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营销名词解释和简答
- 格式:doc
- 大小:85.06 KB
- 文档页数:5
国际市场营销学期末复习题题型:1、判断题10*1=102、单选题10*1=103、多选题10*2=204、名词解释5*3=155、问答题6*6=366、案例分析题1*9=9一、单项选择题1、一个国家生活必需品的市场潜量主要取决于( A )。
A、人口的规模B、人口的分布C、人口的增长率D、人口的结构2、国际文化环境中最敏感的因素是( B )。
A、语言B、宗教C、教育水平D、社会组织3、高科技产品的营销对下列哪个文化因素比较敏感( C )?A、语言B、宗教C、教育水平D、物质要素4、下列行为中不属于政治干预的是( B )。
A.没收、征用和国有化B.外汇管制C.政治冲突 D.本国化5、国际商业纠纷的解决途径有( B )A。
友好协商、谈判和诉讼 B.友好协商、诉讼和仲裁C。
友好协商、谈判和仲裁 D.诉讼、审判、仲裁6、东道国的“号召人民只买国货;反对进口;反对外国投资"等观念和行为是( A )的表现。
A、民族主义B、政局不稳定C、文化分裂D、经济主义7、“宝洁公司设计了九种品牌的洗衣粉、八种品牌的洗发水”是消费者市场下列哪个特点的体现? ( A )A、消费需求复杂B、购买批量小C、消费需求的流动性D、非专家购买8、根据美国对社会阶层的研究,( B )是私人别墅、游艇、游泳池、及名牌轿车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各阶层中购买力最强的。
A、上上层B、上下层C、中上层D、中下层9、下列商品中较适宜采用无差异策略的是( B )。
A.服装 B.粮食 C.鞋类D.化妆品10、把国际市场分成北美、拉美、非洲、亚洲、中东、欧洲等几大市场的细分方法是(A )A.地理细分 B.行为细分 C.人口细分 D.心理细分11、细分市场是由类似的( C )组成的。
A.产品 B.行业 C.消费者群体 D.企业12、有利于了解和掌握不同国家在市场容量、消费水平、需求及竞争方面的不同特点的世界市场分类方法,属于( B )A.按照地理位置分类 B。
自考“国际市场营销学(二)”名词解释(1)间接出口间接出口是通过本国的外贸公司或外国公司设在本国的机构以采购或代理的方式出口产品。
直接出口直接出口是指企业把产品直接出售给海外的中间商或最终用户的方式。
其主要形式为:利用国外的经销商或代理商;直接卖给海外最终用户;在国外市场设立办事处或营销子公司。
合同进入合同进入模式是国际营销企业和目标国家的企业之间在转让技术、工艺、经营方式等方面订立长期的非投资性合同,转让方由此而进入接受方市场。
投资进入投资进入模式是指企业用股份控制的方式,直接参与海外企业的生产或服务业的经营。
国际投资者可以以合资或独资的形式,通过组建新企业或兼并某个当地公司在目标市场国家直接进行生产、商业或服务等经营活动。
替代信息误差替代信息误差是指所用设计概念与收集的信息之间差距而产生的误差。
这种误差与调研设计的主要问题有关,特别是对一些问题的不恰当定义。
测量工具误差测量工具误差是因为测量工具或问卷而产生的误差。
这种误差由于所提出的问题或问卷设计中的某些因素而导致回答的偏差或使回答时容易产生错误。
处理过程误差处理过程误差主要是指调研资料或者调研数据在向计算机输入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
回答误差如果被调查对象在某一特定问题的回答中有特定的偏向,则会产生回答误差。
回答误差包括有意错误和无意错误两种基本形式。
文化模型科特勒的文化模型认为,人们赖以成长和生活的社会形成人们的基本信仰、价值观念和生活准则。
人们几乎是不自觉地接受了规定着他们相互之间、与其他人之间、与自然及与宇宙关系的世界观。
文化作用力文化植根于多种社会因素,包括宗教、语言、教育以及风俗习惯等,这些因素可以通称为文化作用力。
文化信息传递文化信息传递过程是指宗教、语言和教育等因素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向消费者传递选择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包括标识和行为规范等。
企业市场企业市场是由所有采购商品(产品或劳务),并将这些商品用于进一步生产其他商品,以供销售、出租或供应给他人的组织所构成的市场,包括农业、矿业、建筑业、制造业、金融业、商业、运输业、通信业等各个行业的企业。
国际市场营销名词解释
国际市场营销是指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品或服务的推广和销售活动,以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需求。
它涉及到对国际市场的研究、分析、策划、实施和控制等一系列过程,旨在实现企业的全球战略目标。
国际市场营销的主要任务包括:确定目标市场,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开发适合目标市场的产品和服务;建立有效的分销渠道;进行有效的促销活动;收集和分析市场信息,以便调整营销策略。
国际市场营销的主要挑战包括:文化差异、语言障碍、法律和政策限制、货币汇率波动等。
因此,企业需要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灵活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
国际市场营销是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提供满足全球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实现其商业目标的一种战略行为。
国际市场营销判断单选名解简答案例1.国际市场营销的定义International marketing:是指对商品和劳务流入一个及以上国家的消费者或用户手中的过程进行计划、定价、促销和引导以便获取利润的活动。
2.国际市场营销的任务3.国际市场营销成功的一个主要障碍是个人在决策过程中的自我参照标准和与此相关的民族中心主义。
自我参照标准(self-reference criterion,SRC)是指无意识的参照个人的文化价值观、经验和只是,作为决策的依据。
与自我参照标准密切相关的是民族中心主义,即认为自己的公司最清楚应该怎么做事情。
4.历史的主观性5.地理与全球市场:地理是有关地貌、气候、陆地、国家、民族、产业和资源的研究,是每一个营销者都须面对的一种不可控环境因素。
作为地理因素,气候与地形特征是评价一国市场的重要环境因素。
地理特征对营销的影响包括从显而易见的对产品的适应性的影响直至更深层次的对营销系统开发的影响。
6.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利益得以均摊,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减少对任何环境的危害。
”可持续发展并不只是有关环境、经济或社会的某一方面,而是要取得它们之间的平衡。
7.贸易壁垒:为了鼓励国内产业的发展及保护现有产业,各国政府可能会针对进口商品和外国企业设置种种贸易壁垒,如关税、配额、抵制、货币壁垒、非关税壁垒和市场壁垒等。
这些壁垒的设置可能出于经济的或政治的目的,并得到产业界的支持。
8.文化价值观(cultural values) ,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强调自我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指数(IDV)(2)强调权力的权力距离指数(PDI)(3)强调风险的不确定性回避指数或风险回避指数(UAI)(4)强调自信和成就的男性化/女性化指数(MAS)9.文化知识有两种。
