种情况分别看。
三种影响认真评,四个方面都顾到。
五方意见多参考,六项原则不能丢。
项目环评严把关,环境美好人人夸。
《环评总则谣》环评总则是基础,一二三四步骤明。
五六七八要点清,九十十一要记准。
总则学好不犯难,环评工作顺利行。
大气环评导则编制指南1. 前言
1.1 编制目的
1.2 适用范围
1.3 主要内容
2. 基本要求
2.1 依据法律法规
2.2 评价原则
2.3 评价内容
3. 项目概况
3.1 项目基本情况
3.2 工程分析
3.3 污染源强
4. 环境现状评价
4.1 自然环境概况
4.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4.3 其他相关环境要素现状
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1 预测范围
5.2 预测模式
5.3 预测结果
5.4 环境影响评价
6. 污染防治措施
6.1 废气治理措施
6.2 其他污染防治措施 6.3 总量控制
7. 环境风险评价
7.1 风险识别
7.2 风险分析
7.3 风险防范措施
8.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8.1 环境管理
8.2 环境监测
9.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9.1 环保投资估算
9.2 环境效益分析
10. 公众参与
11. 结论与建议
11.1 结论
11.2 建议
以上是一个大气环评导则编制指南的典型目录结构,具体内容需要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和分析。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概述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是根据大气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规定,以及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方面政策、战略及规范性文件要求,对全球环境和大气质量受到可能影响的综合性评价,以确定影响大气质量的活动投入产出情况、其所引起的影响和减排效率的一种正式的管理程序,采用适当的预测技术、统计分析技术及计算方法,研究界定大气环境活动引起的影响及其对环境产生的可控性,为决策部门提供客观依据,保障大气环境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技术导则适用于各类大气污染源的可能影响大气质量的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不适用于景观、电性能和噪声等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小规模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
三、评价要素(一)要考虑的空气污染要素:悬浮物、氮氧化物、臭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二)要考虑的气候变化效应:温室气体排放量、全球变暖影响、陆地沉降和土壤侵蚀等;(三)要考虑的生态变化效应:植物分布变化、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平衡影响以及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等。
四、主要技术内容(一)调查环境基本资料:主要包括活动参考点的气候情况、活动周边陆地、空气或水域的环境质量情况以及涉及的生态资源是事项,进一步定义活动的环境影响范围;(二)采用预测技术识别和评价可能对大气环境影响的活动:包括对烟气的组成和数量分配和计算烟气有毒物质浓度、毒性物质的相关环境质量指标评价和推算可能对大气环境质量不利影响程度等;(三)采用统计分析技术识别和评价可能对空气质量有影响的活动:收集、整理现存的大气污染物质的空气质量数据,采用各种统计技术,对活动的影响效果进行识别和评价;(四)采用计算技术识别和评价可能对大气质量和气候变化影响:研究乌托邦模型、气象模型等技术,用来反推当前排放及未来排放对大气质量和气候变化影响,对应采取适当的减排和控制措施;(五)模拟分析法:根据系统结构,建立空气污染活动的模拟分析系统,通过模拟分析建立完备的空气污染的影响模型;(六)环境影响因素综合分析:将上述独立的影响因素进行整合,建立空气污染活动对环境的综合影响模型,对活动决策给出有理性的建议与决定。
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导则
一、评价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对大气环境中污染物浓度进行的评价,包括但不限于对日常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评估和发布。
二、评价标准
1.国家或地区颁布的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等;
2.国际或区域性环境组织制定的空气质量准则;
3.国内外权威机构发布的科学数据和模型预测结果。
三、评价方法
1.对比分析法:将监测数据与评价标准进行对比,判断是否达标;
2.综合污染指数法:计算空气污染物的综合指数,评估污染程度;
3.健康风险评估法:将污染物浓度与健康影响进行关联,评估健康风险。
四、评价流程
1.数据收集:收集相关监测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2.数据处理:对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分析,确保数据的质量;
3.评价与比较:将处理后的数据与评价标准进行比较,得出评价结果;
4.报告编制:根据评价结果编制报告,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五、监测点布设
1.根据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和影响范围,合理布设监测点位;
2.考虑人口分布、地形地貌、气象条件等因素,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
3.定期对监测点位进行校准和检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六、监测频次与采样时间
1.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监测频次,一般至少每天进行一次监测;
2.采样时间应涵盖各个季节和时间段,确保数据的全面性。
七、数据处理与分析
1.对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异常值剔除、数据转换等;
2.利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挖掘污染物的时空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