其一是有关某种文化的事实性知识(factualknowledge),通常显而易见,必须学习。
国际市场营销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市场:指具有特定的需要或欲望,而且愿意并能够通过交换来满足这种需要和欲望的全部现实和潜在顾客。
2.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既是一种组织职能,也是为了组织自身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创造、传播、传递客户价值,管理客户关系的一系列过程。
3.国际市场营销:是指识别和确定国外消费者和用户需要,并指提供的商品和劳务能满足这些需要的一切活动,是企业为了向国外市场推销商品及劳务而组织的整体营销活动。
4.国际市场营销观念:是指导国际营销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思想观念或经营哲学,也叫经营观念或经营理念。
5.文化差异:指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种族、民族、宗教团体等社会人群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字、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
6.国际市场营销经济环境:简单地说,就是对国际市场营销活动有直接或间接影响而企业又无法控制的各种经济要素的总和。
7.文化适应:指国际营销者对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及其对国际营销的影响进行全面、深入、准确的分析,然后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和措施,将文化差异的影响降至最低。
8.本土化:指国际营销者在进入某国市场后,努力融入东道国的经济体系,成为具有当地特色的经济实体的发展战略。
9.案头调研:又称为二手资料或文献调研,是指查寻并研究项目有关资料的过程。
10.实地调研:指由调研人员亲自收集原始资料(第一手资料)的过程。
11.营销信息系统:是指由人、机器和程序构成的、系统地收集、整理、贮存、检索、分析和说明市场营销数据资料的一个持续的过程和方法。
12.消费者市场:是指由个人和家庭为了生活需要而购买或租赁商品和服务所形成的市场。
13.选购品:一般指价格较高、较耐用,消费者不常购买也不急于购买的商品。
14.参考群体:指个人确定自己的判断、信念和行为时用作参考的那类群体,即对一个人的看法、态度和和行为起着参考、影响作用的个人和团体。
15.生产者市场:又称为产业市场,是指那些购买商品或服务用于生产其他商品或服务,然后销售或租赁给他人以获取利润的单位和个人所组成的市场。
国际市场营销学简答题论述题计算题案例分析题(附答案)国际市场营销学简答题、论述题、计算题、案例分析题(附答案)一、简答题和论述题(注:用红色字体标出的为已考过题目(81题),蓝色字体为未考过题目55题)1.如何正确理解市场的概念?p4(1)对市场的认识应随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而变化。
(2市场的实质是商品供求关系的总和。
(3从现代市场经济启程认知市场,市场就是所指对某种产品存有须要和出售能力的人们。
(4产销量市场的发生就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先行联系实际阐释市场的概念及其范畴。
p3-5(2021.10)市场概念的演进过程:(1市场就是商品经济的场所(2)市场就是商品经济和流通的领域(3)市场就是商品供求关系的总和(4)市场是指对某种产品有需要和购买能力的人们对市场范畴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各点:(1)对市场的重新认识状态参数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而变化。
(2)市场的实质就是商品供求关系的总和。
(3)从现代市场经济出发理解市场,市场是指对某种产品有需要和购买能力的人们。
(4)产销市场的出现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3.简述市场营销职能的内容。
p6(1)人类的各种须要和性欲就是市场营销的出发点。
(2)市场互换就是市场营销职能的核心。
(3)市场营销的互换职能不断发展变化。
4.简述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过程中市场营销职能克服的障碍。
p6(2021.10简答)(1)空间障碍。
(2)时间障碍。
(3)信息障碍。
(4)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差异障碍。
(5)商品所有权(使用权)让渡的障碍。
5.详述市场营销猪能够在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地位变化。
p7(1)消费既是生产的终点,更是生产的起点,生产更加依赖消费和交换了。
(2)市场经济活动空间空前不断扩大,商品从一地、一国流向全世界,商品经济顺利是否沦为企业经营胜败的关键。
(3)市场交换信息支配社会再生产信息。
6.先行联系实际阐释市场营销互换职能的地位及其意义。
p6-7(2021.10阐释)(1)市场交换是市场营销职能的核心。
一、名词解释市场营销:研究企业营销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即研究企业如何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与欲望出发,有计划地组织企业的整体活动,通过交换,将产品或服务及价值从生产者传递到消费者,以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
国际市场营销:研究以国外顾客需求为中心,从事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国际企业经营销售管理的科学。
国际贸易:是指国家之间进行的有形商品、无形商品及服务的交换活动。
是国家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通过市场在商品、资金、科技、服务等方面的相互联系与结合。
多国营销:随着国际企业的发展,由多国公司发展成跨国公司,它们在国外直接投资、设有子公司或分公司,这些子公司或分公司的所有权仍操纵在总公司手里。
全球营销:是以全球为目标市场,将公司的资产、经验及产品集中于全球市场。
出口营销:是指目标市场是国外市场,企业在国内生产产品到国外销售,满足国外市场需求。
营销战略观念:是指企业营销只了解国际市场顾客是不够的,为获取营销的成功还必须了解顾客所处的环境,即包括竞争、政府政策及法规、经济、社会及政治宏观力量,这些因素影响国际市场变化,进而影响企业的国际营销另一方面也指从单纯追求利润想考虑相关利益者的利益文化:是指给定社会中由人们可识别的行为方式特征整合的体系。
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产品,包括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以及创造物质产品的技术。
语言:是一种文化的实质和价值观。
社会组织:是指一个社会中个人和团体所发挥的作用以及这些个人和组织之间的相互联系。
文化分析:对各种文化的差异进行比较。
民族中心观念:本国文化价值具有优越性(文化渗透战略)民族同化观念:本国文化价值可以得到他国的认同与接受东道国中心观念:不同民族文化具有显著差异(文化适应战略)文化适应:是指企业在制定国际营销决策时,充分考虑目标市场国的文化特点,使决策在实施过程中不但不触犯当地的文化、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而且能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取得竞争优势。
国际市场营销学一、名词解释国际市场营销学:是一门研究以国外顾客需求为中心、从事国际市场营销活动旳国际企业经营销售管理旳科学。
利益集团:又称院外活动集团或压力集团,它是由社会上各行各业具有共同利益旳人或对某些问题具有共同见解和主张旳人构成旳组织,其目旳是促使政府维护其切身利益或实现其政治主张。
政治风险:重要来自东道国未来政治变化旳不确定性,是指因东道国多种政治力量使其商务环境发生很大旳变化,致使国际企业经营目旳难以实现而产生旳风险。
进口限制:是指一种国家或地区出于某种理由限制某些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旳行为。
外汇管制:是指一国政府对外汇买卖、外汇汇率、外汇汇出及国际结算等进行旳管制和限制。
国际通例:是指在国际商务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旳、具有特定内容旳、反复使用旳习惯做法和先例。
参照群体是指个体在特定旳情景之下,将其作为行为参照对象所构成旳群体。
文化冲突:就是指国际企业以本国文化为参照对象,到目旳市场国开展营销活动,因与当地文化不相符合,产生矛盾,遭到当地消费者抵制旳现象。
自我参照:就是国际企业营销人员在开展国际营销活动时,用自己旳文化观念去推测东道国消费者旳消费行为。
商业习惯:是长期以来人类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养成旳待人接物旳措施、社交礼仪、经营态度及做生意旳措施等。
区域经济一体化:指区域内各组员国互相取消贸易障碍,进行一定程度旳合作与协作,以增进组员国之间旳贸易与经济发展。
自由贸易区: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旳国家就减少或取消组员国之间旳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到达协议,同步各组员国对区域外国家仍然实行各自旳关税原则。
经济联盟:指组员国在共同市场旳基础上,深入协调经济和社会政策,并逐渐取消各自政策方面旳差异,在对外贸易、财政金融以及其他领域里实现统一政策,形成区域经济实体。
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一国旳企业或个人通过在国外设置子企业或分企业,或通过购置、参与当地企业旳股份,直接在海外从事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旳投资形式。
202101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26.简述国际政治风险的评估方法。
2-78答:国际政治风险的评估方法主要有两类:主观评估法和数量分析法。
〔1〕专家调查法,专家调查法是一种运用相关专家集体智慧进行评估的系统性方法。
该法是邀请相关专家单独接受调查,反复屡次征询意见,最后得到的专家意见根本一致时就结束调查。
该法一般适用于资料比拟缺乏的目标市场国的政治风险预测上。
〔2〕实地考察法:实地考察法是指企业派一个考察小组进入目标市场国的市场进行考察访问。
该方法由于考察时间短,难以深入调查,收集的信息是外表上的、浅薄的,但考察小组能看到一个真实的市场状况,这有助于企业对该国政治风险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3〕利用驻外专家调查法:利用驻外专家调查法是指企业利用本国在目标市场国的专家进行调查。
企业可以利用本国在目标市场国的使馆、新闻机构、金融机构、先期进入目标市场国的企业派出机构等有关专家和人员。
〔4〕利用国际咨询机构法:国际咨询机构是向各国企业、政府和个人提供信息咨询效劳的机构。
企业利用国际咨询机构对目标市场国的政治风险进行预测,准确性比拟高,但费用高昂。
〔5〕政治体制稳定指数〔PSSI〕法;该法是由黑戴尔、弗斯特和麦都在1974年提出的,是一种研究政治不稳定的定量模型,主要分析客观因素,求出政治体制稳定指数,在此根底上作出判断。
该模型适用于对目标市场国政治风险的初步判断。
该模型是由三个重要指数构成的:社会经济特征指数、社会动乱指数、社会统治秩序指数。
而社会动乱指数分为社会不安定指数,国内暴乱指数和高压统治潜在危机三项指数。
27.简述国际货币市场的构成及作用。
4-134答:一、国际货币市场的构成1、短期信贷市场:主要指银行间的市场,该市场提供一年或一年以内的短期贷款,目的在于解决临时性的资金需求和进行头寸调剂。
贷款的期限最短为一天,最长为一年,此外,也提供三天、一周、一个月、三个月、半年等期限的资金;贷款利率通常以伦敦银行同业投放利率〔 London Inter-Bank Offered Rate,LIBOR〕为基准;交易通常以批发形式进行,少那么几十万美元,多那么几百万、几千万美元;交易简便,不需担保相抵押,完全凭信誉;使用、电传进行。
市场营销复习题三、名词解释题1.市场营销:是生产、服务业经由关系(包括交换)为顾客以及各种利益相关者负责地创造、递送和增加(短期或长期)价值,并实现自身目标的活动和过程。
2.市场定位:是在目标顾客的心目中旨在为本公司的产品创造和维持某种相对于竞争产品形象的预期形象,以便目标顾客将本公司产品认作为他们希望拥有之物的一种活动。
3.产品组合:销售者提供给购买者的一组产品,包括所有的产品线和产品项目。
4.声望定价:是整数定价的拓展,根据消费者的“求名”心理,企业将有声望的商品的价格定得比一般商品高,使顾客对商品商形成信任感和安全感,并从中得到荣誉感。
5.营销渠道:是促使产品或服务顺利地被使用或消费的一整套相互依存的组织。
6.功能折扣:交易折扣又称功能折扣,在交换中因履行某些营销功能,制造商给予批发商或零售商等渠道成员的一种额外折扣,以补偿其经营费用。
7.营销观念:企业要实现组织目标,取决于比竞争者更有效地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递送希望的满意。
8.垂直营销系统(VMS):是由生产者、批发商和零售商所组成的一种统一的联合体。
9.关系营销:也称为“价值驱动市场营销”(Value-drivenmarketing),是与顾客、供应商、经销商等利益攸关方构建长期满意关系,以便留住他们的长期偏好和业务的实践。
10."市场细分:是一个将大的异质的(不相似的)市场划分为若干较小的同质的(相似的)人群或企业的子集合的过程,这些子集合具有相似的需要和/或对市场营销组合的提供物做出相似的反应。
11."利基市场(Nichemarket):指向那些被市场中的统治者/有绝对优势的企业忽略的某些细分市场。
12."品牌:是销售者给自己的产品规定的商业名称,通常由文字、标记、符号、图案和颜色等要素的组合构成。
主要是两部分:品牌名称,可以用文字表述的部分;品牌标志,可以被认出,但不能用文字表述的部分。
13."产品生命周期:即产品市场寿命,是一种产品在市场上从出现、发展到最后被淘汰的过程,是产品在市场上的一种更新换代。
国际市场营销学:一门研究以国外顾客需求为中心、从事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国际企业经营销售管理的科学。
具体地说,就是研究企业如何从国外顾客需求出发,依据宏观环境因素(诸如国际政治法律环境、国际金融环境、国际科学技术环境、国际自然环境等因素)进行国际市场营销分析,制定、执行和控制国际市场营销计划,实施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和促销策略,实现企业预期的国际市场营销目标。
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市场营销是一国企业的营销活动在市场空间上的扩展,这种扩展使该企业的经营销售活动跨越了国界。
政党体制:一个国家的政党行使政权或干预政治的各种形式的统称。
政党体制有四种基本形式:一党制、一党专制、两党制及多党制。
政治风险:主要来自东道国未来政治变化的不确定性,是指因东道国各种政治力量使其商务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致使国际企业经营目标难以实现而产生的风险。
本国化:东道国政府采取措施约束和限制外国企业,迫使其将企业控制权转到本国国民手中,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全符合本国的利益。
这是一种渐进的控制外国企业的措施,有可能导致没收或征用。
出口管制:国家设立出口管制系统,对敏感型商品,比如战略资源、商品和技术进口出口管制,防止进入敌对国家或竞争对手国家,以免对出口国构成威胁。
出口国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企业要遵照执行。
出口商只有获得出口许可证时才能获准出口一些敏感性商品。
进口限制:一个国家或地区处于某种理由限制某些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的行为。
外汇管制:一国政府对外汇买卖、外汇汇率、外汇汇出及国家结算等进行的管制和限制。
产品的政治敏感度:国际企业在东道国的政治风险与某产品性质有关,不同的产品用途会产生不同的政治保护性,这就是产品的政治敏感度。
仲裁:在国际商务争端发生之后,当事人各方通过协议,自愿将它们之间的商务争端提交给仲裁机构审理和裁决,并自觉履行其裁决所应承担的义务的一种制度。
专家调查法:是一种运用相关专家集体智慧进行评估的系统方法。
实地考察法:是指企业派一个考察小组进入目标市场国的市场进行考察访问。
1.市场营销:(P1)是指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并获得利润而进行的一切与市场有关的经营和销售活动。
2.文化适应:(P41)是指企业的决策要适应社会的文化特点。
对国际营销来说,文化适应就要求企业在制定国际营销决策时,充分考虑目标市场上的文化特点,使决策在实施过程中不但不会触犯当地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宗教禁忌等,而且能比竞争对手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取得竞争优势。
3.自我参照准则:(P41)企业经营人员无意识地参照自己的文化价值观。
4.市场细分:(P153)是指企业按照某种标准将市场上的顾客划分成若干个顾客群,每一个顾客群构成一个子市场,不同的子市场之间,需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5.目标营销:(P171)是指企业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或若干个子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并相应地制定营销策略的过程。
6.整体产品:(P235)是指购买者需要得到的各种有形的利益和无形的满足感。
三部分构成:1)核心部分---顾客需求的中心内容(顾客得到的根本利益)2)有形部分---产品的实体外观、包装、牌号、款式、规格、质量等(商标、品牌、设计、样式)3)附加部分---顾客希望得到的附加利益,如送货、安装、保证等服务(备用零件、培训、维修保养、其他服务) 7.促销:(P330)是促进销售的简称,是指企业将本企业及产品的心细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消费者和用户,促进其了解、信赖并购买本企业的产品,以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
8.人员推销:(P364)是指企业派出推销人员或委托,雇佣当地或它国的推销人员向顾客和潜在顾客面对面地介绍和宣传产品,以期促进产品的销售。
1.国际营销与国际贸易的关系:(P2)国际营销并不一定意味着产品的跨国界转移(进出口),只要营销决策具有“跨国”性质,其营销活动也就属于国际营销的范畴。
2.国际营销与全球营销的关系:(P4)国际营销概念比全球营销更广,它不只是全球营销之前的一个初级阶段;而全球营销却是国际营销的最高阶段。
国际市场营销学名词解释国际市场营销学,听起来挺高大上的吧?其实啊,就像是在国际大舞台上做生意的学问。
咱先说说啥是国际市场营销学里的“市场细分”。
这就好比是切蛋糕,你不能一下子把整个大蛋糕往嘴里塞吧?市场那么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就像有的人喜欢巧克力蛋糕,有的人喜欢水果蛋糕。
企业得把这个大市场按照不同的标准,像地域啦、年龄啦、性别啦、消费习惯啥的,切成好多小块,这样就能更精准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比如说,化妆品公司就会把市场细分成男性化妆品市场和女性化妆品市场,女性可能更注重护肤和彩妆,男性可能更多关注一些简单的清洁和保养产品。
这就像是钓鱼,你得知道不同的鱼爱吃啥饵,然后把饵投到有那种鱼的地方,这样才能钓到鱼,企业也是,知道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才能把产品卖出去。
再讲讲“目标市场选择”。
市场细分完了,企业得挑一个或者几个小块来重点经营,这就是目标市场选择。
这就像找对象,你不能见一个爱一个吧?得找那个跟自己最匹配的。
企业要考虑自身的资源和能力,要是一个小公司,就别想着一下子把全球市场都拿下,可能先选个周边国家或者某个特定的消费群体来做。
比如说,一个做手工编织品的小厂,可能就会选择欧洲那些比较崇尚手工艺术、消费能力也比较高的国家作为目标市场,而不是去那些对手工艺品需求不高或者太穷买不起的地方。
这就像你要是个小饭馆,你肯定是先满足周围居民的口味,而不是想着给全世界的人做饭。
“市场定位”这个词也很重要呢。
它就像是给企业或者产品在消费者心里找个独特的位置。
就好比在一群人里,你得有个独特的标签,让别人一下子能记住你。
苹果手机为啥那么受欢迎?就是因为它的市场定位很成功。
它定位成高端、时尚、科技感十足的产品。
你一想到苹果,就会想到它简洁的设计、流畅的系统,这就是它在消费者心中的独特位置。
如果一个企业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就像一个人没有个性,在人群里很容易被忽略。
比如说,有些手机品牌啥功能都想做,又想便宜又想高端,结果搞得四不像,消费者都不知道它到底是个啥样的产品。
1、我国企业为什么要国际化?答:①企业国际化,是开放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②企业国际化是我国经济进行结构性调整的需要。
③企业国际化是企业根据经营环境变化进行适应性调整的结果。
④企业国际化是在国际范围内优化配置企业资源,保持其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要。
⑤企业国际化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2、国际营销观念与国际营销阶段有什么关系?答:处在不同营销阶段的企业,对国际市场和国际经营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从而形成了特定的营销观念。
这些看法或观念会影响企业的营销计划和管理,影响营销组合等国际业务活动的开展。
两者之间相互推进的。
一个阶段有这个阶段的观念。
而当一种观念比较成熟的时候就会促使营销进入某一特定的发展阶段3、国别营销观念与全球营销观念的区别是什么?答:国别营销观念,指企业高度意识到各个国家市场的不同,正对每一个国家制定独立的营销计划,分别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
全球营销观念,指营销活动的方位是整个世界市场。
国内市场延伸观念是民族中心导向,国别市场观念则属于多元中心导向,而全球营销观念与全球中心导向紧密相连。
4、国际营销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怎样?答:从事国际营销的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一方面,母公司内部各个部分、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各子公司之间互相依存,从而形成国际企业的内部环境;另一方面,整个企业组织与所处的外部环境之间也相互关联。
从内部环境来看,企业的分支机构地域配置分散,公司经营跨越各种体制,同时各种文化并存;从外部环境来看,发生影响的因素众多且复杂,同时外部因素会向内部因素渗透,甚至成为内部因素的一部分。
5、国际企业对环境变化的反应方式有哪些?答:①中性反应。
②正面适应反应。
③负面反应。
④创造性反应。
6、影响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企业因素有哪些?答:①追求规模经济。
②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③输出剩余资金和人力资源。
④分摊管理、研究与开发等费用。
⑤获取技术和管理知识。
⑥在更大的区域里分散风险。
⑦利用陈旧的设备获取收益。
1、市场:就是一切具有特定欲望和需求并且愿意和能够以交换来满足这些需求的潜在顾客。
2、市场营销:是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并同他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
3、交换:是指从他人处取得所需之物,而以其某种东西作为回报的行为。
4、宏观市场营销:是一种社会经济活动过程,即通过社会道德与法律政策等手段,引导某种货物和劳务从生产者流转到消费者,求得社会生产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平衡,保证社会整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保护消费者利益。
5、效用:是消费者对产品满足其需要的整体能力的评价。
6、市场营销观念:是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经营指导思想,重点考虑消费者需要什么,把发现和满足消费者需求作为企业径营活动的核心。
7、市场营销学:是一门以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研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计划、组织、执行、控制的应用科学。
8、企业战略:即指企业“带有全局性和决全局的计谋“。
9、密集性增长战略:指企业以快于过去的增长速度来增加某个组织现有产品或劳务的销售额、利润额及市场占有率。
10、多角化增长战略:即企业通过购买或兼并同行业中的企业,或者在国内或国外和其他同类行业合资进行生产经营。
11、企业市场营销管理过程:是市场营销管理的内容和程序的体现,是企业为达成自身的目标辨别、分析选择和发展市场营销机会,规划、执行和控制企业营销活动的全过程。
12、市场营销计划:就是在对企业市场营销环境进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按年度制定的企业及各业务单位的对营销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所应采取的策略、措施和步骤的明确规定和详细说明。
13、市场营销环境:指一切影响、制约企业营销活动的最普遍的因素。
14、宏观营销环境:指影响企业营销活动的社会性力量与因素,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法律及科技状况。
15、微观营销环境:指与企业的营销活动直接发生关系的组织与行为者的力量和因素,包括企业内部环境、供应企业、后续经销企业、消费者或客户、竞争企业等。
→名词解释:1、国际市场营销:是对商品和服务流入一个以上国家的消费者或用户的过程进行分析、定位以及开展产品开发与生产、定价、分销、促销、服务等相关活动,以便满足用户需求并实现自己利润目标。
2、自我参照准则:指人们的一种无意识的倾向,即人们无意识地参照个人的文化价值观、经验和知识,作为决策的依据,去解释某一特定的商务情景。
3、新兴市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指人均年收入处于中下等水平,资本市场不发达,股票市场价值只占GDP很小部分,工业化程度不高,但地理规模较大,人口众多,拥有庞大的市场需求与快速增长潜力,正进行重要的经济体制改革并在所在区域内具有重要政治影响的国家和地区。
4、文化借鉴:指的是从其他文化中寻求更好的东西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特定问题.5、政治风险:指由于东道国政局的不稳定和政策的不连续性而导致跨国公司国际投资和贸易活动受到影响,致使其经营管理绩效和其他目标遭遇不确定性。
6、商业惯例:指在一些商品交换领域,由于长期交易活动而成为习惯,并逐渐形成的为所有参与交易者公认并普遍得到遵行的习惯做法。
7、社会责任:指企业在其商业运作里对其利害关系人应负的责任。
8.市场调研:是指对与营销决策有关的市场信息和数据进行系统的计划、设计、收集和分析,并把分析结果向管理者沟通和报告的过程。
8、国际市场调研:指在一个以上的国家里开展市场调研,以获得国际市场营销决策所需要的信息.9、焦点小组访谈法:每一位参加者围绕讨论专题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无限制的自由讨论在小组内产生头脑风暴效应,使得一个人的发言激发其他人的许多思想火花。
它是选取一组具有代表性的消费者和客户,在一个装有单向镜或录音录像设备的房间里,在主持人的组织下,就某个专题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种定性的调研方法。
10、国际战略联盟:指两家或两家以上企业(经营实体)为了实现各自特定的战略目标而采取相互合作、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方式而结成的联盟组织.11、原产地效应:品牌原产地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评价,进而影响购买倾向,这种现象即为“原产地效应”。
1、International marketing(国际市场营销) is defined as the performance of business actives designed to plan, price, promote and direct the flow of a company’s goods and services to customers or users in more than one nation for a profit.2、Domestic uncontrollable(国内不可控因素): home-country elements that can have a direct on the success of foreign venture and are out of the immediate control of the marketer.3、Self-reference criterion (SRC)(自我参照标准):SRC is an unconscious reference to one’s own cultural values, experiences, and knowledge as a basis for decisions.4、Conciliation(调解)(also known as mediation) is a nonbinding agreement between parties to resolve disputes by asking a third party to mediate difference.5、Marketing research(市场调研)is traditionally defined as the systematic gathering, recording, and analyzing of data to provide information useful in marketing decision making.6、Focus group discussion(焦点小组座谈会):A focus group discussion (FGD) is an in-depth field method that brings together a small homogeneous group (usually six to twelve persons) to discuss topics on a study agenda. The purpose of this discussion is to use the social dynamics of the group. With the help of a moderator/facilitator to stimulate participants to reveal underlying opinions, attitudes, and reasons for their behavior. In short, a well facilitated group can be helpful in finding out the “hows” and “whys” of human behavior.7、Questionnaire(问卷调查): a questionnaire is a group of sequence of questions designed to elicit information from an informant or respondent when asked by an interviewer or completed unaided by the respondent. When an interviewer in involved, the questionnaire is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an interview.8、Decentering(逐渐翻译):In a process known as decentering, a successiv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and retranslation of a questionnaire occurs. In this process each time there are translations by a different translator. The process is repeated until all language difficulties or differences are resolved.9、Distribution process(分销过程):the distribution process includes the physical handling and distribution of goods, the passage of ownership and the buying and selling negotiations between producers and middlemen and between middlemen and customers.10、Sales promotion(销售促进):the media and nonmedia marketing pressure applied for a predetermined , limited period of time at the level of customer , retailer .or wholesaler in order to stimulate trial increase consumer.11、Advertising(广告):the placement of announcements and persuasive message in time or space purchased in any of the mass media by business firms,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individuals who seek to inform and/or persuade members of a particular target market or audience about their products, services, organizations ,or ideals.12、Direct marketing(直接销售):a form of nonstore retailing in which customers are exposed to merchandise through an impersonal medium and then purchase thee merchandise by telephone or mail.13、Home-country middlemen(母国中间商), or domestic middlemen, provide marketing services from a domestic base and find foreign markets for products for local manufacturers.14、parallel imports(灰色市场)develop when importers buy products from distributors in one country and sell them in another to distributors who are not part of the manufacturer’s regular distribution system.15、Exclusive distribution(专营):it encourages retailers to stock large assortments ,often creates a favorable condition for parallel importing.。
第一章市场营销:指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并获得利润,而进行的与市场有关的活动。
由定义可知:(1)最终目标是:满足需求和欲望。
(2)营销的核心:交换。
(3)交换是否顺利进行,取决于营销者创造的产品和价值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和交换过程管理的水平。
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一件产品满足其需要的绩效与期望进行比较所形成的感觉状态。
顾客让渡价值, 是指企业转移的、顾客感受得到的实际价值。
它的一般表现为顾客购买总价值与顾客购买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企业营销观念的演进:1.生产观念▪生产观念是指导销售者行为的最古老的观念之一。
生产观念认为,消费者喜欢那些可以随处买得到而且价格低廉的产品,企业应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分销效率,扩大生,降低成本以扩展市场。
2.产品观念▪产品观念认为,消费者最喜欢高质量、多功能和具有某种特色的产品,企业应致力于生产高值产品,并不断加以改进。
产品观念认为,消费者已有足够选择,要开拓市场和维持盈利,企业必须研制和创造新产品或改良现有产品。
3.推销观念▪推销观念认为,消费者通常表现出一种购买惰性或抗衡心理,如果听其自然的话,消费者一般不会足量购买某一企业的产品,因此,企业必须积极推销和大力促销,以刺激消费者大量购买本企业产品。
推销观念是用于产品需求不强烈和产品生产过剩的情况下。
4.市场营销观念▪这种观念是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出发点的。
市场营销观念认为,实现企业各项目标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并且比竞争者更有效地传送目标市场所期望的物品或服务,进而比竞争者更有效地满足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
5.社会市场营销观念▪社会市场营销观念(Social Marketing Concept )是对市场营销观念的修改和补充。
社会市场营销观念认为,企业的任务是确定各个目标市场的需要、欲望和利益,并以保护或提高消费者和社会福利的方式,比竞争者更有效、更有利地向目标市场提供能够满足其需要、欲望和利益的物品或服务。
社会市场营销观念要求市场营销者在制定市场营销政策时,要统筹兼顾三方面的利益,即企业利润、消费者需要的满足和社会利益6.全球营销观念▪全球营销观念认为:跨国经营企业必须认清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将整个世界视为一个市场整体,整个经营、计划、组织和营销活动要从全球角度出发,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有效配置,以满足国际市场顾客需求为中心,从而获取最大收益。
二、名词解释1、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市场营销是国内市场营销的延伸与扩展,是指企业在一国以上从事经营与销售活动。
三、简答题1、简要回答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动因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P6、7动因;(1)、国内市场竞争激烈(2)、获取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及先进的管理技术(3)利用两种资源与两个市场获取国外低成本的生产资源及引进外资。
问题:(1)国际化经营的人才短缺(2)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缺乏自主品牌。
(3)企业普遍化缺乏国际经营理念与经营战略(4)从宏观层面看,企业国际化的相应政策还不够配套。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有哪些?P62(1)自由贸易区指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贸易区。
在成员国之间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使区域内各成员国的商品可以完全自由流动,但每个成员国仍保持非成员国的贸易壁垒。
(2)关税同盟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壁垒,而且对非同盟国家采取统一的关税税率。
(3)共同市场在指共同市场成员国间完全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建立对非成员国的共同关税。
(4)经济同盟指成员国之间不但商品和生产要素可以完全自由流动,建立共同关税,而且成员国制定和执行某些共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的差异。
3、东道国政治风险的类别及其产生原因P96(1)总体政局风险,它产生于企业对东道国政治制度前景认识的不确定性。
总体政局不稳定不一定会迫使企业放弃投资项目,但肯定会干扰企业经营决策和获利水平。
(2)所有权/控制风险,它产生于企业对东道国政策注销或限制外商企业行为认识的不确定性,这类风险包括政府对国外企业的没收和国有化行为。
(3)经营风险,它产生于企业对东道国政府控制性惩罚认识的不确定性。
它主要表现在对生产、销售、财务等经营职能方面的限制。
(4)转移风险,它主要产生于企业对东道国政府限制经营所得和资本的汇出认识的不确定性。
转移风险还包括货币贬值风险。
4、企业评估政治风险的程序p97图5、举例说明东道国法律对国际营销组合的影响P103东道国法律对国际营销的影响产品如美国以安全为由限制欧洲制造商在美国销售汽车、以致欧洲制造商不得不专门修改其产品以符合美国的法律要求定价,通过政府价格控制部门来制定法律规定,如法国对若干个产品实行直接价格控制、分销如法国法律禁止上门推销、促销,对广告可信度的限制、限制为某些产品做广告、限制促销技巧6、对文化差异的分析有哪三种观念?(1)民族中心观念即认为本国文化价值具有优越性,国内畅销的产品或服务在国际市场同样受欢迎。
(2)民族同化观念即认为本国文化价值观可以得到其他文化的认同与接受,国内畅销的产品或服务经过企业的营销努力也可在国外市场打开销路,(3)东道国中心观念即认为不同文化民族存在明显差异,国内畅销的产品或服务难以保证在国外市场获得成功。
7、国际市场营销人员在对国际市场文化进行分析时,应着重分析哪些要素?为什么?着重分析:消费者的态度、动机、信念和行为的分析+P46图8、对各国的人口进行分析时,应抓住哪几个重要特征?并简要说明原因。
P71 (1)人口规模,各国人口规模决定着世界的潜在市场(2)人口分布,人口分布状况对国际营销者评估各国市场产品需求、促销方式、分销渠道和运输问题都产生不同影响(3)人口年龄结构,不同年龄结构购买力和购买偏好不同,国际营销者必须注意不同年龄市场的比例及其需求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目标市场(4)人口性别结构,男性和女性的市场需求、购买动机和购买行为有差异(5)家庭结构,一国或地区家庭单位的多少、家庭成员的平均数、家庭成员结构对市场需求产生巨大影响9、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进入法国市场,要面临雷诺汽车公司的竞争、面临美国其他汽车公司的竞争,面临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竞争。
以此为例从竞争者角度和产品特点角度简单分析企业进入国际市场面临的竞争者。
10、知识经济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呈现出哪些新特点?P114(1)消费者需求趋于个性化(2)消费者行为趋于理性化(3)市场竞争加剧,消费者面临更多的选择(4)消费者对价格更加敏感(5)知识消费将成为最重要的消费领域11、国际市场营销环境调研应包括哪些内容?P179(1)国际自然环境,包括国际地理条件、自然资源条件(2)人口资源,包括人口结构、家庭规模、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3)国民收入、(4)各国社会和文化,包括民族、语言、宗教、教育状况(5)国际政治环境,包括政治体制及政治的稳定性、政治与经济的结合度(6)、国际经济环境,包括一般经济指标、经济政策、产业、工业、贸易、交通12、至少列举三项采取抽样调查方法对国际市场进行调研时会碰到的问题。
应如何解决?P189一项好的调查应能反映整体人群的观点。
但是,只有样本为随机抽取时才有可能做到这一点。
但遗憾的是,在许多国家,要获得关于人口社会经济特性的、具有完全代表性的信息非常困难。
以致到最后,绝大多数的样本都是有偏颇的。
在许多国家,电话簿、参照索引的街道目录、人口普查小册子和统计数据、样本总体的详细社会及经济特性常常是没有的,即使有的话也是过时的。
因此,调查人员必须估计样本特征和人口参数,有时候基本上在没有任何资料作为依据的基础上做出估计。
即使有效地抽取了随机样本,但交通不便也可能阻碍对有关人员进行访问的计划。
简而言之,要获取理想的随机样本可能极其困难,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17、处于不同产业及不同市场地位企业的竞争战略P267(1)、产业领先地位企业的竞争战略,包括持续进攻战略、固守战略(2)、处于新兴产业企业的竞争战略,包括主动承担风险、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种类等、寻找新顾客群、广告重点转移、对新技术快速反应、降价(3)、向成熟产业过渡企业的竞争战略,包括减少产品线、注重工艺创新、注重成本降低、增加对现有顾客的销售、实行国际化经营(4)处于衰退产业企业的竞争战略,包括推行重点集中战略、重视提高质量和实行产品创新、不断提高生产和销售效率(5)危机企业的扭亏为盈战略,包括改进现有战略、收入增加战略、成本降低战略20、举例说明应如何按照细分标准对国际消费品市场进行细分?P216(1)依据地理变数细分,如根据地理位置把国际市场分为北美、拉美、非洲、西欧、亚洲、中东几大市场,根据地理环境分平原、丘陵、山区、沙漠等(2)依据人口变数细分,如根据人口收入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根据人口总量、年龄、宗教信仰(3)依据心理变数细分,如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等(4)依据行为变数细分 ,如消费者的使用频率、品牌忠诚度等21、某空调生产企业欲选择国际目标市场,现有三个细分市场(美国、英国和德国)备选,影响空调器在每个细分市场的销售前景的因素均为5个,要求运用各市场评分,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选择细分市场。
P224从表中数据可知:629010.06030.09010.0603.04020.0151=++++==∑=X X X X X x a V i i i t同理可知597632==V V可以看出,英国市场的选择指数最高,德国市场的选择指数最低,因而可优先考虑将英国市场作为国际目标市场。
25、描述新产品的开发过程及影响其推广的因素P397-314开发过程:新产品构思的产生、构思筛选、概念发展和测试、营销战略发展、商业分析、产品实体开发、市场试销、商业化影响推广因素:影响新产品推广速度快慢的主要因素是国际目标市场消费者和新产品的特征(新产品的相对优势、新产品的相容性、新产品的复杂性、新产品的可试性、新产品的可传播性)消费者态度是消费者对某一事物或观念所持有的正面或反面的认识上的评价、情感上的感受和行为上的倾向。
态度三元论情感要素:是指消费者对态度对象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这种情感体验一方面依赖于消费者建立在认知基础上的评价,另一方面也依赖于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直接体验。
认知要素:包括对态度对象的解释,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知识、信念和意义。
意向要素:是指消费者对态度对象意欲采取行动的倾向。
决定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态度对象与个体的关联性、自我价值观以及整体性的态度。
\情感成份是在认知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感情体验,它是态度的核心。
(如:我很喜欢海尔冰箱)像对其他事物的反应一样,我们对产品的评价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做出的,因此,特定消费者对于某个产品的情感反应也会因情境的变化而改变。
(如熬夜与喝茶)由于独特的动机、个性、过去经历、参照群体和身体状况,不同个体可能会对同一信念做出不同评价。
认知成份是指对态度对象的评价,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印象。
它由消费者关于某个事物的信念所构成,信念不必是正确的或真实的,只要存在就行。
(如海尔冰箱质量过硬、产品信誉高等)许多关于产品属性的信念本身都具有评价性质(如使用寿命长、款式新颖等),一个品牌与越多的正面信念相联系,每种信念的正面程度越高,则整个认知成分就越是积极。
态度的行为成份是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做出特定反应的倾向。
它不是行动本身,而是采取行动之前的准备状态。
(通常研究态度的行为倾向常依据态度中的感情成分推测。
如喜欢则实现购买行为。
)营养保健品、美容化妆行业一直在用“培养意见领袖”的方法进行产品营销,典型的做法是在社区投放意见领袖(公司营业代表或培训的忠实用户),以培训和活动交流的形式口碑传播,但这样只是设计了可控制的意见领袖,但并不等同于控制了口碑传播(受众)。
如何让客户变成我们的业务员最重要的特征是他们比群体中的其他人对某一类产品有着更为持久和深入的参与或介入。
意见领袖通常与受其影响的人有着相似的价值观和处世态度。
意见领袖的社会地位通常比其影响群体要略微高一些,但不会高出太多。
(如政客通常愿意深入社区以一个社区公民的身份或某个兴趣组织成员的身份与选民沟通。
)意见领袖较一般人更合群和健谈,他们对相关媒体的接触水平远较一般人高。
信用度高,和专门从事销售员不同,意见领袖并不代表某个特定公司的利益。
因此更容易赢得他人的信任。
创新兴趣更高:意见领袖通常都是新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初期阶段的最早尝试者。
\个人来源即从家庭、朋友、邻居、和其它熟人处得到信息。
商业性来源即从广告、售货员介绍、商品展览与陈列、商品包装、商品说明书等得到信息。
公众来源即从报刊、电视等大众宣传媒介的客观报道和消费者团体的评论得到信息。
经验来源即通过触摸、试验、使用商品来获得信息直接从企业寻求补偿采取法律手段 获取补偿停止购买告诫他人 诉之公众个人行为 采取行动不采取行动不满意产品 向企业、个人 或政府控诉。